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青海省 >>海北州 >> 门源回族自治县

门源回族自治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源油菜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是青海省及西北地区的主要油料产区,由此,这里的油菜花也成为了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另外,这里油菜花的种植范围是,它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绵延数十公里。夏日时节,走进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恰如走进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最大的油菜花海,是中国北方小油菜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蜂产品生产基地,连片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每年用青稞和油菜布局种植的“大地艺术”景观,成为展现花海奇观的窗口,广泛受到游客青睐。由此百里油菜花海景区先后获“中国最美油菜花海”、“中国最美草原”、“全球十大绝美花海”等荣誉。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浩门镇  浩门镇位于县境南部,大通河北岸,县府驻地。人口1.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等民族。面积0.3万平方千米。辖一、二、三、四4个居委会和北关、西关、南关、团结、圪达、头塘、煤窑沟、小沙沟、二道崖湾9个村委会。民国廿五年(1936年)为第一区辖镇,1948年改为浩门乡,1949年设浩门市,1951年与屡丰乡合并为浩门乡,1954年改称城关乡,1956年改…… 详细++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岗什卡雪峰

  岗什卡雪峰  岗什卡高耸于冷龙山,而岗什卡则是冷龙山的最高峰,海拔为5254.5  米。雪峰离县城西北部40公里。  岗什卡,门源大地上最凝重最奇雄的诗篇,它被誉为环西宁夏都第一峰。他傲立天表,显示出男性般雄浑的身躯,在神奇的自然界和信徒们的心灵散发出巨大的磁力。  岗什卡主峰山体平缓的上部,由第三系砂岩和砾岩组成。看上去,它质地坚硬的水平纹理岩层,构成十分诱人的塔式阶梯。那宝塔坚实地嵌入它雄浑的身躯。在那塔顶,万年浇铸的晶莹透明的冰川上恒有的银光如创世之初,空濛中挂着剔透发亮的冰凌山洞,挺立着透明的冰塔、冰笋、冰菇。四季缠绕的云雾,穿透冰塔林打着呼啸的长风,不期而至的一次次降雪,和它耸峙大地之巅,迎接着最早的一抹阳光,告别着最后一缕晚霞的独特物象,隐含着自然的启示和玄奥。  这是一座充满了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神山。按照当地藏族人的说法,岗什卡是华热藏区十三大神山之祖,又称为阿尼岗什卡,意为众雪山中最荣崇的尊者。它是蒙古族、藏族群众心目中的圣山。在昆仑神话传说中,它是西王母的三处宫邸之一,每年中秋节西王母都要在这里大宴神。前凉张轨时曾立西王母祠于其上,唐穆宗长庆年间与当地吐蕃议和的使臣刘元鼎、明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等,都曾到此致祭过西王母。  时至今日,每年的八月十五,当地牧民群众为答谢西王母和岗什卡山神的恩惠,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人们除了戴着尖顶帽在这里转山叩头、煨桑、念经外,还有一个奇特的祭祀内容,即要用纸糊一只1.5米高,3米多长的大鸟,藏语称为“夏杰强琼”(意为百鸟王),登高放飞。李商隐在一首《无题》诗中写下过这样的著名诗句:“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而这只纸糊的大鸟就是西王母的使者“青鸟”,人们放飞它,就是想以青鸟做信使,传达人们的祝愿和祈福之意。为了体现人神同乐的祥和气氛,人们举行完祭山仪式后,还要在山下举行盛大歌舞、射箭、赛马活动愉悦诸神,民间传说,岗什卡之顶常有佛光闪现。

大坂山

  大坂山  你听过“走门源,过大坂”这句俗话吗?在过去,大坂山是去门源的必经之路。那时侯的大坂山山高路险,司机们说:“大坂山,鬼门关,汽车冰面上走,老鹰在车轮下旋,死雾缠山眼不见,一不小心滚下山,跌到山底要半年”。为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8月18日总投资1.56亿元的大坂山隧道正式开工,经过三年零三个月的艰苦施工,于1998年11月28日胜利贯通。隧道位于国道227线(西宁至张掖)104公里至109公里的大坂山越岭地段。该隧道建成后,避开了大坂山顶积雪严重地段,缩短里程5.2公里,天堑变通途,宁张公路从此也四季畅通。而现在翻越大坂山不仅变得简单容易,而且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的事。  登高才能望远,而看祁连山长云的壮观盛景,最好在大坂之顶。当立于极目远望的高山之顶,就会感到心胸开阔,而门源川里则是一直绵延到大坂山北麓,似金色的绒毯,洋洋数十平方公里,熠熠闪光,极为壮观的油菜花海。每一个看见它的人都会热情万端,狠不得能马上变成一只苍鹰,从山顶朝那花海飞扑而去。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森林面积最大的林区-仙米林场。1996年青海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为仙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北部,距门源县首府浩门镇30公里,距省府西宁市108公里。北与甘肃省肃南县西营河林场接壤,东与甘肃省天祝县毗邻,南与青海省互助县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相连,西与本县东川镇连接,纵贯本县东川、仙米、珠固三个乡镇。  公园坐落于丝绸古道辅道上,地理位置独特、夏季气候宜人、自然生态优美;园区内民族文化灿烂、历史遗存丰厚、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优势。全园面积达14.8万公顷,物种繁多,公园分为岗隆石窟、杜鹃花海、梅花、东海大峡谷及五色神湖五大景区。森林覆盖率56.1%。林区内植物种类繁多,达千余种,其中乔木树种有4科5属12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园柏、白桦、紫桦、山杨:灌木有10科18属60多种,主要有杜鹃、金露梅、银露梅、小檗、沙棘、高山柳;草本和蕨类植物有4科211属900余种,野生动物主要有雪豹、棕熊、马鹿、岩羊、蓝马鸡、旱獭。森林公园地处祁连山腹地,受冷龙岭、达贩山两大山系和大通河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独特,生态系统多样,生物、地文、水文、天象和人文等景观资源丰富绚丽。是青海省最大的原始林区。这里是一片自然的雄奇与柔美、艺术的多元与纯真交相辉映、完美结合的神秘土地,深入其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奇异神秘的冰川雪峰,高大雄浑的群山峻岭,色彩纷繁的大地色相,古老苍劲的原始森林,广袤绚丽的高原草甸,风光旖旎的高山湖泊,深邃幽险的沟壑,雄勇湍荡的溪流江河,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博大精深的华热文化,古朴奇特的民俗风情、令人心醉神迷、留恋忘返。为开展生态旅游,顺应人们回归自然、融入边地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开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科普教学,登山探险,游乐健身等活动的理想场所。  青海省门源县林业环保局为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的上级主管部门,对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负有监督指导责任。在门源国有仙米林场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归属仙米林场直接领导和管理,具体负责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仙米林场和森林公园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森林公园实行独立核算。

海圆山观景台

  海圆山观景台,位于青海省门源县青石咀镇北1公里处,是观赏门源百里花海最佳之处。  门源盆地夏似春。金色的七月,菜花盛开的时节,逐花酿蜜的养蜂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田边路旁,排满了蜂箱,蜜蜂在花间奔忙,浅琥珀色的蜜汁,在蜂农摇动下流淌。七月的浩门川,是花的海洋,也是歌和舞的海洋。每年县上都要举办隆重热烈的油菜花节,以花为媒,文化与经贸对唱。    青石咀镇  青石咀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1.2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0%,还有汉、蒙古、土等民族。面积278平方千米。辖红山嘴、红牙合、青石咀、黑石头、上吊沟、下吊沟、德庆营、上铁迈、尕大滩、石头沟10个村委会。民国廿八年(1939年)属二区辖丰聚乡,1949年沿旧制仍属丰聚乡,1958年并入长风公社,1961年分设青石咀公社,1984年改为青…… 详细++

仙米峡

  仙米峡位于门源县城东40公里处,和祝固峡相连,长约40公里,峡中大通河水蜿蜒急流而下,涛声不绝于耳;两岸峭壁耸立,松柏桦树遮天蔽日;林间鸟声鸣啭、鹿獐隐没。夏季绿-滴,山涧小溪潺潺,野花竞艳,清香扑鼻;秋季层林尽染,红黄绿色班驳相杂,美仑无比;冬季漫山遍野银妆素裹,分外妖娆。  微风起时,松涛之声犹如千军万马奔涌而至,震人心扉。  

门源古城

门源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宋  门源古城城垣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60米,南北宽约300米,残高11.7米,底宽30米,顶宽5—8米,夯土层厚10—12厘米,城墙有马面,宽12米,有瓮城呈半圆形,城门一南向。靠近城墙,原有城壕,均填平且建有民房。目前城内无任何建筑物。旧时房舍早已荡然无存,唯破碎瓦片俯拾即是。  根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及《大通县志、建置沿革》记载,门源古城建于宋代,被命名为大通城,浩门河并因城名而改为大通河,具体筑城年代当在1099年宋军收复河湟地区至1125年西夏攻占门源期间。关于古城被毁的原因,民间有骆驼客屠城的传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墙西北角竖有青海省人民政府的石刻保护标志。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色湖

  五色湖  圣境东海由上下两座相连的湖组成,静静地安卧在海拔4100米的白圪塔山的怀抱里。这是门源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融雪山、湖泊、原始森林、珍禽异兽、鬼斧神工的溶洞为一体的清幽秀丽的五色湖,在圪塔山巅,由108处泉眼神奇地汇聚成一大一小两个姐妹湖,湖的东面和西面两座白色的山峰,一座恰似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一座像慈眉善目的菩萨,分守着姐妹湖,湖色因山体和天象的不同灵动地变幻成五色,传说中,月牙形的上湖,是胜乐天王的化身,椭圆形的下湖是吉祥天女的化身。崇高的天王、天女,春风化雨,护佑、恩泽着华热藏区。  藏族高僧东科·多居加措为走进圣地的朝拜者们留下了这样的祝赞词:“谁能心中一忆念,既赐殊胜和共同。对一切无遗的宝地二十四分之翠湖,我们应以身、语、意虔诚敬信来礼拜”。  后来,朝拜东海的藏族同胞们就一边默念着这样的祝赞词,一边虔诚地礼拜,祈祷着平安和谐、吉祥如意。  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当年格萨尔王征战霍尔王,夺回了爱妃珠牡,凯旋回归时所获战利品太多,加之珠牡在霍尔国已经沾染了霍尔的气味,暂不宜回归。没办法,格萨尔王就在三道峡门里埋下宝物,并安顿珠牡住在其中,临走时在每一峡门设了重兵。第一道峡门埋设弓弩,并加派猛虎把守,第二道有苍龙盘卧,第三道请罗刹、空行护卫。里面有东海,珠牡每天在东海里濯洗着身上的气味,闲来与罗刹、空行蹓狗下棋,。后来,格萨尔王来接她,临别时,珠牡将一条红腰带、一条青手帕,一颗蓝宝石,一个碧玉簪、一个金手镯投祭在东海中,从此东海就有了五种不同的色彩,后人称为五色圣湖。  五色圣湖静卧在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和慈眉善目的菩萨怀中,像两个睡美人,也许在眯着眼睛想心思,也许在做一个千年不醒的美梦。美丽的传说和圣境东海在一起,成了一道永远让人神往的奇景。  东海,它不象海,也没有青海湖那么大的气派,当然也少有文人骚客的题咏。然而,在华热藏族的心目中,这“二十四分的翠湖”,是可以带来吉祥的精神圣地,不可侵犯,不可亵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三道峡

  三道峡  由马莲滩向北折,就会到达珠固峡内最著名的“小三峡”。这小三峡,便是藏族史籍中所称的由“猛虎、苍龙、罗刹和金刚”共同把持的通向东海“圣境”的三道关隘。  三道峡谷层层环列屏障,来自东海的河流从刀劈般的峡谷中夺路而出,透出一股诱人探究的神秘,引出一段久远的藏族神话。现在,就让我们的心随这清流安静下来,怀一种崇敬走进“三峡”,走进神话和传说的故事里。  格萨尔藏剑洞  位于东海大峡谷景区头道峡的峭壁上。这一峭壁以青藏高原上罕见的奇迹和鬼斧神工的内涵,令人震叹不已。左边的山峰,形如雄峙的猛虎,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虎威霸气。右边的山锋,如千仞铁壁、万仗铜墙,使人忘而怯步,无路可夺。这里便是“猛虎守卫”的大门。光滑如镜的石壁从现代体育的角度来看是举办攀岩比赛的绝佳之地,有待于人们以虎口拔牙的勇气,攀越这道如门铁壁。  格萨尔藏剑洞为天然溶洞,它分上下两层,蜿蜒幽曲、洞天别开、钟乳倒悬,光怪陆离,相传是格萨尔王率军南征北战,降妖伏魔,为民除害时珍藏神剑之处。除了藏剑洞外,这里还有格萨尔王棋盘石、二郎神的脚印石等佛踪神迹。这里是攀岩者的天堂  三道峡的东北方的杂科山顶,散布着许多溶洞。其中有一巨大溶洞,当地人称龙洞。据进过北洞的当地人言,溶洞里面有半个蓝球场大,地下散落着一些野兽的骨骸,头顶悬挂着晶莹的钟乳石。这些钟乳石,散发着香草一样的芳香,还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当地人常采来放在家中的佛翕下供佛和疗疾。进入二三十米,此洞突然悬空跌落,与底下的又一层洞相通。这个迷宫一样的溶洞好象是层层套叠着,不知有几重洞天,也不知它通向地穴、还是龙宫,但有一股潮冷的气流从洞底涌来,隐约间可闻一种流水般的声音。这是一个久远的悬念,大自然留下的一个谜。这些奇异的自然现象都集中在一地,它们的指向似乎都与东海有关。  二道峡呈东北向,两边的岗峦磳峻嵯峨,盘曲如龙。石壁上有天然形成的密宗咒语样的藏文字母。宗教故事里称“苍龙盘卧,咒语加持”。龙盘虎踞的巍巍铁关,魔怪焉敢侵入。更何况里面还有更为严密的一关。头道峡也就是“内门”。左边的山岩如怒目金刚,睥睨雄峙。右边的山岩似鬼母作法,摄魂夺魄。这就是“空行”、“罗刹”把持的最后一道关。过了此关,便入了圣境的“内门”。能过如此的三道雄关,经得起如此三次考验者,才能进入圣境,谁又配入?藏传佛教利用天然峡谷,暗喻着进入佛境神界的三道关隘。凡事同理,欲得正道者,须登楼过关,历必经之途方可达升理想境地。  过三关入内门到达的是牧歌、炊烟中开满野花的高山夏牧场。从这里你可望见白云缠绕中“举头千丈逼,注目一峰旋”的白圪塔山的巍巍雄姿。在晨辉里,它似“月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榜襃龙浮”的早朝帝王。傍晚时分天光洁净,夕阳斜射时,它象层层金块堆叠而起的金字塔,万般凝重万般寂静,灿亮而壮观,给人以惊喜和震憾。  华热的歌谣里唱道:“像白海螺般的白圪塔,顶端好似追天,像高高耸起的白海螺塔,她是华热藏区的发髻顶,胜乐珍宝的大宫殿,白牦牛的所依山,也是白福禄绵羊的好山寨,这真是三冬洁白水晶色,三夏碧绿翡翠色,三秋遍地黄金色,三春斑斓玛瑙色”。白圪塔山还有一个神奇的自然现象,盛夏时山顶上不能高声吼叫。如不听劝阻,硬要大声吼叫,不一阵便云雾密布,雷声大作,倾盆大雨或冰雹漫天而来,让你防不胜防,胆颤心惊。一会儿,云散天晴,阳光灿烂。无怪乎虔诚的信仰者要叩着等身的长头,去祭祀和膜拜。  被誉为“噶照九尊”圣山的白圪塔山,藏族典籍里有“峰顶之上有宝珠”的记载。民国时有人在此峰发现了高达数丈的一个白银柱,待后来他拿着工具去采掘时,不但没有找到银柱,反而在大雾中跌入神湖失踪。这是一个在当地言之凿凿的故事。可信的是这山确实是个百宝神山,整个寺沟就是一条金子铺底的山峡,这里曾经出产重达7.6公斤,形如子母双猴的神奇大金块。在这里人们还发现了冰洲石、银、铜等诸多宝藏。  幻境中,一队穿甲戴盔的人马在激烈厮杀,难解难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雾山虎豹

  雾山虎豹  雾山位于珠固寺沟口对面,浩门河南岸。此山山势奇伟,四时风光拥翠,石角浮烟,望之若雾,遍山嘉木,扶疏有致,怪石咆哮,为门源古八景之一,有诗颂此美景:“雾黯碧天东,丹嶂空蒙,一声长啸谷生风。更有管窥斑不见,隐在其中。势力皆熊熊,比类皆通。文征烟蔚变无穷,待看出山行必素,莫于争雄”。传说古时候这里虎豹成群,嬉戏于雾山之中,并不伤及人畜,被人称为护山之神。现在虽然见不到虎豹了,但雾山巉岩嶙峋,如虎如豹,山风出山谷,状如虎啸豹鸣,给人以幻觉,为此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神山,誉为门源八景之一——雾山虎豹。  穿越牵裾扯襟的7公里峡谷林荫道,就到了骑骏马、放牧白牦牛的藏族居住的寺沟村,陪伴他们的,就是他们托付信仰的珠固寺。在这里,峡谷开了岔,一岔向西北方向延伸,一岔向东北方向拓展。它们的终极走向都是孕育众生的源头大雪山。  西北向沟口的向阳山坡台地上,座落着敲响震钟暮鼓的珠固寺。半沟,东西向耸立着“戴银色尖顶冠冕”的神山抓卡。沟的里面象掌纹般密布着沟岔,有俄博、静修山洞等秘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花海鸳鸯

  花海鸳鸯  花海鸳鸯也叫乱海子,文人墨客称这里为“花海”,而当地牧人却叫它“乱海子”。假如你能身临其境,静读这一页山水,你就会明白他们各自的指向。  花海,讲的是湖泊与周围莲花瓣似山包包拥着花蕊样的湖斗,整体上呈现的是一朵盛开的八瓣莲花。而乱海,星星般密布着亮晶晶的水汪,数也数不清,当地人只能以一个“乱”字形容,恰好与周围“浅草才可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草原形成映照。美丽的夏日,正是高原遍野流金的节令,站在湖泊的南岸,遥望对面岗什卡雪峰,更像是走进了一幅巨型画卷,将雪峰的神奇和草原的壮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花海,这片高山湿地中的湖泊,它还是高山水禽的自然保护区。人称湿地为大地的肺,花海的这片湿地,对祁连山这个高寒缺氧的巨人,更显的弥足珍贵了。外表并不那么漂亮的藏鸳鸯就像高原上的人,对外表并不怎么刻意修饰,但它们却以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为人称道。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出现,朝夕相伴,当其中一只死后,另一只决不愿独存,会在不长的时间里,为爱侣壮烈徇情。与藏鸳鸯相伴的还有丹顶鹤、黑颈鹤等珍禽,每年四五月来此产卵生子,八九月携子远翔,在不断的飞翔中体现着生命的意义。辽阔的草原美丽的湖,纯情的藏鸳鸯在诉说着美丽凄艳的爱情故事。  《西宁府新志》中以“花海鸳鸯”为名,将这片乱海子载于史册,并列为西宁八景之一。“花海鸳鸯”,一个多么传神的名字。无怪乎故人留下了这样的词句:“海镜浪花翻,抹净尘沙。东风吹影绿参差,漾煞鸳鸯成对对。以此为家,冰水纪年华,行乐交加,浮尘随风既生涯。身处风波都不管,哪个如他?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浩门古城

浩门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浩门古城  浩门古城距门源县城东南三华里,该城南沿高崖,北倚高梁,东西皆为深沟,居高临下,气势磅礴。城北背依巍巍祁连山,山势嶙峋,状如舒展巨经长卷。城墙距浩门河北岸约一华里,高出河床80余米,呈长方形,东西260米,南北240米,底宽4.5米,顶宽4米。仅开南门一座,门宽18米,东西均为封闭城墙,并掘有护城壕,以深壕为堑。城内曾有东西南丁字形三条大街,巷道里开,井然有序。城门又隔河相对翠松蔚然的青山,与城呈现为照壁之形,名为照壁山,其形如桃,桃峰直刺云天,横断成壁。壁面遍布云杉,间有灌木丛生,常年碧翠,景色十分壮观,沿南城墙脚,有清泉数处,泉水突涌,清澈明净,其味甘美,饮之可口。  浩门古城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1所)所筑,原名达南城,崇宁二年改为大通城,据史册记载,此城建筑后210年间,金夏曾交替占领过此城,元代沿用,明代洪武八年修复此城,屯兵戌守。  北廓外,南北设九条街道,当时内地商贸往来不绝,生意兴隆,街市繁荣,居民殷实富庶,安居乐业。明朝天启年间古城失陷于蒙古人。蒙古族人欲攻此城长达十年,但因守防严密,没法正面攻取,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终于智取成功了。  事情发生在几百年前的一个正月十五日,据说,这一天,从冷龙湾达坂过来一个由300多蒙古人组成的商队,他们各牵骆驼一峰,每峰骆驼上驮有两只木箱,下午来到城北茶马市。当地人见是蒙古商人,并没放在心上。  该城居民有正月十五晚上放河灯的习俗,这天天一黑,城内军民便大开城门,拥到河边,争先恐后地将点燃的河灯放入河中漂流,看谁的河灯最好看,漂流的时间最长。就在这个时候,那300余名蒙古人牵了骆驼,勾结内0闯进城内,卸下驮在骆驼上的木箱,木箱打开,原来每个木箱里藏有两个人持武器的人,这些人从木箱中跳出,和外面的300余人相联合,1000余人突开杀戒,顿时,城内一片慌乱,守兵来不及应战,结果,火光冲天,血流满街,全城陷落了。  历史过去几个世纪,现在站在古城遗址前,似乎仍然能听到古时候战马嘶鸣和兵刃相击的清脆声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皇城草原

  皇城草原  皇城草原,就是《后汉书》称为“锦地千里”,当代旅游界权威评为全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的祁连山金牧场。  正如天空没有痕迹,鸟儿却曾经飞过。大草原岁岁新绿,祁连山大草原在人们的记忆中永不磨灭。在这片曾经山上风吹苍狼大纛,山下群马嘶鸣啸啸的穹庐山河,古老的西羌人留下了驻牧扎营的烟迹。匈奴右贤王为失去这块水草丰美草场,发出了“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千古叹息。大月氏人在这里吹奏过尖厉的鹰笛。吐蕃人在这块营地上栽种下火种。吐谷浑王妃弦化公主在天高气凉的夏季,用穹庐支起了避暑的夏宫。蒙古阔端王曾经建起了自认为金汤永固的皇城……草场移牧,一次次烈火风暴后,在一年年春风里又绿了这片草场。唯有名传千古的浩门马,珍珠般的白牦牛、藏系羊、蒙古羊、黑紫羔,生生不息,永远与这片名扬千年的草原同在。  当你走进皇城草原时,就会诱发一种回归感。有人想化作一匹红色的马,潇潇西风中矗立山岗,迎风发出吭奋的长嘶。有人想化作一匹月光下的白马,在乱海子溶溶的月色里与清影对舞,与藏鸳鸯共话。有人愿化作晨曦里的苍鹰,迎着初升的太阳在明净的苍空振羽飞翔,也有人愿化作草原百灵,在自由的空间唱出心上的歌……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永安古城

永安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永安古城  永安古城在门源县城西南方向,距浩门镇50公里。永安古城始建于1725年,这一年是清朝雍正三年,是清代著名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所建。该城南北为438米,东西为353米,城墙高7.3米,厚6.7米,有腰楼2座,炮台8座,城下壕沟深1.6米,东西两门原各建有门楼,永安河经城西由北向南流。从城东南看去是九道岭,岭上有伊斯兰教拱北;城西是西凤山,山头有烽火台,山中有山洞5个,俗称仙人洞,相传是当年道人们的修身之地。城北所依的,就是叠云翠嶂,苍茫无际的祁连山。  从1725年到1928年的200多年间,这里商贾云集,成为繁华的商贸重镇。清光绪年间,门源属大通县,当时有个县令叫贾勋,他最喜欢五言诗,有一次他到门源来检查工作,写下了一首叫《从北大通到永安城》的诗,赞美了从浩门镇到永安城他所见到的风光物产:  一出红山堡,  荒凉野井添。  猎场沙草乱,  牧地雪花粘。  田鼠踪弛迅,  山羊角挺尖。  刀旗光耀处,  壁垒想森严。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8年),人称“尕司令”的马仲英围攻河州兵败,西窜途中因血屠湟源县城,被国民军追剿,为躲避剿杀,他于同年三月逃至永安城,又对永安城进行了血腥的屠城并大肆掳掠,而后西窜。繁荣了几百年的永安城因被马仲英杀成了一座空城而废弃。永安城不但是门源县、也是青海省迄今为止所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城。近年来,许多电视剧组曾选此城为拍摄外景,拍摄了许多电视电影。电视连续剧《格萨尔王》的一部分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据传,曾有人在雨过天晴时,在这里看到过海市蜃楼的幻境,幻境中,一队穿甲戴盔的人马在激烈厮杀,难解难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水电走廓

  水电走廓

仙米寺

仙米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仙米寺

门源回族自治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浩门镇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青石咀镇 海圆山观景台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泉口镇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东川镇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北山乡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麻莲乡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西滩乡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阴田乡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仙米乡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珠固乡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苏吉滩乡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皇城蒙古族乡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门源种马场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岗什卡雪峰 大坂山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海圆山观景台 仙米峡 门源古城 五色湖 三道峡 雾山虎豹 花海鸳鸯 浩门古城 皇城草原 永安古城 水电走廓 仙米寺

门源回族自治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