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 | 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民族乐器村 |
四十眼泉 | 四十眼泉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四十眼泉 |
莫尔寺遗址 | 莫尔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伯什克然木乡,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遗址包括寺院和佛塔遗迹,是中国最西部佛教遗址之一,是罕诺依古城-标志性建筑物,是丝绸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较早的一处佛教遗迹,也是佛教文化在喀什一带盛行的有力见证,对研究佛教初传新疆及唐代喀什地区佛教流行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莫尔”,维吾尔语意为“烟囱”,因遗址内保存了高大的形似“烟囱”的佛塔得名,这是中国最西部的、保存较好的佛塔。此外还留存了佛寺及僧房遗迹。 始建于3世纪,一直到唐末,因为当地水源逐渐减少,人们开始迁移别地,同时,喀什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伊斯兰教逐渐取代佛教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宗教,寺院随之废弃。 佛塔用含麦草筋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造,塔身西面曾遭人为破坏,现仍保存有基座和塔身,残高10.8米。基座分三级,逐层递缩。基座底部近方形,风蚀雨冲形成了坡状,边界不清,高0.8米;二、三级也近方形:二级座高2米,东西宽12.8米,南北长13.2米;三级座高1.5米,东西宽10.55米,南北11米左右。塔身分两级,下部是圆形的塔身座,周长24米,高1.5米。塔身呈卵圆柱状的覆钵式,高约5米。这种形式目前在新疆已经很少见了,而且保存得比较完整,有印度古代佛塔建筑的遗风。 佛塔北16米处是僧舍遗迹。僧房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3米,南北宽9.3米,残高1.5米。遗址的东南角有五、六层土坯,有的地方仅略高于地面,散布着戈壁石子,零星的陶片等。陶片为泥质红陶。 佛寺遗址是一个底大顶小的方梯形建筑:高约8米,底部东西长25米,南北宽24米。佛寺顶部较平,呈不规则的方形,东西长14.2米,南北宽13米。佛寺建筑的基部和西侧有一较明显的佛龛痕迹。南壁有一条南纵向的沟槽,深1米左右,其东、西局部可以看到完整的土坯。在西壁的底部也有发现10排土坯。莫尔寺遗址 |
叶尔羌河 | 导 游 叶尔羌河位于喀什地区东南部,源头由拉斯开木、阿克塔盖两河在喀喇昆仑山口黑巴龙克汇合而成,全长996千米,自西南流向东北,是喀什地区的第一大河流。介 绍 叶尔羌河,维吾尔语,意为“土地宽广的地方”。其水源一是来自乔戈里峰的冰雪融水;二是河床西岸岩层中涌出的泉水;三是雨水。每年5~9月为洪水期,12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整条河流,上游在山谷中蜿蜒奔腾,宣泄而下,叶尔羌河两岸陡峭的山峦长有红柳、杂草,可以放牧牲畜,但交通很困难;下游自喀群山以下,地势逐渐低平,叶尔羌河河床有岩石、砂石、泥沙构成,两岸与一望无际的平原相连,成为叶尔羌河的主要灌溉区域。 新疆喀什 |
努尔肉孜布拉克 | 努尔肉孜布拉克 |
兰干烽火台 | 兰干烽火台 |
斯普顿石穹山 | 斯普顿石穹山 |
明尧勒古战场 | 明尧勒古战场 明尧勒古战场位于喀什市疏附县西北的木什乡明尧勒村,距明尧勒村8公里,距喀什市60公里。是展示中国古战场及其历史发展的场景之一。 这里曾是清光绪3年清军将领刘锦棠率部在此全歼阿古柏匪徒残部使整个南疆重新置于中国管辖。后来,清政府曾在这里立有记功碑一座,现在原碑保存在自治区博物馆内。这里夏季是一个绝好的避暑胜地,还是宣传爱国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麻江布拉克 | 麻江布拉克 |
喀什噶尔河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 喀什噶尔河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
大众度假村 | 大众度假村 大众度假村(已评2A级旅游景点),国家2A级景区。位于新疆疏附县县城(314国道)以东4公里处,距喀什市约19公里。度假村于1998年开始规划建设,现已建成室内温水游泳馆、跑马场、高尔夫球练杆场、网球场、盐水漂浮馆、葡萄爬架长廊等景区(点)组成。度假村整体规划面积2000 亩,其中核心面积 800亩,建成的高尔夫练杆场面积为30000平方米,可供36人同时练习,这里是南疆最大的高尔夫练习场地。游泳馆面积约 6000 平方米,仅游泳池面积就为2000多平方米,可容纳五六百人同时入池游泳。度假村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成为疏附县开发较早的旅游景点之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 |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位于喀什市中心,总面积3.6平方公里,景区涵盖老城核心区、艾提尕尔清真寺、高台民居等18个游览参观点,其中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街巷纵横交错、建筑高低错落,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喀什老城景区位于喀什市城北的高崖上,以江库尔干巷和布拉克贝希巷为主线,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居住着2094户1万多人,是一处保存完整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喀什老城景区,是两千年多前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古疏勒国的国都所在地,这里留下了很多厚重历史文化遗存,有自治区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主要由老城街巷、维吾尔民居、九龙泉等,是集维吾尔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这里曾经是1200多年前喀喇汗王朝的王宫遗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喀喇汗王朝的皇亲和贵族后代。游客可以通过家访维吾尔族居民,亲口品尝纯正的民族餐饮;亲眼目睹维吾尔民居的生活习俗和手工制作;亲手触摸各类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品等。 |
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 | 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达瓦昆坐落在布力曼库木沙漠中,原是沙漠中的一个自然湖泊,经过人工开挖后,湖面达1500多亩(100公顷),湖两岸已建成独具特色的欧式风情别墅和极具新疆维吾尔族风情的毡房、民族是餐厅、旅游纪念品店、风情园。 大漠景区:布力曼库木沙漠,东与玛勒库沙漠交界,南连色斯克库沙漠,西接库克沙漠,北至再库勒荒漠。沙漠中,沙丘起伏,宛如大海波涛,显出沙漠特有的优美曲线。在这片坦荡的大漠中,骑着骆驼看日出或日落别具情趣。 千年柳树王景点:此地长一颗巨大的柳树,树冠覆盖面积达1.2亩,高达20米,树围达7米,传说,此树已活1000余年,在当地流传着这棵树是一位维吾尔族诗人的手杖幻化而成的优美传说。此树被自治区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原始胡杨林景点:这是一片生长在大漠边缘的原始胡杨林。在该县自然生态保护单位长期的努力下,这里没有受到人为的破换,保持了自然原始风貌。林中有大量的自然野生红柳、梭梭等植物和野兔、狐狸、鸟类等动物。 阿洪鲁库木麻扎景点:沿着原始胡杨林景点前行不远处的沙漠里,有一座14世纪传教士阿洪鲁库木的麻扎,并有许多古墓群,虔诚的教民年年来此膜拜、祈福,据称心诚者十分灵验。此处方圆数百公里的沙漠里,生长着许多上百年的古老的胡杨树,其中最著名的“胡杨王”,树围8米以上,需5人手拉手才能围住。据说此树已生长了1800年,是“胡杨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传说的见证。 地址:岳普湖县铁力木乡 电话:0998-6825699 |
艾提尕民俗文化旅游风景区 | 艾提尕民俗文化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艾提尕民族文化旅游风景区位于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境内,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集古代建筑、文物、集市、手工艺品展示和民俗文化为一体,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旅游局的评审,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南疆三地州唯一一个国家级4A景区。艾提尕民族文化旅游风景区主要依托于艾提尕清真寺及其周围的老城区潜在的旅游资源,景区主要包括艾提尕黄金首饰一条街、民俗产品一条街、艾提尕清真寺、艾提尕广场、观光塔、喀什噶尔民俗馆。 景区介绍 艾提尕清真寺最初修建于公元1442年,是全新疆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艾提尕尔”的维吾尔语意是“最高等级的清真寺”,也就自然成为节日聚会的场所。其最初只是小型的清真寺,1538年扩建成为“加满清真寺”。十八世纪后期,一位名叫祖丽菲亚的妇人,和一位名叫古丽热娜的妇人,先后将自己所有财产捐献给这座清真寺,使之最终于1798年得名“艾提尕尔”。 艾提尕清真寺揉合了当地独有的地方和民族色彩而形成的建筑艺术,已经成为喀什的代表建筑。艾提尕清真寺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中、西亚建筑艺术与维吾尔族传统方法以及中原建筑风格相融合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全寺由门楼、讲经堂、礼拜殿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高大的寺门两侧,耸立着18米高的召唤塔,召唤塔、短墙和门楼相连构成一个和谐的建筑整体。 穆斯林群众每天都要做五次礼拜,清晨为第一次,第二次在中午,第三次在下午,第四次在黄昏,第五次在晚上11点左右进行,这五次礼拜中,艾提尕清真寺平均每次人数可达2000人左右,如果到了主麻日(每周五),来这里做礼拜的人数可达1万人左右。 艾提尕黄金首饰一条街目前是喀什市最大的黄金首饰交易市场。 在民俗产品一条街,可以目睹很多历史文物和特色产品,还可以亲自参与加工制作,是喀什穆斯林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景区周围聚居了喀什市90%以上的少数民族,喀什噶尔民俗馆以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从民居建筑、婚丧礼俗、劳动生活、民间工艺、民族歌舞等方面向游客展示了“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古老的传统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 清真寺外的艾提尕广场是喀什穆斯林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经过改扩建的艾提尕广场,既保持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如今已经成为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抗震疏散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登上观光塔可以俯瞰景区的概貌,还可以远距离欣赏喀什老城区特有民居。 |
新疆石头城 | 新疆石头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石头城位于干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汉代时,这一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廓,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光绪28年,清庭在此建立薄犁厅,对旧城保进行了维修和增补。 地址:塔什库尔干县城 电话:0998-573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