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刀郎画乡景区 | 刀郎画乡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刀郎画乡景区。刀郎画乡位于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地处县城以南7公里处,刀郎画乡总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核心区500余亩。 刀郎画乡按照“一街、两区、一新村”总体规划布局进行建设,主要有刀郎特色文化旅游一条街,刀郎农民画展览、创作、游客绘画体验区,刀郎歌舞表演、特色餐饮等民俗文化感受区。内部的重点区域有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纪念馆、农民画展厅(农民画展区、葫芦画手工艺品展区、民族乐器展区、农民画创作体验区、农民画及工艺品销售区)、民族餐饮区、刀郎画乡风情园、农民画家村、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大本营、步行街、“帕普孜”活动场地(维吾尔族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类似于曲棍球)、“萨哈迪”活动场地(类似于荡秋千)及歌舞表演广场。 刀郎农民画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发展于二十世纪中叶,兴盛于新世纪。这些世代不离农耕的刀郎人,在农闲时拿起简易的绘画工具,勾勒出一幅幅质朴的绘画作品,主要特征是画面鲜艳,色调鲜明,造型夸张,自由奔放,纯朴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简单通俗,美观大方等,并且以其独特的创作作风和艺术魅力引起了全国美术界的注目。 截止目前,我县刀郎农民画之家达到107家,刀郎农民画创作骨干300余名。生活在麦盖提大家庭里的“刀郎人”极富生活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将“刀郎农民画”推向了现代民间绘画艺术的百花园,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魅力享誉国内外画坛,并步入了全国农民画的先进行列,引起了国内外美术界的注目。 |
刀郎文化广场 | 刀郎文化广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刀郎文化广场。刀郎文化广场地处县城中心,占地100多亩,于2003年始建,同年10月1日落成,不仅是全县各族群众政治、文化、娱乐、休闲、健身活动之场所,而且是全县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3年打造的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在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广场以历史、文化、艺术雕塑,中西合璧的廊柱、亭廊建筑小品,庄严肃穆的汉白玉国旗台、华表和栏杆,椭圆形水池与典雅的拱桥等有形建筑,通过对称布置的草坪花卉、园林植物,各色图案的花岗岩和广场砖地面,现代科技的变频同步音乐喷泉,现状别致的灯具及其他景观的烘托,重点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博大的人文精神,以及新-特的民俗风情和麦盖提县刀郎文化之乡的魅力。 “热情刀郎天天乐”,夏秋之夜,华灯初上的文化广场上是刀郎人欢乐的海洋。刀郎麦西热甫又叫刀郎舞,音乐浑厚、质朴、高亢、悠长、激越,扬声器里传来刀郎舞热情奔放的旋律,广场上成百上千的舞者不分男女老幼,成双成对,翩翩起舞。这样全民参与的娱乐活动,是一个全民的舞蹈,那洋溢着强劲生命力的旋律,是对劳动创造世界的礼赞,是生活昂扬的乐观。 |
刀郎乡里景区 | 刀郎乡里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刀郎乡里景区。刀郎乡里位于麦盖提县央塔克乡跃进村,距麦盖提县城6公里。刀郎乡里是“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的发祥地,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现存国家级刀郎艺人2人,自治区、地区级刀郎艺人8人。“刀郎乡里”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地域艺术魅力不仅在国内备受世人青睐,在日本、法国等国也引起震动。 刀郎乡里景区共分八个功能体验区:刀郎民俗文化展示区、刀郎文化展示长廊、刀郎民俗表演区、刀郎原生态居住区、公共服务区、果园古院落区、餐饮住宿区和商贸区。 刀郎乡里景区以挖掘提升刀郎文化为支点,整合刀郎麦西热甫欣赏、刀郎木卡姆欣赏、刀郎民俗欣赏、民俗体验、农事体验、农居体验,互动穿插有机安排在景点内。 其具备浓郁的南疆绿洲、叶尔羌河、维吾尔、刀郎等文化元素与地域符号特征,并与周边景观相协调。通过地域文化要素的有机植入,使刀郎乡里民居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绿洲景观空间之中;通过原生态绿洲乡村景观打造,尽量淡化城市化痕迹,使其更具乡土气息,更具地域特色,更贴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向世人展示刀郎民俗文化,让世人体验刀郎民俗风情,充分享受刀郎文化所带来的快乐。 |
沙漠大观园 | 位于库木库萨尔乡中英联合探险队出发点遗址以东周边沙漠地区,是集沙漠游乐、观光摄影、探险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沙漠旅游区。主要项目规划如下: 大漠探险基地。在中英联合探险出发点遗址附近,规划建设沙漠越野车服务站、探险用品商店、骆驼租赁中心、探险向导服务中心、救援中心、英雄纪念碑、直升飞机停机坪等。设立四条沙漠探险旅游路线。“英雄之旅”——从基地横穿塔克拉玛干至若羌,“勇者之旅”——探险基地至沙漠古道驿站,“毅力之旅”——探险基地至千年胡杨林公园,“体验之旅”——探险基地至喀拉玛湖大漠客栈。 大漠嘉年华。游乐场地集成沙漠游乐特色项目,具有沙漠观赏、游乐功能。沙漠游乐规划项目有:沙漠索道,热情滑沙,沙漠卡丁车,沙漠摩托车,沙漠冲浪车,沙漠滑翔伞,骑骆驼,赛骆驼,沙漠打靶,沙漠射箭,沙漠跳伞,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沙滩疗养等。沙漠观赏项目有:观沙漠日出,赏大漠晚霞,沙雕观赏,沙漠奇石、怪沙等。 沙漠文化博物馆。以刀郎古民居风格为建筑元素,规划建沙漠文化博物馆。集成沙漠相关的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沙漠民俗、治沙历史、勘探技术、沙漠战争、沙漠电影、沙漠摄影、沙漠科普、沙漠宝藏、沙漠动植物等资料,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丰富解说内容与方式,让游客“一站式”体验沙漠文化。 沙漠古镇。采用仿古建筑材料,集合西域古镇不同风格,打造古镇文化展示游览区。规划建设四个古镇:精绝古镇—死亡之海中的东方“庞贝”、楼兰古镇—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高昌古镇—火焰山下深埋的辉煌王国、大宛古镇—消失千年的“汗血宝马”故乡。配备度假酒店、餐饮服务中心,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景点。 沙漠古道驿站。位于中英探险入口处以东约50公里处。古道驿站建筑形态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穹顶形建筑,入口处建设标志性建筑,附近规划建百米观光高塔,创中国沙漠之奇观。规划住宿规模为100人,配备小型飞机停机坪、越野车停车场等设施,以便游客交通与后勤补给,建筑顶部与外立面充分利用沙漠太阳能光热资源,增加外墙恒温材料,体现低碳生态理念。 |
刀郎千岛湖 | 岛湖(吉仁勒玛度假村) 吉仁勒玛度假村位于吉仁勒玛水岸以北。规划建设高档休闲度假别墅群,配套以豪华会所、水疗中心等设施。以环湖公路为界,界外500米半径范围以内种植面积约一万亩左右的各类特色果树。主要项目规划如下: 度假别墅群。规划建50栋别墅,可采用独栋、联排等样式,建筑风格体现刀郎文化元素,设计体现生态低碳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倡使用生态环保建材,强调与滨水环境的协调融合,打造成高品质的高端私人度假别墅,采取租售结合的方式营销。 小型豪华会所。满足入住者交际、娱乐需求,提供桑拿、美容、足疗、健身、KTV、棋牌室、台球室、桌球室等项目。会所实行会员制,吸引商界领袖、政界经营、文化人士等参与。 水疗中心。设置健身、保健、按摩、水疗等项目,提供气泡按摩浴、水帘幕冲击浴、木桶浴、腰足浸泡浴、人参浴、玫瑰浴等服务。 特色果树。因时制宜种植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类果树。规划种植杏、桃、梨、苹果、红枣、沙枣、核桃、葡萄、石榴、酸梅、无花果、巴旦木、伽师瓜、哈密瓜等地方特色果品,供游客观赏、品尝、采摘等。 |
千年胡杨森林公园 | 千年胡杨森林公园 依托县城东北70万亩胡杨林场,建设千年胡杨森林公园。保护性开发胡杨林景观,建成具有观光、休闲、科普、影视等功能的自然风景区。 原生态胡杨观光区。借助每片胡杨林的不同布局风格、相关水系与沙漠,规划合理的观光路线,打造各具特色的千年胡杨游览景点;在沙漠边缘空旷土地上,定期举办传统刁羊活动,吸引游客参观。 胡杨风光影视基地。设立小型胡杨影视基地,定期举办全国西部沙漠胡杨摄影大赛,传播麦盖提旅游形象。 公园接待区。建造若干具有当地传统风格的特色木屋、干打垒房等建筑物,作为游客餐饮和休息的场所;设立骆驼与沙漠车租赁中心,提供胡杨林特色交通服务。 |
刀郎文化园 | 刀郎文化园。刀郎文化园位于麦盖提县城中心西侧、美丽的叶尔羌河畔,规划占地面积1800亩。景区设计以“和平、人与自然和谐、刀郎文化创意”为构思,划分为刀郎文化区、国花国树区、院士论坛区、原生胡杨林区四个功能区。以传播弘扬“刀郎文化”为主题,将“刀郎文化产业”、“ 刀郎旅游产业”及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热甫等文化元素融入到景区建设中,为人们提供旅游、度假、休闲、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是麦盖提旅游的重要集散基地。 |
叶尔羌河大桥 | 1995年,国家投资4000多万元在麦盖提的千年古渡上架起一座长达一公里的南疆第一、新疆第二的叶尔羌河麦盖提大桥。大桥雕栏玉砌、凌空飞架、如巨龙饮涧、如长虹卧波吸引了国内外游人的目光,成为喀什地区独占鳌头的旅游和观光景点。 如今已经建成17个年头的叶尔羌河的麦盖提大桥虽然在叶尔羌河已经不是大桥“大哥”了,但是当年那雄伟壮观的景象依然存在,目前他依然在为麦盖提县的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 |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位于喀什市中心,总面积3.6平方公里,景区涵盖老城核心区、艾提尕尔清真寺、高台民居等18个游览参观点,其中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街巷纵横交错、建筑高低错落,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喀什老城景区位于喀什市城北的高崖上,以江库尔干巷和布拉克贝希巷为主线,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居住着2094户1万多人,是一处保存完整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喀什老城景区,是两千年多前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古疏勒国的国都所在地,这里留下了很多厚重历史文化遗存,有自治区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主要由老城街巷、维吾尔民居、九龙泉等,是集维吾尔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这里曾经是1200多年前喀喇汗王朝的王宫遗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喀喇汗王朝的皇亲和贵族后代。游客可以通过家访维吾尔族居民,亲口品尝纯正的民族餐饮;亲眼目睹维吾尔民居的生活习俗和手工制作;亲手触摸各类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品等。 |
红海湾水上乐园旅游景区 | 红海湾水上乐园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红海湾水上乐园旅游景区 红海湾水上乐园旅游景区是以餐饮、水上娱乐为主。该景区距县城9公里,在风景秀丽的-水库,库容量为7200万立方米,水库面积34.265平方公里,坝长19公里。水库盛产鲤鱼、鲫鱼、草鱼、鲢鱼还有珍贵的牛蛙、毛蟹,水库四周绿树环绕,水面微波粼粼,用旺火烤成鲜嫩可口的巴楚烤鱼。凡品尝过的人个个赞不绝口,红海烤鱼也因此驰名全国,还有烤羊肉,烤野兔也都风味独特,红海水库的美景倾倒了大批游客,每年春季开始就有一批批游人至此游览。景区设有游泳区、垂钓区、烧烤区,还购置电瓶船、游览船、摩托艇等供游人环湖观光 |
艾提尕民俗文化旅游风景区 | 艾提尕民俗文化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艾提尕民族文化旅游风景区位于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境内,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集古代建筑、文物、集市、手工艺品展示和民俗文化为一体,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旅游局的评审,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南疆三地州唯一一个国家级4A景区。艾提尕民族文化旅游风景区主要依托于艾提尕清真寺及其周围的老城区潜在的旅游资源,景区主要包括艾提尕黄金首饰一条街、民俗产品一条街、艾提尕清真寺、艾提尕广场、观光塔、喀什噶尔民俗馆。 景区介绍 艾提尕清真寺最初修建于公元1442年,是全新疆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艾提尕尔”的维吾尔语意是“最高等级的清真寺”,也就自然成为节日聚会的场所。其最初只是小型的清真寺,1538年扩建成为“加满清真寺”。十八世纪后期,一位名叫祖丽菲亚的妇人,和一位名叫古丽热娜的妇人,先后将自己所有财产捐献给这座清真寺,使之最终于1798年得名“艾提尕尔”。 艾提尕清真寺揉合了当地独有的地方和民族色彩而形成的建筑艺术,已经成为喀什的代表建筑。艾提尕清真寺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中、西亚建筑艺术与维吾尔族传统方法以及中原建筑风格相融合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全寺由门楼、讲经堂、礼拜殿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高大的寺门两侧,耸立着18米高的召唤塔,召唤塔、短墙和门楼相连构成一个和谐的建筑整体。 穆斯林群众每天都要做五次礼拜,清晨为第一次,第二次在中午,第三次在下午,第四次在黄昏,第五次在晚上11点左右进行,这五次礼拜中,艾提尕清真寺平均每次人数可达2000人左右,如果到了主麻日(每周五),来这里做礼拜的人数可达1万人左右。 艾提尕黄金首饰一条街目前是喀什市最大的黄金首饰交易市场。 在民俗产品一条街,可以目睹很多历史文物和特色产品,还可以亲自参与加工制作,是喀什穆斯林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景区周围聚居了喀什市90%以上的少数民族,喀什噶尔民俗馆以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从民居建筑、婚丧礼俗、劳动生活、民间工艺、民族歌舞等方面向游客展示了“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古老的传统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 清真寺外的艾提尕广场是喀什穆斯林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经过改扩建的艾提尕广场,既保持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如今已经成为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抗震疏散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登上观光塔可以俯瞰景区的概貌,还可以远距离欣赏喀什老城区特有民居。 |
新疆石头城 | 新疆石头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石头城位于干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汉代时,这一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廓,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光绪28年,清庭在此建立薄犁厅,对旧城保进行了维修和增补。 地址:塔什库尔干县城 电话:0998-5735100 |
麦盖提县世界和平公园 | 麦盖提县刀郞文化园――世界和平公园的建设以生态建设和旅游经济为指导,以打造麦盖提旅游集散基地为总目标,以叶尔羌河、胡杨林、生态湿地为依托,以传承弘扬刀郞文化为主题,将“刀郞文化产业”、“刀郞旅游产业”及“刀郞木卡姆”、“刀郞麦西热甫”等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文化园中,打造一个集文化创意、文化展示、传承弘扬刀郞文化、生态保护、湿地科研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教育和文化娱乐场所。 |
新疆麦盖提唐王湖国家湿地公园 | 麦盖提县申报的唐王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顺利入选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项目。取名:麦盖提唐王湖国家湿地公园。 唐王湖修建于公元62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组织人工修建的一条引水渠,上起叶城县昆仑山脉,下至巴楚县唐王城,全长近400公里,途径叶城、泽普、莎车、麦盖提、巴楚五个县,将昆仑山雪水引至唐王城,常年流水不断。经唐王河水上千年的浸润渗透形成麦盖提唐王湖以及沙漠生态湿地,湿地面积3万多亩,环境优美,植被茂盛,生长有甘草、罗布麻、大芸等植被,野生动物繁多,有黄羊、刺猬、蛇、壁虎等野生动物,还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是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 | 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座落在泽普县西南40公里处的亚斯墩林场境内,镶嵌在叶尔羌河冲击扇上缘,三面环水,景色宜人。风景区内天然胡杨林面积广达1.8万亩,春天百鸟欢歌,生机盎然;夏季浓荫蔽日,杂花生树;入秋黄叶如染,如诗如画;冬日银装素裹,满目苍劲。“胡杨、水、绿洲、戈壁”四位一体的独特自然风貌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塞外边疆的独特画卷,堪称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不可多得的一处旅游圣地。2003年11月被国家林业部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6月被自治区旅游局命名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成为喀什乃至南疆地区的重要旅游胜地。近年来,泽普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投入3000万元在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内修建了金索桥、银索桥、游廊、蒙古包、多功能厅、跑马场、垂钓园、湖心岛和沙枣长廊等景点和娱乐设施,为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确定了回归自然的现代生活基调。尤其是2007年以来,新一届县委、政府班子结合国际旅游新走势,投入1000余万元对景区着道路进行完善,把11世纪维吾尔著名诗人、学者和思想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撰写的长诗《福乐智慧》中的经典名言引入到景区,增加景区的文化厚重感;新引进了拓展培训基地、水上拓展、高空滑索等项目,修建了生态游泳池、金湖杨宾馆和三星级厕所,使景区的娱乐设施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金湖杨也逐步成为了周边客源的“拓展运动培训基地”、“工薪阶层度假基地”、“老年人疗养基地”、“摄影爱好者创作基地”、“玉石、奇石文化体验基地”。 当地伊斯兰群众实行土葬,由于当日必须殡葬,因此麻扎处有许多提前挖好的洞穴,为四方型,每个角留有一洞,存在尸体的用土块插封洞口,插一树枝作标记。在此,可了解到当地独特的丧葬文化。 “圣树”,位于奎依巴格乡亚斯墩村2小队清真寺门前,有一杨树,约150年-200年生长历史。胸径2米,树高约25-30米左右。据当地的长者反映,此处原为一水渠口,当地人为了防止水决堤,在此打了一个新木桩,树自木桩生长而成,据说,曾有人用此树的树树烧茶煮饭,结果得绝症而亡,当地人以为神,尊其为“圣树”,为诫子孙后代不得破坏此树,致使此树得以较好的保护,该景点有较好的保护利用价值。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内以广袤的天然胡杨林与开阔的叶尔羌河及河两岸平坦、荒芜的戈壁滩形成独特的自然风貌。 生物景源 天然胡场:胡杨属杨柳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其根系相当发达,只要地下水位不低于四米,便能良好生存。胡杨树形古劲、奇特、沧桑,有“活化石”之称。清人宋泊鲁曾做《胡桐行》(胡桐是胡杨的别称)一诗云:“君不见额琳之北古道旁,胡桐万村连天长。交柯接叶万灵藏,掀天踔地分低昂。矮如龙蛇变化,蹲如雄虎距高岗,嬉如神狐掉九尾,狞如药叉牙爪张……”。公园内有4.6平方公里的天然胡杨林,保护较为完整,站在河道高台处,胡杨林整体景观颇为壮观。春夏碧玉翠绿,秋日则金黄灿烂,与湖水相映成趣,故称“金湖杨”,景观价值很高。 “胡杨王”景点:位于林场场东北部约200米处,有一树高10.05米,胸径1.2米的胡杨,经鉴定该胡杨为雄性,已有千年的生长历史,其树龄之长,躯干之伟,生命之旺盛,在叶尔羌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实数罕见。它印证了胡杨千年不死的传说,被当地尊称为“胡杨王”。胡杨、水、绿洲、戈壁是公园自然景观的最大特征,是总体环境描述的精华所在,是公园最具吸引力的景观要素,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副塞外边-有的画卷,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 公园原始胡杨林保护完好,叶尔羌河与其分支环绕公园,具有两河加一岛的特色,在西北地区较为罕见,戈壁、昆仑雪山作为公园的背景,公园景观环境整体性强,层次丰富,特点突出,并有良好的观景平台欣赏到整个公园的自然风光。 公园内美丽的叶尔羌河,广阔的水域,神秘的原始胡杨林,良好的植被基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通过近年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公园进行合理开发,现已充分向人们展示新疆原始胡杨林特有的风貌。 公园范围是位于戈壁中的一块绿洲环境,是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荒漠的戈壁与丰茂的绿洲所形成的环境差异是景区区域要领的标识,是景观魅力所在。 2013年,成为南疆地区首个5A级风景旅游区。 信息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 信息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 |
大漠绿洲生态园 | 本产业园分二期开发,其一期项目包括大漠绿洲生态园和九大文化苑项目,其中,大漠绿洲生态园建面达15000平米(包括3000平米配套),投资1.5亿,于2013年6月奠基,2014年1月18日正式开业,在半年内完成设计、施工、装修和全面开业,创造了喀什速度的新奇迹。大漠绿洲生态园是喀什特区开业的第一个项目,是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籍由生态园的开业,喀什特区打开面纱,其今朝今颜及建设成就开始迅速为广大喀什市民们所知,对深喀大道沿线人气提升巨大。 已开业的大漠绿洲生态园一园九景,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区,包括太阳部落、九色神鹿、藏风阁、大漠古都、晴雪石窟、大漠酒坊、淡风穹庐、云影雅丹、江南古韵九大景观,是全疆目前最大规模、最具特色、最佳生态环境、最优质服务的园林式文化旅游休闲基地,被誉为喀什特区的会客厅。 正在建设的九大文化苑,占地面积25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11平方米。九大文化苑主题分别为: 1)昆仑部落—以远古昆仑文化为主题,演绎东方神话起源,昆仑部落传说,其内设西域奇珍馆,置有各类西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一带上的珍稀动植物标本; 2)王母別苑—根据西王母的各种传说,采用丰富艺术形式,展示了半神半兽的西王母、蟠桃宴上大宴群仙的西王母等,成为新疆第一个西王母文化的全景演绎之所; 3)穆王行宫—以3000年前中国西周时期第“玉石之路”已经在华夏古代先民间通行开来,表达了我国中原同西北地区各民族以及和中亚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情谊; 4)炎汉道居—诠释汉高祖刘邦与道祖李耳这两位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伟人,表明汉文化与道家文化对西域和中亚地区的深远影响; 5)定远侯府—定远侯班超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域战将与和平戍卫。府内班超出征西域等系列图谱,为班超这一东汉将领、外交家、军事家作了形象注解。 6)玄奘佛院—以玄奘西行取经为文化背景,展开对佛教文化的描绘; 7)飞将军府—以新疆首任巡府刘锦棠收复新疆建省治疆的大历史故事为主线展开; 8)香妃故园—以建筑、装饰、场景、正史及传说等全景合围的方式,讲述了别有韵味的香妃故事; 9)福鑫雅阁—以欧洲地中海式建筑风格,体现了沿丝绸之路而来的欧洲建筑文化艺术对东汉的影响。 综合来讲,本项目是立足于喀什历史文化名城,以丝绸之路四大文明交汇的千年历史为文化背景而开发建设。在项目开业后,还将开创南疆地区第一家佛苑,第一家道馆、第一家远古昆仑文化展示馆、第一家刘锦棠收复新疆纪念馆、第一家周穆王与西王母主题文化展馆。九大文化苑跨越远古与近代,糅合神话与正传,集萃宗教与史政,是南疆乃至新疆第一家从文化旅游产品层面演绎丝绸之路四大文明交汇之地历史文化精华与人文特色的标杆性项目,填补喀什乃至新疆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品的空白,成为丝绸之路喀什驿站上极具特色并值得大力推荐与扶持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