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宜昌市 >> 点军区

点军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宜昌车溪民俗旅游区

宜昌车溪民俗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车溪民俗风景区位于宜昌市江南土城乡境内,距离市区18公里,这里民俗文化兼具有巴人和楚人的特色,风景区内主要以田园风光和土家民俗文化为特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三峡十景之一。车溪民俗风景区由三峡民俗村、农家博物馆、水车博物馆、人民公社旧址馆、天龙云窟等景点组成,车溪民俗风景区是湖北三峡地区唯一的民俗旅游区。  车溪民俗风景区溯溪而上,绵延7.5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既有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又有古老醇厚的巴楚民风,是体验另类民族风情,享受田园风情的旅游胜地。  车溪民俗风景区中有中国首家水车博物馆、中国第一家农家博物馆,还有全国最大的古作坊展示区,各博物馆和古作坊区内实行动态展示,游人可亲密接触,体味先民生活,梦回老家,全身心感受土家乡村的别样生活和劳作之美。  车溪民俗风景区结合自身的秀美风光和醇厚的民风习俗,现已形成独特的旅游主题活动,有农耕稼作展示、古代作坊表演、土家歌舞欣赏、“野火情”篝火晚会、三峡特大溶洞猎奇探险,可让游客实地感受农耕文明、重温田园旧梦,感受回归自然的浪漫、体味物我两忘的境界。  地址:宜昌市城区江南的土城乡  类型:峡谷森林地质地貌河流博物馆民俗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8:00-17:00  信息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土城乡  1949年为土城乡,属桥边区,1956年析置土城区,1975年改公社,1987年建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2.7万。318国道及宜(昌)长(阳)公路过境。辖土城、白日坡、余家坝、戴家湾、大松林、李家坝、鞍子溪、高家岭、赵家湾、紫橡坪、东溪、穿心店、茅家店、四方湾、黄家岭、天堰、大石门、谭家岭、干沟岭、彭家坡、三岔口、和平、…… 详细++  信息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青龙峡漂流旅游区

青龙峡漂流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青龙峡旅游区位于点军区土城乡桥边镇,距中心城区 19 公里 ,车程约 30 分钟,是一个以漂流为主,集观光、餐饮、住宿、棋牌、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运动旅游区,夏秋之际可体验两级水坝控制的户外漂流,一年四季还可进行峡谷观光,常年开展棋牌娱乐、会务休闲等,是宜昌唯一的近郊城中漂景区。  这里原生态植被保护完好,空气新鲜,环境宜人,水质清冽。 2010 年以来连续三年,分别举办了省、国家以及国际自然水域漂流大赛,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漂流之都宜昌青龙峡站”荣誉称号。  青龙峡漂流旅游区环境古朴本真、设施安全舒适、运行科学合理、体验欢乐热情,深受广大游客青睐,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  一是全天候漂流。峡谷区位优势独特,两岸山体海拔适中,夏秋两季水温适宜,两级水坝蓄水调控,可进行全天候漂流,将进一步开发夜漂项目。  二是欢乐热情漂流。漂流河道全长 5.6km ,水位落差 90m ,河道蜿蜒如龙,迂回曲折,高低起伏,急缓相间,依次设置“翻江倒海”、“腾云驾雾”、“勇跳龙门”、“龙行天下”四种意境,不同的区段,体验不同的感觉。  三是互动式漂流。沿漂流河道修建 6km 步游道,沿途铺设梅花桩、按摩石、平衡木,可以健身怡情,其间共有栈道一座、桥梁九座,既可观赏小桥流水,又能漫步竹海桃园,还能进行水岸互动、情歌互答,野趣横生,其乐无穷。

三峡鸣翠谷

三峡鸣翠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三峡鸣翠谷,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紫阳村葛洲坝大坝南侧,是国家AAA级景区。  鸣翠谷由“野鸟鸣翠谷,流水唱欢歌”的意境而来。谷中树木葱茏,怪石千变,野花丛丛,野鸟争鸣。进入鸣翠谷,只见溪水清澈,树藤滴绿;漫步谷中,只闻百鸟啁鸣,伴着叮咚泉水、沙沙醉叶,俨然从天上飘下一首曼妙的乐曲,不觉神清气爽,如入仙境。  谷中的紫阳龙洞、天官庙、矿泉泳池、金龟湖、榔树群落、野生山楂林、天然石隧道、长寿氧吧迷宫、裸石沟天体走廊、游客活动中心等10个景点群使人领略自然生态之奇妙,让人心醉神驰。不得不让人想起古诗里:“珍禽妙唱协笙笛,悬壁飞泉响石琴”的佳句。  鸣翠谷的自然生态“十八奇”使人叹为观止,有人用十八句话概括了这十八奇观:“紫阳龙洞藏百图、千年蟒藤石上生、百亩山楂根连根、热带榔树谷中存、氧吧迷宫藤缠藤、洞中梯田惊天下、钟乳石片能透光、石头敲打起歌声、裸石成渠四里长、古藤攀爬百公里、青石隧道天然成、冬暖夏凉龙咏泉、清纯矿泉作泳池、金龟湖0金龟、天然石雕百兽生、钟乳石花横着长、绝壁纹理如锦绣、万千野鸟翠谷鸣。”真可谓“异草奇花常在眼,天然美景仗神功”!  地址:宜昌市点军区紫阳村(葛洲坝大坝南侧)  类型:峡谷洞穴森林河流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40.0元  

紫阳龙洞

紫阳龙洞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从宜昌市区“夷陵广场”乘27路公交车至终点站步行二十分钟左右便抵达“健康乐园”紫阳龙洞风景区。    昔人云:紫气,祥和之气也。紫阳采天运之气,沾地缘之光,接人杰之灵。紫阳位于长江中游的南岸,它历史悠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在紫阳河口发现新石器晚期人类居住遗址,出土大量的石、陶器。南宋期间因金兵入侵中原,与南宋划江而治,而紫阳地处江南相对富庶,故两次迁为夷陵县治。    紫阳龙洞风景区位于紫阳境内,毗邻举世闻名的葛洲坝。区内有两龙四奇一古人:一条是藏于地下的“卧龙”——即龙洞;另一条是飞舞着的“游龙”——紫阳河。亚热带代植被“蟒藤”为一奇;千年榔栾树质如铁为二奇;百年野山楂遮天蔽日为三奇:独居龟王数十吨为四奇。古人:明朝两京御史、晋少宰——王篆出生地。    紫阳龙洞风景区的丰富资源奠定了风景区旅游项目齐全的基础,使得景区能够满足不同偏好游客。景区总面积500余亩,现已开发300多亩;分三个游览区:体育休闲区(划船、游泳、棋牌娱乐、攀岩、潜水)、人文史料区(王篆——王天宫遗址)、自然风景区(封龙山自然风景区)。

点军袁裕校家庭博物馆

点军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于2011年9月30日开馆,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五龙村五龙河街,占地30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馆展实物收藏品达2万余件;图文史料1万余件,其中包括了逾200万字的100余卷《家庭档案》及近60万字的《袁裕校家志》。馆展内容涵盖了袁裕校家庭自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100余年历史;又上溯至该家庭始祖从河南迁徙到兴山定居的1461年,时间跨度500年。  宜昌是楚文化发源地,文化历史厚重深沉。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作为中国首个平民家庭博物馆,收藏了袁家4代自清末到新中国百年来的生活生产实物和非物质的家庭文化遗产,并整理出家庭档案,编撰成《袁裕校家志》,记录了百余年来宜昌的变化发展,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档案,填补了中国方志史上家庭志书的空白,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而且印证了历史和时代的进步,该馆的建成是宜昌文化事业创新发展美丽画卷的又一道亮丽风景。[1]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成为爱国传统教育基地和宜昌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地标。各种基地也在博物馆纷纷挂牌。“国防教育基地”、“省情市情教育基地”、“湖北省家庭档案馆示范基地”、 “宜昌市知识产权保护单位”、“教学实习基地”等都在博物馆的门口树立了牌子。

磨基山

  磨基山,位于点军街办五龙村境内。东起蔡家垭、南至胡家台子。东西最大跨度约600米,南北最大跨度约1000米。海拔219.7米。临江一面为绝壁,陡峭如削,背脊向南倾斜,隔江远望呈金字塔形。  磨基山因孤峰临江,古时曾有孤山之称。相传,晋炼丹家葛稚川曾在此山炼丹,故得名葛道山。另据《湖广通志》记载:“郭景纯(晋)结庐于此,基尚存,有一井一钟,呼曰郭道”,由此说明:磨基山过去亦曾有“郭道山”的称谓。但当地群众则传说磨基山底下深埋着一副仙人留下的金磨子,所以又叫磨基山,而且最后为群众所接受,并一直留传至今。磨基山是宜昌城周围较高的山头之一,是重要的制高点,登临山巅,宜昌城区可尽收眼底。1971年,宜昌市人民广播站在磨基山上建起了电视转播台,1980年又建起了自立式铁塔,高50米,使磨基山显得更为雄伟壮观。  磨基山又名葛道山,因晋代道教术士葛洪在此炼丹而得名。它壮若天然金字塔临江而立,高耸入云,是宜昌市中心城区的制高点。登上山巅,前可观大城浮江,后可看花木盈野,上可眺葛洲坝风采,下可揽夷陵大桥长虹卧波之美景,更有电视发射塔及广告画廊等高科技设施点缀其间,美不胜收,是登高观景、休闲旅游的胜地。  地址: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江南路  电话:0717-6243334

文佛山

  文佛山又名筐覆山、鸡罩山,它“融历史与自然为一体,集宗教与尘世于一身”。是观光旅游、休闲避暑、野外采风,娱乐健身,资源考察,以及体验民风民俗等多功能生态旅游胜地。  景区位于宜昌市江南点军区联棚乡境内。距夷陵长江大桥15公里。该景区分岩洞区、林茶区、佛教文化区和大溪河谷走廊。总面积30平方公里。  文佛古寺,源于唐,兴于明,盛于清。数百年来,香客盈门,佛光兴旺,远近闻名,享有“文佛仙山”之美称。文佛山庄,农家旅居;刘家场度假村,以崇山峻岭为背景,以苍松古柳为衬托,吃农家饭,住小木屋,可获返古归真,休闲自在之享受。  景点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    联棚乡  宜昌市点军区辖乡。1952年建五龙乡、石板乡,1958年改联棚公社、长岭公社,1984年设联棚乡、长岭乡,1987年联棚、长岭两乡合建联棚乡。位于长江南。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1.2万。有318国道贯穿其境。辖双溪、东溪、紫家冲、福安、赵家棚、万家坝、泉水、歇凉、胡家店、柳坪、芦家坡、东风、永红、先锋、杨家棚、干溪、大柏、南木溪18个村委会和1个林场。乡镇…… 详细++

三峡民俗村

  在宜昌三峡游客中心等车,路上经过了红色耀眼的夷陵长江大桥。大致过了1小时左右可到景区。景区很好地将田园风光和土家风俗民情结合在了一起。  景点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  

石门洞风景区

  石门洞又称龙王洞。在宜昌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筐覆山。因洞口原有两石如门,故名。  石洞中一水潭,约有14平方米,水清如镜,不盈不涸,冬温夏凉,有“龙潭仙揪”之称。昔日洞内有佑圣宫、卧云楼、观音寺、龙王殿等建筑,被誉为“桃源仙灵之窟宅”。历代骚客至此作诗题词铭之于石颇多。现古建筑颓废,尚有清代学者王柏心所写《游石门洞记》、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岫丛青》以及同治年间(1862-1874)《重建石门洞灵济殿并各殿启》等一批碑刻,立于潭侧。其中《列岫丛青》碑,字迹遒劲沉雄,尤为游人赞赏。  洞外,山石褶皱,显苍-,古色盎然,颇富异趣。   

汉寿亭侯点军碑

汉寿亭侯点军碑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汉寿亭侯点军碑  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点军街点军公园内,清代碑刻。清光绪十一年(1885),时任宜昌总镇的罗缙绅为纪念关羽在该处点军而立。碑质地为青石,通高2.88米,碑身宽1.05米,厚0.21米,碑额宽1.13米,厚0.24米。碑身阳面刻“汉寿亭侯点兵处,乾隆丙寅岁陈镇军纶所镌字也。其地上控巴夔,下制荆襄,为侯平生据险扼要立功之所,沿古遗迹书以识之,宜矣。惜制度狭小,摩挲片石,半蚀风霜,绅惧其日销沉也,为易丰碑,并讠志数语,刻手书虎字于末,非有附骥之私亦向往之不能置耳。”阴面刻“虎”字。碑额下端正中部刻“万古不朽”。该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石门洞石刻

石门洞石刻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洞石刻  石门洞位于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干溪村,又名龙王洞,为宜昌八景之“灵洞仙湫”,明初被太祖朱元璋“敕赐灵济”。洞口朝南,宽76米,高22米,深75米,因自然力作用而形成三级阶梯状。洞内现存明、清、民国时期碑刻40余通。其中以“列岫丛青”碑、“游石门洞记”碑和“重建灵济殿记”碑等最为著名。该洞是明清时期鄂西重要的道教文化活动场所。(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灵洞仙湫石门洞

   石门洞又名龙王洞,位于宜昌市点军区内,为宜昌古八景之一的“灵洞仙湫”。现列为宜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洞中空间之大居当地干溪48洞之首。洞内建筑始于宋朝。明主祖朱元璋昭书赐字后,相继修建了龙王殿、张仙殿、佑圣殿、灵泉寺、卧云楼和殿前的漱玉亭。    洞前峰峦拱揖环持,群山秀丽如画,笔架山的旗山、钟山、鼓山十分引人入胜。群洞上下环绕,恍若天上人间,令人心旷神怡。古今中外文人骚客将此描绘成“辋川图画,桃源世界”。洞内还存有巨幅石刻,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岫丛青”四个大字,更形象的概括了洞周边自然景观的秀丽风光。游人赞曰:“偷得浮生双休闲,且作石门洞中仙”。     石门洞中奇景颇多,有天下一绝的阴阳奇石,号称“灵湫”的龙潭,还有八卦泉等,明代学者雷思霈所著《荆州方舆书》中写到:“城西五十里有石门洞,众龙居之,霈雨辄应,上有张仙以土书数字,风雨不变也”。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三峡人家

三峡人家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峡州路5号(西陵峡内)  类型:峡谷山瀑布河流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4-5小时  电话:0717-7855592  开放时间:  8:30-17:30,末班游船17:00收班。  门票信息:  180元(门票150元+往返渡船30元,-销售)。身高1.2-1.4米的儿童、大中小学生和60岁以上的老人(凭证)105元(门票75元+往返渡船30元)。  

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宜昌县三斗坪镇,下距葛洲坝40公里,整个工程由拦江大坝、水力发电厂和通航船闸组成,拦江大坝建在中堡岛上。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治理与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三斗坪一带河床开阔,两岸花岗岩基坚硬、完整,所以长江三峡工程选址在这里。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其中年均发电量可达849亿度。  导览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双线五级永久船闸是三峡工程的主要通航建筑物,也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号称“长江第四峡”,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船闸全长6.4公里,其主体闸室部分1.6公里,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  特别提示  1.盛夏时节,在景区内太阳直射后的温度非常高,如果此时前往景区游览,需要防晒、防中暑。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  2.作为一个普通游客,你是无法事先得知大坝泄洪的具体日期和时间的,一般在雨季和汛期,泄洪的次数会多些。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  类型:观景台水利工程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4001-175-185  官方网站:http://www.sxdaba.com/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门票免费,必须事先网上预约:http://www.sxly.cn/index.aspx。观光车A线35元,B线18元。    三斗坪镇  三斗坪镇地处两坝之间的长江西陵峡两岸,国土面积185.55平方公里,辖19个村居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99个村民小组,13068户34202人口。该镇已被省政府正式纳入“三峡--武当--神农架”大旅游体系,成为全省三大重点旅游集镇之一。农业上初步形成了以柑橘、桑蚕、茶叶、药材、养殖为主的五大产业。200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9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8亿…… 详细++

长阳清江画廊

长阳清江画廊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湖北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成立于2006年,位于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隔河岩旅游专用码头,距长阳县城10公里,是三峡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5A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与神龙架、武当山、长江三峡并称为湖北四大甲级旅游资源区,被列入鄂西圈十大核心旅游景区之一,年接待能力达到100多万人次,是湖北省服务标准化旅游示范景区。  清江画廊主景区东起清江隔河岩大坝倒影峡,西至清江水布垭大坝盐池温泉,涵盖沿线所有旅游资源,高峡平湖东西纵深长达一百公里。景区内山青水秀,风光满眼,青山绿如缎带,江水蓝如宝石。早晚,江面雾气升腾如蓬莱仙境;四季,野花点缀如天女花裙,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桨声灯影的故乡。景区当前主要有巴人发祥地武落钟离山、仙人寨、倒影峡等景点,以及刚打造的“魔芋健康养生之旅”绿色精品线路,还有麻池古寨、盐池温泉等景点正在打造之中。  景区内有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的游客接待中心,包括地质博物馆、购物中心、票务中心、景区生态停车场以及其它辅助设施,形成售票、观坝、停车三大功能。  景区内有星级宾馆,也有农家小院可供食宿,吃的既有野“山珍,也有麻辣“海味”,住的有几千上万元的宾馆套间,也有几十元的农家休闲标间不等。还有长阳绿茶、奇石、清江鱼、魔芋膳食纤维、土家腊肉等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样式美观,便于携带。  神秘清江,源远流长。清江是长江在湖北境内的第二大支流,是巴人的发祥地,土家儿女的母亲河。十九万年前,古“长阳人”在这里开启了中国长江的古文明,五千年前,古代巴人从这里开疆拓土建立古代巴国,两千年前,土家族在这里诞生。  梦幻土家,巴土天堂。景区所在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歌、南曲、巴山舞是长阳“文化三件宝”,还有哭嫁等众多的奇异风俗,则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  清江画廊,一步一景,一里一画。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中国铁人、世界横渡王-在这里率队畅游清江画廊;李谷一、李双江、谭晶、阿幼朵、毛宁、凤凰传奇、阿宝等二十多位中外歌星在这里高歌“山歌好比清江水”;世界著名钢琴家、钢琴圣手马克西姆在这里热情演奏世界名曲《海神曲》;长阳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用清江山歌“花咚咚的姐”征服了全国观众,夺得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金奖;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等二十三位院士专家游览清江画廊;央视国际频道隆重播出长阳专题节目《中华情-巴土恋歌》;称赞清江是国内保护最好的河流之一,说“清江画廊可与桂林山水媲美”。  来源:长阳政府网  地址:宜昌市长阳县晒鼓坪村  类型:地质地貌山河流乘船游览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2-5小时  电话:0717-5319721  官方网站:http://www.qjhlw.com/  开放时间:  8:00-17:30(景区开放时间,旺季:3月-10月,淡季:11月-次年2月);9:30、10:30、11:30、13:30(清江画廊A线发船时间,旺季),10:00、11:00、13:00(清江画廊A线发船时间,淡季),A线游览时间约为5个小时左右;10:00、11:00、13:00、14:00、15:00、16:00(清江画廊B线发船时间,旺季),9:30、10:30、12:00、13:30、14:30、15:30(清江画廊B线发船时间,淡季),B线游览时间约为1.5-2小时左右,具体发船时间以景区当天披露为准,请提前达到。  门票信息:  A线:全票158元(包船票);B线:全票100元(包船票)  麻池古寨清江古城巴国故都北纬三十度岛仙人寨倒影峡武落钟离山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宜昌市秭归县凤凰山,北枕高峡平湖,西和南依秭归新县城,东连三峡大坝,景区总面积33.3公顷,总投资3.3亿元。2013年1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接待人数达108万人次,其中外宾6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0万元。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内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  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屈原祠迁建至归州镇向家坪,更名为“屈原祠”。  2010年1月16日,三峡湖北库区规模最大地面文物屈原祠竣工,屈原祠等24处古文物已全部复建完成,三峡湖北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结束,形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2006年5月,凤凰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014年8月,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屈原祠  屈原祠是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数代王侯、知州多次重修。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镇向家坪,更名为“屈原祠”。如今,因三峡工程建设,屈原祠于2010年正式仿古新建于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新建屈原祠占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5806平方米,总投资4800万元,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由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正殿为仿古木构建筑,两层重檐歇山屋顶。入口山门为三层两重檐歇山屋顶,正立面贴六柱牌楼门式,两侧辅以圆形的风火山墙,以红柱白墙灰顶为主颜色,墙面还有泥灰塑出的图案等。  屈原衣冠冢  屈原衣冠冢也为屈原墓,随屈原祠迁徙而建,占地120平方米。墓上青狮白象,鱼吻翘昆,墓前拜台,香炉正中,供凭吊屈原燃烧香火之用。墓前三排六柱八字开扇。外石柱镌有“汨水怀沙千古遗恨,归山枕抽万世流芳”楹联。四根内柱的楹联是“崔嵬丰碑矗在地,凛然浩气贯长虹”,“千古忠贞千古仰,一生清醒一生忧”。上柱间嵌着一块《重修楚大大墓碑记》,将屈原生平及不朽精神携刻其间。墓前两侧一对明代大石狮。墓中有一通道,透过石门可窥见一红漆古棺悬吊其内,棺被一巨大莲花石座所托,俗称“屈原吊棺”。  峡江古民居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主体梁多为穿斗式、招梁式。墙体一律由颜色纯青、厚度只有1厘米的“线砖”砌成;两侧山墙多为风火山墙式,造型变化多端;屋面以硬山顶式,盖以小青瓦,但瓦头则用白灰堆塑成四叶花瓣,卷草花纹滴水为土坯烧制,山花上堆塑以游龙为主的如意云纹,大有腾云驾雾倒海翻江之势。峡江古民居原位于新滩,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建立地面文物搬迁复建保护点时,其中10多幢三峡青滩古民居按照原样搬迁、原样复建、以旧复旧的原则复建完成。经过规划,复建民居相继成为端午民俗馆、青滩习俗馆、龙舟馆等,让独具峡江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与民俗文化元素得到保护和传承。  地址:宜昌市秭归县  类型:古迹祠堂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6:30  门票信息:  成人票90元。  屈原 (前339~前278)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2-3]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 详细++  屈原 (前339~前278)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2-3]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 详细++

点军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点军街道

----

艾家镇

----

桥边镇

----

联棚乡

----

土城乡

----

点军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