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郑德润 (1877~1926)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郑德润 (1877~1926)又名道全,字子修,陈家坝乡孔家湾村人。幼年好学,攻读诗书,善书好画,清宣统元年(1909)中拔贡。为人忠厚,待人宽恕,好施舍,办义学,修桥梁,人称“郑善人”。据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载:“清宣统年间,拔贡生郑德润为陈家坝渡口捐建渡船一只”。民国8年(1919)以前陈家坝地区无学校,郑用四亩地家中的街房6间自费筹办“养正学庄”,私资聘师,收学生60多人,时达7年。郑还投资粮食、资金、雇请匠人,在陈家坝与四亩地交界处的三河沟口修桥1座,桥上建亭3间。民国11年3月(1922),李任民团团头。外地一股变兵过四亩地,打死当地民团29人,郑捐资为死者买棺木、衣服安葬,为死者家属每户捐助大米3石,银币20元。12年(1923)土匪马义和抢劫四亩地,打死5人,郑亦购棺板、衣服安葬,以钱粮安抚死者家属。13年(1924)2月,土匪任朝举将四亩地抢劫一空。郑即打开自家粮仓,舍粮200石。银币200多元。民国13年(1924),从周至、户县、紫阳等地逃来饥民80多人,白天乞讨,夜晚宿陈家坝上街四郎庙。郑设粥场,每日供食,时达一年多。冬天给每人缝制棉衣一套。15年(1926)4月,病逝于西乡县。 [以上内容由"丫头"分享。] |
李起翔 (1863~194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起翔 (1863~1947)字孟翱,佛坪县东岳殿乡王家湾村人。年少时读书习武,擅诗词绘画,为清末武秀才。后学医,兴办药铺,拜陈某为师。精于叶氏温热经纬、吴氏瘟病。行医汉中、洋县、西安、周至等地,被称为“李神仙”。一患者大小便不通,六天未喝水吃饭,腹胀如鼓,生命垂危。李嘱患者家属烧开水一锅,取紫苏一大把煎汤,用大脚盆盛紫苏汤,盆上置靠背椅,扶患者坐其上,用竹席围盆,外覆被单;患者呻吟急促,突然声音渐微,汗水如雨,小便始出,急欲大便。“二便”既通,想吃稀饭,有人问:“大便实,硝黄不能通,紫苏水何以能通?”李答:“二便不通,责之肺气不宜,紫苏辛温发汗力强,以芳香之气速走经络。肺生皮毛,汗出则肺气已周全身,肃降功能备见,则大小便通”。李治病不论贫富,不计远近,不收诊费;乡邻中无力办婚丧及生活困难者,李常予以接济。民国18年(1929)佛坪县政府任命李为佛坪县模范小学校长。治校严格,提倡谆谆善诱,启发引导。任职18年,为佛坪培养实多,年迈还家行医,传技于长子李鸿巽、孙婿王庸培等。 [以上内容由"十全老人"分享。] |
李梦遇 (?~185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梦遇 (?~1853)字润堂,山东博兴人,进士。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兴平县县令升任佛坪厅同知。任职期间,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建修文昌祠和龙、火、虫神庙;咸丰元年(1851)创修迎秀书院。二年(1852),设训导署。《佛坪厅志》称李“刚毅明决,民敬畏之,创修学校,培养实多”。三年(1853)卒于任内,“士民奉祀书院、以志感慕”。 [以上内容由"chen001"分享。] |
程发刚 (1964~198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程发刚 (1964~1983),男,本县西岔河乡彭家沟村人,民兵。1983年3月6日下午4时,程正帮助村民盖房,突然发现上湾西坡山林起火,立即翻过两座山梁,冲向着火山林,奋力用树枝扑打山火。烈火烧燃他的头发、眉毛、衣服,仍坚持开挖断火路。此时群众赶到,扑灭了山火,保住了大片山林。扑火中,程发刚被烈火大面积烧伤,送往县医院抢救,因烧伤过重牺牲,时年19岁。198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程发刚“革命烈士”称号;共青团陕西省委追认程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陕西省军区授予他“护林英雄”。1983年9月2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军区在佛坪县召开程发刚烈士命名表彰大会。 [以上内容由"1122qqww"分享。] |
李鸿彝 (1917~198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鸿彝 (1917~1987),字敬清,女,本县袁家庄人。佛坪县模范小学第一期毕业,汉中女子师范肄业。民国26(1937)年,捐袁家庄私房7间,自筹资金、校具、聘请教师,创办紫葭女子小学。31年(1942)任县教育科督学,常下乡督察学校教育。34年(1945)捐包谷8石(折2000公斤)资助教育事业。抗日战争时期,李组织男女青年50多人,办抗日救国宣传训练班,宣传抗日救国,教唱《救亡歌》,下乡宣传,并倡导妇女放脚。1985年,全县开展集资办学活动,李已68岁,在袁家庄摆小摊卖葵花籽,捐资30元办学。 [以上内容由"瑞。。"分享。] |
李国藩 (1892~1975)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国藩 (1892~1975)字翰频,本县西岔河乡张大夫沟口人。自幼随父李廷元学中医,并拜王崇泰、张福寿为师。行医于宁陕、洋县、佛坪等地。如有请其治病者,不论晴天雨天,白天黑夜,不惧山高路远,即刻前往;不收诊费、谢礼。精于脉诀,尤擅长妇科、小儿科和小儿推拿。民国31年(1942),陈家坝乡孔家湾村幼儿陈世弟患惊风,四肢抽搐。李用鲜金竹两节,内节打通,放于炭火上,以碗承接竹沥,加朱砂连服数次即愈。1956年,李被选为佛坪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当选为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文革”期间受到破孩,停止行医三年;1975年8月14日,冒雨到三教殿出诊,返回时滑倒坡下,抢救无效,次日去世。李传医术于长子李建唐,授徒戈本清、胡从兴、高树楠、姚克武。 [以上内容由"cuntass"分享。] |
李起江 (1879~193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起江 (1879~1931),字雪坡,本县袁家庄人,20岁中秀才,善书法、雕刻。民国10年至17年(1921~1928)佛坪常遭土匪抢掠,李筹建民团,任团总。14年(1925),任朝举率匪众1000余人驻袁家庄,抢劫烧杀,烧毁郭家坝杜家台、陈家坝等地民房200余间,并将李起江关押。李半夜逃出,到汉中请派员来佛,以招安为名,诱任到汉中枪决。15年(1926),由四川窜来王栋才匪部约五六百人,到袁家庄后,被李收编。同年由宁陕窜来刘长柏匪部,驻扎四亩地、蒲河一带,奸虏烧杀。李派王栋才率兵歼灭,刘匪被击毙,余匪逃散。嗣后,王栋才欲再度为匪,被李处决。 [以上内容由"流氓123"分享。] |
李起荃 (1870~194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起荃 (1870~1947),字熏琴,号八亩老农,本县袁家庄人。清宣统元年(1909)中拔贡。二年(1910)被委任重庆州知州,因母丧未赴任。民国初年,李在家经商,收售山货,开设药店。20年(1931)后,先后任县教育局长、县财务委员会主任、财政科长、县抗日救国捐献委员会主任等职。33年(1944)任佛坪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次年任佛坪县参议会参议长。21年(1932),李任教育局长时,将袁家庄私产街房捐出,将县立袁家庄模范小学从塘湾迁入。并捐稻谷10石,资助教育事业。民国18年(1929)续编《佛坪县志》,手稿既成,惜于1952年土改时被烧毁。 [以上内容由"东风小霸王"分享。] |
李起颐 (1873~192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起颐 (1873~1922)字铁侯,本县陈家坝乡杜家台人。李幼时,赋性聪颖,好读书。19岁中秀才,24岁中贡生。善书法,常有慕名求其书字者。光绪二十五年(1899)赴西安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到北京,经友人陈少端(安康人,在清户部任职)介绍于满族子弟学校任汉学教员;次年,时值八国联军入侵,遂回故乡。曾自书对联-:“水镜村庄陶令宅,香山乐府放翁诗”。钻研历代名人遗著,分类抄集,著有《静观山房文集》。十余年,抄集20余册,拟刻印,后因胃病突发去世,未及刊印,而遭火焚。 [以上内容由"delux01"分享。] |
佛坪熊猫谷 | 佛坪熊猫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佛坪熊猫谷景区位于陕西佛坪县城以北20公里108国道旁。地处秦岭大熊猫走廊带和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境内,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景区内峰岭叠嶂,溪水清澈,奇石灵异,林木葱郁,山花堆聚,时而碧潭映石,时而飞瀑跌雪,时而峭壁陡立,时而曲径通幽。触耳溪鸣鸟叫,使人心旷神怡。三叠泉、二龙戏珠、女儿滩、双心池等景点浑然天成,三圣峰、母女峰、栖云峰等天趣神功。秦岭大熊猫野化基地中,熊猫憨态可掬;金丝猴大峡谷里,金丝猴群在树枝灵俏飞跃;红腹锦鸡园内红腹锦鸡等雉鸡美丽惊艳。景区集秦岭山水之幽、静、秀、奇和珍稀动植物于一谷,“秦岭之窗、熊猫家园”的美名远扬,是踏青、休闲、避暑、养生、摄影、娱乐的最佳去处。 |
佛坪药子梁景区 | 药子梁,是佛坪县长角坝乡上沙窝村境内一个人迹罕至的“羚牛村”。它地处佛坪、周至、宁陕三县交界处,海拔为2548米,由于崇山峻岭阻隔、生态保存完整等原因,成为秦岭野生动物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每年六月至九月,羚牛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在一起。秦岭也因为羚牛的存在,变得更加灵动和神秘。而药子梁,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前来揭开秦岭神奇、瑰丽的面纱。 随着海拔逐渐升高,药子梁的植被也呈梯次分布:次生林→红桦林→冷杉林→牛皮桦林→高山草甸和箭竹林。药子梁上有大片高山杜鹃林,并且产野生茶,当地群众俗称药王茶。 每年的6月初至8月底,羚牛开始聚集在药子梁的山脊上,这里草木葱绿,鲜嫩可口;气温凉爽,地势宽广,是比武招亲的最好场所。 羚牛就生活在这片茂密的森林中,成年羚牛结实的肌肉撑顶着金色的毛皮,勾勒出清晰的线条,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一对向后扭曲、坚实锋利的犄角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羚牛十分机警,见人也不惧怕,发现有异动,就发出“扑扑”的响鼻声,然后向人靠拢,做出攻击状,如果感到不妙,扬起四蹄,撒腿就跑,迅速消失在丛林中。 落日的余晖下,巍峨的群山被浓绿所笼罩,在天与地的交界处,墨绿与净蓝勾画出无以伦比的盛景,观此景致,人也变得清新脱俗,如欲登天。高山草甸上,星星点点地散布着几种不知名的紫色野花,又透露出药子梁柔美的一面。在山顶,一丛造型怪异的石林如同一个个精心制作的盘景,而人就在其中,不知是在观景还是原本就是这造化的一部分。 骄阳如火阻挡不了人们对药子梁的向往,人们用脚来丈量它的高度,用眼来捕捉它的美丽,用心来感受它的博大。沿路欢腾的溪流不但给行路的人提供了清冽的甘泉,更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飞瀑下的深潭翠绿如玉,形成一个天然的浴场。颗颗飞溅的银珠,让一股透心的凉意由脚尖很快传遍全身,暑意和疲倦顿时化为乌有。石头上的花纹经过河水的反复冲刷,清晰可见,仿佛动了起来,令人无限遐想。穿行在绿荫之中,在空旷的野地里搭起帐篷,几个知心的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此时,压在心头的激动与兴奋终于喷涌而出,这份欢乐顿时在药子梁上响彻四方。这就是药子梁的迷人之处,这就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长角坝乡上沙窝村境内 |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县西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东径107。40"~107。55"、北纬33。33"~33。46"。周围与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佛坪县岳坝乡为邻,东、西、北三面均以山脊为界,南侧以山脊、河流或道路划分。东西纵深24.8公里,南北横延22.0公里,面积29240公顷。 佛坪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带,种群密度居全国之冠,野外遇见率最高。现存大熊猫的几大隔离种群中,秦岭的大熊猫代表了原始的类型,在外貌形态上是最漂亮的一族,被认定为秦岭亚种。 佛坪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保证了大熊猫自然状态下的家园和“竹林隐士”的野外生存能力。秦岭动物区系中的旗舰物种是大熊猫,而作为旗舰物种的保护效应,还保护了哺乳动物87种,鸟类340种。保护区由于地处动物地理上东洋界和古北界交汇地,栖息地优良,不但物种丰富,而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区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潮湿的气候,980—2904米高落差的海拔,造就了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带,有高等植物242科777属1769种,奇花异草,茫茫林海,构成了重峦叠嶂,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的旖旎风光。 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化的气候环境东西走向的山脉在冰期对寒冷气流的阻隔以及南北动物区系的混杂交汇,孕育了秦岭地区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秦岭因而成为全球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其中包括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华南虎、朱鹮,独叶草、红豆杉、厚朴、珙桐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种类。 |
佛坪秦岭人与自然宣教中心 | 佛坪秦岭人与自然宣教中心 佛坪秦岭人与自然宣教中心位于县城中心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院内。由国家林业局投资500余万元兴建而成。旨在“探索秦岭奥秘、展示神奇内涵、领略原始神韵、关爱地球家园、人与自然共存、同谋持续发展”。整个中心展馆共分两层,在800多平方米的展区0有12个展板和一处摸拟生境,共展示300余号动植物标本,500多幅代表秦岭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区建设发展和图片。 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和似真似幻的图片风景让游客留连往返。摸拟生境中五彩缤纷的鸟类标本各具形态:金鸡独立,血雉似在觅食,长嘴鹬回首凝视,纵纹腹小号鸟敛翅俯瞰,赤腹鹰展翅欲飞,白冠长毛雉蓦然止步。栩栩如生的大熊猫、黑熊、野猪、豪猪、猪獾、花面狸、豹猫、林麝、毛冠鹿、小鹿、青羊、鬣羚、豺、白腹巨鼠悠然自得,室柱上攀缘着毛色艳丽的金丝猴,金雕在柱子上端跃跃欲飞;羚牛、大熊猫的骨架,展示着大型古老动物形体演化的奥秘。 影视厅内充分利用声、光、电、机械等高科技手段。营造仿真实的自然空间,形成许多活动的场景,能让参观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较高的展示效果。 宣教中心建立以来,先后接待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5万多人次。中、省、市领导路经佛坪参观后给予极高的评价。国际友人和生物学专家看后赞不绝口,称之为“西北动物标本展览第一馆”和“自然资源的博物馆”。成为来佛游客不可不看的亮点。 |
仙果寺 | 仙果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仙果寺 仙果寺源于三教殿,即佛、道、儒三教合一。原名三教殿,老殿址在西岔河镇中心校。 2007年在得到县民政部门的批准后,由当地宗教人士自发组织了仙果寺筹建委员会,通过民间募集善款84万元,在三教殿上坝组千年白果树旁重新修建仙果寺。仙果寺大殿于2008年初开始动工建设,2009年3月全面完工,接受信徒和游客的朝拜。 目前,仙果寺共建成正殿一座,建筑面积170m2,内塑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座神像。铺设大理石广场620 m2,修建古树保护围栏,将千年白果树用铁护栏保护在广场中心,成为仙果寺的一道独特风景。 一年来,因仙果寺大殿建筑恢弘大气,千年白果树与之相得益彰,更因三教合一的文化传承,使得仙果寺建成至今已累计接待省内外信众及游客3万余人,蜚声陕南。 |
佛坪大坪峪大熊猫生态旅游景区 | 佛坪县大坪峪熊猫家园景区是以山、水、林自然景物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景区。位于秦岭核心地带,紧邻108国道,距佛坪县城22公里,离西安市约160余公里,交通便捷。区内峰岭叠嶂,山谷迂回,泉潭众多,水流清澈,气候温润,十分宜人。由于地处秦岭大熊猫走廊带和省级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大熊猫、羚牛、金丝猴、鬣羚等活动迹象随处可见,游人时常与珍稀野生动物不期而遇。 大坪峪景区拥有三叠泉、森林浴场、二龙戏珠、女儿潭、双心池、野生红豆杉群落等众多景点,现有森林浴场—二龙戏珠、栖云峰—松风亭、龙泉山庄—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三条旅游环线。峰谷连绵,曲径通幽。若逢雨后初晴,云雾升腾,如行云流水,隐隐绰绰,令人遐思。 2009年9月16日,与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共建的全省首个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落成开园,精心挑选的两雌一雄共3只亚成体大熊猫入园供游人参观,憨态可掬,惹人喜欢。 秦岭珍稀雉类百鸟园,目前投放了中国最著名的雉类、色彩艳丽、姿态娇贵的红腹绵鸡,以及勺鸡、红腹角雉等珍稀鸟类。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3月建成金丝猴大峡谷,游人能够近距离观赏百余只野生金丝猴。目前,大坪峪景区特色彰显,尤以珍稀野生动物观赏在全省独树一帜,吸引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游客数量大增。 区内道路全长2.5公里,宽4.1米,车辆须停放在园门,游客徒步进入。景区内暂时不能接待住宿。距景区500米的白马坪山庄,有简易住宿床位30个。 |
药子粱羚牛观赏区 | 药子粱羚牛观赏区 药子梁,海拔2548米,它地处佛坪、周至、宁陕三县交界处处,距佛坪县城约为27公里。药子梁山脊处秦岭主峰南北分界岭上和南北气候交汇地带,分界明显。山势陡峭,崖壁笔直,山上云山雾海尤为壮观,三里不同天,是秦岭风光之精髓。 药子梁风光秀美,野生动物较多,经常出没和遇见率较高的为羚牛、林麝、野猪、黄麂、金丝猴及众多的高山林鸟等。药子梁附近,主要为羚牛活动区,它们在药子梁倒军荡周围及其它地方活动,多群居活动,少则十多头,多则一、二百头。每年的6、7月份,上千头羚牛聚集在此进行活动、0、繁育,是最佳观赏羚牛的区域。也是自驾游和户外探险爱好者的最佳目的地。 |
大熊猫抢救繁育中心及散养场 | 大熊猫抢救繁育中心及散养场 大熊猫抢救繁育中心及散养场位于三官庙,人们可以通过大熊猫抢救繁育中心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观看科研人员如何对病重的大熊猫进行诊断治疗和饲养、护理。如果幸运的话,赶上大熊猫产仔,人们还可观看到大熊猫分娩的过程。或者事先将大熊猫的各种活动和研究人员的工作片断拍成录像片,随时供人们观赏和学习。 在散养场,人们可观察到最接近自然状态的大熊猫的活动。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在城市动物园无法获得的精神享受。大熊猫抢救繁育中心及散养场作为旅游景点,是进行生态旅游和科普旅游的理想去处。 |
地主老宅遗址 | 地主老宅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地主老宅遗址 在岳坝保护站附近,有一座富有建筑艺术、规模宏大的清代富豪住宅,被誉为“花房子”。其建筑形式是一院两厅,厢房四排,经正门四重方可进入后院。前门为石门,旧有石狮两尊居于两侧。砖木结构,工艺细致,构思精巧。复瓦重檐,雕梁画栋,颇具气势,对研究古代民居建筑很有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观猴台 | 观猴台 观猴台位于草坪西北两公里处,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其表面平整光滑,面积约100平方米。因其四周经常有金丝猴群出没,故称“观猴台”。这块宽大的岩石,为旅途辛劳的游人提供了小憩和观猴的天然看台。也是人与野生动物融合共处之佳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擎天柱 | 擎天柱 擎天柱位于黑龙潭以下,海拔1500米。在一平整的坡面上突起一石,直插云端,犹如撑天巨柱,故名“擎天柱”。行至右下,似有倾倒之势,巨柱背阴面,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老君潭 | 老君潭 在娘娘潭上约一公里,便是老君潭。其景观更是优美无比,水潭形似园筒状,直径约3米,深不可测。传说老君潭是人们求雨的地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娘娘潭 | 娘娘潭 沿天板桥上行一公里即到娘娘潭。该潭位于一数十米高的瀑布中心,潭周岩石构成一朵莲花,河水注入莲花中心再溢出花瓣,直下形成两级瀑布。传说娘娘潭是当地人求子继嗣的地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天板桥瀑布群 | 天板桥瀑布群 沿黑龙潭向上行至天板桥和南天门之间是一串罕见的瀑布群,仅一公里的距离,落差就达500米。四跌瀑布冲出四个深潭。瀑布轰鸣,震撼山林峡谷,形成了绝妙恢宏的自然山水景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