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东方山风景区 | 东方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方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是一个佛教文化景区,素有“三楚第一山”美誉的东方山,因西汉时期大学士东方朔曾经寓此而得名,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4年),智印大和尚在此开设佛教道场,千百年来,东方山佛教文化代代相传,香火常年不断。风景区地处吴头楚尾,距省会武汉70公里,东与黄梅五祖寺、九江庐山相望,南与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相应成趣,西北方向与鄂州西山、黄冈赤壁相呼应,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周边相邻省会城市合肥、南昌、郑州、长沙仅需几小时车程。106国道纵横通过景区,交通十分便捷。东方山风景区内由曼倩垴、揽胜垴和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最高峰走马寨海拔475米。已查明的草本植物达20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山上山下的温度差达5℃,自然条件十分优越。2004年,风景区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其中80%以上为香客。经过近几十年的开发和建设,东方山已成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有影响力的佛教文化基地和湖北省最大的寺庙群。 被誉为“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位于黄石市下陆、铁山两个城区之间,方圆18平方公里,海拔470余米,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因西汉著名文学家、汉武帝近臣东方朔曾在此结庐读书、修道炼丹而得名。 东方山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八0五年)的弘化禅寺,历经千载,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以弘化禅寺为中心的22座大小寺庙,散落于群山峰壑之间。 东方山胜景纷呈,保存有“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懒卧、石船高撑、月涌禅关、仙履日暄、灵泉卓锡、道洞支停”等古八景。 东方山峰峦叠嶂,山睿纵横,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景区内古木参天,百花争艳,植物多达两千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气温常年比山下低5摄氏度,是避暑、观光、休闲的理想去处。其食、住、游、购、娱一应俱全,已成为集佛教文化和风景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地址: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路8号 类型:森林山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4-5小时 电话:0714-6367881;15871151928 官方网站:http://www.dfsgwh.com/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
黄石栗山寺 | 黄石栗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石栗山寺 地理位置 栗山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境地内。 寺院简介 栗山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境地内。建设年代:始建于东汉,迭经兴衰,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新进行了一次修整。该寺法系属临济寺。现存建筑两千余平方米,有明嘉靖及清乾隆年间所造墓塔数座。寺内另珍藏佛经二部。 栗山寺现任住持果慧法师,33岁,湖北大冶人,师从真果法师,兼任黄石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寺院历史 栗山寺坐落于新下陆火车站北,东方山南麓栗山,故名。 据《中国寺庙宝典》之“长江中下游卷”载:“栗山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境内,始建于东汉,迭经兴衰,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重新进行了一次修整。该寺法系属临济宗。现存建筑两千余平方米,有明嘉靖及乾隆年间所造墓塔数座,寺内另珍藏佛经二部。”栗山寺历史十分悠久,一种传说是,早在东汉时期,曾有某皇帝巡游至栗山,结庐隐居-数年,后不知去向。另一说是,智印和尚驻锡东方山,曾在这里结庵小住,后到中峰古刹开辟道场,再上东方山弘化禅寺。明神宗万历年间,大元和尚来到这里,重新建起佛教道场,接纳真觉为弟子,传灯续香。此后,兴衰更替,凡四百余年。 1948年至1951年,常乐法师曾来栗山寺住持。1983年,真果法师应黄石佛教徒礼请,携弟子果慧来寺住持-,并着手重建栗山寺。在真果法师引领下,经僧众数年努力,栗山寺重建进展顺利,初具规模。寺院坐北朝南,寺旁有从天井窝、水井窝汇流下来的小溪,流水清澈,长年不断。寺四周皆山,正面十分开阔。当时建成了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寮房等。1990年真果法师圆寂后,果慧法师承其统、继其业,使栗山寺扩大了规模。前面天王殿两侧建起了钟鼓楼;大雄宝殿后,建了真果法师的三层舍利宝塔。沿着108级麻石台阶北上可抵塔下。塔呈六方形,3层18米高,颇为雄伟。塔顶塔檐盖黄色流璃瓦,十分耀目。 寺院格局 天王殿和山门为一体。山门有联,邑人詹志圣撰书:香火炳千秋人天共乐,乾坤呈万象佛法圆融。殿内供弥勒佛,四大天王两旁肃立,佛后供韦驮。殿顶悬“正法久住”大匾。大殿两旁,各有一套间。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宽二十米,深十六米,山墙高十一米,建于1992年。 殿门悬挂“大雄宝殿”大匾,墨底金字。殿中供五米高的金身释迦牟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左右两壁,塑有十八罗汉像。三尊大佛前,左侧有铸钟,右侧有大鼓。舍利宝塔后,建有大理石碑墙,上刻真果法师传略和建塔记。寺右侧客房前另有一碑刻建庙记。 大雄宝殿后廊嵌有两块大理石碑。一块刻:湖南省长沙市李庆玲女士捐资拾柒万壹仟元。尘世淡名利,天涯共一心。善根存佛性,愿献库中金。佛历二五四一年公元一九九八年立另一块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赠大藏经一部,代赞佛像装金万元。圣教宗风化育人,辉光映照四时春。0常转渡缘觉,师是禅门一凤麟。佛历二五四一年公元一九九八年季春立 |
磁湖风景区 |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黄石市区中心,距武汉市约70公里。是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区。磁湖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磁湖水域面积8.4平方公里,湖水与长江贯通。磁湖,因“湖边多磁石”而得名。水面开阔,自然景观优美,湖岸线曲折,其中团城山由西向东伸入磁湖,将其自然分为南北两部份,使磁湖形如佛欲合双掌,北侧山势平缓,起伏连绵;南侧山势巍峨绵亘,形成既有连续渐变又有局部突兀的山际轮廓变化,山体层次丰富,尺度相宜,植被良好,远观近游,山水相依,中和平顺;山青水秀,开阖有度,清新雅致,含蓄朦胧的风格,“半城山色半城湖”是其真实写照。 环湖分布“姑岭寻芳”、“磁湖夕照”、“鱼跃鸢飞”、“长径清风”、“团城觅趣”、“曲径游踪”、“碧荷澄月”、“巨斧凌云”八大观赏区。 团城三趣园:中国百家名园,由逸趣园、映趣园、野趣园组成。园内借湖光山色,形成了多层次空间景观,既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手段,又有独特的创新。 鲇鱼墩:位于磁湖中间,是一座天然小岛。据传,苏轼苏辙兄弟曾畅游磁湖,见到“万顷湖波一点山”的鲇鱼墩,逐系舟于此,吟咏唱和,留下了苏公石等遗迹。 睡美人:沿磁湖风景区杭州路西行至长虹桥东端桥上,可看到右侧前方的青山与鲇鱼墩重叠,宛如一妙龄少女仰泳于磁湖水上,人称之为“睡美人”。 线路:市内乘8路、11路、12路、13路、18路 电话:0714-6357651 地址:黄石市下陆区逸趣园路 类型:湖泊广场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 5元 开放时间 08:00-17:00 |
黄石广法寺 | 黄石广法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石广法寺 地理位置 广法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 寺院简介 广法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传法系属曹洞宗,是北宗庆历年间铁牛和尚所建。此后屡毁屡建,几度兴废,重修者中最著名者为明万历年间的薰闻法师。该寺现有建筑大雄宝殿、钟楼、客堂、斋堂、关房等多为近年陆续重建。寺内有有墓塔十余座,塔主为开山祖师铁牛禅师及...... 寺院格局 该寺现有建筑大雄宝殿、钟楼、客堂、斋堂、关房等多为近年陆续重建。寺内有有墓塔十余座,塔主为开山祖师铁牛禅师及...... |
黄石市博物馆 | 黄石市博物馆位于黄石市区的南侧,在磁湖的南边。黄石市博物馆位于黄石新城区的科教园区,周边有图书馆和科技馆。黄石市博物馆可以把车停到博物馆大院里,服务意识比较好。博物馆以黄石特色矿冶文化为主,介绍了冶金方面的科技知识和考古发现,这是在其它博物馆所很难见到的,极有特色。 博物馆位于团城山,,里面主要展现的是黄石的矿产历史,面积不大,还有一个专门的中国乒乓球历史馆。 景点位置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广会路12号 |
团城山公园 | 团城山公园位于黄石市区的南侧,在是磁湖的一个湖心岛。团城山公园大门开在团城山南侧的杭州路上,门口有停车位,比较方便。团城山比较大,不需要门票,但如果沿着山脚绕湖,则需要坐电瓶车。整个团城山风景不错,有一种城市氧吧的感觉。山上树木繁茂,可以说是一个森林公园。 团城山公园的对面就是磁湖。 景点位置 中国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杭州东路36号 |
陆氏宗祠 | 陆氏宗祠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陆氏宗祠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始建年代不祥,元、明、清各代均有废兴。现存建筑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四合院式布局,面阔28米,进深16米,砖、石、木结构。梁柱及神龛遍雕刻龙凤、人物等图案。祠内存古井一口。该宗祠结构精巧,装饰题材广泛,制作精良,是鄂东南乡土建筑中的重要遗存。(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艾家宇遗址 | 艾家宇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艾家宇遗址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乡艾家宇村,新石器时代、西周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2.6米。地表散布炼渣。采集有石斧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等,器形有鼎、罐、盆、盘及陶拍、纺轮等;周代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夹砂褐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豆等。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老鹳庙遗址 | 老鹳庙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老鹳庙遗址位于黄石市下陆区肖家铺乡老鹳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采集新石器时代陶片有夹砂红、灰陶尖锥壮、宽扁壮鼎足、缸口沿等;周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鬲、豆、罐等。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汪家巷遗址 | 汪家巷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汪家巷遗址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乡汪家巷村,新石器时代、周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暴露出红烧土。采集有石斧、镞和陶片。新石器时代有夹砂红陶鼎足等;周代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方格纹,器形有鬲、豆、罐、盘、盆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长乐山社区 |
---- |
庙宇垴社区 |
---- |
卫王社区 |
---- |
陆家铺社区 |
---- |
友谊社区 |
---- |
西花苑社区 |
---- |
铜花社区 |
---- |
铜都社区 |
---- |
新星社区 |
---- |
丰山社区 |
---- |
孔雀苑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