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和田地区 >> 和田县 >> 罕艾日克镇

罕艾日克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巨艾提·伊明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巨艾提·伊明,男,维吾尔族,1958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76年10月至1978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先锋公社接受再教育。1978年8月至1979年10月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委办公室翻译。1979年10月至1981年8月在长春工程学院地质勘探专业学习。1981年8月至1982年7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资局建材总公司翻译。1982年7月至1986年10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资局建材总公司团总支副书记、建材交易中心副主任(其间:1983年9月至1984年8月在新疆大学业余大学中语系维吾尔语专业大专班学习;1984年9月至1986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政治理论专业学习)。1986年10月至1988年8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资局建材总公司工会副主席。1988年8月至1991年12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资局建材总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1991年12月至1996年11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资局办公室主任(其间: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新疆班学习)。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贸易厅科技产业发展处负责人。1997年11月至2000年2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贸易厅科技产业发展处调研员(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贸易厅科技产业发展处处长。2001年2月至2006年9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行署副专员(其间: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新疆班学习)。2006年9月至2008年2月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委副书记、哈密地区行政公署专员。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委副书记、和田地区行政公署专员。2012年1月14日至4月任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和田地委副书记、和田地区行政公署专员。2012年4月至11月任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2012年11月至12月任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治区总商会会长。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常委,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治区总商会会长。2013年1月至现在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常委,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治区总商会会长。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以上内容由"mfyz"分享。]

迪丽达尔·艾则孜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迪丽达尔·艾则孜 (1957~)  女。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1980年毕业于喀什师范学院中文系。1980—1982年任精河县委宣传部新闻及摄影干事,1982—2004年在法国巴黎读法兰西文学与文化博士预备班,2005年至今在新疆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工作,编审。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啊,青春》(合著)、《在良心的天平上》,报告文学集《维纳斯塑像前的沉思》,妇女问题论著《幸福伴随着您》,美学论著《美丽伴随着您》,历史人物录《塔夏鸿和他的后裔》,电视剧剧本《悠悠远乡情》、《支柱》,历史文集《新疆民族艺术家专辑》,电视纪录片《1943—驼工日记》,中篇报告文学《人们爱戴的人》等。历史文集《新疆民族艺术家专辑》获全国政协优秀文史图书三等奖,电视剧剧本《悠悠远乡情》获文化部、广电局等单位联合颁发的骏马奖、大西北优秀电视剧奖,中篇报告文学《人们爱戴的人》获新疆作协颁发的民族团结优秀作品一等奖,《1943—驼工日记》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以上内容由"风雨归来"分享。]

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男,维吾尔族,1974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残疾人工贸发展中心董事长。  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从17岁起多次在危急关头救人,用善良、勇敢、无畏写下了一段人生传奇。  16岁时,阿不力孜进入杜瓦煤矿车队做修理工。1991年5月30日上午,他在路边搭上了一辆中巴车,0还没坐稳,车头已经冒出了火焰,不一会儿,整辆车便被火海笼罩,千钧一发之际,阿不力孜拉开车窗,将一对被烟呛晕的母女推了出去,紧接着,又救出浑身发抖的大爷、吓哭的孩子……车上11人得救了!当阿不力孜最后一个跳出车窗时,已成了“火人”,全身烧伤面积达80%,牙齿掉光,双臂肌肉坏死。  经过几年自强不息的奋斗,阿不力孜又成为和田市残疾人工贸发展中心董事长。2001年6月的一个傍晚,阿不力孜开车行至315国道和田民丰段时,前方一辆摩托车一头撞上翻斗车,骑摩托车男子的颈部被锋利的钢板割开,鲜血喷涌而出。阿不力孜将伤者送到医院,不巧医院停电,他又跑出去买来手电筒,给医生照明,医生终于为伤者缝合完伤口,伤者得救了。  2009年6月的一天,塔中沙漠公路上,一辆旅游大巴翻下路基,13名日本游客被困。阿不力孜恰好路过,他顶着40℃的高温,先救人,后拖车。临别时,全体游客向他鞠躬致敬。  从1991年到现在,阿不力孜救了79人,他们中有汉族人、维吾尔族人、哈萨克族人,有外地人,还有外国人。  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曾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由"suqin"分享。]

吐尔逊江·买买提 维吾尔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吐尔逊江·买买提 (1965~)  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新疆于田县师范学校。1986—1988年在和田地区教育学院语文专业进修。1996年通过新疆大学成教院学习取得语言文学本科文凭。1983年开始工作。历任教师,《新玉文艺》杂志、部副主任并主持工作。副编审。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诀别》(上、下)等三部,短篇小说集《深夜仙女》等两部,短篇小说《染匠之驴新传》、《世界末日》等160余篇,中篇小说《狼沟》、《母亲的尊严》等15篇,报告文学《农民身边有毛驴》、《人民的知音》等十余篇。  [以上内容由"一刀足矣"分享。]

乌鲁瓦提风景区

乌鲁瓦提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乌鲁瓦提风景区2007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昆仑山南麓的喀拉喀什河上游山口处、和田县浪如乡境内。距和田市71公里。海拔1900米。属于山谷拦河水库,具有灌溉、防洪、发电、养鱼、生态保护及旅游等多,该枢纽工程由主坝及副坝、右岸开启式岸边溢洪道、泄洪排砂洞、左岸冲砂洞、发电引水系统、主副厂房、110  千伏户内式开关站等建筑组成。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选址于西昆仑褶皱带的北缘,在铁克力克断裂间的断隆北部,该断隆东西长24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由元古界绿色片岩系组成。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昆仑山南麓的喀拉喀什河上游山口处,属于山谷拦河水库,具有灌溉、防洪、发电、养鱼、生态保护及旅游等多重效益的大型调节水库。枢纽河流呈"S"形,水库水深平均15米,最深达40米。水库的坝高131.8米,坝顶宽12米,长365米,正常蓄水位1962米。有防洪、排砂、兼导流涵洞及明渠等配套设施。水库回水长23.5  公里,水面宽度400-70米,水库面积为12.93平方公里。总库容3.47亿立方米。装机容量6万千瓦,年发电量.89亿度。该水库的修建工程是国家点水利建设项目,投资25亿元人民币,1993年8月开始修建,1997年9月2日截流,1998年8月提前蓄水,2001年竣工发电并入和口电网。水库区南头有几个小岛,其上生长众多植物,是灰鹤、野鸭、大雁等飞禽的乐园;库区四周被干燥剥蚀的低山环绕,高峻挺拔,形态奇异:远观"银光素裹源驰腊象"莽昆仑的风姿;近看湛蓝色的湖水,水清浪静,湖光倒影,景色十分秀丽,好似荒山秃岭中的绿珍珠。水库周围环境优美,是夏季避暑、乘凉、游泳、垂钓、划船及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该景点距县城近,交通便利,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乌鲁瓦提水库地处昆仑腹地,大坝气势宏伟,水库蓄水量大,湖水清澈,坝下流水终年不断,水库库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利用现有的水源及绿化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涵蓄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形成了一方胜景,别有一番“塞外小江南”的情调。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是水利部“九五”期间的重点工程,是造福和田各族人民的幸福工程,除极大改善了和田发电、灌溉、防洪状况外,还改善了和田流域绿色走廊的生态平衡,对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推动和田地区经济的发展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乌鲁瓦提工程的竣工,乌鲁瓦提已形成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独特的昆仑山风貌、壮观的工程设施及峡谷水库,使该区域成为了和田地区旅游业内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随着自发游客的不断增加,为充分利用已形成的旅游资源,由乌鲁瓦提工程建设管理局和和田银河实业公司共同出资发起成立了新疆和田喀龙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同时经申报,2004年乌鲁瓦提被自治区旅游局命名为风景区和旅游定点单位,同年11月被评定为和田地区首家国家AA级风景区,景区基本情况:乌鲁瓦提风景区位于新疆和田河西支流喀拉喀什河中游河段,该景区所依托的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属于山谷拦河水库,是一座具有灌溉、发电、防洪、生态保护、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坝最高133米,坝顶宽10米,坝顶高程1967米,是我国目前已建同类坝型中第一高坝,局世界第四,亚洲第二,景区位于和田玉产址之一---墨玉河中上游地段,距和田市71公里(二级柏油路),水库水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库库容3.47亿立方米,水质一级,水电厂总装机6万千瓦,可改善灌溉面积113万亩,使下游基本上不受洪水灾害,确保和田河干流每年向塔里木河年供水10.57亿立方米,维护和田河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平衡及生存。  目前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有:  1、工程景观:宏伟的大坝、索龙桥、大坝夜景、溢洪道、玉龙大坝飞瀑、电厂厂房以及栈道等。  2、人文景观:奇石馆、工程建设教育图片馆、园林小区、休闲公园、流域模型、昆仑文化墙、假山等。  3、自然景观有:昆仑小三峡、象鼻山、怪石滩、昆仑十八湾、小峡谷、红柳滩等。  4、旅游服务项目有:库区喀河观光、喀河源头探险、漂流、游泳池、垂钓池、游艇等。  5、蒙古包四个、农家乐休闲度假村一处、个体餐厅数个,小卖部数个、大小游艇三艘、旅行车一辆、舞厅、篮球场、网球场、健身房、小影院各一处。  6、待建项目有:冲沙洞索桥、儿童游乐院、室内游泳馆、卡丁车车场等。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和田这个新疆最贫困的地区有了脱贫的希望,对维护和田地区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是加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最为有力的举措。今天的乌鲁瓦提不再寂静、不再沉默,我们有理由相信:“乌鲁瓦提”这颗璀璨的水电明珠将同举世无双的和田玉一样名扬四海、光照八方。  电话:0903-2090055

无花果王景区

无花果王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无花果王景区位于和田县拉依喀乡政府后果园内,距和田市区22公里。无花果属小乔木类,维吾尔称"安桔尔",花藏在花托里,不易发现,所以又称"神秘之果",当地群众称其为"福寿之果"。年接果2万多个,从6-10月都能吃上新鲜果子,果大鲜嫩,色泽鲜黄,不但味道甜润爽口,令人回味无穷,而且具有强身健脑、延年益寿之效,被人们誉为人间"仙果"。无花果王历尽沧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像这样历史久远而又异常硕大,生机蓬勃的灌木不仅在新疆乃至全国也实属罕见。无花果王虽然年代久远,古老的无花果王毫无龙钟之态,但一年三茬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树冠像一丛巨大而别致的绿色蘑菇,占地面积达0.1公顷,周围的新枝根连根,相互撕扭,  盘根错节,爬地百生,向四周蔓延,如蛟龙起舞,银蛇出洞。古无花果树历史悠久,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于阗有一个名叫艾则孜阿洪的农民,早年取美貌妻子,夫妻相爱,生活幸福,唯一遗憾的是婚后多年未育,于是他四处求医,未果。一日遇一老者,老者甚为所动,逐将西王母所赐手杖转赠与他,并再三嘱咐将此杖栽于庭院内,用三十三个葫芦装满喀河源头圣水,春夏秋冬各浇一次。艾则孜阿洪回家后遵老者之意,精心呵护,三年后的一天,神杖萌发嫩芽,次日即枝繁叶茂,第三日未见花而结果。艾则孜阿洪喜而食之,次年便添贵子。  科学研究表明,无花果具有广泛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不含或极少脂类和胆固醇;矿质含量极高;可食纤维含量居果类之冠。己知可溶性可食纤维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胆固醇,有助于防治心脏病和中风以及某些癌症,还有显著减肥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拉依喀乡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无花果种植、栽培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全乡无花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100亩,每棵无花果树收益达到了300元,作成果酱或者干果后市场前景更加广阔。成为了拉依喀乡农民增收又一亮点。  每逢春、夏、秋季,来此观光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是和田重要旅游文化景点之一。景区基础设施完备,现有四星级厕所一座,周围环境优美,是夏季避暑、乘凉、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该景点距县城近,交通便利,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地址:和田县拉依喀乡

核桃王公园

核桃王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核桃王公园  核桃王公园于2007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境内的恰勒瓦西村,距最近集散城市和田市7公里,景区类型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据考证,核桃王树定植于唐代公元644年间,距今已有1365年历史,堪称果树中的老寿星。历经千年沧桑,核桃树王仍以其高大伟岸,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的雄姿展现于游人面前,给游客一种深邃悠远,欢畅淋漓的感觉。核桃王是历史辉煌的佛教古国首都约特干唯一生存下来的活证,距约特干遗址中心1000米(1866年,尼亚孜艾克木伯克统治和田期间,在约特干附近挖水渠当中发现了这个文化遗址)。  核桃王公园占地41亩,核桃树王占地一亩天地,树高16.7米,树冠直径20.6米,树型大致呈“Y”字型,整个大树主干五人合抱围而有余。由于年代久远,主树干中间已空,形成一个上下连通的“仙人洞”,洞底可容四人站立。该树年产核桃6000余颗,所产核桃以个大皮薄,果仁饱满著称,具有健身益肾,滋肝润肺,润肠健脾,延年益寿之功效。相传唐玄奘取经归唐途中,因饥渴难耐而昏迷,醒来却发现原本荒芜的戈壁上长满了枝繁叶茂的大树,一阵轻风吹过,其果实纷纷坠地,从坚硬的果壳中露出莹亮润滑的果肉。玄奘取而食之,顿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于是他摘取许多果子置于行囊之中,每日取食一枚,便可走完当日行程。行至和田,将仅剩的三枚果子赠给热情好客的于阗人,勤劳朴实的于阗人将神果作为种子,经过数代培育长成如今的参天大树。传说明代时期,中原有对夫妇,不但相貌奇丑无比,而且年过半百不育,忽一日,梦见一位银发童颜的老者说:“大漠西域有一神树,食其果便得子。”梦醒后,便携夫人途三年觅此树,食其果,妇颜丽娇,数月得子,后其子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状元树”也因此得名。树王历经千年风霜,似乎吸收了天地之精华,产生了天地之灵气,被当地百姓视为“神树”、“寿星树”,每年当地的百姓都要拜谒“神树”一两次,默默祈祷,愿自己与老树王一样长寿,好象是“神树”真的显灵,当地百姓中高寿老人数量相当多,仅该村(巴格其镇恰勒瓦西村)200余老人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八九十人。  核桃王不但赋予当地百姓于神奇,更为丝绸古道客商及来往-带来幸运,传闻,1877年清朝大将军左宗棠西征时路过此地,见此树,立马观望、惊叹:“此树乃天下众树之魁矣”!并乘马绕树三周,归京之途其顺无比,回朝后深受朝廷重信,以后宦途顺畅,官运亨通。至今,国内外知名人士路经和田,必观此树,以求幸运。  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核桃王为主题,形成了千里葡萄长廊、民俗一条街、农民广场公园、核桃王、芦葫长廓、核桃展厅六个游览参观点,公园特色鲜明,景色宜人。核桃王公园深挖核桃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核桃木及核桃工艺品,产品品种繁多,种类齐全,打造出了以核桃和核桃木加工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产品体系。  如今,国内外知名人士路经和田,必观此树,以求幸运。

千里葡萄长廊

  千里葡萄长廊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距和田县政府区12公里。为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田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路边大造防风林带,大修葡萄长廊,建成了如今村村贯通,遮天蔽日的千里葡萄长廊。目前,和田县已建成的葡萄长廊约1500公里。  利用农田道路建成千里葡萄长廊,创造了葡萄栽培史上的奇迹,受到中外来宾的高度评价。葡萄长廊犹如条条绿色的长龙蜿蜓在和田县村村落落,有效地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现已成为戈壁绿洲的一大景观,是生态观光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同时葡萄长廊主体建设既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且经济效益显著。80年代初,和田县将这一创举大力推行,并进行了统一规划,以后逐年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县葡萄长廊达1500多公里。据测,40米葡萄长廊相当于1亩标准化葡萄园,和田县域内葡萄长廊年产葡萄可达700吨,年产值可达140万元以上。  葱绿茁壮而又生机勃勃的葡萄长廊绵延千里,蔚为壮观。1990年7月-总书记考察新疆时,专程察看了和田县农田道路葡萄长廊,走过和田县一道道葡萄长廊时,不断称赞这是"奇迹、奇迹"。赞叹道:“在西北边陲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能看到如此壮观的葡萄长廊,真是大开眼界”。回到宾馆,他兴致勃勃地挥毫书写了"天下奇观"四个大字。  葡萄长廊的建设一是节约了土地。二是经济效益显著。三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美化了农村环境,已成为戈壁绿洲的一大景观。四是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葱绿茁壮而又生机勃勃的葡萄长廊绵延千里,蔚为壮观,徜徉其间,脚下是乡间小路,头顶翡翠般的葡萄,一派田园景色,使人犹入仙境,流连忘返。      巴格其镇  和田县辖镇。1957年为五区。1958年成立春花公社。1984年设巴格其镇。位于县城以西,距县城8公里。面积307.5平方公里,人口4.2万,有维吾尔、汉、回等3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8.5%。辖肖尔巴格、比曾、良种场、海勒其、安拉买、喀什、艾斯坎提、恰喀、恰勒巴什、尼向达、布坎拜尔、卡斯皮、索米、罕艾力克、瓦喀帕、尤卡空、休玛巴格完、奥依依休玛、托万休玛…… 详细++

核桃王树

  导 游 和田千年核桃王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喀拉瓦其村内,距和田市区15公里。介 绍 该树已有560多年的历史,当属元代的果树,堪称老寿星。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核桃王仍以其高大伟岸,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的雄姿,展现在游客面前,给人一种深邃悠远,欢畅淋漓的美感。   该树独占一亩天地,树高16.7米,树冠直径20.6米,主干周长6.6米,冠幅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0.7米,树型大致呈V字型,整个大树主干五人合抱围而有余。由于年代久远,主树干中间已空,形成一个上下连通的“仙人洞”,洞底可容纳四人站立。入口直径0.74米,出口直径0.55米,可容游人从洞口进入,顺着主杆从树丫上端出口处爬出。细看树干皮色,粗糙而深沉,恢宏而古老,像画家笔下凝重苍劲的色彩,形状奇特,气势雄伟。   离树王12米处其根又长出一棵核桃树,形状酷似老树王,身躯也呈V字型。细看去,酷似一对情深意浓的人间母子。核桃王年产核桃20000余颗,所产核桃以个大皮薄,果仁饱满百著称。     新疆和田  巴格其镇  和田县辖镇。1957年为五区。1958年成立春花公社。1984年设巴格其镇。位于县城以西,距县城8公里。面积307.5平方公里,人口4.2万,有维吾尔、汉、回等3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8.5%。辖肖尔巴格、比曾、良种场、海勒其、安拉买、喀什、艾斯坎提、恰喀、恰勒巴什、尼向达、布坎拜尔、卡斯皮、索米、罕艾力克、瓦喀帕、尤卡空、休玛巴格完、奥依依休玛、托万休玛…… 详细++

赞木庙遗址

赞木庙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公元399年,晋代高僧法显一行四人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经过两年的艰苦跋涉,401年他们来到于阗,在于阗国王的挽留下,法显在于阗呆了三个月,参加了当地一年一度的行佛大典,然后又继续西行,一年后,终于到达了印度。回长安时,除带回大批的佛教典籍外,法显还把他取经途中的游历写成一本《佛国记》,关于“赞木庙”的情况就记载在这本书中。介 绍  该庙地处和田西南36公里处,又名“库克玛日木”(波斯语音译,意为“蛇山”),相传伊斯兰修行者曾在此与蛇一-行,故尔得名。遗址现存两层石窟,西面有3个深坑。山后有一座麻扎,葬的是以前各大战役中阵亡的将士,每年七八月份,远近的穆斯林都会到这里来拜谒。交 通   乘和田到拉依喀乡的班车,然后再从当地租车到景点。    新疆和田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昆仑山南麓的喀拉喀什河上游山口处,和田县浪如乡境内。距和田市71公里,有泊油路和砂石路可达。属于山谷拦河水库,具有灌溉、防洪、发电、养鱼、生态保护及旅游等多,该枢纽工程由主坝及副坝、右岸开启式岸边溢洪道、泄洪排砂洞、左岸冲砂洞、发电引水系统、主副厂房、110千伏户内式开关站等建筑组成。  水库区南头有几个小岛,其上生长众多植物,是灰鹤、野鸭、大雁等飞禽的乐园;库区四周被干燥剥蚀的低山环绕,高峻挺拔,形态奇异:远观"银光素裹源驰腊象"莽昆仑的风姿;近看湛蓝色的湖水,水清浪静,湖光倒影,景色十分秀丽,好似荒山秃岭中的绿珍珠。水库周围环境优美,是夏季避暑、乘凉、游泳、垂钓、划船及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该景点距县城近,交通便利,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英尔力克沙漠

  介 绍  位于和田市西北22公里处,其实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由于这里距和田市区较近,交通较为方便,乘越野车可以直接到达沙漠腹地,所以,如果你想观赏沙漠的奇丽景色,而又不想在途中花费太多时间的话,英尔力克沙漠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照样有一望无际的沙丘、叮铛作响的驼铃。    在去沙漠的路上,你还会经过英尔力克水库,这里水势浩淼,是沙漠中难得的一景。登上英尔力克沙漠的沙丘,可以远眺到绿柳低拂的水面,这一池碧水给单调的黄沙平添了几许生机。     新疆和田

和田约特干遗址

和田约特干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和田约特干遗址位于和田市西11公里处的巴格其乡艾拉曼村境内,北为海力其崖,东为阿拉勒巴村和亚兰干村,平均拔1362米,该遗址是古代于阗地区重要聚落遗址,从现代遗址的分布看,遗址无任何古建筑痕迹,城池轮廓不详,历代出土文物均来自于距地表5米以下的文化层,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在遗址的东北角有一处裸露于地表的文化层,陶片密集分布,历代出土的文物有陶俑、陶器残片、古钱、玻璃片、珠子、金质铸像、画押、玉块、骨头等文物,陶俑多为人物、动物等。

阿萨乔克时如希库尔干城堡

  介 绍 城堡位于新疆和田恰哈乡西部11.4公里处。遗址长约2公里,宽1公里。古城堡建筑在山顶,建筑面积长约1500米,底宽15米,顶宽1米,高12米,城墙用卵石泥土建筑而成,城堡2公里处筑有燎望台一座。1999年被新疆自治区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和田

和田千年核桃王

  和田千年核桃王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喀拉瓦其村内,距和田市区15公里,经考证该树已有560多年历史,当属元代的果树,堪称老寿星,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核桃王仍以其高大伟岸,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的雄姿,展现于游人面前,给游客一种深邃悠远,欢畅淋漓的美感,该树独占一亩天地,树高16.7米,树冠直径20.6米,主干周长6.6米,冠幅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0.7米,树型大致呈Y字型,整个大树主干五人合抱围而有余。     巴格其镇  和田县辖镇。1957年为五区。1958年成立春花公社。1984年设巴格其镇。位于县城以西,距县城8公里。面积307.5平方公里,人口4.2万,有维吾尔、汉、回等3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8.5%。辖肖尔巴格、比曾、良种场、海勒其、安拉买、喀什、艾斯坎提、恰喀、恰勒巴什、尼向达、布坎拜尔、卡斯皮、索米、罕艾力克、瓦喀帕、尤卡空、休玛巴格完、奥依依休玛、托万休玛…… 详细++

和田水字碑

和田水字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和田水字碑座落在新疆和田县布扎克乡托乎拉村水厂内,距新疆和田市17公里,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具有重大意义的和田农村改水工程而建造,纪念碑呈“水”字形,故名水字碑,碑高3.95米,底座高0.8米,基座高0.6米,碑身用汉白玉贴面,碑铭、碑文及捐款单位和个人名单分别用维吾尔、汉两种文字雕刻而成,过去新疆和田地区饮水非常落后,人畜用水主要取之于沟渠、涝坝,而且人畜同饮一个水源,历史上造成介水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麻扎塔格

麻扎塔格为文化旅游景点。  麻扎塔格  麻扎塔格是塔卡拉玛干沙漠腹地一座呈东西走向的山体,临近和田河,扼南北交通之要冲。戍堡依山势垒筑在红山嘴上,总面积1100平方米,气势雄伟。堡垣由主墙、垛强和外垣组成。主墙以上呸垒砌,堡内有上呸垒砌的居址。曾出土汉、藏、于阗文等文书和木简,印证着汉唐时期戍堡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双流农家乐

  双流农家乐  双流农家乐位于拉依喀乡巴西拉依喀村、部队村沿喀拉卡什河分渠一线。该景点目前有六处,其设施全部采用天然无污染材料,建有茅草房、蒙古包、垂钓池、露天舞厅,集休闲、垂钓、娱乐为一体,日接待游客600人次,现有员工16人。

阿瓦提地主庄园

  阿瓦提地主庄园位于新疆兵团农场管理局和田皮山农场羌尕墩买里村内,建于1929年主体建筑呈宫殿型,内有客厅、卧室、通道、厨房、库房十四间,包括庭院占地十亩,该庄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雅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丰县,是汉晋时期精绝国的故址,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  尼雅遗址发现于1959年。遗址以佛塔为中心,散布于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5~7公里的区域内。遗址内发现有房屋、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河渠、陶窑、冶炼遗址等遗迹。出土有木器、铜器、铁器、陶器、石器、毛织品、钱币、木简等遗物。此外,还发现了当时炼铁遗留下来的烧结物和炭渣。  尼雅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原王朝与西域古国的关系,研究东西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国家文物局)  

罕艾日克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罕艾日克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