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 >> 钦北区 >> 长田街道

长田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八寨沟

八寨沟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寨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西北五十多公里的十万大山腹地的贵台镇洞利村境内,是钦州大寺江的源头河之一,属十万大山支脉大龙岭分水岭水系地处十万山北麓。八寨沟旅游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是新兴的优秀旅游度假地。八寨沟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丰富,可开展爱国爱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广西于2004年刚刚发现并着手开发与保护的钦州八寨沟风景区,与四川九寨沟一样,也有许多令人陶醉的景观。  八寨沟旅游区位于钦州西北五十多公里的十万大山腹地的贵台镇洞利村境内,是钦州大寺江的源头河之一,属十万大山支脉大龙岭分水岭水系地处十万山北麓,北面与邕宁接壤,西北面与上思、防城毗邻。景区东北至西南对角走向,东西跨地9公里,南北跨地11公里,,总面积3262.22公顷,交通方便,旅游资源丰富。八寨沟在钦州大寺镇至上思县四级公路往贵台乡方向的路边上。从高速路口下经大寺往贵台乡走约二十余公里,路边有明显指示牌。   距离南北高速公路二十余里,距离钦州至上思县二级公路仅是三公里多。进入景区道路,均是混凝土和柏油路路面,无高坡要道。   八寨沟旅游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21.3—22.4℃,最低温的月份在18—19℃之间,最高温月份在26.1—26.5℃之间;年平均雨量1203.6—2820mm,年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日照时数1783小时。  八寨沟是一块躲在深闺待人识的处女地,是一个幽谷探险、放飞夏日心情的清凉世界。  区内山峦重叠,云遮雾障,-茫茫,是广西东南部森林植被保护和恢复得较好的地带。八寨沟内,树木葱笼,小溪潺潺,景色秀丽而宁静 落差大小不同的瀑布随着山涧的延伸随时可见,流底深潭令人生畏。可容纳百人避风雨的仙人石屋、古老传奇的贼王寨,云绕山转营盘景观、仙女戏水潭、牛郎织女桥(古石桥),还有九曲十八弯的人造月亮湖和松虬藤缠、兽走鸟鸣、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等等,天然各色,大自然造化形成了八寨沟美山美水的独特旅游景观和稀有的砂页岩山涧地貌。  生态   奇石作底,清澈的泉水潺潺流过,8公里的谷内遍布着大大小小近百个石潭,这些石潭由低到高成阶梯式排列,形成了一个个天然浴池,大的深达三、四米,可容上百人同时戏水;小的如浴盆,只容一两人入浴。峡谷植被茂盛,树木葱茏,藤蔓缠绕,清清泉水时而从石板上汇成瀑布,时而从石隙间潺潺流过,景-人。景区植被基本属于原生态的原始灌木林,分布着铁柃格、湖榕木等数十种珍稀树种,以及金银花、黄杞子、枸骨藤等上百种珍稀药材。谷内空气清新,整个八寨沟俨然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炎热的夏天,进入谷内,犹如走进了一个清凉世界,呈现在眼前的尽是一片原始森林的绿色世界,炽热随之悄然而去。  八寨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如猴子、野猪、果子狸、穿山甲、蟒蛇,以及各种飞鸟、各色各样的蜻蜓等昆虫类。名贵植物有格木、紫荆木、铁棱格、观光木等等。八寨沟隐藏着一大批国家二三类重点保护的动植物。  游览    八寨沟有着长约8公里长的砂页岩山涧地貌,整个景区以水为主,夏季下雨较多,所以夏天无疑是八寨沟旅游的最好季节,但也因下雨较多而应选取择天气晴朗之日游玩。夏日的清清泉水,给人的感觉十分清爽,是避暑的绝佳之地。沟里的亚热带雨林竹林 清澈的山涧 瀑布以及大小各异的泉潭和奇特的沙页岩地貌形成了桂南没海地区较有知名度的,集探险 猎奇 休闲度假及避暑八寨沟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观光的旅游圣地。  贵台镇  贵台镇位于钦州市的西北部,距钦州城区53公里,是革命老区,上思至大寺二级公路(20214国道)在境内通过,北面与邕宁接壤,西北面与上思、防城毗邻,交通发达,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民情、民风淳朴,全镇共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23个自然村,157个生产队,总人口为32840人,其中壮族人口28463人,占总人口的86.7%,总面积为 206平方公…… 详细++

王岗山

  属十万大山山脉,主体处于广西钦州大直镇西境,面积1637公顷。王岗山山高坡陡,壁绝峰险,森林密布,云飘雾涌。险峻的山丘、丰富的森林和小巧玲珑的溪流是王岗山的特色。王岗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座,其中大龙山海拔994.6米,是钦州市第一高峰。  孙中山曾在这里领导过王岗山反清武装起义,我党领导的人民游击队曾在这里建立根据地。险峻的山岳、丰富的森林和小巧玲珑的溪流是王岗山的特色景观。最高峰大龙山海拨994.6米,为钦州市第一高峰,五指峰、王岗头、笔架山等海拔超过800米的山峰有15座,石壁林立,刀削险峻,云飘雾涌。海拔800米的平圩,地势平坦,两侧绝壁,恰似高山平台,内中岩石众多,高山短林,犹如天然盆景。  登上王岗山高蜂眺望,远处大海茫茫,附近城市隐约可见,足下群岭朝宗,气壮千秋。景区内溪流淙淙,清滢碧透,游鱼可数;青山掩绿水,山水相益彰。溪旁森林密布,绿树成荫,溪石裸露,美潭叠山,浅滩跌水随处见,流水飞花成瀑布。1995年批准成立为省级森林公园。  钦州市历史悠久,秦统一中国后,今钦州在当时属象郡地,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为钦州。明、清、民国时期历属广东省,1951年改属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1965年再改属广西,1994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    大直镇  大直镇位于钦北区西北部的十万大山脚下,距钦州市32公里,南宁至东兴、钦州至凭祥省道交汇穿镇而过,东与黄屋屯镇接壤,南与防城县相邻,北与贵台、大寺镇接境,西与上思县毗邻。全镇总面积370.5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8万多人。现有耕地面积5.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0万亩,旱地面积0.6万亩,森林面积36万亩。全镇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甘蔗、荔…… 详细++

钦州中山公园

  广西钦州市中山公园位于钦州市区一马路西侧。38路公共汽车直达。距市中心钦州湾广场2.5公里。公园建于1923年,始建时园内有“野香亭”、“五湖亭”、“钓鱼台”、“南湖水榭”以及一幢西式建筑楼房等。1934年“天涯亭”迁于此,1957年兴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经历数十年的历史变迁及城市发展,由建园时的5.3公顷到2003年时仅剩32.5亩。是钦州市城区唯一的集休闲娱乐、游览观赏和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公园。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种植有各种乔、灌木以及各色花卉。规划布局有儿童游乐园、老人活动(健身)区、游乐休闲区、动物观赏区、水上游乐区、茶座等。动物观赏区内有猕猴、孔雀、鹫、蛇等10多个品种30多只(条),并设有标牌,是开展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活动项目有海盗船、碰碰车、高空脚踏车等。革命烈士纪念碑、天涯亭等是主要名胜古迹。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钦州铭德生态园

  铭德生态园位于钦州城东郊金海湾东大街,黎合江往市区走400米处,是南宁、北海、钦州港、三娘湾交通要道的交汇点。  园区山青水秀,有铁索桥横跨湖中,山边竹木草棚,花香鸟语,集钓虾、烧烤、饮食、休闲、娱乐于一体,是旅游者周末的好去处。   

冯子材墓

冯子材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冯子材墓  冯子材墓位于钦州城东沙埠镇泥桥村东北的小山丘上,距钦州城13公里,周围群山环绕,满目青翠,景色宜人。主墓坐北向南,占地约1200平方米,庙式屋檐墓顶用长2米、宽半米的花岗岩刻成。檐下碑前有1对雕刻精致的盘龙石柱,墓前有3个长5米、宽6米的拜台,左右分列有文士、武将、狮、虎、马的石雕像各1对。它们比例匀称,造型生动,制作也精巧。墓前横列狮头石柱8根,4根长4根短,刻有对联云:“万里干城,一方砥柱;寸心金石,万世馨香。”在墓后约500米的公路旁,有一碑亭,亭内有象征官阶等级的巨碑1块,碑文为“大清诰授荣禄大夫建成将军太子少保衔贵州提督世袭轻车都尉加一云骑车尉冯勇毅公神道”。  墓碑上额为“功在-”,两旁对联为“遗爱岂独桑梓,勋名不让刘冯”。墓碑前有供案、台阶和地毯形拜台,气势雄伟。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久隆古墓群

久隆古墓群为广西文物保护单位。  久隆古墓群  久隆古墓群于1981年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久隆古墓群,已发现38座,主要分布在钦州城东北方向的久隆镇的上东坝村东南部,即水铺、新明、双墩、青草、新圩等村委会周围,而以新明、青草两地最为集中,距安州(南朝梁置)古城较近,一般为3公里~6公里。此外,在钦州市东侧的沙埠镇大雾山、铜鼓岭,钦州市北部的平吉镇古隆附近,也有发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钦州广州会馆

钦州广州会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广州会馆  广州会馆位于钦州市胜利路29号,市第一招待所内。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占地面积1180平方米,为砖石结构的单檐平房,主座分前后两大厅,厅侧为厢房,两厅间为天井,两旁为小客厅。厅室有壁画,栏杆、柱头有浮雕,窗格为瓷制花窗,地面为花砖铺垫。所有装饰高雅而精美。“广州会馆”匾额为清乾隆年间状元、书法家庄有恭(广东番禺人)书题再刻制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竹山古建筑群

竹山古建筑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竹山古建筑群  竹山古建筑群位于钦州市北部的那蒙镇内,是一组砖木结构、双面坡形层面的封闭式庭院建筑。  古建筑群原有15座,现存10座,大都占地宽阔、规模宏伟。如茂林堂,它包括司马第、中军第、大夫第和武馆等主建筑和花园、水榭、炮楼、地下室等附属建筑,面积达4050平方米。在居住、卫生、礼乐、防卫等方面都有统一的安排。辈份高的住在进深的居中处;客厅只会男客,另有专会女客的叫花厅;廊房的饭厅为佣人所用。明显表现了封建等级和礼制观念。古建筑群外表朴实,内部装饰却相当讲究。从内墙、封檐、雀替、门扇、窗格、山面、屏风顶、底梁、屋架顶及挑尖梁、梁罩等,均可看出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如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的赞府第,只是在挑尖梁作象鼻形及浅平雕略施单色,屏风顶是简单的几何排列,窗格显得线条重复;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的茂林堂,装饰艺术开始用封檐,作缠枝花状,木刻浮雕是单彩淡青;而其后的三德堂(建于清同治年间即1862年~1874年)、九如堂(建于清光绪年间即1875年~1908年),在艺术造型和色彩运用上就较为完美。仅九如堂,其内墙便有单色条幅花卉达40多米,不同内容的浮雕壁画70多幅。这些浮雕壁画内容都来自民间传说或历史典故,如“燕山教子”、“文王访师”、“郭府祝寿”、“龙凤抢珠”等,艺术上构图饱满,刀法流畅,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在防卫设施上,每个堂、第都有坚实的夯土围墙,墙上枪眼密集,四角炮楼高耸,有的还建有地下室,并设射击孔。像个独立的碉堡,而堂、第之间又可互相支援,连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竹山古建筑群是目前广西所发现的在一个自然村里古建筑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保存最好的典型,已引起文物、古建筑和旅游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新华社于1989年11月间曾作过报道。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长田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长田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