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武汉市 >> 江汉区

江汉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武汉市博物馆

武汉市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先民以其勤劳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璀璨的精神宝库。为了准确、真实、直观地展示武汉城市文明史,使观众全面  了解武汉地方历史发展脉络、感受武汉厚重、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武汉博物馆举办了大型系列地方历史展览《武汉古代历史陈列》、《走向近代的武汉》和《历代文物珍藏陈列》、《古代陶瓷艺术陈列》、《馆藏近现代名家绘画展陈列》三个专题艺术展览。通过武汉历史陈列和专题艺术陈列这两扇穿越历史的窗口,武汉博物馆为观众展示了悠远、凝重、丰厚的中国古代文明和瑰丽多姿、八方交融的江汉区域文化。  青铜器中,商兽面纹十字孔瓮出土于武汉市黄陂区商代遗址盘龙城,是研究武汉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东汉诗经铭文重列式神兽镜,其铭文经着名的金石学家罗福颐先生鉴定为在西晋时就失传的鲁诗。在亡佚了一千七百多年以后重新被发现,尤显珍贵。玉器中,白玉双凤交颈壶,壶底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是从皇宫流散到民间的古玉精品。三国时期的青瓷坞堡,1986年出土于黄陂滠口镇,是一件能  充分反映当时地主庄园经济缩影的典型器物。宋湖泗窑青白瓜棱执壶,出土于武昌县湖泗窑遗址。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极为少见。书画中,文徵明的草书、仇英的《竹梧消夏图》、黄鼎的《黄陵庙图》、朱耷的《猫石图》等均为明清着名书画家的作品。  武汉博物馆在提高陈列形式的文化品位上进行了不断探索。力求使陈列效果在规范中求变、在变化中求新。每楼展厅都有明确的主题。一楼三个展厅:《历代文物珍藏》厅追求宁静雅致、寻古探幽的神秘风格;《古代陶瓷艺术》厅营造明朗、素雅、光洁的陶瓷艺术风格;《馆藏近现代名家绘画展》厅定位为淡雅、幽静、简洁的中国传统书画意境。二楼是武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设计者围绕着武汉独特的历史背景,在陈列手段上进行了艺术创造。《武汉古代历史陈列》和《走向近代的武汉》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巧妙地将历史文物、复原场景和数码技术结合,营造出真实、奇妙、梦幻般的历史与现实。此外,武汉博物馆还专门设有为观众服务的多媒体触摸屏与语音导览设备。在这里,观众能倾听到古老历史脉搏的跳动,感受到心灵深处对传统文化和美的渴望和追求。  除了利用陈列展览的形式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外,武汉博物馆还十分重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武汉文博》杂志和“武汉博物馆网站”是武汉博物馆的两个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是武汉博物馆培养专业人才、普及文物知识、传播文博信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窗口,是人们探寻人文关怀、触摸中华文化底蕴的艺术殿堂,也是展示武汉博物馆厚积薄发、开拓视野、彰显风采、广交朋友的重要场所。  武汉博物馆藏品丰富,种类繁多。文物包括了青铜器、玉器、竹木牙雕、砚台、印章、鼻珐琅、陶瓷、书画等诸多门类的珍贵文物。现有藏品5万余件,展出各类精美文物2000余件。其中:既有清宫造办处的御制秘器、也有历代名家高手的杰作;有考古研究价值极高的出土文物,也有工艺精湛的传世珍品。  其中重要的藏品有:  青铜器中,商兽面纹十字孔瓮出土于武汉市黄陂区商代遗址盘龙城,是研究武汉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东汉诗经铭文重列式神兽镜,其铭文经着名的金石学家罗福颐先生鉴  定为在西晋时就失传的鲁诗。在亡佚了一千七百多年以后重新被发现,尤显珍贵。玉器中,白玉双凤交颈壶,壶底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是从皇宫流散到民间的古玉精品。三国时期的青瓷坞堡,1986年出土于黄陂滠口镇,是一件能充分反映当时地主庄园经济缩影的典型器物。宋湖泗窑青白瓜棱执壶,出土于武昌县湖泗窑遗址。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极为少见。书画中,文徵明的草书、仇英的《竹梧消夏图》、黄鼎的《黄陵庙图》、朱耷的《猫石图》等均为明清着名书画家的作品。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汉口青年路373号  类型:博物馆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27-85601720;027-85872318;027-85601377;027-65650603  官方网站:http://www.whmuseum.com.cn/  开放时间:  9:00—5:00(法定节假日不休息)每周五闭馆展厅维护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每天发放免费参观券3000张(上午2000张,下午1000张),发票时间为每个开放日的9:00—16:00。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是全国百家历史名园之一,始建于二十世纪初,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已成为集游览、观赏、文化、娱乐、饮食、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  中山公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积6万平方米。绿地率91%,古树名木140株。景观功能分前、中、后区。其中西合璧的园林风景,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惊险有趣的游乐项目一直受到广大游人的赞誉。  二OO一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对中山公园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工程,奋战十个月,公园旧貌变新颜,园林景点如门楼雄姿、棋盘山色、金龙戏水、四顾0、素春茹冰、松月凝碧、湖心秋月、胜利之光、虹霓大展、广场鸽哨等令人留连忘返;人文景观如武汉受降堂、受降纪念碑、大门楼、张公亭等令人深沉遐思;大型游乐项目如过山车、峡谷漂流、太空飞棱、豪华碰碰车、勇敢者转盘、儿童诚、西游记宫等令人回味无穷。  网址:http://www.zhongshanpark.com/  地址: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1265号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27-85805930;027-85780746  官方网站:http://www.zhongshanpark.com/  开放时间:  公园全天开放,游乐场营业时间:夏令时(5-10月)周一-周五9:00-18:00,周六、周日9:00-20:00;冬令时(11月-次年4月)周一-周五9:30-17:30,周六、周日9:30-19:00。喷泉开放时间:周六、周日10:30、15: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免费开放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公园内,为长方形单层厅堂式建筑。1945年9月18日,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司令官孙蔚如将军在此接受华中战区侵华日军冈部直三郎率属21万人投降。(第四批)  旧址建于1942年,原系日伪武汉市市长张仁蠡主持兴建的张公祠(张仁蠡是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第十三个儿子),祠内供有张之洞的牌位和张姓家谱。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8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上将在这里举行受降仪式,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等由中国士兵押至受降堂前,摘下佩刀,以示解除武装,低头进入受降堂,递上投降书。接着孙蔚如将第六战区命令交冈部签字受领。此次受降共接受日军官兵202335人、骡马9967匹、手枪4474支、步枪159654支、轻机枪4585挺、重机枪566挺,以及大量火炮、子弹等。9月25日,武汉地区日军53995人全部解除武装。自此,张公祠更名为“受降堂”,汉口市政府在受降堂旁树立一块汉白玉受降纪念碑。碑高1.30米、宽0.345-0.395米,上面刻有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题写的碑文:“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蔚如奉命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率属二十一万签降于此——第六战区司令官孙蔚如题”。  武汉解放后,受降堂匾额被摘除,受降纪念堂被撤掉封存。2000年市文物部门将受降堂按原貌修复一新。200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70周年,也是侵华日军在武汉投降56周年纪念日,受降堂内布置《抗战史料陈列展览》,收集30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40多件实物正式向游人开放。它是中国内地15个受降点中唯一对外开放的受降堂。2002年11月7日,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常青公园前身为江汉苗圃,位于汉口常青路西侧,占地面积25.46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1.87万平方米,水面积1.67万平方米,绿地率为91.93%,于1997年开始建设。该园拟建成一座具有欧式风格的公园。已建成首期16万平方米对外开放。  公园分为青少年儿童活动区、中心游憩区、老年活动区、西部游憩区、生产区、职工生活区及公园管理处七个部分。青少年儿童活动区位于公园两个主入口之间,占地3.5万平方米,包括公园东大门、理想广场、青少年之家、儿童游戏场等项目。中心游览区位于公园中部,是主要游览场所。  主要景点是中心岛,岛上建有面水轩及晓春亭,水榭,桂香亭等。现已建成长亭、拱桥、曲桥、六角亭等园林建筑及管理办公室。  公园植物配置以常绿植物为主,结合分区和立地条件成片配置观花观叶植物,形成丰富的季相变化和景观特色,根据不同景区要求,选用不同的植物材料,进行主题创作和植物造景。青少年儿童活动区以樟树、意杨、广玉兰、合欢等为主,中心游憩区以白玉兰、枇杷、丁香、红叶李为主,老年活动区及西部游憩区以广玉兰、竹子、梅花、桂花、紫薇为主。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道常青路105号,汉口常青路西侧。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民众乐园

  武汉民众乐园在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为较大的文化娱乐场所。始建于1919年。或商营或官办,几度更易。初名新市场,曾改称血花世界、人民俱乐部、民众乐园、新记与明记新市场等。老民众乐园在解放前就与天津劝业场、上海大世界并称为三大娱乐场。  新民众乐园,始名“汉口新市场”,位于中山大道民生路上首,是一个娱乐、商业兼备的综合性游乐场所。民国初年,由汉口知名人士刘有才等集资兴建,1919年主要部分建成开业,1920年全部建成。主建筑群是一座临街7层圆顶大厅门楼和两翼3层楼房(“凹”平面),其他建筑还有“雍和厅”(杂技)、大舞台、新舞台以及贤乐巷、协兴里一带的20多栋住房。全园占地面积12187平方米,建筑面积17168平方米,场地设施仿上海“大世界”,分别安排了3个剧场、2个书场和中西餐厅、弹子房、小型商场、阅报室、陈列室、室内花园(即所谓“小乾坤”)、哈哈亭(即哈哈镜)、溜冰场以及杂技、舞台等。另外,在进园处设有“鸳鸯池”(后改金鱼池),池中叠石为山,周围环水,山腰塑有捉迷藏的裸体小儿,山顶飞瀑奔泻。一对鸳鸯在池水中浮游。  “新市场”后部的“趣园”(小花园,系主体建筑落成后请日本设计师设计而建)设有茅亭、竺桥、莲池、喷泉(水从莲心上喷出)等建筑小品。全园建成开业,曾驰名国内外。1946年全园有各种剧座4500席,为武汉最大的文化娱乐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园内建筑多次维修,1981年,原大舞台和新舞台分别拆建成现代建筑的江夏剧院、群众剧院。  现今更名为新民众乐园,是新加坡雅诗阁集团在中国的投资项目之一,是武汉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娱乐购物中心,并且已成为展示中国中部民族文化和时尚风情的窗口。新民众乐园自创设计风格,商场布局极富现代品味,室内设计更是动感十足,洋溢着时尚的气息。同时传统与现代兼收并蓄,琳琅满目的商品、异彩纷呈的娱乐项目、丰富多姿的促销活动,是武汉市第一家"一站式"消闲娱乐购物中心、全市唯一的透明式覆顶文化广场。新民众乐园在具有将近百年历史的老民众乐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老民众乐园在解放前就与天津劝业场、上海大世界并称为三大娱乐场。扩建后的新民众乐园成了一个集休闲、购物、娱乐、美食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乐园总建筑面积达40,000平方米,可租赁面积23,000平方米,堪称华中最大的文化娱乐中心。  老民众乐园在解放前就与天津劝业场、上海大世界并称为三大娱乐场。1997年,新加坡盛捷控股有限公司在具有八十年代历史的老民众乐园的基础上,将其改扩建成了一个集休闲、购物、娱乐、美食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乐园总建筑面积达40,000平方米,可租赁面积23,000平方米,是华中最大的文化娱乐中心。  新民众乐园自创设计风格,传统与现代兼收并蓄,商场布局极富现代品味,室内设计具有时尚气息。作为武汉市唯一的透明式覆顶文化广场,新民众乐园现有150余家商铺,其中香港立-际娱乐有限公司投资具有国际水准的环艺电影城,轮番上映影片,是全国第一家达到歌剧院音响效果的影院。  新民众乐园是从1919年的新市场、1927年的血花世界以及1945年-1995年的民众乐园发展至今的。改造后的新民众乐园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现代与传统兼收并蓄,文化与商业齐头并进,并努力把文化艺术的传播作为重点贯穿工作计划。目前,新民众乐园以其宏大规模和游乐内容造就了大众性综合文化娱乐购物中心形象,吸引了众多的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  建成后的新民众乐园文化经营面积从原有的6000多平方米增加到近1万平方米,改变了过去设施陈旧的状况,现有武汉市第一家拥有五个银幕的现代化电影城、一个集现代科技与模拟声像的电子游乐市场、歌舞厅和80余间自助KTV包房。  

西北湖绿化广场

  西北湖绿化广场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金融一条街中段,建成于1999年,占地面积31.17万平方米,是武汉市内一座集合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广场。  整个广场由水上架空观景平台、圆弧形下沉广场、大型旱喷泉、迷宫、亲水平台、立体停车场、栈桥、休闲长廊、雕塑、大型音乐广场和组合式体育运动器材等组成。  广场每天都热闹非凡,从谈情说爱的情侣到跳舞健身的大叔大妈,人来人往,人气很旺。园内设置了许多供小朋友玩乐的游乐设施,给小孩子们一个娱乐的好地方。在繁华的市中心,高楼大厦之间能有这样一汪碧水、一片绿地,让人心情顿感愉悦。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建设大道705号  类型:城市公园广场  游玩时间: 建议20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汉关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汉口开埠以后,清政府于1862年在汉口设立海关,名江汉关。现存江汉关大楼落成于1924年。  大楼总高40米,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大楼由主楼和钟楼两部分组成,塔式钟楼位于楼顶。主楼、钟楼均为四层。楼的外观造型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结合英国钟楼式样,四周立柱,外墙、柱全部用大件花岗岩构造,石作精细。楼顶钟楼四面装有直径4米的时钟,按时奏乐,声传三镇。为汉口的标志建筑。  江汉关大楼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又是武汉近代建筑的一大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江汉关:位于汉口沿江大道江汉路口,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是一座具有希腊古典式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江汉关大楼四周的建筑物均较它低得多,故特别引人瞩目,既庄重且典雅。  自刘亦农17岁进亨达利钟表公司到现在已整40年,修过的名钟名表不计其数。不过最让他自豪也是时间修得最长的一个钟却不属于任何人——江汉关楼顶上走了87年的大钟。40年来,刘亦农每天听着大钟敲着那首熟悉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曲》上下班,无数次登上钟楼,透过窗口看到这个城市的巨变。  江汉关建成于1924年,数十年来与水塔并称武汉最高建筑。楼顶的大钟是专门从英国订制的,当时有能力安装调试这口大钟的只有亨达利钟表行。从此,亨达利就成了江汉关大钟的“御用”维护人。亨达利为此成立了一个护钟组,历年来共有四位组长,人称“护钟人”,刘亦农就是第四代护钟人。  1987年,市政府决定对江汉关大楼进行大修,亨达利负责大钟的修复。刘亦农的护钟组将整个钟全部拆成了零件运回亨达利,整整修了一年。  “那时候江汉关大钟可比现在重要多了,武汉人刚开始追求‘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加收音机),老百姓每天都是靠它上下班对钟表的。”刘亦农笑称,当年许多武汉人有个习惯性动作,一听到江汉关的钟声,就会抬起手腕看看手表准不准,“那时,武汉高楼少,汽车也少,城市很安静,顺风的时候,钟楼报时钟声能传到青山那边去呢。”  进入90年代,人们开始从电视里对时,江汉关大钟那悠扬的声音逐渐淹没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高楼里。  2000年时,武汉市发起“让城市亮起来”工程,江汉关作为这座城市的地标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大修,刘亦农再次肩负改造大钟重任。“这次大修后,江汉关大钟可以说除了样子没变外,里面的东西全被换了。”换了石英机芯,误差率提高到十万年误差一秒,还装了GPS,自动跟踪格林尼治时间,每52秒校正一次时间。  大钟变了,钟楼下的城市也在巨变。江汉路早已经是步行街,刘亦农去修钟只能弃自行车改步行前往,但这让他有时间细细观赏一下这走了40年的老街发生了哪些变化。  今年初,江汉关下的老旧房屋已全部拆迁,和记黄埔计划投资20多亿改造这片上百年的老城区,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一片50多层的新商业中心,87岁的江汉关也将随之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沿江大道95号(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  类型: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0-30分钟  官方网站:http://www.jhgmuseum.com/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汉口江滩

  武汉江滩,武汉近年来新近改造的旅游景点,集旅游、休闲、健身、绿化、娱乐为一体。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是一位诗人对武汉江滩美景的赞颂。在武汉三镇的水景中,武汉江滩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三三两两的市民或游人悠闲地走在绿树繁花之中,穿行于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享受着忙碌生活中难得的闲适。  如此的美景,让人们很难想到在汉口新江滩建成之前,这片土地还是常受水患侵扰、直接影响武汉防汛的一大险滩。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武汉市江滩被抢占了184万平方米,堆着许多垃圾、瓦砾和违章建筑物,大量建筑物阻水,抬高了长江水位。“挤占水的空间,水就会将你逼进尴尬的境地。”由于防汛意识的淡漠,武汉江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起不到防御水患的作用。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位于江汉区利济北路71号(武汉市第一医院对面),占地面积427.2平方米,正中为“辛亥首义烈士公墓”墓碑,墓碑后面为墓冢。墓园后墙中有武昌起义浮雕,左刻“国魂不死”,右刻“天下为公”,均为孙中山所书。1911年11月l日汉口失守,战时总司令黄兴率民军-汉口,史称“汉口保卫战”。11月16日,黄兴命令工程营在汉水架设浮桥,以炮火掩护强渡汉水,向玉带门(今硚口路一带)发起攻击,17日民军攻至玉带门一带。在-,起义军民沿王家墩、玉带门从左翼进逼清军。遭到隐蔽在树林中的清军伏击,清军用机枪向起义军民猛烈扫射,一大批壮士英勇牺牲。后由红十字会及善堂联合会等组织出面收埋,连同歆生路(今江汉路)至济生堂(三民路)一带战役阵亡军民共约2000人,合葬一处,建立公墓(俗称“二大堆”),后又合建为一大冢。辛亥首义烈士墓自1911年建立至今,曾迁移二次。1919年为修建一条沟通现解放大道连接航空路的碎石土路时,由于烈士墓正处于路中,遂将烈士墓东移,即现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部大门内侧。后武汉市第一医院修建住院部时,又将烈士墓移至现在墓地。1956年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地质博物馆

湖北地质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江汉路始名于20世纪30年代,曾有“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的诗名来形容它,也有“小香港”的提法,是武汉著名的商业街,街上还保留了30年代遗留下来的西洋建筑。江汉路上店铺达400余家,其中有经营特色的专业店和老字号90多家,近30个行业,终日人流如织,热闹异常。  地址:汉口江岸与江汉两区之间,东南起自沿江大道的武汉关,向西北延伸,穿中山大道,至解放大道。  交通:可搭乘1路、7路、24、301、581、608、622、801等多辆公交车到达   

龙王庙公园

龙王庙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王庙公园在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可以欣赏两江汇合的景色  龙王管水,所以可能这类龙王庙在沿江地区很多见,绝对不止一个,武汉的这一处据说还挺有名,一般湖北地区的防汛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公园并不大,而且是免费的,可以到处转转,而且龙王阁也是免费登上的,可以登高望远。  景点位置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沿江大道  

孙中山先生铜像

孙中山先生铜像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先生铜像在汉口六渡桥的三民路、民权路、民族路交汇处,武汉人都知道有一个“铜人像”,他就是孙中山先生铜像。此铜像是继武昌阅马场孙中山铜像后,在武汉塑造的第二座铜像,建成于1933年。1992年定为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像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整体高约7米。四围环以花坛与护栏。地起用麻石建5级底座,成园形围绕基座。基座、像座呈四方形,花岗岩砌成,高4米余,铜像高2米多。孙中山先生身着中山服,右手执仗,左腿向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远方。  铜像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在3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由宋庆龄、何香凝、孙科、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恽代英、林祖涵、宋子文、谭延闿、陈公博等12人提交提案:在武汉塑造孙中山铜像。1929年开始,由时任汉口特别市市长刘文岛、继任市长吴国祯主持修建,并请上海雕塑艺术家江小谦设计塑造。  像座正面刻“孙中山先生之像”,两侧及背面镶刻有时任市长吴国桢撰写的二百七十六字的《像赞》和“序”,说明铜像修建缘起,歌颂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现据碑文照片抄录如下。铭文文白相间,读来颇费思量。  东面:自来立大德建大功行可则言可法者国人想望仪容往往立像以致崇敬而其像或雕木刻石或铸金绣丝或隆以祠宇或陈之广园通衢为式虽有不同然其表彰先德昭示来兹无古今中外一也  总理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四十余年肇造-勋德之隆亘古无俦而汉口华洋荟萃轮轨辐辏与武昌同为首义之地称华中重镇先生昔尝莅临今即世久而立像之典未具守  南面:斯土者滋用渐焉  民国二十年前市长刘公文岛拟于市内三民路口为先生建立铜像时国桢掌管度支筹资镕铸行将告成会市制变更刘公他调继以水患工遂中辍越明年十月国桢承乏汉市百端待理追维前事弥增感怀倘不踵而成之不帷无以对刘公抑且无以慰舆望爰鸠工鉴石筑场建立规则一如昔议乃为赞曰  西面:于穆总理维岳降神卅年革命救世淑人经天纬地五权三民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折中古今矩矱寰嬴始时号召社结同盟千艰万危持以忠贞卒建共和功莫与京南北綰毂江汉之滨义旗首举车驾频经邦人怀慕惝恍□□是用作像铜骨金身具感百世以感以興  据传,原碑文在“文革”中遭人以水泥覆盖,字迹已损毁。九十年代武汉市文物办维修铜像时欲恢复碑文,寻遍武汉三镇,后得知地方志专家徐明庭老人的祖父于抗战初期曾笔录全文。在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该碑文终于再现。  由孙中山铜像向四面散发出去的道路名称为三民路、民族路和民权路,在其东边还有民生路。三民路由此而得名,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有意思的是,连接民生路的一条小路名为“统一街”,此名为民国时期所得。  在离铜像不到500米的中山大道上,与“民众乐园”相邻有一座老建筑,名曰:南洋大楼,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建于1917年。1927年1月1日至当年9月20日,这里一度是武汉国民政府的办公处,就是在这里,国民政府作出了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的决定。三楼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会场悬挂着孙中山像及其遗嘱,重现了历史的场景。1986年,南洋大楼辟为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

江汉湖区湿地

  湿地真的是一个非常美得地方,高大笔直的树木,浅浅清澈的水域  景点位置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香港路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即南洋大楼,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下首、民众乐园旁边,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1996年11月20日,该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由爱国华侨简氏兄弟于1917年兴建,大楼共有六层,系水泥钢筋结构,十分坚固。  1927年1月1日至当年9月20日,这里一度是武汉国民政府的办公处,就是在这里,国民政府作出了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的决定。三楼的-二届三中全会会场悬挂着孙中山像及其遗嘱,重现了历史的场景。1986年,南洋大楼辟为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于1989年元旦国民政府正式迁汉62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汉口南洋大楼),位于汉口中山大道708号,是爱国华侨简氏兄弟投资兴建的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办公楼,是现存唯一国共合作的中央政府所在地。该楼于1917年兴建,1921年建成。南洋大楼系水泥钢筋结构,坚固宏伟,富丽典雅,富有欧式建筑风貌,是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与黄鹤楼、红楼并称的三大名楼之一。  广东佛山的旅日华侨简氏兄弟,在1905年就创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成为民族资本对抗外国资本的生力军之一。该公司生产的“白鹤”、“飞马”和“双喜”牌香烟与美国、英国生产的“大英”、“老刀”和“三炮台”牌香烟对垒抗衡。1917年,在几经坎坷而终于走上快速发展阶段之时,以-远瞩之目光,作为长期经营的战略决策,在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下首、民生路与民族路之间的闹市中心,投巨资兴建此楼。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系聘美国伯克利的土木工程师设计的,由汉合顺营造厂施工,于1920年建成。该楼采用当年为数极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是当年为数极少的设有电梯的楼房。中间为5层,两边为6层,对称布局,气势雄伟。大楼的外墙为36-60厘米厚的砖墙,正面为洗麻石粉面,楼顶建有回廊、圆顶、拱门、钟楼造型和阳台,富有欧式建筑风格,占地885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4740平方米,附楼2000平方米。大楼的一、二层为营业场所,二层以上为客房;楼内设有舞厅和电影场,装修和设备极尽豪华。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这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仅存的中央政府旧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洋大楼,除了它的建筑学价值外,它的历史价值和政治地位是怎么说也不为过分的,武汉人民应为它感到骄傲,也应当对它倍加珍惜!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汉口中山大道708号  类型:历史建筑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27-85663790  开放时间:  9:00-11:30,14:00-16: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江汉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民族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花楼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水塔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民权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满春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民意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新华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万松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唐家墩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北湖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前进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常青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汉兴街道 武汉市博物馆 中山公园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常青公园(江汉苗圃) 民众乐园 西北湖绿化广场 武汉江汉关大楼(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江滩 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湖北地质博物馆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龙王庙公园 孙中山先生铜像 江汉湖区湿地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规划展示馆

江汉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