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榆林市 >> 榆阳区

榆阳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榆林黑龙潭

榆林黑龙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陕西省榆林市黑龙潭位于西(安)包(头)公路沿线,榆林市70公里红柳滩村东一深山幽谷中,谷中九潭连环,泉流活跃,俗称九龙潭,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因修建起龙王庙,故改名黑龙潭,清光绪十年(1884),民国21年(1932)曾几度重修扩建,规模焕然,庙内旌伞林立,匾额争悬。黑龙庙座镇北锋,濯足龙潭,正殿、卷棚、钟楼、鼓楼、石狮、石阶、旗杆、牌楼、乐楼随山而列,浑然自如。庙西侧有一悬崖突兀,天生一卵形泉口,经6寸许,深不可侧,俗称“海眼”,常年涓流细滴,如珍珠连串,称“龙穴藏珍”,为榆林八景之一。庙前48级石阶左右竖石旗杆一对,柱高6米,石阶下有民国21年建石牌楼一座,1984年列为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黑龙潭文管会在210国道东路口建四柱三门七楼石牌楼一座,牌楼宽14.4米,高13.96米,重140多吨,浮雕52方上嵌用五、七斗结构,三、五、七举劈山封顶等传统工艺雕筑,气势雄伟磅礴。同年翻修了戏台、鼓楼、住宿楼。  黑龙潭文管所所长王克华,历时三年,组织资金340万元,大兴土木,在山门口兴建巨型龙门和汉白玉石狮,两侧修百间“长廊”。龙门石碑坊长32.28米,宽7.7米,高18.32米,占地面积2488.5平方米,雕刻料石重1148吨,由366块石料彻成。龙门顶额正上方刻有“龙门”,背面为“育仙”共四字,龙门的设计施工题词均为王克华先生一人所为。龙门、玉狮精筑细刻,浮雕规模宏大,图案栩栩如生,堪称传统雕刻之典范,在全国亦首屈一指。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镇川镇红柳滩村  乘车线路:榆林市乘开往镇川或米脂的中巴在黑龙潭下车即到。

红石峡

红石峡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游览所需要的大致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全长2000米,单行线景点。  红石峡(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峪内夏日凉爽宜人,隆冬苔卉莳草翠,故称红石峡。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山水精品廊”。谷里分布“首龙潭”、“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构成“九龙溪”。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石”等景观。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且有瀑高50余米的白龙瀑布。两侧高山耸立,恰似一个石阙,正好是云台山的西大门。  红石峡体验点:  1.中原第一景;体验14亿年前震旦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地质遗迹,使得其成为“缩小了的山水世界,扩大了的艺术盆景”。  2.红岩绝壁,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  3.白龙瀑,峪内第一挂瀑布。共分三叠,垂直落差30余米,上两段短而隐,下一段长且露,状若飞雪玉龙,银光闪闪。  4.黑龙洞,洞长30米,洞内伸手不见五指。此处既可观涧内潭飞瀑,又可看飞岩陡崖,险情奇趣。  5.一线天,这里涧水分切山体,从而急流而下,绝壁高耸,崔巍对峙,山体相合只留一线天地。  6.黄龙潭,峡宽二三十米。水深处湛蓝无比,水浅处清澈见底。拥有大量且极具观赏性的奇石。  7.相吻石,两条跃出水面红色奇石,宛如一对情人相拥甜吻——相传这是黑、白二龙王的龙女和龙子的浪漫化身。  8.逍遥石,高2余米,长3米,宽约1米,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纹理自然,古朴悠悠,洒脱飘逸,乃大自然杰作。  9.黑龙潭,至幽至奥,碧绿的潭水映衬着朱红色的山体所透出的明丽鲜艳的奇景。可泛舟潭上,可嬉戏潭中,亦可散步潭边。  10.钟乳石,此处钟乳石形成在石英砂岩上,白色的钟乳石在红色岩壁的映衬下,素雅美观。  11.悬石,此石夹在两座峭壁间,摇摇欲坠。站于其下难免心惊肉跳,因此又可叫“试心石”。  12.黄龙瀑,银白色的水草从谷底倾泻而下,潇洒飘逸,瀑布之声如急雨,如裂帛。瀑布与其身后涌泉相称真如一块硕大精美的水体雕塑。  13.天然壁画,泉水在岩壁上流动,撒下点点水珠,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流光异彩,满目生辉,形成了独特的天然壁画。  14.天女散花瀑布,两条瀑布上下错落,一南一北,一明一暗,交相辉映。飘飘洒洒,飞花碎玉。  15.苍龙涧,狭长幽曲,山势巍峨的深涧。  地址:榆林市榆阳区榆阳镇北岳庙村  类型:峡谷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7: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红石峡

镇北台

镇北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俗有“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镇北台连着八达岭”之说,镇北台被誉为长城第一台,位于榆林城北4.5公里处的红山之上。  镇北台,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设在附近长城边上蒙汉互市的红山市,在红山之顶修筑成明长城上最大的军事瞭望台,号称长城第一台,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镇北台建筑呈正方梯形,为叠4层逐层递缩而成,总高度为28.5米,方正整齐,雄伟壮观,登台顶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览无遗,尽收眼底。第一层台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内墙高5.5米,外墒高10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铺马道,南墙与长城相连;第二层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二层南台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北面原有涂宗浚所书“镇北台”石刻已毁);第三层高4.1米,周长88米,进深3米,台东外砌石踏步达四层;第四高4.4米,周长35.4米,顶层台面面积为255平万米,四边各进深2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清末坍塌。  各层四面围以女墙,设垛口,台地面铺青砖,第一层城垣内屋宇环列,为当年守台戊卒营房,现仍存遗址。台东北连接明代同期修筑的款贡城,为蒙汉官员进行洽谈、举行献纳贡仪式的场所;台西侧则遗有明代易马城,是蒙汉互市的场所(现为排房,70年代为军营)。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榆林市榆阳区(市区以北约7公里)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912-3821359  开放时间:  7:30-19: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榆林圣都乐园

榆林圣都乐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榆林圣都乐园是全开放式的主题公园,在祖国迎来65周年的生日那天圣都乐园将隆重开业。  圣都乐园是榆林市滨河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体验式主题乐园。89米摩天轮是西北五省第一高,六环过山车是中国首例,还有中国最长的太空漫步也在园内首现,首次登陆榆林的大摆锤、双层豪华转马、神舟飞碟等都将是乐园的亮点。为了和乐园的设备相对应,园内还有许多景观小品,当你走进园内,每个角落景色都各不相同。  同时乐园内又投巨资引进国内外超豪华室内游乐21余项,有3D狩猎、儿童耍戏、愤怒的小鸟等,室内声光电技术也是市场最流行、最时尚的,而且榆林天气变化较大,室内游乐将给我们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娱乐环境,这将是游乐园内的另一道风景。  圣都乐园同时也是融日、夜双重娱乐为一身的现代化乐园,白天自不必说,晚上也炫目多彩,五光十色到处充满欢乐。在游乐设备的陈列上注重高低搭配的完美设计,在设施的选择上注重老、中、青少年游玩爱好,既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又能与周围景观相映成趣、相互协调,是现代体验式主题乐园的一个亮点。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位于榆阳区大水湾村。西邻曹家峁村,南接补浪河村,东北接省不扣村。南北长2.45公里,东西宽1.4公里,总面积4400亩,土地权属为集体所有。  建连初,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成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长城姑娘治沙连”,开启了治沙造林的艰难征程。截止目前,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修引水渠35公里,打机井36眼,种植900多亩畜草、420多亩花棒等沙生植物,种植经济林、彩叶林各300亩,栽植樟子松3000亩、柳树和杨树35万株,治理荒漠14400亩,和当地群众一道在荒滩大漠上建起一片片沙海绿洲,已成为榆阳生态建设的一张响亮的名片,是军地共建的一个典范。  1974年,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第一代女民兵,组建成立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长城姑娘治沙连”。深入这块荒凉的大沙漠,拉开了战天斗地、治沙造林的序幕。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住的是自己搭的“柳笆庵子”,吃的是青稞面窝头、冷水拌炒面,每顿饭碗里、口里都是沙,半年间全连吃不上一颗青菜;推沙梁、造田地、栽树苗,靠的是几十把铁锹和几辆破架子车,靠的是人拉肩扛、吃苦流汗,和风沙打肉搏战、打持久战。尽管条件恶劣,但前辈们以苦为乐信心十足,学文学武非常投入,治沙造林争先恐后,一心想着多栽树、多造林,誓把黄沙变绿洲,敢叫天地换新颜。  四十年多年过去了,治沙女民兵连先后换了14任连长,队伍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换茬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军地共建本色没有改变,治沙造林事业一路传承,铸就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乐观向上、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治沙连精神,树起了一座塞北大漠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丰碑。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石峡生态公园位于陕北历史文化名城——九边重镇榆林城北二公里处,它的历史和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必争的边关要塞,是黄土高原的北端与毛乌素沙漠及鄂尔多斯台地南缘结合部,也是黄土地农耕文明与蒙古大草原游牧文化的接壤地带,大漠与边地风光、黄土与蒙-情尽收眼底。  红石峡生态公园由内外景观两部分主体构成,园内又星罗棋布八大景点。它的外部景观壮丽、雄奇,它的内部景观则仿佛一处置身烽烟之下的历史和自然的世外桃源,并形成它外雄内秀的气质与风姿。[1]   红石峡生态公园是塞上自然人文名胜红石峡系列景观的一部分,无定河的两条干流之一榆溪河一衣带水穿园而过,下游是驰名遐迩的红石峡南峡摩崖石刻宝库,上游是榆溪河上最大的人工海子红石峡北峡水库,东望万里长城最大要塞——镇北台,西眺毛乌素沙丘,园外尚有易马城、款贡城等蒙汉贸易等自然历史遗迹。身在其中能品位醇久如诗的塞北古文化。六国古长城从园中穿越,历史遗迹点将台和西夏王李继迁墓经修复在这里重现。园中流淌的榆溪河水因明妃--王昭君到达塞外蒙古时濯其红颜而更加清澈。公园依山傍水,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秀美的自然环境中融入历史人文,使人“触摸自然、感悟文化”。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西老爷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老爷庙位于榆林市镇北台遗址西,西老爷庙建于明代。南北72米,东西38.3米,占地2756平方米。原设一大院,中为关公殿,北侧有过厅宫殿,东西南三侧有配殿。关公殿为歇山单檐砖木结构,阔21.9米,深18.4米,高11米,殿前卷棚高6.5米,顶覆琉璃瓦兽,内有彩绘壁画。原庙内建有琉璃九龙壁,“文革”中被毁。  明清时期,陕北榆林民间信仰的类型主要包括地形地象信仰、动植物信仰、行业保护神信仰、神化名人信仰等。其中关帝信仰就是神化名人信仰的一种。尽管与其他地方的关帝信仰有相似之处,但又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明朝对于关羽的信仰和崇拜可以说是承前启后,明朝之前关羽为王,明朝后期为帝。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南京敕建关庙。建文三年(1401),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上承“天意”,并宣称是关公“显灵”,护佑他攻克南京并夺取皇位。既然皇帝金口玉言称关羽为神,王公贵族、黎民百姓自然更是敬畏有加。正德四年(1509),明王朝宣告天下所有的关庙改称为“忠武庙”,万历十年(1582)更是封关羽为“协天大帝”,随后,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晋封关羽为帝,“忠武庙”改为“英烈庙”。万历四十二年(1614),再一次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崇祯三年(1630)关羽的称号再被追封“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及至顺治九年(1652)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加之雍正、乾隆、嘉庆等皇帝的推波助澜,关帝信仰在官方达到了极致。  正是由于官方的推崇,加之关羽的“忠义仁勇”等品质,所以关羽演变为佛教的“护法伽蓝”、道教中的“关帝圣君”、儒家中与“文圣”孔子比肩的“武圣”、民间信仰中的“人神”。循着关羽称号的演变轨迹,在榆林(以城区为例),供奉关羽的庙号也随之不断演变,从三义庙、关王庙、忠武庙到关帝庙一应俱全。  明朝与蒙古瓦剌持久对峙,从明初至明中叶,先后沿长城设置著名的“九边重镇”,其中延绥镇治所原在绥德县,后迁至现榆林市市区所在地。洪武九年(1376),榆林庄(即现在榆林市区旧城一带)驻兵置戍,关帝信仰随着边兵进驻逐渐兴盛起来。成化九年(1473)延绥镇治所从绥德迁至先榆林城区,弘治五年(1492),榆林城扩建,建三义庙和关王庙各一座。其中三义庙在准提寺北,建于弘治五年;关王庙在马王庙坡,建庙年代略晚于三义庙。正德十五年(1515)榆林城再次扩建,城西修建忠武庙,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榆林东山驼峰重修关帝庙。该庙现依然存在,是榆林城区唯一的明代古道观建筑群,当年它东依城墙,从榆溪河遥望,四寺簇拥,为榆林八景“驼峰拥翠”的核心景观。  明清时期榆林敬奉关羽的庙号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这种信仰所需空间亦在进一步扩大。其一是表现在庙宇的规模上,如建于明成化十年的怀远(横山)武庙,清代《怀远县志》记述其规模为“正殿三楹,后殿三楹,拜殿三楹,乐楼一楹,中门一楹,钟鼓楼各一座”。其二是关帝庙在榆林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不断扩大。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镇北台遗址西  乘车线路:榆林市内可乘3、11路公交车在镇北台站下车

榆林古城

榆林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建城历史已有五百多载。为重现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风采,对古城墙的研究很有必要。现将榆林古城的由来、古城池的沿革与古城墙的建构分述如次:  (一)榆林古城之由来  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是农耕民族防御蒙古鞋粗游牧部族南侵而构筑工事的最佳选择。榆林城建位置在长乐堡与保宁堡之中,左山右水,巍然雄镇。其城东依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南带榆阳水,北镇红石峡,故明代列为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驻地。据《延绥镇志》、《榆林府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榆林寨。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王朝命驻守绥德延绥镇都督王祯在偷林庄(今普惠泉处)始筑榆林城堡,“城座不过百矩”。成化八年(1432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在城北(今官井滩)增筑城垣,成化九年(1473年)将延绥镇治所由延绥移驻榆林城堡,延绥镇因此也称榆林镇。  (二)古城池的沿革  由于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榆林城池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扩建。第一次,明成化22年(1486年)巡抚黄献向北展筑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庙一带,俗称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展筑南城廓至凯歌楼(原名怀德门,正德末年巡抚都御史姚摸改为此名),俗称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总制邓璋扩筑建成南关外城,推至榆阳河沿,俗称南城。此即历史上所称“三拓愉阳”。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历代驻榆-对榆林城垣屡加修筑,除增高加厚外,并相继完成全城墙外部的青砖包砌。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东城门两座,即威宁门、振武门;南城门一座,即镇远门;西城门四座,即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北城垣无城门;中部建有镇北楼,加上各城门楼,城墙四角楼及东城上的讯敌楼、观远楼,全城墙上共建有城楼14座,城周长5354步,东门、南门有瓮城,并设千斤闸,与城墙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清代,榆林城墙多次进行修筑,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没,时值关中等地回民造反,道宪常瀚令弃北城,在广榆门东西缩筑北城墙,长438丈。其后同治六年(1867年)、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次较大规模地修整加固城垣,直到民国年间,榆林城墙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积2.1平方公里。1938年和1939年,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来榆,曾描写道:“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但后因兵资大部分城楼塌毁。解放前夕宣威门(俗称大西门)犹保存完好。今日城东南角之魁星楼遗迹尚在。  (三)古城墙之建构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长6761.5米。  据有关资料称,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约为12米。据报载北京明城墙墙体高11.6米。榆林为九边重镇之首,出于军事之需要,城墙高度已超过北京城墙。城墙上建砖垛口1700多个,据说有逻城72个,并在此置火炮。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位于榆林市世纪广场,是榆林市第一个专题性博物馆,现为科级事业单位,属榆林市文化文物局。2007年7月开工建设,2008年6月14日建成对外开放,总投资1600万元。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落成和对外开放,不仅填补了榆林没有市级专题博物馆的空白,同时也对榆林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历史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建的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分为序厅、复原下沉汉画像石墓葬厅、汉画像石展厅、幻影成像演播室四部分。展览共陈列画像石164件,辅助展品有陶器26件,铜器3件,铁器l件,石器1件,复制文物2件,紫铜雕塑2件,拓片10幅,照片9幅。  汉画像石是汉人雕刻在墓室、祠堂上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其作用是加固、装饰、镇宅及留志告世。画像石以石为地,以刀代笔,刻绘并用,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的典章制度、衣食住行,反映了人们对生世的依恋、死后的追求,展示了汉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状况。榆林汉画像石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大约延续了一百年左右。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全国画像石分区里独树一帜,像一面多棱镜,从各方面折射出1900多年前陕北榆林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不啻为一部记录陕北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榆林汉画像石属于晋陕内蒙古分布区。榆林地区出土画像石的数量,以绥德为最、米脂县次之,神木县、榆阳区多有出土,清涧县、吴堡县、横山县、靖边县、子洲县偶有发现。1946年以来,全市已出土画像石近千块,分别收藏、展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绥德县博物馆、米脂县博物馆等文博单位。  榆林汉画像石题材内容丰富,有神话故事、灵禽瑞兽、农牧文化、游牧狩猎、车马出行、忠勇典故、乐舞百戏、高门望阙、厅堂楼阁、冠服袍带、短褐布衣、丹青妙手等,被喻为“石头上的史诗”。  榆林汉画像石一般采用当地的砂岩,制作时首先按照规定尺寸磨光石面,然后以墨线勾勒图像轮廓,再根据图像内容确定细部,最后上彩描绘。可以说,画像石是集绘画与雕刻于一身的艺术品,对于历史考古、美术考古的作用不可替代。榆林汉画像石数量充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在全国汉画研究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榆林汉画像石从内容到风格在全国都具有特殊地位,除了吸引了大量普通观众之外,也受到了汉画学者的特别关注,屡有专家亲临榆林考察观摩、研究论证。截至目前,榆林画像石的研究专著有《陕北东汉画像石选集》、《陕北汉代画像石》。神木大保当1996—2000年出土画像石66块,在考古报告《神木大保当》一书中作了全面著述。另外,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收录在《中国汉画研究》、《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美术考古》等著作中。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世纪广场北一号楼一层  乘车线路:榆林市内可乘1、2、6、4、10等路公交在世纪广场站下车即到

榆林市世纪广场

  榆林市世纪广场位于榆林古城中心,新建路与钟楼巷交汇处。东至新建路,南至钟楼巷,西至长城路,北至军分区南围墙。南北长394米,东西宽304米,总面积11.8万平方米,约177亩,是本市最大的广场。世纪广场是集休闲娱乐、文化活动、旅游购物为一体富有时代气息的综合性广场。世纪广场由入口广场、雕塑广场、商业广场、喷泉广场、体育运动场、休闲园林绿地六大部分组成。广场中水面面积13000平方米,绿地面积45000平方米,占广场总面积的49%;各类铺装面积52622平方米,占广场总面积的45%;商业建筑用地7378平方米,占广场总面积的6%。  入口广场包括入口空间、台阶式花池和具有民族风格的门架、图腾柱勾画出广场的主轴线,起到引导游人的标志性作用。  雕塑广场位于广场东西轴线与南北轴线的交汇处,通过围合的平台突出表现了主题雕塑的重要地位。雕塑的名称是《世纪争辉》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作,表现了榆林人民热情开放,团结进取的奋进精神,在整个广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商业广场分别位于南北商业楼前,通过下沉式布局,突出体现仿古明清建筑商业楼的层次的独特魅力,为建筑达19000平方米的商业楼起到疏导购物人流的功能。  喷泉广场位于广场南北主轴线上雕塑广场南侧,面积8000平方米。中心为1200平方米的音乐彩色喷泉。由十二种水形组成多种水造型,有直上、高喷、直流花蓝、涌泉、摇摆、孔雀开屏、雾化扭摆等。喷水气势壮观、活泼、造型别致。特别是雾化能净化空气,给人一种清新感觉。在夜间彩色灯的衬托下,五光十色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体育运动场建有300米塑胶跑道和人造草坪足球场,供市民体育锻炼和全民健身活动、以及老城区内中小学举办小型体育运动会。  在广场内建有大量的自然绿地,下沉式小广场、围树座椅等供游人休闲。广场西北部以13000平方米的莲花池水体为中心,设有曲廓、水榭、曲桥、亭台、花架等建筑与小山、园林绿地、浅溪等传统园林景观及古城墙共同组成曲径通幽,步移景换的自然景观。整体布局错落有序、巧夺天工、各具风采、引人入胜。  世纪广场追求以人为本,人景相融的现代城市理念,从各个角度都有不同视觉美感与立意,从而构成一个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既地方传统气息浓郁又有表现现代技术手段的新时代广场,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地方,将成为榆林市的标志性广场。  榆林市世纪广场由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神木县神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2003年9月完成文体工程,2003年10月1日对市民开放投入使用。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新建路与钟楼巷交汇处  乘车线路:榆林市内可乘1、2、4、5、10、11路公交在世纪广场站下可达。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榆林市文化路榆林学院校内,2007年4月开始筹备,2007年8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60平方米的新馆拟于2009年建成。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所具有陕北文化区域特点、集陕北的自然演变历史和人类发展历史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旨在以广采博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美学的双重标准,收藏、研究、展示陕北历史演变的自然见证物和人类文化的遗留物。  陕北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态、生产方式的变迁,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在这一交会地带长期地叠压、冲突与融合,形成了陕北以原生农耕文化为主体,融汇游牧文化因素的区域文化品格与特征。  博物馆以陕北文化区域内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对立、交融、和谐共生的历史为主线,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陕北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冲突、融合的历史全貌。重点展示曾对陕北区域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化遗存物和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文化遗留物。为人们了解、研究陕北区域历史文化提供一个较为直观、便捷的平台,并通过一些互动场所和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博物馆在教学、科研、文化传播及交流等方面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筹建期间,对陕北文化区域内历史演变的自然见注物和人类文化遗留物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重点征集工作。除馆内征集的100多件文物和研究人员在有关遗址采集的部分标本外,政府调拨各类文物40件,向院内外收藏爱好者借展80件,初步形成了馆藏体系。代表性藏品主要为河套人、黄帝氏族在陕北的文化遗留物,以及商周至秦汉时期众多游牧民族在陕北生活、居住的遗留物特别是融合农耕民族文化、游牧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物和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文化遗留物。  现展出具有明显区域文化特点的文物和化石220件及反映陕北文化区域内历史演变的自然见证物、人类文化遗存物的图片38幅。此外,博物馆信息资料库存有数字信息资料供研究查询,并计划定期召开陕北历史文化学术交流研讨会议,搭建与有关博物馆、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进行陕北历史文化研究的合作、交流平台。科研方面,主要学术著作有吕静的《陕北文化研究》、郭冰庐的《陕北窑洞民俗》、贺智利的《路遥论》、吕政轩的《陕北民歌概论》等11部,发表有关学术论文60多篇。

榆林金刚寺

榆林金刚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金刚寺位于榆林城东1.5公里榆阳河南山峁上,坐东面西,榆林的东山和金刚寺的正门隔相眺望。 据史册载记:金刚寺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由延绥镇总兵杜文焕创建。寺坐南向北,三教殿院落为寺主体建筑,三教殿和过殿均上下两层,底层均为砖砌五楼一枕通券洞,外接斗拱飞檐明廊建筑,上层为砖木结构楼阁。为道、佛、儒三教于一体的寺庙。寺内现存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铸造的大铁钟一口。  寺院有殿宇33间,依山就势修建,南北100米,东西55米,占地5500平方米。台阶式通道由沟底直通正殿三教殿。进入正殿前要过一通道,通道正中坐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佛前祭祀桌很简易。正殿前有两耳楼,这在很多寺庙皆可看到,一钟楼,一鼓楼。一个间方1米、红底黄铜色的“佛”字立于两耳楼之间。  正殿的左翼的小院两壁雕刻有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的《金刚经》一卷,《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说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即是非相;主张认识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追求,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法实相的境地。《金刚经》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金刚经》于公元前494年间,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颂持。  正殿的右翼有宽约1米的小道通往正殿顶层,台阶是古时的石头,顺阶而上到顶层,见虽有黄铜色柱子的辉映,但在祭祀的桌子上还是看到荒凉之象,想是平日香客不多的缘故。  寺内环境优美,古代庙宇痕迹尤有保留,其中也有不少后人的补修之处。寺院左右山梁,山廓布满桃树。1937年抗战爆发后,著名抗日将领邓宝珊将军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进驻榆林时即居此寺。后紧靠寺西辟筑密屋一院,额称”桃林山庄”,所刻字迹乃依于右任手书镌成。金刚寺由此名声更增。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城东榆阳东路  乘车线路:榆林市内可乘9路公交在金刚寺站下可达。

榆林无量寺

榆林无量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榆林市财神宫、东岳庙、无量山组成榆林市无量寺。无量寺位于榆林市东城门百米之处的驼峰山。始建何时尚无精确考证。据《榆林县志》和碑文记载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距今480余年。与本市白云山、青云山齐名。随着历史的沿革政治的变迁最终于1947年8月9日(农历6月19日)午夜二时焚毁一光。寺院原貌荡然无存。原寺主供真武祖师有庙宇五座,建筑面积约四百平方米,占地面积约八千平方米。  榆林财神宫壮严宏大,殿字金碧辉煌,更兼吹东山风景之清幽秀丽,登高远瞻,令人心旷神怡。1986年在原址开始了重建工程,而后逐年修建、扩建、增建,现仍在建,截止现在已建成各种宫殿、楼阁、亭台、长廊、园林建筑、碑林存史建筑、社区活动、娱乐建筑等总面积4450平方米,占地面积39875平方米,未曾向国家要过一分钱,全靠游人信众的布施、捐资、献物、投劳而建成的。现已把无量寺建成宗教活动与旅游服务的便民场所。  榆林市财神宫新建于1992年,增建于1994年,1995年告竣。设置景观尤为引人注目。院中有过仙桥,桥下两侧各有洗像池,北置金山仙鹤,南设银山神鹿,东为麒麟送子,四砖桥六石门与花卉树木相辉映,更使人心旷神怡。1996年5月2日立了新修财神宫碑记,主供七神才福禄寿喜贵运神。  财神宫内设有戏台剧场,供中老年人晨练并提供音响设备,遇庙会演出健康有益的戏剧、宣传党的政策法规,亭廊空地供人们操练、健身、散步、老年活动提供报刊。活动安排上分三大类:一是平日活动即:敬神观赏、晨练晚读;二是举办传统文化庙会每年七、八次;三是搞时令活动如:每年除夕夜、正月初一、十五组织灯谜晚会、灯笼书画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健康、千禧之年制作了两条百米长龙灯,观者如潮。风筝比赛、歌咏比赛入伏纳凉、九九登高、市宗教会议、陕北文化理论研讨会等在无量寺召开等,这些活动使该寺的知名度日盛一日,近年来凡是观光过无量寺的中外游客一致反映俱佳。这就叫活动紧跟时代——融宗教信仰活动、文体娱乐、碑林书画、观赏旅游、休闲散步为一处。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驼峰北路  乘车线路:榆林市内可乘4路内环、4路外环、6路公交在无量殿站下车可达。

榆林金佛寺石窟

榆林金佛寺石窟为文化旅游景点。  金佛寺石窟位于安崖乡东五公里处的石崖上,该寺共有交错分布的大小14处石窟,就修建在开光川北侧的悬崖(长约180米、高约35米)上。该崖上覆黄土,底部为砂岩质基岩,经开光河冲刷后裸露在外。因为金佛寺的原因,当地人也将此崖命名为金佛崖。“文革”时期,虽然各石窟内的造像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但很多石雕装饰都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1985年金佛寺石窟列为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佛寺石窟创建于唐代,也有相关的史料记载。曹颖僧所著《延绥揽胜》称,“唐时石崖倾塌,内现金佛一尊,因建(金佛)寺”;金佛寺内的明代《启建金佛寺记》碑文中,也有“悬崖上有松柏成林,下游潺潺绿水交流,东尽悬绝,西有古刹”的说法。时至今日,金佛崖顶部还生有几株古柏,历经数百年仍枝繁叶茂,堪称金佛寺历史最鲜活的见证。  金佛寺各个石窟均为平顶长方洞窟,其中较大的石窟为金佛殿、地藏十王殿、送子娘娘殿。此外还有眼光娘娘殿、观音殿、关圣帝君殿、三教殿、真武殿、七佛殿等、古佛殿。  金佛殿窟内宽5.7米,深7.3米,高4.6米,存石雕佛像10余尊,明代成化十二年(1476)修建金佛寺殿碑1幢;窟洞门浮雕脊兽等;窟内西角另开有石洞,依阶而下又有两石窟,一窟内宽3米,深9米,高2.4米,另一窟较小,均存残雕石佛像。  古佛殿窟内宽6.6米,深4.2米,高3.5米,内存石雕佛台上刻麒麟、奔马、莲花等图案,另有残佛座5个,上雕刻花饰。  地藏十王殿窟最大,内宽8米,深7.5米,高5米;窟顶浮雕八卦并彩绘,内还有残壁画及碑刻残座等。  三教殿窟内宽5米,深6.5米,高5.2米,存浮雕四神图石佛供台、石雕象、海马佛座及残石佛6尊,还存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碑刻1幢。  观音殿窟内宽3米,深3.4米,高2.7米,窟顶浮雕牡丹并饰彩。  眼光菩萨殿窟内宽3米,深3.8米,高2米,内存石雕残佛像。该眼光殿北侧存有唐代1石窟,内有身高60厘米、腹宽20厘米的残泥塑佛像6尊,还存身高约45厘米,腹宽15厘米石雕残佛像2尊。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安崖镇东5公里  乘车线路:榆林市内乘开往安崖镇的车,到安崖镇后换乘小巴或出租至金佛崖可达。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位于红石峡谷西国道G210旁,占地1万多亩,紧连红石峡西崖。过去这里是绵延起伏的沙丘、沙梁。1980年将这里变成沙生植物试验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植物园内引进试验种植世界各地乔木、灌木、花草等沙生植物160多种,草木层层密密,非常茂盛,野兔、野鸡等众多动物也在此栖息生长。形成极为丰富的动植物群落。  沙地植物园建于1957年,当时这里全是流动沙地,植被盖度不到3%,植物种单一,只有沙蒿、沙柳零星分布。经过几十年的工作,流动沙地全部改造国固定沙地,植被盖度达80%以上。  沙地植物园共分五个区:搜集引种试验区;沙生旱生植物区;沙地植物示范区;人工生态区;封护区。均保持原沙丘地貌特征、为无灌溉条件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  全园共搜集45科167个植物种,其中人工栽培种93种(乔木44个,灌木43个,草本6个);天然种74种(均为草本)。经过多年搜集引种栽植试验,樟子松、油松、云杉、杜松、园柏、刺槐、紫穗槐、花棒、白柠条、沙打旺、踏郎、侧柏、沙地柏、长柄扁桃、桃叶卫茅等10多个林草植物种,已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园是治沙所重要的试验研究和示范基地,飞播治沙、樟子松引种造林、沙地植被建设等一大批研究成果都以这里为试验基地。  目前沙地植物园已成为展示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成果和技术的示范区。同时也有国内外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提供实验场所。每年都有许多大专院校学生和有关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到园进行实习和科研活动。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红石峡谷西国道G210旁   乘车线路:榆林市内可乘8、13路公交在榆靖路口什字下车在换乘出租至沙地植物园可达。

榆林青云寺

榆林青云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青云寺位于榆阳区东南6公里的青云乡青云山上,是合道、佛教于一体的寺观 。寺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楼台殿阁,此起彼伏,朱柱彩棚,泥塑砖雕,堪称“榆溪胜境”。  寺始建于明代,三迁而至今址。民国17年(公元1919年)重修扩建,总占地面积40余亩,是陕北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寺内大小殿院十四处,牌楼二座,楼台殿阁,此起彼伏布局谨严,铺排得宜。东部道观有祖师、三清、三宫、圣母殿和玉皇阁、真人洞、龙王庙等,西部佛寺建有大雄、菩萨。弥勒、金刚、东西罗汉殿及讲经堂、禅堂等。全寺庙所建筑约300间,均为砖砌拱窑。真武殿居于正中,高大雄伟,立柱重檐,彩凤金龙,飞阁流丹,对面纯木结构牌楼:四柱三楼,层斗迭拱,玲陇剔透,巧夺天工。真武闪身崖泥塑,造型奇特逼真,四壁饰以木雕、壁画。人物如生,鸟兽欲飞。  “文革”中青云寺遭到破坏,殿内工艺精湛的石雕、泥塑、壁画以及堪称工艺佳品的木牌楼私碑喝等荡然无存,其它砖雕、亭阁不同程度亦遭破坏,从1981年起当地群众自筹资金陆续对青云寺各殿宇进行修复,复塑褚-像,彩绘壁画, 重建木牌楼、亭、阁等,大量培植花草树木花卉,始至今其规模逐年扩大。青云寺庙群以它的精湛泥塑艺术称誉蒙汉之间。1984年榆林县人民政府公布 青云寺庙群为榆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划定了保护范围,后又成立青云寺文管所。 几经修复扩建,青云寺建筑工艺精特,风景状观,已成为榆林重要的旅游景点一。   

榆阳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鼓楼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青山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上郡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新明楼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驼峰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崇文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航宇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长城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金沙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朝阳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沙河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明珠路街道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鱼河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上盐湾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镇川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安崖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麻黄梁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牛家梁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金鸡滩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马合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巴拉素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鱼河峁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青云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古塔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大河塔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小纪汗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芹河镇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余兴庄乡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刘千河乡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孟家湾乡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小壕兔乡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岔河则乡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补浪河乡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红石桥乡 榆林黑龙潭 红石峡 镇北台 榆林圣都乐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榆林西老爷庙 榆林古城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榆林市世纪广场 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 榆林金刚寺 榆林无量寺 榆林金佛寺石窟 红石峡沙地植物园 榆林青云寺

榆阳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