景点 | 简介 |
---|---|
消灾寺 | 消灾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消灾寺古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位于陕西省凤县,坐落于嘉陵江北岸的豆积山上,与凤州古城隔江相望,距凤县县城双石铺10公里。嘉陵江、安河、南岐湖三水在此交汇。在豆积山的绝壁之上,既有道教上仙“通玄先生”张果老隐居-的洞穴遗迹,又有唐玄宗避祸安史之乱在此祈福消灾得以灵验的历史典故,更有三秦唯一的孔子文庙与之遥相呼应,在整个景区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同聚一山”的独特人文景观 消灾寺,原名萧台寺,位于陕西省凤县,坐落于古凤州豆积山,始建于唐代。豆积山奇石突兀,山势俊俏,东瞧“蛟龙下岩,观旭日东升,举首入水”;西望“猛虎卧地,看夕阳西下,起身归洞”,神似左青龙右白虎。故人们常说凤州乃藏龙卧虎之地。因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祈福消灾而闻名,消灾寺历代香火旺盛,影响深远,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早在唐朝时期,消灾寺就已声名远播,“萧寺晨钟”、“铁棋仙迹”、“通玄洞”等景观为文人墨客广泛称颂。唐代诗人刘沧在过陈仓栈道途中,题诗《晚春宿僧院》道:“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碧空云尽磬声远,清夜月高窗影斜。白日闲吟为道侣,青山遥指是生涯。微微一点寒灯在,乡梦不成闻曙鸦”。另一首《秋日山寺怀友人》:“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风生寒渚白苹动,霜落秋山黄叶深。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作者通过两首诗,阐述了他两宿萧台寺期间,见到春天万里无云,钟声悠扬;秋日烟雾缭绕,漫山红叶的景象以及他与寺僧惠休聚与离的不同场景,为我们有力证明了消灾寺久远的历史。 《旧唐书·玄宗》载:“辛丑发扶风郡,是夕,次陈仓。壬寅,次散关。分部下为六军,颍王璬先行,寿王瑁等分统六军,前后左右相次。丙午,次河池郡,崔圆奏剑南岁捻民安,储供无缺,上大悦。”(河池即今凤州)这一段记载了安史之乱时期唐玄宗李隆基过栈道南下入蜀路过凤州,并在此接见剑南使者崔圆的历史。 消灾寺山门(中间是无相门、两边分别是空门、无作门,药师殿(内奉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十二药叉,大雄宝殿(内奉释迦摩尼佛)、圆通殿(内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罗汉堂(内奉迦叶、阿难、玄奘)、三清殿(内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孔子殿(内奉孔子及部分儒家弟子)、药王殿(内奉药王孙思邈,)、八仙洞(八仙八洞)、钟鼓楼(位于药师殿前方两侧)、禅修中心(位于豆积山顶,系僧人修行之用)、祈福桥(位于药师殿西侧)、福慧桥(架于嘉陵江之上,连通净瓶广场与豆积山)、铁棋亭(张果老与神仙对弈之地)等。 门票价格: 旺季:50淡季:50 咨询电话: 0917-4801111 邮编: 721700 景区地址: 凤县凤州镇凤州村 信息来源:新华社记者陈海宁摄影报道 信息来源:新华社记者陈海宁摄影报道 |
凤县凤凰湖景区 | 凤县凤凰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凤凰湖景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景区内森林覆盖率75.8%,空气清新,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以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为主。 凤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倾力打造“水韵江南、七彩凤县”旅游品牌,形成了3600米的亲水景观长廊,100万平方米的星光瀑布,50万平方米的水景视听盛宴,186米高音乐喷泉,万人萨朗盛大舞会,融合成璀璨绚烂、如梦如幻的凤凰湖夜景,是景区的最大特色,在国内享誉盛名。另外,景区开发建成了四大主题公园,有以反映月亮文化为主旋律,反映地域风情为特色的月亮湾生态休闲公园;有以意大利台地式园林风格为主,融入凤凰栖息地的传说,是观景远眺、俯瞰县城的绝佳之地的凤凰山游乐园;也有明代休憩,历史文化传说众多,常年香火旺盛,是祈福、朝觐之地,也是县城地标性景观的丰禾山佛教主题公园;还有由观景台、果园采摘区、农家乐等一系列景点组成,是游客观光、休闲、娱乐理想活动场所的堡子山植物观光公园。四大主题公园抱湖面,使整个凤凰湖景区呈现出山水和谐,天人合一的美丽景观。 景区人文历史浓厚,以中华民族的图腾凤凰命名,距今已有6000余度春秋,自古就是羌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之一,凤凰传说、女娲寻踪、氐羌迁徙等典故传说和陈仓古栈道、宋金古战场、“工合”运动旧址等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享有凤凰之乡、羌族故里之美誉。国际工合运动的重要发生地之一。 景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宝成铁路穿境而过,316国道,212省道交汇其间。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构成了陕、甘、川旅游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景区活动异彩纷呈,成功举办了全国乒超联赛、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羌历庆典、金秋红叶观赏节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以及龙舟比赛、萨朗表演、凤凰湖水上演出、漂流大赛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动,并在全省首家开通了县区旅游专列、旅游大巴、旅游免费直通车和“凤县天天游”旅游直通车活动。旅游产业超常规发展,游客接待人数连年翻番增长。200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提前三年实现了百万游客景区建设目标,跻身于全省七个旅游示范试点县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行列,荣膺中国最美小城、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中国羌族风情旅游名县等殊荣。 门票价格: 旺季:0淡季:0 咨询电话: 0917-4764665 邮编: 721700 景区地址: 凤县县城 信息来源:新华社记者陈海宁摄影报道 信息来源:新华社记者陈海宁摄影报道 |
通天河森林公园 | 通天河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通天河森林公园隶属于宝鸡市辛家山林业局管理,2002年5月正式挂牌,对外开放营业。公园位于秦岭南麓凤县境内,距宝鸡市95公里,距凤县县城56公里,距宝汉公路36公里。公园面积5235公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738.7米(透马驹),最低海拔1580米(西河庙),森林覆盖率达92%。一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16。5℃,七八月平均气温22.7℃,最高气温37.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生态环境良好,是都市人休闲、度假、避暑、享受自然的好去处。公园境内通天河蜿蜒向西直达秦岭梁顶,有“通往西天”之意,公园由此得名。 公园目前有西河庙、透马驹、兴赵塬三大景区,40多个景点。公园内森林植物1800多种,有玉兰、天目琼花、杜鹃、冷杉、云杉、剌柏等,特别是珍贵树种云杉,全世界共有42种,通天河就有27种之多。俗名九死还魂草的剌柏在这里也成片分布。公园内有野生动物280多种,常见的有羚羊、锦鸡、野猪、野兔、黑熊、林麝等,在早晨或傍晚时分,如果碰巧的话,你就会看到这些野生动物在公路上、草丛中悠然漫步的情景。 公园现已开发的40多个景点主要有:柳抱松、骆驼巷、洗心池、不老神泉、仙女潭、氧吧长廊、驮经神龟、千年古树、高山石林、莲花宝座、一线天、哮天神犬、原始森林等。 通天河吸引人的不仅是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更为吸引人的是唐朝高僧唐玄奘一千多年前西去印度取经经过这里留下的很多遗迹、传说和神话故事。 《西游记》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公元627年唐玄奘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翻过秦岭步入凤县境内,来到唐藏镇(因唐僧到过而得名),过通天河走马帮驼帮小道进入甘肃、新疆,一路西行,前往印度,历时十九年。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麓凤县境内,距宝鸡市95公里,森林生态环境良好,是都市人休闲、度假、避暑、享受的自然好去处。通天河不仅有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更为吸引人的是公元627年唐朝高僧玄奘西去印度取经路经通天河,晒经石、仙女潭、驮经神龟、莲花宝座等《西游记》系列景点为通天河增添了许多神话和传奇色彩。 门票价格: 旺季:60淡季:30 咨询电话: 0917-3417192 邮编: 721004 景区地址: 凤县唐藏路 |
灵官峡景区 | 灵官峡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灵官峡位于凤县县城西南4公里,陕甘交界之处,自古以来为秦陇咽喉之地,316国道、宝成铁路穿峡而过。峡谷东起凤县双石铺镇草店村,西至甘肃省两当县西坡镇,全长4.8公里,在凤县境内长约3公里,是嘉陵江上第一道峡谷。著名作家杜鹏程的一篇《夜走灵官峡》让此地妇孺皆知、名声大噪。灵官峡以峰秀水美、峡天一线,溪清滩碧而著称,同时兼有雄险之长、奇峰异石、清泉涧溪,神奇妙幻。景区内各种植物遮天蔽日,林木花草生长茂盛,奇峰怪石星罗棋布,十分迷人。圆润奇巧的山石千姿百态,有的形如坐佛,有的好似卧虎,有栩栩如生的“狮子峰”,有形象逼真的“鸡上架”。这里春季山花烂漫,万木吐绿;夏季凉风习习,群山披翠;秋季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玉树琼枝。秋色最美,倪桂林的《灵官峡秋》曰:“放眼金秋石峡景,松竹-红叶陈。谁持彩笔把色着,半江清流半江影。” 灵官峡集险、秀于一身:险,就暑沿路不断有绝崖峭壁,高愈千仞,石崖对峙,江水从中流过,最窄处仅十余米。抬头看天,只有一带之宽。铁路穿山而行,隧首尾相衔,最窄处仅一桥之隔。火车刚出此洞,又进彼洞,只见车身蠕动,不见车之首尾,实为峡中一绝妙景观。秀,就是一年四季。各有迷人风景:春天山花遍野,江水如蓝;夏天满山绿荫,凉爽宜人:秋天遍山红叶,胜过春花;冬天青松傲霜,水落石出,确实是旅行游玩的绝好场所。 灵官峡夹石沟内景观自然原始,林木藤蔓缠绕,遮天蔽日,青山环抱,苍翠可人。溯溪而上,涓涓溪流时而从峭壁危石之上奔腾而下,声势浩大;时而隐入地下,潜入山石缝隙之中,在岩壁险峻、古木参天的夹石沟中上行8公里,便到了青峰山。 1981年特大洪水灾害,使此处铁路被毁,改线后留有一段铁路隧道。现今在隧道外侧塑有十八罗汉,并利用废弃火车隧道建设灵官峡传奇历险宫。宫内有“凤凰传说”、“女娲故事”等古老的神话传说;有“六出祁山”、“宝成铁路”等凤县境内发生的历史故事;有“荒野惊魂”、“惩罚铜柱”等恐怖景象;也有“星级旅行”、“时空隧道”等科幻传奇。利用声、光、电控制等高科技自动化设备,使游客在惊险刺激中感受奇异的旅行乐趣。 |
紫柏山凤县旅游区 | 紫柏山凤县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陕西紫柏山凤县旅游区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的凤县南部,横跨凤县的南星乡和瓦房坝乡,总面积82.5平方公里,以紫柏山,熊家山和屋梁山之间的山间沟地为其主体;以南星乡的桦皮沟和瓦房坝乡的燕子坪为其中心;以紫柏山的森林、山顶草坦,燕子坪的溶洞群、山间草场为其特色。 旅游区内气候湿润宜人,植被覆盖率极高,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区峰崖峡岭竞秀,坦洞泉溪交织,动植物珍奇荟萃,民俗风情独特,是一个集观光、度假、休闲、科普、保健、探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生态旅游区。按照地理位置和资源特色,旅游区可分为紫柏山、溶洞群、燕子坪三个分区。 紫柏山,位处秦岭南麓,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凤县境内最高峰海拔2538米,享有"岭南独秀"、"秦岭明珠"之美誉。其山体逶迤绵延500余里,高仰前首,后驰巨尾,势如腾飞的巨龙,故而 又称"龙如山"。 紫柏风光,奇幽秀雅,姿态万千:山间纵横的峡谷可陡峭峻秀,气势磅礴,或深邃曲折,寂静清幽;凌空崛起的石崖壁立千仞,崔嵬峻峥,犹如鬼斧神工,令人叹服,宛若巨幅画卷,引人入胜;曲折蜿蜒的溪流,忽而奔流跳跃,忽而潺潺低唱,动静结合,活泼妩媚;清沌甘美的山泉遍环山麓,四季喷雪吐玉,饮之沁人心脾;种类繁多的植物,随海拔高度过渡分布,形成针叶、阔叶混生,落叶、常绿交错,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的奇特景致。 紫柏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之秀丽,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青城之幽美的特点,集峰、崖、峡、岭、洞、坦、泉、溪、动植物珍奇于一身,可谓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自古有"紫柏山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之说。 坦(岩溶漏斗),是紫柏山上最富魅力和特色的景观,其位踞山顶,形状如锅,坦口直径大的上千米,小的数十米不等,坦深从几十米到几百米各有不同,坦面厚铺一层山地草甸植被,而且不同坦内有不同花草,色调各异,远望犹如一块块柔软的织毯,风吹过又如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这样的草坦,其位置之险,面积之大(达30000余亩),形态之奇,草类之多,景色之美,不仅在陕西罕见,而且在全国也极少见。 紫柏风光,同时又变幻无穷,时时异趣:"暮暮花雨"纷纷扬扬,曼妙无比;"紫柏云雾"缭缭绕绕,如梦如幻;"紫柏红叶"如火似丹,绚烂迷人;"紫柏地火"熊熊"燃烧",蔚为壮观;"紫柏日出"挥金洒银,壮丽如画;"紫柏松涛"澎湃汹涌,动人心魄;"紫柏冬雪"翻飞如蝶,抛银撒玉。白天,看绿海滔滔,翠峰排秀,雾走云流,闻鸟语花香,恍若身在蓬莱仙境,叫人欲飘欲仙;夜晚,看月华如水,一泻千里,听不知名的虫儿,鸣声一片,仿佛天外之音,只觉虚怀若谷,宠辱尽忘。地貌奇特、生物多样、气候温润的紫柏山,观光、避暑、休闲、消遣之绝佳胜地。 溶洞群区溶洞广布,且位置险峻,幽深莫测。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均有发育,而且洞洞不同,各有特色。 龙宫洞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景物争奇,各显其特,有龙王摆宴,二龙戏珠,有虾嬉碧石,鱼翔浅底……俨然一座富丽堂皇的龙王宫殿,又似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龙宫洞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水景最佳。其洞内地下暗河发育,充沛的水流时而形成多级瀑布,时而又形成清洌透碧的水潭, 水从洞口涌出后,更是穿石破岩,挥洒自如,如玉练长舞,喷珠溅玉,又如银龙走潭,吞吐琼浆,造就了美妙绝伦的瀑布迭水景观。 景区地址:宝鸡市凤县南星镇 票价:60元/张 咨询电话:0917-4756635 |
嘉陵江源头生态休闲旅游区 | 嘉陵江源头生态休闲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因地处巍巍秦岭之巅、滔滔嘉陵源头而得名,距宝鸡市33公里,是凤县“百公里生态长廊”的北大门。该旅游区由以生态观赏、溯源寻根为主的风景区;以休闲狩猎为特色的八卦庙风景区和“夏看千亩牡丹、冬观万里雪景”的岭南植物公园;“千里嘉陵第一村”——东河桥村故道民居别墅群组成。 景区内植被茂密,奇峰耸立,潭瀑众多,自然景观奇特,人文古迹神秘。有声势浩大的黑龙潭,壮观的嘉陵江第一瀑布、观日台、有宋朝吴氏兄弟抗击金兵的和尚塬古战场,更有名闻天下的关中四大雄关之一---古大散关。 这里春季山花烂漫,万木吐绿;夏季凉风习习,群山披翠;秋季层林尽染,云海松涛;冬季白雪皑皑,玉树琼枝。特别是在炎炎夏日,这里凉爽宜人。清晨,当你步入景区,远处云海在山间缭绕,如轻烟,似白纱;近处飞鸟在枝头歌唱,如同步入“云在脚下生,鸟在耳边鸣”的仙境。 接待服务区位于公园腹地,静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此处群山环抱,溪流环绕,山花团簇,负氧离子丰富,堪称“天然氧吧”。园内木屋别墅独具特色,宾馆楼亭别具匠心,度假村四周植被茂密,河水充盈,景点繁多,游览极佳。入住嘉陵江源头景区,享天地之灵气,弃闹市之疲惫,非仙可百年,非圣亦久安。 |
凤县古栈道遗址 | 凤县古栈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地处秦岭南麓的凤县,被誉为“栈道之乡”。凤州古城雄踞栈道要冲,称“栈道第一城”。史料记载,“栈道有四、凤占其三”。那就是有名的故道、连云道和陈仓道。这三条栈道的东西两侧还有三条较短的回车道、唐仓湖田道和河池关河池郡道。这些栈道连成了古凤县全境的栈道交通网。凤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运兵出岐伐魏,曹操南下征讨张鲁,安史之乱唐玄宗离京入蜀,陆游据守大散关抗击金兵,乾隆帝派兵捍卫西藏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为栈道留下了永久的辉煌。元明清时代,秦蜀栈道又是朝廷安抚西藏,0喇嘛朝觐皇帝的和平祈福之道。 陈仓故道 由宝鸡(古陈仓)为起点,出大散关,越秦岭,沿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源),途经黄牛铺、红花铺、凤州至今凤县,折向留坝,到达汉中。关于陈仓故道的名称来源是:在嘉陵江源头原来有两大支流,一条是秦岭南侧故道水,在其附近,古代设有故道县,另外一条顺嘉陵江源头往北,出口直接流向宝鸡,宝鸡古代称为陈仓,因此称之为陈仓故道。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曾由今汉中勉县的关山梁进入北山,经长沟河、高坪、百丈关、茅坝、二沟,过留坝县之正河,经凤县之酒奠沟、双石铺、北上大散关,“东出陈仓”,大败秦将章邯而定三秦,自此,刘邦派韩信“明修栈道,暗出陈仓”的故事,更是陈仓故道成名。 故道全长四百八十里。其中,途经今宝鸡市西南三十里的秦岭“大散关”,则是径通巴蜀、汉中古道上的险关要隘。 陈仓道 陈仓城遗址在今天的宝鸡市代家湾。 读三国,自然离不了对陈仓地名的关注,那是因为《三国演义》在“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回中有连续描写魏蜀双方在陈仓之地的交战出了名的结果。 《三国志·魏志》卷九记载:“(曹)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便命郝昭在秦文公当年所建陈仓城的下方又新建了一座防御功能更加完备的陈仓城,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陈仓下城。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十二月,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进行了第二次北伐。诸葛亮用云梯、冲车强攻,魏军则用“火箭”烧云梯,甩抛石击打冲车;蜀军用土填塞城堑,魏兵则于城内筑重墙,蜀军欲挖地道突入城中,魏兵又在城内挖壕沟堵截。双方攻守二十余日,蜀军因“粮草不济”,魏又派大将张郃增援,诸葛亮被迫撤军回汉中。魏将王双追击,被诸葛亮设计伏杀。陈仓城因此名垂典籍,譽贯古今。那么,陈仓故城的故址究竟在今何处? 据宝鸡考古队发掘和专家们的研究古陈仓城遗址在今天的宝鸡市代家湾一带,现要扩为宝鸡市中心区。所以更引人注目和关心。 连云栈道 清《汉南续修郡志》(卷二十六)载刘绍周著《褒斜同谷说》云:“从褒凤出者为今之连云栈道,汉王之南郑由之。”据史料记载,连云栈道始修于汉。北魏正始四年(507)至永平二年(509)畅通。 该道南接褒斜栈道,至姜窝子(古名膈鱼潭)。向西北折沿紫柏河而上经八里关(古名小湾栈)、青龙寺(古名黑龙栈),越新开岭(古名登坡栈)、青羊铺(古名青水栈)、画眉关、大滩、安山驿(安山湾)。 由安山驿(今留坝县城)向北,越柴关岭进入凤县境。经松林驿、榆林铺、连云寺、南星、留凤关(废邱关)、三岔铺、心红铺越凤岭至凤州,连接故道。连云栈道连接着数条驿道或间道,在本境内长84公里。 清《褒城县志》载:褒城至留坝间的栈道:宋代栈阁和险板阁合计5100多间,到明代只剩下2275间。其中由万年桥(八个碑)至留凤关共建栈阁1502间。栈阁之所以减少,是因为碥路增多。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普定侯陈桓监督军夫,补修连云栈道。其中补修桥阁2000余间,在境者有新开岭栈阁50间武休关桥阁12间、八里关桥阁23间、青水(青羊铺)栈阁15间、安山驿栈阁85间。明弘治年间(1488~1505),重修鸡头关以北的栈阁,其里程、阁名及间数略有变化。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汉中知府崔应科、同知张光宇、通判赵文兰、推宫李俸奉命又重修连云栈道。清康熙三年(1664),陕西巡抚贾汉复“捐金募工”,整修连云栈道。《留坝厅志》载:“康熙三年,贾大司马自煎茶坪至鸡头关,特开路于诸岭之上,陟降而行,无复昔日之沿山架木,而栈阁遂废。”党崇雅记其主要工程项目为:修险碥凡五千二百丈有奇;石路凡二万三千八十九丈有奇;土路凡一千七百八十一丈有奇;修偏桥一百一十八处,设一百五十七丈;去偏桥而垒石以补之者自江面至岸高三丈许,共长六十五丈二尺;凡十五处,修水渠一百四十五道,砌石三十二处,共一百六十五丈六尺;去挡路山根大石二百八十九处,修筑木栏杆一百二十三处,凡九百三十八丈有奇;合营兵、驿夫、民夫、各匠六万九千八十三工。清代栈道碥路已成为主要筑路形式。明代以前的武休关位于猫儿沟峡谷中。至于武休关碑立于现今武关驿山顶上,仅是清康熙年间改道之后的事。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对连云栈道进行整修。清《留坝厅志》载:“葛思泰总制川陕兼都御史,巡视汉南,因念连云栈道险危,首捐全俸,并移会三省抚台,提倡率镇(台)、司、道、府各捐已俸,修成坦途。”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整连云栈道的费用及随倾随修之法定了下来,并把养路也确定为制。《留坝厅志》载: “鄂弼巡抚陕西,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疏言‘臣上年奏请兴修凤翔、汉中通川栈道,今查阅营伍, 并顺道详勘,自宝鸡大散关至宁羌州,与川省交界之七盘关止,各工俱届完竣,但将来难免日久损坏。请拨给经费余息银一万两,交南郑十二州县营运生息,责成汉兴道总理,随倾随修,汇奏核销。如应大加修治,确估奏明动工。”’嘉庆十六年(1811)春,陕西巡抚董教增奏修北栈道。 连云栈道直至中华民国24年(1935)前,一直是川陕官道(主要通道)。当时的过往行旅、客商、成群结队的骆驼队、上百的马帮,来来往往,一片热闹景象。中华民国25年(1936)川陕(宝汉)公路通车,替代了连云栈道。连云栈道为历代官驿大道。在境内设有柴关驿、安山驿、武关驿、马道驿、青桥驿。 |
路易·艾黎凤县故居 | 路易·艾黎凤县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路易·艾黎故居位于凤县双石铺镇北柏家坪的一座山脚下,有两孔窑洞,与其他乡村常见的窑洞一模一样,但它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它是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工业合作社主要领导人路易· 艾黎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是中国工和运动的见证。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一位农村教师家里,曾获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17年至1918年在新西兰第二远征军服役,两次负伤。1920年至1926年在维弗莱附近的牧场工作。1927年4月2日他来到中国上海,加入上海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不顾个人安危,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他看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决心放弃舒适的生活,为中国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先后在上海消防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任职。1937年冬,他与埃德加·斯诺等积极筹办“中国工业合作社协会”(简称“工合”)。1938年8月5日,“工合”在武汉成立,路易艾黎任代理总干事。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他为行政院技术顾问。他以旅行的机会,奔波于中国各地。先后建立了“工合”东南、西北、西南办事处及所属工厂、合作社,安排了大批难民就业,以其产品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1939年3月,艾黎从宝鸡来到凤县,成立“工合”双石铺事务所。在双石铺镇北柏家坪山根下,打了两孔窑洞住下,领导“工合”运动。先后建立了机器、制革、纺织等17个合作社,还在老街头的嘉陵江边安装了水力发电机,使双石铺街市首次使用电灯照明。之后,又在双石铺建立“工合”小学及附属幼稚园、招待所、“工合”医院和黄牛铺通讯处。 路易·艾黎在双石铺期间,小型地举办训练班为合作社培养技术员和指导员,这种培训班就叫做工合培黎工艺学校。“培黎”意为“为黎明而培训”。培黎学校首次招生80余名,学生多系沦陷区逃亡的贫苦人家子弟。开设基础课6门,专业课5门,实行半工半读。每天有半天时间用于生产学习,教学生如何利用和开发当地可利用资源。另半天上课,讲理论。整个学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整体,至少要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物品。 艾黎经常带领学生在本校的纺织车间、机修车间和其他厂社生产实习。 他为了专心致志为中国人民做事,不愿有家室之累,因此终生未娶。在双石铺期间,收养了5名烈士遗孤,照顾他们的生活,亲自为他们理发洗澡,使他们健康成长。 由于艾黎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支持抗战,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监视,把他定为危险分子。1942年9月21日,重庆国民党政府发电到双石铺,通知艾黎:“行政院决终止你‘中国工业合作社’技术专家的职务。”1943年8月19日,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向凤县政府发出密令:外侨艾黎,行迹诡秘,即交由新镇长秘密监视,并电报中央设法调离该地。由于政治形势严峻和经济困难,艾黎计划和学校一起迁往延安或甘肃。他给周恩来捎去口信,征求意见,但未得到消息。他权衡利弊,认为迁到西边,可得到设备和人员,在那里为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较为有利。于是1945年4月,带领部分学生和设备,迁往甘肃省山丹县。 艾黎走后,他的故居一度闲置,后为当地村民居住。上世纪80年代,凤县人民政府搬迁了所住村民。对故居进行了修葺整理,建成双石铺“工合”事业的纪念基地,并对游人开放,以缅怀艾黎国际主义精神和兴办“工合”事业的丰功伟绩。 路易·艾黎 (1897~1987) 路易·艾黎(1897—1987) 新西兰人。民国16年(1927)4月,只身来到上海。民国26年(1937)冬与-等奔走筹办“工合”,生产支援抗日的军需、民用产品。民国28年(1939)3月,他与英国朋友乔治·何克一起来凤县,在双石铺成立了“工合事务所”。在柏家坪后的山根下打了两孔窑洞住宿,领导开展工合运动。民国29年(1940)在柏家坪创办了培…… 详细++ 路易·艾黎 (1897~1987) 路易·艾黎(1897—1987) 新西兰人。民国16年(1927)4月,只身来到上海。民国26年(1937)冬与-等奔走筹办“工合”,生产支援抗日的军需、民用产品。民国28年(1939)3月,他与英国朋友乔治·何克一起来凤县,在双石铺成立了“工合事务所”。在柏家坪后的山根下打了两孔窑洞住宿,领导开展工合运动。民国29年(1940)在柏家坪创办了培…… 详细++ |
古凤州人文历史区 | 该景区位于古凤州的豆积山上。古风州(50年前凤县县址)位于秦岭腹地,嘉陵江安河交汇三角洲,凤县县境内的中心地段。距宝鸡市90公里,县城双石铺ll公里,宝成铁路,川陕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使利。古凤州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分界线上,属半湿润山地气候,海拔905米至2739米之间,垂直带分布明显。昼夜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避暑休闲的好所在。古凤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先后更名为梁泉县、河池郡、南岐州、风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为县,截至1951年6月,县城搬往双石铺之前,一直为凤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豆积山位于古凤州城嘉陵江北岸,因系硕石沉积而成,形若豆类摞积,故名豆积山,与天水麦积山互为姊妹山。山东优猴儿石,山腰有支锅石,张果老洞,山顶有消灾寺等景点,古时即为凤州著名名胜区。 张果老洞建于豆积山腰的绝壁峭岩间,甚为奇险。相传,唐代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于此凿石成窟从事-。唐后,人们在原窟建庙,名张果老,内有观音、十八罗汉及张果老塑像,并修铁棋亭一座,存铁棋子32枚,“铁棋仙迹”及威风八景之一。 消灾寺位于豆积山顶,明代在此建寺院,先名“萧台寺”,后改为消灾寺。旧时庙内有铁钟一口,寺僧每天晨击钟敬佛,钟声悠扬,覆盖整个凤州城,旅人皆以钟声为启程行路的讯号。“萧寺晨钟”为凤县八景之一。消灾寺于“0”中被破坏,近年来,凤州村民集资重建,建有大殿、僧房,并塑神像,雕梁画栋,尉为壮观,是人们登高旅游的好去处。 |
岭南植物公园 | 岭南植物公园位于凤县东北部,地处秦岭主梁以南、嘉陵江源头地带。景区地处凤县黄牛铺境内,该镇地理条件优越,宝成铁路、212省道贯穿全境,境内建有黄牛铺、秦岭2个火车站,镇、村道路建设完善,交通十分便利。黄牛铺镇地处南北过渡带的秦岭深山,山青水碧,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和尚塬古战场、煎茶坪等古军事遗迹,是关中通往蜀地、大西南之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近年来,先后开发建成了秦岭生态渡假村、庙王山避暑山庄、杨氏跑马场等集休闲、娱乐、避暑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旅游业正蓬勃兴起。新建的岭南植物公园地处秦岭山脉,气候温润,风景秀丽,又有212省道贯穿其中,此处距宝鸡25公里,是凤县与宝鸡的分界地,也是人们认识凤县、了解凤县的窗口。 岭南公园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上,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适中,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野生中草药410余种,既有麝香、牛黄、熊胆等珍稀动物药材,又有党参、黄鹤、山鹰、鹭鸶、雉等禽兽20余种。岭南公园所在地人文历史底蕴丰厚,自古以来,大量的文人墨客路过,留下不少佳作。这种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森林旅游景区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渴望,也满足了其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开发潜力较大。 |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 |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横贯凤县,东西约47公里,南北约41公里,流经该县的4个乡镇29个行政村,面积2556.4公顷,是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的典型的秦巴山地湿地。靠近湿地中心处的嘉陵江,如同一条玉带,蜿蜒前行,河水宽处水流平缓,淙淙如诉, 窄处水流湍急,哗哗如注,岸边芳草萋萋,芦苇葱葱,河中蒲草丛生,鱼翔浅底。水禽姿态幽雅,争奇媲美。在其两侧,满山葱葱郁郁,秀美稳重,溪声涛韵,可谓十步有别,百步迥异,呈现出嘉陵江湿地公园独特的景观资源。同时,嘉陵江源头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茂密的森林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旖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负氧离子,已成为宝鸡经济圈休闲度假基地。 项目状况 在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中,凤县将从有利于生态安全、文化展示和游览组织的角度出发,以嘉陵江流域为中心,规划建设湿地保护保育、湿地恢复重建、湿地科普宣教展示、湿地休闲和湿地管理服务五大功能区,以及东河桥、红花铺、龙口、古凤州、双石铺和灵官峡等六景区,从而形成集保护、科研、教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项目建设格局,展示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嘉陵江流域湿地的独特风光,并使其成为凤县形象的名片、嘉陵江风情的窗口、科普教育的课堂、生态旅游的精品。 生态资源 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 湿地供给了大批的水资源,同时也有直接应用的价值,湿地产品重要有鱼、虾、贝、藻类、莲、藕、菱、芡、泥炭、木材、芦苇、药材等。 湿地中还有各种矿砂和盐类资源,湿地中的泥炭是很好的燃料。 湿地在水质净化方面作用很大,流水进入湿地后,其中的养分物资会因水流迟缓而沉积,成为湿地植物的养料。湿地沉积的有毒物资可被分解,所以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湿地对吝啬候有调节作用,是一个奇特的生态体系。 湿地物种十分丰硕,储藏着丰硕的遗传资源。中国的湿地植物有2760种,其中湿地高级植物约156科、437属、1380多种。湿地具有伟大的景观价值,现在倡导生态旅游、观鸟等,湿地是最佳场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凤县八景浮雕墙 | 凤县八景自古就有,历代诗人咏拥者甚多,凤县光绪壬辰年县志和和嘉庆一统志艺文中都有记述,现将详情介绍如下,以古鉴今,了解凤县过去,建设美好明天。 一、石门秋月:位于凤州镇东北十五里荆稍湾至王家台转弯处石山峡谷之中,有故道经过,是一夫守关,万夫莫过之险要关寨。秋高气爽时,在此赏月分外明朗。有清代教谕留有诗句:“人畏石门险,我爱石门幽。挥弦对明月,弹出万古秋”。 二、萧寺晨钟:位于古凤州城北萧灾岩山顶。上有玉皇楼, 是唐代建筑,佛家寺院。岩壁有明代正德年石刻和清代诗人郑谦诗句:残星隐隐月朦胧,卧听钟声逐晓风。断续遥传萧寺外,悠扬时度乱云中。三生唤醒杯堪流,万里惊回梦未终。惆怅余音留不得,芙蓉十二漏催铜。 三、铁棋仙迹:位于古凤州城北豆稷山半崖石壁间,唐代张果老凤州梁泉戌人夏居豆稷山石洞-成道,为“八仙”之一,与他仙常在洞外铁棋亭联棋,亭内有一米见方,厚约一尺之石棋盘,32枚铁棋子,每个约一斤重,故名铁棋亭。张果老以方术济人,唐皇请入宫内看病,授光禄寺银青大夫,不果。倒骑毛驴在民间行医济世。 四、滴泉鸣玉:位于凤州镇西桑园村崖下,自流清泉一眼,泉水清澈见底,常年不干,水质甜润,凤州城常有人取水泡茶,以桑园村民饮水之源。清代短县朱子春诗云:飞泉淅沥响云隈,别有源头一滹开,山静似闻笙馨和,月明疑是佩环来。灵根浑欲储苍壁,余润时分偏碧苔。记得寒溪听漱玉,故乡南望音重回。 五、唐沟烟柳:位于凤州城东磨弯至唐沟村(今凤太公路),先年栽植杨柳垂地,可作堤防,夏日乘凉。每年要送贡柳(金丝柳)百棵进皇宫栽植。为凤县三绝柳手酒之一,宋代诗人傅子平有诗为证“珍珠不见小桃红,遐想柔荑嫩剥葱,惟有万条罗带绿,年年依旧舞春风”。宋代赵稚圭也有诗赞凤州的柳:“凤州烟柳胜皇都,金丝垂垂万条绿”。宋代曾极也有诗赞凤州柳:“蜀主函封还使时,莠根元自凤州移。柔荑 今安在,唯有青丝拂地垂”。宋代诗人汪元量也有诗赞凤州柳:“凤州南去是南岐,大散横盘势更危。跃马紫金河畔路,万枝杨柳撒金丝”。 六、南岐霁雪:位于凤县城东二十里之南岐山。 南飞振翮凤。宋代为南岐州,有诗人邰雍诗句:“凤州十二大峰崇,峙立嵯峨宇宙中,不与巫山高下论,敢同四岳列群雄。”松树荫崖间积雪常年不消,故有南岐霁雪六月天。 七、凤岭晴岚:凤岭位于凤县城东南四十五里之凤岭梁顶,是连云古栈道最高点,上有宋代为纪念抗金英雄吴芥、吴林祠庙,名曰“吴涪王祠”并有明代天津兵备副使辛思齐登凤岭诗云:“凤岭云中起,登天自顾间,置身千仞上,一览小群山”。清代诗人郑谦也有诗句赞扬凤岭晴岚。“风扫流云静碧山,登临赢得此身闲。当头日色来沧海,放眼岚光拥翠环”,故有凤岭晴岚五彩天的美称。 八:栈道连云:位于凤县古城凤州西门外,登南岐山越凤岭,经心红峡至三岔驿,达连去寺进陈仓沟,经勉县到汉中,全长约二百余里,与褒斜齐名。千年栈道通于蜀、汉王刘邦初定三秦,韩信明烧褒斜道,暗渡陈仓到达咸阳,灭项羽,建汉四百余载,此道著名历代诗人清代刘星珍诗曰:“扪星历井忽康庄,古栈连云连雍梁。七百里通秦塞曲,八千年辟蜀山长。每凌石蹬登天路,直俯岩潭履凤岗。客旅莫言行道险,于今万国正梯航”。明代杨慎也有诗云:“入关秦地尽,出栈蜀山长。树回云随马,溪回石作梁”。明代许赞诗曰:“梁汉起天中,形连百二雄。万山争地立,一路与云通”。树杪过人景,岩头啸虎风。我行三月暮,怅望华阴东。清代诗人郑之奚也有诗云:“披图每叹连云险,登览方知蜀道难,马向云端踏凤岭,人从天上渡鸡关。”故有连云栈道秦蜀连,为秦蜀烟喉之军事要塞之美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凤县月亮湾生态公园 | 月亮湾位于凤县县城曲家店村后面,直接面朝凤县城区,距城区步行20分钟左右路程,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山上植被分布均匀,充分利用月亮湾公园现状场地特点,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皆为我所用,将一切场地所蕴含的潜在景观发挥到淋漓尽致。 根据凤县城市总体规划及场地实际利用情况,将月亮湾公园定位为文化性的休闲健身市民公园,通过开展一定的运动项目丰富县城人民生活。景区以后将会建成竹海浮翠景区,四面揽胜亭及其他五条步道,建成有40多个车位的生态型停车场,不断完成景区的绿色植物配置及绿化工程。充分保护好现状植被,并最大限度的恢复原生生态,且通过配置一定的其他树种,丰富景观的同时,发挥生态效应。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