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商洛市 >> 柞水县 >> 曹坪镇

曹坪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牛背梁

牛背梁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坡的柞水县营盘镇,海拔1000--2802米,总面积2123公顷,距西安42公里,秦岭长隧穿腹而过,S102省道直达公园门口。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所构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观造就了这里中国少有的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汇聚一园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坡的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102省道直达公园门口。公园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所构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观造。  这里距离西安市区约1个多小时的车程。当游客进入幽静的森林,欣赏具有南方特色的青山绿水和自然风光,体验秦风楚韵交汇处所形成的有别与北方的语言、饮食、民居等民俗文化,感受踏上黄河、长江分水岭,站在“中华脊梁”一览华夏风光的美妙。  牛背梁森林公园面积非常大,计划分为四大景区三大功能区。目前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有:入口综合服务区和羚牛谷山水游憩区、六尺岭峰林景观区、牛背梁高山风光区三个景区。  众多的景区中,羚牛谷景区道路平坦,适合各类人群游览,这里也是大部分游客到达游玩的区域;六尺岭景区海拔抬升较大,台阶较多,比较适合中青年人及登山爱好者。  游览羚牛谷景区的线路:从售票处步行约500米到检票口,检票进入景区后,沿着步道步行,约4公里(1.5-2小时)路程,可以到达竖井服务区,沿途处处都是古树古藤、清澈的溪水和瀑布等。到达竖井服务区后,休息用餐。然后乘坐景区内交通车(需要另外购买车票),返回综合服务区(售票处),车程半个多小时。  如果想玩遍森林公园内的大部分区域,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可以住宿在红华林服务区。  门票价格: 旺季:90淡季:90   咨询电话: 0916-4325350  邮编: 711400   景区地址: 柞水县营盘镇  地址: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  类型:峡谷森林地质地貌山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914-4283666  官方网站:http://www.nblpark.com/  开放时间:  8:00-18:00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朱家湾村  朱家湾村是商洛市命名的首批秦岭美丽乡村,也是4A级旅游景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朱家湾村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施硬举措强力打造国家美丽乡村。着眼于丰富美丽乡村内涵,做到与山水融合、与文化融合、与产业融合、与景区融合,推广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品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每到周六周天,特别是节假日,朱家湾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总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品农…… 详细++

柞水溶洞

柞水溶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柞水溶洞位于商洛柞水县石瓮镇,地处秦岭南麓,有大小溶洞108个,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溶洞群落,目前已开发出了以三洞一台为主景的风景游览区,即佛爷洞、天洞、风洞和对峰台。  佛爷洞洞内有两尊高大的佛像,洞内全长900余米,分上、中、下三层。天洞因洞口直入云霄而得名,洞内钟乳玲珑剔透。风洞进出皆有奇风迎送,全长约4公里,山泉穿洞长流不息,石柱、石笋、石帷遍布;令人惊叹的是洞内常年有百鸟栖息。  柞水溶洞不仅景观神奇、幽美,而且是北方少见的溶洞群,被列为陕西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柞水溶洞外围景区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气候温润。而前往柞水溶洞所经的秦岭隧道可称亚洲第一,隧道内布置了不少景观,可顺路参观。   门票价格: 旺季:82淡季:82   咨询电话: 0916-4329208  邮编: 711400   景区地址: 柞水县石瓮镇  石瓮镇  石瓮镇位于柞水县南部, 是柞水县南大门,该镇距县城13公里。西康铁路和包(头)北(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辖4个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6336人,总面积107平方公里。 石瓮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北有晒裙岭,南有古道岭,东有普陀山、呼应山,西有天书山、对峰台。柞水溶洞风景名胜区即在该镇境内,19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共有大小溶洞108…… 详细++

秦楚古道

秦楚古道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秦楚古道,是公元562年,即北周武帝时,在原有终南小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扩建后的秦楚古道,又叫“义谷道”,是一条三米多宽的骡马大道,是中国历史上秦、楚相通的官道。拿现在的话说,秦楚古道就是中国历史上秦、楚相通的高速公路。这条古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安康的丝绸从这条古道进入长安后才能西去。隋唐时期,盐、茶、丝绸、粮油、瓷器,在这条古道上南来北往。有学者认为,秦楚古道,也是丝茶古道。  柞水古为京畿长安重要门户,位于秦岭南麓,曾为西安通往安康的交通要道和枢纽,素有“秦楚咽喉”,“终南首邑”之称。据《柞水县志》载:该道始建于南北朝保定二年(562),道宽2.5公尺,是由秦入楚的咽喉要道,也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50年代初曾经复修过两次定名为“西康驮运路”,秦楚古道又称“义谷道”。  秦楚古道位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煅造了十分明显的南北自然风景边际。徜徉其间,一步一景,景随步移。其主要景观有:雷劈石、黑琊沟瀑布、古客栈--耍钱场、红桦林、观山岭、草甸、冰川遗迹,苦竹海、杜鹃群林等。登上主峰南北眺望,即可领略草原大漠的浩渺与浑宏,又能饱览群峰的奇险与俊秀,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忘反、乐不思归。  花门楼是一块两溪交汇的开阔地,古代花门楼是南来北往官员的休息所,兵马的补给站,客商的集散地,文人骚客的游乐场。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从长安经秦楚古道到镇安视察防务就曾在花门楼安营扎寨,休养练兵,游山玩水,还吟出“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的诗句。诗仙李白出长安沿古道南下,行至花门楼,流连古道的山水,边欣赏山水,边饮酒作乐,还放歌抒情:“绿竹入幽境,青萝拂行衣。……  秦楚古道的全段,现属于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芳草碧连天,而且风景美无限。蓝天碧水,奇峰怪石,名花仙草,珍禽异兽……美不胜数。正如清代诗人余作梅描写的一样:“太乙钟灵聚此间,天开形势占秦关。诗峰翠锁金城固,一水清流玉带环。”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花门楼  乘车线路:西安市可乘开往柞水县的班车在营盘镇口下车,在换乘小巴车或租车至花门楼可达景区  自驾线路:从西安出发——西柞高速(秦岭长隧)—西柞高速出口(营盘镇)——营盘镇小峪口——太河街——景区入口(翠薇宫宾馆)——花门楼(售票处)

九天山景区

九天山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九天山景区位于秦岭南麓柞水县城南8公里处,面积10平方公里,最高峰玉皇顶海拔2483米。是一个集游、购、娱、吃、住、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独具魅力,遐迩闻名的风景名胜区。在这里,观飞泉叠瀑,穿莽林峰壑,拜九天玄女,寻沉香遗迹,住山间木屋,看民俗演艺,品野味山珍,得天人合一。  九天山因重峦叠嶂,高耸云天,因有九天圣母庙并九天玄女的传说而得名。景区汇幽、奇、险、秀于一身,峰、林、潭、瀑于一地,极尽山的壮丽、峡的诡秘、水的灵韵、林的苍翠。主峰玉皇顶虎踞龙盘,直插云霄,烟雾缭绕,宛如仙境。峰下“灯盏窝”怪石如林,平地凸起。连绵起伏的九道山梁争奇斗秀,莽林森森、藤蔓缠绕。在青苔如毯的幽谷里,镶嵌着“响水崖三叠瀑”、“玉儿潭瀑布”、“龙脖子瀑布”、“吊水崖瀑布”、“九天瀑布”等大大小小、重重叠叠的群瀑。这些瀑布瀑连潭,潭接瀑,多姿多彩,似玉带参差飘舞,如银河分流倒泻。  千百年来,这里的“玉皇宫”、“九天圣母庙”和“沉香庙”盛名远扬,香火不断;“遇仙亭”、“嬉香台”、“明目泉”、“试斧崖”等景观演义着小沉香在九天山八年-、西华山一举救母的感人故事。还有“野核桃林”、“不老泉”、“双头兽守关”、“娃娃鱼潭”、“观瀑亭”、“玄女梳妆台”“雄师拜娘娘“等胜景异彩纷呈,各臻其妙。  九天山高,以仙出名;九天山美,因水而秀。愿大家在九天山玩得开心,游得愉快,住得舒服,吃得满意!

凤凰古镇

凤凰古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凤凰镇位于商洛柞水县东南部,距县城45公里。  凤凰镇老街弯曲的街道和两边遍布的明清老房是这里的最大特点,在这里传统的手工造纸和锻造依旧沿袭着往日的格局。在这条东西两千多米长的古镇上至今仍完好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沿主街有一条石板覆盖的小溪,另有一条与之垂直的小溪穿镇而过,形成十字形水系。  老街两旁靠街全是商铺,商铺后面是住宅。临街大门一般用结实耐磨的核桃木或漆木板做成,用土漆油染,明净光亮;门墩为石雕花卉。商铺铺面宽不盈丈,宅深却达三四十米,据说铺面的间数和房屋的纵深度都代表了当时主人的富裕程度。凤凰镇的木构民居小巧玲珑,设计精致合理,防雨防潮防火性能良好,比起北方传统民居多了不少南方民居的特色。  现在的凤凰镇比较小,镇上主要是简简单单一条老街,街上人来人往,适合无所事事的闲逛,无须期望值过高,轻松地体验一下当地人的传统生活和集市就是不错的选择。凤凰镇有多家榨蚕丝作坊,这里的丝织品是用当地特有的榨蚕丝做成的,比起桑蚕丝榨蚕丝更为经久耐用,至今这里的女人们依旧自己抽丝、漂染、纺纱,但产量极小。附近山上还有一处古老山寨的遗迹。铁匠铺这一古老的行业也依然保留着。在镇上晚上可以住宿,夜晚站在镇东面山上俯瞰,网状的街道灯火燃起,最亮的地方便是“S”型老街的中央街道。  凤凰镇的历史——  凤凰镇依山傍水,社川河、皂河、水滴沟三水交汇于此。在唐代这里开始有集市,清顺治初,豫、鄂、川等地客商看中此处水运交通发达的优势,来凤凰镇经商并安居下来。在清末民国初年,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满街,形成了32个大的商号。凤凰镇成为秦岭以南、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北方的山货土特产经马帮和人驮转至此,再经水路南下;而江南的丝绸、大米又经水路在此下码头,而后从旱路翻越秦岭送入关中。后来随着水运的枯缩和公路交通的改善,凤凰镇逐渐失去了昔日的作用。尽管如此,现在在凤凰镇和周边地方,依然保留着许多老作坊和老手艺,如造纸坊、铁匠铺、丝织店等,当地人的生活中还依稀保留着古老的痕迹。凤凰镇的古建筑普遍建于明清,大体沿袭徽派建筑风格,并且以四合院为主,至今保存完好,是省级  “古建筑群居民”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镇  凤凰镇位于社川河中游,地处皂河、水滴沟河、社川河交汇处,镇政府所在地的凤镇街距县城45公里。全镇辖12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4806户18512人,总面积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00亩。洛柞公路纵贯全镇,川道村交通便利。凤凰镇历史悠久,唐代始有街市,明清时代成为联结镇安、柞水、山阳乃至西安到安康的集贸重镇,素有“小上海”之美誉,为商洛四大名镇之一,是柞…… 详细++

西甘沟景区

  西甘沟原称西甘沟,是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距核心区天佛洞西南1公里。主沟总长8公里,宽度约50米,占地面积26957亩,荒山荒坡总面积100122亩。2002年石瓮镇政府对西甘沟内145户,508人进行整体移民搬迁。沟内自然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植被茂密、溪流清澈、水量充沛,峡谷瀑布随处可见。  马鞍岭距谷口约5公里,因山形似马鞍得名,传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此-而成仙,岭下有两股细泉常年不干,老百姓戏称为“马尿泉”。顺溪流而上距马鞍岭约300米处的油房,是西甘沟相对比较宽阔的地带,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300米左右,现在仍能看到以前农民居住的房屋。油房右侧有一条沟叫段家漕,沟内半山有一巨型突兀奇石,造型奇特,被称为飞来石。  玉霞洞是西甘沟内最具传奇色彩的洞穴,位于距谷口6公里的银洞沟半山上,洞口海拔1065米,洞深约50米,洞内一潭碧水长年不干。传说有黑黄二龙值守此洞,护佑当地风调雨顺,每逢大旱季节就有人到此求雨,当地向导说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极其灵验,洞内至今还保存有清光绪年间群众捐赠的石碑;洞口的参天古树,就像一把巨伞,使玉霞洞显得的神秘莫测;更为奇特的是距洞口下方20余米的地方有一股山泉从不干涸,奔腾而下,形成了长约100多米的连环瀑布,犹如一条白色的绸缎在山中飞舞。神秘的玉霞洞背后一定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地质现象和奥秘,也必将成为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科研和旅游新亮点。  响水沟是和银洞沟平行的一条小沟,这里溪流清澈,峡谷幽深,就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悄悄的隐藏于树林和山谷之中。   距谷口8公里的陈家铺将西甘沟一分为二,左边是太平沟,右边是黄竹扒,两处地形结构和景观大同小异,主要是峡谷、瀑布、奇峰景观,碧潭飞瀑如影相随,连环不绝。这里的峡谷虽然缺少了一些宏伟和奇险;这里的瀑布尽管不够澎湃激越,但她灵秀妩媚、小巧精致,就象一杯陈年老酒,绵甜悠长,回味无穷,依然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从太平沟内的城隍庙出发,走完风景秀丽的峡谷和瀑布群,穿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钻进密密麻麻的苦竹海,经过4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和攀登,就到达了海拔1860米的经顶,又称玉皇顶。当年经顶残留的庙基依然清晰可见。经顶是西甘沟、赤水沟、姜家沟、杨木沟、镇安梓桥沟的聚会之处,登顶眺望依稀可见迷魂阵起伏的山峦,不远处的灯盏窝尽管受苦竹海的阻隔无法靠近,但关于它的一个个神奇传说,仍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从黄竹扒登顶就显得轻松而惬意,被称为八辈子人家的地方坐落在靠近山顶的一处缓坡地,三间土房隐藏于巨大的核桃树下,屋后的竹林,两旁的溪流和油菜花相得益彰,极目远眺,崇山峻岭尽收眼底。翻过这道并不算高的山梁就到了九天山景区。  除了马鞍岭、玉霞洞、经顶、灯盏窝等自然资源外,西甘沟还拥有众多的人文和历史遗迹,状元府、华佗庙、湘子岭等无不向人展示着曾经的辉煌和骄傲。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石瓮镇西甘沟村  乘车线路:西安(火车站)或商洛(客运站)乘开往柞水班车可达景区  自驾线路:从雁翔路或三兆路南下,南三环(三兆)曲江口上西柞高速,安康方向。50分钟即到柞水收费站,下高速往南走18公里即可到达景区

柞水风洞景区

  风洞景区位于石瓮乡政府以北不足1公里的普陀山麓,座落在乾佑河东岸,海拔710米,从公路上便能看到洞的位置,当登坡上到与地平面20米的高度,洞口就在眼前。风洞是一个厅堂和廊道间隔出现的溶洞。它和佛爷洞、天洞风格迥异,其厅堂比佛爷洞宏伟广阔,其廊道比天洞沉长艰险。洞内景观玲珑诡异,色彩斑斓。  风洞是一个神奇而久负盛名的溶洞。早在唐代,《马志》就有这样一段记载:“南谷石瓮层岩间,外实中空,容人出入,足底风来,响彻凌霄。上有观音岩。自古以来游人多入此胜景”。县志载:“清嘉庆七年,地主千总陈凤章就洞口建垣墉雉堞,施作居民避乱之所。洞内可容数万人,水亦饮数万人不竭。入其中,有头、二天门,黄、黑龙潭,莲花池、百亩田诸胜迹。其它玲珑诡异,目不睱给。洞口吸石一方,上镌明代陈、杨二道土栖霞处。洞内里许,即其坐化之地,骸骨锡杖,至今犹存。四周护以砖石,游人入者,咸神祀之。此外尚有三洞,罅隙相通,居民迭回修葺。嘉庆后,避贼匪者,远近归之”。  风洞是目前已发现的溶洞中最大的溶洞。据旧县志:“此洞深约三十里,一日不能出,常有迷路危险”。据地质部门探测,人能安全达到的部位距洞口约4公里,洞内可纳千人以上的大厅有数十个;愈向内,景观愈密集,愈完美,但叉路愈来愈多;有的洞,洞套洞,支洞多;有的洞,人尚且不能近身。  由于风洞结构复杂,目前还尚未来得及修整开发。若乘其开发前,入洞领略一下大自然造化的诡异、艰险,必是一件幸事。其猎奇探险之趣,会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不过,还应该作好精神和物质准备:要胆大心细;要备有手电、蜡烛或火把,要轻装,要穿鞋底粗糙的鞋,要三五个结伴而行,最好备带绳子。说风洞结构复杂,除指岩溶而言之外,主要是指洞内的道路错纵,不少地方的路线象结成的蜘蛛网,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但却不一定“条条道路通北京”。入洞后,由于游人选择的行进路线不同,因而很难说清楚哪个景观在左,哪个景观在右。  据初步拟定的开发路线,入洞后的主要景观次序大体是这样的:入洞,过“小老虎口”平行前进200米即到“过风楼”,再向右下行可达“滴水岩”,再前行到“阎王砭”,前行向下为“青龙潭”,折上行为“小阳坡”、“大阳坡”,向右拐是“八亩田”,向左上行经“头天门”可达“莲花池”,靠右前行即“陈杨坐化地”,再前行进入“迷魂阵”,折右行可达“蝙蝠堂”,折左上行越过“腰洞”可从“天洞”出来,登上连接洞外蓝天的普陀山峰巅。这条主游线路长为4公里,当前走完这段里程,以走马观光的速度行进,大约需消费8小时,预计道路整修后,下马看花也需费时4小时左右。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石瓮镇石瓮村  乘车线路:西安(火车站)或商洛(客运站)乘开往柞水班车可达景区  自驾线路:从雁翔路或三兆路南下,南三环(三兆)曲江口上西柞高速,安康方向。50分钟即到柞水收费站,下高速往南走10公里左右即可到达景区

柞水天佛洞景区

  天佛洞是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由天洞和佛洞连接而成。她座落在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的中心,位于海拔805米的呼应山腰。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洞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琳琅满目、绚丽多姿,石笋、石幔、石帷幕、石瀑布美不胜收;石禽、石兽、石佛、石猴维妙维俏;晶莹透亮的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博大精深的大自然艺术宫殿令广大游客惊叹不已!  佛爷洞,洞口面向西北,海拔797米。1998年在洞口置一3米高的铜佛像,游人由铜佛袖口出洞,颇有妙趣。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前,洞内庭堂有两尊佛像,惟妙惟肖,生态盎然。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当地人将二佛移往百神洞。该洞是具有上、中、下、底四层的溶洞,共有7个大庭堂、23个小庭堂。大的平坦开阔,如同大雄宝殿;小的典雅秀丽,宛若苏州园林。此洞的景物奇特雄伟,光怪陆离,最值得一看的景点有:迎宾厅、叠翠廊、卧龙岗、白女洞、宝莲柱、二佛观海市、猴王点兵、菊花厅、蘑菇塔、栖鹰崖、笔架山、乌龟闯海、圣母揽天官、水帘池、水帘洞、水帘宫、雄狮镇奇峰、将军夜巡、湘子苦学等。迎宾厅诗曰:“方圆二百米,别开一洞天。不是武陵地,胜似桃花源。”  佛爷洞中的转景楼是柞水溶洞群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华景观,尽布石人、石罗汉、石象、石马、海石花,钟乳倒悬、石笋林立,令人叹为观止。  天洞毗邻佛爷洞,是一个廊道式溶洞, 洞内景观触手可及。由于入洞后步步而上,大有登天之势,故名。据地质学家分析,此洞与佛爷洞相通,但目前尚未发现通道。与佛爷洞相比,有惊险、段落清晰、形象单纯的特点。主要景点有:玉瀑厅、莲花池、龙宫、惊魂道、罗汉堂、观庵草堂等。莲花池诗曰:“更漏响,莲花放,碧玉潭中笑容妆。天宫神女春意荡,莲花池畔觅情郎。”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石瓮镇石瓮村  乘车线路:西安(火车站)或商洛(客运站)乘开往柞水班车可达景区  自驾线路:从雁翔路或三兆路南下,南三环(三兆)曲江口上西柞高速,安康方向。50分钟即到柞水收费站,下高速往南走18公里即可到达景区

百神洞

  百神洞是一个阶梯式的溶洞。它座落在乾佑河西岸的天书山麓,海拔740米,洞口距庙弯新建的“溶风楼”约1公里。越过乾佑河,沿缓坡山路斜上去,走过700米的毛毛路,便可抵达洞口。  百神洞,与佛爷洞、天洞隔河相望。但百神洞的构造与佛爷洞和天佛不一样。进了百神洞,前进的路线不是上行,也不是平行,而是下行,越走越深,确系深幽莫测。洞口外有明代和清代的两通石碑。一碑上镌“洞中水流潺潺,深不可底。钟乳结成龙虎形,鳞甲逼肖,颇具灵迹。”另一石碑上 书“此去峨眉,千里之遥,竟能相通,实为一奇。”县志载“百神洞有神水,祈雨多应。洞旁旧有八腊庙,光绪十三年知县李天柱改建玉皇宫”。  游人来柞水溶洞胜游,如果无暇去东、西甘沟,那么,绝不可不去百神洞,不领略一下这里幽深、灵秀、艰险,必是一大憾事。不过百神洞的开发计划还未实施,游人到此除象风洞一样须作必要的准备外,还必须带上50米长的结实绳索。  百神洞在清乾隆以前,洞内置有玉皇、八腊、龙王、西天佛爷、南海观音等大小100尊神像,故名百神洞。明代在洞旁建有八腊庙,清代改建成玉皇宫,在洞口增修正殿3间,僧寮3间,设主持1人,僧3名,每逢初一、十五祀人络绎不绝,可谓香烟鼎盛,誉震四方。  进入洞口,是一个长50米,宽15米的大厅,地面平坦,可容数千人,原为置百神像处。洞厅之大,洞厅之壮观,它不是出自能工巧匠,而是成于鬼斧神工,似乎难以找到一处与其相媲美的人工厅堂建筑。洞厅四壁,钟乳凝成龙虎百兽,鳞甲逼肖,跃跃欲动,缕缕雾霭在厅中飘游。面对这意趣天成的厅堂,人们瞧着熟悉,又觉着陌生;不仅看来如诗如画,而且觉得似幻似梦。游人置身其中,如入仙境。

东甘沟景区

  东甘沟景区位于柞水溶洞旅游区东500米,景区内是一个行政村,三个村民小组,208户820人,30名党员,总面积169.8公顷。  东甘沟村支部、村委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柞水县云台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结合本村独特的旅游资源,依托柞水溶洞,先后开发了秦楚古道十八盘、石船、鹰嘴石、石狮、石印、卧龙板、云台山祖师庙、两千年古银杏树(银杏园)、龙潭森林公园等景点,并建起了接待能力为200人就餐、100人住宿的银杏山庄和银杏山庄俱乐部,发展农家乐30多户。  景区内四季长流、翠峰环拱、山峦重叠、四季分明、鸟语花香。春暖之时,万木复苏、翠色连绵、万绿丛中百花争艳;炎炎夏日,爽风缕缕、林涛阵阵、点点花香流溢心中;金秋时节,红叶遍岭、层林尽染、令人迷醉;冬日来临,万山披白、一池玉镜、万树琼花。刺激与闲适于此亲密接触,是都市旁边绝佳的纳凉消暑、休闲度假、攀登、探险露营、特色乡村之旅目的地。  东甘沟景区银杏山庄可接待200人同时就餐,100人住宿,同时接待大、中、小型会议;东甘沟农家乐群可同时接待1000人就餐,200人的住宿。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石瓮镇东甘沟村  乘车线路:西安(火车站)或商洛(客运站)乘开往柞水班车可达溶洞,后在租车至东甘沟村  自驾线路:从雁翔路或三兆路南下,南三环(三兆)曲江口上西柞高速,安康方向。50分钟即到柞水收费站,下高速往南走18公里左右即可到达景区

柞水乾佑河源水利风景区

柞水乾佑河源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柞水乾佑河源水利风景区位于陕西省柞水县,依托乾佑河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21.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包括游客综合服务区、羚牛谷山水观光游憩区、六尺岭峰林景观区和牛背梁高山风光区。景区植被覆盖率高,水质优良,是国家一级水源涵养区,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重点项目区域。景区休闲养生文化和宗教文化特色鲜明,是秦岭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东甘沟古银杏树

  东甘沟古银杏树  柞水县石瓮镇东甘沟有一对盘根错节的银杏树,一雌一雄,当地人称"夫妻"银杏树。如今它俩已经走过1700多年的风雨历程,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这对"夫妻"银杏树生长在柞水县石瓮镇东甘沟村。据考证,两棵树相距7米,根系盘结,枝丫交错,如一对夫妇手挽着手,头挨着头,亲密地窃窃私语。雌树高达45米,胸围8.5米,覆盖面积420平方米,生长旺盛,枝繁叶茂,年产白果600余公斤左右;而雄树高达44米,胸围7.1米,覆盖面积410平方米,树冠似一把撑开的巨伞,遮天蔽日,年产白果450公斤左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对峰台景区

  对峰台景区  对峰台景区包括:钢钎刺咽喉、仙居处、海拔、天然石观音、定风洞、少林气功、滴水观音等等。  对峰台是柞水久享盛名岿峻壮丽的山峰之一。来溶洞观光的人,都要行至山下眺望赞赏,它“赛似俄眉,胜似华山”,被当地群众称为“奇峰”。  对峰台,在县城南35里的石瓮乡,奇峰突兀,险峻难攀,峰顶建有娘娘庙。两傍双峰耸峙,西北侧山下有洞,据百神洞有碑载:相传明代中叶,“洞吼三日,忽然划开,有神水,祈雨多应。”  相传在宋朝的真宗天喜年间,当地名士和群众在对峰台建修祖师庙三年。到元朝末年的一天,一个樵夫去笔架山砍柴,休息的时候背靠山,面向对峰台,忽然瞧见对峰台的山峁上有一妇人面向东在那里梳头。他甚感奇怪,梳头不在家里,却到山顶梳什么头。心里这么想,但并未在意。第二天吃过早饭拿起砍刀仍到此山砍柴,不停地砍,砍了捆,捆了砍,当他就地休息时,忽然又瞧见那妇人在梳头,他又惊奇又畏惧,便一口气跑回有对众人说:“对峰台有一妇人在梳头……”。大家听了甚感奇怪,认为是菩萨显圣。故于明代在此山修建了观音娘娘庙。中为南海观世音娘娘,身坐莲花台,金身鼎冠;前为齐天大圣像;左边为送子娘娘;右边为0娘娘。陈设有香炉、油灯、铁器、签筒和签簿;左边有锣鼓各一面,两壁绘有壁画。格子门窗,门枋刻有对联上为:此山就是普陀山,何必远来求神仙;下为:祗要凡民心向善,回心转意就是仙。  在旧时建庙后四乡香客甚多,每逢初一、十五,老公求寿,老妪引媳妇求子,年轻夫妇领着儿女还愿;商人求财,农夫默佑五谷丰登,香烟飘渺,各有其求;而且每年于二月二和九月十八日过盛会两次,每次三天,请僧诵经。为了招待香客,在山下的西干沟修建公馆三间,设有总管、司帐、接待人员。  对峰台是县境一大奇观,人云:“四峰排漱,八仞列平”。前峰笔架山,形似笔架胜似笔架,两山背弯,中山直垒,远近眺望,墨油油地一顶两角。后峰桃二山,长得似桃非桃,就象五月仙佻,青山红崖,现出桃子本相。东、南、北三方,有八个山头向着对峰台;乾佑河,西干沟河,东干沟河三水绕着对峰台向东流去。  相传,对峰台原叫避风台,庙门向东,东风再大,把尘土吹得打旋涡,庙对点灯而灯焰丝毫不动,据说是山里边有两颗避风珠的缘故。  对峰台山腰有一条通向山峰和西干沟的小道,相传,在宋末朝廷-,遮民百姓负担过重,农民造反四起,大举义旗-,有一徐氏,丈夫被官军掠去充军,儿女被杀害,自身逃出虎口,-无奈,集众造反。朝廷派兵清剿徐寡妇,徐氏领兵路过此道,遇一青年妇人坐在山腰,一脚从这山踩着那山不让经过,徐氏只得领兵返转,顺乾佑河而下。所以这条小道名叫长腿弯。  对峰台的名胜甚多,东有鱼洞,清明至谷雨之间洞里出鱼,年产一万余斤。1980年因修路而毁。南边西干沟有九三洞、探奇洞、玉瑕洞和马鞍子,奇景可观,十分吸引人。西有百神洞,洞内有二龙戏珠、龙潭、地下河等,近年来去洞观景的人不绝于途。东北有佛爷洞、风洞、天洞,洞内有过风楼、滴水崖、阎王碥、青龙潭、大阳坡、-坡、头天门、八亩田、莲花池、万人坑、陈杨二道、棺材石、二天门、秦岭坑、吊洞等。真是山峰雄伟,美景壮观,峻峰壁垒,洞洞成群,山水如画,这边独好。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曹坪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曹坪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