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区项目是以312国道(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为主轴,以中华原生文明为基调,以先秦时期商於古道历史文化典故和遗存、秦楚融合之地生活方式和秦岭-丹江自然生态资源为重要内容,通过营建历史文化创意体验空间、旅游空间和文化再生产空间。 先期形成由六大文化旅游景区构成的复合型协作体式大型文化旅游区。后期,随历史考古发现,将逐步形成由古驿、古关、古道、古村、古寨、古镇、古城等单元构成的带状蜂窝组织结构,成为集“春秋战国文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国脉山水自然风景廊道”、“特色驿站农庄休闲度假廊道”和“产业创新发展廊道”四大概念于一体的簇团型动态发展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商於古道,开辟于商末周初,又称“武关道”、“商山道”、“商州道”,始于陕西省商洛市通往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全长约古600里,于穿境的312国道基本吻合。古道由丹水(丹江)水路和国脉秦岭旱路组成,穿越17个城池驿站及所在区域(含商洛13驿)。 商於古道,是商国兴起之地和楚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夏、商、周三代经略南国的战略通道,是战国时期秦楚争夺的战略焦点,是秦国扭转乾坤、统一天下的战略支点。从古至今,少习古国、周公奔楚、张仪欺楚、商鞅变法、四皓隐居、王陵故城等典故和遗迹富存,释无业、僧一行、李白、韩愈、李自成、李先念、贾平凹等人物的足迹和作品流传。这是一条人文与自然兼美的军事交通要道、改革进取之道、文明融合之道、人文风化之道、经贸商帮之道和生态养生之道。 |
丹江漂流 | 丹江漂流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丹江亦称丹水,发源于商州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州市、丹凤县,于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境,又流经河南、湖北,于丹江口注入汉江,全长443公里,为汉江最长一支流。 丹江漂流自古多险滩,沿途风光旖旎,大诗人李白、白居易、杜牧、王禹偁等都曾泛舟丹江,并且留下诗篇赞美丹江风光。明代徐霞客,北谒太华之后南下武当,即由洛南县经老君峪,自龙驹寨起航,漂流了龙驹寨以下丹江全程,在《徐霞客日游记》中记载了两岸美景。著名学者陈寅恪教授在《桃花源记旁证》中指出:商山即“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主要根据”。 游客可选竹筏或皮筏乘坐,每筏4-6人,由船工撑篙引航。丹江漂流现分三段,在丹凤县境内两段:上段自棣花二郎神庙下水,至船帮会馆登岸,全长15公里,沿江有岩险东旸、县花胜地、商山雪霁、四皓古冢、两岭石窟、商鞅封邑等景点。下段由船帮会馆前徐霞客登舟处入水,至月日滩,全长7.5公里,约一个半小时,沿江有鸡冠插汉、金鸡锁关,镇江巨石、乌龟白驼、赧王斩山、月日险滩诸景,并遍布各种书体之摩崖题刻。在商南县境内还有一段,湘河镇庙沟至月亮湾,全长17公里,沿江有红鱼口、梳洗楼、月亮湾等景点,可一直漂流到白浪街,观赏三省石景点。 门票价格: 旺季:128淡季:100 咨询电话: 0916-3389087 邮编: 726200 景区地址: 丹凤县江滨北路 |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凤冠山景区位于陕西省丹凤县城北部,海拔861米,又称鸡冠山。远眺犹如雄鸡欲鸣,“鸡冠插汉”为商洛“八景十观”之一。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开发建设项是丹凤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之一。2003年委托长安大学规划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了全面规划论证,项目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修门筑路,修复洞窟、彩绘装点,开慧眼泉、悟真池,增建诗台观景亭,迁建道教遗迹紫阳宫,建冠山书院、 建设葡萄、杏、桃、柿子等八大种植园区,设置碑林、山寨游乐等。拟将凤冠山优美、险峻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道教石窟群等历史人文景观溶为一体,以凤冠山的自然地形地貌为基础,以道教十二洞窟(土地洞、关帝洞、文昌洞、财神洞、二仙洞、娘娘洞、老君洞、佛爷洞、玉皇洞、药王洞、紫阳洞、挂瓢洞)为依托,规划建成集旅游观光、宗教祭祀、休闲度假、果品采摘、探险攀岩、餐饮住宿等七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接待区。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位于丹凤县城北。景区范围西至龙驹寨镇傅家塬,东至丹庾路,南至铁路线,北至凤冠主峰,面积1.3平方千米。凤冠山素有“山城之父”、“闹市幽境”之誉。这里一步一景、一景一画,步移景换、目不暇接,奇峰怪石,随处可见。“睡美人”、“猴头峰”、“神龟”、“擎天柱”、“沉香试斧石”、“冠山神猿”等奇异景观更是惟妙惟肖,引人入胜。景区内冠山似雄鸡昂首欲鸣,海拔近千米,山势千峦嵯峨、参差嶙峋、危岩凌空、峭削耸拔、伟岸挺秀,遇雨烟岚幻化,尤见神韵。山体正中“冠山睡美人”惟妙惟肖,西侧犹有“真人会群仙”、“神龟挺立”,冠山口更有“啸天雄狮”、“猪豹赶奔”、“人头怪兽”,给冠山增添了神秘色彩。《商志》“八景十观”中“鸡冠插汉”就指此处。冠山奇洞隽秀,在千仞岩壁上十二洞分层排列:分别是陈半仙洞、百神洞、佛爷洞、三官洞、玉皇洞、阎王洞、菩萨洞、关公洞、紫阳洞、娘娘洞、赵老爷洞、山寨主洞。诸洞大小型制各异,或单室或前后两室。其最大者深二丈,高宽各一丈。洞顶有线刻“八卦”或“十二生肖”藻井,洞内有神台、供桌、壁画。洞口原有砖式门额,花脊飞檐,雕梁画栋。游冠山,一是登山看景,二是入洞求仙,三是攀岩探险。据《直隶商州总志》载,北宋“道教南派初祖”张紫阳曾在鸡冠山洞窟羽化成仙。后人便依张紫阳“三教合一”的思想,塑造了一系列民间喜闻乐见的神仙,并将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 |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桃花谷风景区位于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镇,沪陕高速旁边。 景区明代设巡检司,清代建丹水县;自设商密古国始,商贸活动频繁,水旱交通发达,是“水膛通荆襄,骡马入蓝关”的水旱大码头,其骡马古道一直是长安历代王朝的主要生活物资补给线;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是商洛花鼓、“汉二黄”发祥地,孝道文化源远流长,特色明显;刺绣、编织等手工业发达。依托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和水利风景区,在“寺台朝日映瞳胧、北岸青烟一望通,红岩落日舟三五、周公桃花古寨红、龙嘴分江清到海、狮子攫月怒生风、天姑沐雨苍岩秀、高歌东岗夜雪中”八景的基础上,开发了竹文化、福文化、桃花文化、古镇文化和商贸文化;初春满山桃花、竹林和松林相映成趣,景区历史民俗 文化和自然风光有机交融,是休闲旅游、畅享陕南民俗文化的理想去处。主要景点有:桃花寨、浪漫桃花谷、丹水城隍庙、鹊桥、祈福台、竹林七贤、丹江漂流、 梯级水景、桃花仙子广场和游乐场等景观设施。 |
王柏栋故居 | 王柏栋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王柏栋(1910-1938),陕西省丹凤县商镇显神庙村人,1927年初,冯玉祥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孙连仲部经龙驹寨,王柏栋毅然投笔从戎,随军出师河南攻打军阀吴佩孚。不久,冯、蒋、汪相勾结,镇压工农革命,他即愤然离队,在河南省荆紫关学商,闻知杨虎城在南阳办教导队,便欣然再次从军,并于1930年在该部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杨子恒旅任警卫排长。 1932年,中共陕西省委派王柏栋到三原县渭北游击队任第二分队长,曾三下三原县南,一下富平南区,打击豪绅地主,扩大革命武装。翌年,红二十六军南下商洛在蓝田张家坪严重受挫,为重振军威,把正在迅速壮大的渭北游击队改编为二十六军四团。7月14日,在三原武字区小道口召开红四团成立和受旗大会,王柏栋任一连指导员,旋任该团政委。8月14日,他参加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陈家坡召开的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总指挥部,王泰吉为总指挥,高岗任政委,王柏栋任参谋处处长。他先后参与指挥了智取旬阳张洪和奇袭甘肃合水县的战斗,以缴获之武器弹药,装备地方游击队和赤卫队。 1934年11月,王柏栋回商洛开辟工作。其时红二十五军的一个小分队,在孙家山组建苏维埃。他得知敌人准备“围剿”红军小部队时,立即向商镇民团队长张虎森开展-工作,劝他在民族危亡时刻要枪口对外。当敌人三路围剿孙家山时,张虎森队长及时派心腹送去密信使红军安全转移。中央红军到陕北,王柏栋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科科长。“七七”事变当年,王柏栋再次受命,于11月返回商洛,任中共商洛工委书记,在两岭小学、龙驹寨镇小学、商县中学及商洛镇农村和民团中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抗敌后援会等抗日救亡组织。同时,发展巩德芳、王柏梁(柏栋三弟)、薛兴军、彭一民等20多名共产党员,并分批把党员和民先队员送到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又广泛结识王佑卿、王建三、张德祥、刘筱斋等爱国人士,并对一些地方民团头目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很快结成当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3月,汉奸组织“黑煞道”破坏抗日,王柏栋三下龙驹寨做当地驻军骑兵第一师的工作,致使“黑煞道”围攻龙驹寨时被一举歼灭。4月初,王柏栋又率老君河、商洛镇一带千余民众,以慰问为名,向龙驹寨驻军索回原被没收的商洛镇联百条步枪,用以组建当地抗日武装。6月,省委派巡视员赵希愚到商洛,高度评价王柏栋回商洛仅7个多月,就将党的影响扩大到商县、洛南、山阳、商南等县,组成及其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组建起抗日武装。对此,国民党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温良儒怒不可竭,曾三次“告诫”,要他离开当地。王柏栋义正词严,晓以民族大义,并以蒋介石“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南北东西,都有抗日守土之责”之“训示”,据理力争。温无言答对,遂蓄谋暗杀。同年7月25日黎明,王柏栋被匪徒暗杀于家中,时年仅28岁。解放后始将烈士遗骨葬于金凤山“商洛地区烈士陵园”。 1938年8月1日,中共陕西省委在云阳举行追悼会,汪锋同志致悼词,称赞王柏栋同志是“群众领袖”。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商镇显神庙村 乘车线路:丹凤县城乘小巴至商镇方向在桃园下车步行至显神庙可达 |
船帮会馆 | 船帮会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船帮会馆位于商洛丹凤县的龙驹寨,建于清光绪十七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凤县博物馆也设在此处。由于建筑华丽,又被称之为“花庙”或“花戏楼”,即“丹凤花庙”。花庙与花戏楼—— 船帮会馆是座十分美丽的古建筑,座北向南,面临丹江。整个建筑是土木结构。做工精细,雕刻讲究。晨曦阳光中,屋顶的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因建筑宏伟华丽,其中又祭祀着丹江水神,故俗称“丹凤花庙”。大门形似一座三开间的牌坊,颇有江南水乡建筑的风格。南面的花戏楼建筑特殊,高36米,第二层不用柱支撑,而是用巨木构成多角形构架相叠,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锥体笼形结构。从舞台中央仰望,犹如急流中的漩涡,很是巧妙。全国有“花戏楼”之称的建筑只有两处,一处为安徽亳州(曹操故乡)的著名花戏楼,为南戏楼;另一处即此处,为北戏楼。 花庙之花,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体建筑笼罩在千姿百态的画图之中,其中尤以镂刻透雕刀工细腻,形神出众。山水人物,车马仪仗,楼阁亭台,树木花草,鱼虫鸟兽无所不雕,戏楼正面更是木雕精品荟萃。在诸多造型中,龙的形象最为耀眼,梁栋上、花脊上、飞檐上、峙墙上无不有龙。足见船工们对龙的信仰至诚。以千万计细瓷碎片镶嵌而成的群龙,在阳光下更是鳞光闪烁,异彩纷呈。船帮会馆的历史—— 丹江航道自春秋战国始即为贡道。为建都长安之历代王朝主要补给线,龙驹寨江岸当时是水陆换载的著名码头。船帮会馆,是当时从船上每件运货的运费中抽取三枚铜钱,日积月累,于清朝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建成。 船帮会馆又叫明王宫、平浪宫。会馆戏楼建筑雄伟,造型奇巧,有“兼具南秀北雄”之誉。会馆前门临江,为青砖六柱五楼牌坊式建筑。戏楼紧贴门楼,重檐翘角,巍峨壮观。楼上演戏,楼下可供上百人“安营下寨”。无论是晴是雨,船工们上岸后,身不着点雨,头不顶烈日,夏纳凉,冬取暖,乏者憩,闲者乐,皆兴致勃勃。戏楼坐南向北,正面顶端高悬“秦镜楼”牌匾,三面均可容纳观众。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经此,曾在会馆进行整训,并创建了龙驹寨苏维埃,从而为这一文物古迹增添了红色光环。新中国成立后,船帮会馆已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起了丹凤县博物馆。近年又建成历史文物、贾平凹文学艺术成就、龙驹寨水旱码头三个展室。 此外,当地过去曾有不少行业的会馆,如今马帮、盐帮、青瓷器帮三个留存的会馆古建筑保护较为完整。马帮会馆古建位于西街小学院内,盐帮会馆古建位于县党校院内,青瓷帮会馆古建位于城关粮站院内。 |
四皓碑林园 | 四皓碑林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四皓墓,位于丹风县商镇城西。由丹凤县城乘开往商镇或西安、商州的班车(几乎5分钟一趟)1元。到商镇后徒步去四皓墓只要3-5分钟就可到达。 四皓墓,州西三里许,傍金鸡原,坐鹿迹村,高冢星罗,苍茫磊落。陵前栋宇数楹,中有四短碣,分镌皓图,古貌俨如。名流经此,每多留题焉。 “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飞声塞天衢。”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今丹风县商镇拜遏四皓墓留下的诗句。四皓,是四位皓首银须老人,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鹿里先生周术和绮里季吴实,皆秦博土,后因逃避焚书坑儒来到商山。四老登上商山,只见千山苍苍,四野茫茫,泉石青幽,草木含情,比起绳绳嗡嗡的京都咸阳,真是人间净土。这儿听不到刀枪鼙鼓的惊鸣,看不见残暴无道的杀戮,见不到争宠斗势的恶棍,觉不到尔虞我诈的寒惨,也没有卖官卖爵的小人,遂决心“岩居穴处”,“紫芝疗饥”,在商山隐居下来。四皓在商山避秦隐形不久,刘汉王朝统一了天下。当汉高祖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另立赵王如意时,刘盈的母亲吕后经张良策划;约请四皓出山。“偕入汉廷,一语吾主”,改变了刘邦废太子的初衷,终使刘盈做了汉惠帝,四个功高盖世的老人,尽可高官厚禄颐养天年。可是,他们却功高身退,重返商山,终老山林,死后便葬于商镇,这就是四皓墓的来历。 其冢现高5米,直径7米,辽阔墓区,高槐深竹,松相干霄,身入萧寂幽古的氛围,不禁令人肃然起敬。相传,汉惠帝曾派三千御林军每人自长安携土十斤,来商山为四皓墓培土,救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汉惠帝、柳宗元、王禹称曾为“四皓”撰碑。 几千年来,墨人骚客,达官显宦,大凡涉足商州者,无不来到这里拜谒,三国曹植、唐代李白、柳宗元、杜牧、白居易、元稹,宋代王禹称,明代李梦阳,清代郑板桥……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篇什。如“卧逃秦乱起安刘,舒卷如云得自由”,“奇谋垂大誉,善后亦当思”,“灵芝不是凡夫采,荷得乾坤养得闲”;“百年身世片时间,商山不隐隐-”。四皓如果有灵,定会被这些藏球吐玑般的佳句深深感动。“地以人”。四皓墓现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载入《全国名胜辞典》。 近年来,经过修葺,墓家四周青砖砌护,修围墙,筑门楼,专人管理,园内种植花卉,繁英密蕊,红紫芳香,吸引着远近瞻仰吊古的游客。 |
丹凤烈士陵园 | 丹凤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丹凤县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鸡冠山下,总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四周蓝墙环绕,园内松柏苍翠,名贵花卉,四时竞放,景色优美,典雅宜人。 陵园始建于50年代。由前园、后园两部分组成。巍峨的牌楼大门庄严肃穆,13米高的丹凤县革命烈士纪念塔耸立园中,塔顶雕塑着威武雄壮、持挂冲锋枪的解放军战士,日夜守卫着园内英烈。前园正中的影壁上,“褒扬先烈,启迪后人”八个大字金光灿灿,壮观夺目;八面阅览橱窗,镶嵌在园门龙墙之上;后园中共中央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烈士纪念亭巍然屹立。徐宝珊1935年5月9日长征途中病逝并埋葬于丹凤县龙驹寨。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在县革命烈士陵园为其建立了仿明建筑六角碑亭,并请徐宝珊的战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郭述申撰写碑文,刻于高1.7米、宽0.7米的白色大理石碑。该碑正面为隶书金字“徐宝珊同志纪念碑”;背面为楷书,评述了烈士光辉的一生。1985年5月9日,中共商洛地委、商洛行政公署在丹凤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碑亭落成典礼,郭述申等同志及烈士家属自北京、西安、湖北等地专程前来。烈士墓区有39位革命先烈的忠骨在这里安寝,其中佚名者17位。 在陵园西南侧建造的广殿式展览馆,陈列了40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资料、124幅照片、图表2万多字,翔实地介绍了丹凤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展览馆内还配备有幻灯机、放像机等电化教育设备,制作有《商山壮歌》、《蟒岭红旗》、《血战高桥》、《血染的青春》、《商洛山中小延安》等大型幻灯片和电视专题片。 烈士陵园兴建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50多万人次,组织开展各种报告会、演讲会和纪念活动200多场次,橱窗展出250多期,已被省、地、县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北凤街 乘车线路:丹凤县城租车至北凤街西段可达 |
秦楚分界墙 | 秦楚分界墙 武关在陕西丹凤,昔为关中的南门,其遗迹现在还有残碎的城楼,几间老屋,几棵古树,一种沿袭久远的气息。人到斯地,往往喟叹而徘徊。武关以东五公里有一处秦楚分界墙,鲜为人知。 五公里全是沟坡,好在遍野葱绿,空气也爽,偶尔还见惊兔孤鹰。一段隆起的是墙非墙是建筑非建筑的山岭便是秦楚分界墙。 所谓的秦楚分界墙呈南北走向,乍看它与山岭融为一体,甚至它就是山岭,但细辨它却明显地高出山岭,仿佛是依山岭砌起的屏障,只是原始的墙倒塌了,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形势。墙的西侧很是平缓,而东侧则峭立起来,并可见砖石,尤其是在东侧有一条由砖石铺成的斜径,掩埋于荒草之中,其加深了墙的印象。墙断断续续,蜿蜒而去,远上便消失于蓝天之间,遂产生虚幻和茫然的感觉。 秦楚分界墙设于这里,多少是有可能的,因为斯地本是秦楚接壤之处。然而时过两千余年,秦楚分界墙之言要确立,需文献与考古证明,可惜既无文献,又无考古,所以此墙只能算是民间观点,属于传说。若它真的是秦楚分界墙,那么这里还是有很多故事的,其中以楚怀王为秦昭王所诱之故事意味深长。当时秦楚经常交火,秦是攻势,楚是守势。公元前二九九年,秦昭王致信楚怀王曰:“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乡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候。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想去,又耽心是骗局,想不去,又害怕秦昭王发怒。考虑再三,还是去了,结果不出所料,是骗局。秦昭王派了一个将军埋伏武关,其打着秦昭王的旗号,拘留了楚怀王,直到病死咸阳。当时秦的使者就是从这里把秦昭王的信送给楚怀王的,楚怀王也是从这里进入武关的。秦楚分界墙的历史固然悠长,但诈术之历史比它还悠长。秦楚分界墙已经倒塌,但诈术却还在流行。似乎产生了一点火气。 |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位于丹凤县城北40多公里之庾家河街。1934年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随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自豫入陕,曾在县境庾家河街之杨春荣中药铺掌柜房内,召开第十八次省委常委会议。会议由省委书记徐宝珊主持,参加人有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会议作出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决定。会后,曾在丹凤县建立了梨园岔、孙家山、龙驹寨等一批区乡苏维埃,并开展了轰轰烈烈地“打土豪、分田地”运动。这所会址,迄今保存完好。原杨家药铺现由杨春荣之子杨文聪经营。当年会址,已辟为展室。 在丹凤县城北40公里之庾家河后街七里荫岭头.1934年12月10日午,中共鄂豫皖省委会议正在进行,国民党军六十师突然自鸡头关袭来,占领了七里荫岭制高点。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立即亲临前线指挥反击,共毙、伤敌300余人,红军亦伤亡百多人。正、副军长均负重伤,此为红军在丹凤县最大的一次战斗。1984年,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敦请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郭述申,题写了“庾家河战斗纪念碑”立于层峦叠障、花木荫翳的庾家河街北七里荫岭战斗遗址,并建四角碑亭一座,以当地白色大理石镌刻碑文,碑高1.7米,宽0.7米。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庾岭镇镇北七里荫 乘车线路:丹凤县乘开往庾岭镇的班车可达 |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 老林沟原始森林位于丹凤县城东北隅百里许,南与商南县毗邻,东北和豫西卢氏县接壤,处伏牛山、蟒岭接邻间,最高峰玉皇顶,海拔2076米。原始林地达3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0%。林区散缀有南天门、玉女峰、黑龙洞、栖凤巅、老蟾石、青龙峡等自然景观,尚有诸多风光秀奇的潭、溪、峰、壑未曾题名。 老林沟,近年经有关部门科研考察,林区内布有松、栎、榆、杨、椴、柳、桦、枫等近百种林木。遍显菖蒲、猪苓、天麻、党参、灵芝、五味子、半支莲等300多种名贵中药材,深林中藏豢着大青羊、野黄羊、麝、豹、狸、獾,飞窜着锦鸡、彩翎、鸠、鹳、鹤、鹰等百余种珍禽异兽。特别是老林泉溪中游潜着水族珍种野生“娃娃鱼”, 更增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 老林沟,人迹罕至的处女地,林深峰险、径幽苔漫、奇石怪耸、古木参天、清泉甘冽、花草郁馥、山风怡神、拨藤撩虬。穿踏其间,犹若摩切纯真少女,放朴世外桃源,使人摒弃名利尘俗,忘却琐事得失,回归原始自然,悟顿人生真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老林沟,热切欢迎有识之士前来合作开发、共谋发展。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桃坪乡境内 乘车线路:景区无直达车,可在丹凤县租车至桃坪乡可达 |
丹凤二郎庙 | 丹凤二郎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二郎庙位于丹凤县城以西15公里的棣花镇贾塬村,这里也是文化名人贾平凹的故乡。这里有二郎庙和关帝庙两处古迹。二郎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郎庙修建于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距今已有790多年的历史。相传金国侵略南宋到龙驹寨后,遇到这里的南宋将士奋力抵抗,久战不分胜负,当朝宰相秦桧力主求和,便割商给金,金国为了立标志界,按照-寺的造型,融合汉人建筑艺术,建成棣花街二郎庙。二郎为金、汉建筑工艺之合壁,由于金代历史短暂,遗存下来的文物古迹很少,全国只有三座具有金代建筑风格的庙宇,其它两座在山西省,所以就更加珍贵。 二郎庙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庙顶为歇山转角式,顶部有五脊四坡,用五彩琉璃瓦覆面,廊檐斗拱呈矛头型,代表了金人好战的性格。二郎庙原供奉的是“二郎神”李二郎,他是秦朝李冰的次子,因治水有功而传颂后世,到明、清时,受《封神演义》、《西游记》、《劈山救母》等文艺作品影响,改李二郎为杨二朗杨戬。东边的关帝庙建于清乾隆18年(公元1837年),是仿二郎庙造型而建,造型相同,兼有唐代建筑风格。 地址:商洛市丹凤县城以西约15公里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元 棣花镇 棣花镇地处丹凤县城西1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7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675亩,人均耕地0.58亩。辖16个村,90个村民小组,5500户,20796人。现在有森林保护区5000亩,林场18个,自然保护区1个。 镇政府驻地棣花街,312国道、西南铁路和即将建设的西南高速公路穿镇而过。该镇人口居住比较集中,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齐全,经济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 详细++ |
商山森林公园 | 商山森林公园 商山森林公园,位于丹凤县城西南9公里、商镇南(312国道)1.5公里的商山,地处流岭中段,丹江河南畔。森林公园范围包括:商山村、保定村和万湾村,北临丹江,南至八里石,东自西淹岭,西达万坪。东西长约8.4公里,南北宽约4.35公里,森林公园总面积1415公顷。 森林公园属华力西褶皱带流岭槽断裂带,中山地貌,山势雍容,峰姿雄壮,商山海拔860米,虎山海拔910米。公园内植物苍翠、森林茂密,峰峦争奇、群岭竞秀,商山远眺形如“商”字而闻名,虎山似猛虎而流传,天桥山直插云霄,有美丽神奇传说,“商山雪霁”为“商州八景之一”。园内植物种类达1200余种,被列入国家ⅠⅡ级保护的植物有贯众,商芝、银杏、榧类、鹅掌揪、红棒等,商芝、商山参为商山特有。园内有野生动物200余种,被列为国家ⅠⅡ级的保护动物有:豹、白鹳、金雕、水獭、大天鹅、狍、豪猪、红腹锦鸡、灰喜鹊、白鹭等。 |
龙驹寨 | 龙驹寨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龙驹寨,位于丹凤县城龙驹寨,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座北向南,面临丹江。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南面建有配殿,整个建筑是土木结构。做工精细,雕刻讲究。晨曦阳光中,屋顶的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因建筑宏伟华丽,其中又祭祀着丹江水神,故俗称“花庙”。 花庙大门建的像一座三开间的牌坊,颇有江南水乡建筑的风格。尤其南面的花戏楼建筑特殊,高36米,深11米,台口8米。第二层不用柱支撑,而是用巨木构成多角形构架相叠,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锥体笼形结构承担重量。从舞台中央仰望,犹如急流中的漩涡,很是巧妙。 十分美丽的古建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凤县博物馆设在此处。 |
商鞅封邑 | 商鞅封邑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商鞅封邑 商鞅封邑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处的古城村,建于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为商於古道之中心。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卫鞅计擒魏公子卯,大破魏军,遂封于商城,号商君。由于卫鞅封于商,遂使当地成为变法之首善地区,“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后商县、商洛县治亦均在古城。 古城遗址历年来曾出土刻有篆书“商字”、云纹、凤鸟纹空心砖以及各种陶器等文物,对研究秦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现商鞅封邑(古城)被列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丹凤高山寺 | 丹凤高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高山寺座落在丹凤县铁峪铺镇白果村银杏树沟上,因所处的位置之高而得名。 寺庙脚下,南归铁峪铺镇,北属北赵川乡,西为双曹乡辖区。旁边一碑文记载,高山寺始建于民国十一年间,后经两次重建。庙内,观世音等诸神塑像栩栩如生,威坐神坛。虽山高路遥,地域偏僻,仍有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铁峪铺镇白果村银杏树沟上 乘车线路:丹凤县城内乘开往铁峪铺的班车,到铁峪铺在换乘巴至银杏树沟可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