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石河子市

石河子市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青格达湖

青格达湖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五家渠青格达湖旅游区,以猛进水库为依托,背靠天山。烟波浩淼,碧水连天;映天山雪峰,展大漠风情;花香树绿,宛如江南;天然修饰与人工雕凿相得益彰。三十公里长的和平渠湍湍流水;尤如一条闪光的彩带。9.5公里大坝巍巍雄壮,逶迤弯曲的防浪墙,将旅游区点缀得更加美丽。  青湖旅游格达区,虽比不上杭州的西湖秀美,江南太湖浩渺,但茂密树林下的野餐,自然沙滩。风味小吃却具有边塞绿洲之特色。湖心阁,新疆第一游,它座落在猛进水库湖心。   

千鸟湖旅游风景区

千鸟湖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千鸟湖旅游风景区  千鸟湖旅游风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农一师沙井子垦区范围内。北临阿拉尔,南接喀什。距阿克苏市80公里。20世纪70年代,为改变自然环境修建了新井子平原水库,面积51000平方米,库容量为8600万立方米,可供游客垂钓和水上飞舟游览属自然风景区,2004年向社会开放。景区面积51000平方米,区内湖面广阔,蓝天碧水中,百鸟飞翔。北部、西南部为农田整齐、树木葱茏的农业田园风光,东北部为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区分水上运动区、沙滩戏水区、长堤览胜区、芦湾竟秀区、花月观赏区、百岛区、水鸟聚居区森林公园区、稻香园区、湿地生态景观区及生产养殖区。

塔里木多浪湖旅游景区

塔里木多浪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塔里木多浪湖旅游景区  塔里木多浪湖旅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阿拉尔市辖区范围内。东临阿拉尔,西接阿克苏。距阿拉尔市53公里、阿克苏市72公里。20世纪60年代,为改变自然环境修建了多浪平原水库,库容量为1.08亿立方米,面积为46800平方米,库内可供游客垂钓和水上飞舟游览属自然风景区,2002年向社会开放。景区占地面积46800平方米,旅游基础设施齐全,是新疆最大的原始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风景区。军垦第一彩门、军垦文化长廊、水上乐园、机动船、摩托艇、水上飞舟,钓鱼台、民俗风情园、沙滩摩托、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羽毛球,水库鱼、“天山雪”螃蟹、南北白对虾等美味佳肴。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位于图木舒克市51团拜什阿恰尔村东北约18公里。时代:唐宋时期。1999年7月29日公布,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名“琼梯木”是维吾尔语,意为“大烽火台”,此为唐代郁头州的“谒者馆”。原为唐朝丝绸之路北道上接待国际使者、军人、-、僧侣的巨大招待所或者驿站,故名“谒者馆”,唐朝宰相贾躭在他的《道里记》中有准确的里程记载。此遗址面积很大,其东有烧陶场遗址,东南有炼铜场遗址,北面曾经有过一座小佛寺,大烽火台旁是一座小型不规则的城堡,20世纪80年代尚存在木结构的一些建筑物,现在已经被盗掘一空。城堡内外唐代遗物十分丰富,出土过大量陶器、铜镞、开元和乾元通宝、龟兹钱币、骨制品、炼渣、装饰品、葡萄、核桃、杏核,书写着龟兹文的陶片等等。其南尚有肖梯木(又称阿萨梯木)。这四处“梯木”形成了唐代农垦、宗教、军事各方面的一片遗址群。后因喀什噶尔河改道断流,这片遗址遂被沙漠堙灭,成了探险家向往的地方。  该烽燧是1985年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首次发现、发掘,并有考古调查报告刊布。“琼”,维吾尔语为“大”的意思。这里确是一处较大的驿站遗址,面积方圆一平方公里。遗址大致可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在东区现残剩一个土墩,长约20米,宽约10米左右,高约0.5-1米不等。紧邻土墩的西南,有一石堆,上直径长2-2.5米,下直径长4-5米,高约1米,石堆上布满了炼渣、铁块,这好似一个窑及一个手工作坊遗址,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在这个窑址西南200多米处,有陶片、珠子、铜饰件、铜钱等物,还发现有人的碎骨片,这里可能是墓葬遗留。  在东区西约400-500米处,为西区,有琼梯木烽燧,烽体已残,上半部分呈圆柱状,下周长68.8米,通高约12米。烽体上部2米为土块垒砌,下为黄土夯筑。在烽燧的东、西及北部有长方形土堆(2004年调查发现这土堆其实是墙垣)。1988年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在此发掘了土堆的东部,揭示出部分半地穴房屋遗址,并能看出有烟囱伸出屋顶,房屋为土块建筑而成,依墙垣而建。房屋的分布面积为南北117.5米,东西宽101.5米。在琼梯木西约两公里处,有窑址发现。  在遗址上采集到较多的陶片、铜饰、带扣、钱币和玻璃片等。陶片中红、灰陶片几乎各占一半,陶质很细、火候很高,基本手制,在器物口沿部有轮制痕迹。口沿采集到5件,有长领直口、短领直口、敞口三种类型,器耳有耳朵形鋬耳及半圆形柱状耳。在半圆形柱状耳上起脊且有斜线刻划。在陶片上装饰有压印纹及附加堆纹两种纹饰。压印纹主要是圆点、圆圈及条纹组成的花纹图案,而附加堆纹则主要是在器物的肩颈交接处饰锥刺纹和戳划纹等。  该烽燧有学者认为是《贾耽道里记》的谒者馆地望。  在琼梯木以南或西南到脱库孜萨来古城还有尤木拉克梯木、阔西梯木、泽梯木等处烽燧遗址。柯枰县西南一带目前还残存着亚衣德梯木、都挨梯木和阿克先尔梯木等处烽燧和古城遗址。这些烽燧和古城遗址在时代上相近,相互间距基本有序,应是唐宋时期拨换以西到据史德城之间的交通路线设施。关于此《贾耽道里记》曾详细记载为“自拨换碎叶西南度思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又经故达干城,百二十里至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

图木舒克佛教遗址

图木舒克佛教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图木舒克佛教遗址  图木舒克佛教遗址位于图木舒克镇英买里村(51团6连)西南1公里处。东经79°02′7.74″,北纬39°57′53.16″。时代:唐宋时期。1999年7月29日公布,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坐落于图木舒克山北端二级坡地上,遗址分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东寺与西寺范围较大,中间较小,东寺南北偏东西走向,目前可见部分为大片红色土质的房屋残墙基址,呈长岛形分布,大致有15间,其中似大殿结构2处,长20米,宽15米,其余为小间。遗址中部可见部分房屋残墙基址2处约4间。遗址西寺与东寺在同一级坡地上,目前可见部分也为残墙基址,约有房间15间,按南北走向呈倒三角形排列,最北边一排由西向东依次为较大房屋2间,其中一间似为佛塔遗存,具体特征为一方形结构基址中间有一堆突起的土堆,破坏严重,但形制可辨,长宽10米。该遗址西边临图市至一间房公路,依次分布较大房屋结构残墙3处,其中一处较清晰,其余为一大片无明显痕迹的红色土,东边为4处较小房屋结构基址。  遗址东寺东山脚20米的山凹里分布有一些土堆,似房屋,也似墓葬,据资料记载,当年黄文弼先生曾在此处发掘过僧人墓,现由于管理权的问题加上巴楚县管理不善,造成工地挖沙取石破坏严重,该遗址北有一条便道东西方向绕山前而过,再向前200米为图市—51团公路,西部为图市—314国道公路。该遗址西寺东西长60米、50米,南北长133米、75米;中寺南北长72米,东西宽17米;东寺南北宽60米,长130米。该遗址山墙建筑方式以分层夯筑为主,佛塔土块磊砌。

脱乌拉塔格驿站遗址

脱乌拉塔格驿站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脱乌拉塔格驿站遗址  脱乌拉塔格驿站遗址位于51团4连西约14公里。时代:唐宋时期。2003年2月9日公布,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唐王城起沿图市至一间房公路13公里处向东拐2公里处。沿老路绕山而行,可见自然形成的山顶烽火台下面的山凹里,这里三面靠山,南为开阔地,地势隐秘,风景绝佳,在山凹里依山势建有一大片遗址,面积约2700平米,现只剩残墙断垣,建筑材料为红色土块,东、西两翼砂山上也有建筑物残迹,主建筑区山腰有一块白色玉质巨石,直径10米,上面没有人为雕凿的痕迹,这座遗存盗挖破坏十分严重,盗坑、盗洞,前后相连贯通,一片狼籍,我们在盗挖的土中和洞口采集到了有莲花纹的浮雕石膏块和佛像残件,其材质特征与托库孜萨来佛寺残留物品相当,二普资料称为驿站遗址,但是从这些大量的残留物及遗址建筑特点、形制等分析,应为一座佛教遗址更为合适。

包尔其塔格宗教寺院遗

包尔其塔格宗教寺院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包尔其塔格宗教寺院遗址  包尔其塔格宗教寺院遗址位于图木舒克市51团3连。时代:唐宋时期。2005年4月28日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坐落在包尔其山南端石质山体上,南北走向,遗址东、西为3连棉花地,西30米处有座现代清真寺。  该遗址六七十年代保存尚完整,后人为破坏严重,据当地人讲是人为用0炸山取石所破坏,该遗址南部基本无存,在北部可见断续的房屋墙基,房屋大小不一,有单间和套间。有一间房屋东西长8.3米,南北宽8.3米,墙厚1.3米,高约2.5米。遗址中常见佛造像残片和陶片,陶片多以红陶为主,也可见少量灰陶片,基本手制,据当地人讲述70年代时房屋保存尚完整,曾发现佛像和石桌。关于该遗址的定性,有学者认为此处为一处摩尼教遗址,其依据是遗址建筑风格和曾出土过摩尼教文书。

四十姑娘坟

  四十姑娘坟  四十姑娘坟位于50团下河东南10公里的胡杨林中。时代:15-17世纪。2005年4月28日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墓葬分布面积约15000平米,现墓区可见大量胡杨树枝围成或搭成的圈和堆,约有40余处,树枝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在墓区东边有一间破旧的房子,门锁着。门前搭有一个凉棚,据向导讲,这是一位看墓人所住的房子,已经看了几十年了,老人靠信众的布施生活。此次普查时未见看墓老人,向导讲老人已于去年去世,关于此墓缘由,同样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据说有40位美丽的姑娘集体埋葬在此。传说无从考证,但从墓葬形制、特征判断,属15-17世纪本地墓葬特征较明显。

塔里木祥龙湖风景区

塔里木祥龙湖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塔里木祥龙湖风景区  塔里木祥龙湖风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塔里木拦河闸畔。东临阿拉尔,西接阿克苏,南望阿瓦提。距阿拉尔市78公里、阿克苏市58公里。2004年依托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修建而成的自然风景区,占地面积300余亩,2005年向社会开放。景区集江南园林建筑群与水利屯垦文化、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原始自然生态和迷人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塔里木拦河闸、塔河揽胜、碧波亭、摘星亭、五亭桥、西域琴韵、过仙桥、明月水榭、-、九龙池、休憩园、水上乐园等景点,素有“江南水乡”之美誉。

脱库孜萨来塔格摩崖石

脱库孜萨来塔格摩崖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脱库孜萨来塔格摩崖石刻  脱库孜萨来塔格摩崖石刻位于托库孜萨莱村西300米托库孜萨莱塔格西侧山体上。时代:北魏。  这里共有两处遗存,5尊佛造像,其中1处保存相对较好,分大小2尊,残存佛光圈,高40CM,宽27CM,小的高10CM,宽3CM。另1处规格与前一处相当,还有2尊连在一起的造像,所有佛像圴面目全非,只可见大致轮阔,从造像形制、特征判断,北魏风格明显。

三团科技连农业旅游示

  三团科技连农业旅游示范区  三团科技连农业旅游示范区,三团科技连农业旅游示范区占地1135公顷(1.7万亩)。2003年,三团党委提出现代化农场实施方案,科技连承担全团科技示范、人才培训、信息技术应用与现代化农业示范的任务。科技连在“十五”期间,陆续实施了八大高新科技项目,成为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区。2006年被评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  项目区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缘,天山南麓,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一区域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了沙漠黄沙滚滚、原始胡杨林千姿百态、人烟罕至风情的强烈反差,具备了鲜明的地域景观特点,吸引游客到此观光游览。距国道314线和南疆铁路约45公里,距阿克苏市132公里,距离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千鸟湖仅1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乌库麻扎

  乌库麻扎  乌库麻扎位于图木舒克市51团2连西约5公里。时代:明清。2005年4月28日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乌库麻位于乌库马扎山东北山脚下,墓群依山而建,墓群前10米处,东北向山口为三叉路口,一条路南北为图巴公路,另一条向东通往唐王城。三叉路口立有一彩门。此处墓群新老交替共有墓葬140余座,其中古墓葬100余座,后期较新墓葬40余座,早期墓葬集中在一起已破坏,墓葬方向多为南北向。一般长2米,宽0.8-1米。靠山最近的一座墓表保存完整,气势辉宏,形状和小清真寺相似,至今还有人经常来此拜谒,墓表存有正门,正方形墙体,穹顶为圆尖形,墓表高5米,长10米,宽10米。据当地人讲述,关于墓主人,当地人中流传着一个故事,据说是埋葬着一位叫“马扎”的人,这座山也被命名为马扎山。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屯垦新城

  天山南麓,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有一个被称为“绿色的岛屿”的城市,这就是2002年批准设立的南疆著名屯垦新城———阿拉尔。当195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奉命进驻阿拉尔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漠。现在,经过植树造林、修路架桥,这片沙漠已经变成了绿洲城市。  农一师12团就在阿拉尔市的市郊,南疆5条重要的公路:阿和公路(阿克苏到和田)、阿沙公路(阿克苏到沙雅)、阿塔公路(阿克苏到塔里木沙漠)、阿图公路(阿克苏到图木舒克)、玉阿公路(玉尔衮到阿克苏)都经过这里。该团副政委洪云介绍说,12团处在沙漠边缘的中间位置,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不仅为兵团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这里逐渐成为整个阿克苏地区,乃至南疆地区一个重要的咽喉要道。  进驻阿拉尔的农一师的前身是-将军率领的三五九旅,是一支被誉为“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光荣部队。他们在戈壁滩上兴修水利、开渠引水、垦荒造田、植树造林、修路架桥。  24连是农一师12团下面以生产棉花为主的农业连队。9月底正好是拾棉的季节,记者去采访的那天,正赶上所有职工都下到地里拾棉花了,连队里静悄悄的,戴着红袖标的退休老人在巡逻,孩子们在玩。连队职工住在一排一排的平房里,像兵营一样。团场职工管这些房子叫“四套间”,每家有一个客厅、两个卧室、一个厨房兼洗澡间,共约62平方米。这已是经过第5次改造的红砖房,比1963年建连队时候住的地窝子和之后的土坯房和黄砖房好很多了。  24连有1.6万亩地,连队指导员魏凯越介绍说,现在生产力提高了,连队的棉花生产已经基本机械化,引进了不少新型农机。以前职工承包20亩地,根本管不过来,还非常累。现在一般一包就是100亩。承包了土地的职工都已经搬到居住条件较好的城里,雇人来看管棉花。住在这里的大多数是包地和打工的外来人口。连队职工的年收入在2001年底是1万元左右,到2007年提高到了2万元。  在2003年以前,24连拾棉花的工人大多都是从河南、甘肃、四川这些内地省份来的。由于内地省份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内地工人来得越来越少了。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后来就由政府出面从南疆的和田组织维吾尔族农民来给兵团拾棉花。24连魏指导员介绍说,一开始兵团的职工也有些不愿意,考虑到双方语言不通,又害怕产生误解,发生-。2004年,拾棉工极缺,就首次雇用了维吾尔族的工人。一开始由于生活和生产习惯不同,职工和维吾尔族工人经常发生争吵,连里的领导就反复做工作。每天工作结束后,连里把文化俱乐部以及村中心的广场让出来给维吾尔族工人聚会,他们在那里唱歌、跳舞、聊天,消除劳动的疲劳。连队里也把打工的维吾尔族工人与团场职工一样看待,经常把他们和汉族职工召集在一起,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的收成情况、工作安排,宣布生产纪律和生产安全注意事项等等。经过几次磨合,维吾尔族拾棉工与兵团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现在一到拾棉花的季节,喀什、和田的维吾尔族工人会主动打电话给24连,问“棉花开了吗?”。因为喀什与和田地区多种植瓜果、核桃等,季节与棉花不同。农闲时,维吾尔族农民愿意到兵团来帮助拾棉花。现在每年来12团拾棉花的能有1000多名维吾尔族人。拾棉工一个半月到两个月能挣到3000元。一些维吾尔族人甚至把家人也带到兵团来,在兵团的市场上做点卖馕、卖小商品的生意。维吾尔族人信仰宗教的自由在兵团打工时也得到了尊重。  24连是所有兵团团场和连队的一个缩影。一个个连队默默无闻的工作,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石河子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新城街道 曹卫宇 刘小宁 王晖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沙漠公园 军垦博物馆 西域军垦 石河子观音山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 玛河大峡谷 石河子人民公园 游憩广场 军垦第一犁 西城蟠桃园 石河子北湖公园 军垦第一连 军垦第一楼(博物馆) 王震将军雕像 边塞新乐章
向阳街道 曹卫宇 刘小宁 王晖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沙漠公园 军垦博物馆 西域军垦 石河子观音山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 玛河大峡谷 石河子人民公园 游憩广场 军垦第一犁 西城蟠桃园 石河子北湖公园 军垦第一连 军垦第一楼(博物馆) 王震将军雕像 边塞新乐章
红山街道 曹卫宇 刘小宁 王晖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沙漠公园 军垦博物馆 西域军垦 石河子观音山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 玛河大峡谷 石河子人民公园 游憩广场 军垦第一犁 西城蟠桃园 石河子北湖公园 军垦第一连 军垦第一楼(博物馆) 王震将军雕像 边塞新乐章
老街街道 曹卫宇 刘小宁 王晖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沙漠公园 军垦博物馆 西域军垦 石河子观音山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 玛河大峡谷 石河子人民公园 游憩广场 军垦第一犁 西城蟠桃园 石河子北湖公园 军垦第一连 军垦第一楼(博物馆) 王震将军雕像 边塞新乐章
东城街道 曹卫宇 刘小宁 王晖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沙漠公园 军垦博物馆 西域军垦 石河子观音山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 玛河大峡谷 石河子人民公园 游憩广场 军垦第一犁 西城蟠桃园 石河子北湖公园 军垦第一连 军垦第一楼(博物馆) 王震将军雕像 边塞新乐章
北泉镇 曹卫宇 刘小宁 王晖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沙漠公园 军垦博物馆 西域军垦 石河子观音山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 玛河大峡谷 石河子人民公园 游憩广场 军垦第一犁 西城蟠桃园 石河子北湖公园 军垦第一连 军垦第一楼(博物馆) 王震将军雕像 边塞新乐章
石河子镇 曹卫宇 刘小宁 王晖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沙漠公园 军垦博物馆 西域军垦 石河子观音山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 玛河大峡谷 石河子人民公园 游憩广场 军垦第一犁 西城蟠桃园 石河子北湖公园 军垦第一连 军垦第一楼(博物馆) 王震将军雕像 边塞新乐章
兵团一五二团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沙漠公园 军垦博物馆 西域军垦 石河子观音山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 玛河大峡谷 石河子人民公园 游憩广场 军垦第一犁 西城蟠桃园 石河子北湖公园 军垦第一连 军垦第一楼(博物馆) 王震将军雕像 边塞新乐章

石河子市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