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康熙枣园 | 康熙枣园农业观光旅游区占地228.73公顷,由山西煤销集团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全额投资。该项目规划建设目的是,以万亩红枣、千亩千年天然枣园为依托,以黄河文化、红枣文化、民俗文化为基础,以发展旅游为平台,带动枣产品的展示和沿黄7县市大型枣市场的形成,促进红枣产业的升级、发展、壮大,增加农民收入。 观光旅游区以康熙皇帝第三次亲征葛尔丹路径此地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策划设计,以红枣、枣林为载体,结合乡村特色,田园生态特征,设计红枣养生、红枣采摘、枣林休闲、红枣娱乐等多样旅游产品;利用黄河水面开展黄河水上娱乐和黄河观光项目;借助晋陕黄河大峡谷国际探险漂流活动,配套基础服务设施,作为漂流活动过程中的一个补给点、活动点;通过举办中国黄河红枣文化节和深度开发红枣加工产业,借旅游发展主打枣产品,扩大消费市场,为农民增收开创新的突破点。 观光旅游区总占地228.73公顷,建设项目包括景区大门、景区标识、红枣大观园、诗书堂、养心殿、青花庄园、问天阁、洪福轩、景观长廊、康熙庄园、临水亭、书画厅、牌坊、林间服务设施、岛林浴场、报时台、商贸街、街道文化墙、圆通寺、陶屋、树屋、码头、水车、水边小筑、观景台、红枣加工厂等旅游景点及游客服务中心,星级厕所、街道、道路、给排水、供热、供电、通讯系统等旅游接触服务设施。 |
天桥水电站 | 山西省天桥水力发电厂位于黄河中游河口镇以下199KM,上距水利部万家寨水利枢纽95KM,下距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两县城8KM,是黄河北干流上第一座低水头、大流量、河床式、试验性径流水电站。电厂以发电为主,兼有排凌、排沙、排污等多种效能,在山西电网中承担着重要的调峰、调频任务。 电厂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变晋陕老区贫穷、干旱、低产的落后面貌,于1970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的。1977年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8年8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总投资1.69亿元。电厂装有4台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8MW,设计年发电量6.07亿kw.h。天桥枢纽主要由左岸混凝土重力坝、发电厂房、泄洪闸、岛上重力坝和右岸土坝等五部分组成。坝高42m,坝长752.1m,设计库容0.66亿m3,正常水头18m,最大水头20.2m。电厂共有出线8回,其中110KV4回,35KV4回。发电量按山西、陕西两省各半的原则分配。现有职工59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6人。 电话:0350-7351019 传真:0350-7351014 地址:山西省保德县义门镇 |
飞龙山公园 | 飞龙山公园位于保德县城东,地理坐标东经111°19′40″-111°56′30″、北纬38°39′8″-39°6′56″,面积1200公顷。公园紧临黄河,依山势、自然地形规划建设,是2002年以来通过大搞造林绿化、建设景区景点而形成的新造林地公园。主要林木有油松、杨树、侧柏、山杨还有绣线菊、沙棘、柠条等灌丛。 飞龙山公园景观有莲花山主峰北坡的龙山野趣,庙山北坡200余公顷油松林的松海听涛,树高17.30米的千年古槐,5株古柏,从古槐树分叉处长出榆树的“槐抱榆”,还有枣林映翠、野花漫步、果花烂漫等森林景观。 飞龙山山体陡峭壁立,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出奇形异象的山石景观,主要有飞来石、悬钟石、浮石坡、佛洞、莲花峰、骏马饮水、响水聩等山石景观20余处。站在飞龙山上远眺,向东可见雄伟的天桥水电站屹立在滔滔黄河之上,向西可欣赏长河落日的旖旎风光。由于地处黄河岸边,独特的区域气候造就了飞龙祥云、山岚雾霭等特色鲜明的天象景观。 电话:0350-7327333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 |
兴保塔 | 兴保塔坐落于山西省保德县飞龙山之巅,保德县旅游景点之一 兴保塔位于山西省保德县东关镇康家滩村,总体建筑环境由三部分组成:兴保塔、“之”字行步道、文化广场 兴保塔高为59.09米,底层中宽20.10米,主体为钢混结构,斗拱、飞檐采用仿古木结构,塔顶采用青铜镀钛合金,,层面采用宝石黄琉璃瓦盖顶,各层围廊采用汉白玉栏板。整体墙面为米黄色,配置LED灯光,塔内九层螺旋式楼梯贯通;“之”字行步道,高129.53米,直线距离490米,步行距离780米,880级阶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文化广场,总面积为7969平方米,布置文房四宝、日月同辉、状元笔(塔)等景点。 交通线路 公交:乘坐环城公交,康家滩环岛站下,步行前往 |
貂蝉故里 | 貂蝉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为汉末三国纷争中重要人物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 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 |
林遮峪遗址 | 林遮峪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林遮峪遗址 林遮峪遗址(第一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 地址:保德县城南35公里林遮峪乡林遮峪村南 500米墩儿梁 该地背山面水,地势平坦,遗址长1000米,宽500米,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从断崖观测文化层厚0.5---1米,器形有鬲、罐等,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红陶为次。1971年在此遗址内清理出一座商代晚期墓葬,出土了30多件青铜器,有铜鼎、铜爵等随葬品。为商代代表性器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保德金峰寺 | 保德金峰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金峰寺位于县城南34公里处的牙前塔村。 这里深谷幽静,山峰巍峨,佛寺依山面水,规模宏大。 寺庙始建于金代,清康熙年间郡庠生袁变募金重修,乾隆九年、咸丰七年又先后扩建维修,成为东西中三院并列的建筑群。 东院创建最早为主寺。山门、献殿、千佛殿、大堆宝殿由前向后座落在南北中轴线上。东西各原有配殿6间,现仅存西配殿,东配殿全部折毁。 山门,面阔、进深各3间,硬山顶,斗拱5铺作,单抄单下昂(五踩)补间1朵。内梁题字“大清乾隆十年二月二十八卯时上梁大吉重修南殿一座”。 南殿面阔3间,进深4架椽,硬山顶,施“一斗二升”斗拱。东壁题字“大清咸丰七年七月二十四日开笔大吉丹青张柱茂长元八月十五日助工完旦”。 大雄宝殿面阔3间,8.54米。进深4架椽,7.32米。台基用红砂石砌筑,高1.27米。柱头斗拱4铺作,单抄,耍头平出,补间斗拱各1朵。明间用45°斜拱。整个斗拱用材硕大,风格古朴,保留了金代形制。 梁架结构为4架梁对前后搭牵,无穿插枋。 西院有窑洞3间。上作楼阁,东西配房6间。1966年以来,楼阁折修为教室,配房折修为伙房。中院原有戏台和后殿,均被牙前塔完小折毁。 金峰寺又名水驮寺。明隆庆年间寺院洪水侵袭,能法和尚券金主持在中院内砌120米的长涵洞一条。为纪念这工程改为水驮寺,后复其原名。 康熙年间,寺院有殿堂屋宇140间,僧众近百人之多,成为保德最大寺庙。 电话:0350-7327333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保德钓鱼台景区 | 钓鱼台位于黄河之滨的山西省西北部保德县西部杨家湾镇,距保德县城8公里,这里面临黄河,背靠大山,近临沿黄(河)旅游公路,是我国古代著名爱国将领明代五省总督陈奇瑜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耗巨资开凿的一处大型园林式石窟。这里“轻鲦出水、白鸥矫翼,水石清幽、地势险峻”,是全国十大钓鱼台之一,是黄河上唯一叫钓鱼台的旅游景点。景点主要有陈奇瑜总督的书房同哥馆和大型佛教活动区佛祖阁、潮音阁、藏经洞、古韵轩、吕祖祠等,此外还有古水井、古渡口和嵌有“天险雄辟”的古关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上”之险。 石窟区悬崖总长3000米,总面积八万平米。石窟前有水域面积50亩的玉玹湖。这里还有黄河中游现存的唯一黄河古纤夫栈道,山顶有占地八十万平米的春秋古城遗址“林涛寨”,此外还有晋西北名刹关帝庙和魁星阁和钓鱼台宾馆。 钓鱼台也是红色旅游景点,许光达大将、彭绍辉司令员曾在这里多次指挥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曾多次和盘踞在陕西的-部队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43年许光达将军的女儿许玲玲去世后就安葬在这里,现有纪念石碑。 钓鱼台前的湖心岛上是以陈奇瑜的字命名的正学亭、景区周边是艺术围墙、以及钓鱼台广场、健身场、网球场、山门、游泳池、划船、养鱼池和玉玹湖。设备先进的钓鱼台宾馆将随时为你提供各种有益健康的时尚服务。 你可从县城乘船顺河而下,健步登石窟,静心拜佛祖,亲近古遗产,泛舟玉玹湖,披蓑执钓杆,品尝田园风,享受古文化,感受好传统。 钓鱼台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旅游战略意义,它可以把山西沿黄河旅游景点串成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它北可接偏关县老牛湾、河曲县娘娘滩,南连兴县蔡家崖、临县碛口镇,东接五寨县荷叶坪、宁武县汾河源、五台县五台山,西连陕西府州城、神木二郎山、伊旗成吉思汗陵,因而是忻(州)、吕(梁)、榆(林)、鄂(尔多斯)的后花园,晋陕峡谷的旅游点。 电话:0350-7327333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 杨家湾镇 保德县辖乡。1959年建杨家湾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60.8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杨家湾、后会、前会、故城、胶泥圪垯、李家峁、王家洼、杨家塔、崔家湾、稻畦、郭家湾、西阳塔、旺塔、余铁、石洼 、山头、崔家墕、石圪垯、花园、孙家梁、段家沟、-梁、霍家梁、太平头、崔家塔2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土豆,兼产苹果、梨、桃。.……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五台山 | 五台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为国内外洲人所向往。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最高海拔达3058米。这里,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总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山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色彩鲜明、气候凉爽、适宜人们浏览和避暑的风光宝地. 五台山现存有唐代以来7个朝代的寺庙68座,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主要有唐代建筑南禅寺、佛光寺,宋代建筑洪福寺,金代建筑延庆寺、岩山寺,元代建筑广济寺、三圣寺,明代建筑殊像寺、显通寺、塔院寺、圆照寺、碧山寺等,清代建筑菩萨顶、镇海寺及民国建筑南山寺、普化寺、龙泉寺、金阁寺、尊胜寺等。这些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反映了自唐代以来中国各个时期佛教建筑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艺术的活标本,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台山中心区台怀镇集中了数十座寺庙,作为五大禅处的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罗睺寺、殊像寺,为核心区古建筑群的灵魂,与周边的碧山寺、圆照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等几十座寺庙共同构成了及具气势的佛教建筑群,形成一片互相联系、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完整的表现了明清鼎盛时期的建筑文化景观。 五台山台外重要建筑遗存保存完整。台外寺庙星罗棋布,由于地处偏僻,历史上香火时续时断,同时也正因如此,才得以保存了唐、宋、金、元等几个较早朝代的木构建筑,如:唐建南禅寺大佛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是现存唐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在中国与世界建筑史上皆居重要地位。北宋洪福寺大雄宝殿,金代延庆寺大殿与佛光寺文殊殿,元代广济寺大雄宝殿、岩山寺菩萨殿和三圣寺主佛殿等,都保留了当时建筑形制的重要特征, 五台山保存有自北魏以来的各种形制佛塔150余座;保存有自唐代以来的佛教造像146000余尊,以南禅寺和佛光寺唐代彩塑、殊像寺明代悬塑为代表的五台山佛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方面的杰出代表作;保存有自唐代以来壁画2380.1m2,最具代表性的有佛光寺东大殿的唐代壁画和文殊殿的明代罗汉壁画,以及岩山寺文殊殿四壁上御前承应画师王逵于公元1167年(金大定七年)所绘的金代壁画。 五台山早在北魏时期就已成为皇家道场,自北魏孝文帝开始,1000多年来共5个朝代9位皇帝18次至五台山朝山拜佛。现存大量皇家道场的物质遗存,包括各朝皇帝撰文碑碣40余通,题匾赐额67块,御制诗词300余首。 北京时间2009年6月26日18时36分,当地时间12时36分,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五台山漫长的十年申遗路画上了0的句号。五台山 五台山 五台山 |
雁门关 | 雁门关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林胡的战场,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目前东西门楼都已被毁,北门也坍塌成了一处豁口。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雁门关两侧群峰挺拔,山势陡峭,中间夹一小路盘旋曲折,穿城而过。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 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墙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在关城周围和山下还有关署、东城兵盘、西城兵盘、点将台、六郎城、新广武城、旧广武城等六十多处明代遗址和遗迹,也都是雁门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 雁门关素有“九塞尊崇第一关”美誉,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 亮点:景区主要分为古雁门关景区、明雁门关景区。古雁门关,即铁裹门,址西陉关旧址,“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于此关联。有关城、雁门寨、古关道、隘口、常胜堡、猴岭长城、西陉寨、勾注祠、雁门渠、雁门关伏击战遗址、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孙传庭墓等著名景点。 明雁门关位于东陉关,明代于东陉关关址扩建新建雁门关,东西两翼重建北宋十八隘,各隘筑有坚固城堡,中间为长城连接。关城、瓮城、围城、东城、西城、天险门及雁楼、地利门及六郎祠、李牧祠、关陵、长平桥、马公墓等著名景点。 |
万年冰洞 | 万年冰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万年冰洞在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乡麻地沟村,处旅游专线旁,海拔2300米。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她的奇特之处在于以本地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可洞内却四季冰封。即使三伏炎夏,洞外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洞内却寒气逼人、冰雕玉砌,且愈往地层深处冰层愈厚,与越往深处气温越高的常规地质情形形成强烈的反差。 专家们称,该冰洞位列全国一万多个洞穴中仅有的九个冰洞之首。洞内制冷机制最强、冰储量最多,现开发近百米。分成上下五层,通过钻冰洞,下冰楼梯,过冰栈,可到各层观光。每层可容纳数十人。洞内最宽处直径有20 多米,最窄10多米。洞内四周全是冰。由冰形成的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钟、冰人、冰菩萨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洞内大大小小的景致或玲珑剔透,或晶莹夺目,或婀娜多姿,或雄伟壮丽,无不令人惊叹。堪称一个冰的世界。 万年冰洞 |
汾河源头 | 汾河源头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看 点: 源头处是一个水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四个大字“汾源灵沼”,石壁中雕有一个龙头,龙口中喷出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绝。源头附近有一座寺庙,名为雷鸣寺,始建于明朝,后被毁。 介 绍: 位于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处,据《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所以后人认为这里就是汾河水的源头。 山西忻州市 东寨镇 宁武县辖镇。1958年设东寨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距县城30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1.2万。通公路。辖上鸾桥、东寨、麻地沟、东寺上、二-、南梁上、小西沟、后井务沟、江庄、鹞子沟、蘑茹营、南山上、石窑沟、和尚沟、窑子湾、魏家沟、阎家崖底、前井务沟、寺儿沟、南岔、石辉沟、王家沟、宫家庄、坝沟湾、三-、炭窑坪、下鸾桥、李家圪洞、车道沟、店…… 详细++ |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 |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忻州市境内的系舟山脉。公园距省城太原60公里,北离忻州14公里。总面积为11万亩,森林区面积2.3万亩,海拔最高高度为1800米。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山势巍峨雄壮,岩石嶙峋怪异,并有许多喀斯特溶洞,尤以禹王洞规模最大,景观奇绝,人称华北第一洞。 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花草树木达248种。春季桃杏丁香争奇斗艳;夏日蔷薇百合绽红吐绿;秋天野菊竞秀,霜叶漫山;冬至青松傲雪,佳果不落。一年四季,丛林之中,常有机敏的黄羊,灵巧的松鼠,贪吃的野猪,蹦跳的野兔,惊飞的雉鸡,鸣唱的黄鹂……构成一幅幅山野美景。 森林公园主要景区都位于系舟山系,相传大禹治水,在此系舟疏水,留下艰辛业绩,因而久负盛名。根据总体规划,分为四大景区,110个景点。 |
定襄河边民俗馆 | 定襄河边民俗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定襄河边民俗馆 位于定襄县河边镇阎锡山旧居内,1989年6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阎锡山旧居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旧中国最大的官僚私邸之一,始建于1913年, 1937年抗战爆发前停工。总面积约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现存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穿心院、东花园、西花园、慈幼院等27座院落,700多间房屋。整体建筑庞大恢宏,错落有致,有民间四合庭院,有典雅亭台楼阁,有古朴砖石窑洞,还有新奇仿欧建筑,融民间与官方、中国与西洋建筑风格于一体,显示出别具一格的文化美学价值,1986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俗馆库房面积400平方米,馆藏文物4000余件,既有历史文物,也有近现代文物,还有民俗文物。民俗馆内设有民间剪纸、雕刻、刺绣、饮食、服饰、礼仪等90多个反映晋北民俗风情的展厅以及10多处再现当年发生在阎府的重大事件的展院,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 馆内现设办公室、陈列制作部、旅游接待部、旅游产品开发部、文物保卫部、资料研究部、后勤管理部等部门。先后出版有《晋北民俗文化》丛书(10卷)、《民间百业图说》、《定襄文丛》等书刊,在省级以上刊物和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和宣读论文近50篇。 |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 |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芦芽山是管涔山的主峰,图为管涔山天池,它与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并称中国三大天池。无论是海拔、面积,还是景观、名气,管涔山天池都不足以与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齐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跻身于中国三大天池之列呢?管涔山天池拥有中国任何一个天池都无法比拟的辉煌历史,你不会想到,历史上曾经有16位帝王亲临天池避暑狩猎;你更不会想到,如此平静的小小湖池竟会是汾河和桑干河两条千里巨川的源头活水。此外,天池里有一种鲤鱼,因脊背上有一条红线,俗称“红线鱼”,是古时上等的贡品,老百姓自然是没有口福品尝的。如今,品尝天池鲤鱼已不再是皇家的专利,你只需要来到天池,便可以吃到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吃到的天池鲤鱼。芦芽山因其山峰层层堆叠如芦芽尖尖而得名。 芦芽山和五台山都在忻州,你可能没听过芦芽山,但在当地人心目中两山同等重要。充满原始与神奇的芦芽山,凭借众多稀有的自然资源,在1997年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它是中国各类景观的集中区,被香港《大公报》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是整个华北地区生态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地区,堪称世界生态保护史上的奇迹。万年冰洞没有人相信在华北地区有冰洞!事实就是有!万年冰洞距今已有300万年,是我国最大的冰洞,也是中纬度地带最大的冰洞。它的奇特之处在于结冰期在夏季,冬季反而是消融期;而且以当地的环境而言,根本没有结冰的条件,所以何时形成?怎么形成?谜底仍未破解。 景区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境内 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皆可 开放时间8:00——17:00 景区门票230元/人 交通信息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距离宁武县城半小时车程,距离太原两个半小时车程。宁武县至东寨镇城乡公交车,每15分钟一趟,至东寨镇后抵达景区后乘坐景区小交通。宁武汽车站电话03504723341;宁武火车站电话03508596422。A、太原—(大运高速)—忻州—(忻五线)—达达店——东寨B、太原——(太佳高速)——丰润口下——静乐—(宁白线)—东寨 旅游提示1、景点众多,合理安排行程。2、个别景区海拔较高,异常雨雪天气会封闭景区。3.四季风光不同,四时景象殊异,所谓春来十里杏花、盛夏万岭流云、中秋层林尽染、隆冬素裹山川,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观光佳境、休闲避暑胜地。4、景区电话:0350——4785315 |
忻州市云中河景区 | 忻州市云中河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中河景区位于忻州城区北部的云中河中游,东西长约4.57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50米,总面积206.36万平方米。景区建有四个大型广场,分别是禹王广场、济舟广场、卧牛广场与陀罗广场;各种规格园路25000延长米,两条主园路分别是仙人路与梧桐路。景区以水域景观为主线,以植物景观为基调,碧水、绿树、青草、红花、奇石,相得益彰;拱桥、栈道、亭阁、雕塑、题赋,交相辉映;又有云中、七一、慕山、牧马四座各具特色的大桥跨河而过,构成一幅精美的画图。游乐园是云中河景区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占陆地面积8.4万平方米、水上面积8万平方米。游乐园容纳晋忻梦幻乐园、梦幻水世界两大游乐项目,包括过山车、摩天轮、古堡惊魂、豪华游船、6D影院等44个项目;其中摩天轮高88米,创山西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