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吕梁 >> 兴县

兴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兴县蔡家崖,地处晋西高原,吕梁山西麓、蔚汾河北岸。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0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晋绥地区是我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它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原绥远省黄河以东及平绥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枢纽和唯一通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贺龙与关向应遵照党中央指示,率一二0师从陕北挺进抗日前线,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一二0师在给敌人沉重打击的同时,广泛发动武装群众,开展兵民结合的武装斗争。  1938年,一二0师在太原以北展开了游击战,切断同蒲交通线,袭击太原飞机厂,并成功地阻击了大同敌寇26师团的进犯,奠定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11月,一二0师奉党中央之命开赴冀中,与冀中军民并肩作战,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敌酋阿部中将。1940年1月,晋绥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晋西北行政公署在兴县蔡家崖成立。续范亭任行署主任。6月,成立晋西北军区司令部,贺龙任司令员,军区下设四个军分区。晋绥抗日民主政权和军区的建立,表明晋绥抗日根据地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前卫阵地。  1941年至1942年,敌寇对边区-扫荡达三十多次,累计400余天。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军火自给反扫荡热潮。1942年10月,0中央晋绥分局成立。此后数年,边区军民英勇奋战,使晋绥边区和晋察冀连成一片。1948年春,毛泽东、-等到达兴县,4月2日毛泽东在蔡家崖接见《晋绥日报》人员,发表了著名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5月,毛泽东等到达西北坡。  蔡家崖,英雄的圣地、革命的摇篮,晋绥根据地从无到有、发展壮大、为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卓越的功勋。  纪念馆现开放的陈列展览主要有毛泽东、-、任弼时、贺龙等同志故居、旧居,毛泽东召开晋绥干部会议和晋绥日报人员谈洽旧址,以及六柳亭等原状陈列;有“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室、毛主席在蔡家崖革命活动纪念展”,“贺龙同志事迹展览”,“-总书记视察兴县展室”等辅助陈列。该馆馆名“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几个字由-同志亲笔题写。该馆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省、地、县命名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电话:0358-6322352  地址:距兴县城5公里的蔚汾河北岸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村  电话:0358-6330825

交楼申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兴县县城以东13公里的交楼申乡仙洞口村。洞内,洞套洞,洞连洞,四通八达,曲径通幽。现已探明溶洞总面积约1万平米,其中50平米以上的中小厅10个,100平米以上大厅9个,最大厅面积1400余平米,堪称“华北第一”。  前几年笔者曾到“仙人洞”一游,那洞口宽约2尺,高不过三尺,深不可测。因当时尚未开发,也没有贸然进洞,只是在洞口看了看,当时看那洞口感觉就不像是自然行成,因为那洞口四四方方像刀削过一样,可洞壁上却没有人工凿过的痕迹。当时就感到莫名其妙,心中总有一团疑云:那洞口是如何形成的呢?  近日读清史,清人王士稹在《香祖笔记》卷五中写道:  山西兴县,去城十里许,有一洞。洞中有二小人,长尺许,衣似树叶,时出洞门坐,立冬即罕出。  从这个记录和当地流传的仙人曾在洞中住过等传说,可以肯定古时必定有“人”曾在洞内生活过。王士稹所记载的洞中两个小人,身高尺许,奇怪的是它的衣服象树叶一样,而且出没有规律。立冬后就很少见了。它们到底是什么人呢?从身高和习性看它们不可能是地球隐居者,那穴居于洞中的小人,会不会是外星人的后裔呢?     前几年县里曾组织专家对洞内进行勘探,发现很多坐化坑还有据说是人的遗骸,当时专家解释可能是和尚或道士的。不知现在这些遗骸有没有了,能做个DNA检测就说明了一切。  最让人不解的还是那个洞口,如果正常人出入的话实在不方便太窄太小了。它的成因更让人觉的不可思议,刀削过一样的正长方型,绝不是人力和自然所为。  那么,“仙人洞”的洞口是如何形成的呢?古时洞内又住了些什么仙人呢?这都成了未解之迷。是不是在古时外星人曾在此居住过呢?这一切都有待于今后专家学者的考证。  电话:0358-6322352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第四批国保)  时代:1939年  地址:兴县城西7.5公里蔡家崖村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军政领导机关旧址,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为晋绥行政公署)在这里成立。120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进驻这里,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离南下。  旧址原为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的宅院和花园,抗日战争时期全部捐献抗日民主政府。坐北朝南,分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并相互串通。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  东院为四合式小院,原晋绥行署正副主任续范亭、牛荫冠长期居住和工作在这里。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石窑洞三孔,紧连东侧又建一孔。东西厢各有石窑两孔。正南原为普通瓦房数间,70年代改建为砖木展厅。院子的东南隅为砖砌大门。  西院原为牛友兰的后花园,当地人称“花园院”。1941年120师暨晋绥军区司令部进驻此院后,军区主要领导人贺龙、吕正操等长期居住在这里。1948年春,毛泽东、-、任弼时等率中央机关迁往西柏坡时曾路居这里。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六孔石窑洞,前带插廊。西北面石窑,为当时军区司令部增建的礼堂。院子的西南有瓦房八间,为警卫排住房。当年就是在这些普通的窑房内,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院子正中是“六柳亭”,又名“六角亭”,由贺龙同志亲自设计,亲自栽树,由六棵柳树和石桌、石墩组成,因呈六角形状,故名。  1962年建立纪念馆。现为山西省、吕梁地区和兴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楼山风景区

   介 绍:    石楼山风景区位于兴县县城以东13-25公里处,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包括石楼山、石猴山、仙人洞景区。景区内,峰峦叠嶂,林木蓊郁,植被完好,秀色宜人。 石楼山,因其形似三层石楼而得名,海拔1770米,矗立于万山环抱之中,突起于群峰之上,远看象天外奇楼突兀而至。 与石楼山隔河相望的石猴山,海拔1600余米,因峰顶有数块巨石酷似石猴而得名。山腰间现存元大德年间复修的道观遗址。主峰南侧的山脚下,有一天然石洞,名曰黑龙潭,潭内有两泉,一为神泉,一称人泉,常年不枯不溢。又山顶主峰巨石如莲花,而称其“莲峰石堠”,为兴县十景之一。 仙人洞位于兴县县城以东13公里的交楼申乡仙洞口村。仙人洞内洞套洞、洞连洞,四通八达,曲径通幽,堪称“华北第一”。洞内岩溶非常发育,洞壁、洞顶钟乳滴缀,琳琅满目,许多“悬泉瀑布”、“飞禽走兽”、“寿星-”形态各异,美不胜收。其“莲池圣水”、“仙人聚会”等景观与洞内散布的百余个尼姑“坐化坑”(有待进一步考证),以及发现的汉代陶片、唐宋明清瓷器等更为仙人洞增添了几多神秘色彩。门 票/开 放 时 间: 20元    山西吕梁市  交楼申乡  "兴县辖乡。1958年建交楼申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面积173.3平方公里,人口1.8万。通公路。辖交楼申、后宜、宣沟、陈家圪台、新舍窠、奥家滩、弓家窑、郝家湾、孙家崖、张家岔、五家崖、阴湾则、马家沟、大坪上、兴盛村、白家坪、白家寨、安沟、阴崖上、张家圪台、后雷家沟、井沟渠、康家庄、马家梁24个村委会。矿藏有石英硅石、石墨、石灰岩。农业主产谷子…… 详细++

“四.八”烈士纪念馆

“四.八”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介 绍: “四.八”烈士纪念馆位于兴县城南50公里的庄上村,亦称王若飞纪念馆。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叶挺、黄齐生等13人乘飞机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迷失方向失事遇难。飞机失事当天,当地百姓曾听到飞机声,由于黑茶山山高林深,方圆15里内无人烟,第二天村民上山打柴才发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笔为烈士题词撰文,毛泽东题写:“为人民利益而死,虽死犹荣。”晋绥各界15000人参加了追悼会。“四.八”烈士遇难原址有王若飞、叶挺、秦邦宪等5位烈士及随员的石刻灵位13块,石碑2通,记载烈士简历和遇难经过。山下建有“四.八”烈士纪念馆,院内正北大厅五间,东西各有配房三间,南为牌楼型大门,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茶山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是进行传统教育和登山观光,揽胜的好场所。  门 票/开 放 时 间: 5元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位于山西兴县蔡家崖乡,原为爱国人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分三个套院,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作为晋绥首府,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李井泉、吕正操、周士第、牛荫冠等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赴西柏坡时曾路居这里。纪念馆现存“领袖路居旧居”、“晋绥干部会议会址(晋绥军区礼堂旧址)”、“毛主席对晋绥日报人员谈话旧址”、六柳亭等,此外还有贺龙元帅汉白玉雕像。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文物4300件,主要为抗日战争以来的版本文献和近现代文物实物及照片。纪念馆展厅面积1050平方米,共分七个展室,举办有“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毛主席在蔡家崖革命活动纪念展览”、“贺龙同志生平事迹展”等。出版有《晋绥边区人物春秋》、《晋绥爱国民主人士牛友兰》等书籍。协助拍摄过多部专题片、记录片和教育片。是省、市、县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基地。1995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峰厚崖

  峰厚崖位于兴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兴中央晋绥分局和晋绥军区全部所在地。1948年3月25日,毛泽东、-、等由陕北东渡黄河来到时地,毛泽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峰厚崖风景区革命纪念地、革命遗址集中主要有“晋绥解放烈士陵园在山西兴县城内北隅玉京山麓。建于1952年。面积近5000平方米,坐东向西,依山势构筑。分下中上三院,苍松翠柏点缀,远眺近览,庄重肃穆。下院中央建单檐歇山式纪念大厅,雄伟壮观,雕梁画栋,绚丽多彩。中院一泓池水,清盈碧透,石雕小桥纵跨其上。自甬道拾级而上,可直达塔底。上院中矗立着14米多高的纪念塔。正面有毛泽东“晋绥解放烈士塔”题字。其余三面分置贺龙,林枫,李井泉,武新宇的题字。塔前左右建六角亭各一座,玲珑美观。塔后依山执势壁窑洞式纪念室多孔,分别陈列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叶挺,邓发,关向应,续范亭等的遗物、遗稿。   

“四八”烈士殉难处

“四八”烈士殉难处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四八”烈士殉难处  “四八”烈士殉难处(第一批省保)  时代:1946年  地址:兴县城东南东会乡寨上村北黑茶山山侧  1946年4月8日,0中央委员王若飞、秦邦宪、新四军军长叶挺、0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贵州老教育家黄齐生、十八集团军参谋李少华和随行人员魏万合、赵登俊、黄晓宏、高琼等16人,由重庆飞往延安途中,因天气恶变,迷失航向,于下午二时左右,在此山失事,不幸遇难。  为了纪念诸烈士和教育后代,山上立有“殉难处”石刻一处,山下立有石质保护标志。当地政府在殉难处专门建立了纪念馆。纪念馆建筑为四合院形式,四面有硬山顶大厅5间,东西有配房6间,南有大门,简单的斗栱结构和绘画装饰。室内陈列有烈士灵位、记事碑、简历碑。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城区北侧,建成于1953年,占地8000余平方米。1989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吕梁地委、行署命名为“吕梁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陵园依玉京山而建,下院有仿古大门、悼念大厅、各级保护标志等建筑;中院花园有龙泉小桥;上院正中矗立着晋绥解放区烈士纪念塔,塔身四周分别有毛泽东、贺龙、林枫、李井泉、武新宇同志的题词。纪念塔前两侧建有六角亭,塔后一排五孔窑洞为晋绥烈士纪念室。窑上方两层展室内陈列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晋绥烈士的英雄事迹和166位县、团以上晋绥烈士名录。山下于玉京山顶有100余级石阶相通,山顶建有山门、纪念亭,正中是-同志1994年视察兴县题写的“继承先烈遗志、弘扬英雄精神”汉白玉纪念碑。后侧为“四八”烈士、晋绥风云人物展厅,陈列着1946年4月8日在兴县黑茶山遇难的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烈士的遗像、生平事迹及部分遗物、失事飞机残片,陈列这晋绥军区政委关向应、晋绥行政总署主任范亭烈士的遗像生平事迹和在晋绥革命根据地战斗、工作并做出重大贡献的贺龙、林枫、李井泉等300多位晋绥风云人物图片。2011年晋绥烈士陵园又在东会乡寨上村征地120亩修建了烈士墓区,将散葬在全县的21处墓地的410位烈士遗骨收迁集中安葬在这里。有单葬墓328座,合葬墓4座。并配套建有工作用房6间,石牌坊、纪念塔各一座。填补了晋绥烈士陵园没有墓区这一空白。

胡家沟砖塔

胡家沟砖塔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胡家沟砖塔  胡家沟砖塔(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兴县蔡家崖乡胡家沟村  塔为七层八角实心砖雕塔,总高12米。塔基为三层,石质,高1.1米,周长10.4米;塔身四层为砖结构,各层塔檐均仿木构砖雕斗栱椽飞,塔身窗棂隔扇雕工精细,望柱、栏板上浮雕花草、人物、鱼虫;塔顶为逐渐收缩的八卦形,塔刹为叠涩状,高约1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蔡家崖纪念馆

   看 点: 纪念馆建于1962年,是全国唯一的全面反映晋绥党政军民12年光辉斗争史的多功能、综合性的革命纪念馆。   介 绍:    晋绥革命纪念馆位于兴县城西17华里的蔡家崖村,北依元宝山,南临蔚汾河,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省、地、县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基地,是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之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和晋绥军区就设在这里。1948年3月25日,毛泽东、-、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东渡黄河来到蔡家崖,发表了著名的《在晋绥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主要陈列有毛泽东、-、任弼时、贺龙等同志的路居、旧居、晋绥干部会议旧址(原晋绥军区礼堂)、毛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旧址、"六柳亭"等;辅助陈列有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室、毛主席在蔡家崖革命活动纪念展览、-同志纪念展览、贺龙元帅生平事迹展览、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兴县展室等。    门 票/开 放 时 间: 15元    山西吕梁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玄中寺

玄中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中寺位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全国现存始建时间最早的日本佛教净土宗、净土真宗的祖庭。  寺院始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经四年修筑,于承明元年(476)落成。净土祖师昙鸾于此驻锡。隋大业五年(609)名僧道绰入寺,修旧扩新。唐贞观九年(635),太宗巡幸太原,为文德皇后祛病祈福拜谒玄中寺,赐名“石壁永宁禅寺”,从此玄中寺成为官寺,得到较大规模的扩修。贞观十五年(641)善导拜道绰为师,弘扬净土法门。开元九年(721)建立甘露无碍义坛。此后,邑宰张令孙新建前殿、回廊、高门,开拓了岩崖,扩展了寺院。贞元十二年(796)九月二十二日,石壁山降甘露,唐德宗下令立甘露义坛。元和七年(812),宪宗赐名“龙山石壁永宁禅寺”,并赐寺庄150里有余。北宋元祐五年(1090),寺遭大火,仅留御书阁与法堂。寺僧道珍广为募化,数年次第修复。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寺又罹火,堂、阁、殿、石悉为灰烬,法师元钊锐意复兴,重刻了渤海高氏碑,重建了寺院,古寺焕然一新。金末兵乱,寺院又归灰烬。元太宗元年(1231),中书省命太原监纳使崔定宣谕,改石壁寺为“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指令园明禅师惠信重建殿宇,再塑金身。至元六年(1269)封惠信高足广安为太原路都僧录,大规模扩建寺院。到元贞元年(1295)寺院所属下院40余处,遍布山西省内外。元末之乱,寺院诸殿复归乌有。明永乐十二年(1414)法师鲁岩重建大雄宝殿。宣德九年(1434)修复寺院部分建筑。  嘉靖十九年(1500),法师法幢重修法堂和僧舍。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建天王殿。清康熙十五年(1676)重修立佛殿。康熙三十三年(1694),寺僧真常募修韦驮殿。嘉庆十一年(1806)重修东西两院。同治年间,万佛殿毁于火。光绪二年(1876)东西配殿毁于火。光绪十七年(1891)再罹火患。至此,寺院仅存天王殿、准提、接引二殿及祖师殿、鸠鸽二仙祠。民国二十一年(1932),名僧力空赴寺参拜,目睹寺院荒芜之景象,于翌年请了世住持玄中寺。民国二十六年(1937),正空、雪俊继锡。民国三十四年(1945),西岭、裴家山二村各抬走寺院铁钟一口。民国三十五年(1946)8月,大小70尊铁佛被毁。翌年10月,附近七主村人复捣毁大小铁佛145尊、大小铁钟5口、高5米的铁塔1座、铁狮子2个、铁磐7个。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圪垛村人拆去千佛阁木料及各院房梁、门板、窗户、桌凳、牌匾多件,千佛阁悉成瓦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玄中寺得以复兴。195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首次拨款修建了玄中寺石桥。1955年初到翌年底,重建了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阁、东禅堂、西客厅、东西碑廊、牌楼门。并修筑地下管道,将寺西龙潭沟泉水引入鱼池,同时修筑了简易公路。1956年,象离法师住持该寺,圆寂之后,由力空、明达继锡。文革期间,寺院损失惨重,1967年8、9月两次被太原“四野战斗队”包围砸抢,损失祭器财物价值10万余元。1979年8月,重新扩建了祖师殿,新建了客堂、接待室、灶房。1982年10月,国家投资71万元,建成四级公路4公里。1985年,重修了千佛阁。经国家7次拨巨款,寺院修葺一新。现存墓塔共60余座,其中南塔院30座,可辨认的17座:金代1座,元代9座,明代6座,清代1座;北塔院30座,其中可辨认的7座:元代2座,明代4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建1座。现存建筑,除秋容塔为宋代建筑外,其余皆为明清重建。  景区地址山西交城县城西北  最佳旅游时间春夏秋季  开放时间6:00——18:00  景区门票淡季:15元/张  

胜溪湖森林公园

胜溪湖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胜溪湖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植物景观堤企为主的生态休闲公园,它西起张家庄水库大坝,东至迎宾路桥东200米,南邻樊家庄,北壤张家庄,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700—900米,占地1500亩。概算投资2.1亿元,目前累计投资1.8亿元。从2007年4月15日开工,历经14个月,完成一座车行桥、两座步行桥、15万平方米的河道、总面积5万平方米的四个人工湖等55个游乐服务单体工程;栽植乔灌木100余种、19万株、草坪7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亩。竣工后的胜溪湖森林公园由孝河景观区、中心景观区、滨河休闲区三大景观构成。  整座公园规划总投资3.4亿元,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8亿元。工程从开工奠基到竣工剪彩、正式开园,历经14个月。胜溪湖森林公园是一个彰显现代化园林风格、结合地域环境特点、突出植物景观特色的生态休闲公园。公园总体上由孝河景观区、中心景观区、滨河休闲区三大景观构成,目前有东南、西南、东北三个入口。园林绿化面积已达1200亩,160余种、19万余株乔灌木生机盎然,20万平方米草坪如绿色地毯。  公园的绿树草坪、亭台楼阁、假山瀑布、湖泊溪流景致如画;景观河桥造型别致,水面清澈,人工湖韵味独特,湖面波光荡漾,映透着孝义这座城市的灵动与魅力。公园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游览、健身的最佳场所,更开创了孝义市“一湖两岸”的城市发展全新格局,给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城市增添了新的魅力。作为市委、市政府为建设园林城市、宜居城市而倾力打造的惠民工程,它的建成展示了决策者的胆识和魄力,同时为孝义市今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电话:0358-7828220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   

碛口风景名胜区

碛口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碛口是一处集晋商文化、黄河风光、黄土高原地貌、革命纪念地、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碛口,被誉为“人生必去的10座小城”之一。  碛口位于临县城南48公里的处的黄河边,因黄河第二大碛——大同碛得名。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青定头,南峪口,拴起骡子跑碛口”之说,可见当年的繁华。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旅游区主要包括黄河大同碛、碛口古镇、西湾、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黑龙庙、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黄河峡谷天然石雕等。大同碛:大同碛位于碛口古街西南500米的湫水河入黄河处,是-峡谷间最大的一个碛。在大同碛下游百米处有千米之长的天然沙浴场。古镇: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条比一条短,形成了梯型的建筑格局。据记载,碛口店铺大规模修建是从清乾隆年间开始的。  古刹:创建于明代的黑龙庙,座落在碛口卧虎山,整体建筑奇伟壮观,叠于石崖之险。  古渡:过去曾是往来于绥、包、晋、陕、豫之间通商贸易的水陆交通枢纽。今日是黄河漂流,凭险过碛冲浪的理想去处。  西湾民居:西湾民居系明清古建筑群,总面积约3万平米。建筑群由2米多高的村墙封围(现残缺),大院内横有两条街,竖有五条巷,把全院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西湾民居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  李家山民居:李家山民居位于碛口南5公里,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前普遍有廊檐伸出,多数为四合院。整个民居分布在黄土山坡上。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将其与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为自己的三大发现。  天然石壁浮雕:从碛口溯黄河北上20公里的开阳段,黄河东岸石壁陡立,壁上有黄河水千百年来冲刷、风浊形成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天然画卷。这些天然石雕,鬼斧神工,人物山水、飞鸟走兽,任人联想。天然画卷总面积约10000平米,十分壮观。    碛口镇  临县辖镇。1958年建碛口公社,1984年设镇。距县城48公里。面积58.31平方公里,人口2万。通公路。辖西山上、下寨上、香草港、西高家坪、樊家沟、尧昌里、高家庄、侯台镇、西湾、寨子山、西头、冯家塔、马杓峁、南刘家里、南原上、槐树洼、向阳、下塔上、圪垯上、重彩塔、南墕头、黄家峪、霍家沟、陈家山、陈家圪凹、木瓜墕、陈家塬、前李家山、河南坪、下前后山、南冯家会…… 详细++

卦山

卦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因山的形状酷似八卦而得名的卦山,八峰耸峙,层峦叠嶂,古柏参天。其位于交城县城北,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著名旅游景点。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宇巍峨、华严道场而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  卦山很美。山美,主峰太极峰坐北向南,充满了神灵之气;水美,卦山山外西有瓦窑河,东有磁窑河,且山中又怀抱着灵泉、龙泉、浆水泉。遍布着清爽之气;树美,古人曾将卦山之柏与黄山之松相比,卦山柏中名柏尤多,如七星柏、龙爪柏、虎头柏、二仙柏和绣球柏等等,一株株苍古遒劲,神灵活现,葱郁中又展现出一种原始的生动情气。  在翠柏环抱的山凹里,卦山的主要建筑星罗棋布,天宁寺、圣母庙、卦山书院、朱公祠等,漫步其间,让您留恋忘返。华严宗古刹天宁寺是卦山众多寺庙中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原有释迦牟尼等塑像一百多尊,有铁铸、有木刻、有泥塑,均为历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此外,古柏为卦山的一大奇观,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柏树,会觉得它们千姿百态,虎头柏、牛头柏、龙爪柏、绣球柏,真是活龙活现,趣味横生,别有风韵,让人叹为观止。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位于吕梁山东麓、汾河西畔,汾阳古城五公里,紧靠太汾高速公路和307国道,与举世闻名的汾酒之都杏花村相毗邻。全村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居民700户,2600口人,耕地面积3983亩。  解放以来,贾家庄村一直是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贾家庄先后荣获“全国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显见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千家村”、“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等光荣称号。村党支部书记刑利民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兴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蔚汾镇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魏家滩镇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瓦塘镇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康宁镇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高家村镇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罗峪口镇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蔡家会镇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交楼申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石楼山风景区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恶虎滩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东会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固贤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奥家湾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蔡家崖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贺家会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孟家坪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赵家坪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圪达上乡 康基田 (1728~1813) 康绍镛 (1770~1834) 孙嘉淦 (1683~1753) 清朝大臣 刘纪原 牛荫冠 (1912~1992) 高若虹 田东照 (1938~2013) 白日修 (1924~2017) 刘亚雄 (1901~1988) 刘丙正 (1922~2008) 吕诚华 (1924~2012) 任昌 刘少白 (1883~1968) 魏进德 任务之 白尚武 (1928~1999)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兴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