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青木川保护区·古镇 | 青木川保护区·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强县的青木川镇,这里北接甘肃,西连四川,素有“一脚踏三省”之名。保护区境内山脉绵延,有大片原始森林,栖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红腹雉、等国家保护动物,还生长着珙桐、野杜鹃等珍惜植物。区内有石梯,拾级而上,可见古栈道遗迹。凤凰山海拔2300米,山势形如凤凰,四季风光各有不同;山上有将军石、清泉飞瀑等,有小九寨沟之称,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 青木川古镇山清水秀,生态天然,民风古朴。古镇历史悠久,古时曾是羌汉杂居地区,自明朝年间逐渐繁华盛,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现在古镇上保留有大片古街、古祠、古栈道、古民居等建筑群,已被列为宁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河水穿镇而过,人们悠然地做着各种活计,生活自在。古街回龙场系明成化年间所建,街长800米,宽4米,基本维持古时原貌。古镇保存最为完整的魏氏大院,系民国年间知名绅士魏辅唐所建。现遗存有魏氏大院三处,其倡办的中学一所,保存完好。还有明清时期所建的瞿氏、魏氏、赵氏、屠氏祠堂,立碑刻字等。在距古街5公里的地方,有明清时留下的通往甘肃的商运古栈道,长达60公里,道路顺河而上,依崖凿路,路势十分险峻。 青木川的传奇故事—— 民国时期的大地主魏辅堂是这一带的传奇人物。魏辅唐原是贫苦农民,因杀死民团团长而掌握了当地大权,种植罂粟而发家,买枪屯兵,拥有上千人,数百条枪,成为陕甘川边界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 魏辅唐先后当过宁强县独立自卫队大队长、宁西人民自卫队总队长、陕甘川三省九县联防办事处副处长,建有豪宅数处,娶了大小老婆6个。魏辅唐虽然种植大烟,自己却不抽,也不允许部下抽。但是他重视文化,办中学,办剧社,送乡里贫困孩子出去念书,从这方面来说他为当地造福不少。向往山外生活的魏辅唐却从没有出过山。青木川民风纯朴,很大一部分与魏辅唐有关。至今镇上居民大多时候忙于农活,冬天农闲则在家围着火塘烤火,街上鲜见-现象。餐饮/住宿/购物 古镇旅游人数增长迅速,因此当地居民多开有家庭小旅馆,可接待住宿及餐饮。饭菜多为当地乡间土味、土产。 交通 从汉中市汽车站乘坐发往宁强县的长途汽车,车程约1个半小时;在宁强县乘坐发往青木川镇的客车,车程2小时左右。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李白的笔下如此描绘了古金牛的山水。古金牛,今陕西宁强也。宁强据“剑门蜀道”东端,为古今秦蜀咽喉,是汉水源地、嘉陵上水。峰峦崔巍,林木葱笼,备秦巴之景色,汇南北之风情。境内奇峰秀水、雄关矗立。七盘关、西峡关、牢固关、五丁关、盐茶关、铁锁关、阳平关、青木川,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阳平关,三国赵云据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青木川位于宁强的西端,毗邻川甘、锁钥三省,重峦叠嶂、山高路险、清溪碧湾、飞流溅珠。 青木川隶属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位于陕西西南角,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因川道中有一棵古青木树而得名,因魏辅堂和古建筑而名声大振。.。。青木川发轫于明中叶,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是羌汉杂居地区。先后称草场坝、回龙寺、回龙场、永宁里、凤凰乡、青木川。 青木川远离县城,地处僻远。虽为要塞,却一直处于闭锁状态。有几条逶迤石径连通邻省邻县,供山民来往交通。青木川古镇,闻名遐迩。逢三趁墟,山民结伴,来来往往,背扛肩担,荷货互市,互通有无。当年杜甫过境时曾吟到:“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局。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虽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世界的面貌日新月异,青木川中先秦遗风尚存,青山风貌依旧。 门票价格: 旺季:80淡季:80 咨询电话: 0916-4341725 邮编: 724400 景区地址: 宁强县青木川镇 青木川镇 青木川位于宁强县西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镇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枕陇襟蜀, 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是陕西省最西的一个乡镇,距县城136公里,西去227公里即是九寨沟。 古镇历史悠久,曾是羌汉杂居地区,明朝时始称草场坝,后建回龙寺,遂改称回龙场。解放初期称青木川(因川道树木挺拔高大,蔗天蔽日,改称青木川)。清同治年间称…… 详细++ |
汉水源森林公园 | 汉水源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汉水源森林公园位于汉中市宁强县南部,距县城12公里,地跨宁强县的黄坝驿乡与巴山镇两个乡镇。公园西起牢固关,东至根场坪,北起二道河长寿谷,南至南山岭(红石梁),南北宽约6公里,东西长约11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6°8′—106°15′,北纬32°43′—32°47′,公园总面积2810公顷。 公园地处巴山西部的红石梁顶部,为扬子准地台北缘与秦岭褶皱带南缘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构造格局。由于受秦岭纬向构造和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影响,沟谷深陷,多呈“V”形构造,海拔1500米以下,山体陡峭,而山顶则比较开阔,局部形成坦地。境内基岩层由中生代二迭纪石灰岩、志留纪夹砂岩和三迭纪泥质灰岩、钙质灰岩、部分白垭侏罗纪紫色砂岩组成。 公园的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四坪里南侧的独秀峰为公园的最高点,海拔1859米,北部的长寿谷为公园的最低点,海拔900米左右。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比宁强县城(海拔858米)高600多米。 汉水源森林公园集森林景观、山峰景观、峡谷景观、水体景观、人文景观等景观于一体,具有林幽、峡峻、山雄、水秀、人文古的特点。园内万亩森林苍翠清幽、松海漭漭;十里金刚峡景观险峻、势如剑开;高耸红石梁东西横亘,如龙盘踞;瀑布、碧潭、溪流等水体景观清秀妩媚,姿态万千;以羌文化、关隘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弥足珍贵,内涵丰富。被誉为蜀道上的一颗明珠、巴山西部的一朵奇葩。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西南12公里处 乘车线路:宁强县乘开往黄坝驿的班车可达。 自驾线路:汉中市 — 国道G108 — 经宁强县 — 约13公里左右 — 见路标可达。 |
宁强大安溶洞群 | 大安镇距县城38公里,唐时建镇,历史悠久。全镇面积30.01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人,为宁强县重镇,商业繁盛。主产小麦、玉米、水稻,土特产有木耳、香菇、天麻、杜仲等,工业多为黄金、石棉开采和加工。镇内河汊众多,绿树、青山、流水、古镇,颇有江南水乡特色。北接略阳,南达巴蜀,西连九寨,东邻南郑、勉县,镇内路况较好,108国道为主干道,交通极为便利。乘火车亦可通全国各地,距飞机场行程约2小时。文物古迹众多,有全国较大的天然溶洞,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发源于此。 大安溶洞群位于大安镇北,方圆4平方公里共有18个天然溶洞,有“洞天世界”之称, 祥龙洞、大鱼洞和白岩洞是最有名的三大溶洞。洞连洞,洞套洞,层层相通,峰回路转。洞内有暗河,遥听水声,似惊涛拍岸,虎啸龙吟。洞内双龙、玉狐、石树、神女栩栩如生,令人直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奇。 向北而行,沿途山色奇丽,水流潺潺,飞瀑、奇石、缠绕的藤萝,进入这个天然峡谷,宛如走进一个“世外桃源”,约6公里,即可到大鱼、藏仙二洞。依山而上,天然石阶自成奇趣。洞内石门、石柱、石笋、石树、石林,各有异趣。钟乳石形状各异,如鹰,振翅欲飞;如兔、奔腾跳跃;如猴,憨态可掬。有的象得道的仙人,-参佛;象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小的依地而生,直如海底珊瑚礁,大的参夭而起,层层错节,如灯塔,象巨树,气势宏伟。不单单是形似,每块钟乳石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洞内约1公里处,有两条石龙蜿蜒卧于水中,水波漾处,微光射入,龙似乎随波摇摆翻腾,象四条黄龙于浅水处嬉游,令人叹为观止。最奇的是洞内石树林(现仅存一树),不仅树生年轮、根节,而且上有树皮,与常见树皮并无二致,年轮、根节、树皮、枝桠都清晰可见。洞内有“石琴”、“石鼓”,弹击时,音韵和谐,余声袅袅。洞最高处约80多米,宽处约120多米,窄处仅容1人通过。洞中有一“无底洞”,不见其底,以石扔下,不闻其声。旁边有条地下河,攀援而下,可行5公里,前不可测。河床两岸钟乳石形状更奇,颗颗沙粒银光点点,光可耀人,景如神话仙境,海市蜃楼。 洞内冬暖夏凉,风景绝秀,真是“府底洞天,蔚为壮观”。更为壮观的是洞洞相连的溶洞群,洞套洞,洞连洞,洞中有洞,洞外有洞,洞底飞瀑倾珠而下,暗河清潺见底,奇石引你浮想联翩,银沙点点如玉,引你进入一个奇幻的方外世界。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大鱼洞村附近 乘车线路:汉中市内乘开往宁强县的班车,中途在大安镇下车在换乘小巴至大鱼洞村可达。 自驾线路:经西汉高速至宁强县城或由汉中沿108国道均可到达,距汉中80公里,宁强县城40公里。 |
汉江源头风景区 | 汉江源头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汉源镇马家河村。从西安、成都、汉中高速可直达宁强县城,风景区距县城10公里,沿108国道可至。属原始森林、瀑布、奇山、秀石构成的原生态自然景观风景区,它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 汉江源头风景区气候湿润,空气清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丽,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风土民情浓厚。这里山峻谷狭,河水顺山泻下,溅珠喷雪,声若琴筑,形成了:三瀑、三潭的奇特景观。溯源而上,两岸悠悠青山掩映,飞瀑流泉高悬,奇峰怪石点缀,鸟语花香,泉水叮咚,是真正的自然氧吧。汉江源头自然原始资源保存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惜植物有银杏、天麻、红豆杉、香樟等100多种,有豹、白鹤、黄鹂等飞禽走兽200多种,具有较高科考价值。 三千里汉水奔腾不息,哺育了丰饶富庶、人杰地灵、文化灿烂的汉水流域,这里曾经-,无数英雄豪杰在这里写下了极其辉煌的历史画卷。近年来,吸引了全国各地溯古探源和生态观光的游客,是人们回归大自然,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探险的极好去处。 景区主要景观有圆潭子瀑布、观曹瀑布、云汉瀑布、圆潭、观曹潭、汉源潭、石梯子、观瀑台、香樟林、一碗水、手爬崖、石桩湾等。 观曹瀑:位于景区中部曹家林,海拔1398米。水头高约30米,银瀑如飘动的丝带,落在碧蓝的观曹潭中。 石桩湾:由观曹瀑前登石梯子至大石崖,前有二石峰拔地而起,直插云表,亭亭玉立于幽谷之中。 汉源潭:位于风景区北部源头上游,海拔1535米,云汉瀑布下注深潭,潭有数丈,清湛碧绿,人称汉源潭。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汉源镇马家河村 乘车线路:宁强县乘开往黄坝驿的班车,中途在马家河下车可达。 自驾线路:汉中市 — 国道G108 — 经宁强县 — 约13公里左右 — 见路标右转至马家河村可达。 |
宁强天湖风景区 | 天湖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东南部的二郎坝乡。从西安、成都、汉中高速可直达宁强,距汉中市96公里。风景区属集自然风光、水域风光于一体的原始生态自然风景区。1999年,省属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在天生桥水库落闸蓄水,形成了高山湖泊“天湖”。 天湖湖面海拔高度1180米,南北约14.7公里,深达100米,水域150万平方米,库容7800万立方米,宽窄随山而变,遇景而成,最宽处500米,窄处则20米不足,湖水清澈,深邃沉静,两岸峡谷万丈,奇峰怪石,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天湖蜿蜒狭长,三十里水路不同,三十里景点各展风采,加之扑朔迷离的神奇传说更赋予这里山水的新、奇、险等魅力和特点。天湖风光,景色奇特,春夏秋冬四季都有迷人之处。景区内植被丰茂,林木葱笼,保持着原始生态的自然环境,各种古树高耸入云,遮天蔽日,古藤枯树密积成网,曲径通幽;湖面野鸭成群,鸳鸯与游人深潭戏水,鹭鸶和船声空谷回应。景区内有众多国家级保护动物如:娃娃鱼、虎纹蛙以及鬓羊、黑熊、鹿、鸳鸯、鹭鸶、锦鸡等珍禽异兽。当地还盛产香菇、木耳、天麻等土特产,均属天然特产,品质极佳。 林、雪、花、雾为天湖四大奇观,湖内鸳鸯双飞,麋鹿撒欢,鸟啼山涧,回音清澈悠长。春来层林叠翠;盛夏清幽凉爽;金秋红叶尽染,果香袭人;深冬积雪满山,湖面烟云笼罩,似静谧的山水画。 |
百万亩油菜花 | 介 绍 汉中地处秦岭巴山之间,气候适宜,生态完好。汉江从源头宁强县开始,流经宁强、勉县、汉台、南郑、城固、洋县、西乡七个县区。由汉江冲击而成的汉中盆地西起宁强,东至西乡,盆地长约200公里,宽几十公里不等,总面积达一百多万亩。因此,这里极适合油菜生长。 每年春季清明节前后,汉中盆地百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灿烂壮观。这个季节,无论是坐火车还是汽车穿行于汉中境内,都会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畅游乡间,信步走到田间地头,眼际间只见一片金黄,蜂蝶飞舞,花香四溢,仿佛步入春天金黄色的海洋。 贴士—— 1、油菜是当地农民的经济来源,种植辛苦,赏花时请爱惜农作物,切勿折损、踩踏、毁坏! 2、油菜花盛开时期也是蜜蜂采蜜高峰期,需谨防蜂蛰。如果到近处观赏,除了不要主动招惹蜜蜂之外,建议穿长袖长裤,备上面纱也可。 3、观赏油菜花的最佳时间是每年清明节前后,此时花期最盛,花事最广。 陕西汉中市 |
青木川魏氏庄园 | 青木川魏氏庄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木川魏氏庄园为魏辅唐的府第,魏辅唐就是魏氏庄园的庄主,魏辅唐是穷苦农民出身,在财主家扛长工,为东家的千金所爱,东家无奈认同,并划给了魏辅唐在青木川的财产。而魏辅唐擅长经营,更加富足,成为青木川首富大户,统领了镇上事务,先后娶妻纳妾六人。同事板着手指头列举了魏辅唐不同凡响之处:一是虽然魏辅唐本人目不识丁,却兴资办学,建起了辅仁学堂,并义务教学,不收学费;二是修路架桥,帮贫扶困。逢节送米面油与乡邻,逢雨天在风雨桥上挂上蓑衣草帽草鞋,供人使用;三是允许种植罂粟,却从不染指,更不许手下人和乡邻随心所欲;四是广开财源,善待八方商客;五是待人宽厚,从其手下去参加革命的回来,礼宾相待,敬请上坐,满足了来宾所提出的军饷帮助,出钱筹粮;六是带团丁和枪械一举投诚革命。 1952年,魏辅唐在镇反运动中被定为恶霸土匪被枪毙。其后,在当时策反魏辅唐投诚的黎民觉先生(解放后任汉中市副市长、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曾提供资料,多次吁请复查魏辅唐案件。1988年,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批复“对魏辅唐按投诚人员看待,按照既往不咎的政策,不追究刑事责任。” |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 | 青木川老街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木川古镇位于陕,甘,川交界处。是一个一脚踏三省,鸡鸣响三省的地方。现保存古朴独特、雕梁画栋、风格典雅,古建筑房屋260余间,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已于200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 是以魏辅唐新、老宅院、回龙场老街以洋房子、辅友社、船形屋为主体的所有清代和民国建筑及辅仁中学礼堂。古镇现存的古街回龙场,系明成化年间所建,东西长 800多米,宽50余米,街道宽4米,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古街上近百家人户的房子都是四合院,二进二出的两层结构,保存度达80%。古镇保存最为完整 的是魏氏宅院,系民国年间知名绅士魏辅唐所建。现遗存有魏氏宅院两处,商贸用房5处,遗留其倡办中学一所,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保存度达85%。临 近8公里处有明清时瞿氏、魏氏、赵氏、屠氏祠堂,并有立碑刻字,保存度达70%。青木川是一块美丽、富饶、神奇而正待开发的风水宝地,有丰富的资源,有悠 久深厚的文化沉淀,也有很多令人陶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具市场发展潜力,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
宁强草川子风景区 | 草川子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毛坝河镇,距离宁强县城70公里,海拔1200 — 1900米,它是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脉上绵绵群峰之中的一小块平川。它与四川光雾山、鼓城山、陕西黎坪风景区相邻。 景区内的平川上古树成片,树下农夫耕作;四周山峰多姿多层,色彩丰富;川中小河弯涎流淌,河水在下游形成瀑布群;四周山腰洞穴多达十余个,各个洞内景色不同,满山遍野分布有色彩形状各异的石头,这里集山、水、石、林、坝、房、峰、洞、路于一体,风景原始自然,春夏秋冬景色各异,简直就是大自然赐予人间的浓缩盆景,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原生态的人文景观被人们誉为“现实中的桃花源”。 景区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毛坝河镇草川子村境内(距宁强县城约70公里) 乘车线路:宁强县乘开往毛坝河镇的班车,到毛坝河镇后在包车前往。 |
牢固关森林公园 | 宁强县牢固关森林公园位于宁强县西南部,距县城约17公里,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总面积640公顷,境内林茂草丰,高峰耸立,幽谷清寂,清溪曲折,气候凉爽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蜀道上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具有良好的开放前景。 公园内分布有大面积的针叶林和种类繁多的乔木林种,春天万物复苏,嫩芽初放,山花烂漫,暖风含香,令人陶醉;炎夏林木繁茂,绿荫沉凝,山风拂肌,凉爽宜人,酷热顿消;深秋松竹凝碧,红叶流舟。山里坠枝,香飘村间;寒冬漫天飞雪,林海茫茫,玉树琼花,粉妆玉砌。山舞银龙,雪压青松,松枝苍翠,更加逼人。主要森林景观有松海晨沐、翠杉清风、秦柳飞雪、茶园0、曲溪赏花、松岗夜月、莺啼花村等。 公园地处巴山山脉,最高的山峰红石梁(海拔1859米),呈东北——西南门横亘在公园境内,山体雄伟高大,巍峨挺拔。位于山顶的石门,巨石对峙,兀立于松海绿浪之巅。沙河坝沟是公园内主要的沟谷,幽谷开合有间。或两岸危崖相逼,蓝天如线,时狭时阔的沟谷,曲折多变,晦明交替,趣味无穷。公园南部,有气势壮观的兰花石海,巨石颜色油黑,大者如无,小者如牛,横卧整个山坡,状如石海。主要地貌景观有红崖翠影、弥勒石、八仙崖、石门、石屏奇松、公主洞、巨象戏水、雄关远眺、兰花石海等。 公园主要溪流有洄水河、蚂蝗沟及沙河坝。洄水河和蚂蝗沟系玉带河支流,汇入汉江。沙河坝属嘉陵江水系。公园内有水量充沛,四季碧水常流,或急流湍湍,击崖拍石,银花四溅,或鸣咽缓流,含碧蕴绿,潺潺缓缓。山溪在多处江流成潭,翠峰与花树倒映在潭中,潭色更加迷人。 牢固关:是宁强境内古蜀道四关(五丁关、牢固关、西秦第一关及七盘关)之一。宁强境内关隘重叠,以关险道难景奇而著称。牢固关位于城西南13公里处,是汉水和嘉陵江流域的分水岭,登关远眺,东南有红石梁之雄,西北有蔡山岭之秀,群山苍苍,云海茫茫,山下山路盘曲,如巨莽舞动。 公主纹:史料记载,位于公园四坪里的公主纹原为闯王李自成女儿的坟墓。李闯王起义失败后,其女儿流落宁强,在四坪里落发为尼,过着隐居的生活,死后葬于此,故名公主坟。 公主庙:李自成女儿落发为尼的寺院,人称公主庙,现座落于公园深处。 景区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城西南17公里 |
宁强羌人墓地 | 宁强羌人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强羌人墓地 宁强乃氐羌故里,当地羌人居住史已有三千余年,现今分布于陕西略阳、宁强一带的羌族是13世纪西夏被灭后的主要分支之一。2008年,宁强被列为国家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境内现已查明的古羌人墓地100余处,其中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及研究价值的古墓葬有50余处。其墓葬建造技术和建筑形式是见证羌族悠久历史的最好证据。丰富的墓葬文化构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独特景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
大渔洞自然风景区 | 大渔洞自然风景区 大渔洞自然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北约10公里,距汉中市约80公里。公路右侧依山而上,天然石阶自成奇趣,洞内石门、石笋、石树、石林,各有异趣。钟乳石形状各异,仿佛走进了动物世界,大的参天而起,层层错节,一柱擎天;小的依地而生,如海底珊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不单单是形似,每块钟乳石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洞内冬暖夏凉,风景绝秀,更为壮观的是洞洞相连的溶洞群,洞套洞,洞连洞,洞底飞瀑倾珠而下,暗河清澈见底,奇石引人浮想联翩,银沙点点如玉,犹如龙宫仙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九台观风土民情风景区 | 九台观风土民情风景区 九台观风景区位于陕西宁强县东南,九台观景区自然风光独特秀美,以九座相连的山峰而得名。主要由九台观、宝塔寺、李家洞三个景点组成,三个景点紧相连,景观特色不同风采各有千秋,九台观为峰顶一道观,远远遥望,秀美险绝,势欲腾空,一年四季游人香客不断。宝塔寺,因山岩上下层叠状如宝塔而得名,上下绝壁,仅一羊肠小道相通,实乃绝佳景致。明初羌民起义领袖田九成曾以此为据点,抗击明军,寨口石刻寨名至今犹存,宝塔寺下山腰有溶洞名李家洞,洞内钟乳千姿百态,深幽莫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 | 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陕西省新增4家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位于亚热带地区,陕西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在汉水源森林公园内部,西南至汉江源头,东北至关峡电站,长约42.9公里,宽约200-1000米。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508.9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湿地保育区)面积348.1公顷,湿地展示区(科学园区)面积626.1公顷,游览活动区面积384.7公顷,管理服务区面积150公顷。公园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多样,有鱼类13种,两爬类25种,鸟类151种,哺乳类41种。湿地公园地处秦巴山脉腹地,又是汉水源的发源地,其区位重要性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而汉水源公园规划范围又是城郊型湿地,其社会经济服务价值和自然涵养价值都很高,极具有保护意义。 2009年3月,我市宁强县编制上报了《陕西宁强汉水源湿地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2009年11月17日,宁强县举行陕西宁强汉水源湿地公园考察评审会议。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袁继明、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博士关东明、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处长但新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晓文、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站长周灵国,汉中市林业局副局长鲁振惠及县上领导周景祥、薛华、何永庆、张炳华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考察评审会上,副县长张炳华和县林业局负责人分别就汉水源湿地公园规划基本情况和总体规划编制情况作了汇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袁继明指出,宁强要本着湿地原生态的理念加强从文化上挖掘湿地保护的价值;要以科学规划的理念进一步修改完善汉水源湿地公园规划。县长周景祥强调,我县将严格按照各位专家、领导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继续修改和完善总体规划;制定相关制度、措施,保证湿地公园项目的稳步推进;做好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推进湿地公园的项目建设;同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做好湿地公园的保护性原生态开发工作。 2009年12月,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专家组实地考察并提出评估意见,审核通过了《陕西宁强汉水源湿地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同意开展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 湿地建设 2014年,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闫晓红处长带领验收评估专家组对宁强县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情况进行验收评估。省动植物管理站站长及汉中市林业局有关人员陪同验收。 国家林业局在2009年12月批准该县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后,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按照总体规划和国家林业局《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湿地公园各项试点建设,经过5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专家组实地考察了汉水源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区、高寨子镇郭家坝湿地生态休闲区、汉源镇朱家河湿地保育区、湿地公园宣教中心。专家组认真查阅了保护、调查、科研监测及科普宣教等档案资料;通过观看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片、听取县政府、林业局负责同志的汇报。专家组对照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评估评分标准(试行)逐条对照检查,专家组充分肯定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取得的成效,认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区位重要、各级政府领导重视、资源丰富并采取了有力的湿地保护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就进一步加强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李家洞 | 李家洞 宝塔寺下山腰有溶洞名李家洞。洞内忽广忽狭,忽上忽下,曲溜拐弯,深幽默测。钟乳石组成千奇百怪的离奇景象,有的秀灵,有的壮观。洞内现已初步开发,常有游客光顾。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泛珠泉自然遗产景区 | 泛珠泉自然遗产景区 泛珠泉自然遗产景区。延宽川老街后缓坡曲径行约1里,有泉一眼名龙泉,广约30平方米,深沉清澈,夏凉冬暖。天愈旱而水愈旺。泉中水泡上冒如泛珠,故称泛珠龙泉。泉边垂柳修竹,蝶飞鸟鸣,清晨黄昏,云气蒸腾。昔日泉边有亭,立石碑数通。现仅存本世纪30年代海南琼山黄保德撰写之“龙泉记”,记中盛赞龙泉的奇观灵景,可以与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海南琼崖的泂酌泉相比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