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震雷山风景区 | 使震雷山风景区更完美,是近年来,平桥区各届党委、政府领导的心愿和务力方向。2004年以来,以区委书记王荣红、区长张明春为首的党委、政府,把开发利用震雷山风景区放到了迅速发展平桥经济重中之重的位置。成立了以副书记杨良新为首的晨雷山风景区工作班子,功能齐全的震雷山风景区,除了自然界留下的美丽景观,历朝历代留下的人文景观,和难忘的美好传说。商业旅游一条街、别墅群、演艺广场、居民新村、湿地公园、农家乐等适合现代生活的服务项目将会给到震雷山风景区休闲,旅游的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震雷山风景区座落在平桥区城南,占地19.2平方公里,西侧是由南向北流的东双河、杜河在此交汇流人海河.南侧和公路向南通向另一名胜鸡公山,向西达国家级名湖——南湾湖。东侧是罗山县、平桥区界山——灵山,峰顶是人佛教圣地--灵山寺。北侧是宽二百米的浉河.浉河对岸是繁华、热闹的平桥中心城区。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把它们连在一起。震雷山风景区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震雷山。平桥中心城区浉河河南侧,属灵山脉系,占灵山脉系的四分之一。应区委书记王荣红、区长张明春之邀,2005年元月著名书画家、区长级干部李春恩写了一首“咏震雷山”的诗,以唤外籍乡友之故情。 千百年的自然界给我们留下了美丽的震雷山,历朝历代的人们又在其中打造了一些令人向往的景观,留下了一些难忘的传说,得天独厚的晨雷山,满山的映山红.到处的兰花.山坡上大片大片的茶园。 据史书记载.震雷山的自然景观有山顶上的“雷沼喷云”,西北方向的双尖形乳峰.西边两河口大山头往南六里的乌风洞,三人才能全抱的银杏树,山间的圣泉,圣泉水等。人文景观有山顶上的雷峰寺,山间的胜泉寺,真武庙及三月三庙会,茶园等,难忘的传说有石沼潜龙,奶头山说,乌雅道人得道处,震雷山寨避匪,万寿寨避难等。 “震沼喷云”。震雷山顶上的有两个石沼,其水清冽,洋溢无增减,每天阴,云自沼出,天将下雨即有浮云笼罩,由于景象奇特,相传有龙潜于内,人以石投下,则砉然作声,如雷震一样。故称“雷沼喷云”,为信阳八景之一。 乳峰。位于震雷山西北.形以奇特,老百姓称奶头山。到过震雷山,看过奶头山.不管走多远的游子,母亲哺育之情会一生不忘,报恩之心愈甚。 乌风洞。位在震雷山西侧两河口大山头通南六里。相传乌鸦道人在此得道.洞的外面有念经石,左侧有仙人床,右侧有木鱼台,洞两旁有旗杆窝。后因土匪将抢来的妇女藏于洞中,官家只好将洞封堵。 震雷山寨。在震雷山南麓,1935年还存有旧址。该寨咸、同间修以避匪。咸丰、同治年间应在公元1851年至公元1875年。公元1851年即太平天国起义。公元1856年下半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被成丰皇帝镇压下去。另一说,震雷山寨咸、同间土人修寨避难。说明该寨系乡、民所修,乡、民应该不会害怕农民起义军,躲避的匪应该是成丰皇帝乱杀无辜。 万寿寨。在胜泉寺,清初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一月董正修续修,可容七百人。 百年银杏树。该树在胜泉寺门外右侧,百年以上,没有三人,不能抱之。树干挺拔,大面积遮荫。1958年因大办钢铁,该树被毁。现在不论是谁,站在那里,看着磨盘大,接近地面锯口平整的树根除了感叹都会有所思。这个大树根它见证了在1958年以前震雷山茂密的森林植被和不少和它一样高大的树木。所幸的是.在那以后不久,离大树根十多米以外的银杏根,在圣泉旁边又冒出来两棵银杏苗,现在该两棵银杏,高十米以上,直径分别在30多厘米。由于它们生长在重视生态平衡、保护植被、人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年代,将会茁壮生长。 圣泉。胜泉寺前面有泉水自石罅流出,长年不断,四季澄清,其味甘冽.虽大旱也不不竭。山脚稻田、靠此灌溉,稻米内部品质优于其他异地圣泉水。震雷山所有的泉水都源源不断的流入浉河,之所以称震雷山的泉水为圣水,是因为它和其它浉河源头水一样,有其独特的功效。用它沏茶,其味甘冽、香郁,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常以浉水烹煮茶。用其煮饭,米饭清香,用此水的壶具、煮具,无沉淀、无结垢,洁净如新。长期饮用浉河源头水的人,人体内脏可以避免生长各种结石。建设在震雷山脚下年产二十多万吨的啤酒厂.其用的酿造鸡公山牌啤酒的水.就是取自震雷山西侧的两河口。由于水的品质独特,鸡公山牌啤酒在全国啤酒行业始终站在一流的位置。 雷峰寺。在震雷山顶.信阳八景之一的“雷沼喷云”就在寺前。 胜泉寺。在震雷山北冀,由于寺前水质优良,此寺故名圣泉寺。清代乾隆年间重修。乾隆皇帝公元1735年继位至公元1795年,在位60年。1752年、1762年他耗费巨资为其母亲孝圣宪皇后做六十和七十大寿.圣泉寺重修当在此期间,距今已是250多年,圣泉寺的圣字犯了孝圣宪皇后的大忌,为躲当时的-,圣泉寺改为胜泉寺,也应是此期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圣泉寺的前殿已片瓦没馏。从遗留下的基础和门口三人才能合抱的银杏树根基看,当年的圣泉寺当是气势不凡,香客不断的寺庙。 三月三庙会。改革开放以后。每年阴历三月三日,群众会自发聚集在震雷山北麓,参加历史沿革下来的庙会。届时入山人海,商贩云集。据史载,举行庙会的地方有真武庙,香火甚盛。 茶园。震雷山的南坡,北麓,大片大片齐整的茶园,让人赏心悦目。据史载,清末,邑(县、城)人于其麓种茶。味甚佳。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当时只能用浉河的圣水煮外地茶。而我们现在却能很容易地品尝到震雷山味佳的茶和特有的的水煮出来的色清味香让人心旷神怡茶水。 景点位置 河南省信阳平桥区震雷山风景区 |
平桥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 | 平桥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河南平桥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境内,主要包括浉河、东双河、杜河、南灌渠、七龙溪及周边部分缓冲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2′~114°25′,北纬32°02′~32°37′。湿地公园北依浉河,南沿杜河与七龙溪,东至京港澳高速,西以琴桥、东双河为界。湿地公园总面积752.0公顷,湿地面积681.1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90.6%。 两河口湿地属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区域典型的河流湿地,公园内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突出的特点是复合型湿地类型、南北兼容生物多样性。公园以两河口天然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由淮河流域上游重要的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库塘和运河、输水河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特色,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的生境、生物群落、水鸟、城市与水的紧密相依是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典范。为水鸟及鱼类、两栖、爬行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场所。 公园内多样的湿地类型和良好的生境状况,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有维管植物113科377属78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杏、水杉2种,榉树、乌苏里狐尾藻、野菱、野大豆、莼菜、莲、金荞麦和中华结缕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有野生脊椎动物5 纲34目63科300 种,包括黑鹳、金雕、秃鹫在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湿地公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公园属于淮河流域上游重要的永久性河流,由杜河与东双河在两河口汇聚,经过500米的宽阔河道,再次汇入浉河,形成了独特的三河两次汇聚的奇特湿地景观。 公园内有纵横交错、水域宽广的自然水面,荡舟河中,你可看到碧波荡漾,蒲苇婆娑,荷花飘香,鸟鸣鱼跃,水草千姿百态,水胡芦随风飘浮;更可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动人画面;也可以看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美丽景观;公园内河边芦苇丛生、水鸟翩飞的宽阔库塘,岸上茂密的翠竹,生机勃勃的输水河、蜿蜒的乡村溪流和湖中小岛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和湿地景观、自然景观完美衔接。 湿地公园蕴涵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丰富的湿地文化、悠久的茶文化和浓厚的楚文化。清乾隆年间信阳诗人郭际雍曾著诗《浉河泛月》“皎月浉河照,泛临景自除。树烟贵远嶂,城郭现平沙。酒市灯明灭,渔舠(dao)火淡斜。几多清意味,也足达蟾华。” 表现了人与湿地的和谐;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首信阳人何景明,游览两河口时,曾留下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十余首,其中“旧家浉水上,门向钓台边。近市来沽酒,中流坐放船。蒹葭开晚照,洲渚接寒天。渔父如相识,长歌过我前” 非常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两河口的山水风光、人文历史、自然地理与民俗风情。湿地公园紧邻了一批历史遗迹,如千年古刹雷峰禅寺、圣泉寺、唐戏台、红军桥、古柏等等。 |
扁担会革命旧址 | 扁担会革命旧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扁担会革命旧址 1935年 信阳县 鄂豫边省红军游击队诞生旧址,又称扁担会革命起义旧址。在信阳市西北45公里处的邢集乡高堰村小石岭庄,有一处座西朝东的院落,这里就是鄂豫边省红军游击队诞生地旧址。 1935年,河南省委和鄂豫边工委遭到破坏后,合并成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不久,省委确定在属桐柏山区的信阳、确山、桐柏、泌阳四县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这年九月,派周俊鸣同志(原河南省委军委书记)来到这一带,联系当地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吴仁辅及汪心泰、吴恒秀等建立起中共尖山支部,书记汪心泰。月末,省委书记张星江、委员王国华等来这里指导工作,认为此地偏僻,群众基础好,遂将省委机关迁到这里(当时省委也曾经在此旧址活动),着手建立红军游击队的准备工作。 1936年1月4日,鄂豫边省委在这所旧址(汪心泰同志的家)建立了红军游击队(亦称豫南游击队)。当时游击队只有7人:队长周俊鸣、指导员张星江(兼)、还有王国富、汪心泰、吴恒山、康春、老汪。有枪三支,一支打不响,称为两根半。当天夜里就举行武装暴-动,打死了一个当地无恶不作的联保主任,缴获了保公所的六条枪。接着,在宋冲、竹沟、石滚沟一带打土豪,夺取反动地方武装的0弹药,各县地下党又输送来一批党员,不久就发展到30多人、14条长枪和5条短枪的队伍。 在以后的岁月里,游击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信、确、桐、泌一带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到1936年底,游击队已经发展到近200人了,成为我党当时在南方八省中坚持游击战争的14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为抗日战争时期的竹沟根据地及中原局和河南省委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其主要成员后来大多成为新四军二、四、五师的骨干力量,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旧址是晚清时青砖布瓦四合院建筑,共有砖木结构房12间。解放后曾多次对其进行维修保护,使得旧址基本保持了原貌。2014年,省文物局批准了信阳市编制的维修方案,自2014年10月开始对旧址进行维修。维修中,对主房和厢房的房瓦、梁、檩、椽、门窗、顶蓬等需更换的部位一一作了更换;恢复了院墙和前后门楼;院内做了灰砖地坪,院外修建了小型广场,摆放了部分石磙、碾盘、牛槽等民俗器物;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2015年3月25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扁担会革命起义旧址(豫鄂边省委游击队诞生地旧址)一期维修工程近日竣工,并通过了市文物局的初步验收。今后,还将继续实施二期维修工程,拟恢复已倒塌的北厢房房屋3间,对旧址内部进行必要的整治。同时会同平桥区文化新闻出版、党史等部门收集资料、深入研究,提炼主题、陈列展示,将旧址开辟为扁担会革命起义纪念馆,发挥其向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作用。 |
信阳北湖水利风景区 | 信阳北湖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中原水上天堂、豫鄂休闲胜地、信阳城市公园——羊山新区北湖风景区,位于信阳市行政中心以北1.5公里处,属国家中Ⅱ型水库,水域面积2300亩,休假度假区总面积30.6平方公里,辖仓房、顾岗、石子岗、周湾四村(原属彭家湾乡辖4村),总人口7109人,总面积30.61平方公里。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无霜期年均221天,环湖形成了以松树、国槐、野桃、栎类等为主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林草覆盖率高达98%,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质量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保存着过渡带特有的生物群落,是南北动植物的“基因库”,景区内盛产茶叶、板栗、石榴等信阳特产和花鲢、白鲢、青鱼等30多种经济鱼类,活跃有白鹭、黄羊、野猪、白冠长尾稚等30多种野生动物,是生态农业的“体验园”和野生动物的“观赏园”。是一个以观光体验、运动健身、疗养度假、商务会议等为主要功能的综合型休闲度假风景区。 主要荣誉: “中国绿化基金会生态教育基地”、 “国家水利风景区”、 “农业部水产养殖示范场”、 “河南省水利风景区”、 “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西北部。距信阳市70公里,距京广铁路、107国道25公里,距335省道6公里。是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保护区面积24平方公里,主峰小石顶海拔813.5米。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上,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保留了大别山和桐柏山结合处完整的天然次生林。据调查,保护区内有植物235科954属2435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3种。另外,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约2300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2种。保护区受地质构造影响,峭峰林立,沟壑纵横。山上大石,有的似石床、有的似石柜、有的似孔雀、有的似卧佛,堪称鬼斧神工。保护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这里曾是南伯候姜文焕的封地,小山顶为其祭祀地;春秋末期,楚国国君楚昭王被吴王打败后也曾逃到这一带避难,随后到长台关建立了城阳城;秦末时期,楚霸王项羽为寻找楚国国君后裔也曾到过此地;东晋名将祖逖曾在此屯兵,当时他与同为司州主薄的刘琨常相互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闻鸡起舞》这一典故便由那时得来;唐初大将尉迟恭亦曾在此地屯兵。山上的小山顶道观为“信阳八景”之一,始建于北魏,里面有天王殿、娘娘殿,整日烟雾缭绕,常年烟火不断。另外还有祖师顶、老寨山、天目沟、情人谷、还魂坡、殉情崖、鸳鸯池等景点。 |
龙池大峡谷 | 龙池大峡谷方圆8万公顷,从古至今一直被推为“罗山八景”之首,革命战争年代,一直是0人革命活动的主要根据地。 著名景点有仙女洞、万人锅、油盐罐、铁门坎、快活岭、天堂、白门楼、犀牛望月、梅花桥、月亮石、鹰嘴石、劈破石、黑白龙潭、弥陀禅寺、石刻等三十六个景点。 龙池大峡谷年均气温在13—15℃,夏季山上山下日温差7℃,夜温差15℃。植物类有1000多种,动物类有190科1067种之多,其中有国家级一类保护动物白冠、白冠长尾雉等。 弥陀禅寺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公元420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明末清初,仅留三层大殿。1934年一度被毁。1943年重又修缮。文革期间,龙池寺院又惨遭浩劫,寺院毁坏殆尽。寺院占地面积2公顷,原正殿9层,偏殿3层,现仅存一层大殿,长为14.6米,宽14.5米,为砖石结构。 |
城阳城址 | 城阳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北部,南距信阳市25公里。京珠高速、沪陕高速转107国道可达。是我国现存六座楚王城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具考古价值的一座古城址。该城始建于春秋,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78年,秦破楚郢都,楚顷襄王逃至城阳,把这作为临时国都,“亡羊补牢”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秦汉魏晋时为城阳县、郡,是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隋唐以后逐渐废弃,前后计1000多年。信阳市于2004年12月成立城阳城址保护区。 城阳城址包括内城、外城、太子城、楚墓群等。内城分南北两城,面积68万平方米,部分墙体保存完好,城外壕沟轮廓清晰可见。外城亦名防御城,东、西、北三面基本以地势防御,南墙西接内城,面积182万平方米。太子城位于城址的东北角(相传是西周申伯候筑以居太子宜臼),西北两面临十字江,以势所建。面积约4万平方米,墙体保存完好。在城阳城西南400米的高岗上是著名的楚墓群。1957年、1958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此发掘了一号墓、二号墓,两墓共出土各类文物1317件,特别是一号墓出土了我国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用其演奏的《东方红》乐曲,1970年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回响太空。近年来,该地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木漆器、陶器等文物,其中青铜套盘、编钟堪称稀世珍品。郭沫若、顾铁符、黄盛璋等都研究过城阳城址及其墓葬,并发表过学术论文。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开发,对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历史价值。城阳城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有晒金场、饮马塘、跑马岭、白马寺、锅底湖、千年古井、千年古桑等令人回味的民间传说及景点。 景点位置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长台乡 |
烧盆店遗址 | 烧盆店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烧盆店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址: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烧盆店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孙寨遗址 | 孙寨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孙寨遗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甘岸办事处孔庄村孙寨村民组。遗址地处淮河上游左岸,右岸即为游河入淮处,也就是《水经注·淮水》篇“淮水又东,油水注之”所在。遗址主要由东南、西北两个台地构成,高出周围约2米。东南台地为椭圆形,东西182~284米,南北152~210米,面积5.2万平方米左右。西北台地近方形,东西84~127米,南北114~120米,面积1.3万平方米左右。两个台地周围均有壕沟环绕,现用作鱼塘,两者之间有道路相通。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平昌故城 | 平昌故城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平昌故城 时代:汉 地址:信阳市平桥区平昌镇古城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信阳楚王城 | 信阳楚王城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楚王城 信阳市平桥区 |
信阳红军桥 | 信阳红军桥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桥 信阳市区东南17公里的五里店乡辛店村 辛店村有一座抗战时新四军五师所属的信(阳)罗(山)边县委指挥部为当地群众所修的灌溉、行人两用的渡槽桥。桥长107米,高2.6米,均由石条砌成,当地群众称它为“红军桥”。 诞生在抗战时的新四军五师,主要活动在豫南、鄂中、鄂东北一带,并成立了豫鄂边区政府。为了打破敌伪顽的武装包围和经济-,边区政府决定在这一带兴建水利事业,发展生产。当时辛店、郝堂一带,南靠大别山,北靠平原湖泊,因水利失修,经常水旱灾荒不断,严重影响了边区人民的生活。为解决这一带农民的疾苦,一九四一年冬,信罗边区政府指战员带领群众一道冒着严寒挖沟运石,不到一年便建成了长约八百多米的灌渠。从此,山水顺着灌渠流入平原,使1500多亩稻田受益,为边区的抗战作出了贡献。这座“红军桥”就是当时水利设施的一部分,目前还被利用。 红军桥是我党我军紧密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见证。红军桥的建成使用,不但为当时的边区经济建设和突破敌人的红济-作出了贡献,尤为可贵的是架起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连心桥,现已成为当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为促进两大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鸡公山风景区 | 鸡公山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鸡公山是块风水宝地,它位于大别山西端与桐柏山紧密相连,如果把蜿蜒千里的大别山和桐柏山比喻成两条巨龙的话,那么鸡公山就是这两条巨龙口中璀璨的宝珠,“二龙戏珠”自古就是中国民族象征吉祥的神话,希望鸡公山之旅给你带来吉祥、带来万福。鸡公山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美誉,历史上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文字记载,其后众多名人骚客、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也来山游玩,文人们留下了大量的赞美诗篇。上世纪初,平汉铁路通车以后,洋人蜂拥而至,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供人们旅游度假的风景区。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集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兼有疗养、避暑、旅游、观光、科研、实习、自然生态保护价值的山岳型风景名胜。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现成为“中国少儿手拉手活动营地”、“中国老年协会疗养基地”和“中国文联艺术家采风基地”。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景区资源,加快鸡公山各项事业的发展,2001年鸡公山管理区成立,使原来景区面积的27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87平方公里,对整个景区及周边保护地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旅游资源统一利用。鸡公山管理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欢迎各界朋友来山投资,共建旅游大业。今后,鸡公山人将以“国内著名、世界知名”为目标,把鸡公山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观光休闲、商务会议、科研考察、培训学习、避暑疗养的胜地。 鸡公山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鸡公山海拔并不是很高,只有七、八百米,但地理位置独特,两边峡谷深平,长年风生风息,鸡公山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对某些疾病如肺病、脚气病、心脏病、气管炎、高血压都有特殊疗效。再者有奇峰怪石,泉溪瀑布,珍花异草,山村田园和风韵殊异的楼台亭榭等诸多因素构成优美的自然风景区,鸡公山长年又被云雾所笼罩,被誉为“云中公园”。鸡公山盛夏无暑,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仅有23℃,同信阳市和“火炉”武汉温差居然达到4—7℃,“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可谓“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游客朋友,即使在炎热夏季你也得准备好春秋装哟,不仅如此,鸡公山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嶙峋耸峙,造化精灵,房在石上建,树在石旁生,草在石中长,花在石边开,泉在石下流,皆具怪、巧、奇、美的特点,与其它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鸡公山四季景色,变幻动人,春夏秋冬,时移景异,神奇莫测。鸡公山东沟瀑布群是以水景为主体的风景长廊,全长约二十里,姿色天成,野趣极浓,乘坐空中索道可前往。古往今来,鸡公山以其雄伟秀丽的景色和特定的地理环境,还招来了许多历史名人,有明太祖朱元璋、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以及红花女那富有传奇的故事……,这些都给鸡公山增添了许多美丽的色彩,也给鸡公山蒙上神秘面纱。 鸡公山不但南北文化交融十分明显,而且更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内涵。早在上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二十三个国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巨贾,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韵殊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这些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依山就势,交相辉映,俨然是“万国建筑博览会”。在全国山岳型风景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鸡公山是南北方的分界线,还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南北植物均可在这里安家落户,植被覆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仅中草药就占600多种,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和“天然中草药园”。当年李时珍千里迢迢来鸡公山采药,为《本草纲目》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上世纪初,英美植物学家也曾在鸡公山研究培育植物,这里是生物工作者理想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是天然的绿色基因宝库。 鸡公山是唯一由外国人发现并开发的避暑胜地。鸡公山真正得到开发的历史始于1902年,美籍传教士李立生的造访,揭开了鸡公山百年开发的历史。“十里风飘九国旗”,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有23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和中国的军阀、官僚在鸡公山建造的避暑别墅,据1936年《鸡公山指南》记载,总量不下500栋,1935年常居外国人口达2201人,可谓盛况空前。鸡公山因此与庐山、莫干山、北戴河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鸡公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从洋务运动到军阀混战,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中国重大的事件都能在鸡公山找到历史痕记。教会建立美文学校、韩安、波尔登开创铁路林场、冯玉祥兵工造林、靳云鄂颐庐争气、吴佩乎流落鸡公山、萧耀南召开“鸡公山会议”、北伐军鸡公山奏凯、陈赓红旗插上鸡公山、红军抓洋人反“清剿”、张学良东北中学-鸡公山、四野南下工作团驻训鸡公山等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抗战期间,韩复榘葬于鸡公山、田汉看望抗敌青年军团艺术大队、蒋介石召开“中原会议”指挥武汉保卫战。 鸡公山文化内涵丰富,各有千秋。首先鸡文化。在鸡公山,民间有着拜鸡的传统,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中说:“游人探得青峰寺”,青峰寺小如炉灶,即为拜鸡的场所。鸡者,吉也;公者,尊也;山者,寿也,所以,来到鸡公山,福禄寿俱全!其次是建筑文化。2006年,鸡公山近现代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饱经沧桑的老房子,是鸡公山的文化符号,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第三是抗战文化。鸡公山诸多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抗战文化。在庆祝建国60周年公布的百首爱国歌曲中,有一首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曾作为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为大家所熟知。大家所不知道的是,这首歌的曲作者阎述诗是鸡公山东北中学的老师。据东中学生、原黑龙江省委书记李剑白回忆,这首歌“是上鸡公山以后才唱起来的”。第四是宗教文化。历史上,鸡公山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教并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鸡公山是基督教名山。鸡公山上有单独的教会区,有大小两座教堂,四所教会学校,有教会区组织北沟协会,有20多个基督教分支。第五是茶文化。鸡公山有着深厚的茶文化背景,如“唐宋遗株”、“口唇茶的传说”、“古茶道”,以及大、中、小茶沟等地名。 此外还有寻根文化、分界文化都是开展文化旅游的沃土。 鸡公山气候宜人。鸡公山是冷暖空气交绥区,两侧峡谷深平,易于通风,似两条通风走廊,一年四季,时有风生风息,故有“无日不风”之说,特别是夏季,清风送爽,驱热消炎。由于鸡公山处于南北动植物过渡带,山上植被丰茂,覆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200多种。由于受地形、植被、风、雨的交叉影响,鸡公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相当,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23.7℃,最高气温32℃。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誉。鸡公山虽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 鸡公山风光秀丽。“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是鸡公山独特的八大自然景观。除此之外,早在二十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23个国家的传教士、外商和中-阀、官僚,兴建了不下500栋避暑别墅,在万绿从中、秀峰之间,分布着数以百计风格殊异的别墅,依山就势,堪称建筑奇观,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加上名人遗迹、摩岩石刻、革命纪念地、神话传说等,鸡公山自然、人文景观有机融为一体,常使游客流连忘返。鸡者,凤也。历经百年历史沧桑的鸡公山,犹如一只美丽而高贵的金凤凰,历经磨难,正浴火重生! 景区门票:63元/人 开放时间:全年均为24小时开放 7月1日开始实行联票,鸡公山风景区+波尔登森林公园一共120元。 电话:0376-69122896912058 地址:信阳市浉河区行政中路171号附近 类型:国家公园森林地质地貌山历史建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376-6912058 官方网站:http://www.kikungshan.com/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信息: 景点通票(鸡公山风景区、波尔登森林公园):120元/人,鸡公山风景区:75元/人,波尔登森林公园:45元/人 |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 |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境内,北依淮河,南靠大别山,为国家AAA级景区,观赏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多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山水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并有多处原始森林;整个景区主要以万亩茶园、竹海、森林、湖泊和峡谷瀑布群为主体,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豫南民俗为基调,形成茶、竹、禅三位一体,山、水、情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 目前西九华已开放迎宾的景区有禅文化景区、茶文化景区、竹文化景区、民俗体验区、山水游览区,以及旅游服务区。禅文化景区包括,妙高禅寺、鹿鸣庵、高僧塔林、登山天梯、寻根楼等景点,其中妙高寺始建于隋,传承千余年,是鄂豫皖交界地区最有影响的佛教圣地;茶文化景区以万亩茶园为背景,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为载体,以妙高寺佛茶场、茶艺长廊、茶竹文化苑为体验场所,向游客展现悠久的豫南茶文化。西九华山的竹海是豫南地区的一大奇观,也中原最大的天然竹海氧吧,随处可见的一片片竹林,掩映着西九华山的农舍、水田,勾画出一幅幅人间绝美的田园画卷。留梦河谷山水画廊是一个峡谷景区,全长约三公里,留梦河贯穿峡谷始终。景区内有六处较大的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白龙潭瀑布,飞流直下,蔚为壮观。峡谷中植物品种丰富,春天时多种野生兰花在谷中悄悄开放,空谷幽兰、清香雅致;山岩上一树树映山红迎风怒放,如朵朵红云漂浮在谷中。盛夏时节谷中浓荫蔽日,清凉舒爽,气温比谷外平均低2-3度,是难得的避暑胜地。秋天谷中红枫、黄栌等暖色与茶树、冷杉、竹林等冷绿色相互映衬,在静静的深潭中倒映出一幅幅层次分明的七彩画面。冬天谷中银装素裹,会形成独特的冰瀑景观。留梦河谷山水画廊是西九华山自然山水的精华,是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茶竹文化民俗体验旅游区占地100多亩,以豫南民俗文化为主调,全景展现豫南地区民俗文化,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民俗演艺大舞台的精彩演出,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农耕、粗粮加工、茶叶加工、磨豆腐、榨油、酿酒、织布、造纸、制陶、竹柳编制、打铁、制香、酱菜等民间手工业生产过程。 旅游接待区由会议中心(四星级酒店)、农家院、竹韵山庄别墅、及停车场、餐饮等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全方位提供吃、住、行、乐、购旅游服务;免费旅游车搭载着游客,穿梭于80平方公里的景区范围之内。白鹭湖温泉度假区是西九华山景区正在开发的旅游项目,阳光沙滩、竹排、快艇、游船、摩托艇、索道速降、热气球、碰碰车、高尔夫练习场、温泉度假别墅一应俱全,实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长江河漂流,悠闲时泛一叶轻舟,览两岸青山翠影,在无惊无险中领略自然的温柔与优雅,陶冶心灵;勇敢者,操桨弄舟,中流击水,作怒涛搏击,虽有惊而无险,可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雄浑壮阔,锻炼体魄;探险者,穿山破浪,漂于险境,忽现于浪尖,忽没于水中,只为征服自然……景区所有项目设施将在两年内全部建成。届时,西九华山将成为山水交融,动静结合的豫东南地区最大的旅游胜地。 最佳游览 西九华一日游: 西九华接团,上午游览禅区(南天门、妙高禅寺、鹿鸣庵、比丘塔林、得儿窝、望丫台、高僧塔林)、茶山观赏区。下午游览留梦河谷山水画廊等景区。 西九华二日游: D1:西九华接团,游览禅区(南天门、妙高禅寺、鹿鸣庵、比丘塔林、得儿窝、望丫台、高僧塔林)、留梦河谷山水画廊等景区。晚上住景区内4星级宾馆。 D2:游览茶竹民俗文化村、茶山观赏区、竹海观赏区。 交通路线 1、郑州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450公里,沿金珠高速行驶271公里,从南阳/合肥出口离开,朝罗山/合肥方向,进入沪陕高速行驶166公里(经沪陕高速豫皖收费站(固始))抵达黎集/陈淋子镇出口,沿高速连接线行驶13公里,到达景区。 2、武汉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330公里,沿京珠高速行驶143.8公里(经鄂北收费站(大悟)),从南阳/合肥出口离开,朝罗山方向,进入沪陕高速沿沪陕高速行驶166.4公里(经沪陕高速豫皖收费站(固始)),从黎集/陈淋子出口离开,左转行驶12公里,到达景区。 3、六安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65公里,沿合六叶高速行驶53公里,在叶集出口离开,过史河大桥到达陈淋子镇,继续行驶12公里,到达景区。 4、312国道至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从312国道行驶至叶集出口下车,距离景区约16公里。 交通 自驾:郑州——连霍高速——大广高速——沪陕高速——陈淋子镇高速口——西九华山。 门票 通票100元(包含:千年古刹--妙高禅寺30元/人,山水画廊--留梦河谷30元/人,豫南农耕农作坊--民俗文化村30元/人,-故里--寻根楼20元/人,万亩竹海--竹海迷宫20元/人,万亩茶山观赏区、景区内旅游大巴车20元/人,单景点门票+景区交通共计150元/人,通票价100元/人) 景点位置 河南信阳固始县陈淋子镇西九华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 陈淋子镇 固始县辖镇。1950年建陈淋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陈淋子管理营,1959年建陈淋公社,1983年改陈淋子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7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5万。通公路。辖陈淋子、汪岭、后冲、土门岭、红花、垣墙岗、孙滩、大竹园、徐家楼、白龙岗、大营、快活岭、童楼、熨斗山、赵营、南古城、草田、中滩、凉亭、联合、圣塔寺、前庄、义……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