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吕梁

吕梁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果老峰水上乐园

果老峰水上乐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果老峰水上乐园位于交城县庞泉沟,主要以水上娱乐为主,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有儿童水上乐园,有年轻人喜爱的惊险、刺激的滑道、滑板、造浪池,还有海啸海浪池、超级大喇叭、巨兽碗、竞赛滑道、冲天大回旋、螺旋组合滑道、高速变坡滑道、超级大水炮、儿童组合系列滑梯、超级大水寨、巨蟒滑梯、水疗保健等众多游玩项目。

碛口风景名胜区

碛口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碛口是一处集晋商文化、黄河风光、黄土高原地貌、革命纪念地、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碛口,被誉为“人生必去的10座小城”之一。  碛口位于临县城南48公里的处的黄河边,因黄河第二大碛——大同碛得名。碛口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此后200余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青定头,南峪口,拴起骡子跑碛口”之说,可见当年的繁华。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旅游区主要包括黄河大同碛、碛口古镇、西湾、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黑龙庙、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黄河峡谷天然石雕等。大同碛:大同碛位于碛口古街西南500米的湫水河入黄河处,是-峡谷间最大的一个碛。在大同碛下游百米处有千米之长的天然沙浴场。古镇: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条比一条短,形成了梯型的建筑格局。据记载,碛口店铺大规模修建是从清乾隆年间开始的。  古刹:创建于明代的黑龙庙,座落在碛口卧虎山,整体建筑奇伟壮观,叠于石崖之险。  古渡:过去曾是往来于绥、包、晋、陕、豫之间通商贸易的水陆交通枢纽。今日是黄河漂流,凭险过碛冲浪的理想去处。  西湾民居:西湾民居系明清古建筑群,总面积约3万平米。建筑群由2米多高的村墙封围(现残缺),大院内横有两条街,竖有五条巷,把全院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西湾民居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  李家山民居:李家山民居位于碛口南5公里,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民居以窑洞为主,窑洞前普遍有廊檐伸出,多数为四合院。整个民居分布在黄土山坡上。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将其与湖南张家界、山陕蒙黄土高原列为自己的三大发现。  天然石壁浮雕:从碛口溯黄河北上20公里的开阳段,黄河东岸石壁陡立,壁上有黄河水千百年来冲刷、风浊形成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天然画卷。这些天然石雕,鬼斧神工,人物山水、飞鸟走兽,任人联想。天然画卷总面积约10000平米,十分壮观。    碛口镇  临县辖镇。1958年建碛口公社,1984年设镇。距县城48公里。面积58.31平方公里,人口2万。通公路。辖西山上、下寨上、香草港、西高家坪、樊家沟、尧昌里、高家庄、侯台镇、西湾、寨子山、西头、冯家塔、马杓峁、南刘家里、南原上、槐树洼、向阳、下塔上、圪垯上、重彩塔、南墕头、黄家峪、霍家沟、陈家山、陈家圪凹、木瓜墕、陈家塬、前李家山、河南坪、下前后山、南冯家会…… 详细++

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古称龙王山,位于方山县境内,吕梁山脉中段,南距离石市32公里,东北离太原216公里。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由72峰、36崖、24涧组成,主峰香炉峰,海拔2254米,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吕梁山的一颗明珠,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系我国北方道教圣地之一。  北武当山主峰四周几乎都是陡壁悬崖,只有一条人造“天梯”可攀。来到山脚下,过五里黄土、五里沙路,便是1400余级就山凿筑的石阶,凡险峻之处,设有铁索扶手。石阶一线叠置,从下仰视,宛如“天梯”。游人攀登,每一步都可听到悠扬顿挫的“石音”,形成独特的“石乐”绝景。沿着石阶,奇松异石、庙宇石刻,掩没在葱郁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间点缀,相映成趣。主要的山石景观有:古猿望日、石猪受难、九龙出洞、石象守山、天壶倾露、石羊朝圣、石龟下蛋、石虎、石-、龟蛇斗智等。最令人称奇的是“龟蛇斗智”奇观,相传神龟和青蛇不安心修道,互相格斗,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麈战,神龟节节败退,青蛇步步紧逼。其时,恰逢真武大帝返宫,见状,轻轻用手指一点,龟蛇便动弹不得,从此永久停留在这里,成千古一绝——“蛇石”虎视眈眈,“龟石”尾临悬崖,万斤重石,峭立崖畔,用力一推或经风一吹,便摇摇欲坠,令人心悬,所以又称风动石,为我国罕见的景观之一。主要的奇松景观有:鸳鸯松、迎客松、托天松、母子松等。最使人叹为观止的是“擎天探海松”,其松立于石阶半道,树身技分两杈,一直刺青天,一枝瞰群峰。近金顶登南天门石阶,旁边陡崖上刻有“乔松”二字,据载为清代道光年间永宁州牧王继贤手迹。现存乔松树桩直径近一米,可以想见其昔日雄姿。主要的悬崖峭壁有:千仞壁、舍身崖、鹰嘴崖等。还有呈垂直分布的植被,其色彩和花期随季节变化,给北武当山披上了“春粉、夏艳、秋红、冬白”的盛装。登临武当之巅,一览众山,但见远山苍茫,近日含黛,松风扑面,白云飘逸;只闻松涛阵阵,山泉潺潺,鸟语唧唧,似琴弦轻拨;夏秋之季,如晴空万里,金顶之下,丛林景观相间,似七彩织锦;白云远处,群山连绵,犹如万龙翻腾,极为壮观。  北武当山不仅自然风光绝妙,而且渊源悠久。据对现存的《永宁州志》考证,北武当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处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圣地,山顶建有玄天大殿。至于唐之前何时而建,尚待稽考。以后随着岁月嬗递,多数庙观都经过多次毁坏和修葺。其中仅明万历年间,就曾进行过两次大修,当时汾州府庆成王尤敬真武祖师,不惜花费巨金将登山道路改造成石阶,并将早已圮毁的玄天大殿修复一新,龙王山遂改称北武当山,一时鼎盛。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五月四日,玄天大殿被毁。雍正二、三年(1724——1725),在山头建无梁砖窑一眼(即正殿)。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事修葺,两年内山上玄天庙、0殿、龙王庙、灵宫庙和山下太和宫相继落成。道光二十八年(1849),金顶南天门修整一新,并在大门上刻了“武当山”三字。以后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又数次修葺。由此可见,北武当山的道教庙现建筑群,是经历了长达一千余年风雨变化遗存下来的,尽管现有建筑多系明清或近代遗物,但其表现了古老的历史渊源。其主要建筑有:对万神庙、灵宫庙、山神土地庙、二龙庙、乔松室、三官庙、火神庙、龙王庙、黑虎庙、玄天大殿和太和宫等。1984年5月,方山县人民政府为开发武当胜景,保护文物古迹,着手开发建设。1990年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1994年公布为国家第三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上级有关单位多次拨款,社会各界纷纷募捐,北武当山的制高点和道教活动的中心玄天大殿已修葺一新,檐牙高琢,铁瓦覆顶,新铸真武铜像威严端坐。此外,对万神庙等庙宇与石阶进行了维修,重塑神像,并新开辟了一条循环小路,入山口新建了一石牌坊。目前北武当山建筑群已初具规模。  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开放以来,先后有许德珩、启功、周而复、方毅、臧克家、溥杰、冯其庸、王朝闻、吴冠中等名人学者,题词作画,纂述作文,留下千古佳作,更添武当风采。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为北武当山古庙会期。其时,玄天殿前,香烟缭绕,风景区内,游人如云。据史载,唐朝时就“朝山进香者年复一年,久盛不衰”。近年来,随着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卦山

卦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因山的形状酷似八卦而得名的卦山,八峰耸峙,层峦叠嶂,古柏参天。其位于交城县城北,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著名旅游景点。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宇巍峨、华严道场而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  卦山很美。山美,主峰太极峰坐北向南,充满了神灵之气;水美,卦山山外西有瓦窑河,东有磁窑河,且山中又怀抱着灵泉、龙泉、浆水泉。遍布着清爽之气;树美,古人曾将卦山之柏与黄山之松相比,卦山柏中名柏尤多,如七星柏、龙爪柏、虎头柏、二仙柏和绣球柏等等,一株株苍古遒劲,神灵活现,葱郁中又展现出一种原始的生动情气。  在翠柏环抱的山凹里,卦山的主要建筑星罗棋布,天宁寺、圣母庙、卦山书院、朱公祠等,漫步其间,让您留恋忘返。华严宗古刹天宁寺是卦山众多寺庙中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原有释迦牟尼等塑像一百多尊,有铁铸、有木刻、有泥塑,均为历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此外,古柏为卦山的一大奇观,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柏树,会觉得它们千姿百态,虎头柏、牛头柏、龙爪柏、绣球柏,真是活龙活现,趣味横生,别有风韵,让人叹为观止。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位于吕梁山东麓、汾河西畔,汾阳古城五公里,紧靠太汾高速公路和307国道,与举世闻名的汾酒之都杏花村相毗邻。全村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居民700户,2600口人,耕地面积3983亩。  解放以来,贾家庄村一直是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贾家庄先后荣获“全国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显见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千家村”、“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等光荣称号。村党支部书记刑利民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第六批国保)  时代:清  地址:汾阳市杏花村镇东堡村卢家街  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的酿造史自北齐河清年间(561——564年)始,历经唐、宋、元、明、清,至今1500年没有间断。遗址为宋代“甘露堂”原址,现存作坊遗址为堡墙式院落,由南北两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  北院为酿酒作坊原址。有五个院落,面积约7000平方米。现遗存清代酿酒作坊,且遗存有埋入地下的发酵地缸。院内有一古井,为元代,古井上建亭,名曰“古井亭”,亭依墙而构,墙上嵌有傅山手书“得造花香”碑一块,此井至民国间一直是汾酒酿造专用水源。院内还保存明代酿酒所用的甑筒一个。作坊遗址保存完整,反映了汾酒文化的传承,是一处十分珍贵的酿酒业实物遗址。  2006年5月,杏花村汾酒作坊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玄中寺

玄中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中寺位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全国现存始建时间最早的日本佛教净土宗、净土真宗的祖庭。  寺院始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经四年修筑,于承明元年(476)落成。净土祖师昙鸾于此驻锡。隋大业五年(609)名僧道绰入寺,修旧扩新。唐贞观九年(635),太宗巡幸太原,为文德皇后祛病祈福拜谒玄中寺,赐名“石壁永宁禅寺”,从此玄中寺成为官寺,得到较大规模的扩修。贞观十五年(641)善导拜道绰为师,弘扬净土法门。开元九年(721)建立甘露无碍义坛。此后,邑宰张令孙新建前殿、回廊、高门,开拓了岩崖,扩展了寺院。贞元十二年(796)九月二十二日,石壁山降甘露,唐德宗下令立甘露义坛。元和七年(812),宪宗赐名“龙山石壁永宁禅寺”,并赐寺庄150里有余。北宋元祐五年(1090),寺遭大火,仅留御书阁与法堂。寺僧道珍广为募化,数年次第修复。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寺又罹火,堂、阁、殿、石悉为灰烬,法师元钊锐意复兴,重刻了渤海高氏碑,重建了寺院,古寺焕然一新。金末兵乱,寺院又归灰烬。元太宗元年(1231),中书省命太原监纳使崔定宣谕,改石壁寺为“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指令园明禅师惠信重建殿宇,再塑金身。至元六年(1269)封惠信高足广安为太原路都僧录,大规模扩建寺院。到元贞元年(1295)寺院所属下院40余处,遍布山西省内外。元末之乱,寺院诸殿复归乌有。明永乐十二年(1414)法师鲁岩重建大雄宝殿。宣德九年(1434)修复寺院部分建筑。  嘉靖十九年(1500),法师法幢重修法堂和僧舍。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建天王殿。清康熙十五年(1676)重修立佛殿。康熙三十三年(1694),寺僧真常募修韦驮殿。嘉庆十一年(1806)重修东西两院。同治年间,万佛殿毁于火。光绪二年(1876)东西配殿毁于火。光绪十七年(1891)再罹火患。至此,寺院仅存天王殿、准提、接引二殿及祖师殿、鸠鸽二仙祠。民国二十一年(1932),名僧力空赴寺参拜,目睹寺院荒芜之景象,于翌年请了世住持玄中寺。民国二十六年(1937),正空、雪俊继锡。民国三十四年(1945),西岭、裴家山二村各抬走寺院铁钟一口。民国三十五年(1946)8月,大小70尊铁佛被毁。翌年10月,附近七主村人复捣毁大小铁佛145尊、大小铁钟5口、高5米的铁塔1座、铁狮子2个、铁磐7个。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圪垛村人拆去千佛阁木料及各院房梁、门板、窗户、桌凳、牌匾多件,千佛阁悉成瓦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玄中寺得以复兴。195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首次拨款修建了玄中寺石桥。1955年初到翌年底,重建了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阁、东禅堂、西客厅、东西碑廊、牌楼门。并修筑地下管道,将寺西龙潭沟泉水引入鱼池,同时修筑了简易公路。1956年,象离法师住持该寺,圆寂之后,由力空、明达继锡。文革期间,寺院损失惨重,1967年8、9月两次被太原“四野战斗队”包围砸抢,损失祭器财物价值10万余元。1979年8月,重新扩建了祖师殿,新建了客堂、接待室、灶房。1982年10月,国家投资71万元,建成四级公路4公里。1985年,重修了千佛阁。经国家7次拨巨款,寺院修葺一新。现存墓塔共60余座,其中南塔院30座,可辨认的17座:金代1座,元代9座,明代6座,清代1座;北塔院30座,其中可辨认的7座:元代2座,明代4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建1座。现存建筑,除秋容塔为宋代建筑外,其余皆为明清重建。  景区地址山西交城县城西北  最佳旅游时间春夏秋季  开放时间6:00——18:00  景区门票淡季:15元/张  

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

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高阳镇下吐京村西,临水村南岸,北邻下堡河,南靠省道孝石线,距孝义市区7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孝义市湿地公园、晋商古驿道、胜溪湖森林公园、临黄塔等景点形成一条特色文化旅游路线。景区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主要景点包括崇孝寺、观音大佛、文昌阁、神仙楼、财神殿、敬德祠、青云十八阶、金龙殿、五福阁、金龙泉、观音堂、采摘观光园等,是中国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当地孝亲文化的结合地。 金龙山胜迹,在当地颇孚人望。古碑文记载:“孝义西乡临水村南岸有山,名十八甲者,其巅旧建金龙大王之庙,前襟盛水,左涌清泉,山形层叠,恍矗青云之梯,庙貌巍峨,俨开龙门之遥,在昔人文蔚起,仕宦云从,孰谓非神灵之默佑,风水之发祥耶。”  景区地址  吕梁孝义市高阳镇下吐京村西

孝义三皇庙景区

孝义三皇庙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皇庙,位于山西省孝义市城区贾家庄村三皇庙街中部,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年间曾多次扩建和修葺,但现存建筑结构最早者为元代遗构。像这样原址、原貌、庙群保存完好的三皇庙,专家共识国内罕见。  该庙南北宽59米,东西长84米,两进院布局。遒劲有力的“三皇庙”额匾镶嵌于始建山门的门额上。中轴线建有乐楼、三皇殿。头院南建碑廊一处,北角设掖门,为一、二进院出入通道。两进院自然地平落差较大,故掖门前设踏步缓解。二进院三皇正殿座西向东,殿内正面供奉太昊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两侧配祀古代十大名医,南北山墙绘有与名医有关的故事。壁画色彩明艳,线条清晰,两侧耳殿左供财神,右奉牛马王。正殿门额上高悬木刻“三皇庙”竖匾一块,为明嘉靖进士四川按察使邑人梁明翰赠。丹墀下古松参天,旗杆悬斗分竖正殿左右。南北两侧庑廊各一排,现制钟鼓分置其中。  大殿对面是明清以来几经重建的乐楼,做工考究,雕刻华丽,高悬民国八年所刻额匾一块。-凸体金字“海市蜃楼”,由晚清书法名家秦龙光所书。乐楼天花板彩绘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神彩各异,栩栩如生。前后台间,镶嵌彩绘大块玻璃为整座戏台增添光彩,时有“玻璃戏台”的美誉,曾形成邑内外“为看戏台而看戏”的时尚。  三皇庙内多数建筑保存完整,该庙真实反映了道教庙宇建筑的平面布局,尤其是三皇庙正殿现存整体梁架及建筑部件仍保留元代遗构,结构简洁稳固,再现了元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建筑理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并有一定品味的文化底蕴。  三皇庙内所祀“三皇”,即伏羲、神农、轩辕。传说中伏羲画八卦而定四方,结网罟教民以渔猎;神农艺五谷而兴农事,尝百草群药圃;轩辕造农具,定节气。“三皇”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得到了中华儿女的广泛认同,历朝历代多有拜谒、公祭、民祭、祭拜活动连年不绝,香火旺盛历久不衰。  为弘扬三皇圣德,传承三皇文化,满足炎黄子孙祭拜始祖,以继承传统,繁荣家乡经济,贾家庄村委委员会承民心,顺民意,于公元二零零五年六月(乙酉年四月)完成重修三皇庙第一期工程。  电话:0358-7828220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   

胜溪湖森林公园

胜溪湖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胜溪湖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植物景观堤企为主的生态休闲公园,它西起张家庄水库大坝,东至迎宾路桥东200米,南邻樊家庄,北壤张家庄,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700—900米,占地1500亩。概算投资2.1亿元,目前累计投资1.8亿元。从2007年4月15日开工,历经14个月,完成一座车行桥、两座步行桥、15万平方米的河道、总面积5万平方米的四个人工湖等55个游乐服务单体工程;栽植乔灌木100余种、19万株、草坪7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亩。竣工后的胜溪湖森林公园由孝河景观区、中心景观区、滨河休闲区三大景观构成。  整座公园规划总投资3.4亿元,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8亿元。工程从开工奠基到竣工剪彩、正式开园,历经14个月。胜溪湖森林公园是一个彰显现代化园林风格、结合地域环境特点、突出植物景观特色的生态休闲公园。公园总体上由孝河景观区、中心景观区、滨河休闲区三大景观构成,目前有东南、西南、东北三个入口。园林绿化面积已达1200亩,160余种、19万余株乔灌木生机盎然,20万平方米草坪如绿色地毯。  公园的绿树草坪、亭台楼阁、假山瀑布、湖泊溪流景致如画;景观河桥造型别致,水面清澈,人工湖韵味独特,湖面波光荡漾,映透着孝义这座城市的灵动与魅力。公园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游览、健身的最佳场所,更开创了孝义市“一湖两岸”的城市发展全新格局,给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城市增添了新的魅力。作为市委、市政府为建设园林城市、宜居城市而倾力打造的惠民工程,它的建成展示了决策者的胆识和魄力,同时为孝义市今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电话:0358-7828220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孝河湿地是山西省2014年转型综改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山西省转型综改的标杆工程,它位于市区西南部,东起张家庄水库大坝,西至白壁关大桥,南至景观南路及沿河岸景观小路,北至时代大道。规划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3.28平方公里。目前,孝汾大桥西区已开放,面积约2.4平方公里。孝河湿地属黄土高原典型的次生湿地,是国内少有的集区域水利、城市湿地、生态文化、民俗景点于一体的主题湿地公园。  孝河湿地之胜,独在于水。水是湿地的灵魂。浩淼的水面,优美的景观,清新的空气,河湖水系相连,纵横交错,园内65%以上的面积是湖泊、池塘、河港、湖漾和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处处湖泊处处景”,夹杂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池塘,形成湿地独特的湿地景观。-  孝河湿地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湿地建立了完整的水净化、水生态、水环境处理体系。湿地在天鹅湖、芦苇池、菖蒲池、睡莲池、鱼跃塘设置了水系生态修复区和湿地生态观赏区。孝河湿地是鸟类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台,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孝河湿地之妙,在于人文。孝河湿地自古就是郊野隐逸之地,被文人雅士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尉公池、状元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六壁斜阳”等是孝义古十四景之一。湿地中生长着不乏数十年以上的老杨树。园区内古道、古树、古井随处可见,真所谓“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形成孝河湿地特有的人文景致。这里的古窑洞与古村落被文人墨客、摄影爱好者赋予了浓郁的人文色彩。它们的沧桑变迁,体现了孝河湿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柳林黄河三峡

柳林黄河三峡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黄河三峡景区景点众多,主打黄色、红色、绿色、古色四条特色鲜明的旅游线。  其中,以黄河三峡风情游为内容的黄色旅游是核心。柳林黄河三峡由黄河大峡、龙泉石峡、屈产峡组成,涛走云飞,美不胜收。屈产河与龙泉水分别从黄河两侧在同一地段注入,三河交汇,形成世界地理中十分罕见的水面十字路口。旁边就是天下黄河第一碛---土金碛,巨澜翻卷,浊浪滔天,蔚为壮观!黄河游艇冲浪是吸引游客的最大特色,徜徉母亲河是所有人心中的一个梦。乘坐游艇在黄河中尽情冲浪,安全又刺激!河中翻卷的大浪花,两岸的峭壁与奇石,山上飘下来的粗犷山歌,使人恍若画中,仿佛梦中。  黄色旅游线包括皮筏漂流、快艇冲浪黄河、豪华古色游船中观赏黄河、拜天然黄河母亲峰、观神鹰报警与黄河天书、转黄河九曲阵、体验黄河“野战”、感受黄河擂台,乘索道缆车跨越黄河……  红色旅游线包括坪上红军东征渡口、红军东征强渡黄河天险浮雕、三交镇红军东征纪念馆、-办公旧址、毛泽民办公旧址、山西省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旧址、党家寨刘志丹将军殉难纪念亭……  绿色旅游线包括景区千亩枣林休憩园、柳树林观赏园,情人谷内天壶瀑布,绿水碧波的沙滩龙泉池。游客可尽情串枣林尝鲜枣,体验农家乐。  古色旅游线包括历尽沧桑的闯王寨、古色古香的三交下塌上楼子院、113(一柏一石三)座庙,五哥放羊群雕等,令人可生思古之幽情。   

苍儿会生态旅游区

苍儿会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山西·吕梁山·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360平方公里,地处女皇武则天故里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距山西省省会太原仅80公里,全程1小时。  经济园区有着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这里森林葱郁,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空气达到国家空气质量等级一级水平,水质达到矿泉水标准,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2%,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83%。野生动物70余种,野生药材100余种,野生食用菜20余种,以羊肚菌、野生木耳为代表的绿色食品20余种,野生沙棘、杏、桃、核桃、葡萄等30余种树木满山遍野,四季飘香,因上述诸多植物种类而享有“北方植物园”之美誉。特别是具有一处始建于东汉永平10年的佛寺—东岩寺,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比洛阳白马寺还早1年,被誉为“民间第一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旅游价值。   

关帝山

关帝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在山西省吕梁山中段地跨交城、方山两县之间,有一个蕴藏着丰富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宝库,这就是距太原市150公里的关帝山(又称宫帝山、南阳山、三层崖)国家森林公园。该公园设在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园于1992午,面积56026.67公顷。    公园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关帝山主峰孝文山耸立在公园北端,海拔高达2831米,气象万千。园内生长的植物多达870多种,主要树种有油松、辽东栎、山杨、白桦、华北落叶松、醋柳、侧柏、云杉等。从海拔1300米的东大门至2830米的主峰,森林植被形成了由不同树种和其他植物构成的明显垂直景观带。公园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栖息繁衍着脊椎动物237种,其中以鸟类和兽类居多,如褐马鸡、金钱豹、原麝、金雕、鸳鸯、黑鹳、苍鹰、黄腹山雀等。此外还有无脊椎动物1100多种,称得上是动物的乐园。    园内还有多处引人入胜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主要有孝文古碑、云顶山、塔形古树、雄狮石、笔架山、天门山、文源亭、龙泉飞瀑等。惊险的风动石、奇特的二松抱杨、巧夺天工的松树壁巨石。    公园附近有著名的道教胜地北武当山、晋祠公园、武则天庙等多处风景名胜及刘胡兰纪念馆和驰名中外的汾酒厂,同公园的美景遥相呼应。关帝山主峰海拔2830米,峰峦叠嶂,地形复杂,沟壑纵横、环境多样、百溪合流,东部注入汾河、两部汇入三川河。     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茂密、风景优美、主要的自然景观有8处,即孝文古碑、云顶日出、龙泉飞瀑、古树宝塔、文源晚翠、笔架生辉、天门瑞气、胸狮夕照等,构成了优美的园林画卷,而惊险的风动石、奇特的二松抱杨,灼烤的赤壁崖以及松树劈巨石。更是巧夺天工,为关帝山森林公园增辉添彩。     公园是一个大然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凉爽宜人的-胜境中生长着大片的华北落叶松。在卧牛坪每公顷林木蓄积最高达700余立方米。居华北之冠。植物有870余种,依赖森林生存和繁衍着的脊椎功物237种.无脊椎动物1100余种,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就栖息在稠密的灌木丛中。金钱豹、原麝、金雕、鸳鸯,以及十几种猛禽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亦在此生存、繁衍后代。    公园附近有著名的道教胜地北武当山、晋祠公园、玄中寺、武则天庙等众多风景名胜,还有刘胡兰纪念馆和享誉中外的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集团,这些不同丰姿的胜迹遥相呼应、互为烘托。浑然一体。构成一个优美的景观群。     在公园中、从东大门海拔1300米至主峰关帝山2830米的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景观带,山下为大片的油松林。四季碧绿。海拔l600米处,是阔叶杨桦林,海拔l800米便出现针阔混交林、海拔2000-2600米则是以华北落叶松为主体的针叶林。再往上便是亚高山草甸带了、这里有灌木丛、有平坦的草甸。登上关帝峰主峰一览全貌,美不胜收。     公园地形多样。环境优美、森林茂密,水源丰富,为各种野牛动物生存、栖息、繁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这里有脊椎动物247种,其中兽类33种、鸟类177种,爬行动物11种。两栖动物10种.鱼类6种。其中包括黑鹳、金钱豹、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这里还有80余种食虫鸟,维护着森林的生态平衡。观鸟亭建在褐马鸡饲养棚旁,仿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造型而建造,供游人憩息和观看褐马鸡嬉戏。在八道口有一条丈余长、碗口粗的腹蛇、为使游人能观到此蛇而建亭.名为观蛇亭。近年偶然仍可观到此蛇。     在文浴河的源头建有文源亭、钢铁结构、仿古造型、机碧辉煌。游人在这深山密林里常会为见到这龙凤呈祥的六角亭感到惊奇。目前公园又建设了高38米的瞭望塔、顶部装有望远镜、游人可观察到园内任何地方,并能看到部分大型动物。     孝文山海拔2830米。位于公园北侧,据史料记载,公元417年,北魏孝文帝外出巡视,路经此地,时值盛夏、热不可当,故在此避暑3日、山由此得名;另一说文帝巡视.路经此地.其母在京城亡故、路途遥远,就地设灵堂祭奠,故名。     云顶山位于公园东北侧、海拔 2670米,是公园内第二高峰。云顶山上有一片广阔平坦的亚高山草甸。称为四十里跑-,相传孝文帝在此早观日出,晚送夕阳,午乘骏马射猎,其乐无穷。距森林公园2干米处,有块天然巨,其形似一头卧着的雄狮,周围是翠绿的油松和杨树、绿灌丛生,花草满地,石狮迎着西下的夕阳,虎视眈眈、跃然欲动,很是雄壮。     天门山位于八道沟、此处森林茂密,奇峰突起、怪石嶙峋,山势非常险峻。难以登攀。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八道沟、八道沟。沟沟天门山山陡.鸟难飞,獐难走、神仙欲过也发抖。"夏日雨后初晴.夕阳西下,茂密的-中蒸发的水汽在-山峰中飘荡.在阳光的照耀下和青翠欲滴的山林反光相映、烟雾缭绕的蒸汽变成紫色,整个山峰紫气横生,这就是关帝山著名景观--天门瑞气。   

卦山天宁寺

卦山天宁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位于交城县城北三公里处的卦山,距太原六十七公里。卦山,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著名旅游景点。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宇巍峨、华严道场而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  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卦山山峰耸峙,层峦迭嶂,古柏苍翠,千姿百态,衬托出古宁寺幽雅风姿。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创建,后经历代扩建与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山门内两廊有古唐碑、明铁碑、历代重修碑,书法或苍劲挺拔,或饱满稳健,功力颇深。清代,曾有人将“黄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栖之竹”列为华夏树木奇观。卦山古柏扎根于悬崖绝壁,钻岩抱石,姿态各异,著名的有龙抓柏、牛头柏、连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古往今来流传有许多神秘美妙的神话传说。  千佛阁内有元代铸佛像三尊,高6米,每尊旁胁侍铁铸弟子六尊,庄重清逸。阁内四壁置两层木阁,每阁各有坐佛一尊,惜已毁坏。虚堂在千佛阁后,斗拱支檐,飞翼起翘,五脊六兽,雄伟壮观。堂右有明铸铁钟,可声闻十里。大佛殿居寺院正面,殿内释伽牟尼像高踞佛台上。往后登一百九十八级石阶,可达重檐三层毗卢阁,在此俯视远眺,地藏殿、藏经楼、卦山书院、朱公祠、奶奶庙等历历在目。布局层次分明,殿阁错落有致。再上为石佛堂,建造精巧,别具匠心。附近关帝庙、三教堂、文星阁等建筑,有宋代米芾和清初傅山书写的匾额。寺外东向墓塔林立,庄重秀丽,另是一番情趣。  天宁寺位于中轴线南端,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66级台阶和石牌楼,突出了寺院的陡峭壮观气势。石牌楼古朴雄伟,前面镌刻“登彼岸”,背面镌刻“罗天接引”。66级台阶两侧石制柱头雕有数十个石狮。顺着66级台阶上去,便是寺院山门,山门上端横匾“第一山”,乃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所书。  进了山门,便是前院,有明代嘉靖四年(1525年)重建的千佛阁,面阔五间,重檐歇山绿琉璃瓦剪边,三面围廊,下有“龙云虎风”洞穿行而上。从“龙云虎风”洞上去,便是中院。中院开朗宽阔,气宇轩昂。正面大雄宝殿重建于清代嘉庆九年(1804年),保持了明代风格。殿内三尊金身大佛结跏趺坐,通身金妆,是释迦牟尼的三身佛像,为明永乐五年(1407年)之作品。  毗卢阁在后院,是天宁寺的最高建筑,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檐歇山顶,阁体明三层暗二层,下层四面檐柱,中层四面围栏,阁内上下层置木楼板,有木楼梯可登。殿中雕刻精细的大型佛龛之内有趺坐木雕像3尊,两旁有摩诃迦叶和阿难陀侍立。  西出“右吕”月门,有地藏殿和三教堂。地藏殿中地藏菩萨端坐正中,十殿阎君分列两旁。满墙面壁画以佛教六道轮回及十八层地狱中因果报应故事为内容。三教堂重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二层楼阁式,面阔三间,布瓦歇山顶,佛、道、儒三教主端坐殿中,这种布局形式极为罕见。  东出“左汾”月门,沿400余个石阶拾级而上,是卦山最早建筑石佛堂。内外两进院落,里院正殿为“宝灯王佛殿”,殿中有高达5米的唐代圆雕石佛,为我国唐代石雕精品。左右山墙二十诸天壁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堪称壁画之精品。  院中千年古柏上建有倒座观音龛一座,歇山顶,九脊十兽,制作精巧,是一座精美的古建筑模型。  2006年5月,卦山天宁寺作为唐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山西文物局)

左国城

  在今山西方山县境内的南村。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的匈奴汉国的都城,今仅存遗址。  历史左国城,春秋战国为白狄、皋落所居之皋狼邑,汉为皋狼县。从公元140年西河郡内迁离石起,这里建为左国城,南匈奴的首脑机关——南单于庭就入驻这里。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的核心基地,先后辉煌400多年,孕育了一支强大的“离石胡”人,在民族融合史上产生了里程碑的意义。  南单于庭入驻后,对这里进行了创造性经营。沿用并扩展了春秋战国和秦汉城池,背靠东部大山,面向北川河水。依山就势,构筑城垣,东、南、北三面环岗而筑,东城墙沿山脊线而建,内外双城,严密捍御。内城呈长方形,外城随地形呈不规则形变化。总体建设为内城、西城、东城三个部分,成为城套城、城包城,内外结合,互为照应的军事城防。最外围周长9932米,总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  这里作为南单于庭匈奴左部帅驻地,统领并督察匈奴五部军事。当时曹操把匈奴五部分布到石楼、汾阳、文水、忻州和祁县一带,其领导核心就在离石左国城。南匈奴统治集团在这里生活、开会、娱乐、研究内部事务,处理各种问题,协调五胡之间及胡汉之间关系。西晋惠帝建武元年(304年),南匈奴首领刘渊根据当时天人环境在此作了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认为汉朝时:我们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同甘苦共患难。当前的处境是:魏晋代兴,单于空有虚号而无尺土之业,各王侯都降同普通老百姓。当前形势和任务: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为我们兴邦复业提供了天赐良机!  于是,在晋朝皇族骨肉相残、胡人受压、天灾-、民不聊生的大背景下,一个以刘渊为皇帝的匈奴汉国迅速孵化出巢。刘渊在此发动匈奴起义,很快推翻了西晋王朝,统治了山西大部分及长安、洛阳等中原的核心部位。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内迁少数民族在内地建立的国家政权。由于胡人有了这样一块根据地,当时陕北、晋西北、晋东南的数十万胡人有了精神的依托,为少数民族混战和十六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位于吕梁山区深山大川的这个指挥中心,指挥着“五胡”千军万马东打西杀,争城掠地。又像一个神秘的剧场后台一样,“五胡”部族分别在此打扮一番,领了台词,便在中华大舞台上“乱纷纷,你方唱罢我来唱”,演出了“十六国”混战的活剧。  位于吕梁山东部的汾阳、孝义一带,则是对“离石胡”严加防堵。汾阳一带有六壁城,《水经注》云“南魏朝置六壁于其下,防离石诸胡,因为大镇。”《汾州府志》述,府北十五里有八门城,“刘渊遣将乔嵩攻西河,因筑此城,城有八门”俗名罗城。有板桥城,《郡国志》记“刘渊击刘琨于此。”孝义市有偏城村,《孝义县志》载,十六国时后赵离石侯以防西北诸胡筑城于此。由此可见“离石胡”威风当时,史籍不虚。所有这一切以及后赵、大夏国等都与左国城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当时的左国城在内迁胡人心目中成为中央圣地,其榜样的力量甚至鼓舞了后世的元蒙和满清统治者。  遗址今天,吕梁一带还有许多当时胡兵征战的遗迹。左国城城墙犹存,基本完好。左国城遗址就位于北川河中游,今我省方山县境内的南村。 据光绪《永宁州志》述刘王晖山,上有“饮马池”,曾是刘渊牧马场,“今渊祠尚存”。吴城镇上四皓村有刘渊行宫。卢城(今离石上楼桥村)为晋并州刺史刘琨所筑攻刘曜的城垒。马头山有刘琨庙,玉林山有石勒墓。直到一千多年后,这一带三十多村还组织庙会,祭祀“石勒爷”。  峪口镇  " 方山县峪口镇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部,东临武当山镇,西与临县喘水头毗邻,北与县城接壤 ;南与大武,离石相接 。面积占全县的1/4 。 方山县峪口地处吕梁山山腰,地势险峻,东倚关帝山,西南低,地形分山地、丘陵和谷地。东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关帝山、支顶山、武当山,石虎山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关帝山苍松翠柏,林木蔽天,主峰海拔2830米…… 详细++

吕梁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离石区 离石宝峰山 西华镇大草原景区 马茂庄汉墓群 天贞观 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 吕梁安国寺 吕梁体育馆 离石文庙 凤山道院 白马仙洞 果老峰水上乐园 胜溪湖森林公园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 玄中寺 孝义三皇庙景区
文水县 苍儿会生态旅游区 文峪河水库 刘胡兰纪念馆 狄青庙 武则天纪念馆 上贤梵安寺塔 文水汾泽湖 上贤遗址 则天庙 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胜溪湖森林公园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北武当山 卦山 碛口风景名胜区
交城县 卦山 果老峰水上乐园 玄中寺 关帝山 卦山天宁寺 四十里跑马墕 庞泉沟自然风景区 交城永福寺 交城山 庞泉沟红柳湾漂流 交城果老峰 南阳沟亚高山草甸旅游区 交城瓦窑遗址 竖石佛村摩崖造像 野珠沟龙堂洞 卧云庵
兴县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交楼申仙人洞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石楼山风景区 “四.八”烈士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峰厚崖 “四八”烈士殉难处 兴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胡家沟砖塔 蔡家崖纪念馆 玄中寺 胜溪湖森林公园 碛口风景名胜区 卦山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临县 碛口风景名胜区 晋陕黄河大峡谷 黑龙庙 碛口古建筑群 西湾民居 古村西湾村 碛口李家山民居 义居寺 善庆寺 临县中共中央后委机关旧址 乌突戌古城遗址 果老峰水上乐园 卦山 杏花村汾酒作坊 北武当山 孝义三皇庙景区
柳林县 柳林抖气河 柳林黄河三峡 柳林观音庙 柳林香严寺 黄河三峡母亲峰 柳林玉虚宫 玉虚宫下院 贺昌烈士陵园 吕梁昌盛农场 刘志丹将军殉难处 柳林三交镇红色景区 柳林双塔寺 柳林南山寺 坪上遗址 果老峰水上乐园 孝义三皇庙景区
石楼县 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 天下黄河第一弯 兴东垣东岳庙 石楼后土圣母庙 仁泉寺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北武当山 玄中寺 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 胜溪湖森林公园 碛口风景名胜区 卦山 杏花村汾酒作坊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果老峰水上乐园 孝义三皇庙景区
岚县 岚县面塑文化游 岚阳白龙庙 白龙山 秀容古城遗址 隋城遗址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杏花村汾酒作坊 卦山 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 玄中寺 孝义三皇庙景区 胜溪湖森林公园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碛口风景名胜区 果老峰水上乐园
方山县 北武当山 左国城 于准墓 南阳沟森林公园 庞泉沟 神龙沟旅游区 吕梁木楼 南村城址 方山鼓楼 贺龙中学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卦山 碛口风景名胜区 果老峰水上乐园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玄中寺
中阳县 柏洼山 上顶山 龙泉观 车鸣峪 黄土源 杏花村汾酒作坊 北武当山 胜溪湖森林公园 果老峰水上乐园 碛口风景名胜区 孝义三皇庙景区 卦山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玄中寺 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交口县 交口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 交口云梦山 童子寺燃灯塔 山神峪千佛洞 交口韩极石牌坊 龙华山风景区 韩极石牌坊及韩极碑亭 孝义三皇庙景区 碛口风景名胜区 北武当山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果老峰水上乐园 卦山 胜溪湖森林公园 杏花村汾酒作坊 玄中寺
孝义市 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胜溪湖森林公园 孝义三皇庙景区 临黄塔 孝义天齐庙 孝义普照寺景区 孝义慈胜寺 中阳楼 状元池 奎星楼 吕祖庙 龙天圣庙 卦山 玄中寺 杏花村汾酒作坊
汾阳市 杏花村汾酒作坊 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向阳匣景区 汾阳五岳庙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 太符观 酒都杏花村 汾阳后土圣母庙 汾阳文峰塔 杏花村遗址 汾阳报恩寺 堡城寺龙王庙 东龙观墓地 峪道河遗址 北垣底遗址 狄青墓

吕梁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