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米家沟生态园 | 米家沟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米家沟生态园 国家AAAA旅游景区米家沟生态园位于华亭县东峡林场场部西侧,占地2800多亩,居县城5公里,华纪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森林覆盖率67.6%,植被丰茂,林壑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春日桃花烂漫,灿若朝霞;夏季绿意盎然,浓荫蔽日;深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雨后雾起山谷,群山隐现;晴天雀噪蝉鸣,小桥流水,犹如世外桃源。其中尤以树龄达30多年的油松人工林为一大景观,一年四季苍翠挺拔,郁郁葱葱,若置身其间,微风过处,松涛阵阵,犹如海潮袭来,蔚为壮观。是森林生态旅游的首选之地。 生态园区仿真石块修建的山门造型别致,宛如巨型雕塑,矗立在景区入口处。小型瀑布水丝如缕,潺潺有声;人工湖水纹荡漾,波光涟漪。铁锈红色主道路依山傍水,别具一格;跨度32米的吊桥凌空飞架,巧夺天工;未加雕饰的的小木桥,桥桥相连,如九曲回廊。林荫小道曲径通幽,登山台阶蜿蜒而上,站在山顶六角亭内极目远眺,汭河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玻璃钢智能音箱点缀于漫山遍野之中;蒙古包、休闲屋掩映于绿树山水之间。古朴典雅的仿古窑洞,集歌舞、餐饮、酒吧、会议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蒙古包,带露天平台的餐饮中心,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茅庵,装饰豪华的森林别墅,可全方位满足游人食宿、休闲、娱乐、聚会等各种需求。 米家沟生态园热忱欢迎您的到来! 景点位置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月圆村转咀社 |
莲花台 | 莲花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莲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华亭县西部的关山-之中,距县城35公里,海拨1520米至2764米,相传为皇帝祭天的地方。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她是以大自然原始景观为主,兼容道教人文景观的风景名胜区,有观赏保护区域118.8平方公里。区内峰峦竟秀、岩壑幽深、百鸟和鸣、风光秀丽,动、植物资源丰富,有9个系列400多个品种,被称为黄土高原上叹为观止的“动物园”和“植物园”。文化遗迹甚多,有古铜矿(唐敬德开采〉遗址2处,古栈道遗址2处,石刻21处,佛像20尊,庙宇多处,迄今发现的秦在雍所建五寺中的古“上寺”、“下寺”遗址就在此处, 青龙山碑记是历史考古的最好见证。最令人入迷的是以其奇景──孤峰矗立的莲花台为中心的周边地带,峻岭叠翠、深谷回环、怪石林立、云雾缭绕、林搭天蓬、枝藤蔓披、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似鬼斧神工,为陇原少有,堪称西部旅游观光之胜地。 莲花台主景区的著名景点有药园茅庵、幽谷迷宫、山门迎宾、天王塔与青龙潭、镇龟峰与藏虎崖、蘑菇崖与菩萨头、山鬼把桥、仙人桥、大象吸水等,奇、险、俊、秀各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莲花台以其幽甲天下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响誉天下。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饱览"神仙际会" 的风姿神韵,领略东方道教文化的精髓。数千年的漫长历史,铸就了莲花台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除保存下来和已经重建的宫观园庙等文化胜地外,还留有大量的古遗址、古碑、古石刻造像、古典史籍等文化实物, 蕴藏着丰富的道教文化历史信息和谜团有待人们去研究、破译和阐发。 门票10元。 联系电话:0933-7728609 |
双凤山公园 | 双凤山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双凤山公园位于华亭县城以南0.5公里处,是以自然景观,兼容道教人文景观和现代游乐设施为一体的游乐公园,因形似双凤叠翅而得名。 相传古时一对恋人为挣脱封建婚姻桎梏,殉情而死,化为双凤翱翔于南山巅水滨之上,南山遂有双凤之名。 山上有药王洞、玉皇殿、城皇庙、观音殿等庙宇6处。 药王洞传说是药王孙思邈走三山、游五岳,到处采集药材、药籽曾住过的地方。近几年来,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依托双凤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成了双凤山旅游点、公园广场、儿童乐园、成人游乐场、老年活动中心, 滨园游览区等六大功能区,形成了山门、索桥、朝天门、双凤戏水、翰墨园等众多秀丽景点。 双凤山以其园林建筑、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百鸟和鸣、环境优雅、林木满山, 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和众多的庙宇使人流连忘返,与现代游乐设施融为一体 ,别俱一格、十分和谐、雅静。双凤山的古建筑,以道教宫观为主,与周围的大自然浑然一体 ,朴拙自然、古奥幽雅。拾阶盘旋而上,可把"煤城"风光尽收眼底。 现在免费游览。 联系电话:0933-7728609 |
华亭莲花湖公园 | 华亭莲花湖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莲花湖公园是国家3A级景区,位于华亭县城西1公里处,宽阔的仪洲大道直通景区。公园依山傍水,美丽的雷神山竖起画屏,旖旎的汭河水沿景区南端蜿蜒东去,53亩观赏水域,音乐喷泉翩翩起舞,朵朵莲花盈盈绽放。湖边曲桥栈道、亭阁假山、园林雕塑,移步换景,令人流连。春来绿草如茵,夏日微风送爽,秋天霜叶绚烂,冬季湖面如镜,“绿色煤城”华亭因之更添诗情画意。 |
野狐峡 | 野狐峡位于关山脚下的华亭县山寨乡和河西乡之间,峡谷长约1公里,最宽处50米,窄处不到10米,因入口右侧岩壁溶缝中石灰溶岩积淀而成的一只状似无头狐狸而得名。峡谷两侧的岩石,一侧凸出来,另一侧则凹进去,整个峡谷约一公里之地,处处如此,两面岩石凹凸有序,犬牙交错,这样的地形地貌是地震形成的一条裂谷带。 峡谷四季有哗哗的流水,春夏季节,草木生长旺盛,鸟语花香。一路望去,悬崖峭拔,高入云霄,谷底几眼清泉,从岩石缝里涌出,冬温夏凉,香洌甘美,峡谷最窄的地方不到10米,游至此处,有种“人在峡谷行,天地一线宽”的感觉。峡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蝶舞蜂喧,百鸟翻飞,流水潺潺;崖边怪石嶙峋如龙若虎,扑溯迷离,让人留恋忘返。 |
石拱寺石窟 | 石拱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拱寺 雕琢精美的石拱寺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沉积闻名于西北。它位于平凉市南部83公里的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石窟坐落在坐北向南的半山崖上,隔汧水支流上关河与中国道教名山龙门洞遥遥相望。窟群雕凿在距地表5—10米的黄砂岩石崖上,现存14个窟龛,其中:2号、6号两个大窟空间约10米、存留部分造像残迹和石窟南壁门窗两侧的数十尊供养人和金刚、力士造像。1号大窟造像惜于早年山崖崩塌被毁,其余11个均为0.5米—2.5米的中、小型窟龛还尚完整,从雕凿艺术方面看犹以11号窟雕像最为精美,它位于整个窟雕的中心部位,顶部有四组八樽飞天,形象飘逸飞动,似仙女从天而降,南壁供养人造像栩栩如生。特别是7、8两窟雕有释迦、多宝二佛对坐说法雕像与佛传故事,造型更为优美动人,其艺术造诣可与南北朝时期雕凿的我国最大的雕凿艺术宝库山西云冈石窟相媲美。 |
上畤 | 上畤 上畤位于上、下畤祭天文化旅游区的北部,占地4.5公顷,与山野居水平距离为2263m。 据考,秦始皇二年首次西巡,途经扶风“陕西凤翔”西到陇山,沿陇山东麓南下入朝那境“华亭县西南部”,踏入“鸡(笄)头道”,进入今华亭县山寨乡红崖山,沿汭水到马峡镇车场沟,登陇山主峰“吴山”,翻西山南下至莲花台“上、下畤”祭祀炎黄二帝,开创了历史先河,成为华夏民族的又一祭祀圣地。 本区主要有 “山门迎客”、“神泉”、山亭、石亭、傍山石廊、观景台等景观,有千佛洞、大殿、菩萨殿、灵官庙、山神庙、石刻等遗址十几处,展现变化莫测的峡谷风光和“祭天文化”。 |
华亭工委纪念馆 | 华亭工委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亭工委纪念馆位于县城文化街“四馆两中心”,建筑面积260平方米。纪念馆以华亭工委从秘密建立到发展壮大的重大革命斗争活动为节点,以时间为主线,由序厅、前言、星火燎原、抗日救国、解放洪流、结束语六个部分组成,真实、全面地展现了华亭工委及陇东地区党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 2013年,纪念馆被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车场沟 | 车场沟 车场沟位于华亭县马峡镇西南部关山东麓,距华亭县城16公里。据有关史料记载,秦汉时期车场沟就以营造战车而得名。车场沟遗迹颇多,有占地50亩的“古车场”遗址,有焦瓒、孟良饮马的“饮马池”遗址,有“五台山”旧址等;庙宇楼阁有太白殿、灵宫殿、观音殿、大圣殿、药王洞等;天然景点有“凤凰抱蛋穴”、“五台山风洞”、“五台山雷雨钟”等。 车场沟属陇东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夏无酷暑,冬有严寒。境内山川交错,沟壑纵横,西有牛心山、秦大王庙、皇洞沟;南有五台山;北有朝阳山,奇峰壮观,景色优美。境内林茂草丰,水系密布,用材树有青杠、红桦、椴树、松树等,灌木林有榛子、胡枝子、沙棘等,天然林中以箭竹最为盛名,质优誉美。野菜名目繁多,有木耳、刺椿头、蕨菜、乌爪子、香椿芽、灰菜、野蒜等,其中蕨菜营养价值极高,盐渍加工后即可食用,曾出口韩国、日本等国,被外国人称为“龙爪”。野生动物种类多样,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梅花鹿、麝、猞猁等。车场沟境内中药材资源富集,野生药材大致有208种,大宗的有半夏、柴胡、菖蒲等。家种中药材达50余种,其中大黄尤为出名,其他如独活、木香、秦艽、白芷、川芎、黄芪等也行销全国各地。 如今,当地政府依托水库及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招商开发车场沟旅游资源,发展“朝阳产业”,造福黎民百姓。我们等着规划变为现实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秦皇祭天广场 | 秦皇祭天广场 秦皇祭天广场是县委、县政府着眼于开发莲花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2006年,县上投资280多万元,建成总面积2.2万平方米的广场一处,高9.9米秦皇祭天雕塑一尊,高21米、宽20米的仿古山门及莲花池各一座,配套建成了停车场等附属工程。铺砌花岗岩2400平方米、仿古砖4000平方米,栽植各类风景树15000余株,景区绿化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同时,为了彰显秦始皇祭天时的宏伟场面,进一步提升秦皇祭天广场建设品位,2007年,县上计划投资50万元,实施秦皇祭天广场二期工程。目前,已建成秦皇祭天广场鼎一座,广场廊柱已完成柱体浇筑,正在制作0浮雕,预计6月中旬建成交付使用。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推动转型、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先后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编制完成了《华亭县旅游业开发策划纲要》和《莲花台人文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暨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宁波、深圳、兰州等地成功举办了旅游项目推介会。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了莲花台旅游专线、秦皇祭天广场、米家生态园、南汭河风情线等景点,加速推进了华亭旅游产业“升温”发展。今年,县上计划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开工建设集休闲、观光、娱乐、渡假于一体的莲花台风情苑,深度开发建设仙姑山、野狐峡等景点。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华亭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全力打响“秦皇祭天第一坛”旅游品牌,县上计划今年8月10日,在我县隆重举办“奥运中国行·华亭·莲花台秦皇祭天大型旅游文化节”,目前,此项活动正在抓紧筹备。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王峡口水库 | 王峡口水库 王峡口水库扩建工程是为保障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及下游工农业用水而组织实施的一个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4886万元,计划工期2年零3个月,重点对水库原有坝体进行加高培厚,使防洪标准达到三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三百年一遇洪水校核。该项目于2005年开工建设,止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057.6万元,完成了上坝道路、坝肩锚杆安装、配水池基坑钢筋混凝土浇筑等工程;坝体浇筑完成3.2万立方米,占工程量的74%;库区自动化管理设备和坝体监测系统安装工程正在紧张实施。成功实现了对华明电厂和华亭煤矸石电厂的“水源直供”。项目建成后,总库容将由原来的117万立方增加到750万立方,年供水能力920万立方,完全能够满足城区工业、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 在项目建设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运用市场机制运作项目。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争取立项,企业组织实施,形成了政府争项目、企业建项目、协作抓项目的运作机制。二是树立经营理念实施项目。按照“多方办水”的思路,由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负责将王峡口水库原有固定资产进行折资入股,联合华亭发电公司、华明电厂等实力型企业,组建成立了股份制形式的华亭华电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有效盘活了现有资产,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困难,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双赢”发展。三是引入现代企业理念管理项目。由各股东单位委派代表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管,确保了企业的规范运行和项目的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建设。 华亭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属泾河水系和渭河水系,共有干支流11条。年总径流量达1.83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0.82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4条,分别是汭河、神峪河、上关河、麻庵河,最大为汭河,发源于关山,由境内4条河(策底河、南汭河、北汭河、南川河)汇集而成,县内流程113.2公里,向东汇入泾河水系。目前,县境内有供水能力的水库4座(王峡口水库、小川水库、车场沟水库、四条岭水库),在建水库1座(石堡子水库),其中王峡口水库和石堡子水库足以能够满足全县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的用水需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仪州古城 | 仪州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仪州古城 |
黑鹰崖 | 黑鹰崖 独峰就是“黑鹰崖”。黑鹰崖一名,有两种解释。一是,它的山形酷似黑鹰而得名;一是,从前这座崖曾是成千上万的黑鹰栖息的地方而名。峰高700余米,全是岩石形成,顶有一米多厚的土层,因而有林。山势陡峭而险峻,与天水的麦积山可媲美,形状极为相似,只是比麦积山小,无岩洞、石雕罢了。如果从这里修座吊桥,过桥后可沿林槽而上,登上顶峰,不仅可以观赏关山之更多景点,而且可以眺望华亭城区,实为理想的登高之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海龙洞 | 海龙洞 海龙洞位于关山东麓华亭县南部的上关乡碾子沟海龙山上。悬崖上有一洞,为“喀斯特”溶洞,周围约面积55平方公里,洞长60多米。洞内有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小溪穿洞而出,内有三个水潭,上架浮桥,可步入后潭。传说为“海龙圣母”坐化之地。洞西北1.5公里处建有海龙庙,有明代古柏一株,清代建筑两处,正殿绘有海龙圣母坐化的神话壁画。传说有陕西长武县的一位李姓姑娘,因父母早亡,只身孤苦伶仃,后投亲甘肃灵台横渠的舅家,其表兄、表嫂嫌女丑且满头秃疮,百般-,此女整天为表兄家中放羊,晚间只好与羊同歇。其表侄女非常同情秃女的遭遇,常予帮顾。有晚,表侄女去羊圈看望表姑,从门缝偷看,吓了一跳,发现秃女头上竟是一个银光闪闪的银帽壳,表姑正在取下帽壳梳理头发,那乌黑的头发竟与腰齐。表侄女十分惊喜,便悄悄告诉了爸妈。爸妈非常高兴,以为发大财的机会到了,便决定先把银帽壳抢到手。他们一同进了羊圈,却怎么也没料到羊圈竟是一片漆黑,拿来灯光一照,秃女早已无影无踪,只发现秃女长年累月捻的毛线成了一根红线。他们决定去找秃女,就顺着这一根红毛线向西寻去,一直寻到华亭的海龙洞前,只见洞里的清沏流水,再什么也没有。原来这个洞很早以前是个采银矿石的矿井,当时有一矿工出井有事,即发现一女身着红装,骑一匹红马在洞口奔驰。这位矿工忙进入矿井喊来所有矿工出来观看。矿工们出来后,红人红马都不见了,而这口矿井竟流出了水,矿井从此报废。就这样一传十,十伟百,方圆的人和灵台的人全都知道了,以为是圣母坐化于此。后来在那里建了庙宇,以海龙山名称圣母为“海龙圣母”。每年夏历三月初十和七月二十,为庙会的正日,华亭、灵台及陕西陇县附近的善男善女上山烧香膜拜,热闹非凡,是华亭县旅游景点之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仙姑山 | 仙姑山 靠左边的这座独立的土山,名叫“仙姑山”。原来上面有庙,供奉仙姑。“文革”中被毁。 这座山的来历,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
关陇北支道 | 关陇北支道 古代与小陇山东麓的“关陇北支道”相平行的“陇山谷道”。它东南起于陕西陇县西北部的固关(距麻庵约20余公里),逆水而上,从窄石峡(华亭与陕西陇县交界处)进入麻庵乡境,穿越山间峡谷,从今庄浪县竹林寺出口,抵达南水洛河至陇右,长约50余公里。 小陇山之东麓,也就是我们今天上山路过的西华乡政府所在地。现在看来,东西公路畅通,似乎没有南北大道。其实在古代的南北大道,远比今天的东西公路重要的多。这条南北大道,名曰“关陇北支道”,即《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注的“回中道”。据先秦典籍《庄子·在宥篇》记述,轩辕黄帝问道崆峒,第一次从今山东西部的寿丘出发,跋山涉水,沿泾河至崆峒,广成子不但没有传道,而且还指责他说:“树叶还没有发芽,就想要果子”。过了若干年,黄帝百岁时,第二次又去崆峒,《增修华亭县志》载:历吴岳(今陕西陇县),由陇坻南来,曾驻骅下关(今华亭神峪乡)西北殿湾,邑人称此为“轩辕寓”。这次广成子给他传了理民要术,从而开创了人类文明,成为华夏始祖之一。 明、清之际,随着海上运输的兴起,这条“丝绸之路”衰落了,但昔日沿途烽燧墩台遗址依稀可辨,石拱寺、朝阳观、建沟石佛群等古迹可供觅踪。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马峡村 |
---- |
燕麦河村 |
---- |
车场沟村 |
---- |
孟台村 |
---- |
苍沟村 |
---- |
罗马寺村 |
---- |
深沟村 |
---- |
大岭村 |
---- |
寺沟村 |
---- |
双明村 |
---- |
腰崖村 |
---- |
赵庄村 |
---- |
蒋庄村 |
---- |
刘店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