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吕梁 >> 方山县 >> 大武镇

大武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杨文蔚 (1914~2010)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杨文蔚,1914年10月20日生,山西方山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5月在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学习。1937年9月为山西国民兵杭日决死队一纵队队员。1938年9月任山西和顺县公道团团长。1940年4月任山西太行区第一办事处财粮科科长。1941年4月任太行区寿阳县县长。1943年8月在中共太行区委党校学习,任晋冀鲁豫边区财政厅审计科科长。1945年11月任太行区行署财政处副处长、处长。1949年1月南下,任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厅长。1956年6月任中共福建省委财贸部部长。1960年5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省委财贸部部长。1962年11月任华东局财贸办副主任。1966年12月“文革”中被审查。1974年4月任上海市粮食局革委会常委。1977年4月任上海市第一商业局党委书记、局长。1978年4月任上海市财贸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顾问。1984年12月离休(副部级,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2010年5月9日18时30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  [以上内容由"猪母狼马上的冰雪"分享。]

李玉良 (1921~2015)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玉良,原名李毓亮,1921年12月生于山西方山,1940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沁源县四区区长、县建设、民政科科长,临晋县三区区委书记;四川省潼南县政府县长、县委书记,遂宁地委-部部长、遂宁专员公署副专员、专员,绵阳专员公署副专员、专员,绵阳地革委副主任、行署副专员,省供销社副主任,省商业厅、省供销社顾问等职务。1986年5月离职休养。(中央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18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5岁。  [以上内容由"浮在空中的鱼"分享。]

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古称龙王山,位于方山县境内,吕梁山脉中段,南距离石市32公里,东北离太原216公里。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由72峰、36崖、24涧组成,主峰香炉峰,海拔2254米,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吕梁山的一颗明珠,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系我国北方道教圣地之一。  北武当山主峰四周几乎都是陡壁悬崖,只有一条人造“天梯”可攀。来到山脚下,过五里黄土、五里沙路,便是1400余级就山凿筑的石阶,凡险峻之处,设有铁索扶手。石阶一线叠置,从下仰视,宛如“天梯”。游人攀登,每一步都可听到悠扬顿挫的“石音”,形成独特的“石乐”绝景。沿着石阶,奇松异石、庙宇石刻,掩没在葱郁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间点缀,相映成趣。主要的山石景观有:古猿望日、石猪受难、九龙出洞、石象守山、天壶倾露、石羊朝圣、石龟下蛋、石虎、石-、龟蛇斗智等。最令人称奇的是“龟蛇斗智”奇观,相传神龟和青蛇不安心修道,互相格斗,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麈战,神龟节节败退,青蛇步步紧逼。其时,恰逢真武大帝返宫,见状,轻轻用手指一点,龟蛇便动弹不得,从此永久停留在这里,成千古一绝——“蛇石”虎视眈眈,“龟石”尾临悬崖,万斤重石,峭立崖畔,用力一推或经风一吹,便摇摇欲坠,令人心悬,所以又称风动石,为我国罕见的景观之一。主要的奇松景观有:鸳鸯松、迎客松、托天松、母子松等。最使人叹为观止的是“擎天探海松”,其松立于石阶半道,树身技分两杈,一直刺青天,一枝瞰群峰。近金顶登南天门石阶,旁边陡崖上刻有“乔松”二字,据载为清代道光年间永宁州牧王继贤手迹。现存乔松树桩直径近一米,可以想见其昔日雄姿。主要的悬崖峭壁有:千仞壁、舍身崖、鹰嘴崖等。还有呈垂直分布的植被,其色彩和花期随季节变化,给北武当山披上了“春粉、夏艳、秋红、冬白”的盛装。登临武当之巅,一览众山,但见远山苍茫,近日含黛,松风扑面,白云飘逸;只闻松涛阵阵,山泉潺潺,鸟语唧唧,似琴弦轻拨;夏秋之季,如晴空万里,金顶之下,丛林景观相间,似七彩织锦;白云远处,群山连绵,犹如万龙翻腾,极为壮观。  北武当山不仅自然风光绝妙,而且渊源悠久。据对现存的《永宁州志》考证,北武当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处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圣地,山顶建有玄天大殿。至于唐之前何时而建,尚待稽考。以后随着岁月嬗递,多数庙观都经过多次毁坏和修葺。其中仅明万历年间,就曾进行过两次大修,当时汾州府庆成王尤敬真武祖师,不惜花费巨金将登山道路改造成石阶,并将早已圮毁的玄天大殿修复一新,龙王山遂改称北武当山,一时鼎盛。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五月四日,玄天大殿被毁。雍正二、三年(1724——1725),在山头建无梁砖窑一眼(即正殿)。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事修葺,两年内山上玄天庙、0殿、龙王庙、灵宫庙和山下太和宫相继落成。道光二十八年(1849),金顶南天门修整一新,并在大门上刻了“武当山”三字。以后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又数次修葺。由此可见,北武当山的道教庙现建筑群,是经历了长达一千余年风雨变化遗存下来的,尽管现有建筑多系明清或近代遗物,但其表现了古老的历史渊源。其主要建筑有:对万神庙、灵宫庙、山神土地庙、二龙庙、乔松室、三官庙、火神庙、龙王庙、黑虎庙、玄天大殿和太和宫等。1984年5月,方山县人民政府为开发武当胜景,保护文物古迹,着手开发建设。1990年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1994年公布为国家第三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上级有关单位多次拨款,社会各界纷纷募捐,北武当山的制高点和道教活动的中心玄天大殿已修葺一新,檐牙高琢,铁瓦覆顶,新铸真武铜像威严端坐。此外,对万神庙等庙宇与石阶进行了维修,重塑神像,并新开辟了一条循环小路,入山口新建了一石牌坊。目前北武当山建筑群已初具规模。  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开放以来,先后有许德珩、启功、周而复、方毅、臧克家、溥杰、冯其庸、王朝闻、吴冠中等名人学者,题词作画,纂述作文,留下千古佳作,更添武当风采。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为北武当山古庙会期。其时,玄天殿前,香烟缭绕,风景区内,游人如云。据史载,唐朝时就“朝山进香者年复一年,久盛不衰”。近年来,随着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左国城

  在今山西方山县境内的南村。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的匈奴汉国的都城,今仅存遗址。  历史左国城,春秋战国为白狄、皋落所居之皋狼邑,汉为皋狼县。从公元140年西河郡内迁离石起,这里建为左国城,南匈奴的首脑机关——南单于庭就入驻这里。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的核心基地,先后辉煌400多年,孕育了一支强大的“离石胡”人,在民族融合史上产生了里程碑的意义。  南单于庭入驻后,对这里进行了创造性经营。沿用并扩展了春秋战国和秦汉城池,背靠东部大山,面向北川河水。依山就势,构筑城垣,东、南、北三面环岗而筑,东城墙沿山脊线而建,内外双城,严密捍御。内城呈长方形,外城随地形呈不规则形变化。总体建设为内城、西城、东城三个部分,成为城套城、城包城,内外结合,互为照应的军事城防。最外围周长9932米,总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  这里作为南单于庭匈奴左部帅驻地,统领并督察匈奴五部军事。当时曹操把匈奴五部分布到石楼、汾阳、文水、忻州和祁县一带,其领导核心就在离石左国城。南匈奴统治集团在这里生活、开会、娱乐、研究内部事务,处理各种问题,协调五胡之间及胡汉之间关系。西晋惠帝建武元年(304年),南匈奴首领刘渊根据当时天人环境在此作了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认为汉朝时:我们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同甘苦共患难。当前的处境是:魏晋代兴,单于空有虚号而无尺土之业,各王侯都降同普通老百姓。当前形势和任务: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为我们兴邦复业提供了天赐良机!  于是,在晋朝皇族骨肉相残、胡人受压、天灾-、民不聊生的大背景下,一个以刘渊为皇帝的匈奴汉国迅速孵化出巢。刘渊在此发动匈奴起义,很快推翻了西晋王朝,统治了山西大部分及长安、洛阳等中原的核心部位。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内迁少数民族在内地建立的国家政权。由于胡人有了这样一块根据地,当时陕北、晋西北、晋东南的数十万胡人有了精神的依托,为少数民族混战和十六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位于吕梁山区深山大川的这个指挥中心,指挥着“五胡”千军万马东打西杀,争城掠地。又像一个神秘的剧场后台一样,“五胡”部族分别在此打扮一番,领了台词,便在中华大舞台上“乱纷纷,你方唱罢我来唱”,演出了“十六国”混战的活剧。  位于吕梁山东部的汾阳、孝义一带,则是对“离石胡”严加防堵。汾阳一带有六壁城,《水经注》云“南魏朝置六壁于其下,防离石诸胡,因为大镇。”《汾州府志》述,府北十五里有八门城,“刘渊遣将乔嵩攻西河,因筑此城,城有八门”俗名罗城。有板桥城,《郡国志》记“刘渊击刘琨于此。”孝义市有偏城村,《孝义县志》载,十六国时后赵离石侯以防西北诸胡筑城于此。由此可见“离石胡”威风当时,史籍不虚。所有这一切以及后赵、大夏国等都与左国城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当时的左国城在内迁胡人心目中成为中央圣地,其榜样的力量甚至鼓舞了后世的元蒙和满清统治者。  遗址今天,吕梁一带还有许多当时胡兵征战的遗迹。左国城城墙犹存,基本完好。左国城遗址就位于北川河中游,今我省方山县境内的南村。 据光绪《永宁州志》述刘王晖山,上有“饮马池”,曾是刘渊牧马场,“今渊祠尚存”。吴城镇上四皓村有刘渊行宫。卢城(今离石上楼桥村)为晋并州刺史刘琨所筑攻刘曜的城垒。马头山有刘琨庙,玉林山有石勒墓。直到一千多年后,这一带三十多村还组织庙会,祭祀“石勒爷”。  峪口镇  " 方山县峪口镇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部,东临武当山镇,西与临县喘水头毗邻,北与县城接壤 ;南与大武,离石相接 。面积占全县的1/4 。 方山县峪口地处吕梁山山腰,地势险峻,东倚关帝山,西南低,地形分山地、丘陵和谷地。东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关帝山、支顶山、武当山,石虎山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关帝山苍松翠柏,林木蔽天,主峰海拔2830米…… 详细++

于准墓

于准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山西方山通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的路途中,有一个名叫来堡的村子。被康熙皇帝亲封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就出生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  时光流逝,历史仍清晰地记录着这位流传千古的清官事迹。目前,方山县境内发现于氏文物82件,征集关于成龙民间故事和佳话100多篇,于成龙墓地、故居、家祠等主要遗址尚保存完好。于成龙清正廉洁的事迹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方山和吕梁一代更是盛传,特别是2000年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后,更是轰动全国,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焦点。  于成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清廉程度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为什么几百年来一直久传不衰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他的过去吧。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方山县来堡村人,明崇祯十二年(1693年)举为副贡,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巡抚和两江直隶总督等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病卒于两江总督任上,时年六十七岁,谥“清端”加赠“太子太保”。于成龙在任几十年的日子里,都始终保持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被广大人民群众泛称为“于青天”、“于青菜”、有事例为证,在罗城连任县令六年多,离任时穷得连路费都没有。黄州八年,于成龙赴福建任职时仅有被褥一束,朝衣一袭,沿途以萝卜为干粮,直到后来当了富甲天下的江南封疆大吏,他仍布衣蔬食,被江南民众称之为“于青菜”。  康熙十七年间,于成龙任福建按察使,正值清廷为对付治湾郑成功抗清势力而实行“海禁”政策,当时清朝统治不顾连年民祸,民不潦生,常以“通海”罪名被抓入狱,使许多良民受到-,出现了一桩又一桩的冤案。于成龙到达此地后,不顾重重阻挠,主张重审,使无辜民众免遭残刑而释放,并发给贫困者回家的路费。于成龙亲民爱民,关心百姓疾苦,痛恨贫官污吏,凡所到之处,贫官污吏闻风丧胆,却受到百姓的爱戴,被老百姓称为“于青天”。于成龙在离任时,广大群众遮道相送,以泪相别。他死后,江南民众“巷哭罢市,家绘其像以祀之”。康熙亲撰碑文称他为“实天下第一廉吏”。  有关于成龙的清廉故事还有很多,你若有心的话不妨看看由王若东、刘乃顺、林祥三位同志共同创作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传》一书,或者亲历于成龙的故居——山西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相信你一定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收获。  电话:0358-6022440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来堡村   

南阳沟森林公园

  南阳沟森林公园位于东经111°15′-111°36′,南纬37°53′-38°11′之间,山西省吕梁地区境内。塞北五寨沟-南阳沟森林公园,山上森林植被覆盖总面积为57369亩,木材总蓄积量658202立方米,是山西省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森林公园。树木种类繁多有100多种,其中以油松、杨桦、落叶松、云杉为主,兼有灌木丛为辅。山中野生动物珍禽异兽随处可见,有1000多种,其中最珍贵的有金钱豹、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牦牛、狼、狐狸、鹿、狍子、山猪、蛇等。山上野生中药材有1000种,有上百种名贵药材:人参、灵芝草、沙参、鸡头参、党参、猪苓、黄芩、芪、柴胡等,山上一年四季山花烂熳、花开花谢,异彩纷呈。  南阳沟森林公园呈东南方向的峡长谷地,两边排列着两座山脉,就象一对夫妇头向东南,脚向西北横卧于此。南阳山庄、塞北五寨(伏虎山寨、任家峪知青山寨、卧龙山寨、南阳山寨、新窑山寨)就象六个婴儿卧在怀中,南阳天池之水终年哗哗地流淌,仿佛为婴儿们啍唱着一曲眠歌。  南阳沟森林公园在旅游业中尚属一片处女地。它有着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莽莽林区森林茂密,势如海洋,山脉纵横,层峦叠嶂,置身其中,犹如回到大自然怀抱,令人心旷神怡。但闻松涛阵阵,山泉潺潺,鸟语唧唧。春季百花争艳,夏季绿荫如盖,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时而晴空万里,白云点缀;时而云遮雾罩,雨帘掩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可形成集观光避暑、休闲垂钓、跑马狩猎、游船戏水、登山观日的综合旅游区。  南阳沟森林公园交通便利,通讯设施齐全,周边旅游景点遍布。209国道、太佳线、忻碛公路沟0会。距县城27公里、太原市136公里、古交市88公里。进沟公路及沟内移动通讯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与庞泉沟保护区隔山相邻,距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北武当山47公里,陕西佳县白云山138公里,忻州奇村温泉、顿村温泉、溶洞170公里。  电话:0358-6022440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   

庞泉沟

  庞泉沟风景区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处关帝山中,位于方山县北十公里处。山高林密,峰险景奇,山泉长流,鸟类群居,野兽出没,自然景-人。是以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要保护内容的森林生态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也是黄土高原上难得的一片绿洲。为全国八个鸟类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4.5公里,总面积达14430.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区内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3-4度,相对湿度为6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左右。区内峰峦叠嶂,林木参天,溪水潺潺,有植物60余科500余种,其中药材达200种以上,也是珍禽异兽栖息繁殖的良好场所。鸟类有15目40科150余种,兽类6目11科80余种,两栖爬行类10余种,昆虫上千种,菌类5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黑颧、金雕等。是人们避暑、疗养、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  孝文山海拔2830米,是关帝山主峰,也是保护区内最高山峰,以华北落叶松著称全国。除落叶松外,还有白榆、白桦、白杨等树种,林相整齐,单位蓄积量高,是山西境内经济价值最大的林区,其他野生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其中又有大量的党参,黄芩、甘草、菖蒲、连翘、桔梗、柴胡等药用植物。登峰远眺,一览众山小,翠绿荡漾,云雾缥缈,令人心旷神怡。  东侧为海拔2670米的云顶山,山顶草甸平坦、辽阔,黎明观日出,更令人感慨万分,留恋忘返。尤为壮观的是夏日“天门瑞气”:雨后乍晴,茂密的森林中水气蒸腾,在-上空飘荡的气团被夕阳斜照,与青翠欲滴的山林反光相映成辉,五颜六色,岚气弥漫。在交城与方山的分水岭上有一六角攒尖亭屹立,黄琉璃瓦作,庄重典雅,檐下悬有“文源晚翠”横匾。  站在亭中放眼观望,松涛滚滚,青山相叠,位于西北方向的“笔架山”形象逼真,山势险峻,怪石嶙峋,满山青松清秀挺拔,别有风趣。山脚下大沙沟内水声轰鸣,一股清泉从陡岩悬石上飞流直下而为文源,被树叶撕碎的光斑照耀在瀑布上璀璨耀眼,瞬息万变。掬一口饮之甜润凉爽,飘飘欲仙。不远处三株巨松一字排开,顶天立地,形似宝塔昂然屹立,树梢的松球随风摇动,恰似塔上悬挂的风铃,俗称“古树宝塔”,与“龙泉飞瀑”相映成趣,风景迷人。还有“雄狮夕照”、“凤凰视塔”等数十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使你惊叹大自然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和奥妙无穷。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   

神龙沟旅游区

  神龙沟是吕梁山、也是山西省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森林公园。  神龙沟旅游区位于方山县积翠乡以东10公里处,距吕梁市84公里。  旅游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这里山脉纵横,层峦叠嶂,森林茂密。公园内树木种类繁多,以油松、落叶松、云杉、杨桦为主,兼有各种灌木为辅,特别是落叶松在景区大面积存在,是吕梁山上最大的一块面积。山中有珍禽异兽各种野生动物多种,有山西省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等。山上有野生中药材上百种。  神龙沟旅游景区以美丽的自然景观著称。主要景点有:一个天池南阳天池,一大草原云顶山真武草原,四挂瀑布玉女瀑、冰瀑、水帘瀑、白龙瀑,一座山寺文山寺遗址,一座庙宇九天圣母庙,一个洞窟,“五座山寨”伏虎山寨、任家峪知青山寨、卧龙山寨、南阳山寨、新窑上山寨“九座奇峰”孝文山主峰、赫赫岩峰、云顶山峰、东笔架峰、西北架峰、五龙峰、狮子峰、万佛峰、玉女峰“十八条沟”。  门票/开放时间:30元   山西吕梁市  积翠乡  方山县积翠乡,在二000年撤并乡镇前称“方山乡”。因避与县同名,给来客带来诸多不便,加之为尊重历史沿革而更名。积翠乡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东临交城县、西毗临县、南依麻地会乡、北靠马坊镇。北川河纵贯南北,南阳沟、赤红沟横卧东西,总面积159.1平方公里(23.9万亩)。辖孔家庄、卧龙潭、积翠村、水神沟村、赤红村、代居村、东王村、凤翼村、邦罗村、莴苣沟村、刘家庄…… 详细++

吕梁木楼

  原名观音楼,在方山县大武镇。明景泰四年(  145)建筑,三层重椽、十字歇山顶结构。高5丈许,宽3丈余,内有观音、玉帝等塑像17尊。下边由16根木柱支撑,其中  4根直通楼顶。整个建筑为全木结构,严密精巧,造型美观。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村城址

南村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村城址(第六批国保)  时代:战国至晋  地址:方山县城南南村  城址始建于战国,先后为战国皋狼邑、西汉皋狼县治所,十六国汉刘渊起兵反晋在此建都,称左国城。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南北长约3.5千米,东西宽约2.5千米,总面积近900万平方米。战国的皋狼城位于中部,城址平面呈梯形。汉代的皋狼县城和十六国时期的左国城系皋狼城内外套城,内城继续沿用战国皋狼城。外城城址平面呈喇叭型。为加强防守,在套城基础上扩充城的东部——东城。南村城址独特的布局,为研究战国至晋的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方山鼓楼

方山鼓楼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  鼓楼(第二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方山县城南  鼓楼又称观音楼。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观音楼记》碑载,创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后又多次维修。1986年至1989年翻修时,将楼整体抬高1.5米。现存建筑除个别构件外,均为明代原物。  楼通高18.5米,平面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三檐十字歇山顶,布瓦覆盖,黑色琉璃瓦剪边。一层基础砖砌,高1.5米,上立柱16根。四面敞开,为十字通道。二层设平座,楼之斗栱形制因使用位置不同,也略有差异。第一、二层檐下三踩出单昂;第三层檐下单翘单昂出五踩;平座三踩出单翘。楼内现存彩塑2尊。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贺龙中学

贺龙中学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贺龙中学  贺龙中学(第三批省保)  时代:1945年  地址:方山县大武镇大武村  学校于1945年9月在贺龙元帅领导下于文水县成立,称“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贺龙元帅亲任校长。1945年10月迁驻方山县大武村。1945年7月1日改称“贺龙中学”。直至1948年夏扩建为“西北军政大学”后,校址随即南迁临汾。贺龙中学,以大武为本部。在静乐县设二部、朔县设三部。  设在大武贺龙中学本部旧址原为大武村最大的宫庙建筑,称“紫花宫”。内有真武大殿、配殿、过殿、戏台、献殿、道舍、山门等建筑十几座,占地约4000平方米。现由方山县直中学—贺龙中学(1985年复名)占用,保存较好。  贺龙 (1896~1969)  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由于……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贺龙 (1896~1969)  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由于……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大武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举人头村

----

大武二村

----

大武四村

----

杨家村

----

西相王村

----

保安村

----

东坡村

----

东相王村

----

相当村

----

雅湾村

----

武家村

----

大武一村

----

武回庄村

----

杨家塔村

----

新房村

----

店坪村

----

水沟村

----

石门焉村

----

阳和沟村

----

王家庄村

----

水源村

----

闫家山村

----

高家沟村

----

张家耳村

----

新洞上村

----

大武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