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右玉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 右玉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民谣“走西口”的西口就在这里。右玉县西北、北方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的凉城和林格尔县毗邻,自古为我国北方要塞,是中原通往蒙古的主要关口和税卡,这里在春秋以前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境内古城堡随处可见,烽火台沿山相望,自然景观也十分壮丽,有塞上草原之称,是休闲度假、跑马骑射的最佳去处。右玉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联合国评为最佳宜居生态县,有“中国古堡之乡”和“中国魅力小城”的美誉,它是山西唯一用县命名的国家级AAAA级景区、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旅游县。西口就是著名的景点杀虎口,在晋蒙交接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杀虎口是晋商的主要通道,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清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这里的古长城雄伟壮观,保存完整的杀虎堡,绵延相望的烽火台,苍凉的古战场,清晰可辨的古桥古道和古乐楼等,似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杀虎口的大地上。 “走西口”不仅承载着晋商的光荣与梦想,更铭刻山西人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 |
杀虎口 | 杀虎口位于右玉县西北35公里处,是外长城一个重要天然关口。它东临塘子山,西侧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庙头山,万里长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个半圆形围墙将杀虎口围在里边,东西两侧山岭崖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贯穿其中,构成一道宽200多米,长3000多米的天然关隘。 历代王朝都在此屯兵遣将,设置防守。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建土堡,万历二年用砖包筑堡墙,方圆二里,高三丈五尺,南门一座。万历四十三年又筑新堡一座,并于两堡中间,门东西筑墙,将新旧两堡合二为一,前后左右开门四座,周围五百四十丈,计三里。新旧两堡相依,北面通往内蒙,设有栅门,恰与万里长城之城头堡相连,地势十分险要。 自从明王朝与蒙古靴靶部落议和通商以后,杀虎口又成为中原与塞外的集易中心,商贾辐揍,店铺林立。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唐朝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为了缓和-,遂改名为“杀虎口“。杀虎口 |
苍头河生态走廊 | 苍头河生态走廊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山无头,水倒流”被人们称为右玉县的两大奇观。水倒流,指的是苍头河的滔滔河水,不像其它河流那样东流或南流,而是向北流,流经内蒙40里入洪河,又转向南入黄河。苍头河独特的流向,使其名声大振而远近知晓。沿着虎山线向北行进,有一片“林草茫茫、流水潺潺”的狭长地带,便是苍头河生态走廊,景区属高原湿地,天然水系、河岸草地、乔灌木林带和缓坡状态的农田,形成了北方黄土高原独特的田园景观,景区内鸡、兔、鹧鸪、狍子、黄羊、狐狸、獾子时隐时行,是露营、传统农业生态观光、生态湿地保护观光的绝佳去处,也是休闲避暑的好地方。苍头河景区是右玉县生态化旅游的核心景区。天然的水系、河岸草地、灌木乔木林带和缓坡状态的农田形成了自然生态的原生基础,也是北方黄土高原罕见的田园景观。 景区地址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高墙框村西北1.5公里处 |
右玉南山森林公园 | 南山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之南、取“寿比南山”之意,面积40万亩,园内针阔花混交,乔灌草结合,景区通首20公里,园区内亭、台、坛、阁、花、灌、路、园,错落有致,有公仆亭、知春亭等,建成了占地面积38亩,蓄水量1.5万立方米的玉林湖,湖内有假山池塘、瀑布桥梁,登上小船可浏览湖内景色,景区内还建有民俗展馆,展出当地各种民俗饰物。 |
右玉烈士陵园 | 右玉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右玉县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北的贾家窑山松涛园,占地1.8万平方米。始建于2000年, 由烈士纪念碑、纪念馆、广场、墓群等组成,整个陵园周围苍松叠翠,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中陵湖景区 | 中陵湖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中陵湖景区 地处县城西南,景区以中陵湖库区为主,建成集库区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内种植北京杨1.6万株,油松1100余株,樟子松3000余株,垂柳210株,仁用杏1500株,建成26亩多的苗圃一座,观摩亭两座,度假村一座,景区内山、水、林、亭、路相互配套,湖面波光涟滟,乘上游艇,可觅湖光山色的美景,湖内海产品丰富,游人可自行垂钓,品尝新鲜海味,已成为右玉周边地区旅游首先之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辛堡梁万亩林海景区 | 辛堡梁万亩-景区 位于县城北部,虎山线一侧,总面积为14971亩,景区内建有观光六角铁亭,周围全部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道路也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夏季置身-,清风拂面,举目四望、林涛万顷,成为高品位的天然林风景旅游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右玉大南山 | 大南山 又叫贺兰山,当地人称大南山,坐落在县城西北,距县城6公里路程,大南山山势挺拔雄奇壮观,最高海拔1592米,山坡上各色树种交相辉映,极目远望,绿浪翻滚,山顶上的大墓和明代古碑向游人们讲述了一个千古之迷,古碑记载了北魏孝文帝进平城祭奠先祖的事实,据史书记载,魏都今陵就在右玉县境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贾家窑山松涛园 | 贾家窑山松涛园 坐落在县城以北,虎山线东侧,景区内以松柏为主四季常青,樟子松、油松、落叶松在山风中,松涛阵阵。革命烈士纪念塔就矗立期间,每逢清明、七一等节日,县城中小学都要组织师生前来缅怀英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威远墓群 | 威远墓群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威远墓群 威远墓群(第二批省保) 时代:汉 地址:右玉县威远镇树儿照村(威远旧城)周围 威远堡古城,原为汉时中陵县,四周分布有许多汉代墓。威远汉墓群包括树儿照、南八里、进士湾诸墓群。 在树儿照村东北隅的五侯山上,有墓冢封土堆40余座,每座高约2—9米,周长50—70米,最高的可达10米左右。在进士湾村、威远镇周围,封土堆达30余座,在此发现一些汉代的铜币、带钩、陶器等随葬品。在南八里村西南的坡地上,现存封土堆10座左右,1973年曾发掘3座,出土遗物200多件,均为汉代器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中陵古城遗址 | 中陵古城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陵古城遗址 中陵古城遗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汉 地址:右玉县城西12.5公里威远镇西2.5公里处 中陵古城为汉雁门郡中陵县城遗址,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五年(49年)所筑。古城平面长方形,中有一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南北二墙各长1500米,东西二墙各宽900米,古城占地总面积为135万平方米。东、西、南、北四道城墙和中段城墙的城门遗址明显,但城垣面目全非,东南城墙被苍头河水冲去一角。城内地面暴露的汉代遗物如云纹瓦当、方格瓦当、五铢钱、半两钱及大量残陶片,另外周围村民在城内地下发现了一块半两钱的石质钱范,上有四个半钱范,清晰完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右玉宝宁寺 | 右玉宝宁寺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宁寺(第三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右玉县城内东门北隅 俗称大寺庙。始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弘治元年(1488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 寺院坐北朝南,东西宽约150米,南北长约200米,中轴线上原有四进院落、五座殿宇,现仅存明代大雄宝殿和过殿。 大雄宝殿又称严华殿,位于寺院后部,为宝宁寺主殿。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大殿梁架结构为彻上露明造,作法简洁,用材较细长。斗栱为五踩双下昂计心造,前檐明间平身科施45度斜栱。 大殿内原有水陆画一堂,共计139幅,内容有-鬼魅、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等,均为明代佳作。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庄旺坡村 |
---- |
曹村村 |
---- |
花板村 |
---- |
麻黄头村 |
---- |
古城堡村 |
---- |
张山村 |
---- |
东碾头村 |
---- |
沙家寺村 |
---- |
沟北村 |
---- |
下柳沟村 |
---- |
上柳沟村 |
---- |
西窑头村 |
---- |
大川村 |
---- |
宋官屯村 |
---- |
高家堡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