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榆林市 >> 靖边县 >> 张家畔街道

张家畔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金鸡沙生态旅游区

金鸡沙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鸡沙生态旅游区  金鸡沙生态旅游区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距县城35公里,吴定高速、307国道北15公里,从县城驱车40分钟可达,距全国劳模治沙英雄牛玉琴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3公里。  金鸡沙生态景区凭借“蓝天、碧水、金沙”的天然生态环境,经过近年的精心开发,已逐渐成为靖边的一处集吃、住、游、娱于一身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从2007年开始,景区多方面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旅游开发及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完成景区服务区、水上娱乐区、沙漠娱乐区、蒙古风情餐饮区等项目建设,同时完成了部分绿化、完善了道路设施。昔日荒凉的金鸡沙水库如今已成为都市人放飞心灵、回归自然的极佳场所。  金鸡沙景区内风景迷人,拥有各具特色的三大景区,分别是水上乐园、沙地乐园、蒙古风情餐饮区。水上乐园全长12公里,水质清澈、水鸟众多、群山环抱、湖心有大小岛屿十多座,大型豪华游船、水上自行车、摩托艇、快艇来往穿梭,供游客在十里碧波中遨游。水库内的各种鱼类、水鸟等水产密集丰富;水库西岸为沙漠游乐区,为游客提供骑马、骑骆驼、滑沙、沙地摩托、大型沙地探险车、徒步穿越等旅游活动项目,充分体验沙漠的无穷乐趣,还有观光亭、瞭望塔多座,可以一览毛乌苏沙漠的沧桑和壮阔;蒙古风情餐饮区有大小蒙古包十余座,不仅可以提供纯正的蒙古套餐,还有炖土鸡、炖库鱼及地方各类特色小吃,晚间的篝火晚会和扭秧歌、跑驴的等民间文化活动更会让您流连忘返。

靖边五台森林公园

靖边五台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靖边五台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郊迎宾大道,规划总面积为6000亩左右,总投资2.2亿元。走进森林公园,造型别致的公园进入口给人全新的感觉。笔直的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幽幽小径四通八达延伸深林间。  2010年,靖边县在启动建设五台森林公园的同时,大幅增加了这一地带的绿化面积。通过这一公园的建设,使群众有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靖边县城构筑起一道天然的生态绿色屏障。据了解,公园已建成博物馆、中心广场和生态停车场,铺设了园内一、二级道路。此外,还建造了长城烽火台、十二生肖雕塑、休闲亭、观景亭。五台森林公园以一流的设施、全新的姿态不久将向游人开放。

小河会议旧址

小河会议旧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小河会议旧址[1] 分为毛泽东同志旧居、司令部旧址(小河会议旧址)、“七一”纪念大会旧址等几部分。小河会议旧址在1997年被省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延安干部学院列为现场体验教学点,是榆林市第一批市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16年12月,小河会议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194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从1947年6月8日至9日、6月17日至8月1日,毛主席他们在靖边小河生活战斗了47个日夜。  6月7日,党中央冒雨离开了王家湾,山洪暴发,道路泥泞。全体转战人员,经一夜风雨行军,于6月8日天明时到达小河村。到了小河后,主席来到了贫民曹九林家,受到了曹家和小河村人民的热情接待。刚要做饭、架电台,骑兵侦查员就前来报告,敌人扑过来了。当时,当刘戡部队迫近王家湾时,在高川、青阳岔、石湾一线未找到毛泽东和中央机关,就停留在这一带山头上、山沟里,设法侦察他们的去向,当毛泽东发现刘戡部正狐疑不定时,就决定假意向小河西20里地方的天赐湾转移,造成党中央向西南的保安、吴起方向投奔西北野战军主力的假象。  由于毛泽东的灵活指挥、巧布迷阵,使敌人擦肩而过,我军终于走出险境……刘戡军始终没有找到共产党中央机关的踪迹,垂头丧气地退回了延安。毛泽东转战陕北到天赐湾,是西行的最“终点”。在天赐湾住了9天后,党中央决定重返小河村。  6月17日,党中央第二次转移进驻小河村,一直到8月1日,期间召开了小河会议,从而使“小河”这个小村庄彪炳史册。  在西北野战军取得了陇东战役的胜利并收复了三边地区,西北战场形势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党中央、毛泽东决定召开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  “小河会议”从1947年7月21日开始,至7月27日结束,彭德怀、贺龙、陈赓、王震、杨尚昆、-等革命家参加了会议。小河会议刚刚闭幕,就传来了刘邓大军胜利结束鲁西南战役,打开了跃进大别山通道的好消息。送走将军们奔赴前线后,毛主席决定向东转移。党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了小河,沿着大理河畔第二次来到青阳岔,在青阳岔住了两天后,8月3日离开了青阳岔,离开了靖边向东面西北野战军总部所在地前原村进发,开始了走向最终胜利的长途行军。

镇靖古城

  镇靖距靖边县城张家畔8公里,镇靖堡城最初为唐夏州节度使李佑所筑,镇靖城又名乌延城,唐长安至夏州的通道经城而过。上世纪30年代,镇靖曾是靖边县城所在地,现留有古长城、中山台、北城门等遗址,城东有芦靖湖生态旅游区、水上旅游、生态农业种植园、山野度假村,城西有靖边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文焕纪念馆、惠中权旧居。镇靖古城是靖边历史文化、生态景区旅游圣地。  1935年5月29日,革命先烈刘志丹率红军解放了镇靖城。1937年,中共靖边县委、靖边县抗日民主政府定居镇靖城。1943年,县城由镇靖移往现在的张家畔,后镇靖一直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这里是靖边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塞上古城镇靖堡。“十一五”时期,镇靖乡被靖边县列入“高昂龙头,四足齐跑”龙腾战略乡镇之一。  1958年,靖边县在西芦拦河截流,打成全县第一座人工夯垫坝。70年代,又在东芦河张峁建成中型水库一座。东西两座水库如两座宝石镶嵌在镇靖古城周围。  城内设有学校、医院等单位,靖边县城通往杨米涧、大路沟的班车还途经镇靖城。  1472年,明朝派延绥巡抚余子俊移兵驻守镇靖。镇靖城周长2150米,高7米,东、南、北各留一门,西城墙连在明长城上,西峰高高耸立。明隆庆到万历年间,曾两次加高城垣,砌上砖墙垛口,知县关邦干曾奉命补修过一次。1809年,镇靖遭洪水淹漫,部分城垛被冲垮。  1865年6月19日,甘肃回军攻打镇靖,城内团丁抗守失利,回军入城,狂屠滥杀,百姓蒙难者不计其数。此后,乡民聚西山寨抗守。  1867年,靖边县衙由新城搬迁到镇靖。初到之时,城内居民寥寥无几,城垣多有倾斜。经历任知县修筑,县城衙门府库、房舍屋宇渐成规模。县城以“十”字布街设巷,东、南、北街各通城门。民国17年,本县干旱成灾,次年,县长牛庆誉“以工代赈”,选拔青壮民丁300人,维修城墙,并在城中建造中山台一座。此外,城中还建有武圣、城隍等庙宇,其建筑工艺精湛,画栋雕梁,规模宏大。城西北处得九龙壁,用琉璃瓦装饰,上有九龙飞舞图案,色彩绚丽,形态逼真。壁临池畔,轻风拂水,涟漪层生,龙影入水,若隐若现,景色十分迷人。  镇靖古城,自然环境优美。城四周环水,东芦河流经城东向北拐去,西芦河经城西向东北拐去,两水汇合向城北流出塞外。城内半山半滩,城西为西山寨子,西南、西北城墙顺山势延伸,高入云端,是侦察瞭望和防守之地。山城之上,原来除有七佛殿、贞观寺外,上下还有南北走向的排排窑洞、行-屋,一层层排列如同楼房。这里下端有寨门,如同城中套城一样,十分壮观。山上原来除兵道、衙门的人住以外,再就是有钱有势人的住宅。  山脚下,三街六巷,铺面林立,商贸云集。城东南角有清代县衙遗址,城中南边原来有民国时县府和靖边县完全小学堂,已被新住户起房盖屋,现已看不出原来一丝模样。城东北有老爷楼、城隍庙,老爷楼楼已不存,只有一层台墩犹在。城隍庙抗战时被学校使用,庙宇逐年消失,现在仍是镇靖小学所在地。1929年由牛庆誉在城中修筑的中山台,巍然屹立,“中山台”三个大字和“民国十九年建牛庆誉书”两行小字清晰能辨。西山塞下沿的北门街之琉璃九龙壁,多年失修,上世纪50年代开始倒塌,60年代被-以破“四旧”处理得片甲未留。九龙壁后直达贞观寺的360个台阶,已踪影不见,看不到一丝遗迹。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以南6公里的老县城  乘车线路:靖边县乘开往镇靖乡的班车可达

统万城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的国都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最北端58公里处的白则村。该遗址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史以及经济政治、城市建筑、军事、地理变迁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陕西省靖边县人民政府于2001年全面展开申报统万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统万城由宫城、内城和外廓城三部分组成,宫城里面还有一座赫连勃勃居住的皇城,内城则是各级官署和王侯贵族居所,外廓城是一般居民区。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汉文化)交融、渗透、汇聚最具典范的例证,也是一个消逝了的民族遗留给历史的特殊见证。作为一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它与其它的古遗址相比,又有其独特性:作为一处沙漠遗址,在饱经1600年的人为破坏与风侵雨蚀后,仍然部分保留了其原始风貌,这在全世界屈指可数。  统万城有行政建置的历史,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北宋、西夏、元朝各代,延续了八九百年,到明朝才成为长城外的废城。行政建置撤掉后,当地居民并没有离开,现存于统万城墙体内侧的窑洞和院落,就是当地百姓长久居住的遗迹。  在2003年“沙漠古都统万城学术研讨会”上,专家首次提出了统万城的“五大特点”———沙漠上建筑的草原都市、我国早期建筑使用三合土的典范、我国早期马面兼仓库建筑的壮举、我国早期使用木筋建筑的首创、我国早期套城建筑的发展等等。  统万城的建城意义,赫连勃勃自言曰:“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故以统万为名。”赫连勃勃建立夏国,称帝统治19年。统万城城池建造分内外双城,实际上分为东城与西城,从平面图上看东城为主,西城为辅。东城730×500米,有四城门。这个城的南城墙略向东北斜,城墙不是平直的。西城650×500米,西南城角有角楼残土高31米,西城墙中间有一个折角墙。这两座城都建有马面,有的马面之内,藏有木材等作为仓库之用。全城规划还表现出左祖右社,这是按汉人礼制的建城方针。宫殿楼阁,接连成片,角楼做得十分壮观,飞檐俏丽。全城每条城墙都有马面,而且此城的马面建设非常密集。  据有关文献记述:统万城为蒸土筑城,这是赫赫有名的,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城墙之土,非常坚硬,每用铁镐也刨不下来。关于蒸土筑城有两种解释:一是把筑城的土闷入水,然后在阳光之下曝晒,半干之时运土上墙,进行夯筑,这样一来,土质不会松软,也不会成为粉状,在夯打过程中“水闷之土”即可成为黏结在一起的块状。二是用烧热的水来和土,然后再加上夯筑的力量,夯筑的土黏结后更结实。  用时参考  3小时  交通  榆林长途客运站乘坐发往靖边的班车,到靖边后,在县城汽车站乘“靖边-白城则(村)”的中巴汽车到统万城附近的白城则村。  门票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  

大漠风光

  大漠风光  中国大沙区之一。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陕西榆林地区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总面积为3.98万平方公里。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将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地海拔多为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达1400~1500米,个别地区可达1600米左右。东南部河谷低至950米。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出露于沙区外围和伸入沙区境内的梁地主要是白垩纪红色和灰色砂岩,岩层基本水平,梁地大部分顶面平坦。各种第四系沉积物均具明显沙性,松散沙层经风力搬运,形成易动流沙。平原高滩地(包括平原分水地和梁旁的高滩地)主要分布全新统一上更新统湖积冲积层。  沙区年均温6.0~8.5℃,1月均温-9.5~12℃,7月均温22~24℃,年降水量250~440毫米,集中于7~9月,占全年降水60~75%,尤以8月为多。降水年际变率大,多雨年为少雨年2~4倍,常发生旱灾和涝灾,且旱多于涝。夏季常降暴雨,又多雹灾,最大日降水量可达100~200毫米。沙地东部年降水量达400~440毫米,属淡栗钙土干草原地带,流沙和巴拉(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广泛分布,西北部降水量为250~300毫米,属棕钙土半荒漠地带。  毛乌素沙区处于几个自然地带的交接地段,植被和土壤反映出过渡性特点。除向西北过渡为棕钙土半荒漠地带外,向西南到盐池一带过渡为灰钙土半荒漠地带,向东南过渡为黄土高原暖温带灰褐土森林草原地带。  沙区土地利用类型较复杂,不同利用方式常交错分布在一起。农林牧用地的交错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明显地域差异,东南部自然条件较优越,人为破坏严重,流沙比重大;西北部除有流沙分布外,还有成片的半固定、固定沙地分布。东部和南部地区农田高度集中于河谷阶地和滩地,向西北则农地减少,草场分布增多。现有农、牧、林用地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

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间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统万城始建于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年),已有近1600年历史。  东晋年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来到这里,一时被这美丽的景色所迷住了,于是在此修筑都城,后定名统万城。统万城城墙用大砂、粘土、石灰分筑而成,在冷兵器时代非常坚固。城分内城、外城,内城垣保存比较完整,分为东西两部分。除东城南垣一段被沙丘压埋外,其它城垣均高出地面2-10米。西城的西南墩台高31.62米,为原城角楼,东南隅有一宫殿基址,东城东部也有一宫殿基址。  统万城古时有青山秀水,但8世纪“大风积沙”,9世纪“堆沙高及城谍”,10世纪已“深在沙漠之中”,反映出这里生态的恶化过程,同时统万城也逐渐湮没于历史和风沙中。近现代有不少学者专程到统万城进行考察。统万城是“大夏国”都城的遗址,历经北魏、隋、唐、宋数朝,到北宋淳化五年(994)被废,迄今古城遗址保存尚好,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通在榆林长途客运站乘坐发往靖边的班车,班次较多,参考票价18元。到靖边后,可在县城汽车站乘靖边-白城子(村)的中巴汽车到统万城附近的白城子村,车次为每日7:00、13:30各有一班(返回也同样,在白城子村于同样时间乘车,两辆车对开),车程1个半小时左右,参考票价6元。到白城子村以后,距离统万城2公里,可步行前往。   地址: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则村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  据靖边县考证,宥洲古城位于靖边县杨桥畔杨二村,为汉代蒙田在些驻守,宋代重建并有碑文记载。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陕西省靖边县老坟梁墓地进行考古发掘,获得重大收获。其成果对于研究汉代北方边疆地区的墓葬分期、文化面貌、丧葬制度、民族关系、郡县地望、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老坟梁墓地是位于靖边县杨桥畔镇附近的大型汉代墓地,考古工作者前期配合铁路建设对其发掘,仅在建设范围内就发现墓葬约200座,整个墓地墓葬总数可能有上万座。本次发掘的100多座墓葬中有3座壁画墓,壁画多数绘于墓室内,绘画题材主要有青龙白虎、车马出行、人物故事(如孔子见老子)以及升仙等,体现出浓郁的道家及儒家的思想内涵。  目前发掘的墓葬均带有斜坡墓道,墓室形制可分为土洞墓、砖室墓和竖穴土圹墓等,其中以砖室墓居多,多为中型墓。墓葬中许多相邻墓葬墓向相同、年代接近,表明墓主人之间可能具有密切的社会及血缘关系。随葬品以陶明器为主,铜器、铁器、货币等较少,器物组合一般为鼎、盒、壶、豆、罐、钵、仓,还出土有细颈瓶、甑、釜、博山炉、陶俑和木质马车等,多为中原地区的常见器类。  墓葬中发现有极具北方草原民族风格的扁壶、小口壶等,也有具有南方楚文化风格迹象的,如明器成双成对、彩绘陶器多仿漆器制作,这显示出南北民族交融紧密的特点。

芦靖湖旅游区

  芦靖湖旅游区  芦靖湖旅游区位于靖边县南,距靖边县城25公里。由芦靖湖休闲度假区,乌延城历史观光区,张峁水库水上游乐区三个部分组成。景区范围约10平方公里。计划投资6407万元。旅游区内北端的芦靖湖距县城最近,约2.5公里,水域总面积1.2平方公里,水深3—4米,长约3公里湖中有小岛两座,一座面积约11亩,名为怡心岛。另一座面积约3亩,名为翠苇岛。镇靖古城位于镇靖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8公里,镇靖城西山梁上有明长城遗址,城内原有中山台、老爷楼、九龙壁、城隍庙、七佛殿、玉皇阁、娘娘庙、神路等景观。南端的张峁水库距县城8.5公里,蓄水量680万立方米,水最处深12.6米,水体长约5公里,总面积4平方公里。这里水质优良,碧波荡漾,四周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坝下的天然草坪,绵延千米。芦河穿境而过,靖志公路贯通南北,这里人杰地灵,土地辽阔,碧波万顷,绿草如茵,人文景观神奇,汇历史古今于一身;自然景观优美,集湖光山色成一体。  芦靖湖景区自然资源组合好,品质高,分布广,加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了景区的旅游文化品位,是一处难得的旅游景区。周末假日,携家人朋友到这里旅游,一来可饱览大自然的天成之美,二来可了解靖边县悠远的革命历史和传统文化。同时这里也不失为青少年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神树涧

  神树涧  神树涧有这样的古柳大约300余颗,大都独具特色,说是达柳,据说有六百年历史,也称千年古柳。今年71岁的王怀林老人祖辈生活在这里,据他讲,他老爷当时从外面迁居这里时买下了门前30余颗柳树,当时树已有磨盘粗,这里土地贫瘠,柳树生长缓慢,能长到这样也应该有五六百年了。  古柳的主干大都劈开着,中间都是空的,由的能容下好几个人,许多的旁干倒伏在地上,(形成一个拱形,头上长满绿枝,最粗的主干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有的四下裂开。形成开屏状,而又得枝干好象只有树皮在连着,却依旧生长的茂盛。每棵树似乎都有自己宽阔的领地,根在这儿,头却伸向三四米远的地方,一头扎进地里有生了根,上面又长出了新枝。古柳千奇百怪,各各不同。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模样,看什么象什么,那都要看什么季节,加上自己的想象力了,但他们有两处相同的地方:一是树干宽厚的质感,如铁铸的面具,如老人脸上放大的皱纹从他们身上透出的灵气与气质,是一种坚韧不拔,无所畏惧,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哪是树,这是雕塑、是化石、是精灵,只有生长在这高原上、大漠中的生灵才有如此的气质与神韵,也只有身经风刀霜剑的生命才是有如此傲视苍生的气魄。

靖边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据考证,古时候这片地区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漠(沙地)。这里曾流传着“榆林三迁”的故事。今非昔比,现在的榆林已是“塞上名城”。  毛乌素沙地海拔多为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达1400~1500米,个别地区可达1600米左右。东南部河谷低至950米。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出露于沙区外围和伸入沙区境内的梁地主要是白垩纪红色和灰色砂岩,岩层基本水平,梁地大部分顶面平坦。各种第四系沉积物均具明显沙性,松散沙层经风力搬运,形成易动流沙。平原高滩地(包括平原分水地和梁旁的高滩地)主要分布全新统一上更新统湖积冲积层。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北部  乘车线路:靖边县乘开往北部毛乌素沙漠的车均可到达

靖边龙州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区(靖边红沙岩峡谷)

  靖边龙州丹霞地貌(又称靖边红沙岩峡谷,靖边波浪谷),位于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波浪谷是一种红砂岩地貌,因岩砂上的纹路像波浪,被叫做"The Wave",即波浪。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极高的科研价值使其成为了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而靖边的波浪谷也有着与美国波浪谷媲美的红砂岩峡谷。  中国靖边波浪谷和美国波浪谷的差距并不大,都是红砂岩地貌,靖边波浪谷更加年轻,只有6000万年,很多砂土还没来得及凝固为岩石,它的名字叫陕西靖边龙洲峡谷。  地址:榆林市靖边县龙洲乡  类型:地质地貌  游玩时间: 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1:00-24: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油气基地

  油气基地     靖边因昔日匈奴国都统万城而闻名于世,而当今成为油气基地,西气东输则更受国人瞩目。靖边虽然地处偏远塞外,但大漠黄土之下是无价的能源宝库。其中,以靖边为中心的陕甘宁盆地中部天然气田,控制面积4300平方公里,控制储量3200亿立方米,属世界级整装大气田,靖边被誉为“塞上气都”。靖边南部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储量约在1亿吨以上。建成了年加工原油150万吨的炼油厂,建成年净化能力50亿立方米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另外,靖边还建成10万吨-厂和2×2.5万千瓦天然气发电厂,特别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气进化厂,成为“西气”有靖边“东输”的中枢,靖边的油气点亮了中华大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科威特”,誉满神州的油气之都。

白文焕纪念馆

  白文焕纪念馆(白文焕故居)位于靖边县城以南6公里的老县城——镇靖城,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近1200平方米,其居住过的3孔窑洞现仍保存完好。多年来,靖边县一直将白文焕故居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保护。  重新修缮的白文焕故居3孔土窑洞,对院落进行了绿化,新建了白文焕纪念馆。纪念馆内展出内容分为八部分,共展出各类珍贵图片118幅、图画11张、实物6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白文焕一生-、救国爱民的传奇人生经历。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以南6公里的老县城  乘车线路:靖边县乘开往镇靖乡的班车可达  白文焕 (1883~1944)  白文焕(1883~1944),字章甫,靖边县镇靖人。11岁入私塾,因家境贫寒,只得一边为私塾做饭,一边读书。他天资聪颖,勤学好问,仅4年,便能写会算。16岁时入县衙做工役,后提至“户房”,掌管钱粮达10年之久。后因不满-胡作非为,去职还家。清末,白文焕参加了哥老会,为西北“龙头大爷”。武昌起义后,积极拥护并参与革命。民国十年(1921),在杨虎城将军部下充任…… 详细++  白文焕 (1883~1944)  白文焕(1883~1944),字章甫,靖边县镇靖人。11岁入私塾,因家境贫寒,只得一边为私塾做饭,一边读书。他天资聪颖,勤学好问,仅4年,便能写会算。16岁时入县衙做工役,后提至“户房”,掌管钱粮达10年之久。后因不满-胡作非为,去职还家。清末,白文焕参加了哥老会,为西北“龙头大爷”。武昌起义后,积极拥护并参与革命。民国十年(1921),在杨虎城将军部下充任…… 详细++

天赐湾毛泽东旧居

  天赐湾毛泽东旧居  位于靖边县天赐湾乡天赐湾村。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于6月9~16日在这里居住7天。旧居为3孔土窑洞,中间开门,两边各有1卧室。当年毛泽东住左边,周恩来住中间。1969年,靖边县革命委员会对旧居进行了维修布置,成立了毛主席旧居革命纪念馆。旧居内现陈列有毛泽东当年使用过的1套旧木桌椅和仿制的被褥、用具等。窑洞前原盖有"厦子"。50年代被房主拆除,1976年又照原样修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青杨岔毛泽东旧居

  青杨岔毛泽东旧居  在靖边县青杨岔镇,当年为区政府驻地。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于4月5~13日、8月1~3日在这里先后居住了11天,在此起草发表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四·九"通知。旧居为5孔土窑洞,左起第一孔为任弼时卧室,第二孔为毛泽东卧室,第三孔为周恩来卧室。1969年,靖边县革命委员会对旧居进行了维修和布置,成立了毛主席旧居革命纪念馆。室内现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当年使用的桌、椅、凳等物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张家畔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张家畔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