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邛海泸山景区 | 邛海泸山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邛海泸山景区位于中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境内。景区与西昌城区连成一体,组成了国内不多见的山、水、城相依相融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邛海又名邛池,位于西昌城东南5公里处,是四川省境内最大湖泊之一。湖面31平方千米,最深处34米,常年蓄水约3.2亿立方米。绿水清澄,盛产鱼虾,是有名的天然渔场和水上运动场。湖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湖水常年清澈,四季均宜游泳、泛舟、垂钓。泸山位于邛海之滨,海拔2317米,与邛海相对高差807米。山峦奇秀,古木参天,是西昌的天然绿色屏障,林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二千年历史的十大"巴蜀树王"之一的九龙汉柏,形态奇特,世上绝无仅有。泸山灵气所钟,又为僧道赞为悟道佳山。密林深处高低错落地露出梵宇、佛宫十余座,古刹殿宇因地就势,各据幽境,巍峨壮观,雕梁画栋,令人神往。 邛海泸山景区地质成因 有关邛海形成的原因,民间广泛流传的汉时邛都县沉陷说以及明清时宁远府沉陷说。民间传说,邛海系梓潼县沉陷所致。每当艳阳晴天,海水清亮时,尚可在青龙寺附近海域见到水底的筒形瓦顶。这在《后汉书、西南夷传》和泸山光福寺明代的《沪山碑记》均有记载。1975年调查时,在离湖岸数十米的水下,还看到屋基条石。这也成了地震成海的依据。但是据考,汉武帝时,曾亲自到过西昌、邛海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就从未提到过邛都地陷成海之说。《汉书地理志》只讲"邛都,南山出铜,有邛池泽。《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在涉及邛海时也无地陷的记载。清朝大地震时,当时目击者的诗文、碑碣。也并没有说震后地陷。地质学家认为,邛海及其岸滨的平原,发育在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基础上。其东部的螺吉山新构造运动上升量远较北部地区为大,它的强烈活动,使螺吉山断块大幅度上升,环海断陷盆地进一步沉降,造成大箐梁子和邛海之间昔格达组地层的巨大高差,并造成后期多次强烈地震。现代邛海的形成,就是断层在全新世期间强烈活动的结果。邛海底部向南倾斜,以邻近海南断层的青龙寺一带为最深。由此可见邛海在成因上属典型断陷湖,其升降运动通过无数次应力积累,以间隙性地震方式引发表现,逐渐沉陷,渐次扩大并加深。 景区一览 川南胜境 川南胜境 泸山林中小道逶迤蜿蜒,排立路旁的苍松翠柏把游人引向山中,直达山顶。浓荫丛中隐有汉、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师殿、观音阁、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宫、五祖庵等10多座古刹。这些古刹分别为儒教、道教、佛教所有。尽管他们的教规、哲学思想等不尽相同,但他们却能在一座山中和睦相处上千年,并各传各的教,这在全国也实属罕见,绝无仅有。其中泸山第一殿光福寺是最大的建筑群,它由千佛殿、文武宫、魁星阁、望海楼、飞梁寺、大雄殿组成,设计精巧,规模宏伟。寺内保留着精湛的雕刻艺术,有全国罕见的省级保护文物地震碑陈列室,有历代名流题咏的诗词歌赋,有明代铜铁铸佛像、数千斤重的大铜像、塔式香炉等文物。寺庙前有汉、唐代时期古柏,银柯如铁、苍龙夭娇、上腾青霄,可称奇古。登上望海楼,邛海景观尽收眼底,明代诗人杨升庵登泸山留下那“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头落人间”的著名诗篇,给游人以丰富的遐想。全国独一无二且具民族特色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坐落在小寺评前,它那别具一格的建筑群,给泸山增了色彩,给游人添了浏览的内容。 泸山主峰(纱帽项)海拔2317米,与邛海水面相对高差约800米,从山脚登上山顶约八公里。泸山山峦奇秀,古木参天,是西昌的天然绿色屏障,林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二千年历史的十大“巴蜀树王”之一的九龙汉柏,形态奇特,世上绝无仅有。 悟道佳山 悟道佳山 这里灵气所钟,又为僧道赞为悟道佳山。密林深处高低错落地露出梵宇、佛宫十余座,古刹殿宇因地就势,各据幽境,巍峨壮观,雕梁画栋,令人神往。素有“观音阁曲折迂回,瑶池宫高敞向阳,玉皇殿势险雄伟,五祖庵僻静幽深”之谓。佛教、道教、儒教共建庙宇于山中一条道上,山上有寺庙五座,道观四座,共九座古刹,体现了唐代武后“三教合一”的宗教懿旨。峨眉皆佛,青城纯道,惟西昌泸山别开生面,佛、道、儒三教并存,构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齐集的旅游胜地。 泸山的第一座古刹“光福寺”,是泸山最大的建筑群,也是主庙,始建于贞观十五年。光福寺坐西向东,呈阶梯状。远远望云,甚是壮观,整个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展开,依山势分五级建造,由大雄殿、千佛殿、文武殿、魁星阁组成。 寺内有清乾隆二十三年铸铜钟一口,重达一吨多,还有古色古香的碑刻、香炉、铜铸佛像等,反映出了泸山古刹的千年兴衰。泸山各寺庙都建有望海楼,因地势不同而观景各异。光福寺望海楼名“吟云阁”,凭栏远眺,海阔天空,渔舟点点,岸柳、村落历历在目。光福寺前有一巨大照壁,上有明状元杨升庵火把节夜宿泸山,在看到泸山的美景与火把节的盛况后,在此吟出的名句:“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 碑林集萃 碑林集萃 顺着光福寺拾阶而上,泸山还有一座独特的景观――西昌地震碑林。 西昌地震碑林与陕西西安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台湾高雄南门碑林,并称中国四大碑林,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昌地处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历史上常有地震发生,西昌地震碑林收集的石刻集中反映了西昌历史上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农历正月初三和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农历八月七日三次大地震的史实。西昌地震碑林收集的碑刻主要分为记事与墓碑两大类。记事碑, 主要记载了地震对寺庙、衙署、会馆、民居、城垣及水利设施等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墓碑,主要记载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地震碑林详细地记载了三次大地震发震的具体年月日时,根据地震碑出土地点的分布情况,还可以观察到三次地震的受灾范围,推测出地震的震中。西昌地震碑林是今天我们研究历史地震宝贵的原始资料。 索道揽胜 2001年,由西昌宏盛公司在泸山投资兴建了泸山索道、滑道。泸山客运观光索道全长600米,高差100米,乘上索道可观泸山之秀色,俯揽邛海之美景。 泸山有西南地区最长的槽式滑道,俗称“旱地雪撬”,全长1180米,高差100米,有单人车、双人车和母子车,整个滑道随山就势盘旋而下,心跳刺激有惊无险。在乘坐时索道、滑道时,请游客务必认真阅读乘坐须知。 旅游信息 门票 泸山门票:3元 泸山索道单程票:20元; 上下双程票:25元 泸山滑道单程票:25元; 上下双程票:30元 光福寺门票:3元 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门票:30元泸山邛海风景区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看 点 享有“功勋塔”之称的老3号发射工位已功成身退。老3号发射工位于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揭开了我国卫星通信的序幕;于1986年2月1日,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实用广播通信卫星,结束了我国租用外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于1990年4月7日,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国外商务卫星,第一次敲开了国际航天市场的大门,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三个第一。 介 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于70年代初,是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具有大功能发射航天器基地能力的新型卫星发射基地,位于西昌市西北约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 发射场区的两个发射工位(即誉为“亚洲第一塔”的2号发射工位和为确保我国登月计划顺利实施而新建的新3号发射工位)及技术测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能担负和完成多种型号的国内外卫星发射服务。自1984年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以来,十余年间已先后用"长征三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而十余颗卫星。1988年对外开放,至今已有数十万海内外游客来到这片神奇的峡谷,了解了火箭发射的精彩过程。 提示:进入卫星基地旅游须携带身份证,严禁携带摄像器材。 交 通 位于冕宁县境内,距西昌市约65公里,距108国道、雅攀高速公路和漫水湾火车站约18公里,距青山机场约50公里。从西昌包出租车或面包车前往,车程1小时,车费200-300元。 门 票/开 放 时 间 门票:56元,主要参观2号、3号发射架,长征三号火箭实体,卫星发射及控制中心(一般通过看录像来了解发射过程)。 四川凉山 |
泸山 | 泸山简介 泸山山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濒临邛海、拔地而起的泸山,以“半壁撑霄汉,宁城列画屏”的气势与邛海构成川西南一大景区之一,被誉为“川南胜境”。泸山又名蛙山,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泸山海拨2317米。它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北有历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山上古树参天,松树尢其茂盛,古人曾用“松风水月”来描绘泸山邛海的风光,即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泸山林中小道逶迤蜿蜒,排立路旁的苍松翠柏把游人引向山中,直达山顶。浓荫丛中隐有汉、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师殿、观音阁、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宫、五祖庵等10多座古刹。这些古刹分别为儒教、道教、佛教所有。尽管他们的教规、哲学思想等不尽相同,但他们却能在一座山中和睦相处上千年,并各传各的教,这在全国也实属罕见,绝无仅有。其中泸山第一殿光福寺是最大的建筑群,它由千佛殿、文武宫、魁星阁、望海楼、飞梁寺、大雄殿组成,设计精巧,规模宏伟。寺内保留着精湛的雕刻艺术,有全国罕见的省级保护文物地震碑陈列室,有历代名流题咏的诗词歌赋,有明代铜铁铸佛像、数千斤重的大铜像、塔式香炉等文物。寺庙前有汉、唐代时期古柏,银柯如铁、苍龙夭娇、上腾青霄,可称奇古。登上望海楼,邛海景观尽收眼底,明代诗人杨升庵登泸山留下那“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头落人间”的著名诗篇,给游人以丰富的遐想。 四川凉山邛海泸山景区邛海风景区 |
黄联土林 | 介 绍 黄联土林是在约一亿年前的冰河时期,经冰水沉积流动和受新地壳运动影响,龟裂的沙粒砾层被地表水长年累月的渗透、冲刷、加深、扩大、立柱而形成的“自然雕塑博物馆”。土林状如云南石林,质地却是黄色砂砾岩土,大多顶部已胶质钙结,不易被风化冲刷,故能长久挺立不垮塌。黄联土林全景6000多亩,其中自然景观800多亩,配套石榴园200多亩,景区周边造林绿化形成森林面积5000多亩。 自然景观以沟壑断崖为界,分成六大板块,主要景点有狮驼迎宾、背新娘、通天门、八百罗汉、江山多娇、冲刺苍穹、擎天玉柱、千年一吻、待发火箭、金鸡报晓等300多个。有的轻歌曼舞、有的森严壁垒、有的双峰对峙;有离群索立郁郁寡欢者,更有对对情侣依偎窃窃私语者,如戟如笋、似禽似兽、若人若仙,任人遐想;景物千姿百态、神形逼真、奇妙无穷;景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设有避暑山庄接待游客,令人流连忘返。 交 通 黄联土林位于西昌市黄联关镇,西接安宁河,东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螺髻山景区,成昆铁路、雅攀高速公路、108国道三路并行临门而过。土林距离西昌城南约30公里,从市区南桥车站搭乘到黄联、黄水、阿七及德昌的班车均可到达,班车很多,大概4、5分钟就有一趟,乘车30分钟可达,票价5-6元。 |
邛海风景区 | 邛海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邛海又名邛池,位于西昌市东南5公里处,因地层断裂而形成的天然湖泊,是四川省独自拥有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湖面27.678平方公里,最深处18米,常年蓄水约3.2亿立方米。邛海是史前地质构造运动时断陷形成的。湖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湖水常年清澈,四季均宜游泳、泛舟、垂钓。邛海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御寒避暑胜地,休闲度假天堂”。沿湖有海滨公园、新沙滩、月亮湾度假村、东郊公园游览点。 邛海盛产鱼虾,是有名的天然渔场和水上运动场,沿岸绿树成荫,远处群山环抱,海滨公园水榭长廊,配以时令鲜花,格外引人注目。 交通 从西昌市区乘出租车前往约需15元人民币 。 门票|开放时间 进公园后,可以乘坐小船到对岸的小渔村吃烧烤游玩,费用是10元/人,另外可以选择机动船,费用是20元/人左右,同時也可以包船游览邛海,费用100元以上,价格不等。 四川凉山邛海泸山景区泸山 |
西昌矿泉(温泉)花园 | 著名的西昌矿泉(温泉)花园三泉鼎立,温泉、矿泉、氡泉,这在国内也是罕见的,特别是氡泉的含氡量已达到国家医用标准,具有保健和医疗功能,可与北京小汤山(清朝乾隆御用泉)平山(汉武帝御用泉)临潼杨贵妃的华清池相媲美。珍贵的氡泉人称《返老还童泉》,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美容祛斑、减肥、延缓衰老、恢复青春,对疑难疾病有神奇疗效。儿童在氡泉中游泳能生长肌肉、个子长高。 西方飞行员不抽脂,不吃药用氡浴减肥。有人一个月就减去赘肉8公斤。矿泉(温泉)花园空气新鲜、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林木葱绿、四时花开、环境优美。温泉设计独特,分为室外游泳池、室内温泉馆和可供一家人和亲朋好友聚会以及业务洽谈的商务池。 温泉设施先进,配套齐全,池中有海浪急流、泡泡浪花、人造瀑布、水中脉动按摩、水锤、锤背等各项功能,并装有先进的净化和消毒设备,游泳池天天清洗消毒,活水24小时流淌,机器时时运作,吸去水中的赃物,同时还有机器人潜水扫描除菌,池内水质全部进行无菌化处理,水质清澈透明,超出一般的自然净化和排流,无毒安全,干净卫生。 西昌矿泉(温泉)花园配套设施完善,住宿、餐饮、茶楼、棋牌、贵宾楼、多媒体会议室、商店等一应俱全,还有文艺演出的舞台和野营、篝火把广场。实属度假、旅游、住宿、休闲、淋浴、游泳、会议的首选之地。矿泉温泉花园热忱欢迎您的光临。 |
西昌古城 | 西昌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昌古城位于凉山州中部,总面积260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是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 。西昌自古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如汉元鼎6年(公元111年),武帝遣司马相如为使,建邛都(今西昌),设越西郡,辖15县,属益州。以后辖也虽不断发生变化,担郡、州、司府的治所依然在西昌。 因此,西昌迄今已是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已被四川省列为省级文化名城)。同时,由于海拔、气温、日照、经纬度等条件好,加之大气中悬浮物质少,空气透明度大,所以月亮光亮圆大,故西昌又有"月城"之美誉。并且,更由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在这里,西昌还有"航天城"之美称。 此外,西昌资源丰富,风景名胜较多,也是一座待开发的风景旅游城市。历史上,司马相如、司马迁、诸葛亮、忽必烈、马可波罗、杨升庵、石达开、蒋介石、宋美龄等名人都在西昌居住过,迄今,孔明寨、蒋介石"特宅"等历史遗迹依然存在,可供游人观瞻。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彭德怀、贺龙、李富春、郭沫若、-、-、-、-、李鹏、-等先后来过西昌视察,均留下诸多墨宝。 西昌的古迹主要有西汉土城遗址、无名汉阙、唐代白塔、南诏景庄王庙、罗罗宣慰司、清真寺、大通门等。 |
建昌古城 | 建昌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建昌古城文物分布多达2400余处,古遗址、古墓群、古石刻、岩画、古建筑遍及全市。西昌的古遗址主要有聚落遗址、城址、窑址和矿冶遗址四类。其时代有新石器、殷商、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唐宋和明清,其中新石器遗址十七处,殷商遗址二处,汉代遗址三处,古城址十一处,窑址二处,矿冶遗址二处。建昌古城是西昌各民族人民五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五百多年来,各种重大历史事件无不在古城上留下痕迹。 “大顺”纪年砖在古城上出现,证实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于公元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其部将刘文秀(抚南将军)确在西昌举“大顺”旗号据城数月,进行反清斗争。同时主持培修了建昌古城。这一事件赋予了建昌古城的特殊意义。“大顺”城砖为四川首见。 城内曾发现记载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过境情况的碑刻。这对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建昌古城,悠悠五百年,文人墨客多汇于此,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清诗郎查俭堂以及近现代教育家黄炎培等都留下他们的墨迹,此外,在建昌古城以东2公里外的姜坡顶上,迄今还遗存着当地人称的“月鲁城古堡”。现场鉴定:此古堡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城堡、至今古堡上仍保存着战时的工事、石炮等遗迹、遗物。 |
奴隶社会博物馆 | 奴隶社会博物馆被称为奴隶社会“活化石”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展示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 该馆背负泸山,面向邛海,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其“凉山之鹰”雕塑、古虎、馆区、庭院、长廊因势布局,迂回有致,既有浓郁的彝族山寨风味,又兼具现代建筑特色。馆区以民族历史、社会生产力、等级、阶级和家支、习惯法、婚姻家庭、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奴隶和劳动群众-奴隶制的斗争等9个展厅,充分展现了奴隶制社会的风貌。馆藏文物达3000余件,并配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技术,已达到国内同类博物馆一流水平。 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与优美的湖光山色相辉映,融为一体,是文物观展和风光旅游有机结合的理想场所。每年慕名前来参观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地址 西昌市西门坡街47号 联系电话 0834-3950099 服务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6:00)9:00开始发票参观,午间不休息,16:00停止发票,已领票进入展厅者可延时至参观结束后闭馆 交通线路 市区乘坐14路、22路、106路至邛海宾馆站下,可步行(或于泸山山门处乘坐旅游观光车)至我馆 |
樟木箐乡 | 西昌市樟木箐乡地处安宁河沿岸,距市区约20公里,幅员面积39.5公里,是西昌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中国乡村游”经典景区。该乡因香樟树茂密,山青水绿而得名“樟木箐”,并因盛产樱桃、黃杏桃、毛香米、白蜡树、蚕桑而久负盛名,特别是樟木茅坡樱桃,更是享誉川内外。 每年四月初,樱桃成熟时,四面八方游客到西昌市樟木茅坡樱桃休闲区观慢山晶莹剔透、果味香醉人的樱桃美景,赏迷人山色风光,也可穿梭于果实累累的樱桃树下,品红彤彤、甜密密的樱桃,还可以品尝农家的老腊肉、乌骨土鸡、石磨豆花、山间野菜农家风味餐。在樱桃树下乘凉、休闲娱乐。年轻人漫步在林荫小道谈情说爱,尽情享受樱桃的乐趣和爱的甜蜜。 |
西溪仙人洞 | 西溪仙人洞位于西昌城南15公里处的西溪乡,是一处长达10公里以上,规模颢大的岩浆溶洞。仙人洞洞体弯曲起伏,宽窄相间。窄处,只能一人穿行;宽处,却是厅党连贯,可容数百上千人。 洞内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或动或静,或禽或兽,栩栩如生,鬼斧神功。有的如宫殿庭院,有的如山川河流,有的如花草树木,有的如人兽鸟禽;有的颜色如红艳欲滴,有的则碧绿透明,五光十色,缤纷绚丽,迷人眼目,宛似仙境。一条暗河紧贴洞壁向北流去,耳畔不时传来潺潺流水声,似音乐节拍,沁人心脾,心旷神怡。仙人洞洞内一数10米深的竖井旁,立有清光绪23年春的石碑一座,上篆刻有“深幽奇险”四字,故人称“仙人洞”也。 |
西昌地震碑林 | 西昌地震碑林为文化旅游景点。 山光福寺内,共有石碑100余通。石碑上记有西昌、冕宁、甘洛、宁南等历史上发生几次大地震的情况,详细记载了明嘉靖15年(536年),清雍正10年(1732年),道光30年(1850年),西昌地区三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前震、主震、余震、受震范围以及人畜伤亡、建筑物破坏的情况。西昌地处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是我国西南部震区之一,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这些地震碑林为我们研究强震是否在同一地点重复、发震周期、内在规律等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不仅可与历史文献相对照,并可补其不足,实为我国罕见。该碑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游客考察旅游的好去处。 |
花斑彩石 | 花斑彩石位于马道镇烟墩角村东南方海中,距岸50多米,长约35米,宽约20米,高约9米,主要由黄、白、褐三种颜色组成。细细观赏,那些美丽的花纹,如铸如削,如描如绣,或曲或直,或纵或横,构成千姿百态的图案:像行云,有的飘飞,有的悬停;像波浪,有的随风荡漾,有的咆哮翻滚;像百禽戏,有的孤行,有的群集狂奔……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 如今,马道镇政府投资1200万元,以花斑彩石为重点,开发了一处综合旅游区,包括奇石馆、文物馆、书画馆、藏书馆等,大大丰富了景点的内涵,游客在此可以陶醉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纵横于现代和历史的奇妙世界里。 |
吉羊巷清真寺 | 吉羊巷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回族人进入西昌,始于元而盛于明清。现主要分布在高草、西郊、黄联等交通发达的乡(镇)以及西昌市区内。 在西昌城区吉羊巷有着攀西地区最大的清真寺——西昌吉羊巷清真寺,其原址在城区老西门,是元朝泰定年间(公元1324年~1327年)由外地来西昌经商的60余户回族集资兴建的。明朝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迁来现址重新修建。现在寺中有阿訇7人,师父3人。西昌回族,除跟汉族共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之外,还要欢庆本民族的“开斋”、“圣纪”、“古尔邦”三大节,甚至还邀请国外的穆斯林参加。 |
攀西地质博物馆 | 攀西地质博物馆位于西昌市三岔口路,可提供攀西地区的区域调查资料和图文并茂、资料丰富、依据充分、论证确切的有关攀西古裂成因研究的各种资料,并备有各种璀灿夺目的矿物及矿石标本。 该馆是一处促进科技交流,提高教育质量,宣传科普知识的园地。 |
安宁河漂流 | 在安宁河沿岸百姓的记忆里,曾经的安宁河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频繁发生的洪灾毁坏了大量的引水灌溉工程和重要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安宁河干流近百年的历史中,发生毁城镇、坏桥面、淹人畜的大洪水至少有25次,平均每3至4年一次。而一般的灾害性洪水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安宁河漂流河段航道最大宽度为80m,最小宽度为40m,航道曲率半经都在20m以上,平均水深1.2m,无暗河出入口及大坝,河段有大小滩点10余处,落差1m左右,平均流速1.38m/秒,漂流中平缓时,随波逐流,顺其自然,沿岸观赏安宁河两岸秀美的自然风光.荡漾中可感受舒缓的无限情趣;时而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浪花翻滚,让你充分体味跌宕起伏,游艇大起大落在千军万马中穿行的感觉,勇往直前又使人胆颤心惊。两面三刀岸风光,时而高山峡谷,壁立千纫;时而林深草密,青翠欲滴,鸟兽出没;时而阡陌纵横,炊烟袅袅;时而水平川搁云落天高。四面景色各异,使漂流者尽情享受自然愉悦身心,感悟人生真谛!舟行河上,人在画中游。“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热情漂流仁智双全,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