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瓦窑山遗址 | 瓦窑山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瓦窑山遗址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下甲积峪村东南6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及周代文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暴露有陶窑、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片为泥质和夹砂红陶,主要饰细绳纹,器形有尖底瓶、钵、盆;齐家文化陶片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有少量灰陶,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高领折肩罐、鬲、盆等;周代陶片为泥质灰陶,多饰绳纹,器形有鬲、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古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四十里铺镇 四十里铺镇继1997年被甘肃省确定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7年12月又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镇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现已建成面积4.53平方公里,镇区内公安、法庭、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机构健,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学校、医院、商饮、娱乐、法律等服务功能齐全,粮油、果菜、商贸、木材、牲畜、货运、食品7大专业市场已经形成……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崆峒山 | 崆峒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崆峒山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同时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凉市城西11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为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三次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修身治国之道,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林则徐、谭嗣同等挥笔题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崆峒山又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景区先后荣获“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殊荣。 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城西12公里处 类型:山寺庙道观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933-8510202 官方网站:http://www.kongtongtour.com/ 开放时间: 7:00-19:00 门票信息: 4月1日-10月31日120元,11月1日-次年3月31日60元。 |
太统山森林公园 | 太统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西来第一园"--太统森林公园,位于崆峒区西郊3.5公里处,占地面积21.7万亩,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是天然动植物园。景区森林覆盖率70%,木本植物33科90多种,草本植物3000多种,实用真菌20余种。生栖有金钱豹、梅花鹿、狍子、麝、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多种。主峰太统山海拔2234米,为平凉最高峰。山巅有太白庙、菩萨庙、龙王庙、天桥、石窟等,并有多种神话传说,是道教崇奉的"青山圣地"。自然景观独特,群峰环翠,万壑松涛,波澜壮阔。尤以夏日雨后放晴,有云雾蒸腾而起,笼罩山顶,状如巨形蘑菇,久聚不散,夕阳斜照,奇光异彩,景象蔚为壮观,古称"太统屯云"。置身于山巅可西望六盘、崆峒,南眺关山,北阅"五指原",俯视平凉川。十万沟景区地貌奇特,风景秀丽,其中大阴山与崆峒山遥相呼应,自古传为姊妹山。十万沟内的黄龙、青龙、白龙、赤龙瀑布呈现阶梯状分布,实为 "四面千峰起,中心一水通"。太统森林公园古迹丰富,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道教历史悠久,古人论道求仙传说和遗迹众多、文人名士的朝山颂扬更使崆峒、太统名声远播。每逢庙会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美丽神奇的太统森林公园欢迎四方客人前来旅游观光、寻幽探险,访古揽胜。 太统山庄是太统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2003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山庄座落于太统山脚下,距城区8公里,占地1.5万亩,由四条沟系组成,是一处集山林秀色、溪水灵气、异域风情为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圣地,那里春季山花烂熳、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山果丰硕、冬季白雪压松,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是您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同乐的最佳去处。 门票:20元/人 团队:16元/人 地址:平凉市崆峒区鸭儿沟村 开放时间: 8:00-18:00 |
柳湖公园 | 柳湖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柳湖公园位于平凉市城区的中心,占地面积8.8万多平方米,合133亩,其中湖水面积32亩,是陇东著名的自然山水园林。 柳湖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时任渭州太守的蔡挺引泉成湖,因柳树宜水,故处处植柳,枝高叶茂,翠色参天,故名“柳湖”。明嘉靖年间,韩藩昭王占为苑囿,并做了大规模的扩建,由明武宗敕赐“崇文书院”。清乾隆之后,又先后多次修葺,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改名“百泉书院”,后改为“高山书院”。同治初年,柳湖毁于战火。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再次修复,更名为“柳湖书院”,并题亲书“柳湖”匾额。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甘肃省第七师范学校。柳湖之胜,始于暖泉。其地有暖泉一眼,水温达17℃左右,四季畅流。暖泉是柳湖的源头,泉旁有一石碑,其上为左宗棠题写的“暖泉”二字大字,下有“平凉高寒,水泉甚洌,此独以暖称,验之隆冬不冰也”等铭文。如今暖泉已重新修整,围以铁栏,加以保护。柳湖以奇特的“柳中湖,湖中柳”著称。暮春时节,柳絮轻扬,弥漫湖中,被人们誉为“柳湖晴雪”,列入平凉八景之一。“满目晴光映野塘,何来白雪遍空扬。纷纷玉屑随空舞,片片银光绕岸狂。月下沾衣疑欲湿,风前扑面不觉凉。柳湖饶有西湖趣,惹得骚人兴自长。”就是古人对“柳湖晴雪”的咏颂。 柳湖公园现免费为游人开放.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公园路20号 类型:湖泊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南山生态公园 | 南山生态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平凉南山生态公园为国家3A级景区,是城南一道秀丽的“绿色屏障”,占地22公顷。公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紧密结合崆峒文化实施建设,打造出花园广场、音乐喷泉、浮雕文化墙、标志性建筑“玄鹤楼”等景点,以及自助采摘果园和玉兰园、樱花园、丁香园、银杏园、牡丹园、竹菊园六个名贵花木观赏园,成为市民人文养生和休闲健身的最佳去处。相邻的圆通寺不时传来诵经之声,更为公园平添了丝丝古香禅意。 |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 |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位于崆峒区大寨乡关家垭壑和老北山。平东工委纪念馆以平东工委革命历史脉络为主线,以颂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重点,全面反映平东工委的发展历程,展现在党的领导下,平凉人民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史。 1926年秋,受中共北方区委指示,随冯玉祥国民军联军到达平凉的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部长刘伯坚,带领中共党员吴天长、冀明信等人,在平凉商场召集民众-,并创办《新陇民报》,宣传大革命的形势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组建工人总工会、青年学生联合会,整理国民党党务,成立“新文化剧社”在街头演出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文明剧,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在平凉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 1940年春,中共陇东分区党委决定将新区工委、原中共固原县委和回民工委合并组成中共平东工委,吴思宏任平东工委书记。工委辖区主要是平凉、泾川、镇原南三镇、开边、黑渠口和固原东部的广大地区。1942年夏,吴思宏调延安参加整风,由李步赢和张可夫先后接任书记,李义祥、李子英任委员,工作人员有李树清、李世清、赵崇德等。1944年冬,中共平东工委停止活动,由甘工委直接指导平凉等地的特派员与联络员开展党的工作。 1927年4月,经中共陕甘区委批准,平凉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平凉特别支部诞生,吴天长任支部书记。同时,建立了共青团平凉特别支部,冀明信任支部书记。从此,党在平凉开始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1928年4月,平凉特别支部遭敌破坏,活动终止。1938年春,为开辟平凉、泾川一带工作,中共陇东军特委决定成立中共平泾工委,7月,组建成立平泾工委领导下的中共平凉市委。1939年9月,中共平凉市委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工作。 1946年8月,从中原突围到陕南的359旅奉中央命令,在王震率领下兵分两路,分别经平凉华亭、崇信、灵台、泾川和庄浪、华亭、崆峒区返回边区。甘工委为迎接359旅回边区,建立了50多人的中共华平工委武装大队,于同年9月出击华亭关山一带,后遭国民党重兵围剿,与国民党保安队发生数次激战,副政委黄鼎在华平交界的崔家山掩护部队突围中壮烈牺牲。1946年10月,甘工委决定:撤销中共华平工委,恢复重建中共平东工委,重点是建立和壮大党的组织,做乡(镇)保甲工作,搞两面政权;做地方团、队工作,发展武装力量;建立“红村子”;承担交通工作,护送出入边区的人员等工作。1948年5月,解放军西野部队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率领下,发动了西府陇东战役,崇信、灵台县城曾一度获得解放。为配合西野部队在平凉境内的军事行动,中共平东工委游击队在崇信黄花原进行公开武装宣传活动,收缴崇信县自卫队枪枝弹药,队伍扩大到50多人,后被编入解放军正规部队。 1948年底,中共平东工委重新组建了武装行动队、交通队和直属工委与镇固工委游击队、5个区级游击小组,后又组建了平凉市工委白花游击队、灵台工委游击队等,开展打击破坏党的组织、残害群众生命、惩治首恶的武装斗争,先后收缴了国民党郿岘、梁原、赤城乡公所保安队的0弹药,游击队队伍扩大到300多人,后被编入解放军陇东部队。1949年7月,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先后发起平凉战役和千里陇原追击战,长期盘踞陇东的国民党青、宁二马部队纷纷向兰州、银川败逃,平凉所辖各县相继获得解放。8月,中共平凉地委、平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凉军分区等党政军机关正式进驻平凉并开展工作,中共平东工委工作即告结束。至1949年7月平凉解放,平东工委共建立中共县级工委5个、区级工委13个、支部234个,发展中共党员4600多名,建立红村子80多个。 |
平凉市博物馆 | 平凉市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平凉市博物馆前身是平凉地区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几经搬迁,几经变更,到2002年,改名为平凉市博物馆。 平凉市博物馆是一座中型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占地66000平方米,馆藏国家珍贵文物1万多件,藏量丰富,种类齐全,品位高是平凉市博物馆的一大特点。就藏品的质地类别而言,有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漆木器、玻璃器、壁画、皮影和字画等十多个种类,琳琅满目,无奇不有;就藏品文化类型而言,有新石器时代的半坡类型、马家窑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齐家—常山下层类型和地域特色鲜明的安国式寺洼文化类型陶器,有“静宁七宝”美誉的齐家文化玉器,更有陇东名俗艺术的奇葩——平凉皮影,类型繁杂,地域特色鲜明;就时代脉络而言,这古有平凉先民——“泾川人”所使用过的原始生产工具,有灵台、崇信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和独树一帜的北方草原文化器物,有庄浪出土的宋代窖藏瓷器,有源于崆峒山的明清佛道教造像,更有珍贵的现代革命文物,序列明确,连续不断代。馆内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恩寺塔(大明宝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铜钟、明代石牌坊、清代砖雕牌坊等文物景点。 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宝塔梁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博物馆丰富珍贵的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十·五期间博物馆投资400多万历时四年半,于2003年建成了的仿古式文物展览馆这一平凉城市的标志性文化建筑。2003年到2004年,市政府投资280多万元,扩建改建和绿化、美化、灯光亮化了博物馆场馆环境。 2004年市上领导又把博物馆的全面开放,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2004年3月博物馆通过参加国家文物局的项目招标,争取到国家投资620多万元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试点项目建设经费。通过近10个月的建设,于2005年3月建成了国家级标准化文物库房和文物陈列室,博物馆空调系统和温湿度远程控制系统,文物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文物的科技养护中心等6大项15个子项目。2005年从国家争取100多万元,建成了文物安全防盗系统和文物消防预警系统。平凉市博物馆现已成为全国第一座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的标准化博物馆,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地市级的重点博物馆。从全市数万件文物藏品中精心筛选出500多件精品文物,推出了《文华物宝》——平凉历史文物精品展和《丝路遗珍》——平凉佛道教文物艺术展两大展览。2005年4月28日正式开馆后。国家文物局局长、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先后数次到平凉博物馆参观检查指导工作,2008年5月作为甘肃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向公众开放,受到了平凉各界的广泛好评,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景点位置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隍庙巷5号 |
龙隐寺 | 龙隐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隐寺位于城西3.5公里处的龙尾山侧,依山傍水,占地约300亩。这里西接崆峒山,南望太统山,两山环绕,草木茂盛,环境优雅,亭院阁隐现其中,自古为消夏游览胜地。据《平凉市志》载,寺原名"灵隐寺"、"兴教寺",始建于汉唐时期。以后明、清、民国等各代均有扩建。先后开凿洞穴5孔,有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配殿等建筑。龙隐寺之名,来源于唐肃亨下塌寺内的传说。相传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玄宗李隆基仓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从嵬(围)驿回军北上,"通夜驰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乌氏驿,辛酉至平凉郡……"李亨曾在灵隐寺内下塌。翌年7月,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称帝。因皇帝是人们心目中的"真龙天子",而龙隐寺又是皇帝隐居过的地方,故"龙隐寺"之名沿称于今。 龙隐寺所在的龙尾山,东西绵亘5公里,植被面积近26.7万平方米,是一座"岚霭弥漫,淹没寺观,一泓秋水如玉带,背负青山似锦袍"的名山。尤为奇绝的是,在一悬崖峭壁上,有一殿宇悬空,上接蓝天,下临深渊,树遮花掩,犹如仙阁,景色十分壮观。龙尾山的中下部有清泉4眼,泉水清澈透明,寒暑不易其形,旱涝不改其盈,千百年来,水位稳定不变。山上还有一"灵湫",又名"龙泉",泉水从一乳石缝隙间喷涌而出,遇悬崖后旋转激散,形似玉盘筛珠,古有"龙泉滴珠"之称,系平凉八景之一。龙泉之水相传是压在龙尾山下玉龙的眼泪所致,故有久饮明目清热祛病益寿、白肤润肌、乌发美容之说。 门票 20元 开放时间 9:00-17:00 景点位置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城西35公里的龙尾山腰 |
崆峒古镇 | 崆峒古镇 为了延伸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景点,经过多方考察和反复论证,崆峒古镇·问道驿站项目于 2006年开工兴建。该工程距崆峒山6公里,距市区6公里,处在中心位置,东接广成山庄,南接平泾公路,北靠崆峒风情大道,总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1.5亿元,崆峒山管理局为实施主体。 古镇整体设计为仿明清建筑风格,均为一至二层别墅式组群,相互对应,各具特色。四面城门创意性恢复了古平凉城门,其间道路纵横交织,流水环绕,景点景观镶嵌其中,既展示出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现了南方园林的秀丽优美,把传统的人文景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其中。古镇暖、通讯网络及电信宽带等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划分为五个功能区,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既有传统名优小吃和农家特色食品,又有中西特色的酒吧、咖啡屋;既有书法、绘画和文化娱乐演义厅,又有旅游产品展销和购物中心,具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可接待国内外的大型旅游团队。 |
十万沟—大阴山景区 | 十万沟—大阴山景区 十万沟—大阴山景区位于崆峒山西南,泾河峡谷南侧,距城约20公里,麻武乡城子村境内。景区面积23.8平方公里,是我区天然林资源区和旅游风景区。这里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历史景观于一体,有大小沟峁溪谷近百条。山岩奇诡,丛木阴森,溪瀑激荡,深潭吐月,百鸟和鸣。据史书记载,昔日轩辕黄帝登崆峒问道时,曾将十万军马隐于沟内,石崖间“将军窑”、“藏军洞”、“击鼓窑”以及上“教坪”、“仓房梁”,“将官墓”、“仰驾山”等古遗址仍存。较著名的风景点有“虎跳崖”等景观。 |
延恩寺塔 | 延恩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恩寺塔,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区东宝塔梁上。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正德十年(1515年)、天启七年(1627年)及1985年重修。 该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石质塔基,通高33.5米,底座用长36.64米。第一层朝南开券门,门楣上方嵌有楷书“大明”匾额。从第二层起,四面开门龛,有仿木窗棂、围栏、斗拱。琉璃瓦盖顶为覆盆式,顶端立有小铁塔一座,形体与主塔相仿。 2006年5月,延恩寺塔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明代平凉宝塔 | 明代平凉宝塔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平凉宝塔位于平凉市城区,建于明弘治年间,为七级八棱锥状体仿木楼阁式砖塔,高27.54米,底部直径12米。其第一层南面有拱形塔门,上嵌“大明”石匾。经上各层四面有门和龛。出檐部分为砖雕斗拱,有云头花卉,上复琉璃瓦件,各角有曾头凤铃。圆形尖顶,上有铁铸宝刹。塔内设木结构楼板、楼梯,可供登临。整个塔体雕工精巧,绿瓦黄墙,金碧辉煌。登塔远眺,城区景色尽收眼底,是平凉城区主要风景之一。196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双拥路 |
崆峒水库水利风景区 | 崆峒水库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崆峒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平凉市以西12公里处。景区与崆峒山一衣带水,是依托崆峒水库宽阔的水面及十万亩大峡谷原始森林开发建成的亲水、生态文化、观光旅游景区。景区水库容积297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30平方公里,现建成观光游船航道12公里,有观光快艇5艘,游船码头3座,主要包括大峡谷原始森林,崆峒水库、崆峒山的王母宫、问道宫等六处自然水利工程和人文景观。2003年被水利部以水综合[2003]470号文件命名为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以西12公里处 |
五台-皇城景区 | 该景区以人文景观和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以中台为游览中心,可依次游东台卧观平凉、云鹤归宋、南台蜡烛峰、北台一线天、药王洞等。沿途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点较多,庙宇星罗棋布。其次为森林植被景观,有高大的紫果云杉、油松、园柏、国槐、五角枫等。 该景区住宿、购物、餐饮等设施齐全,公路交通、索道缆车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可到达各个景点。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山风景区内 |
观音殿旅游风景区 | 观音殿旅游风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观音殿旅游风景区 观音殿旅游风景区位于崆峒区北塬香莲乡境内,距城区30余公里。周围层峦环抱,寺院古木森森,山岩细流吐珠,汇集成半月状清泉,世称"灵鹫潭"。据碑载,此处旧有殿宇始建于宋元之间,明清时期曾多次补葺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经大规模整修,建观音菩萨大殿、子孙宫、韦陀寺、文昌阁、打儿窝、龙泉滴珠、灵鹫池等,终年香火不断,四季游人不绝。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庙会,届时远近各方进香信士及赶会乡民络绎不绝,热闹非常,为西部塬区最大的庙会。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崆峒山后峡景区 | 崆峒山后峡景区以丹霞地貌地质景观为主,海拔高达1700~2000米,分布有诸多的峰林、石柱,如群峰争艳石柱群,形态各异的石柱如双石塔、姊妹峰、玉帝柱等。同时还展示众多的造型山如大象山、龟蛇对峙等,以及沿节理风化形成的洞穴,如三珠洞、通天洞等。其次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崩塌岩块形成的景观,如人字洞、巨石阵等。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境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清福社区 |
---- |
上湾村 |
---- |
马坊村 |
---- |
长沟门村 |
---- |
米家湾村 |
---- |
演武村 |
---- |
新庄村 |
---- |
二十里铺村 |
---- |
七府村 |
---- |
上甲村 |
---- |
下甲村 |
---- |
三十里铺村 |
---- |
殷家湾村 |
---- |
军张村 |
---- |
庙庄村 |
---- |
瑶峰头村 |
---- |
曹湾村 |
---- |
庙底下村 |
---- |
高堡村 |
---- |
嵋岘村 |
---- |
马峪口村 |
---- |
芦寨村 |
---- |
清街村 |
---- |
洪岳村 |
---- |
吴岳村 |
---- |
杨原村 |
---- |
民张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