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房县野人洞 | 房县野人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野人洞,在房县老人称古洞。后来发现洞内有蝙蝠,又叫蝙蝠洞。1998年11月21日,北京旅游专家王兴斌和市旅游局副局长李发平等人来房县视察,认为房县是野人的故乡,发现野人的次数最多,流传最广,流传的历史最久,直到现在仍是世界之谜,取名“野人洞”好。至此,定名为“野人洞”。 房县野人洞地理位置及总括 在中国,提及起野人,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神农架。房县野人洞与神农架紧邻,位于房县桥上乡209国道旁,距县城45公里,这里山雄水美、谷幽峡险、古老的原始森林,成为自然博物馆。峡谷内有换彩峡、野浴滩、躲军洞、龙胆崖、瀑布群、野人睽谷、天绳攀崖、龙门顿开、绝壁城堡多处景点。洞外有寿桃峰、五行山、龙头岩、玉带山,峰峰相连,险峻雄奇,新建的听雨山庄,飞檐翘角,古朴典雅。这里是阳春赏花,盛夏避暑,深秋观景,严冬咏雪的旅游胜地 。 洞分上下两层、内有三厅四宫、天公造就的钟乳石群、似人似鸟、似花似锦、观音莲台、果老献寿、天河流水、仙女晒衣、太白醉酒、犀牛望月、桃园结义、神龟戏水、仙洞石林、银河沙滩、造型逼真、世人称绝、进洞一游、奇妙无比。野人洞是一个多径洞口,洞内藏山,山中有洞,变化多端的巨大溶洞洞外百怪,似飞鸟、走兽或单独成景,或组合成趣,天工巧作,惟妙惟肖,形成数百处钟乳奇观;洞中泉水潺潺,四季长流,奇石映水,色彩各异,挂瀑、水帘、龙潭、水滴金盆等,无不使人称奇赞绝。现已探明洞深1200多米,面积为15400平方米,尚待继续探险考察。房县野人洞 房县野人洞 桥上乡 房县辖乡。1949年为桥上区(九区),1958年为桥上公社,1961年恢复桥上区,1975年为桥上公社,1987年改置乡。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261.3平方公里,人口1.2万。209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辖桥上、杜川、横峪河、清溪沟、鱼鳃口、大庙、木瓜河、荒河、老橛沟、干家坪、东蒿坪、长岭、七中、马里湾、西蒿坪、矿物、股泉、三座庵18个村委会。农业…… 详细++ |
观音洞旅游区 | 观音洞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房县观音洞风景区位于房县城南3公里处。前揖凤岭,后枕龙岗,群山起伏,雄风壮观,紫蔼弥漫,鸟语花香。景区有一殿、两洞、三星、四景。祖师殿,飞檐翘角,古朴典雅;观音关帝,二洞并列,春桂作伴;福、禄、寿星面目慈祥;卧虎山、情人谷、玄武宫、观景亭、四景照应。 我们有幸与《房陵史话》的作者孙希清一起畅游观音洞。一下车,一座雄伟壮丽的唐式宫殿矗立在面前,这便是刚刚建成的“凤凰山庄”。传说庐陵王在此避暑,曾设计了一避暑山庄,但由于当时的房陵州财政困难,又因武则天不愿拨款相助,一直未能如愿。近千年过去了,当年唐皇无资筹建的避暑山庄,被民营企业家赵泽兴变为了现实,“凤凰山庄”已成为一处集吃、住、游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到“凤凰山庄”小住,清风竹影,凉风袭人,你可以下棋品茶,谈古论今,去大皇沟看那满坡竹林,听百鸟争鸣,或登上凤凰山,朝菩萨观世音,拜真武。 沿着大皇沟的林荫小道迤俪而上,道路两旁树木苍翠,野花遍地,莺飞蝶舞。过了静心亭,再走一里路,就到一门楼,门匾上“洞天福地”几个大字特别醒目。 蓝天白云下,高高的围墙围住了观音洞和关帝洞,中间一棵千年的春桂把这座古建筑衬托的格外秀美。它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每年春天开花,方圆几十里都能闻到它的花香。传说,观世音凌驾祥云,四海仙游,行至房陵,见紫光高照,瑞气冲天,林木苍翳,奇鸟栖鸣,忙按下云头,托梦房陵百姓,依山傍岩,修洞建院,敬奉观音;三国时,关羽败走麦城,退至观音洞饮马小憩,后人塑关帝神像,供奉洞中,从此,观音关帝,双圣显灵,月中飘香,善男信女,纷至踏来,叩拜抽签,有求必应。这就是千古闻名的房县观音洞。但为什么在个道教胜地会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呢?而关帝也不是道教的主神,看着这些身穿道佛的道士,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或许就是道教中的多神系哲学吧!从关帝洞流出的泉水,清冽甘甜,终年不枯,一接近洞口,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上山的疲劳一扫而空。 祖师殿由唐中宗李显建于公元688年,毁于清顺治二年,复修于1995年,从观音洞折回再上山顶就到了祖师殿,祖师殿和玄武宫实为一上一下呈中轴线分布。一进玄武宫,一个龟蛇图腾形象映于眼帘,据《玄武神的演变》所记“修是蛇,而鲧则是鳖,鳖与龟为同类......一形象,正是作为玄冥的修与熙夫妇的象征变形”。在这里供奉的福、禄、寿星个个面目慈祥,栩栩如生。高高在上的祖师殿烟雾缭绕,在香火纷飞间,光影不断变幻,仿佛是一真武的面目若隐若显,这也被称之为“玄光”,里面的道姑拒绝拍摄,说这是对神灵的不敬,这更显出了她们的虔诚。祖师殿对于我们更加显得神圣和神秘。站在祖师殿前,祥云中的房县城廓田园尽收眼底,遥想当年李显北望长安,泪流满面,扼腕长叹,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洞天福地,堪称一绝,观音洞风景区,不愧为房县一处胜景。 景区地址:房县城关镇炳公村9组 购票须知 景区门票对1.2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军人等实行免费,对学生、60岁以上老人实行半价优惠政策。 交通指南 乘坐十堰至房县中巴车,经2个小时左右到达房县,车费32元。从房县县城乘坐城区至三海公交车,20分钟左右到达景区,车费2元。 |
南潭生态文化旅游区 | 南潭生态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潭生态文化旅游区 南潭位于县城南10公里,武神路旅游路旁2公里处,包括南潭、潮汪、兴胜三个行政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独特,民俗文化淳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南潭人民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发展模式被称为“南潭之路”,小流域治理成为全国示范区。 购票须知:免费 联系电话:0719—3227310 交通出行:房县县城沿209国道向神农架方向行驶约20分钟即到。 |
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 | 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即房县五台山森林公园,以房县诗-化命名,于2011年获得国家森林公园称号。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房县城东南33公里,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2万亩,森林总蓄积量2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5%。重点保护宝贵的原始次生林以及鸟类生态栖息环境,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达10多种。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融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实现生态旅游与科普科教、文化娱乐、休闲度假、探幽寻趣、环境保护、经济生产的协调发展。 |
显圣殿 | 显圣殿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显圣殿 显圣殿位于房县城西12公里处的军店镇军马河口,相传怪人费长房在此显圣,殿因此得名。清乾隆年间创建,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重修。殿宇依山傍水,悬崖峭壁,巍然壮观。殿基为砖石结构,高约30米。砖雕走脊,飞檐筒瓦,有唐宋遗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后山之巅增修殿,房县桥上乡桃石山宇1间,名曰“金顶”。显圣殿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山上林木苍翠,四季长青。正殿是宫殿式建筑,两侧是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的两层楼房建筑,卷棚斗拱,各臻其妙,上下台阶相连,高低回廊可通,殿前石栏浮雕,上有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工艺精美,栩栩如生。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山顶修建金顶1座。现顶殿依旧,保存完好。 购票须知:10元/人,节假日正常开放 联系电话:15271384156 |
诗经尹吉甫生态文化旅游区 | 诗经尹吉甫生态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房县诗经尹吉甫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A-旅游景区,房县《诗经》民歌的传承,具有民间的认同性,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文学研究价值、古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社会价值、旅游经济价值。目前,房县尹吉甫镇已投入近500万元用于《诗经》文化旅游建设。 购票须知:免费 联系电话:0719-3551206 |
房县宝堂寺 | 房县宝堂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地理位置 宝堂寺位于房县城东50米,榔口乡白鱼河村万峰山。 寺院简介 宝堂寺位于房县城东50米,榔口乡白鱼河村万峰山。因寺内供有周朝太师尹吉甫的石像,又名“石佛寺”。宝堂寺,又名“秘宝寺”,座落在准格尔旗西南,距沙圪堵镇63公里,距东胜约27公里,为大型黄衣-教寺庙。鼎盛时,寺内有-2000余人。建于明天启三年,历经清代、民国 历次修扩建,庙地2000余亩,建有经堂、白塔、红塔等宗教设施30余处,建筑布局严谨、风格迥异的堂殿鳞比,疏密有致,充分显示了宗教的神秘氛围,为鄂尔多斯最大的召庙建筑群。 寺院历史 宝堂寺,藏名甘丹达吉林寺,大型藏传-庙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始建。庙内供释迦牟尼佛雕像。鄂尔多斯佛教史家耶西巴勒登在书中说∶‘准格尔旗境内有前明爱·岱青建立的黄顶神殿。噶丹夏珠达尔杰林寺(准格尔召藏名)中,供有用金银铸造、如人身量一般大的至尊释迦牟尼、至尊弥勒菩萨、轨范师莲花生等三尊威光四射的身像。法相僧院及密僧院中,讲、听兴盛。’据说明爱·岱青还铸造了五百斤重的大宝堂寺钟和许多祭具赠送到这座庙里。上面的记载反映了宝堂寺的最初规模。到了清朝,准格尔旗第五代扎萨克王、伊克昭盟长那木扎勒多尔济主持扩建了大经堂,增建了-住宅100间,并从西藏请来了一位大-主持庙务。民国期间(1920-1922年),准格尔旗扎萨克阿勒坦瓦其尔、代理扎萨克那森0等各界集资三万多银币,动用大批劳力,重修准格尔庙。《伊克昭盟地名志》记载,从明、清以来300多年不断扩建整修,规模日趋可观,先后建立大经堂49间,正殿16间,配殿两座各为3间。还有扎仓(学部)经堂35间,扎仓正殿10间,讲经院40间,舍利经堂皇15间,吉祥天女寺三座各3间,转经寺3间,堪布-寺两座各3间,赞行干15间,赞行正殿5间,北京-寺3间,药王庙3间,观音寺7间,东米德寺三座各3间,增德舍利殿3间,无名殿堂六座各3间,寺庙办事机构大常署27间、二常署10间、诸彦仓12间,-仓19间。-住宅一般保持200间,常住-300人,参加诵经-600人。香火极盛时期,-住宅达300间,住庙-500人,唪经-上千人。 寺院格局 宝堂寺位于房县城东50米,榔口乡白鱼河村万峰山。因寺内供有周朝太师尹吉甫的石像,又名“石佛寺”。 宝堂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佛殿及左右配殿。这些殿宇,全部用黄绿两色琉璃瓦覆盖,并堆绣各式图案花纹,极为绚丽。其他小庙和仓房,不规则地散布在大殿两侧及后方,自成系统。其结构有汉式和藏式两种。‘0’ 中,宝堂寺不断遭到破坏。不少殿堂、佛像被捣毁和拆除。但是,经各级政府拔款整宝堂寺修,保持了原样,殿宇嵯峨,清幽典雅。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近400年风雨、战乱的涤荡、文革的浩劫,使宝堂寺破坏严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宝堂寺修缮工作引起国家、自治区、各级政府,各族人民的极大关注。 1995年邀请西安古设计院专家勘察设计,做了大量的修缮前期准备工作。1999年经盟旗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多方努力,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终于落实了宝堂寺修缮经费。经过这次大型修缮,现已基本恢复了宝堂寺昔日恢宏壮观的景象。 榔口乡 房县辖乡。1974年前为青峰(七区)所辖,1975年建榔口公社,1987年改置榔口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97.4平方公里,人口1.2万。316国道由东向西贯通。辖榔口、保林、沈家沟、八哥湾、榔榆河、龙沟、玉堤店、双湾、七井沟、白鱼河、张家坊、唐家沟、珠藏洞、石炭沟14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红薯和芝麻为主,经济作物以桐油、木耳、…… 详细++ |
宝堂寺 | 宝堂寺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堂寺位于房县尹吉甫镇渔河村万峰山。寺院后岩壁上原有一古代雕琢的“日月品字型”石窟,被称为尹吉甫宗庙。在魏晋南北朝时,儒释道三教合流,宗庙中有三官神像、三教神像等神像。明代,在尹吉甫宗庙石窟前兴建了宝堂寺,现存有碑、石窟等。1987年,被称为尹吉甫宗庙的宝堂寺被房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榔口乡万峰山,只见尹吉甫宗庙镶嵌在一座岩壁上,分上下两殿:下殿凿有一石窟大石殿,宽10米,深5米,前后石壁高3.5米,屋脊高5米,洞内四壁钻了上百个大小不同的小方孔,孔内插石楔,石楔托石盘,石盘坐神像。石窟大殿外沿崖边凿石梯,石梯外有石护栏。由南向北蹬11步阶梯,再由北向南蹬19级,然后由东向西蹬6级至上殿;上殿品字型,正面凿石殿3米见方,天台左右各凿一个小石殿,2米见方,正殿四壁也凿有近60个大小不同的方孔,其用途与上下两殿相同。山上三间石殿合称“三间堂”,上下殿高17米。 据了解,石窟大石殿外梯形台地上,原建有拜堂三重,两侧建厢房两栋,五栋庙房均为土木结构,青瓦盖房,三重殿宇,雕梁画栋,门楼、立柱、房檐、屋脊、屋梁,均有雕刻、绘画装饰,神仙圣贤、龙凤狮马,花鸟草虫,一应俱全。大石殿正中供奉有玉皇、祖师、天官等神像。 宝堂寺附近居住的一位八旬老农介绍,解放初,他是农会干部,带人“破四旧”时烧毁了石窟大殿外的尹吉甫庙两侧厢房。 令人称奇的是,宝堂寺大型石雕龟驮碑上,刻有明正德十一年,房县县承李南金、知县胡壁主持立的《万峰山宝堂寺立碑记》:“此乃古周朝名宦尹吉甫由山西而致,久隐山房旁观也,朝夕留心而得乎此山峦。此房县之东九十里,山峦幽雅,辐辏四图,龙脉萦绕之环绕。”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房县野人谷 | 房县野人谷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野人谷位于十堰房县,是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连接点。由于这里是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相隔,因此这里并没有受到山地冰川寒流的太大影响,从而使得谷内保存了丰富、古老、珍稀的森林植被。 野人谷旅游区以山岳型自然风景景观为主的旅游区,由野人洞、野人谷两个景区组成。野人谷与野人洞毗邻,因经常有“野人”出没而得名。十里长峡、山雄水美、潭绿石奇、曲径通幽,有“人间仙境、世外桃园、野人故乡、植物王国”之称。 峡谷内有换彩峡、野浴滩、躲军洞、龙胆崖、瀑布群、野人睽谷、天绳攀崖、龙门顿开、绝壁城堡多处景点。躲军洞又名野人府,是野人谷中峭壁上的一个大溶洞。据说武则天之子李显贬居房陵(即今房县),在薛刚支持下举旗反周复唐,遭官兵围攻,为躲避官兵,冒险进洞,故名“躲军洞”。 野人洞是一个多径洞口,洞内藏山,山中有洞,变化多端的巨大溶洞洞外百怪,似飞鸟、走兽或单独成景,或组合成趣,天工巧作,惟妙惟肖,形成数百处钟乳奇观。洞中泉水潺潺,四季长流,奇石映水,色彩各异,挂瀑、水帘、龙潭、水滴金盆等,无不使人称奇赞绝。 湖北野人谷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结构独特,植被类型丰富,是华中地区原生林保存较完整的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保护、科研价值。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652种,隶属182科801属。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共计4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21种(国家Ⅰ级4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银杏,国家Ⅱ级17种),国家珍贵树种18种(国家一级4种;国家二级14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1种(国家1级1种;国家2级10种;国家3级20种)。陆生脊椎动物285种,占全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总数的41.5%。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金丝猴、金钱豹、林麝、金雕和白肩雕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53种,还有许多珍稀的白化动物,如白熊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址:十堰市房县桥上乡 类型:峡谷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719-3611205 开放时间: 8:00-18:00。 桥上乡 房县辖乡。1949年为桥上区(九区),1958年为桥上公社,1961年恢复桥上区,1975年为桥上公社,1987年改置乡。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261.3平方公里,人口1.2万。209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辖桥上、杜川、横峪河、清溪沟、鱼鳃口、大庙、木瓜河、荒河、老橛沟、干家坪、东蒿坪、长岭、七中、马里湾、西蒿坪、矿物、股泉、三座庵18个村委会。农业…… 详细++ |
七里河遗址 | 七里河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里河遗址位于房县红塔乡七里河村,东距县城3.5千米,西濒七里河,南倚巫山山脉北麓的凤凰山二郎岗,北为宽阔平缓的河谷阶地。遗址地貌为一处不规则圆角方形矮岗,面积约4万平方米。 遗址于1958年发现。1976年、1977年、1978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146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2~3米。遗存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先后发现石家河文化的房屋、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三房湾文化时期灰坑、墓葬,东周建筑遗迹、墓葬,以及两汉时期墓葬等大量遗迹。 七里河遗址,首次揭开了房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填补了武当山南麓至神龙架区这一大片区域内新石器时-古学文化发现的空白。其中关于石家河文化的发现,表明七里河遗址在石家河文化时期是一个等级较高的聚落址,历史文化价值重大。 |
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 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古南河境内生物多样丰富,湿地景观独特,珍稀动植物和名贵中药材品种繁多,有植物1652种、动物226种,集自然生态、水域风光、地质景观和人文历史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据了解,拟建的古南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81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74公顷。公园规划8年建成,总投资1.45亿元,重点实施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资源利用、防御灾害、区域协调、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九大工程。 公园集自然生态、水域风光、地质景观和人文历史为一体。置身于此,你能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探索大自然留下的神奇密码。 |
房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 房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房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十堰市房县城关镇西街27号。 房县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与斗争精神,历史上曾爆发过100多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房县人民的革命斗争也随着进入了新的阶段。1926年3月,房县籍进步青年李明铨等人,先后在襄阳、武汉等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鄂北特委派李明铨回房县开展地下斗争,1929年3月成立中共房县特区委,李明铨任书记。1931年6月8日,贺龙、邓中夏、柳直荀等率领红3军(原红2军团)主力,攻克房县,与李明铨接上关系,并以各级政治机关为核心,组织大批干部、战士深入各地,开展地方工作。为了加强对地方工作的统一领导,在房县成立了以柳直荀为书记的中共鄂西临时分特委。随后,成立了中共房县县委。柳直荀兼任县委书记,李明铨任副书记,召开县委扩大会议,通过了政治任务、党的组织任务、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等决议。在鄂西临时分特委和房县县委领导下,房县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红色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先后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和14个区、105个乡苏维埃政府,拥有人口20多万,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并日益巩固。县苏维埃政府设在西街天主堂。主席余之恒,副主席李明铨。同时,建立了总工会、贫农团、劳动妇女协会、赤卫队、红色补充军、童子团、少年先锋队等群众组织,创办了军事干校、列宁小学,开设了鄂北农民银行。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柳直荀在门口墙柱上写了“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苦的工农”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两副对联。1932年春,红-移后,当地群众为了保护苏维埃政府旧址,曾用石灰巧妙地将对联覆盖。 旧址在1931年红3军来到房县之前曾是教堂,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城关镇卫生院,1999年经过修缮,并恢复为教堂。 房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于1992年1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挂榜岩 | 挂榜岩位于房县城南21公里,209国道旁,以探险、健身、登山为主,属奇特生态、名人轶事遗迹结合型旅游区,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包括500平方米的陡峭绝壁,8000米的峻峰,8000米流程的泉溪幽谷,是探险、健身、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另外,旅游区内有多处农家乐可满足游客的食宿需求。 |
神农峡景区 | 位于房县城南30公里处的桥上乡境内,209国道左侧,从武汉至宜昌市,再走宜秭公路,在50公里处下车即到。 原名"神农峡",后因《房县志》中关于野人在此出没的记载被发现,更名为"野人谷"。峡谷内有躲军洞、野花荡、换彩岭、野人城堡、三潭野谷、龙须瀑布群等景点。 |
羊鼻岭遗址 | 羊鼻岭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羊鼻岭遗址 位于房县白窝乡长龙村西南,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采集有石斧、铲、刀、镞和陶片。新石器时代仰韶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泥质黑陶和彩陶,彩陶纹饰有草叶纹、花瓣纹,器形有盆、钵、碗、锉等;屈家岭文化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细绳纹及彩绘;器形有鼎、杯等;石家河文化陶片以泥质黑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有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鼎、杯、罐、研磨盆等。商周陶片有夹砂红陶绳纹鬲足及泥质灰陶板瓦等残片。(第二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樟脑洞遗址 | 樟脑洞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樟脑洞遗址 位于房县龙滩乡青阳村,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穴生成于下寒武系天河板组灰岩中,在樟脑河东岸,高出河水面约8米。洞口高5米、宽5·5米,洞内面积约35平方米。1986年发掘,出土石器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等2000余件;伴生动物化石有大熊猫、剑齿象、梅氏犀、巨貘、苏门羚、鹿、羊等13种,分属5个目,属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第三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
地区 | 景点 |
---|---|
卸甲坪村 |
---- |
八里坡村 |
---- |
咸池沟村 |
---- |
义渡坪村 |
---- |
关坪村 |
---- |
九道梁村 |
---- |
塘坊垭村 |
---- |
响应沟村 |
---- |
瓦房坪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