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安丙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安 丙:字子文,四川广安人,曾在吴挺麾下任职。宋开禧三年正月,吴曦僭位降金,被曦任为丞相长史。安丙探知杨巨源等欲诛吴曦,便与杨密谋。安丙哭道:“目前兵将我所知,不能奋起,必得豪杰,乃灭此贼则而无复忧”。巨源道:“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便约人草密诏,共谋诛曦。诛杀吴曦后,众推安丙暂时代理四川宣抚使(此时四川宣抚使程松已逃亡)。三月,朝廷正式命安丙为四川宣抚副使,兼知兴州并加封端明殿学士。诛杀吴曦实为杨巨源、李好义首倡,而安丙向朝廷奏本是他的功劳。他一人0了平叛功绩怕败露,又看到李、杨在抗金前线捷报频传,顿起妒嫉之心,置二人于死地,制造出“李、杨冤案”,谋杀了李好义、杨巨源。安丙后官至四川宣抚使,时人曾在仙人关为其建“安公生祠”。 [以上内容由"老虎0"分享。] |
刘次枫 (1875~196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次枫(1875—1961),原名刘宗向,略阳县人,长期寓居汉中市。18岁入私塾,29岁考入陕西高等学堂。因勤奋学习毕业为岁试贡生。1909年5月回汉中被聘为汉南中学堂监学兼教员。1911年,刘次枫受省府委派到杭州、武昌考察蚕桑实业农业大学情况,并赴上海为汉南中学堂购置教学图片、仪器。时值辛亥革命前夕,在上海见到同盟会员于右任、邵力子,使他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主张。8月,经于等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革命军起义后,他立即加入豫、晋、秦、陇协会,投身推翻封建帝制的斗争。 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他回到汉中,当选为汉中中学校长,任职8年。1917年,协助创办“益汉火柴公司”,并任稽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刘次枫联络南郑中学、农业学校、女子学校,一起-响应。次日各校师生、地方各界人士数千人,在北教场开大会声援,举行-。1919年夏,刘次枫当选陕西省议会议员,又被选为省议会副议长。在职期间,力主提议驱逐据汉殃民军阀刘存厚。1920年以后,兼任陕西汉中赈务分会副会长、陕西华阳义赈统一委员会委员、陕西各县赈灾代表联合会总代表、陕南赈务联合会副会长,被聘为陕西省地方自治筹备处参议、省长公署及都军公署顾问,并被选为陕西赈灾会会长、陕西省陕西区禁烟督察大员。1923年秋,任永寿县知事,1925年,任咸阳县知事。因无力阻止驻军强派粮款,扣押县参议长及农民代表,一气辞职。1927年秋,受省教育厅委派,回汉中创办省立第五中学,后任校长,同年创办汉中图书馆。1930年,汉中各界推选他为代表,向杨虎城汇报军阀、-鱼肉人民、盗匪蜂起、民不聊生的情况。次年,被选为国民会议陕西教育界代表,出席南京国民会议。要求中央政府提高西北教育水准。在此以同盟会员身份,重新登记,集体加入国民党。经于右任推荐在审计部任专员,普通考试审计人员襄试委员、文书科科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刘次枫辞职回汉中,即被省政府聘为参议。次年春,担任陕西省立汉中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40年冬,因日机轰炸和教育经费奇缺,女师停办。1946年以后,刘次枫被聘为国民政府粮食部顾问,任陕南师专工专促成会副主任。1947年,刘次枫竞选为--,参加教育文化委员会。1949年2月,国民政府放出“和谈”风,刘次枫与安康知名人士张丹屏邀请陕南24县参议会代表到汉中,要求当局暂缓征兵、征粮、征款。被指责为畏共亲共,刘次枫遂不辞而别,携全家返回家乡。同年11月份,他接到三封要他去重庆-开会的电报。陕西省政府主席董钊又派勉县县长姜宝山将他全家接到汉中,24日胡宗南亲见刘次枫,要他离开汉中。28日胡的副官迫送刘次枫与两子乘客机飞往成都。1950年2月,刘次枫从成都回到汉中后,被邀请为南郑市各届人民代表会三、四、五届特邀代表、中苏友好协会陕南总支会理事、南郑专区首次各界抗美援朝代表会代表。1953年加入民革南郑小组,是汉中民革的发起人之一。以后还担任了陕西省政协委员、文史馆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当选为汉中市第一、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汉中市政协一、二届常委、三届副主席等职。 [以上内容由"287545381"分享。] |
李翕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翕:字伯都,东汉汉阳郡人。建宁三年,李翕任武都郡太守,整修道路,建宁四年(171)主持在徐家坪乡jie口村郭家地(古名析里,又名白崖)兴修郙阁栈道,凿石架木,建析里桥,以济过往行人。建宁五年, 郙阁栈道修通。 [以上内容由"爱理不理"分享。] |
史斌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史斌:即《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宋江起义失败五年后,史斌再度起义,建炎元年(1127)七月率义军攻克兴州,登基称帝。后挥师东进,欲克兴元府,城中宋军坚守难克。乃率师入蜀,在剑门又为邵伯温所阻,又率兵进关中,入据长安,南宋朝野为之震动。三年(1129)冬,吴玠进兵,史斌退至鸣犊镇(长安东南)被围,俘而杀之。 [以上内容由"汉江"分享。] |
杨巨源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巨源:字子渊,四川广元人,任兴州合江仓官。吴曦降金后,遂与安丙、李好义等合谋杀吴曦。开禧三年二月二十九日,乘马矫诏进入吴曦宫中,自称奉使,杀吴曦宣诏以安城民,众推巨源为参赞军事。后被安丙诬陷反叛之罪,密杀于大安军龙尾滩(今宁强县境)。朝廷念其功,赐庙褒忠,嘉熙元年,追谥忠愍。 [以上内容由"闲说说"分享。] |
李虞卿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虞卿:宋至和元年(1054)冬,任利州路转运使、工部主客郎中,权知兴州事。因青泥岭旧路险峻,乃奏请新开白水路,自凤州河池驿至兴州长举驿,长五十余里,至和二年十二月竣工。在白水江镇小河村青崖湾组与徽县大河乡瓦泉村高家山组交界处的徽白公路北侧石崖上,有国家级文物《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碑刻。 [以上内容由"怀璧"分享。] |
李贵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贵:南宋人。宋开禧时,在兴州正将李好义部下作军士,为诛杀吴曦主要参与者之一。开禧三年(1207)二月二十九日深夜,随李好义闯入伪宫,吴曦开门欲逃,李贵急砍吴曦面颊,曦反扑,在部将王焕协助下,李贵斩吴曦首级。嘉定十二年(1219),升兴元都统。 [以上内容由"huang_dog"分享。] |
曹友闻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曹友闻:字允叔,宋代同庆栗亭人。宝庆二年(1226)授利州驻扎御前诸军统制,后兼沔州驻扎、兼管关外四州安抚、权知沔州(今略阳县境)、节制兴元府屯戍军马。元兵入兴元,友闻疾奔鸡冠山隘,与弟友万俱战死。赐龙图阁学士 [以上内容由"青鸟的天空"分享。] |
田克仁 (1228~123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田克仁:南宋绍定(1228-1233)初,任沔州太守。自幼爱好书法,开禧年间(1205-1207)得《郙阁颂》旧墨本,反复临摹《郙阁颂》。任太守期间,恐原碑泯灭,于绍定三年五月,重刻《郙阁颂》于灵岩寺崖壁。 [以上内容由"amei"分享。] |
高瑆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高瑆:号瑞湖,云南石屏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任略阳知县,时县城内铜厂污染严重,即令停办,并创建嘉陵书院(今县委、县政府驻地,1965年县委、县政府迁建此地时被拆除,山脚处现今还留有原档案馆作库房现为县委食堂的两排建筑)。 [以上内容由"话有影"分享。] |
五龙洞森林公园 | 五龙洞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略阳县城北部48公里处,1997年陕西省林业厅批准,在我国有金池院林场建立省级森林公园,经营面积584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4.3%,海拔1500米—2214米,地处亚热带与温带过渡地带,年均气温12摄氏度,四季景色各异,环境优美。 景观资源以成群分布的大规模溶洞群与茂密的原始森林为主体,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雄”、“奇”、“幽”、“秀”为特色,景致浑然天成,园内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古栈道、唐宋叶家寨遗址古韵犹存。翠峰幽谷,层峦叠嶂,千姿百态,峻秀挺拔,尤以成群分布的溶洞群堪称一绝,溶洞幽奇险:五龙洞、四佛洞、玄天洞,鬼斧神工,洞洞有仙,令人神往,石柱、石笋、石莲、石乳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妙趣天成。洞外山扶水转,摩崖玉帘,飞流直下,珠飞玉溅,碧水龙潭,清澈见底,形成,独树一帜的景区特色。复杂的地理结构及茂密的森林植被栖息着羚羊、金雕、鹿、豺、猞猁、大鲵、等国家级一二类保护珍禽异兽20余种,经专家考察论证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价值。是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科学探险、保健疗养、科普教育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 门票价格: 旺季:60淡季:30 咨询电话: 0916-4833868 邮编: 724300 景区地址: 略阳县城北48公里 九中金乡 九中金乡地处略阳县东北部,北部与甘肃徽县接壤。辖15个村,60个村民小组,5787人,总面积约258平方公里。省际公路、县乡公路通达各村。 现有农耕地1672亩,林地面积19.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优势树种以栎类、华山松、柏类、杨类、漆类为主。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褐铁矿、高岭土矿等,竭铁矿品位在31%至58%之间,开发价值较大。 该…… 详细++ |
略阳灵岩寺 | 略阳灵岩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灵岩寺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灵岩路3.5公里处嘉陵江东岸的玉文山腰,自古以来享有"灵崖洞天"的美誉。它依托山崖两个天然溶洞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构成一处独有神韵的佛教灵示圣地而著称陕、甘、川三省,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灵岩寺又名"灵崖寺"、"药水岩"始建唐开元年,是陕南第一大佛洞,洞中流水潺潺,古称"药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灵岩寺内摩崖石刻多达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称,尤以《甫阝阁颂》的八分汉隶享益书法金石学界,国际友人和书家学者每年都来目睹其书采书韵,叹为观止。据洞内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阳县志》所载:灵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它以两个天然的大洞穴著称,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唐代大诗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拭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灵崖。灵岩寺内的摩崖刻石,是研究书法和历史的一个天然实物宝库。著名的摩崖刻石有东汉摩崖刻石《南阁颂》,大唐开成题记,灵崖叙别记,宋哲宗御书"忠清粹德之碑",我国迄今最早的交通规则--"仪制令"古刻,杜甫诗刻,《白骨塔序》碑及灵崖宋代以胶石刻(25块)等。 灵崖寺前洞洞口高约25米,宽50多米,进深约l00米。洞口崖边拔地而建的望江楼,绚丽多彩。内洞有一尊大金佛像,佛身金光闪闪,据说这是陕南最大的一尊佛像。佛像身后还有一个更深的洞,便是金龟洞。洞内一片漆黑,让人感觉稍微把头抬起一点准会撞破额角,擦破鼻子。洞内有一个大的金龟,神态温和。 两洞之间有一泉,向西流入嘉陵江,据说泉水,能上清头目,中须肠胃,具有清心明目之功效,因此而叫"药水"。此洞之右即"药水崖",每逢春夏,鸟语花香,游人留连。 在后洞有一尊体态丰满的慈祥沉睡的钟乳天然大佛。这形象逼真的天然钟乳大佛,身披袈裟,慧眼紧闭,袒胸露腹,赤脚侧卧。在洞内暗淡、恬静、幽冥的气氛中,这尊千年睡佛身边,曾流传着:你哪里痛,就把睡佛哪里模一下,立即就好。至今,游人还是手抚睡佛,祈求祝愿。在后洞的睡佛旁边,是直立着的一根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柱,仿佛支撑着整个天然洞穴。据说,模了"石柱",可以成为栋梁之材,游人纷纷扶柱相摸,久而久之,使这根天然的石柱日愈光亮,阳光射入,银光闪闪,故人称"玉柱"。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城东南3公里处灵岩路中段 |
灵崖寺 | 灵崖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灵崖寺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景区,位于县城南3.5公里的嘉陵江畔。依托山崖两个天然溶洞,把自然景观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自成天趣,寺内楼台殿堂,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洞穴恢弘,悬空凌云。建筑与彩绘别具特色,陕南第一大铜佛--毗庐大佛造像造型独特,摩崖刻石众多,达130余通,尤以东汉的《郙阁颂》最为著名,以及历代文人刻石,被誉为"陕南小碑林",自然景观独特。 |
灵岩寺摩崖 | 灵岩寺摩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岩寺摩崖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南3.5公里嘉陵江畔。 灵岩寺又名灵崖院、白鹿洞。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建,分前、后两洞由奈何桥连接。现存石碑、摩崖题刻约一百二十方有小碑林之称。以东汉建宁五年(172年)刻“郙阁颂”,宋绍定三年(1230年)重刻“郙阁颂”,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刻“灵崖叙别记”,唐开成二年(837年)刻“开成题记”唐权德舆撰“何某德教碑”等碑刻著名。 陕西汉中的略阳县城东南的嘉陵江畔,自古以来享有“灵崖洞天”的美誉。据洞内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阳县志》所载:灵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它以两个天然的大洞穴著称,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唐代大诗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灵崖。以汉隶《甫阁颂》为代表的摩崖刻石,在灵崖寺内达130多块,号称“小碑林”,是研究书法和历史的一个天然实物宝库。著名的摩崖刻石有东汉摩崖刻石《南阁颂》、大唐开成题记、灵崖叙别记、宋哲宗御书“忠清粹德之碑”、我国迄今最早的交通规则—“仪制令”古刻、杜甫诗刻,《白骨塔序》碑及灵崖宋代以胶石刻(25块)等。 灵崖寺前洞洞口高约25米,宽50多米,进深约l00米。洞口崖边拔地而建的望江楼。两洞之间有一泉,向西流入嘉陵。 玉柱,在后洞的睡佛旁边,是直立着的一根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柱,仿佛支撑着整个天然洞穴。“莫奈何”在前洞的飞来石旁边,是一个形状怪异的东西,由生铁铸成,呈盘旋尖顶状,共分5层,由底层而上,层层收敛,形成一浑圆尖顶。高32厘米,底围104厘米,重约75公斤。 千年睡佛,在后洞的玉柱边。是一尊体态丰满的慈祥沉睡的钟乳天然大佛。这形象逼真的天然钟乳大佛,身披袈裟,慧眼紧闭,袒胸露腹,赤脚侧卧。 2006年灵岩寺摩崖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略阳仙人洞 | 仙人洞(也称“八仙洞”)地处略阳县白水江镇长峰村,位于略阳县、徽县交界处,靠近嘉陵江、宝成铁路和309省道(略徽段),景点面对嘉陵江和古仙人关、古吴王城遗址,山河壮观,风光绮丽。洞内岩容地貌发育良好,保存完整,规模宏大,造型独特,且在三个大洞之内,大洞套小洞,洞中又有洞,相互连接,深入山体,神秘壮丽,五颜六色的石钟乳、石笋密布在曲折离奇的洞穴中,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史上宋代名将吴玠、吴璘集兵附近镇守仙人关,抵御金人达40余年,至今留有古遗址。附近有前龙山,位于略阳县白水江镇北,东倚江镇八景之一药水疗疾,北靠白羊仙子之府邸洞天;自青岗峻岭委婉而下,形似巨龙入水,直奔嘉陵,其间松柏密布,花草丛生,空气怡人,景色清幽,宛若仙境;有“无此山而嘉陵不秀,无此山而江镇不美”之说。在长峰村北侧,与甘肃徽县交界处筑有营堡,后人称“吴王城”,此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十分具备旅游特色。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修建宝成铁路,所需器材及生活用品全靠江运,宝成铁路1956年元旦通车略阳,半年多世纪以来“夕发兴州城,一梦到长安”,坐在安适的火车上,已难感受到昔日在“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蚕丛云栈上跋涉的艰险,听不到远去的满江号子声了。现在的白水江镇交通更加便捷,十天高速白水江至略阳段去年已经开通,铁路也依然在运行中,到白水江镇可有更多选择。 |
嘉陵江大峡谷 | 嘉陵江属长江上游支流,由甘肃徽县入县境,自古以来是沟通陕、甘、川的通道。江水有东西两源,以凤县北秦岭代王山东源为正源,西源出天水,称西汉水,为上游最大支流。其之名,一说江流蜿蜒曲折,夹于高山丘陵之间,故有“夹陵江”之名,后衍为嘉陵江;一说秦岭、大散关西南有嘉陵谷,即嘉陵水之所出,自是始名嘉陵江,江经凤县、甘肃两当、徽县,又从略阳白水江复入陕境,蜿蜒南流,在略阳县境纳青泥河、西汉水、八渡河、乐素河、横现河南入宁强后,进四川广元,总流长 329km,集水面积 28877km2,其中略阳境86.75km,集水面积 9930km2。 嘉陵江流域高程多在 1000~1500m 之间,干流以宽谷为主,为典型山区性河流,白水江到横现河段为曲流峡谷、略阳段又展宽,至阳平关段又进入峡谷。陕境嘉陵江多年平均径流量 52.6 亿 m3,实测最大洪峰流量 9530m3/s,年均输沙量 4480 万吨,水力资源丰富,古来凤州以下即通舟楫,水运发达,上世纪50年代白水江至重庆航线仍然畅通,自宝成铁路建成后,航运逐渐消退。区域内沟壑纵横,地势奇特,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江水和峡谷景观雄浑壮丽。嘉陵江流域内有宋代吴王城、仙人关遗址、嘉陵栈道遗址、《郙阁颂》遗址、江神庙、国家级文保单位灵岩寺等人文景观,为县域重要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带。 |
略阳南山生态园 | 南山生态园(公园)位于略阳县城南嘉陵江畔的南山(古称“翠屏山”)上,实际南山是民国或建国后民众对地处城南翠屏山的一个俗称。南山生态园内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多产灌木、乔木、苔藓,以野生植物为主,周围被茂密的树丛包围,终年鸟语花香,时常有松鼠、蛇及各种飞禽,云雀、画眉、红嘴雀等。 山梁上有南山古塔(俗称“风水塔”),共计七层,通高25米,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塔基坐南向北,平面呈六角形。向县城背靠山坡,塔距略灵公路垂直约500米。可俯瞰嘉陵江、八渡河、玉带河和略阳全城风貌。以特有的质地和造型而成,以补风水,点缀人们的生活环境,创造与大自然相吻合,更显得风景瑰丽、壮观。南山塔是山城略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现经重新修葺,并配以各种彩灯,夜晚南山塔就像一颗闪耀的明珠,成为一大景观。古塔旁还建有一个汉白玉的“郝明德烈士纪念亭”,郝明德是略阳解放初期县委通讯员,1950年6月2日,在金家河发生的--事件中为掩护-阻击中英勇献身。每年清明时节,烈士墓前,花束堆绣,人流不绝。 依据南山塔,先后修建了南山公园和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南山苑休闲山庄,使南山更加秀美动人。是县城人民和外来游客休闲健身,特别是欣赏山城夜景的最佳旅游场所。 |
王富沟溶洞群 | 王富沟旅游景区以丰富的溶洞群而闻名遐尔,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数十个深不见底的大型溶洞分布在山间,地下的暗河、天洞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溶洞内天然形成的钟乳石,色彩斑斓,呈现出形态各异的人物、动物、器皿造型。王富沟溶洞群位于略阳县城南10.5公里白雀寺镇蒿坝村,沿中营的桥入沟,伴着蜿蜒山路的是流水潺潺的小溪。溪水清冽,途中有小型的瀑布景观,潭水幽深,葱郁的树影倒影在水中,鱼儿悠闲游动,岸边山花烂漫,山峰奇秀,一路上山明水秀。到达溶洞区域,险峻秀丽的仙鸽岭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景致。山路蜿蜒缠绵,空气中有淡淡的草木和野花的香气,登上顶峰,群山,沟壑,山溪皆在脚下,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感。王富沟溶洞群最为出名的当然是霄洞了。洞内钟乳石错落有致,形成了惟妙惟肖的人像,动物像,还有天然形成的石鼓,敲击有“咚咚”的鼓声传出。奇特的喀斯特溶岩地貌赋予王富沟溶洞神秘的色彩,海拔800---1857米之间,森林植被丰富,山险水奇,潭瀑珠连,五个溶洞群洞奇特,极富旅游、科考与观赏价值。溶洞群包括硝洞、青蛇洞、月牙潭等多个溶洞,洞内自然形成的象形钟乳石如贵妃出浴图、观音像、石柱、石塔、石瀑布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
灵崖寺门 | 灵崖寺门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灵崖寺位于略阳县城东南3公里处,依山傍水,坐东向西,依托山岩上两个天然大溶洞而建。寺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号称“故道明珠”,“陕南小碑林”。灵崖寺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14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这里自古就是周边地区的宗教旅游胜地,加之历史悠久,各种传说轶闻举不胜举。李白、杜甫、吴道子、李可染、于右任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有笔墨。 寺庙依地势而建,山道依山蜿蜒,幽静雅致,路边古木参天,绿叶成荫。寺内有汉、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碑刻,前洞洞壁四周也有不少摩崖石刻,具有很高的艺术和书法研究价值,例如武则天的造字刻石,杜甫诗作石刻,有宋哲宗皇帝御书碑等。其中公元172年的汉隶名刻《郙阁颂》更是享誉海内外。 交 通 从县城内打车前往,10元左右即可到达。 陕西汉中市 |
李白手植银杏 | 在略阳县白水江镇的青泥河小学院内,至今还存活着两颗千年银杏古树,一雌一雄,雌雄相距8米而生,硕大无比。雄树高28米,茎围8.3米,冠幅283 平方米,树上寄生一株碗口粗的岩桑,主干气宇轩昂,生机勃发;雌树高20米,茎围3.2米,冠幅154平方米,青翠雍容,年年结果 150 多公斤。据考证,这两株银杏树距今已 1300 多年,传说为李白亲手所植。 当地人传说,李白当年随父入蜀,翻过青泥岭后,晚上歇息在青泥岭下的一座寺庙里,当时叫琵琶寺,又叫济善寺。方丈见李白奇才之相,次日清晨离别时,恳请李白亲手种下两颗银杏树以作纪念。经过1300多年,今已长成参天古树。琵琶寺(济善寺) 因办学逐步拆毁,已荡然无存,其原址上新建一所学校,就是今天的青泥河小学。一说李白当年随父入蜀,年少聪慧,因有感于蜀道艰险奇绝,山回路转,行旅多入歧途,便在父亲的帮助下,从成州(今甘肃成县)开始,每二十里栽两颗白果树(银杏树)一直到兴州(今略阳县)境内的青泥河。今青泥河小学院内的两颗千年银杏树,传说就是当年李白亲手所植。现在,从成县至略阳县青泥河一带,每隔几里,常常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古银杏树。是略阳县著名的生态景观。 |
略阳响水沟 | 响水沟位于略阳县城东南16.4公里的何家岩镇观音堂村,沟口距勉康公路(309省道)约300米,常年流水,因水冲石壁声响震天,回音悠远,故名响水沟。这里山岭青翠,层峦叠嶂,飞瀑流潭,风光宜人。沿沟溯源而上,沟长约4.5公里,有30余处石潭、瀑布、怪石,整条沟里的床皆由岩石构成,在水流的冲刷下,形成了不同形状的石沟石壑、石槽石盆、石盂石坑,形状各异,非常有趣。石坑由水流冲击形成,底圆壁陡,积水成潭,出水处有一开放形壑口,人可进入其内。有多处需攀爬岩壁而上,其难、其险不亚于华山之途。响水沟以“新奇、惊险、夏凉”为特色,沟深水急,潭多路曲,适合猎奇、探险,很刺激,很爽快,同时沟内有浩瀚的竹海、清朝末年的土寨、练兵的赛马场,还有珍惜的动植物,已列为省级生态建设示范项目。平均海拔1300米,年降雨量11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5℃,环境优美,被誉为“小九寨”。 响水沟所在村落观音堂,气候宜人,植被丰美,风景如画,系羌族先民聚居地,异族民风尤存,地域特征显著。这里风光秀丽,适合大众游览,休憩身心。 |
西淮仙湖 | 西汉水又名犀牛水、浊水,发源于甘肃省天水的齐寿山,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西淮仙湖”素有“略阳八景”之一的美称,是由葫芦头水电站拦河筑坝形成的人工湖,长约3公里,面积近4平方公里,葫芦头水电站位于略阳县城以西42公里的西淮坝镇贤村村,于2002年10月建成发电,站址及库区均在西淮坝镇境内,是一座具有水量调节能力的闸坝式电站,水库坝高43米,坝长196.5米,总库容1874万立方米,总装机3*3.2MV,年平均发电量50.03GWh。库区全长11公里,雄伟的大坝、平静翠绿的湖水铺展在长长的峡谷之中,芦苇丛生,鱼鸟成群,生态环境优良。清澈碧绿的湖水与周围的自然山色融为一体,加之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景色十分可人,别有一翻情趣,是休闲、度假、垂钓、观光的好去处,可开发为一综合性水上乐园。 西淮仙湖上的贤村吊桥以其140余米的长度, 一孔横跨在村下湖面上,这座投资百余万元新建的吊桥在便利交通的同时,又以其长虹卧波的丰采卓姿,成为横亘在青山绿水间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
江神庙 | 江神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江神庙位于略阳县嘉陵南路,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长江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氐羌族风格戏院建筑群。整座院落依据地势高差而建,占地2000余平方米,整体建筑体现了"由外见墙不见木,由内见木不见墙"的建筑特色,注重彩绘和木雕板绘。庙内有反映古代民俗民情、神话传说、传统礼节、戏曲故事的彩绘与木雕板绘近400幅,具有极高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和极强的民俗旅游吸引力。 据《略阳县志.艺文志》载:“王爷庙(即江神庙或水神庙)岁已亥庚子(应为道光十九,二十年)间重加丹垩,金碧辉煌。”又据“重修文昌庙碑”记载,是道光二十一年重修的。始建何时,尚无碑碣佐证。据推算,最晚在明末清初就有此建筑。现在共三联两院,面阔二十二米,进深五十五米,建筑面积约一千二百一十平方米。紫云宫,又名新江神庙,在略阳县城内高台子小学。四合院连古戏楼一座,两边厢房十二间,两头连接古式钻尖式钟楼鼓楼各一座。元宵节时,还会有猜灯谜"活动。 江神庙最大特点,是重于木雕和彩绘,注重外观华丽,富有地方性和民族色彩,这些古建没有汉族古建的斗拱装饰,大量使用挡封板,以便遮盖檐椽和内部的梁架结构。它借助斜撑的角柱承受翼角上翘的压力,而斜撑的木柱,是一只全雕而肥硕凶猛的木虎,给古建增添了威严和别致的格调。古建上的板绘艺术,有兽头图案画、氐羌人物画和高浮雕人物故事图像。兽头图案画,多是熊飞野猪飞猴之类的动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写实风格,与氐羌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宗教活动有关。氐羌人物形象造型新奇,衣着服饰与汉族迥然不同。有一将军画幅,高鼻、浓眉、大眼,头戴尖顶羊角帽,帽顶有金鸡翎,耳旁披发,身着披风,内着铠甲,足蹬尖卷头皮靴。高浮雕人物故事图像,多系人物花卉,人物中有羌民形象。 江神庙座东向西,东西进深约65米,南北面阔约30米,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整体建筑平面布局利用地势落差,采用中国传统宅第平面布局,形成上、中、下三进式院落,从西向东依次为戏楼、过厅、前殿、后殿,两侧廊房,布局合理紧凑。群体建筑外观以实墙而为的封闭空间,形成外看见墙不见木,内看见木不见墙。戏楼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底层为江神庙人口,二层戏台和化妆室用木板隔开,栏板,檐仿雕刻精细,过厅前殿、后殿面阔五间,均为穿斗式木构架。 江神庙所有建筑细部装饰着重于木雕板绘,外观华丽,极富地方性和民族特点,檐口大量使用档风板,遮盖檐口内部梁架结构。戏楼翼角斜撑木柱是一只金雕木虎,并和人物造型联成一体,给建筑增添了威严和别致的格调,戏分栏板木雕题材丰富,有兽头图案画,氐羌人物和浮雕故事图像,兽头图案画多为熊、猪、猴之类动物,全庙共有近300余幅这样的图画,氐羌人物形象奇特,衣着服饰与汉族迥然不同,浮雕人物故事图像,多系人物花卉,现仅存木雕215幅,具有浓厚的羌文化特色和写实风格。过戏楼往东,为一庭院,两侧过厅共分两层,底层墙壁上展为略阳民歌、情歌,二层展有略阳民间人物故事传说,再往东拾级而上,过一小巧玲珑的大理石桥,即到江神殿前殿,飞龙绕柱,江神坐在龙身上一手抓龙角,一手指天,前殿两侧各有两间小厢房,古时为船帮休息室,过前殿往东,拾级而上,则到了后殿,后殿与前殿之间,有一小小庭院,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后殿为书画展室,一进大门,便可闻到一股浓浓的翰墨清香。 |
王富沟旅游景区 | 王富沟旅游景区以丰富的溶洞群而闻名遐尔,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数十个深不见底的大型溶洞分布在山间,地下的暗河、天洞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溶洞内天然形成的钟乳石,色彩斑斓,呈现出形态各异的人物、动物、器皿造型。 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到位于略阳县西南部的史家院乡王富沟游览、探险,朴实厚道的山民会热诚接待你。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