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襄阳市 >> 襄州区 >> 六两河街道

六两河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鹿门风景名胜区

鹿门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在襄阳东津镇境内。据县志载,东汉光武帝与近臣习郁在此梦见神庙,遂建寺记念。后来山以寺名。境内山水秀丽水、恬静幽深。唐代著名山水传人孟浩然和皮日休先后来此隐居,留下许多千古名篇。秀丽的山水与丰厚的文化遗存相得益形,使鹿门山成为海内外著名的文化旅游区。  鹿门寺兴盛时,有佛殿、斋堂等房屋500余间,传说“骑马关山门”。后几经损毁,1980年始逐步修复。现有与佛寺相关的景点鹿门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龙头池等等。鹿门寺环山临水,山涧幽深,林木苍翠。汉末名士庞德公不受刺史刘表数次宴请,携家登鹿门山采药;唐代诗人孟浩然宦场失意幽居鹿门山,吟咏山水自得其趣;晚唐文学家皮日休也曾幽栖鹿门……因此,世称“鹿门高士傲帝王”。  后人曾建许多纪念性建筑,现存“庞公制药洞”、“浩然亭”、“三高祠”(塑庞统、孟浩然、皮日休像)及宋、明、清碑刻百余块。鹿门山及附近岗峦,共建有“山门翠微”、“诗家遗风”、“鹿门隐居”、“沙丘点后”、“香炉秋红”5景区32景点。  鹿门寺已修葺一新,并有庞德公采药栖身洞、孟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16个景点。此处环境优美,群山环绕,清泉涓涓,周围的森林面积2600余亩,森林覆盖率92.5%,已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鹿门寺初建时规模宏大,秀丽壮观,历代名僧常来主持佛事。北宋政和年间最为兴盛。鹿门山群峰环峙,林密石怪。东汉末年,襄阳名士庞德公携妻入山采药不归,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张子容、白云先生王迥等都曾在此地隐过。全国各地不少名家才子到此相机聚,成为当时的一个文学艺术交流中心。自唐以来,留下众多的瑰丽诗篇  刘秀 (前5~57)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3-4] 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 详细++  习郁   襄阳侯 习郁 习郁,字文通。襄阳人,融子。初为侍中。 他随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今襄阳宜城辖地),两人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刘秀因他有功,封为襄阳侯。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百姓称之为鹿门庙,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 他在襄阳岘山南,依照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旁有堤,种有竹、楸、芙蓉、菱、芡覆于水面,人称习家池。晋征南将军山简驻襄阳,常…… 详细++  孟浩然 (689~740)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被誉为诗杰。孟浩然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 详细++  皮日休 (834~902)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 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踪房玄龄、杜如晦的事业(《七爱诗·房杜二相国》)。出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至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南行寓寿州。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 详细++  庞统 (179~214)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 详细++鹿门山   东津镇  襄阳县辖镇。1950年设东津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汉江东岸,距县府7.5公里。面积117.5平方公里,人口6.12万。襄洪公路、襄樊至鹿门寺公路交会于此。辖东津、上营、祁营、樊坡、樊营、陈坡、老营一村、老营二村、上洲、中洲、下洲、王寨、李湾、肖岗、后岗、三合、堰坡、周寨、朱彭、覃湾、崔胡、肖岗、岳岗、庄冲、淳河、唐冲、秦咀、田…… 详细++  刘秀 (前5~57)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3-4] 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 详细++  习郁   襄阳侯 习郁 习郁,字文通。襄阳人,融子。初为侍中。 他随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今襄阳宜城辖地),两人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刘秀因他有功,封为襄阳侯。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百姓称之为鹿门庙,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 他在襄阳岘山南,依照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旁有堤,种有竹、楸、芙蓉、菱、芡覆于水面,人称习家池。晋征南将军山简驻襄阳,常…… 详细++  孟浩然 (689~740)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被誉为诗杰。孟浩然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 详细++  皮日休 (834~902)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 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踪房玄龄、杜如晦的事业(《七爱诗·房杜二相国》)。出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至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南行寓寿州。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 详细++  庞统 (179~214)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 详细++鹿门山   东津镇  襄阳县辖镇。1950年设东津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汉江东岸,距县府7.5公里。面积117.5平方公里,人口6.12万。襄洪公路、襄樊至鹿门寺公路交会于此。辖东津、上营、祁营、樊坡、樊营、陈坡、老营一村、老营二村、上洲、中洲、下洲、王寨、李湾、肖岗、后岗、三合、堰坡、周寨、朱彭、覃湾、崔胡、肖岗、岳岗、庄冲、淳河、唐冲、秦咀、田…… 详细++  习郁   襄阳侯 习郁 习郁,字文通。襄阳人,融子。初为侍中。 他随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今襄阳宜城辖地),两人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刘秀因他有功,封为襄阳侯。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百姓称之为鹿门庙,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 他在襄阳岘山南,依照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旁有堤,种有竹、楸、芙蓉、菱、芡覆于水面,人称习家池。晋征南将军山简驻襄阳,常…… 详细++  孟浩然 (689~740)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被誉为诗杰。孟浩然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 详细++  皮日休 (834~902)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 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踪房玄龄、杜如晦的事业(《七爱诗·房杜二相国》)。出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至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南行寓寿州。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 详细++  庞统 (179~214)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 详细++鹿门山   东津镇  襄阳县辖镇。1950年设东津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汉江东岸,距县府7.5公里。面积117.5平方公里,人口6.12万。襄洪公路、襄樊至鹿门寺公路交会于此。辖东津、上营、祁营、樊坡、樊营、陈坡、老营一村、老营二村、上洲、中洲、下洲、王寨、李湾、肖岗、后岗、三合、堰坡、周寨、朱彭、覃湾、崔胡、肖岗、岳岗、庄冲、淳河、唐冲、秦咀、田…… 详细++  孟浩然 (689~740)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被誉为诗杰。孟浩然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 详细++  皮日休 (834~902)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 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踪房玄龄、杜如晦的事业(《七爱诗·房杜二相国》)。出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至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南行寓寿州。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 详细++  庞统 (179~214)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 详细++鹿门山   东津镇  襄阳县辖镇。1950年设东津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汉江东岸,距县府7.5公里。面积117.5平方公里,人口6.12万。襄洪公路、襄樊至鹿门寺公路交会于此。辖东津、上营、祁营、樊坡、樊营、陈坡、老营一村、老营二村、上洲、中洲、下洲、王寨、李湾、肖岗、后岗、三合、堰坡、周寨、朱彭、覃湾、崔胡、肖岗、岳岗、庄冲、淳河、唐冲、秦咀、田…… 详细++  皮日休 (834~902)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 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踪房玄龄、杜如晦的事业(《七爱诗·房杜二相国》)。出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至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南行寓寿州。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 详细++  庞统 (179~214)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 详细++鹿门山   东津镇  襄阳县辖镇。1950年设东津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汉江东岸,距县府7.5公里。面积117.5平方公里,人口6.12万。襄洪公路、襄樊至鹿门寺公路交会于此。辖东津、上营、祁营、樊坡、樊营、陈坡、老营一村、老营二村、上洲、中洲、下洲、王寨、李湾、肖岗、后岗、三合、堰坡、周寨、朱彭、覃湾、崔胡、肖岗、岳岗、庄冲、淳河、唐冲、秦咀、田…… 详细++  庞统 (179~214)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 详细++鹿门山   东津镇  襄阳县辖镇。1950年设东津区,1958年改为公社,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汉江东岸,距县府7.5公里。面积117.5平方公里,人口6.12万。襄洪公路、襄樊至鹿门寺公路交会于此。辖东津、上营、祁营、樊坡、樊营、陈坡、老营一村、老营二村、上洲、中洲、下洲、王寨、李湾、肖岗、后岗、三合、堰坡、周寨、朱彭、覃湾、崔胡、肖岗、岳岗、庄冲、淳河、唐冲、秦咀、田…… 详细++

孟浩然墓

孟浩然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孟浩然墓坐落在襄阳城东风林,原墓围多古木,墓为长形土坟。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镌“孟浩然坟”。清末有俗语:“似蛇形,越长越长,墨青墨青。”(注:“墨青”一指坟周草木葳蕤,一谐“灭清”。)1928年,国民革命军14军49师师长岳森至此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孟浩然墓”石碑更换原碑。1955年6月,县文化科函请省文化局拨款修缮孟墓,并由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其时,掘墓验视,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内仅存近似尘土的黑色物质一线,锈蚀马钉数颗。据当年参与培修的罗雄飞介绍:在50年代召开民间文学创作会时,有一姓王的农民说,孟浩然是由他们王姓人安葬的。  培修墓座南朝北,占地300平方米,沿石基边缘,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块石护拦,墓葬位于石基中央,高约1.5米,全为块石结构。墓顶竖2.5米高石碑,呈棱台形,阴刻郭沐若亲笔所题“孟浩然之墓”,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志;左刻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题词:“孟浩然是中国伟大的诗人,哲学家”;右刻时任县长李仲秋撰“孟浩然之墓记”;后则放置原碑,陵墓四周,青松翠柏挺立,奇花异草相依。  1971年,湖北发电机厂在此处建厂,遂将墓依原样向东迁徙300米。工人在墓周植树,维护修缮。1991年因大雨,山体滑坡,墓遂倒毁。  1996年10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再度策划培修孟墓,1997年4月竣工。墓建于九宫园艺场内,依原式样扩大,墓高9.5米,其中墓碑高4.8米。全墓用广西白、蒙古黑、石南青等大理石砌成,增刻县委书记熊传经,县长阮英梓撰“重修孟浩然墓记”。  孟浩然 (689~740)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被誉为诗杰。孟浩然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 详细++  孟浩然 (689~740)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被誉为诗杰。孟浩然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 详细++

襄阳引丹水利风景区

襄阳引丹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引丹水利风景区是灌区型省级水利风景区,位于襄阳市境内,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3°C,降水丰沛,年均降水量845.6mm,光照充足,年日照数达1914.7h。引丹灌区水利风景区强调景区景观格局与当地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相融合,突出“一山”、“一水”、“一城”的风景园林式生态景观。为强调地域特征,引丹景区规划突出了植物景观设计这一主题,不同的景观节点有着不一样的主题植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源”的理念,创造一种自然、逸闲的烂漫氛围。

徐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徐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襄阳区徐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襄樊东部襄阳区张家集镇徐窝村,距襄樊市区36公里。  徐窝村是远近闻名的“烈士村”,有烈士60多人,早年为革命牺牲的群众达300多人。大革命时期,由于-反动派惨绝人寰的疯狂-,徐窝村先后有30多户人家成了绝户。  徐窝自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大革命时期就已燃起了革命的火种。1925年,受党委派,赴法国留学归来的0人程克绳回到家乡鄂北,建党闹革命。程克绳以徐窝为中心,在襄枣一带发展党员,建立党小组。受革命影响,上过武汉法政大学的徐窝青年徐化龙,读过私塾的徐光炯毅然投身革命,并很快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徐化龙时任县委执委。随后,徐窝办起了儿童团、妇女会和红枪社,同时还办起了农民夜校。程克绳、徐化龙巡回到各夜校讲课,传播革命思想,徐窝很快就成为了革0据地。星星之火终呈燎原之势,1930年,徐化龙和其他党员一起组织了著名的农民武装-——蔡阳铺-。-全面胜利,缴敌0100多支。  1930年秋,-“清乡军”血洗徐窝村,村民一次被枪杀108名,其中徐姓群众105名。徐窝农民英雄陈登任在翟家古城战斗中负伤,后由于叛徒出卖,被-团防局砍下头颅,挖出心肝,壮烈牺牲。由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革命战争的需要,徐化龙受党的重托,在徐窝建立了党的地下联络站,使得徐窝一时成为鄂北革命交通的驿站,同时也成为襄枣边界一带革命斗争堡垒和发源地,先后掩护了我党几十名革命领导人,立下了不朽的革命功勋。曾经在徐窝地下交通联络站隐蔽养伤和从事革命活动的著名革命领导人有黄火清(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余益庵(建国后任政协湖北省副主席)、郭惠远(建国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二炮政委、国防科工委第一任政委)、顾大椿(时任鄂中区党务特派员、枣阳县委书记、随枣地委书记等职,建国后任全国总工会主席)、黄明伟(时任枣北县委书记、襄枣宜委书记等职,建国后任全国总工会主席)等。  1、徐窝革命烈士公墓  徐窝村革命烈士之墓  1996年,张家集镇多方筹资近百万元在徐窝村建起了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占地5亩,纪念碑高15米,烈士公墓占地一亩,安葬了30多名烈士。同时修建了功德碑、主公路、两座小桥及革命传统教育陈列室等设施。1998年徐窝烈士陵园被襄樊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襄樊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襄樊军分区命名为襄樊市国防教育基地,被襄阳区老区教育研究所确定为襄阳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示范点。199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建成至今已有5万多人次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徐窝革命烈士故居  1927年7月,徐窝村许许多多村民被-反动派杀害,绝大部分村民房屋被敌人烧毁,其自然村被称为“无人村”,在村庄的西南面,现存有无名烈士的故居。  3、徐窝革命烈士殉难地  1928年7月的一天黎明之前,鄂北清乡军司令李纪才率“清乡军”包围了该村,将抓获的男女老少74人驱赶到村子的西山口全部杀害。后来人们称这次遇难地叫“万人坑”。  在近20年的革命斗争中,徐窝涌现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继承先烈遗志,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    徐窝村  一、基本情况 徐窝村地处襄枣结合部,辖3个村民小组,1300人,344户,党员39名。耕地面积1750亩,其中水田780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国捐躯的烈士200余人,徐窝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国防教育基地,是一个典型的老区村。几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水厂和烈士陵园建设,街道绿化等一大批基础建设相…… 详细++

陈坡遗址

陈坡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位于襄樊市襄阳区东津镇陈坡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米左右,包含物丰富,地面采集有陶片,曾经发掘过两次,发现一批重要的墓葬。该遗址对于研究襄樊地区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老坟坡遗址

老坟坡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老坟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襄樊市襄阳区张家集镇宋营村,面积约9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左右,包含较多红烧土,地面采集有石器和陶片。该遗址对于研究襄樊地区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凤凰咀遗址

凤凰咀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咀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襄樊市襄阳区龙王镇阎营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左右,包含较多红烧土,地面采集有石斧、石锛、石刀、陶片等。该遗址对于研究襄樊地区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湖广北界碑

湖广北界碑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广北界碑  位于襄阳县黄渠河镇北端。位于鄂豫交界处的黄渠河大桥南端,桥北岸为河南省。大理石质,圆首。通高1.98米,宽0.96米,厚0.155米。碑面正中镌“湖广北界”字径0.37米见方,魏体,左下侧落款“襄阳府南陵汪翼夔立”。(第三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襄阳楚王城遗址

襄阳楚王城遗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襄阳楚王城遗址  位于襄阳县黄龙镇高明村油坊湾,新石器时代、西周遗址。相传楚王曾在此建城,故名。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5米左右。暴露出红烧土。采集有石斧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纹饰有蓝纹、刻划纹、弦纹等,器形有鼎、豆、罐、盆、钵、瓮及纺轮、陶拍等,属石家河文化;西周陶片以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豆、罐、盆等。(第三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高明村  高明村现有人口近1203人,村民小组7个,耕地面积3027亩,村党员人数43人,村书记-财,村主任赵立兵,高明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50平方米,新建或改扩建时间2006年,高明村基本功能办公议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卫生室,农资超市,文体活动,图书室,说事室,达到“五务合一”的要求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六两河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六两河社区

----

史台社区

----

田寨社区

----

西岗社区

----

六两河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