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曹卫宇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曹卫宇,1972年1月26日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90级。 1993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冯夫人》,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1997年,出演现代爱情剧《京港爱情线》。1999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女人河》。2001年,主演家庭伦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004年,主演民国情感剧《风满楼》 。2006年,主演都市情感剧《靠近你,温暖我》 。2007年,在爱情悬疑剧《青树》中饰演男主角孙开平 。2008年,主演年代情感剧《春桃的战争》 。2009年,主演民国情感剧《梨花泪》 。2010年,出演都市情感剧《裸婚时代》 。2011年,出演古装史诗剧《楚汉传奇》 。2014年,在励志电影《强者》中饰演男主角曹海龙 ;同年,主演谍战剧《父亲的身份》,在剧中饰演反一号吴昆才[9-10] 。2015年,演犯罪悬疑电影《冰河追凶》 。2016年,参演《九州.海上牧云记》 和浪漫励志偶像剧《王子咖啡店》 。 [以上内容由"斯文败类"分享。] |
刘小宁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小宁,出生于新疆石河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 小学、初中、高中那都是在石河子市第一中学就读,母亲雷新玲在纺织厂中学任教三十年。刘小宁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导演兼演员,以饰演军人和硬汉形象著称。 刘小宁是从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走出去的导演兼演员。由他导演的主要影片有《青春上路》、《男人上路》、《铜鼓》、《死亡罪证》等,主要饰演的角色有《历史的天空》中的石云彪、《男人上路》里的庄大林等等,还在电影《代号美洲豹》中饰演重要角色。 [以上内容由"一蓑烟雨"分享。] |
王晖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晖 (1971~) 笔名小茅。女。新疆石河子人。大学本科学历。1993年后历任《石河子广播电视报》、《新疆人才报》副刊,兵团文联《绿洲》杂志。副编审。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评论《圪蹴着的人生》、《泥土的甜味》、《一道隔断文明的栅栏》、《在下野地素净的天空下》、《夜游者的梦吟》、《纯美的情怀默默的坚守》、《苍凉中崛起的歌声》、《真实历史中的人性光芒》,诗歌《河之畔》、《有所思》等,编发稿件800余万字。曾获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颁发的优秀文章奖一等奖,两次获装帧设计奖一等奖。另获兵团作协优秀奖。 [以上内容由"小柯儿"分享。] |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座落在石河子市北郊,距市中心3公里。纪念碑南侧是-总理纪念厅,北侧是纪念馆。纪念碑正面刻有“敬爱的-总理永垂不朽”十二个金字,南侧碑文是1965年周总理视察兵团题词,北侧碑文是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摘录,背面是建碑志文。统观纪念碑,挺拔高耸,造型凝重,风格淳朴雄浑,碑前的花卉和松柏,给人以温和严肃之感。 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来石河子视察工作,接见了上海支边青年代表。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为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总场党委决定,建筑纪念碑。碑址造在当年周总理接见上海支边青年代表时所在的地方。周总理享年78岁,所以碑身筑7.8米,周总理来此视察时67岁,所以碑文位高6.7米。后又增建了-总理纪念厅,将原展厅扩建为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新疆石河子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周恩来 (1898~1976)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详细++ |
沙漠公园 | 驼铃梦坡沙漠公园位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是一片原始、粗犷、一望无垠的沙漠世界,又是一座天然的荒漠植物园,葱绿的梭梭、茂密的胡杨、沁人心脾的沙枣、飘逸羽叶的三芒草,以丑为美的猪毛菜、富有药用价值的大黄、大芸黄芪,“叮铛”作声的铃铛刺、形似鹿角的苍劲梧桐,还有血红的红柳,组成了一幅色、味、声、相并茂的大自然景观。 24科89属149种沙生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在这里生生不息。葱绿的梭梭、茂密的胡杨、沁人心脾的沙枣、飘逸羽叶的三芒草、叮当作响的铃铛刺、形似鹿角的梧桐,血色夺目的红柳,共同组成了一幅色、味、声、像并茂的大自然奇观。此外,这里还活跃着一大批一类保护动物,有野猪、黄羊、狼、狐狸、跳鼠、娃娃头蛇等上百种。 在沙漠公园,游人可以爬沙丘,涉沙海,进行徒步探险;也可以借助“沙漠之舟”,一边听着悦耳的驼铃,一边饱赏大漠风光。这里还开辟了滑沙、打靶、观沙漠日出日落、篝火晚会等活动项目,令沙漠之旅丰富多彩,余味无穷。 地址:新疆石河子市150团境内,市区以北110公里处 类型:城市公园沙漠戈壁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军垦博物馆 | 军垦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前身是1988筹建的石河子军垦博物馆,1995年开馆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以上,是全国第一家反映军垦历史的博物馆。 1995年9月至2004年10月,馆址设在原二十二兵团领导创业旧址内,陈展面积仅168平方米。 2004年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基础上,将石河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军垦第一楼”改扩建成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于2004年10月1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开馆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展馆特色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703平方米,目前展出的物品有5000多件,其中有29件属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采用声、光、电效果,再现进疆人民解放军向荒原开战的大型半景画,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是展示军垦历史,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2005年被评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改扩建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陈列面积3100平方米,集展览、会议、办公为一体,功能齐全。它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新中国新疆屯垦戍边史为主要陈列内容的博物馆。 主要宗旨是大力弘扬新疆兵团几代军垦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展馆内容 军垦序曲;屯垦戍边、艰苦创业;荒原巨变、千秋伟业;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亲切关怀; 博物馆景观(18张)前进中的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屯垦戍边七大部分。共展出实物800余件,图片300余幅。作为全国唯一的军垦博物馆,同时是军垦精神、军垦文化的展现和缩影。 |
西域军垦 | 西域军垦位于石河子境内的玛纳斯河西岸的红山北麓,这里原是五十年代垦荒连队的驻地,保存着当年垦荒时的地窝子群、干打垒伙房、蓄水涝坝等军垦遗迹,还有木轮牛车、木犁、石磨等垦荒工具和生活用品,2002年-2003年,农八师152团投资300多万元,在当年垦荒连队驻地原址上建造了由军垦第一犁型彩门、军垦地窝子、军垦打麦场、打靶场、滑雪场、合作社等集餐饮、住宿、游憩、休闲、度假、游览、教育为一体的参与性较强的旅游景点。 |
石河子观音山 | 石河子观音山北距石河子市约70公里,属农八师151团紫泥泉种羊场,这里曾因培育出著名的“中国美利奴军垦型”良种羊而闻名,在这里还有一位中科院的院士,这片草原是山地森林带和山地草甸草原带的交错区,南有天山伊连哈比尕尔山,其脚下有壮丽的玛纳斯河峡谷,海拔1500-2400米,每逢初春,葱翠的高山碱草和起伏的红山构造红绿相间,色彩斑斓,这里是攀岩登山者和驴友们的乐园。 |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 |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位于石河子南约80公里处,其山势险峻,幽谷纵横,千峰竟秀,树木参天,是石河子的旅游胜地。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内还有野生中药材如当归、地黄、贝母等百余种,野生动物有天山马鹿、北山羊、棕熊、野猪、旱獭、雪鸡、金雕、雪豹等数十种,“天山千里雪,佳景在石河”,南山风景区,是说不完道不尽的神话世界,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
玛河大峡谷 | 玛河大峡谷是玛纳斯河的上游地带。玛河大峡谷蜿蜒曲折,谷两边山坡险陡,清绿的河水在谷地汩汩流淌,连绵数十公里的峡谷四周是尚绿的芨芨草,红色,灰色,黄色的山谷,宽广的河床,丰富而色彩颜色迥异的各种植被,水面上漂浮着草叶,与水塘边的黄山、低峡形成了一丝有生命的迹象。 |
石河子人民公园 | 石河子市人民公园座落在北三路与西一路交叉的西南角,占地面积1500余亩,5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建设,内辟林业区和游览区,公园的南面为林业区,一片葱郁,名贵的樟子松、红皮云杉、杜松等几十种树,在这里安家落户几百种树木竟秀生长,占公园面积三分之二的是游览区。 |
游憩广场 | 游憩广场位于石河子市中心,石河子军垦第一楼正南方,是一个杂花生树,滴翠泼彩的秀丽广场。广场北入口处,有三个荷兰菊篱环绕的草坪,每个草坪中,有九棵碧绿苍翠的红皮云杉,组成一朵绿色的梅花。草坪旁高擎蓝天的银色高杆灯,给广场之夜平添几分辉煌。 步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喷银吐玉,欢腾雀跃的喷泉。喷泉位于东西南北轴线的交点上,是广场最诱人的景观。喷泉泉面呈六瓣花型,泉中有106个喷头,最中间的一组分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喷水近20米,水柱雄豪,颇为壮观;周围作为衬景的小喷泉,所喷水柱形态各异,和主体喷泉的雄豪相映衬,别有一番情趣。 广场南侧,高高地矗立着“-将军铜像”,依稀可见当年-将军走马踏勘、憧憬新城的风采。广场东西两侧有两组群雕,东侧是“边塞新乐章群雕”,西侧是“军垦第一犁群雕”,和“-将军铜像”呈品字型呼应,共同构成军垦新城的独特城雕。围绕着这些雕像,错落交织着大大小小30多个树坛和花坛,浓溶相宜、彩色纷呈,使人留连忘返。 |
军垦第一犁 | “军垦第一犁”的雕像位于石河子游憩广场内,与左边的“边塞新乐章”群雕,正中的“-将军雕塑”呈品字分布,在绿树花丛中格外引人。 “军垦第一犁”由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张玉礼、杨美应所作,为锻铜,长7米,高2.7米,基座为灰色大理石,其长9米,高1.4米。作者力图通过艺术作品唤起人们对创业年代的回忆,其基调深沉凝重。三个裸露着身体、奋力拉犁的垦荒战士是老军垦们十分熟悉并深感亲切的形象——简朴的军装、原始的劳动工具、凝重的步态,交代了当年极其艰苦的创业条件。作者用粗犷、深厚的夸张手法讴歌人与大自然搏斗的顽强性和坚韧性。 “军垦第一犁”落成于1985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前夕,原名“先辈”,由石河子人民政府出资主建。此地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
西城蟠桃园 | 介 绍 有着“蟠桃之乡”美称的蟠桃园座落在距石河子15公里的一四三团团部,位于乌伊公路南,石南公路西。 蟠桃园最初建于1956年,是由分配到该团的兵团农学院毕业生筹建。他们从玛纳斯引进第一批树种,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成为北疆最早最大的国营桃树基地,每年收果110万公斤,供北疆地区所需。“文革”期间,桃园惨遭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有经验的果农成了第一批种桃专业户,果园日臻繁荣。 如今,一四三团二营蟠桃园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近400亩园子分片由果农承包。他们不断培育良种,科学管理,合理疏花疏枝,使这里的蟠桃颜色鲜艳、酸甜适度、肉质绵软、酥脆可口、独具风味。夏末秋初,步入桃园,犹如置身于仙境一般。 新疆石河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石河子北湖公园 | 石河子北湖公园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这里建起了长廊、亭台、水上码头,配置了快艇、游船、水上摩托、水上降落平台,开展了游泳、划船、冲浪、钓鱼等活动项目。目前景区内水面碧波荡漾,快艇飞梭,游船慢逸,情侣依依,卧龙长坝,垂柳相拥。垂垂钓者悠然自得,游泳者足踏万波,加之湖中天鹅、大雁等几十种水鸟相嬉,假山、古亭相衬,俨然一幅江南水乡图。 每年的7月16日,是盛况空前的“北湖节”。当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划船、游泳、唱歌、跳舞、垂钓、野餐。冬不拉、热瓦甫的乐曲从早到晚在湖畔飘扬,烤羊肉、拉条子、手抓饭、凉皮子等风味小吃摊多达上千个,再加上飘香溢彩的瓜果,热情美丽的姑娘,共同构成了独特的石河子文化现象。 交通沿204省道可到达。 类型:城市公园乘船游览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军垦第一连 | 介 绍 军垦第一连位于石河子境内的玛纳斯河西岸的红山北麓。这里原是五十年代垦荒连队的驻地,保存着当年垦荒时的地窝子群、干打垒伙房、蓄水涝坝等军垦遗迹,还有木轮牛车、木犁、石磨等垦荒工具和生活用品。2002年~2003年,农八师152团投资300多万元,在驻地原址上建造了由军垦第一犁型彩门、军垦地窝子、军垦打麦场、打靶场、滑雪场等组成的参与性较强的旅游景点“军垦第一连”。 这里不仅是人们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更是弘扬石河子精神、兵团精神、军垦精神的极好场所。游客在此不仅能感受到五十年前开拓者的艰辛,对比现代,更是一种强烈的震撼。 新疆石河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军垦第一楼(博物馆) | 介 绍 1950年7月24日,-将军偕同陶峙岳等人,跃马来到玛纳斯河畔勘察地形地貌,提出在城市中心首先要把二十二兵团机关的办公地点解决好。于是,石河子现在的军垦第一楼就成为石河子的第一个建设项目。 当时没有劳动工具,就请石河子老街几家维吾尔老乡打制;自己动手搭围窑,土法烧坯;圆木上钉上蚂蝗钉,拴上绳子,二三人一组,木料由几十公里的山里拉到石河子;新疆军区派来了工程师,组成基建处;从湖南、上海、迪化(现乌鲁木齐)等地请来技术工人,通过办学习班训练建筑技术工人。经过充分准备,石河子第一楼在1952年5月动工,同年9月竣工。一座高二层(中间主体四层)、建筑面积为5600余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矗立在万古荒原上。 1994年底,石河子文化局将其收回,并修复完整,将其作为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馆址,于1995年10月正式开放。 博物馆分三个展厅,进门的左侧为第一展厅,为“古代石河子”。这里陈列着出土的陶罐、石器、化石、青铜器等百余件。其中八趾马化石距今300万年,为寻找石河子地区早期原始人类的遗迹提供了线索;石箭头的发现,在新疆范围内尚属首次,为新疆的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进门往右拐为第二陈列室,陈列着军垦事业辉煌的历史。百余件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向人们展示着军垦战士的垦荒史、创业史,倾诉着军垦新城石河子如何从一个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城市的过程。紧挨着的是第三展厅“足迹在延伸”,主要陈列着垦荒时期军垦战士劳动、生活的照片,以及中央领导人来石河子视察的照片,共80余幅。 新疆石河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王震将军雕像 | 介 绍在石河子市游憩广场的南端正中,醒目地耸立着一座大型的“-将军雕像”。这是为了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40周年,缅怀我-垦事业的伟大开拓者而建造的,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教授创作。 雕塑是1994年9月底落成,由-将军锻铜全身像和一匹花岗岩石马组成。整个雕塑高8.5米,象征-将军享年85岁。基座正面刻有-手书的“-将军”四个金色大字。在人物处理上,雕塑家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以50年代初期-将军的头部为原型,又以中、晚年面部形态为依据,进行了艺术加工。花岗岩石马体魄矫健、鬃毛浓密、长尾飘动,不仅是当时骑马勘察的自然写照,更是将军戎马生涯的艺术象征。整个雕塑铜石结合,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威武壮观。 新疆石河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边塞新乐章 | 介 绍该雕塑位于石河子游憩广场东侧小区内,是根据石河子新建雕塑群的总体规划而创作的。这座群雕由3位女性和1位小男婴组成,雕塑总体高4米,其中主体高2.8米,长7米,宽1.7米;基座高1.2米,长8米,宽2米。 雕塑家根据主题内容精心构思,将四个人物安排得错落有致。处在中间位置,怀抱婴儿的母亲是这个群雕的主导。她是50年代初期来新疆兵团的山东、湖南妇女的代表形象。其侧前方,倚着一位留短发的年轻姑娘,让人联想到60年代参加兵团建设的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知识青年。她悠然闲适,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群雕中维吾尔族姑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少数民族的典型代表。 这座群雕由农八师石河子市出资主建,是我国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创作的。作者采用三角形构图,使群雕整个外形犹如一座山,稳固地屹立在大地上,预示着兵团百万大军扎根边疆,繁衍生息。 新疆石河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