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鄂尔多斯 >> 乌审旗

乌审旗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您想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美景色吗?请到承载厚重蒙古历史文明的察罕苏力德旅游区。被列为“中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之一的察罕苏力德旅游区距旗府所在地13公里,景区以察罕苏力德为中心,呈现分层环状分布格局。旁边美丽的查干宝力格河迂回蜿蜒,小河两岸草木葳蕤,牧草滴翠。一年四季都在查干宝力格河畔开展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马队迎宾、苏力德祭祀、祭敖包、牧户做客、骑马漫游、赛马、射箭、博克、乘坐勒勒车、湖中乘船、篝火晚会、民族歌舞、民俗表演、彩车-、美食品尝、沙丘日光浴、狂欢节等。那高亢的牧歌,苍劲的马头琴声将令您回味无穷。  乌审召旅游区位于乌审召镇政府所在地,距旗府所在地78公里,国家AAA级景区。主要由乌审召庙、牧区大寨陈列室和乌审召生态化工园区等景点组成,乌审召是鄂尔多斯四大召庙之一,也是鄂尔多斯佛教协会所在地,清朝康熙52年正式赐匾命名。2005年至2006年对寺庙进行大规模修缮以来,香客络绎不绝,到此感受乌审召深厚佛教文化的熏陶,无不十分恭敬地顶礼膜拜,共沾法喜。整个寺庙呈现出一派香火旺盛、幸福和谐、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乌审召庙每年举行6次大型的法会活动,其中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农历6月15日举行的集佛教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查木文化节。  

巴图湾景区

巴图湾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巴图湾景区   巴图湾景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AAA级景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最南端,与陕北高原相连,距旗府所在地90公里,水湾蜿蜒跌荡,湾长20多公里。河水清澈见底,河岸蜿蜒迂回,景色各异,林木苍翠,清泉欢畅;金沙与蓝天连成一片,有“塞北小江南”之美称。高岗、宋时轮、曹洞之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留下的足迹传唱至今。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批准建设于2012年12月,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部。公园内的湿地主要由无定河流域河流湿地及巴图湾水库湖泊湿地组成,北靠广袤的毛乌素沙地,南接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横亘在两大自然地理区的分界线上,南北景观迥异,森林、沙地和草地呈斑块状分布于公园水域两岸,公园内主要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构成,是我国少有的沙漠大峡谷湿地。  公园行政隶属于无定河镇和苏力德苏木,整体呈西南—东北向分布,包括无定河上游的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三岔沟湾、巴图湾水库和水库大坝下游到新窑卯水电站之间的河段,其中巴图湾水库两侧边界距库岸约500 米左右。建设面积3000.4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295.5 公顷,占总面积的43.2%。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了河套人文化、大夏文化和蒙古文化等人类古代文明。  对保护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无定河水源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水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生境,特别是河谷湿地资源为鸟类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我国候鸟迁徙中转、越冬和繁殖地之一。享有“大漠碧湖 飞鸟天堂”的美誉。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景观为主体,是我国少有的沙漠大峡谷湿地,上游无定河河谷曲折蜿蜒,雄壮幽深;巴图湾水库湖水清澈透亮,水面恬静开阔;周边沙地草原景观环绕,森林景观以块或带点缀其中,形成了由湿地(水域)、沙地、草原、森林组成的独特景观。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有植物162 种,其中有被子植物148 种,裸子植物9 种,蕨类植物2 种,菌类植物3 种。有水生和陆生脊椎动物163 种,其中候鸟62 种,占76.5%。  萨拉乌苏湿地公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 种,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4 种,为黑鹳、东方白鹳、金雕和大鸨;国家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 种,为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蓑羽鹤、长耳鸮、红角鸮、纵纹腹小鸮和兔狲,其中8 种为鸟类。主要分布于湿地公园南部的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三岔沟湾和巴图湾水库库尾地带。  人类总是逐水而居,江河两岸是人类最早的栖息地,也孕育和滋养了人类的古代文明。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无定河上游,地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碰撞、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的区域,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河套人文化、大夏文化和蒙古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农牧家乐

  农牧家乐  “农牧家乐”本是农牧民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牧区民俗文化及生活劳动特色,自发参与旅游业的一种方式。“今年,我们对‘农牧家乐’从业户进行了‘星级’式的科学整合,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和档次,让客人享受更好的服务,也有效带动了农牧民增收。”乌审旗旅游局局长王彩霞告诉记者。  乌审旗的“农牧家乐”从起步到现在,基本是自发自主经营,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发展参差不齐。2006年,乌审旗通过对全旗“农牧家乐”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后,三月份,制定出台了《星级农牧家乐评价标准》;四月份,组织部分“农牧家乐”户子赴呼市、成都考察学习;五月份,投入10万元制作了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大型广告宣传牌扩大外宣;六月份,统一规范了全旗“农牧家乐”餐饮标准。星级评定标准以经营服务场所的生态环境、建筑结构面积及风情、接待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对环境的保护为指标进行打分,满分为1000分,星级户共分三级,每年进行复核,根据经营情况升级或降级。  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嘎查“萨仁高娃牧家乐”是第一批二星级授予户。女主人萨仁高娃兴奋地说:“为了上二星级户,今年3月我专门装修了房子。6月份一个月,我就接待了30多批客人,毛收入达24000多元。”苏力德苏木塔勒乌素嘎查“十斤半牧家乐”女主人托亚说,自从开展了“农牧家乐”项目后,不但自家增加了收入,而且为周边的牧户增加了收入。据她介绍,每次招待人,她雇邻居炖一次手把肉给100元,唱一次歌给150多元,而且所用的羊肉等也经常和周围牧户订购。乌审召镇查汗淖嘎查的赛敖其尔搞接待已7年了,他说:“有了‘星级农牧家乐’项目的带动,来的人越来越多,估计今年我搞旅游接待的收入要比往年增加一到两倍。”  截至目前,乌审旗“农牧家乐”已发展到8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已纳入“星级农牧家乐”序列的23户,授牌星级户11户。上半年已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0万元。为使“农牧家乐”发展得更好,乌审旗还选拔出专门的“农牧家乐”旅游形象代言人和祝颂人员。  “现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正在扎实推进,2006年又是中国的乡村旅游年。”王彩霞说,“我们希望,‘星级农牧家乐’能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牧民根雕博物馆

  牧民根雕博物馆  骏马、骆驼、雄鹰、牛羊、马鞍、马头琴……在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嘎查牧民达布的家里,摆满了形态逼真的根雕作品。2006年,达布又在自家草场建设根雕博物馆,他想借此留住心目中的草原,并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达布的家乡乌审旗在毛乌素沙漠腹地,过去这里生长着茂密的鼠李树,如今大多都枯死了。生长在干旱地区的鼠李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为了给它赋予新的生命,达布选择根雕作为自己的职业。  “我的灵感是在放羊的时候突然蹦出来的。”今年36岁的达布憨憨地说。  达布在牧场上放牧羊群,无聊的时候便经常盯着那些形态各异的鼠李木枯树干和被风吹雨淋露出地面的枯死的树根,想像着它们曾经的枝繁叶茂。他雕刻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只啄木鸟。现在看来,那件作品是那么的粗略,只是有一点点的形似而已,但从那件作品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用家里的剔骨刀一件又一件,凭借着自己上学时的绘画基础,开始了根雕艺术创作,草原上的羊、马、骆驼、鸟儿、花儿,都是他雕刻的内容。  经他六年精心雕琢的作品《森吉德玛》,大气磅礴,浑然天成,在首届内蒙古赏石根艺展中获金奖。记者看到,一件《马鞍》的作品标价一万八,规模较小的作品售价也上万元人民币。达布前几年每年靠出售根雕、木雕和木刻作品,收入达十多万元,2006年达到了近60万元。  在自家的牧场上建一个现代化的根雕手工艺厂和根雕博物馆,将草原上的根雕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是藏在达布心中许久的一个梦想。因为他忧虑地看到,过去诸如鼠李木之类的树种在他的家乡几近绝种,而蒙古族一些传统的文化和艺术也正在无可避免地走向消失,他的孩子甚至都没有挨过马背。他想用根雕留住草原以及草原上正在消失的文化,并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2006年,达布划出一片草场,投资40多万元建起十几间平房和几个仓储间,基础设施建设已具规模,2007年根雕手工制作车间和展览馆将建成。

巴图湾水库

巴图湾水库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巴图湾水库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河南乡巴图湾村西约200米处,距旗政府所在地达布察克镇90公里。水库地处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的上游181.9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7′北纬37°29′。无定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长虫梁,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乌审旗86公里后又进入陕西,于陕西省清间县河口村汇入黄河,全长491.2公里,集水面积30261平方公里。  巴图湾水库上游85公里处建有陕西省靖边县的新桥水库,该水库上游流域面积1331平方公里,巴图湾至新桥水库区间面积3421平方公里,该区间支流水库、塘坝较多,只有四条支沟产流,产流面积为290平方公里。经分析计算该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244万立米,巴图湾水库多年平均来沙量为41.5万立米。  巴图湾水库主要建筑物有:土坝、明渠进水涵闸、明渠、竖井和漏斗、输水洞、压力钢管、泄水钢管、水电站、升压站。土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度305米,最大坝高34.7米,坝底高程1148.60米,坝顶经几次加高由原设计高程1180.60米加高到1183.30米,防浪墙高1.5米,墙顶高程1184.8米,坝顶宽8.0米。进水闸涵洞地板高程1171.60米,洞长25米,启闭机室地面高程1180.60米。明渠全长71.43米,比降1/5000,底宽4.2米,渠底高程1171.60米,渠背顶宽2.0米。竖井和漏斗为齿墙加止水连接,边坡1︰1.5,墙后弧形土坝,坝长42米,顶宽5米,墙后暗管排水,竖井是明渠渐变为输水洞的联接建筑物,内径3米,井深140米。输水洞为混凝土压力涵洞,洞径2米。电站3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800千瓦,年发电量570度,引水灌溉面积0.40万亩。库区内有渔场一处,有1100亩苹果基地,元鱼养殖场,门市部、加油站、防汛调度大楼、旅游局大楼等。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即“河套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们誉为“天然地质公园”,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沙漠大峡谷(长34公里),属典型的高原峡谷QP3地形和喀斯特地貌,是罕见的旱地自然奇观。峡谷内发现的包括34种哺乳动物和11种鸟类在内的庞大动物群,被学术界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景区以真、奇、幽为特点。瀑流飞溅,群峰竞秀,秀美如画,曲径通幽,苑如仙境;8大沟湾湾回水转,草木葳蕤,林果飘香,壮美如歌;峡谷步移景换,时迁景异,堪称世外桃源,天然氧吧,是您休疗养生、探险爬攀、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萨拉乌苏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境内萨拉乌苏河两岸,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为35000年左右。  这里先后发现有400余件石制品,包括用硅质岩原料加工的小型边刮器、尖状器与雕刻器等。人类化石有顶骨、额骨、下颌骨、股骨、胫骨及牙齿等共二十余件。最早发现于1922年的一枚小孩门齿,被称为河套人。脊椎动物化石包括哺乳类及鸟类等共45种,其中羚羊角化石多达300余件。  萨拉乌苏遗址丰富的石制品与人类化石为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晚期智人及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连续的地层剖面与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已成为复原当时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国家文物局)  

乌审召

  乌审召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政府所在地,曾为乌审旗最大的寺院,统辖全旗各寺庙。  乌审召始建于清康熙末年,由西藏-囊素兴建,时称囊素音苏莫(庙)。寺院内设三所扎仓(学院),即咱尼德扎仓、栋阔尔扎仓、纠得巴扎仓。共有殿宇24座,-住仓21间,主塔3座,附塔108座。另有分布于寺院四周的僧舍数百间,形成格局迥然、色彩缤纷的汉藏式建筑群。鼎盛时期-多达千余人。后来,文革期间中建筑物被拆,最后只剩两座小殿和一座白塔。1985年由政府拨出专款,修复经堂一座,现有少数常住-,且定期举行经会。   

独贵龙

  独贵龙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从今年5月开始组建文化“独贵龙”,到现在已建成31个,架起了文化站与文化户之间的桥梁。  文化“独贵龙”是以文化户、民间艺人为一体,以配合草原文化促进会和文化部门带动农牧民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间文化组织,上接文化站、文化室,下衔文化户,可弥补文化站服务距离远的不足,解决文化户实力单薄、能力有限等问题。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已建成的31个文化“独贵龙”档案现已建立,并已着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响沙湾

响沙湾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响沙湾旅游景区响沙湾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金三角地带,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居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金三角”开发区中心,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响沙湾于1984年1月被开辟为旅游景点,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年1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处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景区。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开拓,景区现基本上形成一村(一粒沙度假村)、一港(响沙湾港)、四岛(仙沙岛、悦沙岛、莲沙岛、福沙岛)的格局。响沙湾港是进入沙漠的必经之地,也是游客的集散地,从这里可以乘坐冲浪车进入仙沙岛、乘坐沙漠观光小火车进入悦沙岛。  仙沙岛是响沙湾游览项目最集中的地方,有沙漠探险与高空滑索,冲浪与秋千,轨道自行车,各种精彩刺激的体验活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游客。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惊险奇特的表演项目,高空走钢丝,环球飞车,刀山,吃火,喷火,还有果老剧场的大型演出《沙漠杂技大世界》在欢迎您。  乘着沙漠深处的火车可到悦沙岛休闲世界。在这能看到长长的驼铃商队,路过古老的蒙古部落,进入悦沙岛,在这里体验艺术与体育带来的愉悦,艺术体操、健美操、街舞、沙滩排球等。福沙岛度假村位于景区沙漠深处的福沙岛内,沙漠自然景观环抱,五彩蒙古特色度假村,专享沙漠深处私密空间。度假村酒店新奇舒适,设施完备的客房让您惊叹于是在沙漠深处,更可出门就已身在沙漠壮美画卷中,瞬间融入迷人的大自然怀抱。最有特色的,就属莲沙度假岛。这是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的让人真正放松的地方,入选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全球度假酒店中唯一的中国酒店,是一个放松身体和心灵的地方。莲沙度假岛上硕大的莲花酒店是地球上的唯一,不用砖、瓦、沙、石、水泥、钢筋而建造的绿色建筑,环保生态,是世界上最好的度假场所,被誉为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响沙湾 响沙湾 响沙湾 响沙湾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吉思汗陵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市70公里。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是位伟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蒙古包式的宫殿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 蒙古历史长卷巴音昌霍格草原八白宫宫帐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阿拉坦甘德尔敖包苏勒德祭坛铁马金帐群雕

释尼召旅游景区

释尼召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释尼召沙漠人工湖  鄂尔多斯达旗释尼召沙漠人工湖旅游景区麻落在达旗树林召乡草原村境内,距达旗旗政府所在地树林召镇7公里处。它南靠达旗耳字壕镇北界。丘陵沟壑区,距库布其沙漠旅游渡假村4公里,北接树林召镇,距昭君墓旅游点20公里,距我国西部最大的沙漠环境治理示范区恩格贝旅游景点30公里。西距210国道(一级公路)3公里,距亚洲最大的火电厂——达拉特电厂3公里。  达旗释尼召沙漠人工湖旅游景区占地面积5.4万亩,建设三处各具特色的浏览区。第一处位于沙漠水上乐园旅游景区的东南部壕庆河中上游,取名为壕庆河旅游景区。第二处位于沙漠水上乐园旅游景区的西南,它处于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库布其沙漠银肯沙脚下,取名为大沙森林游览区。内蒙古林业厅开发的3000亩高效林业示范区就在旅游景区内。第三处位于释尼召沙漠水上乐园景区北部(壕庆河下游西),占地面积3500亩,取名释尼召沙漠人工湖旅游景区浏览区。  地址:达拉特区旅游网

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

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2004年8月开始运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西南9公里处,是内蒙古中西部接待规模最大的草原休闲度假目的地。  景区草场视野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是由一个蒙古金帐和300多个蒙古包组成的蒙古包群。  “一心、两翼、六区”的布局突出了景区自然与人文资源特色。一心,即游憩集散中心;两翼,即民俗人文体验翼、草原自然风光翼;六区,即综合服务区、汽车营地区、民俗文化体验区、草原休闲娱乐区、草原休闲度假区、草原生态观光区六个功能区,整体景观如同一只展翅雄鹰翱翔在鄂尔多斯草原上。  观鄂尔多斯婚礼,看那达慕开幕,听古如歌表演,赏长调与呼麦;烤全羊、诈马宴、祭敖包、安代舞;热情篝火晚会、牧民人家体验……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您领略草原深处最原始、最淳朴的民俗风情!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

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度假区

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七星湖沙漠旅游生态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腹地,是一个以沙漠生态建设为主题、以沙漠资源和沙湖为依托、以沙漠生态旅游为亮点的度假型沙漠旅游区。  七星湖沙漠旅游生态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腹地,是一个以沙漠生态建设为主题、以沙漠资源和沙湖为依托、以沙漠生态旅游为亮点的度假型沙漠旅游区。  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总占地面积8.89平方公里,其中七星湖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芦苇湿地面积0.1平方公里,草原面积3.8平方公里。七星湖是黄河故道残留的冲击湖。由于七个湖泊呈北斗七星状排列,故得名“七星湖”,因此有“天上北斗星,人间七星湖”一说。  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这里尽是沙,奇峰耸拔,环立如障,这里全是湖,碧波涟漪,静谧秀丽。这里就是七星湖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齐沙漠腹地,距巴杭公路14公里,距110国道及京兰铁路60公里,距草原钢城包头市140公里,呼和浩特330公里,北京800公里,是以沙漠生态观光产品为主,集娱乐、休闲、度假、探险为一体的国家3A级综合旅游区。  其中的扎汉道图,东达道图,大道图(又叫伊克道图)三个湖统称为道图湖,这是神奇的传说赋予了它们浪漫的色彩,传说过去这里有一种水牛鸟,眼如饭碗,肢如木椽,体如牛身,在空中盘旋轻如羽毛,叫声如牛吼,发出“哞哞”的声音。许多飞禽走曾视它为怪物,只要看到它的影子便都躲起来,当地蒙古族牧民认为这种鸟能够人们消灾免难,带来吉祥,于是取名道图,译成汉语是“响”的意思。三个湖以沙山相隔,空气洁净,湖水清澈,犹如三颗蓝宝石镶嵌在库布沙漠中,湖内芦苇丛生,水产资源丰富,有十几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  地址: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  类型:湖泊沙漠戈壁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400-6789-168  官方网站:http://www.qxhly.cn/  开放时间:  8:00-18:00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度假区 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度假区 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度假区 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度假区 七星湖旅游区

油松王旅游区

油松王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油松王旅游区  油松王位于准格尔旗纳日松镇境内,据中国林科院专家1979年测定,该株大油松高26米,胸径1.34米,材积13.5立方米,树龄893年。中科院一位专家曾赞誉曰:“大兴安岭群林无首,准格尔旗一树称王”。根据树龄测算,  该树为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自然所生,为目前所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油松,故称“油松王”,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油松王生长在一个有沙的黄土高岗上,这里干旱少雨,四周丘陵起伏,植被稀少,唯有这棵大油松岿然高耸,苍翠挺拔。苍翠欲滴的油松王与四周贫脊的荒山秃岭形成明显的反差,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当地群众称之为“神树”,四时供奉,常年经声不断,香火鼎胜。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和七月十五为油松王庙会,届时各地游人云集于此,盛况空前。在油松王北近百米处还生有一株古柏,围绕两树建有一座大寺院,寺院分前后两院,前院设有三皇庙,后院设有松王庙、药王庙、经堂、祭台等。  纳日松镇  一、基本情况 纳日松镇位于准格尔旗西南部,东与沙圪堵镇毗邻,南与陕西省府谷县庙沟门镇和大昌汗乡接壤,西与伊金霍洛旗新庙镇搭界,北与暖水乡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0°19′15″—111°50′北纬39°15′38″—39°24′02″,全镇总面积838平方公里,辖19个村、201个合作社,有常住人口2.4万,外来流动从业人员2.7万。 二…… 详细++

乌审旗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嘎鲁图镇 奇金山 (1894~1945) 蒙古族 赵玉山 (1904~1949) 蒙古族 巴音 宝日勒岱 蒙古族 哈达奇·刚 蒙古族 奇文祥 (1931~2013)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巴图湾景区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 农牧家乐 牧民根雕博物馆 巴图湾水库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乌审召 独贵龙
乌审召镇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巴图湾景区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 农牧家乐 牧民根雕博物馆 巴图湾水库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乌审召 独贵龙
图克镇 奇金山 (1894~1945) 蒙古族 赵玉山 (1904~1949) 蒙古族 巴音 宝日勒岱 蒙古族 哈达奇·刚 蒙古族 奇文祥 (1931~2013)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巴图湾景区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 农牧家乐 牧民根雕博物馆 巴图湾水库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乌审召 独贵龙
乌兰陶勒盖镇 奇金山 (1894~1945) 蒙古族 赵玉山 (1904~1949) 蒙古族 巴音 宝日勒岱 蒙古族 哈达奇·刚 蒙古族 奇文祥 (1931~2013)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巴图湾景区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 农牧家乐 牧民根雕博物馆 巴图湾水库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乌审召 独贵龙
无定河镇 奇金山 (1894~1945) 蒙古族 赵玉山 (1904~1949) 蒙古族 巴音 宝日勒岱 蒙古族 哈达奇·刚 蒙古族 奇文祥 (1931~2013)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巴图湾景区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 农牧家乐 牧民根雕博物馆 巴图湾水库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乌审召 独贵龙
苏力德苏木乡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巴图湾景区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 农牧家乐 牧民根雕博物馆 巴图湾水库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乌审召 独贵龙

乌审旗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