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偏关县

偏关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偏关乾坤湾

  乾坤湾可以说是黄河入晋第一湾,因形似太极,故名。她天造地设,暗合天地自然之理,十分独特。凡目睹此湾地理地貌的游人和文化学者,无不震撼:黄河向南奔涌而来,虽遇高山险阻,却没有暴跳如雷,惊涛拍岸,而是欲进先退,智慧转身,迂回向北,从容向南。  乾坤湾观景区位于偏关县万家寨到老牛湾之间,被中外专家、学者、广大旅游观光人士誉为“太极图”的天然发源地。主景区东西长约760米,占地42亩。景区主题定位:建设成为以黄河文化,“八卦”文化为特色,集观光、写生、摄影、文化体验,徒步为一体的高品位旅游景点。主要有“一区八景”,“一区”即乾坤湾旅游观景区,“八景”即明门、八卦台、乾塔、坤阁、神牛犁河雕塑、人行景观步道、景观墙、三不猴观景亭。  八卦台广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八卦台与乾塔、明门位于同一中轴线上。广场所在位置鸟瞰似乌龟状,八卦台似一印符,乌龟象征着长寿,印符象征着权力,喻权力永恒吉运长久。  明门入口宽度7米,明门主体高9.99米,几何形状呈梯形,总体感觉为一座挺拔的山峰,象征偏关县人民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弘扬向上,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立面材质为青石护坡状,与本地地质条件相协调,上有太极八卦和垛口元素。太极八卦图寓意乾坤湾是太极八卦天成地造的自然发源地,是大自然赐予我们偏关人民的美丽景观。垛口表示着偏关县久远的长城和历史文化。  乾塔是一个八角塔,仿明代风格,配有八卦图案,形成南有文笔塔北有乾塔的相互呼应格局。登上塔顶放眼望去,远近风光一览无余,特别是鸟瞰乾坤湾全景,居高临下,-远瞩,升腾之意油然而生,美丽风光尽收眼底。乾塔建筑层数明5层暗9层,塔座高5.68米,长24.1米,宽15.2米,塔身对角线长9.3米,周长24.8米,建筑总高度39.1米,占地面积490.3平方米,建设面积663.3平方米,框架仿古结构。  坤阁平面布局呈正方形,阁身长10.7米,宽10.7米。建筑层数2层,建筑面积228.7平方米,建筑高度17.1米,结构类型:砖木结构。  “神牛犁河”雕塑景观,高4.3米,长7.5米,宽2.6米,“神牛犁河”演绎了一个“太上老君帮助人间治理黄河、根除水患”的美丽传说。  

老牛湾

  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  万里长城自辽宁告别鸭绿江之后,翻千山越万岭在偏关终于和滔滔南流的黄河第一次见面了。长城、黄河可谓中华大地上的两大奇观,一个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所造就之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巨龙;一个是大自然神功奇力所造就之九曲连环、浊浪滚滚的玉带。从偏关继续往西,直到甘肃兰州,长城和黄河最后分别,这期间,他们曾四度握手相逢,并且在很多地段结伴而行,相互辉映。长城和黄河在中华大地上,穿高山、越大漠,冲破一切险阻始终勇往直前。  长城和黄河相交的地方叫老牛湾,位于山西省的偏关县境内。这里在明朝时是一座屯兵的城堡,为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所建。在老牛湾堡紧临黄河的山崖上,有一座至今仍保存很好的砖砌空心敌楼。此楼雄踞崖上,俯视黄河,是偏关著名的风景地之一。长城到老牛湾之后,虽抵黄河岸边了,但并未跨黄河西去,而是顺黄河的东岸南下,经万家寨、关河口至河曲县,然后才越黄河进入保德县境内逶迤西去的。  老牛湾,因长城与黄河在这里第一次握手而闻名天下。老牛湾的步伐也象老牛一样慢,这里的人似乎依然脸朝黄土背朝天,过着古老的、让大城市人“羡慕”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素面朝天的老牛湾毫不走样地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把我带回那-的边塞风云,让我感受着古朴与苍凉的魅力。  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地方!      景区地址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村  最佳旅游时间夏秋冬皆可  开放时间8:00—18:00  景区门票96/人;75岁以上老人持本人身份证免费;学生持本人学生证50元/人;儿童1.2米以下免费;残疾人持本人残疾证免费;军官持本人军官证免费  交通信息交通资讯:太原——偏关(在东客站乘坐)车程约4小时朔州——偏关,车程约两个半小时自驾:走大运高速公路朔州口下,平鲁——下水头——老营镇——偏关——偏关老牛湾  旅游提示1、常设旅游活动:篝火晚会、钓鱼、登山、汽艇、民歌演唱、摄影。夏秋季节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河水碧绿,城堡威严,严冬季节冰雪覆盖,景色壮观。2、景区电话:0350——7655004  

偏关

  在山西偏关县。与宁武,雁门合称三关,东衔管涔山,西濒偏关河,因东仰西伏,又称偏关。五代迄宋曾置偏砦,元时改关。现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筑,并置偏头所,太原镇总兵驻此。清改置县,属宁政府,辖边墙四道。头道边在关北60公里处,东接平鲁县崖头墩界,西抵黄河,长150公里。二道边在关北30公里处,北贯草垛山,西抵黄河岸老牛湾,南连河曲县石梯隘口,迤东达老营好汉山。长城至此分为内外,外长城即山西,内蒙古自然分界。三道边在关东北15公里处,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45公里。四道边在关南1公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今存边墙最佳处为黄河岸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其余大部夯土犹存,  随山据险,好似黄龙逶迤于群山峡谷之中。   

白衣殿

白衣殿为忻州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殿位于偏关县新关镇西关村百地坪。坐北朝南,南北长49.2米,东西宽36.5米,占地面积1795.8平方米。据庙内现存碑记载,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光绪六年(1880)多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天王殿、白衣殿,两侧建有东西配殿、耳殿。白衣殿为二层楼阁式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底层窑洞加木结构前檐,东西两侧各有砖券耳窑二孔,上有木结构卷棚硬山顶楼阁各二间,东西两侧设有砖石砌台阶。东西配殿各五间,均为硬山顶。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悬山顶,两侧有砖券便门。东侧有配殿禅房六间,西侧有配殿禅房七间,均为硬山顶。东西有耳殿,前有石碑六通。200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忻州文物荟萃》

迤西洞

  位于偏关县城东南35公里迤西村东北处的石洞洼内。石洞内,有洞三个,南一北二,以沟隔壑。南边的因坐南背阴,称“阴洞”,相传有险,所以只留洞口,里边已堵死。北边一洞,其口窄小,内径极浅;另一洞因坐北朝阳,呼“阳洞”,就是迤西洞。  迤西洞深约五公里,洞内蜿蜒曲折,高低有错,宽窄悬殊。高处足有十几米,低处只尺许,阔处若小型剧场有余,窄处只能侧身过。  洞内洁白似雪的钟乳石,琳琅满目,钟乳石笋奇形怪状,挺拔滴翠,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洞内还有清澈见底的“青龙地”神泉水潭;有怪石交错的“仙人桥”凌空飞架;有粒细如面的“明沙梁”熠熠闪光;有巨大的“钟鼓石”;有白嫩圆润的“控马柱”似幢独立。另有一小洞,形若盆状,洞口处冷风嗖嗖,可闻水声。相传此处即为神仙之宅。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黄河旅游区,包括偏关、河曲和保德三个行政县。黄河经过内蒙托克托县的河日镇后,进人约180公里长的"晋陕峡谷"之中,咆哮奔腾,水面时宽时窄,河谷深切,山势险要,河水湍急,气势磅礴。特别是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中有两个小岛,名娘娘滩、太子滩。岛上风景如画,村民安乐,且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游人至此,恰似身在"蓬莱仙境"、"世外桃园"。举世闻名的"天桥急流",位于河曲县石梯村和水寨岛之间,全长20公里。峡深水涌的急流,连绵不绝的峰峦,构成一幅壮观的奇景,使人惊叹不已,心旷神怡。"雾迷浪"险滩,横拦在峡谷中部,屹立着几座犬牙交错的巨石,急流从石涧冲出,浪花飞溅,水雾腾空,遮天蔽日,令人生畏。天桥村附近,冬季积冰成桥,冰桥下急流滚滚,涛声震耳,故而谓之"天桥"。

历代长城

历代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战国到明、清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历代在山西共修筑了七千多里的长城。现在有遗迹可辨的还尚存三千余里。山西境内的万里长城结构分土筑和砖筑两种。有些段落的长城至今保存尚好,且有独特之处。如别的地带长城基本上是在山脊上蜿蜒,给人以绵延不绝之感,而偏关老牛湾到河曲楼子营的长城,是屹立在黄河岸边悬崖之上,其中偏关县桦林堡一带约有30余公里的长城,至今保存尚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河曲县内的长城大部分又在黄河谷地,施工条件差,还需要多种辅助工程。有些段落至今好似黄龙逶迤于黄河岸边。代县境内的长城以雁门关以西白草口附近一段保存较好,几座敌楼大体完好,形势非常壮观,内外长城衔接处偏关县红门口附近的长城也比较完整,这里城堡、烽火台、敌楼有的依然如故。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万家寨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托至龙口峡谷河段,是黄河中游规划开发的8个梯级中的第一个工程,也是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的龙头工程。是以供水、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观光等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今日的万家寨已不再是“天高愁涧壑,荒边无树无鸟窝”的景象。8万多平方米的绿地和10多万株油松、垂柳,点缀着大坝厂房和生活区,点缀着黄河两岸的山坡;过去的荒山秃岭长满了绿树,过去的乱石滩变成了美丽的绿草坪。工程建设者用自己的双手培育起来的一草一木,与汗水浇筑的大坝融汇在一起,给万家寨勾画出一幅独特的风景——花团锦簇,松柏常青,山野披绿,大地吐翠,大坝高耸,高楼林立,碧波荡漾。

护宁寺

护宁寺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护宁寺  护宁寺(第四批省保)  时代:元、明、清  地址:偏关县天峰坪镇寺沟村  创建年代不详,寺院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依地势而建,主要建筑有正殿、南殿、东西配殿、痘神庙、山神殿、文昌阁、关帝庙、地藏殿、罗汉殿、比丘庙等。其中南殿、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  南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斗栱四铺作单下昂。正殿为寺内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明间稍宽,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吴城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城遗址  吴城遗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至汉  地址:偏关县南楼沟乡吴城村  又名“吴王城”,文化内涵包括庙底沟二期、龙山晚期、东周、秦、西汉时期。城垣南北1000米,东西500米,残高3.5米,夯层9——12厘米。地表采集物有陶片、瓦和瓦当,可辨器型有罐、盆、鬲、瓮等,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和附加堆纹等。城周围有秦、汉时期墓地,出土物有铜镞、铜镜、印章、剑、弓盖帽、鼎、薰炉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偏关烽火台

  在偏关老营堡对面的北山上,有座坍塌的烽火台,这是千年风雨侵磨留下的痕迹,不知道是老天爷的安排,还是岁月的随意雕刻,因为这里曾经是胡马长嘶烽烟弥漫的古战场,这样的遗留好像给世人提示着什么,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  由于烽火台的坍塌,在烽火台的底部坍塌成了一堆黄土坡,顺着这个黄土坡是很容易爬到烽火台的顶部,在烽火台上远望,老营堡的全貌尽收眼底,远近山峁上的烽火台也一个接一个清晰可见,好像一个个威武的戎边将士,屹立在个个山峁之上,在烽火台上还可以看见蜿蜒崎岖的古长城,虽然已经坍塌但威严的遗迹亦在,远看这些古城墙和烽火台,在这空旷荒凉单调的黄土地上,好似一幅精美的画卷,古朴雄浑而又飘逸灵动,不知道眼前一处处炊烟是否记得就是那堵城墙在遥远处守卫了他们的宁静,可曾记得在长城某处戍卫垦荒的将士,可曾记得风沙弥漫之处兵戈旌旗杂沓往来、啸吼厮杀的-的岁月?他们当年戍守的雄关铁塞也失去了原本的色彩,曾经的墙被风沙渐渐吹老,古人用黄土筑就了长城,后来有的长城塌了,就还是一堆黄土。有谁晓得,脚下的黄土,曾经是长城?是烽火台?  昔日的烟云已经逝去,昔日的城墙烽火台已经坍塌,昔日的兵营也变成了村庄,昔日的长城脚下,烽火台边已变成良田,人们在这里耕田种地,牧羊放牛,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他们虽然对往昔的一切都没有了记忆,但历史会记录这里的点点滴滴,如今的人们到这里或许是一种追忆,也许是一种想象,更多的恐怕还是休闲。  电话:0350-3031715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五台山

五台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为国内外洲人所向往。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最高海拔达3058米。这里,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总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山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色彩鲜明、气候凉爽、适宜人们浏览和避暑的风光宝地.  五台山现存有唐代以来7个朝代的寺庙68座,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主要有唐代建筑南禅寺、佛光寺,宋代建筑洪福寺,金代建筑延庆寺、岩山寺,元代建筑广济寺、三圣寺,明代建筑殊像寺、显通寺、塔院寺、圆照寺、碧山寺等,清代建筑菩萨顶、镇海寺及民国建筑南山寺、普化寺、龙泉寺、金阁寺、尊胜寺等。这些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反映了自唐代以来中国各个时期佛教建筑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艺术的活标本,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台山中心区台怀镇集中了数十座寺庙,作为五大禅处的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罗睺寺、殊像寺,为核心区古建筑群的灵魂,与周边的碧山寺、圆照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等几十座寺庙共同构成了及具气势的佛教建筑群,形成一片互相联系、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完整的表现了明清鼎盛时期的建筑文化景观。  五台山台外重要建筑遗存保存完整。台外寺庙星罗棋布,由于地处偏僻,历史上香火时续时断,同时也正因如此,才得以保存了唐、宋、金、元等几个较早朝代的木构建筑,如:唐建南禅寺大佛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是现存唐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在中国与世界建筑史上皆居重要地位。北宋洪福寺大雄宝殿,金代延庆寺大殿与佛光寺文殊殿,元代广济寺大雄宝殿、岩山寺菩萨殿和三圣寺主佛殿等,都保留了当时建筑形制的重要特征,  五台山保存有自北魏以来的各种形制佛塔150余座;保存有自唐代以来的佛教造像146000余尊,以南禅寺和佛光寺唐代彩塑、殊像寺明代悬塑为代表的五台山佛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方面的杰出代表作;保存有自唐代以来壁画2380.1m2,最具代表性的有佛光寺东大殿的唐代壁画和文殊殿的明代罗汉壁画,以及岩山寺文殊殿四壁上御前承应画师王逵于公元1167年(金大定七年)所绘的金代壁画。  五台山早在北魏时期就已成为皇家道场,自北魏孝文帝开始,1000多年来共5个朝代9位皇帝18次至五台山朝山拜佛。现存大量皇家道场的物质遗存,包括各朝皇帝撰文碑碣40余通,题匾赐额67块,御制诗词300余首。  北京时间2009年6月26日18时36分,当地时间12时36分,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五台山漫长的十年申遗路画上了0的句号。五台山 五台山 五台山

雁门关

雁门关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林胡的战场,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目前东西门楼都已被毁,北门也坍塌成了一处豁口。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雁门关两侧群峰挺拔,山势陡峭,中间夹一小路盘旋曲折,穿城而过。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  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墙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在关城周围和山下还有关署、东城兵盘、西城兵盘、点将台、六郎城、新广武城、旧广武城等六十多处明代遗址和遗迹,也都是雁门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  雁门关素有“九塞尊崇第一关”美誉,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  亮点:景区主要分为古雁门关景区、明雁门关景区。古雁门关,即铁裹门,址西陉关旧址,“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于此关联。有关城、雁门寨、古关道、隘口、常胜堡、猴岭长城、西陉寨、勾注祠、雁门渠、雁门关伏击战遗址、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孙传庭墓等著名景点。  明雁门关位于东陉关,明代于东陉关关址扩建新建雁门关,东西两翼重建北宋十八隘,各隘筑有坚固城堡,中间为长城连接。关城、瓮城、围城、东城、西城、天险门及雁楼、地利门及六郎祠、李牧祠、关陵、长平桥、马公墓等著名景点。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芦芽山是管涔山的主峰,图为管涔山天池,它与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并称中国三大天池。无论是海拔、面积,还是景观、名气,管涔山天池都不足以与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齐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跻身于中国三大天池之列呢?管涔山天池拥有中国任何一个天池都无法比拟的辉煌历史,你不会想到,历史上曾经有16位帝王亲临天池避暑狩猎;你更不会想到,如此平静的小小湖池竟会是汾河和桑干河两条千里巨川的源头活水。此外,天池里有一种鲤鱼,因脊背上有一条红线,俗称“红线鱼”,是古时上等的贡品,老百姓自然是没有口福品尝的。如今,品尝天池鲤鱼已不再是皇家的专利,你只需要来到天池,便可以吃到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吃到的天池鲤鱼。芦芽山因其山峰层层堆叠如芦芽尖尖而得名。  芦芽山和五台山都在忻州,你可能没听过芦芽山,但在当地人心目中两山同等重要。充满原始与神奇的芦芽山,凭借众多稀有的自然资源,在1997年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它是中国各类景观的集中区,被香港《大公报》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是整个华北地区生态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地区,堪称世界生态保护史上的奇迹。万年冰洞没有人相信在华北地区有冰洞!事实就是有!万年冰洞距今已有300万年,是我国最大的冰洞,也是中纬度地带最大的冰洞。它的奇特之处在于结冰期在夏季,冬季反而是消融期;而且以当地的环境而言,根本没有结冰的条件,所以何时形成?怎么形成?谜底仍未破解。  景区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境内  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皆可  开放时间8:00——17:00  景区门票230元/人  交通信息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距离宁武县城半小时车程,距离太原两个半小时车程。宁武县至东寨镇城乡公交车,每15分钟一趟,至东寨镇后抵达景区后乘坐景区小交通。宁武汽车站电话03504723341;宁武火车站电话03508596422。A、太原—(大运高速)—忻州—(忻五线)—达达店——东寨B、太原——(太佳高速)——丰润口下——静乐—(宁白线)—东寨  旅游提示1、景点众多,合理安排行程。2、个别景区海拔较高,异常雨雪天气会封闭景区。3.四季风光不同,四时景象殊异,所谓春来十里杏花、盛夏万岭流云、中秋层林尽染、隆冬素裹山川,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观光佳境、休闲避暑胜地。4、景区电话:0350——4785315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忻州市境内的系舟山脉。公园距省城太原60公里,北离忻州14公里。总面积为11万亩,森林区面积2.3万亩,海拔最高高度为1800米。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山势巍峨雄壮,岩石嶙峋怪异,并有许多喀斯特溶洞,尤以禹王洞规模最大,景观奇绝,人称华北第一洞。  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花草树木达248种。春季桃杏丁香争奇斗艳;夏日蔷薇百合绽红吐绿;秋天野菊竞秀,霜叶漫山;冬至青松傲雪,佳果不落。一年四季,丛林之中,常有机敏的黄羊,灵巧的松鼠,贪吃的野猪,蹦跳的野兔,惊飞的雉鸡,鸣唱的黄鹂……构成一幅幅山野美景。  森林公园主要景区都位于系舟山系,相传大禹治水,在此系舟疏水,留下艰辛业绩,因而久负盛名。根据总体规划,分为四大景区,110个景点。   

汾河源头

汾河源头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看 点: 源头处是一个水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四个大字“汾源灵沼”,石壁中雕有一个龙头,龙口中喷出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绝。源头附近有一座寺庙,名为雷鸣寺,始建于明朝,后被毁。    介 绍: 位于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处,据《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所以后人认为这里就是汾河水的源头。    山西忻州市  东寨镇  宁武县辖镇。1958年设东寨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距县城30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1.2万。通公路。辖上鸾桥、东寨、麻地沟、东寺上、二-、南梁上、小西沟、后井务沟、江庄、鹞子沟、蘑茹营、南山上、石窑沟、和尚沟、窑子湾、魏家沟、阎家崖底、前井务沟、寺儿沟、南岔、石辉沟、王家沟、宫家庄、坝沟湾、三-、炭窑坪、下鸾桥、李家圪洞、车道沟、店…… 详细++

偏关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新关镇 万世德 (1547~1603) 张瑞平 阎晶明 张秀桂 (1922~2016) 徐东里 (1925~2017) 白衣殿 偏关 老牛湾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天峰坪镇 偏关 老牛湾 白衣殿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老营镇 偏关 老牛湾 白衣殿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万家寨镇 万世德 (1547~1603) 张瑞平 阎晶明 张秀桂 (1922~2016) 徐东里 (1925~2017) 偏关 老牛湾 白衣殿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窑头乡 偏关 老牛湾 白衣殿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楼沟乡 万世德 (1547~1603) 张瑞平 阎晶明 张秀桂 (1922~2016) 徐东里 (1925~2017) 偏关 老牛湾 白衣殿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尚峪乡 万世德 (1547~1603) 张瑞平 阎晶明 张秀桂 (1922~2016) 徐东里 (1925~2017) 偏关 老牛湾 白衣殿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南堡子乡 万世德 (1547~1603) 张瑞平 阎晶明 张秀桂 (1922~2016) 徐东里 (1925~2017) 偏关 老牛湾 白衣殿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水泉乡 万世德 (1547~1603) 张瑞平 阎晶明 张秀桂 (1922~2016) 徐东里 (1925~2017) 偏关 老牛湾 白衣殿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陈家营乡 万世德 (1547~1603) 张瑞平 阎晶明 张秀桂 (1922~2016) 徐东里 (1925~2017) 偏关 老牛湾 白衣殿 迤西洞 黄河旅游区 历代长城 偏关万家寨水利枢纽 护宁寺 偏关吴城遗址 偏关烽火台

偏关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