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岳升龙 (?~171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岳升龙】(?—1715年)字见之,临洮府永泰(今白银市景泰县永泰堡)人,祖籍河南汤阴,是岳镇邦长子,岳钟琪父亲,系岳霖第十九代孙,岳飞第二十代孙。清康熙年间著名军事将领。康熙十二年(1673年)授永泰营百夫长。时吴三桂反清,永泰营游击官许忠臣受吴三桂召降密札欲反,并暗策升龙同反。升龙假意应付,待晚派心腹家丁堕出永泰堡城,密报甘肃提督张勇,乘许忠臣酒后醉卧擒诛,升庄浪卫守备。康熙十四年四月,王进宝率部攻打兰州,升龙作为先锋秘密运动到张家河湾,乘夜色以羊皮囊鼓气结筏(即 “羊皮筏子”)渡过黄河,击溃守河敌兵,迅速抵近兰州北城门下,被守城敌军火炮伤及左腿,忍着剧痛,冒着城上矢石,第一个攀扶云梯登上城墙。清兵士卒见状,顿时士气大振,个个争先杀敌,登上城楼,很快攻占了北城门。升龙以军功升调庄浪卫守备。此后,升龙跟随王进宝将军从陇右出发,一路东进,收复平凉,降王辅臣;与吴之茂大战于秦州;挥师南下,攻取阳平关,收复略阳。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一月夺回汉中,接着克朝天关,下广元,逼吴三桂悍将王屏藩缢死,生擒吴之茂。次年二月,升龙驻军川滇边界,策应赵良栋、莽依图、马九玉、金光祖、高承荫诸将下云南。在几年的南下平藩战役中,升龙转战千里,出生入死,建立了不少战功,朝廷升授升龙九江协副将、登州镇总兵加都督佥事衔、天津镇总兵。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正月,噶尔丹侵扰科尔沁。康熙帝第一次亲征噶尔丹,命升龙选铁骑精锐三百督运征西大军中路粮草。康熙下旨:“西征沿途遇敌只进勿退,如有退怯违令者,副将以下由尔斩无赦!”征西途中,岳升龙谨遵皇命,尽职尽责,深得康熙的赞许。是年三月,中路大军已行至滚诺,但西路大军费扬古将军因报粮草供给不畅,行军迟缓,康熙召命岳升龙将中路粮草、柴薪抽出一部分转送西路大军,使西路大军很快与中路、北路大军会师于昭莫多,击败了噶尔丹,取得清史著名的“昭莫多大捷”。战后嘉奖有功将士,康熙诏授升龙拖沙喇哈番(骑都尉)世职,赐花翎顶戴。不久,又升岳升龙为四川提督,赐鞍马弓矢,亲笔御书“仁爱士伍”匾赐于岳升龙。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四川康定一带的喋巴(土营官)纷纷反抗驻军垄断当地商易市场。有昌侧集烈喋巴以制止驻军扰乱市场,维护地方商易利益为由,派兵越过泸河,占据泸河以东各要寨,与驻防官兵形成武装对峙。昌侧集烈的这一军事举动引起了四川提督岳升龙的高度警觉和不安。为防不测,升龙增派五百官兵进驻化林营,加强了对泸河要塞的防务。四川巡抚于养志疏奏朝廷,讦升龙擅自移兵,升龙也据理辩解,弹于养志丧失警惕,疏于防务。朝廷派员调查,结果巡抚于养志收监问斩,提督岳升龙罢官免职,解甲归田。康熙三十九年,昌侧集烈喋巴公然于清廷为敌。四川提督唐希顺奉命发兵讨伐。康熙皇帝始知当初岳升龙在此增兵驻防,有先见之明,于是下诏命岳升龙随唐希顺率师平叛。平叛胜利后,唐希顺以健康原因辞官,朝廷复授升龙四川提督一职。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西巡西安,岳升龙奉旨面圣,诏见时御书“太平时节原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对联和“威信著闻”匾赐于岳升龙,又赐御书《白鹰赋》手卷,还应岳升龙的请求,康熙帝为其老母赐书“重闱锡类”匾额。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川康彝民头领罗都等在建昌、瓦都、瓦尾、摩勒一带滋事,杀宁番卫游击周玉麟。朝廷闻报震怒,命四川提督岳升龙、巡抚年羹尧统兵进剿。升龙剿抚并用,先捉敌首,再抚随众,不到三个月功夫便活捉罗都,歼灭顽固,招抚彝民十九万多户,使大小凉山、竹墨地区归于安定。这次平乱后,升龙以健康原因请求辞去了四川提督之职,并奏请朝廷批准入四川成都籍。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岳升龙卒于四川成都,谥号“敏肃”。 [以上内容由"小城故事"分享。] |
达云 (?~1609)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达云】(?—1609)字腾霄,号东楼,临洮府永泰堡(今白银市景泰县寺滩永泰堡。一说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人,明万历年间著名军事将领。达云始祖恪纳牙,新疆哈密畏兀城人,于明洪武初年进贡赴京,授百户职,驻凉州,生子名达里木答思,遂后裔以达为姓,六世传至达云,籍景泰永泰堡。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袭百户职,开疆扩土,屡建功绩。万历中,职指挥佥事、守备、肃州游击、西宁参将。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九月,达云联合藏族部落击败永邵卜果联-、瓦刺塔卜火洛赤诸部,皇帝大喜,遣官告郊庙,升达云都督同知、指挥使,不久又晋副总兵、总兵,镇守延绥。二十六年,永邵卜再犯西宁,因参将赵希云阵亡,达云坐罪停俸。三月,巡抚田乐坐镇,达云偕甘州马应龙、凉州姜河、永昌王铁块诸将,与盘踞松山(今甘肃古浪县、景泰县之界山)的蒙古宾兔、阿赤兔、宰僧著力等作战,将其驱出松山,扩地五百里,达云以功升右都督。未几,青海永邵卜再犯河西,达云率部击歼敌首一百七十余。松山即复,达云筑边垣,兴屯戍,录功晋升左都督。宾兔等恋故巢,复犯镇番(今甘肃民勤县),达云及噶赖等诸将大破之,斩首三百七十余级,宾兔败走贺兰山。皇帝告庙行赏,进达云世荫二秩。三十三年(1605年)宾兔纠宁夏、青海之力,连营犯镇番,达云遣副将蔡国柱率部出击,大败宾兔。时松山、青海复有流寇屡犯,皆被达云击破,以功增勋荫。万历三十七年,达云卒于军任,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英烈”,赐祭葬。后史评达云“之为将,先登陷阵,所至未尝挫败,名震西陲,为一时边将之冠。”达云长子达奇策,任大靖参将;次子达奇勋,挂征虏将军印,镇守昌平总兵官;孙达元贞,任凉州守备。 [以上内容由"gy2005"分享。] |
岳镇邦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岳镇邦(生卒年不详),字定寰,临洮府永泰堡(今甘肃白银市景泰县)人,清初军事将领。原籍河南汤阴,岳飞第十九代孙,岳钟琪祖父。 镇邦之曾祖岳大舟于明万历年间随军屯临洮府;镇邦之祖父岳仲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入军旅任职于庄浪卫(今甘肃兰州永登)永泰堡,遂携家眷定居于斯,始为岳飞后裔永泰支祖。镇邦之父岳文魁,先是因职任离开永泰堡安家于金城(今甘肃兰州),后又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举家迁返永泰故里,镇邦随父移居永泰堡。镇邦自小深受家风熏陶,秉性耿直,为防外族侵扰,变卖家私田产,招募乡间青壮年组成地方武装,抵御蒙族掠扰,维护一方安宁。蒙古会多尔吉部落聚众侵扰景泰川,水源、草场被会多尔吉侵占。镇邦率乡勇依据老虎山、沙河沟天然屏障和永泰城的坚固工事,会同守城官兵一道,与会多尔吉进行战斗,先后五次击退敌人,最后生擒敌首领会多尔吉,夺回了被掠的牛羊马匹和被占的水源、草场。从此以后,镇邦在永泰堡一带名声大振。官府也十分赏识他的义举和军事才能,破格授永泰营把总、千总。镇邦老母九十岁那年,他主动辞职,居家侍奉娘亲。 历史事迹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作乱,朝廷为启用人才,又召镇邦出山,初授西宁南川营守备、都司,不久又升调甘肃抚标中军游击。为了加强陕西汉中方面的军防,朝廷命平凉府组织甘陕军民在陇南一带修筑工事,镇邦也奉命在此驻军。当他看到那些日夜抢修工事、挨饿受冻、苦不堪言的军民时,于心不忍,大胆谏言朝廷,抚慰守军,免除百姓苦役,获得朝廷允准,改徭役为雇工。十三年,吴三桂手下大将王屏藩攻陷汉中,兵逼临洮、巩昌,朝廷派重兵驻守秦州(今甘肃天水)、阶州(今甘肃陇南)。镇邦奉命向前线押运粮草,一天半夜,粮草辎重途径乐门山区,与潜入该地的王屏藩手下大将李虎牙部遭遇。镇邦率五百官兵和数百民夫,凭借有利地形和夜幕,与李虎牙的二万人马展开激战,结果清军大胜,歼灭俘获敌军一万余。十八年,升洮岷协副将,继升浙江绍兴副总兵、山西大同镇总兵官加左都督。逝后葬永泰白土梁岳家坟掌。 [以上内容由"山东朋友"分享。] |
岳钟璜 (?~176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岳钟璜(?—1766),字吕端,临洮府永泰堡(今白银市景泰县寺儿滩乡永泰村)人,岳超龙之子,岳钟琪堂弟,清雍乾时期军事将领。初授蓝翎侍卫,许乾清门行走,后历任四川威茂营参将、副将,福建建宁、江西南赣、云南昭化、昭通诸镇总兵,广西、四川提督,谥“庄恪”。 青年时即随堂兄钟琪军中效力,参加了征讨青海罗卜藏丹津和“庄浪王”的战役,历经战火锤炼。雍正七年(1729年),岳钟璜随岳钟琪进疆讨伐噶尔丹策零立下大功,次年授蓝翎侍卫,赏戴花翎,许前清门行走。乾隆六年(1741年),升四川威茂营参将,继而任副将;八年又升建宁镇总兵,后调任江西南赣、云南开化、昭通诸镇总兵官。乾隆十六年(1751年),升任广西提督;十九年岳钟琪卒后,乾隆帝念其一门忠勇,特恩调岳钟璜接其兄长继任四川提督。二十三年,大金川土司朗卡犯小金川梅诺等九土司,九土司联合出兵进攻大金川,双方相持数年,大小金川一直不宁。三十一年,钟璜率兵出讨,以招抚为主,严令朗卡归地撤卡,先行让步,于是九土司遂收戈罢兵,纷争平息,大小金川归于安宁。经仲璜奏准,朝廷在大金川设阿尔古通判厅,在小金川设梅诺通判厅。钟璜在四川任职十余年,继承乃兄遗志,对稳定西南边疆,促进西南地方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统一做出了贡献。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岳钟璜病逝于任所,谥“庄恪”,葬成都。 [以上内容由"玎珰"分享。] |
尚勋武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尚勋武,男,汉族,1962年9月生,甘肃景泰人,民进会员,1983年7月参加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农学硕士,教授。 1979.09—1983.07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 1983.07—1989.03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助教(其间:1984.09—1986.07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9.03—1993.0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讲师 1993.02—1998.07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副教授 1998.07—2000.1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2000.12—2002.06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 2002.06—2003.03民进甘肃省副主委(兼),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 2003.03—2004.01民进甘肃省副主委(兼),甘肃农业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正处级) 2004.01—2004.07民进甘肃省副主委(兼),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 2004.07—2006.11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民进甘肃省副主委(兼)(其间:2006.04—2006.09挂职任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 2006.11—2007.12民进甘肃省副主委(兼),省农牧厅副厅长,省科协副主席(兼) 2007.12—2008.12民进中央委员、甘肃省副主委(兼),省农牧厅副厅长,省科协副主席(兼) 2008.12—2009.12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中央监督委员会委员,民进甘肃省副主委(兼),省农牧厅副厅长,省科协副主席(兼) 2009.12—2010.12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中央监督委员会委员,民进甘肃省副主委(兼),武威市副市长,省科协副主席(兼) 2010.12—2011.01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中央监督委员会委员,民进甘肃省主委候选人,武威市副市长,省科协副主席(兼) 2011.01—2011.02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中央监督委员会委员,民进甘肃省主委候选人,省科协副主席(兼) 2011.02—2012.12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中央监督委员会委员,民进甘肃省主委,省科协副主席(兼) 2012.12—2013.01民进中央常委、甘肃省主委,省科协副主席(兼) 2013.01—2013.05民进中央常委、甘肃省主委,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科协副主席(兼) 2013.05—2018.01民进中央常委、甘肃省主委,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8.01—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甘肃省主委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以上内容由"5楼A座"分享。] |
岳超龙 (?~173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岳超龙】(?—1732)岳升龙胞弟,岳钟琪叔父。精通武艺,尤善骑射。初冒刘杰之名入军伍,随兄长岳升龙驻守川康,任建昌左营守备。康熙六十年(1721年)因功举荐,进京谒见康熙帝,乃恢复原本姓名,调任四川东川营游击,为避其兄长岳升龙(时任四川提督)之嫌,改任西宁左营游击。雍正二年(1724年)授河州协副将,又为避其侄岳钟琪(时任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之嫌,改任张家口协副将。六年,在平定新疆铁布叛乱中立功,升天津总兵;雍正八年(1730年)特授湖广提督。乌蒙发生叛乱时,超龙命总兵苏大有率兵出征,同时,派兵驻防贵州边界,得到雍正皇帝“深合机宜”的嘉许。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任上。 [以上内容由"红绡舞袖"分享。] |
黄河石林风景旅游区 | 黄河石林风景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景泰黄河石林景区由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组合而成,集东西南北自然景色之大成,在全国实属罕见在北方更是独树一帜。因其造型独特。规模大、景区组合优越,可称之为“中华自然奇观”。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规模宏大,占地约10下方公里。石林由桔黄色砂砾岩构成,高度80-100米,最高处达200余米。景区内峡谷蜿蜒,峰林耸立,绝壁凌空,气势磅礴,自然造型多姿传神,以奇、雄、险、古、野、幽见长。石林景观与黄河曲流山水相依,静中有动。龙湾绿洲与坝滩戈壁,两种生态,一河这隔,对比强烈,绵延沙丘与河心洲遥遥相望。黄河九曲,龙湾多娇。徜徉景区,色彩、形态、险易、曲直、明幽、古新等多有变化,颇具天然大园林神韵。景区内有自然景点多处,各具特色。从黄河石林景区顺流而下约48公里,可达有“中华之最”美誉的景电工程一泵站,为一难得人文景观,其间水路宽畅平缓,两岩风光清新浪漫,若借游船贯通,有锦上添花之效。西行至寿鹿山巅,可参观明代古城枣永泰城。 景泰黄河石林景区由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组合而成,集东西南北自然景色之大成,在全国实属罕见,在北方更是独树一帜。因其造型独特、规模大、景区组合优越,可称之为“中华自然奇观”。 形成 黄河石林生成于21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早更新世,由于地壳运动、风化、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景泰黄河石林 黄色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景区内陡崖凌空,景象万千,峰回路转,步移景变,石柱石笋大多高达80-100米之间,最高可达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犹如雕塑大师之梦幻杰作。狭谷蜿蜒曲折,如蛇明灭,皆以沟命名,从东南至西北,共有八沟之多。正在开发的饮马沟大峡谷内有雄狮当关、猎鹰回首、大象吸水、千帆进发、西天取经、月下情侣、屈原问天等众多景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黄河石林景区将黄河、石林、沙漠、戈壁、绿洲、农庄等多种资源巧妙结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动静结合,气势磅礴。景区适宜观光旅游、探险猎奇、度假休闲、宗教旅游、“丝绸之路”游、会议旅游等。 地址:白银市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 类型:峡谷地质地貌河流民俗村采摘/农家乐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天 电话:0943-5523080 开放时间: 0:00-24:00(景区全天开放,部分项目18点结束) 门票信息: 门票40元,区间车票20元,电瓶车15元,单程游轮30元;通票105元(包含前4项);羊皮筏子、驴车、骑马、卡丁车、索道等另行收费。 |
条山农场旅游区 | 条山农场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甘肃农垦条山集团是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企业,隶属于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土地面积近10万亩,其中耕种经营土地面积4万多亩;辖区总人口近万人,现有从业员工1500人,拥有博士、硕士、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农艺师在内的300余名科技人才队伍;主要产品有优质果品(梨、苹果、杏)、加工型马铃薯、作物良种、蜂产品、杏脯等,其中11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甘肃省著名商标5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公司先后被确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果品生产基地、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甘肃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 甘肃农垦条山集团改革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模式,对农业规模条田全部实行了集中统一经营,按生产项目组建了专业公司,坚持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品牌化提升、信息化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通过统一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培育和发展了具有产业优势和地域优势的现代种业、绿色林果、加工型马铃薯三个支柱产业,林果、制种、马铃薯三个产业已成为利润超千万元的产业项目。 集团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能为项目合作伙伴提供有效的资源供应链;公司毗邻包兰线铁路,也是公路交通枢纽,有得天独厚的物流发展条件,开放的条山是新技术和资源整合的平台,是您投资的沃土和价值增值的摇篮。在今后的发展中,条山集团将依托资源优势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及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本着协作、互补、双赢的良好愿望,诚邀国内外有志之士,全方位、多渠道联合、开发,共谋发展大计,共创美好未来。 甘肃条山现代农业休闲度假有限责任公司是条山集团以充分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和农场的人文资源,融入农业生产、农户生活、传统民俗庆典等环节,将农场体验、生态消费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休闲项目。目前已建成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现代农业文化、科普教育、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生态产品开发及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园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风景秀美。距景泰县城仅5公里,四周延伸着一望无际的万亩果园。苹果树、梨树、杏树园林纵横交错,多姿多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春的山花烂漫、夏的葱郁苍翠、秋的硕果累累、冬的银装素裹,宛如七彩音符,让游客赏心悦目。园区与现代农业滴灌泵站相毗邻,游客可俯视和领略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滴灌设施。放眼望去,东有滔滔黄河,北临腾格里沙漠,南依“沙漠绿岛”寿鹿山,长城、大漠、黄河交汇于此,有“中华之最”之称的景电工程润泽着万顷良田。呈现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壮丽画卷。 园区设施齐全,不仅可为公务和旅游活动提供满意的食宿,而且有垂钓、采摘、篝火晚会、大型拓展实训、儿童娱乐等特色项目,已形成具有“游、住、食、娱”四大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园区已是一个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生态优美、体验现代农业文化、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洽谈的绝佳圣地和宁夏—甘肃精品旅游线路。 徜徉在花木馥郁的田园之间,脱离了凡尘的喧嚣,品尝着地道的农家菜,将美食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让您充分体验“田园餐饮”的最大魅力。您可以下农田采摘果蔬,到圈舍饲喂动物,让您感受与土地亲近的快乐,体验与自然相伴的轻松;洗去都市喧嚣的尘埃,感受灵空的缥缈、闲暇的怡情。园区独具魅力的风景,可以带您回归自然,感知乡间气息,享受自然风光和大自然的宁静,让您忘却都市繁忙的生活压力。 “条山农庄”全体员工欢迎您的光临,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让您充分享受美丽的田园风光,感知浓厚的乡土气息,体验闲云野鹤的生活情趣。 |
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 | 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 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蒙、宁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574公顷。公园地处腾格里沙漠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周围被荒漠所包围,享有“沙漠绿岛”之美誉。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日益推进,这座灿若明珠的绿色宝岛越发闪耀着诱人的光彩。从景泰县城西行35公里可到公园入口大门,这是一座三门四柱仿古式功能性牌楼,古朴雄伟的牌楼正中赫然雕刻着原中国道教协会名誉会长赵朴初先生的亲笔题名“寿鹿山”。公园优美的自然景区内,山体巍峨,蜿蜒生动,绿波荡漾。公园内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天然林和油松、落叶松、青杨人工混交林以及由祁连杜鸽、锦鸡儿、腊梅、高山柳等组成的天然灌木林,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公园内马麝、丛林猫、岩羊、狐、蒙古兔等野生动物徜徉林间,寿鹿苑内人工饲养的马鹿、白唇鹿憨态可掬。还有苍鹰、隼、啄木鸟、雉鸡、柳莺等鸟类。这里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夏日青山叠翠,鸟语花香;秋季万紫千红、层林尽染;冬来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历代文人学士总结有“寿鹿八景”:主峰独秀突出,四面群山幽雅,被赞为“群峦耸秀”;“崖畔虹桥”,迂回始达;“风幡兆瑞”可卜丰欠;“天梯云路”,路峻高危;“古洞仙踪”乃鹿女踏花古迹;“石泉泻玉”水自石出;夜静风来,松声如涛,是“夜半涛声”,虽为盛暑,逢天雨即飞雪,此乃奇景“炎天飞雪”。登寿鹿山,但见沿途云雾缭统,野劳幽香,似有“登天梯、踏云路、入仙乡”之感。举目远眺,景泰的一二期高扬程灌区、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宁夏的中卫县茫茫苍苍、天地一线,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随着公园建设的日臻完善和森林旅游热的日益兴起,寿鹿山森林公园更为人们所认识,大量游客涌向这块绿色宝地,年游客量已达5万人次。人们在这里充分体验满目醉人的绿色,进行森林浴,呼吸新鲜纯净的空气,陶冶情操,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这里又是白银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动的中小学生德育课常在这里进行。公园内的寿鹿山餐乐园、良友民族山庄和寿鹿山度假村等餐饮网点可提供寿鹿山羊羔肉、锅盔、蘑菇面片、乳猪肉等具有地方风味的餐饮服务,蒙古包、藏包内还可享受具有民族特色的裕固族、藏族歌舞,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调节精神、消除疲劳,沐浴森林温馨的优美环境。寿鹿山森林公园,这座“绿色宝岛”,是一处集森林旅游、度假休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旅游观景胜地,是人们走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好去处。 |
永泰城址 | 永泰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泰城址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驻地一条山镇西25公里老虎山北麓,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筑城,城周约1700米,城垣高12米,四面筑有半圆形城,城门南向,外筑甬城,形似0。现甬城已毁,东北城有损坏,其余保存尚好。 城四周有护城河,宽约6米,深1~2.5米,是一道完备的军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据《永泰城记》载,清雍正皇帝二年,忠信公岳钟琪回乡祀祖,见龟城之形建议说,永泰城虽建造似龟形,但未有五脏,宜补之,遂在城内为凿五眼井,以补龟城之五脏,并在北城角设一大池,叫“甘露池”,合诸井并各为二腑,以补龟城地脉,增添龟城之灵气。古城内原有大佛寺、诸神阁、玉皇殿和数道牌楼等古建筑群。 永泰城是一个介于高山、戈壁、黄河、沙漠、绿洲相交汇的地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这座古城留下了非常宝贵的人文生态遗产。 从永泰城所处的位置来看,它是兰州北部的战略屏障,从这里向东渡过黄河,经高平(固原)、平凉、泾阳等地可以抵达长安,向西沿古驿道经宽沟、裴家营、大靖营等地可以抵达丝路重镇武威。 永泰城周边都是一马平川的戈壁滩,当地人把永泰城北面的荒滩称之为永泰川、草窝滩,南面是山大沟深的老虎山,东西两面则是丝路古道和长城。 由于明代中央政府防守的重点是北方的瓦剌、鞑靼等蒙古部众。因而,永泰城址就选在了面临平川,背靠大山,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站在永泰城上就能看到,永泰城北面一马平川,是排兵布阵的好地方;后面则是山大沟深的老虎山,是退守隐蔽的好去处。敌军进则无险可倚,我军退则有山可藏,可谓是占尽地利。 永泰城形似金龟而驰名,它的建成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从建成至今,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沧桑,岳镇邦、岳升龙、岳钟琪祖孙三代对龟城的影响,使永泰城声名远播。 2006年5月,永泰城址作为明代的遗迹,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寺滩乡 寺鸣寿鹿,佛佑客旅,老爷山下,宽窄八沟通龙沙,刘庄籽瓜大,付庄苹果香; 滩窝金龟,国安疆界,井子川中,阡陌纵横-浪,永川砂田奇,玉川羊毛长。 寺滩乡位于景泰县以西,东与条农交界,南依寿鹿山,和正路乡、喜泉镇毗邻,西与天祝、古浪两县接壤,北靠昌岭山,和红水镇、草窝镇接界。占地面积63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左右,属典型的二阴气候,年均降雨量180…… 详细++ |
大敦煌影视城 | 大敦煌影视城 大敦煌影视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石林到龟城,总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622亩,景点有塔林、牌坊和明清一条街等,主体建筑有福龙商号、怡春园、古艺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视城所有的建筑都四面有门,可以一景多用,方便影视拍摄。大敦煌影视城中的莫高窟是按照1:1的比例建造的,分上中下3层,开窟108个,明清一条街完全是复古建筑。根据拍摄需要,影视城里还移植了很多沙枣和红柳,充分体现出了西部的风采。这里是全国第一家继承敦煌文化的影视基地,是我省唯一的人工建造的影视拍摄基地,目前已接待倪萍主演的电影《雪花那个飘》和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大敦煌》两个剧组的拍摄。随着大敦煌影视城知名度的日益提升,引来无数外地游客来我县旅游观光,据不完全统计,大敦煌影视城2005年接待游客达4万多人次。 目前,这里已成为西部地区新的旅游景点。 |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水利风景区 |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水利风景区位于兰州市以北180公里的景泰县境内。景区依托景泰川电力提灌宏伟工程打造而成。在景区水源泵站,有被群山环抱、回身展开的黄河母亲的浩渺水面,它是母亲河用丰厚的乳汁哺育众生、施恩中华儿女的绝妙象征;在景区千亩枣园、万亩果园,间以花朵盛开、飞鸟翔空,宏大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在景区边缘,风沙移动的广漠地带中,暗渠带着河水,走沙漠越沙丘,不舍昼夜,把黄河母亲的恩惠送向遥遥远方,让游人心生震撼。2011年被省水利厅以甘水水管发[2011]758号文件命名为甘肃省水利风景区。 |
永泰古城 |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距离景泰县城约25公里,是一座建立于明代的古城,因为俯瞰形状貌似金龟,因此又称为“永泰龟城”。如今的永泰古城主要古建筑已经荒废,但依然可以看出黄土建成的门、瓮、城墙的遗迹,而且古城未经后人修筑雕琢,显得非常原生态,适合喜爱访古的游客前往。 地址:白银市景泰县西南27公里处 类型:古迹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 建议2-4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西部民族文化生态谷水利风景区 | 西部民俗文化生态谷水利风景区位于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西距景泰县城10公里。景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0.4平方公里,荒山荒地绿化1.6平方公里。景区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良好,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完善,游乐项目独特,是白银市一处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2011年被省水利厅以甘水水管发[2011]759号文件命名为甘肃省水利风景区。 |
一条山战役纪念馆 | 一条山战役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条山战役纪念馆建成于2009年,位于景泰县人民公园中心,占地面积1548平方米。纪念馆展览分强渡黄河;景泰激战;军民鱼水情;征战河西四个单元。馆内共有图片、图表300多幅,实物30多件,真实地再现了渡过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的红30军、红9军在景泰境内辗转作战14天,经历大小战斗10余次的革命历程。 |
景泰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 | 景泰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景泰县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景泰县北部,总面积约2700公顷,为内陆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在西北干旱区具有典型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是中亚—印度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同时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景泰县博物馆 | 景泰县博物馆位于景泰县一条山镇东街32号,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馆舍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420平方米,博物馆现有藏品900余件,展厅展出精品文物200多件,其中景泰岩画、新石器时期的石棺墓葬、马家窑半山类型的彩陶罐、西夏-、元代铜塔、明代祖师神龛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人们了解景泰县5000多年历史发展提供了直观的平台。 博物馆于2009年8月对外免费开放,年累计开放300天,日均接待观众100多人次,年累计接待观众3万多人次。 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精美的文物展品、合理的陈列布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宜人的观赏环境,向观众展示了景泰悠久的历史 文化。 馆长:沈渭显 联系电话: 0943—5523040 一条山镇 一条山镇位于甘肃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景泰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占地面积5.7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5.49万亩,辖两个行政村,七个社区居委会,三十四个省市驻景厂矿农场。总人口20842户55317人,其中农业人口2846户8754人,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96个,个体工商户3319户,各类企业……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双龙寺 | 双龙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双龙寺 双龙寺,又名碧云寺,位于芦阳城西2公里处,距县城13公里。 双龙寺原为一座完整的寺院,后因大部发建筑被拆,现仅存前楼和大佛殿,均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大佛殿坐北向南。面宽3间,前卷后脊顶,每间彩枋3朵。前2层卷檐翘角楼和后面硬山顶大殿组为一体。南北两面开门,前楼基层门向南开,二楼与后殿地面同一水平。东、西、南3面为绕廊,廊宽1、5米,边有围栏。东西两侧有砖砌拱门,与绕廊相通。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呈长方形,结构严谨,别具一格。 寺院东、西有陪殿,两侧有小泉,水自石雕龙口吐出,颇饶风趣。左侧山崖下建子孙宫,俗称"悬塑洞"宫顶数处滴水,悬泉叮当,永滴不息,清凉泌脾,其左侧为假山,上塑小泥人数以百计,千态百姿,楚楚动人。陪殿及"悬塑洞"已毁无存。 一九三六年,红军西路军过黄河,在有名的景泰条山血战、雷家峡血战的前夕,-曾在双龙寺设立西路军战斗指挥部,灰飞烟灭,弹洞前壁,岁月嬗变,50年已过去,双龙寺因红西路军做过战斗指挥部而驰名,现在已成为人们凭吊过去,想念红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0年,双龙寺被景泰县委县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红水姜窝子沟岩画 | 红水姜窝子沟岩画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水姜窝子沟岩画分布于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红沙岘村姜窝子沟的一座山顶上,共计有岩画16幅,总面积约100平方米,为尖硬工具以密集点啄的方式在向阳、平整的石面上敲凿而成。岩画题材主要以反映远古时期原始人类部落的生活场景和人们对自然界的抽象认识为主。姜窝子沟岩画时代久远、内容丰富、保存完整,为研究黄河上游古代先民原始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证据。2014年被白银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水镇 红水,因境内有红水河而得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明清设堡立县,至民国建乡而治,屹今已逾四百多年。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景电二期灌区中部。辖区总面积320平方公里,辖15个村,18381人,耕地面积48660亩。 红水地域优势明显。因地处甘、宁、蒙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区,辐射三省三县六乡镇,是景泰县的西北门户,25公里半径内居住着7万多人,是区域人……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宽沟城遗址 | 宽沟城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宽沟城遗址位于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宽沟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28米,面积10.76万平方米,四角有角墩。城墙为黄土夯筑,其中东城墙临近沙河为黄土夹砂夯筑,夯层厚0.1—0.14米,城墙基宽5米,顶宽0.9—1米。据文献记载,宽沟城创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原为皋兰县红水分县县丞治所,城内现存民国时期的县府、警察署及宽山书院等建筑遗址。1988年被景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滩乡 寺鸣寿鹿,佛佑客旅,老爷山下,宽窄八沟通龙沙,刘庄籽瓜大,付庄苹果香; 滩窝金龟,国安疆界,井子川中,阡陌纵横-浪,永川砂田奇,玉川羊毛长。 寺滩乡位于景泰县以西,东与条农交界,南依寿鹿山,和正路乡、喜泉镇毗邻,西与天祝、古浪两县接壤,北靠昌岭山,和红水镇、草窝镇接界。占地面积63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左右,属典型的二阴气候,年均降雨量180……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五佛沿寺石窟 | 五佛沿寺石窟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佛沿寺 五佛沿寺即沿寺石窟。沿寺石窟始建于北魏,唐、宋、明、清时续修过。石窟中有五尊大佛,又名五佛寺。窟内两旁有小佛千尊,俗称千佛寺。石窟进深9米,宽7米,中间有5米宽方形柱直抵窟顶,塔柱四面开龛,龛内各塑像一尊。前面释迦佛为清康熙年间重修,其余三尊形态各异神态自若,腰细面圆,方颐突出,属宋代晚期作品,窟后南北二角各塑一尊泥佛坐于束腰莲座之上,较前者造型高大,金面丰腴,体态端庄,均内着“僧祗支”下着裙,外着袈裟,其造像特点大抵为晚唐和五代遗存。南北两壁有模制影塑小佛像七至九排,计有千尊,置于泥塑假石台布之上,故有“千佛洞”之称。前面表层壁画四个菩萨为清代作品。 窟前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阁,紧接石窟崖面,与石窟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成为石窟前室。一楼南侧置木梯可登二楼。二楼北、东、南三面设绕廊,边置围栏,中为佛阁,可达窟内。二楼顶为木制尖顶八角亭,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基本完好。对面原有砖木结构的金刚殿二层楼阁,歇山顶,1968年失火被焚。沿寺石窟在“0”时因窟内放有0,五佛水管所以人和钥匙不在拒绝开门,才幸免破坏。在1983年维修加固石窟北壁地基时发现木刻印制的西夏文字的佛经残页共7页,计673字(经破泽为《金光明最胜王经》的部分内容)。 石窟西南的财神阁、龙王庙为明清所修,“0”时被毁坏,今已修复。庙前的观河楼面宽三间,其顶四角翘起,斗横顶托,上层望台前伸,后周围有扶拦,扶栏角下倒垂金瓜,建筑结构精巧,雅秀壮观颇具风格。登楼俯视,滔滔湍流,尽收眼底,远眺河南,群峦叠嶂,挺拔峻秀,为沿寺一大景观。 沿寺石窟这座佛教文化艺术及建筑物是景泰境内保存下来最早的古迹。1980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崇华沟遗址 | 崇华沟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崇华沟遗址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中泉镇崇华沟村,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该遗址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文化层厚0.40米—1米。遗址内有多处墓葬,多为石板棺(竖穴土坑)葬,个别为土窑。葬式以侧身屈肢葬为主,也有个别二次葬。出土器物主要有彩陶、夹砂陶、骨珠、骨管、骨匕、骨针、石弹丸、石斧等。出土的彩陶色彩以红黑相间彩绘,纹饰严谨规整,主要为葫芦网格纹、锯齿纹和垂幛纹。 崇华沟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景泰县境内远古时期人类活动范围、生产生活方式及先民们创造的辉煌文化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200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泉镇 中泉乡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东南部,景白公路中点,距县城65公里,是景泰县的南大门。东至黄河沿岸与靖远县石门乡隔河相邻,南与白银区武川乡接界,西接大安乡,北屏米家山,总土地面积960平方公里。乡治脑泉村。中泉乡辖12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3679户,总人口16681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92元。实现生产总值4149.5万元,增长12……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大水奓村 |
---- |
喜集水村 |
---- |
兴泉村 |
---- |
三塘村 |
---- |
北滩村 |
---- |
余梁村 |
---- |
新庄村 |
---- |
新民村 |
---- |
尚坝村 |
---- |
南滩村 |
---- |
陈庄村 |
---- |
大安村 |
---- |
福禄村 |
---- |
马莲村 |
---- |
中心村 |
---- |
三台井村 |
---- |
铧尖村 |
---- |
民安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