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 >> 凤山县 >> 乔音乡

乔音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黄伯尧 (1895~194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黄伯尧(1895—1944年),原名黄世芬,凌云县平乐(今属凤山县)力那村人,壮族。田南道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回平乐乡任教。民国十四年(1925年)5月到万岗甲篆巴盘小学任教,9月参加韦拔群在东兰举办的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学习,学习结束即回平乐发展积极分子并在海亭组织革命同盟,建立区、乡农民协会及农军武装,开展打倒-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活动。他先派农军10多人给平乐的团总班述澄打长工和当团丁,然后联系东兰韦拔群派黄大权率农军30人枪将班家包围,里应外合,把团总班述澄抓起来,缴获步枪32支。民国十六年(1927年)黄伯尧任凌云县农民协会主席。   1927年6月,上级派李正儒到黄伯尧家乡附近的西山弄京建立中共组织,1928年6月黄伯尧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凌云最早的党员。1929年11月中共凌云县平乐小组成立,黄伯尧任组长。1930年2月,中共凌云县特别支部成立,黄伯尧任特支书记。同月,凌云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黄伯尧任主席。1931年任红七军二十一师六十三团三营政治导员兼第六连连长。当桂系第七军军长廖磊指派百色区民团指挥官岑建英部和贵州军阀王海平部两个团向东兰、凤山苏区进犯时,黄伯尧利用黔桂两军的矛盾,以假文件使黔军团长冉举腾哗变,当晚冲入凤山县政府活捉了岑建英,缴其民团枪械,第二天又赶到芝山(今乔音)把正在那里攻打苏区据点的凤山县长罗文鉴和帮他的黔军参谋长杀了。黔军与桂军开展恶战,双方死伤数十人,黔军退向天峨被桂军伏击,岑建英逃脱。黄伯尧的巧计使黔桂军阀两败俱伤。   1932年,桂系军反复扫荡东、凤苏区,黄伯尧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被抓走,押到凤山的凤阳关险道时三人同时跳河自尽。黄伯尧忍着悲痛,和黄举平上贵州开辟黔桂边新区。   1935年5月,右江上游革命委员指定黄伯尧筹组中共凌凤边区革命委员会,并任边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后又任中共黔桂边委委员等职。   1937年,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黄伯尧出任平乐中心校校长并当选为县参议员,他想尽办法保护中共组织免遭破坏。   1941年,黄伯尧在凤山巴标山区发动反“三征”运动,至1944年,组建了一支250人枪的农民武装。广西省政府出动保安团及正规军一个营,又从凤山、东兰、万岗、凌云、天峨调民团共3000余人,分三路围剿反“三征”队伍。凤山县政府假意叫黄伯尧出面到巴标山区说服群众。1944年2月7日,当黄伯尧进到巴标山区,即被埋伏在那里的省保安大队长钟福标抓住,关在一间屋子里乱枪扫射,然后放火灭尸。黄伯尧牺牲时49岁。  [以上内容由"rsyy"分享。]

黄明政 (1908~1997) 开国大校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黄明政,1908年2月26日出生,广西凤山县江洲瑶族乡相圩村那雄屯人。又名黄明球。壮族。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1927年,黄明政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  1929年12月,黄明政参加百色起义,随即参加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明政历任排长、连指导员、红军大校第4分校政治部组织科总支书记、红17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6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二)  抗日战争时期,黄明政历任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政委兼党委书记。  1942年11月,黄明政进入中共西北局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  (三)  1945年11月,黄明政到达东北。同月,锦州保安司令部组建,黄明政任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了辽西地方武装的组建与活动。  1946年初,国民党军大举进犯热河解放区,黄明政随辽西党政军机关经义县、北票北撤。2月,中共热辽地委、专署、军分区在敖汉旗小河沿组建,黄明政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军法处处长、机关支部书记,从此转战于热辽大地达三年之久。  1947年1月起,黄明政参加地委常委会,参与领导了整个热辽解放区的创建、发展等各项工作。12月,参加了热辽地委在苗杖子召开的分区土改会议。会议决定组织三个土改工作团奔赴各地,领导土改运动。会后,与专员李杰庸等人一道奔赴朝阳、建平一带,领导这一地区的土改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948年底,热辽军分区撤销,黄明政调任热河省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四)  1950年11月-1952年5月,黄明政任热河省军事部副部长。  1951年,黄明政任热河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热河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  1952年5月,黄明政任热河省军区副政委、党委副书记。  1955年7月,黄明政任热河省军区预备第5师政委、党委书记。  1957年10月,黄明政任四川省重庆警备区政委、党委第三书记。  1958年12月,黄明政任广西省副主席(因病未到职)。  1962年,黄明政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  1964年,黄明政因病离职休养(享受正军职待遇)。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11月13日,黄明政因病在承德逝世,享年90岁。  [以上内容由"工人阶级"分享。]

黄明金 (1913~1975) 开国大校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黄明金,1913年10月出生,广西凤山县平乐瑶族乡力那村人。原名黄铭金。壮族。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大革命时期,黄明金参加了韦拔群、廖源芳领导的东兰、凤山农民运动。  1929年8月,黄明金参加平乐乡农民自卫军的武装斗争。同年12月,参加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随农军编入红7军第3纵队,先后任战士、班长、排长。参加了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0年11月,黄明金随红7军主力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历经广西四把、长安,湘西武冈和粤北梅花村、乐昌河等恶战。  1931年2月到达湘赣边苏区后,黄明金参加了湘赣边苏区的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同年7月随红7军主力东渡赣江进入中央苏区后,任红7军连长、红3军团副营长。  1934年10月,黄明金随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役。战后,任红15军团营长,随部东征和西征作战。  (二)  抗日战争时期,黄明金历任八路军120师359旅营长、教导队长,为保卫延安和发展边区大生产运动作出了贡献。  (三)  解放战争时期,黄明金历任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2师副团长、团长,参加了淮海、渡江、两广等战役战斗。1948年淮海战役中,获得军部通报表扬。  战争年代,黄明金先后六次负伤,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  (四)  新中国成立后,黄明金历任广西军区百色军分区代司令员、第一副司令员、广东省军区合浦军分区副司令员、南宁冶金矿山机械厂筹备处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副局长、区机械工业局副局长。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75年2月11日,黄明金因病在南宁逝世,享年62岁。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以上内容由"ttrryy"分享。]

黄冕昌 (1902~193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黄冕昌(1902-1934)  广西凤山人,壮族,1924年8月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百色起义后任红七军连长、营长。1930年随红七军北上江西,任红二十师五十八团连长、营长、团长。1932年到红军大学学习后,任红三军团五师十四团团长。1934年11月29日在灌阳新圩阻击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  [以上内容由"真理"分享。]

凤山世界地质公园

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总面积50平方公里,由三门海天窗群旅游景区、江洲仙人桥旅游景区、鸳鸯泉旅游景区、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洞穴博物馆、巴腊猴山景区、梦娥瑶寨景区组成,公园以岩溶地质为特征,分布有岩溶峰丛、峰林、水平洞穴、地下河、天窗、竖井、天坑、天生桥、边缘坡立谷、溶蚀洼地等众多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是中国岩溶地质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类型独特的国家地质公园,也是世界上大型洞穴厅堂数量较多、密度较大的世界地质公园。  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凤山是我国大型洞穴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拥有世界大型石笋群、世界天窗群、世界最高的地下溶洞峡谷、中国跨度第二的天生桥、千古之谜鸳鸯泉等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同时作为多民族县,蓝衣壮族、蓝靛瑶族、高山汉族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蓝”色地带;作为革命老区,凤山是书写着邓小平同志“百色风雷,两江红旗”历史的地方。  据介绍,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性、美学价值和教育功能的重要地质遗产,才能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10月3日,在希腊举行的世界地质公园新成员评审会上,中国凤山地质公园和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地质公园联袂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广西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景区。

江洲仙人桥

  江洲仙人桥  江洲仙人桥,位于凤山县城西南方向60公里的江洲瑶族乡凤平村,距江洲乡政府仅有1公里。它形成的地址年代为古生代二叠纪,距今已有2亿多年的漫长历史,为喀斯特地形地貌。它那秀丽景观画面已多次上了中央电视台和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河池日报》、《地质矿产报》也刊登过。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下凡,常与凡夫隔河对歌。一天,天公不作美,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狂风四起,即可倾盆大雨,山洪暴发,把仙女和凡夫两人全身衣服淋湿透,歌声也淹没在-之中,仙女急中生智,长袖一拂便形成一座大桥,把两人遮住,故现任桥由此得名。当地还有不少传说,有说此桥与天峨更新仙人桥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为人间更多相爱的人能成婚相伴,白头偕老,成仙后话为天生桥,引渡人间真情爱恋。当地老百姓传得最多的还是这么个故事:据说古时官府见江洲一带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拟在此设洲治。认为地灵必定人杰,后代子孙定能世袭祖业,飞黄腾达,富贵荣华,永兴不衰。但经风水先生勘测,却嫌土薄水浅,要出达官贵人,还要将龙赶来,有了为胸的龙脉,人才贵旺。要赶龙来,必须要将架设两座桥,否则龙脉就来不了。玉皇大帝听奏报,便派一队仙人斧子前来架桥。父子俩到此后商定,儿子在此架,父亲在凤平架,到时架好同时同时放炮向玉皇大帝报喜。儿子在天上时成天寻欢作乐,无所事事,老子很不高兴,现能来做番事业,心中欢喜。他料定儿子懒惯了,不会架得很快的,便悠然自得地喝酒作乐,不急不忙,相信会如期完成的。儿子对老子用老眼光看人,早就心存不满,这次便十分勤奋地干起来,让老子落后。他很快就把桥架好了,并不等老子通报,先放炮向玉帝报喜。这天老子在梦中被炮声惊醒,几乎不相信这是事实,他自己的桥才垒了一双桥墩呢,这小子就那么快?踉跄跑过来一望,只见儿子手舞足蹈,一座天桥如长虹飞渡,气象万千。老头叹道:万般能耐是后生啊!此后候江洲因此桥龙气十足,历来少年勤学上进,后生们也长得十分俊秀,老的都极推举和佩服年轻的。风水先生们说,这地方注定会发起来,要出的大贵人、大富翁的。人们对这座桥敬仰非常,在这里设庙宇,在这一带护林植树,让这里绿,让这里美,使龙气盎然,希能有求天应,努力地维护美丽山水,相信因此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更好起来。  仙人桥处于两山夹峙,桥两头连接两边大山,江洲小河和凤山至江洲公路穿于其下,俨然像一座天然拱桥。它跨度长118米,宽76米,高58米。从远处眺望,巍峨雄伟,气壮山河,在桥下观看,宽广无比,倍感心旷神怡。桥拱下面千奇百异的石乳倒挂,青藤攀援,栩栩如生,秀丽壮观。桥底两端有供游览的天然平台和岩洞,也就是传说的仙女和凡夫对歌的歌台和更衣休息的地方,这里阴凉爽快、处境通幽是夏季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和独有的避暑仙境。桥底下面江洲河缓缓流过,河水清凉碧绿,鱼翔浅底,农闲季节,壮、瑶族同胞常到此垂钓消闲,时常也钓上两三斤中的大鲤鱼,就地架锅烧煮,大享绿色食品的天然美味。  西端桥底有清末所建的建筑物永宁遗址,有光绪三十四年立的百色分司王王示石牌;在清朝年间,田州土府名士将此桥题为孔滴清岚,是田州八景之一。为纪念仙女下凡之地,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当地瑶、壮、汉族的少男少女都到此地搭擂对歌,寻找百年相好,这具有瑶乡特色的风俗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此天然美境,行人至此,无不拍手叫绝,确实是令人陶醉的旅游胜地。游者都会感慨地说,到了凤山,不游此境,那是一升最大的遗憾。

穿龙岩景区

  穿龙岩景区  穿龙岩位于县城内西北面,因其古时候为路人步行入城的必经之道而又名凤阳关。乔音河从其腹中流过。穿龙岩是由于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以及云贵高原地壳抬升作用形成,因奔腾数十里的乔音河下游流经松仁村进平包屯黑潭,从内龙山脚冒出一截后闯入岩洞直注县城,活象一条巨龙,隐而复现,穿岩入城,故古人名之日穿龙岩。其西南面石壁高约180m,130m处有一小溶洞,被称作凤山的“凤眼”,夕阳晚照,满壁金光,为凤山八景之一“丹崖晚照”。  穿龙岩南面洞口宽约80m,高约30m,其中河床宽约20m。整个穿龙岩最宽约200m(含河床宽度),深度为400m,最高高度约100m,洞厅面积4.15万平方米,排名中国第五,象一个巨大的会议厅,极为壮观,堪称一绝。洞内地形呈三级,高差约15m。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活动影响,洞内石笋、石柱等岩洞景观破坏较大,地面仅有三处较大的石柱,洞顶却到处可见悬挂的石钟乳、石幔、石笋。许多燕子在洞顶作窝,成群的燕子在空中飞舞。在穿龙内洞左侧岩壁有一长50米、高10米的石刻长廊,古今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手迹。清未南宁官客宋福基,到此挥毫道“大华山川";民国年间广西  省主席黄旭初云游此地,挥笔道“奇山妙水,俯仰清高"石刻字体刚劲有力。据说古代旅游家徐霞客曾在这里驻足留墨。  乔音河如同青龙沿岩道右侧峭壁之下,滩旋而激,水声如同春雷滚地,在洞厅内回响不绝。穿过穿龙岩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小说家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四面环山,景色宜人,数百亩田地镶嵌其中。乔音河从地下流出,穿过内龙流入穿龙岩。因人工发电引水而形成的瀑布断崖而下,如白练垂悬。游客穿过穿龙岩到此,有一种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前人曾有“路入岩中别有天,人间佳景异桃源”之赞,因此又叫做桃花源。  从桃花源穿过地下河(乔音河),就到了被誉为凤山  “小桂林  ”  的松仁村。这里峰丛林立,形态万千,似人面、如美人。加之竹影婆娑,云锁独峰,稻田碧绿,久加河、乔音河如玉带穿流其中,更是让人留连忘返。松仁月亮山更是令人叫绝,有诗曰:昼观山月亮,夜看月亮山!

万寿谷景区

  万寿谷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凤山县三门海镇坡心村,是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4A级景区。距南宁300公里,有高速公路,二级路贯通,行程4个小时左右;距桂林380公里,有高速公路,一级路,二级路贯通;距凤山县城20公里,距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县城40公里;距乐业大石围天坑群120公里。  丰富的钟乳石:这里的石花石毛形状多样、晶莹剔透,精美绝伦,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富贵花、有的像康乃馨......面积之广,目前居世界发现之首,天然形成,鬼斧神工,令世界地质保护专家叹为观止,并为此设立了石花石毛保护区。有学着为此感慨道:“五岳归来不看山,万寿谷归来不看石”。  神奇的地质奇观:喀什特地质遗址,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自然天成的景区,有天坑、天生桥、峡谷、天窗、石林......千万年变化形成,有180米大厅,巨大的天生桥。地下暗河可以漂流,充满神奇与变幻,山峻谷幽。景色冠巴马。  寿之源:真正的长寿源头,经三门海流进同寿山水景区,再流进巴马,形成地面明河,就是长寿母亲河盘阳河,这里蕴含很高的负氧离子,水质清澈,富含有益矿物质,令人心旷神怡,谷中钟乳石神似长寿老人,长发飘逸,长寿神神情悠闲,“不拜长寿神,枉称长寿游。”常游万寿谷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珍稀植物:谷中长寿草【学名报春苣苔】,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中的大熊猫,吸天地之精华,只能在极为洁净的益于延年益寿的环境下生长,极为珍贵,是万寿谷景区作为长寿养身胜境的强大标签。真可谓“谷中游一日,养生又延年!”  革命圣地:红七军兵工厂遗址。是目前保存最好,最原始的革命遗址,见证了历史的峰火硝烟。  

凤山鸳鸯湖景区

  鸳鸯湖景区  鸳鸯湖以风光秀丽、环境清幽雅静且富于神话传说而闻名遐尔。晚清名士罗云锦曾游此湖留下了这样一首诗:“鸳鸯湖水映碧天,岸柳曳-自春。识得此中真福地,更于何处觅仙乡?  鸳鸯湖位于凤山县城东部约1.5公里的凤凰山脚下,是两口并排、相隔30多米的大水潭。右潭水清澈如镜,水中游鱼历历可数;左潭水色浑浊,略呈黄色。当地群总称水色清澈的右潭为母塘,水色浑浊的左潭为公潭,俗称“公母塘”。两塘的水均从凤凰山脚下涌出。潭水常流不息,从不干涸。鸳鸯湖风景秀美,环境幽雅。  传说,古时候凤凰山上花木繁茂,百鸟仰慕,纷纷飞来筑窝安巢,其中有一对是凤凰鸟。山下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住有人家,男耕女织,生活幸福美好。一天,来了一个魔鬼,它使出魔法,使天不下雨,土地干涸,禾苗即将枯死,老百姓种下的庄稼颗粒无收,生活无靠。山上的那队凤凰鸟见此情景,非常气愤,飞来与魔鬼评理。但魔鬼毫不讲理,还试图施展魔法除掉凤凰鸟,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决斗,凤凰鸟终于将魔鬼叮死。老百姓非常高兴,纷纷来向凤凰鸟道谢,但他们一看田间的禾苗即将枯死,又皱起眉头。凤凰鸟看着老百姓愁眉苦脸的样子,沉重了片刻,便对大家说:“请大家放心,我们有不能法解决水的  问题。”说罢,往凤凰山脚下飞去。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山下即刻出现了两口清泉,泉水不停地喷涌出来,灌溉良田,抢救禾苗,形成水潭。人们明白这两口水潭即是那对凤凰的化身。为了纪念它们称这两口潭为“公母潭”,并流传了一首歌谣:“凤凰山上凤凰鸟,化为山下鸳鸯湖,鸳鸯湖水赐甘露,子孙万代得幸福。”

三门海生态旅游区

  三门海生态旅游区  三门海生态旅游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凤山县袍里乡坡心村,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典型的核心地带。距南宁300公里,有高速公路,二级路贯通,行程4个小时左右;距桂林380公里,有高速公路,一级路,二级路贯通;距凤山县城20公里,距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县城40公里;距乐业大石围天坑群120公里。  天窗,是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新族,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三门海景区的天窗就有七个之多,是串珠式天窗群,并列排成北门七星状,在世界旅游资源中是绝无仅有的,意大利著名的科考探险家诺萨里奥卢基里博士指出:“凤山三门海天窗群奇观,串珠式塌陷,兴山、水、洞、天浑然一体,时属世界罕见,独一无二”。  三门海亦因此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世界之窗”。三门海天窗群集山、水、洞、天为一体,蔚为壮观,神秘的地下河资源,奇妙壮丽的喀斯特湖,喀斯特泉、大型溶洞群、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的所有特征都集中体现于三门海景区内,够成了名副其时的喀斯特世界地质公园。  景区气候宜人,年均温度19度,冬暖夏凉,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000个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称。三门海坡心河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盘阳河流域长寿带的源头,景区内居民不到4000人,但有百岁寿星就有4个之多,寿星比例高达千分之一,可以说是世界上百岁寿星最密集的地方。

鸳鸯洞景区

  鸳鸯洞景区  鸳鸯洞位于凤山县城东面,凤凰山腰,海拔700余米,为云贵高原南缘岩溶中高位双层溶洞,洞中石柱、石笋、石幔琳琅满目,形态动人,栩栩如生,有龙腾虎跃,巨龙盘绕,大瀑奔流,也有奇浪飞溅,鸳鸯戏水,银碟飞舞。洞口高7.5m,宽12m,景观秀丽,仰可手指日月,俯可畅饮鸳鸯泉。洞长480米,最宽处320米,岩厅最高点52米,面积为2.5万平方米,洞内大厅规模宏大,排名中国第十。  从洞口进入便是第一层洞,游程迂回全长1200米,洞中乳石峥嵘,气势恢宏,奇石造形精妙,宏大之处,景含群山之状,气势磅礴,石笋高达36.4m,排名世界第二,象擎天巨柱直插天空,20m以上高度的石笋约15个,6m左右高度的石笋更是不计其数,在多处聚集形成了奇特的洞中石林景观。洞内最大的石幔高约15m,宽6m,颜色洁白,酷似飞流直下的瀑布,刹那间结成了冰柱,凝固在这美丽的鸳鸯洞中。

阴阳山

  阴阳山  阴阳山景区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城南部江洲村。距县城35千米,距南宁340千米,河池市180千米。南宁、河池至凤山公路均可通达。景点发育于石炭系黄龙组与马平组浅灰色中—厚层状含生物碎屑灰岩中,属岩溶象形山石,亦称鸳鸯山,由阳山和阴洞及其下的东泥大洼地组成,海拔约为540米。阳山位于东泥洼地东南角凤山—江洲公路边山坡上,山形棒状,似阳根挺立,基座直径100米×150米,座底海拔625米,往高处直径渐小,相对高度为171.9米。阴洞位于东泥大洼地西侧高150米的小山峰绝壁上,形似女穴,洞口高度约为山峰高度一半,呈裂隙状,与阳山隔着东泥大洼地相望。是由可溶性岩石—碳酸岩长期受雨水溶浊、侵蚀,加上生物作用形成的象形山石。

江洲地下长廊

  江洲地下长廊  江洲地下长廊景区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江洲瑶族自治乡境内。距县城45千米,距南宁300千米,距河池市160千米。南宁、河池至凤山公路均可通达。是全世界发育于二迭系可溶岩地层中第一长洞,整个洞穴系统发育有多个塌陷天窗和竖井。  目前已测量旱洞长度370000米。洞腔由巨大的廊道和众多大型厅堂组成,全洞洞道平均半径28.6米。共发育了25个地下厅堂,面积介于4000—18500平方米之间,其中8个大厅面积大于100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类景观主要为体量较大的石笋、石柱、流石坝、石田、穴珠等重力水沉积形态以及俏丽奇异的卷曲石等非重力水沉积形态物质。

河池小三峡

  介绍   小三峡既有长江三峡的壮观,又兼具漓江的秀美,峡谷两岸的山谷地带翠竹依依,同时分布着大片的野蕉林,而恐龙时代的植物“活化石”桫椤也生长其中,构成极具美丽的生态探险游景区;许多山峰上面天然自成许多凹陷进去的部位,是攀岩爱好者的绝佳选择场所,一打听,这里果真举办过好多次攀岩比赛;至于雄狮盼日、金龟盼日、蝙蝠展翅、莫一神像等惟妙惟俏的景点,则不时激起游人的阵阵惊喜呼声。       广西河池市

三门海天窗群景区

  介绍  凤山三门海旅游景区是目前世界洞穴协会确认为世界上唯一的水游天坑的景区,是一个自然景观、长寿文化和革命历史遗存融为一体的我区旅游具备国际级品位的旅游景区。  三门海天窗群规模最大、景观最奇特壮丽。这里发育有七个岩溶天窗(天坑),并以坡心地下河出口洞段形成的数平方公里面积的明湖和暗湖串在一起,目前有三个天窗由自然通道可乘船入内,使人感觉到山中有海、海上有门的神秘的感觉,“三门海”因此而得名。    广西河池市

凤山县革命烈士公园

凤山县革命烈士公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凤山县革命烈士公园  凤山是革命老区,是右江革0据地腹地的重要县份之一。为纪念革命先烈,建国后,凤山县委、县人民政府曾于五十年代在县城北边穿龙岩洞口始建一座陵园,六十年代又迁至县农业局后山重建。199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我县烈士陵园升格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区党委、区人民政府把新建凤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列入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之一,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时把烈士公园项目建设纳入城建总体规划加以实施。烈士公园会战项目征地35亩,建成纪念碑一座,修通公园四级路1.1公里,平整场地7000多平方米,砌石栏杆148米,铺石地板砖1400多平方米,植树造林200多株。纪念碑是公园的主体建筑,高度为16.8米,采用框架碑身干挂结构和上节三人组合雕像造型,其中碑座高10米,组合像高6.8米。烈士公园会战项目工程总投资216万元,其中上级专款70万元,干部职工捐款62万元,县财政拨款50万元,项目于2004年11月28日竣工。大会战结束后,在自治区民政厅等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县委、县人民政府多方争取资金,先后投入171万元,完成了包括陈列馆、休闲长廊、上山步道、凉亭等配套项目建设。如今,烈士公园已成为我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进一步提升了凤山县城的整体建设格局和品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红七军21师三门海秘密兵工厂

  红七军21师三门海秘密兵工厂  红七军21师三门海秘密兵工厂位于凤山县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三门海世界天窗群景区南天门天窗景点内,南天门是一个大溶洞,洞厅高100米,宽150米,为江洲地下长廊的一个天井,兵工厂距洞口约1.5公里的步道,厂房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厂区现遗存有工棚、厂房、少量生产材料、少量成品及生产用具等  ,洞口有一条80米的战壕遗迹。现为市级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基地。  1929年12月,-、张云逸和韦拔群发动百色起义,凤山农军被编入红七军二十一师。与此同时,县乡各级苏维埃政府还在根据地内组建地方性质的武装赤卫军,以适应土地革命和保卫根据地的需要。全县的赤卫军分布在九个区一百多个乡(村)。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赤卫军队伍的不断扩充,面临着0弹药不足,急需补充的问题。凤山县苏维埃政府按照红七军二十一师部的批示在凤山三门海开办了一座兵工厂,组织铁匠就地取材,制造粉枪、火药、翻装子弹,满足了红军战斗的需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三门海红七军21师秘密指挥部

三门海红七军21师秘密指挥部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三门海红七军21师秘密指挥部  三门海红七军21师秘密指挥部位于凤山县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三门海世界天窗群景区“天下第一窗”景点入口处左侧岩洞内,洞口有水洞相隔,极为隐蔽,洞的面积为80平方米,洞后又一条狭小和险峻的通道通往山上,现存有行军床、办公桌、警卫岗哨及相关文物,现为市级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基地。  1929年起,韦拔群为了有效地指挥凤山根据地的对敌斗争,在凌凤交界的坡心三门海天窗群内设立秘密指挥所。韦拔群、黄文通、黄明春等21师领导人,在这里运筹帷幄,共商歼敌大计。同年9月广西地下党通过俞作柏委任0党员李植华为凤山县长,10月下旬,李植华带领护送他的武装人员,从百色出发,经凌云进入凤山。行至离凤城不远的弄林屯时,被伪民团队长韦锦开武装阻拦,不得不折回平乐驻扎。韦拔群得知消息,便于12月初,在盘阳召开了武装占领凤城的军事会议,并把作战计划告知在平乐休整的李植华,该地由此成为攻打县城的前线指挥部。12月上旬,韦拔群指挥三路农军(廖源芳指挥的长里农军为一路,黄文通、黄明春指挥的本农区及盘阳农军为一路。李植华、黄伯尧指挥的平乐地区农军为一路),从东西两个方向攻城,激战一天  ,守城民团司令龙达遵见大势已去,便弃城而逃,农军占领县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红军岩

红军岩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岩  红军岩景区位于凤山县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县城南部5公里,是凤山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0年右江苏维埃政府诞生后,凤山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主席黄松坚在此领导凤山人民开展土地革命;恒里红军岩是广西革命史上影响很大的革命遗址,在广西档案馆、和百色起义纪念馆里均作为重要文物展示。1931年初,红军主力北上后,留守在凤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恒里屯的100多名红军、赤卫军,在连长黄德昌的带领下,携同革命群众1100多人,撤上恒里屯对河山腰上的一个大岩洞凭险据守,牵制敌军直至11月23日,恒里岩被敌人攻破,在近一年的恒里岩反围攻战斗中,红军赤卫军及恒里革命群众一共牺牲了374人。现在的红军岩还存有红军战士的遗骸。  登上红军岩远眺,群峰争秀;俯视则是阡陌人间,收成季节,一片金黄、蔚为壮观。景区新发现溶洞,洞中乳石峥嵘,气势恢宏,形态各异、琳琅满目;钙盐结晶,铺就一条银光通道,在灯光照射下,更显流光溢彩,是品味极高的洞穴景观。景区内拥有凤山规模较大的平原、峰丛;乔音河如玉带盘延山脚,与景区的山、洞、平原相得益彰,秋季一到,一片金黄,简直就是幅浑然天成的画卷。景区内融合了红色旅游文化和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提升了景区品位,丰富了旅游内涵,是一个绝美而又神圣的地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乔音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乔音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