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奇金山 (1894~1945)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奇金山,蒙古语名字叫哈诺墨拉,1894年出生于内蒙古乌审旗的一个台吉(贵族)家庭。 奇金山生活的时代,正是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从小受“独贵龙”运动的影响,对贫苦牧民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剥削压榨的贫困生活有着深入了的了解,并深表同情,逐渐有了反抗压迫和振兴蒙古民族的革命愿望。 1926年,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执行委员,著名“独贵龙”运动领袖席尼-又举起了“独贵龙”运动大旗,一度摧毁了封建王公在乌审旗的统治,建立了民主政权——公众委员会,从而控制了乌审旗的局势。奇金山积极参加席尼-领导的“独贵龙”革命,担任了格其罕达尔古(地方官名,相当于现在的乡长)。他任格其罕达尔古期间,处处为农牧民群众谋利益,为群众办了许许多多好事。他坚决拥护公众委员会的号召,积极废除苛捐摊派、奸商的公私债务、实行男女平等的婚姻自由。开始时,乌审旗地方武装需要的骑乘全部以派差马的形式解决。骑手们多不爱惜马匹,光骑不养,病的、死的日渐增多。奇金山见此情况提出建议:把派差马改为征马,既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又增强了骑手们爱惜马的观念。 1929年,席尼-被隐藏在革命队伍内部的叛徒蒙克乌力吉杀害之后,王公贵族重新把持了乌审旗旗政。在这十多年期间,奇金山在乌审旗保安队任连长、第四中队长和西蒙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第一大队长。他虽然是乌审旗军界的中级人士,但由于受席尼-革命思想的影响,对王公贵族的特权极为不满,时时刻刻想着救助那些受苦受难的群众。因此,奇金山受到了乌审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人们亲切地称他是“山孔白纳”(即善人)。 1935年12月20日,毛泽东代表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发表了著名的《对内蒙古人民宣言》,宣布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少数民族进行抗日斗争的统一战线政策。共产党员赵通儒、曹动之、田万生等奉派到乌审旗开辟工作。他们把《宣言》译成蒙文,进行散发和宣传解释。奇金山进一步了解了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主张,思想认识日益提高。 1936年秋的一天,已和共产党建立联系的乌审旗保安队副官奇国贤带领奇金山到掌高图,与从事蒙古民族工作的共产党员曹动之等会面,并结拜为生死兄弟。从此以后,奇金山在艰难的环境中配合中共乌审旗工委做了很多工作。 1938年8月,中共乌审旗工委提出了“乌审东西上下一心,拥护王爷领导抗战”的口号,全力开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早在七七事变后,伊克昭盟的形势危急,七旗王公中有的公开叛变投敌,乌审旗王府也派人去包头和日伪军暗中联系。此时,奇金山与奇国贤等进步人士一起,旗帜鲜明,坚决反对王府的妥协投降主张,为维护共产党与乌审旗王府的抗日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底,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0。驻伊克昭盟的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人民武装的抗日活动横加干涉,制造摩擦。在这期间,国民党散发传单,大肆贩卖-理论,叫嚣“共产党不需要存在”。在国民党-声浪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奇金山积极抗战,为中共乌审旗工委的工作提供方便。他和奇国贤居住的朝岱、大??及西公商一带,成为工委同志们工作和隐蔽的安全地方,被敌人视为“红区”。 1941年冬季,蒋介石为了加强对伊克昭盟的控制,派陈长捷任伊克昭盟守备军总司令,同时调其嫡系部队第二十六师何文鼎部进驻伊克昭盟。陈、何到任后,大肆推行-灭蒙政策,排斥中国共产党及八路军在伊克昭盟的力量,破孩有抗日民主思想的进步人士,恶狠狠地加强对蒙古民族的压迫、掠夺。不到一年时间,制造了多次流血事件,控制了各旗地方武装,以派协赞专员等方式将其反动统治伸展到了全盟各地。他们不顾连年荒旱,横征暴敛,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何之流倒行逆施,尤其是1942年末,具有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乌审旗西协理奇国贤被害和伊克昭盟守备军总部的又一次强行征派等等,使奇金山的思想受到了很大震动。 奇国贤是奇金山的本家兄弟,抗战暴发后,协助中共乌审旗工委做了大量工作。奇国贤被捕期间,奇金山四处奔走营救,还去过陕坝向傅作义求助,均无济于事。这许多血的事实教育了奇金山,使他认识了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日的-嘴脸。 乌审旗连年灾荒,粮食十分缺乏,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可是,伊克昭盟守备军总部还向乌审旗征草、征畜,必须缴粮3000石、骆驼100峰。面对此种掠夺,乌审旗人民群众群情激愤,奇金山尤为愤怒。对此才能鉴别好与坏,事实使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待蒙古民族才是真正平等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走蒙古民族才能获得彻底解放。 1943年2月,蒋介石亲自拨给陈长捷百万巨额军垦费。陈成立了自任督办的屯田督办公署,打着抗战的旗号,为解决军队粮饷,宣布在伊克昭盟垦地30万亩,以武力强制各旗实行。实际伊克昭盟大部是纯牧区,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以游牧为主,垦牧场,就等于断了牧民的生路。所以,全盟蒙族各阶层一致起来反对垦荒。这时,奇金山因“通共”嫌疑被解除了西蒙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第一大队长职务。他密切注视着敌人的动态,同时加强了与共产党的联系,积极准备武装抗垦斗争的组织工作。 1943年3月26日,天刚刚亮,扎萨克旗保安队官兵和牧民群众首先举起了反抗军垦武装起义的大旗。国民党当局采取了-,-笼罩了鄂尔多斯草原。 奇金山在与敌人斗争的关键时刻,不畏-,挺身而出,率领西乌审保安队和东乌审部分官兵发动起义,响应札萨克旗军民的武装斗争。4月10日,起义官兵在大石砭庙集中,奇金山作了慷慨激昂的讲演。4月11日,起义部队开始向王府进发,同时派先遣人员与王府驻军联络。4月15日,在王府驻军的接应下,起义部队顺利占领了旗府,逮捕了30多名国民党官员、-、特务,捣毁了特务电台,摧毁了国民党顽固派在乌审旗的反动统治。 起义成功了!这是继席尼-革命后的乌审旗蒙古族人民的第二次武装革命。好消息传遍乌审草原,群众纷纷来投奔起义,短短几天,起义部队就发展到近千人。在中共乌审旗工委的指导下,奇金山马上进行这支武装的扩编与改组工作。为联合各阶层一致抗日,他以博大的胸怀推举政治上暧昧的护理札萨克奇玉山任起义部队司令。起义部队取消了西蒙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的番号,仍称保安队,下设四个团,奇金山担任了第四团团长。数天后,这支武装在麻失库联与准备抄袭札萨克旗起义军民的国民党第二十六师的一个团遭遇,激战了几昼夜,歼灭了部分敌人。 乌审旗军民的武装起义,特别是国民党军麻失库联的失利,引起了陈长捷、何文鼎的重视,他们立即调遣军队,成钳形攻势,从梅林庙和乌拉图拉海前往镇压。敌人压境,奇金山带着全旗人民的期望,急驰到定边求援。中国共产党对“伊盟事变”十分关注,对扎、乌两旗人民的武装表示坚决支持。定边之行,使奇金山深受鼓舞。后来,他率起义部队顽强抵抗,与敌相持达半个多月。为了保存力量,乌审旗起义军民于5月初主动撤退,敌于5月5日占领旗府。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敌对起义军民进行了疯狂的“追剿”,致使起义部队中不少中上层人士发生动摇。保安队司令奇玉山竟公开投靠了国民党陈长捷。奇金山率领仅剩下的一个团的兵力撤往乌审旗西部地区,以陕甘边区为依托,继续坚持游击斗争。 6月上旬,奇金山率部队退往位于红柳河南部的巴图湾一带休整。巴图湾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在这里,起义部队得到了妥善安置和保护,并在党中央、毛泽东的关怀下,解决了0弹药及被服粮草等困难。这使奇金山再次感受到共产党的温暖,革命意志愈坚。他率领部队与八路军骑兵大队互相配合,并肩战斗,在昌汗圪台、舍登滩等地粉碎了敌数次进攻,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这期间,国民党曾多次派协赞专员慕幼声、东乌审部队参谋长陈植居等西来,妄图胁迫奇金山投降,均被严词拒绝。 1943年10月,国民党当局在全国民主力量的一致谴责下,-接受了起义军民的基本要求,沙克都尔扎布和扎萨克旗起义军民得以重返故乡。同时,奇金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所属部队改编为乌审旗骑兵团,任团长。 在中共-工委的领导下,奇金山率领改编后的这支武装,在党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依托陕甘边区,在乌审旗西部的大古砭、小石砭、尔林川、舍利、朝岱一带建立起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1944年10月,党组织安排奇金山赴延安学习,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学习之后,他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废除了打骂制度,实行官兵平等,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需用品除0弹药被服外,全由部队生产自给。他还要求党组织派政治指导员加强部队的政治工作。由于整顿,部队的军政素质大大提高,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他积极参与群众抗日团体——蒙汉抗敌联合会的领导工作,为加强根据地蒙汉民族间的团结做出了贡献。他特别关心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想方设法资助中共乌审旗工委开展办商店、筹建小型毛织厂和酒作坊等。 奇金山及其所属部队为了巩固西乌审根据地,坚持乌审旗西部地区的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国民党顽固派把奇金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几次想杀害他。 1945年春节前夕,国民党顽固派以50万元的赏金收买了少数视钱如命的坏份子,密谋杀害奇金山。2月16日(农历正月初四),敌人趁骑兵团的干部战士大多数回家过年之际,把留守在团部的奇金山残暴地杀害了。奇金山牺牲时年51岁。 噩耗传遍了乌审草原,牧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都想再看一眼被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山孔白纳”。指战员们含着极其悲愤的眼泪催马赶回团部,向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战斗过的-告别。 1945年5月4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和蒙古同学会在延安成吉思汗陵堂举行追悼大会,-主祭,向这位蒙古族的“抗战与-的英雄”致以沉痛地哀悼。5月8日,-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悼念奇金山的文章,赞誉奇金山是“西乌审的坚决抗日、有民主思想、深得人民爱戴的一位进步将领”。 [以上内容由"静帆"分享。] |
赵玉山 (1904~1949)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赵玉山(蒙名巴图其劳),1904年出生于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父亲在王府任职。1924年,赵玉山全家迁居乌审旗沙尔利格苏木。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后经王府任仕官的父亲多次推荐,赵玉山于1932年被正式任命为王府秘书。这期间,学习上他以能者为师,学而不厌,孜孜不倦;工作上克勤克俭,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勇挑重担,颇受好评。 1936年,赵玉山原先的邻居毛罗扎木苏得知党中央在定边设立蒙古工作委员会,便前去寻找探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在那里,他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回来后,毛罗扎木苏给赵玉山讲解定边之行的见闻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分析当时的形势。这使赵玉山逐渐认识到,要解放贫苦的牧民群众,就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 1937年2月16日,由毛罗扎木苏组织的乌审旗第一个蒙古族各界人士代表团赴延安观光。代表团一行30余人,以赛毕勒格和赵玉山为正、副团长。2月21日到延安后,受到延安党、政、军、民各界的热烈欢迎。毛主席、朱德等中央-几次接见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和他们进行了诚挚友好的谈话。这次代表团赴延安参观学习,在乌审旗蒙民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全旗的革命活动,唤起了蒙古族人民抗日救亡的热情。 1943年4月6日,奇金山在西乌审率部起义,赵玉山积极参加了组织工作。该部起义后,赵玉山被委任为军需副官,并受奇金山委派,同石玉山、阿日并巴雅尔到河南(现属乌审旗)地区与八路军负责人曹动之、曹布诚等会面,汇报起义情况。 1945年3月,西乌部队扩编为西乌保安司,赵玉山被任命为秘书长。接着被派往延安学习。通过学习,使他了解了当时国内外的基本形势,掌握了一些军事知识,并参加了延安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蒙古族同学会及在延安的蒙古族为奇金山举行的追悼大会,受到很大鼓舞和鼓励。归队后,他把从延安带来的0全部分给战士们,并向战士们传授了在延安学到的军事知识和所见所闻。从此,他主要协助领导制定部队作战计划,使学到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和政治素质。 1947年3月12日,西乌部队第一大队大队长铁木尔叛变投敌。由于内外形势所逼,西乌审部队随即撤到靖边。4月1日,乌审旗工委在靖边县王家汗沟召开了工委扩大会议,决定保留西乌部队,继续开展游击战争,并决定部队军事行动由参谋长奇福缘(布音依布格)和秘书长赵玉山全权负责。 1947年5月5日,伊盟工委决定将各旗的革命武装统一编成伊盟蒙汉支队。西乌部队被编为蒙汉支队第二大队,但仍保留西乌部队建制。赵玉山仍任秘书长。 1947年后半年,赵玉山又不顾病魔缠身随部队在河南一带打游击战。后来,他的病情逐渐恶化,组织上派两名卫兵护送他回家疗养。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病情刚刚好转,他就带着卫兵,经过千辛万苦在陕北吴旗找到了部队,参加了冬季三查整风整训运动。 1949年2月10日,东乌审和平起义。原乌审旗警备司和保安司共八个连,经过整顿,统一编入伊盟蒙汉支队第二大队,赵玉山提任为支队长。他率领这支部队,在蒙汉支队的统一指挥下,在郡王旗通格朗一带多次作战,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武装,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8月10日,乌审旗人民政府成立,赵玉山被选为委员。 8月13日,曾被我军俘虏的国民党伊克昭盟警二区少将司令奇玉山从延安回到旗里。9月21日夜晚,奇玉山经过秘谋策划,纠集旧部发动了武装叛变。旗委副书记兼第二支队副政委石玉山在激战中壮烈牺牲,伊盟第二支队队长赵玉山身负重伤,并被人毒死。 赵玉山牺牲后,伊盟军区领导对赵玉山的一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从西乌部队到蒙汉支队,从伊盟支队到伊盟军区,赵玉山和石玉山经历了伊盟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伊盟人民,献给了中国革命”。“他们是蒙古人民的好儿子,也是伊盟人民解放军中为数不多的从伊西打到-为建立人民政权,解放整个鄂尔多斯立下不朽功勋的人民英雄”。 [以上内容由"绿缘"分享。] |
巴音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巴音(巴音额日乐)1963年8月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198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1999年结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班。 国家一级演员 电影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1996年因主演电影《悲情布鲁克》获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集体表演奖 。2011年因电影《圣地额济纳》获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奖 。2015年因电影《诺日吉玛》获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奖 。 《斯琴杭茹》是巴音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获得过国内外多项奖项,如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民族题材创作奖(最佳民族影片)、最佳新人奖(卓拉)、最佳女主角提名(巴德玛)等 。 《诺日吉玛》是巴音执导的第二部电影,获得过国内外多项奖项,如获得第33届伊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及最佳女演员奖(巴德玛)。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影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巴德玛),还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乐等提名。还有俄罗斯第一届罗斯托夫“艺术之桥”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女演员奖(巴德玛),及第3届雅库茨克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女主演奖(巴德玛)和最佳摄影奖。 巴音还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大唐游侠传》、《少年杨家将》等武侠剧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武林高手向问天、哲别、鸠摩智、金轮法王、羊牧劳、天灵等角色。 还在《嘎达梅林》等多部剧中塑造了嘎达梅林等英雄人物。 [以上内容由"东天"分享。] |
宝日勒岱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宝日勒岱(女,蒙古族):女,蒙古族,1938年7月生,内蒙古乌审旗人,195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7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1956年12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曾任牧业社主任,党支部书记。 主要事迹1956年12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曾任牧业社主任,党支部书记。 1966年7月至1968年1月任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乌审召公社党委副书记兼内蒙古自治区贫下中农协会副主席。1968年1月至1971年5月任乌审旗乌审召公社革委会主任,乌审旗革委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革委会常委。 1971年5月起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常委。 1975年2月至1982年8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其间:1971年5月至1975年兼任中共乌审旗委书记)。 1971年5月至1979年12月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 1975年1月、1978年3月相继当选为第四届、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 1980年2月至1983年6月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委副书记。1983年6月至1998年1月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 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是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以上内容由"缘来是你"分享。] |
哈达奇·刚 蒙古族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哈达奇·刚 (1949~) 曾用名那顺、乌尔图那顺。蒙古族。内蒙古乌审旗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研班。历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创作组组长,内蒙古文联副秘书长、副主席,内蒙古民协主席,中国民协理事,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译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哈达奇·刚短篇小说选》、《哈达奇·刚儿童文学选》、《哈达奇·刚评论集》、《鞭子》、《新时期蒙古文学若干问题》等,译著《故乡情》、《牧马人》、《108颗兔子粪和8枚金币》、《哈达奇·刚著译选》(13卷)等,主编或参与主编《小平你好》、《内蒙古作家跨世纪文学丛书》、《当代蒙古族儿童文学选编》等。获全国第二、三届骏马奖,内蒙古第二届索龙嘎评论奖、翻译奖,全国首届、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内蒙古第四、五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内蒙古1996、2000、2001年度“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民协德艺双馨奖。 [以上内容由"闪电"分享。] |
奇文祥 (1931~201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奇文祥,1931年1月生于内蒙古乌审旗,男,蒙古族,1943年6月参加革命,194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陕甘宁边区地委、延安民族学院、三边地委党校工作。1948年5月以后,先后任伊克昭盟团委副书记,绥远省团委-部部长,包头市团委副书记、书记、共青农场党委副书记、厂长,包头市畜牧局副局长,包头市体委副主任,自治区体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自治区党委-部副部长,自治区体委主任、党组书记等职务。1985年1月任自治区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1997年11月离职休养,2009年9月享受副主席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月7日逝世,享年83岁。 [以上内容由"yr1680683"分享。] |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察罕苏力德旅游区 您想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美景色吗?请到承载厚重蒙古历史文明的察罕苏力德旅游区。被列为“中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之一的察罕苏力德旅游区距旗府所在地13公里,景区以察罕苏力德为中心,呈现分层环状分布格局。旁边美丽的查干宝力格河迂回蜿蜒,小河两岸草木葳蕤,牧草滴翠。一年四季都在查干宝力格河畔开展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马队迎宾、苏力德祭祀、祭敖包、牧户做客、骑马漫游、赛马、射箭、博克、乘坐勒勒车、湖中乘船、篝火晚会、民族歌舞、民俗表演、彩车-、美食品尝、沙丘日光浴、狂欢节等。那高亢的牧歌,苍劲的马头琴声将令您回味无穷。 乌审召旅游区位于乌审召镇政府所在地,距旗府所在地78公里,国家AAA级景区。主要由乌审召庙、牧区大寨陈列室和乌审召生态化工园区等景点组成,乌审召是鄂尔多斯四大召庙之一,也是鄂尔多斯佛教协会所在地,清朝康熙52年正式赐匾命名。2005年至2006年对寺庙进行大规模修缮以来,香客络绎不绝,到此感受乌审召深厚佛教文化的熏陶,无不十分恭敬地顶礼膜拜,共沾法喜。整个寺庙呈现出一派香火旺盛、幸福和谐、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乌审召庙每年举行6次大型的法会活动,其中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农历6月15日举行的集佛教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查木文化节。 |
巴图湾景区 | 巴图湾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巴图湾景区 巴图湾景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AAA级景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最南端,与陕北高原相连,距旗府所在地90公里,水湾蜿蜒跌荡,湾长20多公里。河水清澈见底,河岸蜿蜒迂回,景色各异,林木苍翠,清泉欢畅;金沙与蓝天连成一片,有“塞北小江南”之美称。高岗、宋时轮、曹洞之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留下的足迹传唱至今。 |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 |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批准建设于2012年12月,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部。公园内的湿地主要由无定河流域河流湿地及巴图湾水库湖泊湿地组成,北靠广袤的毛乌素沙地,南接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横亘在两大自然地理区的分界线上,南北景观迥异,森林、沙地和草地呈斑块状分布于公园水域两岸,公园内主要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构成,是我国少有的沙漠大峡谷湿地。 公园行政隶属于无定河镇和苏力德苏木,整体呈西南—东北向分布,包括无定河上游的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三岔沟湾、巴图湾水库和水库大坝下游到新窑卯水电站之间的河段,其中巴图湾水库两侧边界距库岸约500 米左右。建设面积3000.4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295.5 公顷,占总面积的43.2%。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了河套人文化、大夏文化和蒙古文化等人类古代文明。 对保护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无定河水源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水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生境,特别是河谷湿地资源为鸟类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我国候鸟迁徙中转、越冬和繁殖地之一。享有“大漠碧湖 飞鸟天堂”的美誉。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景观为主体,是我国少有的沙漠大峡谷湿地,上游无定河河谷曲折蜿蜒,雄壮幽深;巴图湾水库湖水清澈透亮,水面恬静开阔;周边沙地草原景观环绕,森林景观以块或带点缀其中,形成了由湿地(水域)、沙地、草原、森林组成的独特景观。 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有植物162 种,其中有被子植物148 种,裸子植物9 种,蕨类植物2 种,菌类植物3 种。有水生和陆生脊椎动物163 种,其中候鸟62 种,占76.5%。 萨拉乌苏湿地公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 种,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4 种,为黑鹳、东方白鹳、金雕和大鸨;国家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 种,为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蓑羽鹤、长耳鸮、红角鸮、纵纹腹小鸮和兔狲,其中8 种为鸟类。主要分布于湿地公园南部的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三岔沟湾和巴图湾水库库尾地带。 人类总是逐水而居,江河两岸是人类最早的栖息地,也孕育和滋养了人类的古代文明。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无定河上游,地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碰撞、互相补充、互相融合的区域,孕育了悠久灿烂的河套人文化、大夏文化和蒙古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
农牧家乐 | 农牧家乐 “农牧家乐”本是农牧民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牧区民俗文化及生活劳动特色,自发参与旅游业的一种方式。“今年,我们对‘农牧家乐’从业户进行了‘星级’式的科学整合,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和档次,让客人享受更好的服务,也有效带动了农牧民增收。”乌审旗旅游局局长王彩霞告诉记者。 乌审旗的“农牧家乐”从起步到现在,基本是自发自主经营,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发展参差不齐。2006年,乌审旗通过对全旗“农牧家乐”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后,三月份,制定出台了《星级农牧家乐评价标准》;四月份,组织部分“农牧家乐”户子赴呼市、成都考察学习;五月份,投入10万元制作了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大型广告宣传牌扩大外宣;六月份,统一规范了全旗“农牧家乐”餐饮标准。星级评定标准以经营服务场所的生态环境、建筑结构面积及风情、接待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对环境的保护为指标进行打分,满分为1000分,星级户共分三级,每年进行复核,根据经营情况升级或降级。 嘎鲁图镇巴音温都嘎查“萨仁高娃牧家乐”是第一批二星级授予户。女主人萨仁高娃兴奋地说:“为了上二星级户,今年3月我专门装修了房子。6月份一个月,我就接待了30多批客人,毛收入达24000多元。”苏力德苏木塔勒乌素嘎查“十斤半牧家乐”女主人托亚说,自从开展了“农牧家乐”项目后,不但自家增加了收入,而且为周边的牧户增加了收入。据她介绍,每次招待人,她雇邻居炖一次手把肉给100元,唱一次歌给150多元,而且所用的羊肉等也经常和周围牧户订购。乌审召镇查汗淖嘎查的赛敖其尔搞接待已7年了,他说:“有了‘星级农牧家乐’项目的带动,来的人越来越多,估计今年我搞旅游接待的收入要比往年增加一到两倍。” 截至目前,乌审旗“农牧家乐”已发展到8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300多人,已纳入“星级农牧家乐”序列的23户,授牌星级户11户。上半年已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0万元。为使“农牧家乐”发展得更好,乌审旗还选拔出专门的“农牧家乐”旅游形象代言人和祝颂人员。 “现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正在扎实推进,2006年又是中国的乡村旅游年。”王彩霞说,“我们希望,‘星级农牧家乐’能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牧民根雕博物馆 | 牧民根雕博物馆 骏马、骆驼、雄鹰、牛羊、马鞍、马头琴……在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嘎查牧民达布的家里,摆满了形态逼真的根雕作品。2006年,达布又在自家草场建设根雕博物馆,他想借此留住心目中的草原,并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达布的家乡乌审旗在毛乌素沙漠腹地,过去这里生长着茂密的鼠李树,如今大多都枯死了。生长在干旱地区的鼠李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为了给它赋予新的生命,达布选择根雕作为自己的职业。 “我的灵感是在放羊的时候突然蹦出来的。”今年36岁的达布憨憨地说。 达布在牧场上放牧羊群,无聊的时候便经常盯着那些形态各异的鼠李木枯树干和被风吹雨淋露出地面的枯死的树根,想像着它们曾经的枝繁叶茂。他雕刻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只啄木鸟。现在看来,那件作品是那么的粗略,只是有一点点的形似而已,但从那件作品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用家里的剔骨刀一件又一件,凭借着自己上学时的绘画基础,开始了根雕艺术创作,草原上的羊、马、骆驼、鸟儿、花儿,都是他雕刻的内容。 经他六年精心雕琢的作品《森吉德玛》,大气磅礴,浑然天成,在首届内蒙古赏石根艺展中获金奖。记者看到,一件《马鞍》的作品标价一万八,规模较小的作品售价也上万元人民币。达布前几年每年靠出售根雕、木雕和木刻作品,收入达十多万元,2006年达到了近60万元。 在自家的牧场上建一个现代化的根雕手工艺厂和根雕博物馆,将草原上的根雕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是藏在达布心中许久的一个梦想。因为他忧虑地看到,过去诸如鼠李木之类的树种在他的家乡几近绝种,而蒙古族一些传统的文化和艺术也正在无可避免地走向消失,他的孩子甚至都没有挨过马背。他想用根雕留住草原以及草原上正在消失的文化,并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2006年,达布划出一片草场,投资40多万元建起十几间平房和几个仓储间,基础设施建设已具规模,2007年根雕手工制作车间和展览馆将建成。 |
巴图湾水库 | 巴图湾水库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巴图湾水库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河南乡巴图湾村西约200米处,距旗政府所在地达布察克镇90公里。水库地处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的上游181.9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7′北纬37°29′。无定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长虫梁,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乌审旗86公里后又进入陕西,于陕西省清间县河口村汇入黄河,全长491.2公里,集水面积30261平方公里。 巴图湾水库上游85公里处建有陕西省靖边县的新桥水库,该水库上游流域面积1331平方公里,巴图湾至新桥水库区间面积3421平方公里,该区间支流水库、塘坝较多,只有四条支沟产流,产流面积为290平方公里。经分析计算该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244万立米,巴图湾水库多年平均来沙量为41.5万立米。 巴图湾水库主要建筑物有:土坝、明渠进水涵闸、明渠、竖井和漏斗、输水洞、压力钢管、泄水钢管、水电站、升压站。土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度305米,最大坝高34.7米,坝底高程1148.60米,坝顶经几次加高由原设计高程1180.60米加高到1183.30米,防浪墙高1.5米,墙顶高程1184.8米,坝顶宽8.0米。进水闸涵洞地板高程1171.60米,洞长25米,启闭机室地面高程1180.60米。明渠全长71.43米,比降1/5000,底宽4.2米,渠底高程1171.60米,渠背顶宽2.0米。竖井和漏斗为齿墙加止水连接,边坡1︰1.5,墙后弧形土坝,坝长42米,顶宽5米,墙后暗管排水,竖井是明渠渐变为输水洞的联接建筑物,内径3米,井深140米。输水洞为混凝土压力涵洞,洞径2米。电站3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800千瓦,年发电量570度,引水灌溉面积0.40万亩。库区内有渔场一处,有1100亩苹果基地,元鱼养殖场,门市部、加油站、防汛调度大楼、旅游局大楼等。 |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即“河套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们誉为“天然地质公园”,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沙漠大峡谷(长34公里),属典型的高原峡谷QP3地形和喀斯特地貌,是罕见的旱地自然奇观。峡谷内发现的包括34种哺乳动物和11种鸟类在内的庞大动物群,被学术界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景区以真、奇、幽为特点。瀑流飞溅,群峰竞秀,秀美如画,曲径通幽,苑如仙境;8大沟湾湾回水转,草木葳蕤,林果飘香,壮美如歌;峡谷步移景换,时迁景异,堪称世外桃源,天然氧吧,是您休疗养生、探险爬攀、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萨拉乌苏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境内萨拉乌苏河两岸,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为35000年左右。 这里先后发现有400余件石制品,包括用硅质岩原料加工的小型边刮器、尖状器与雕刻器等。人类化石有顶骨、额骨、下颌骨、股骨、胫骨及牙齿等共二十余件。最早发现于1922年的一枚小孩门齿,被称为河套人。脊椎动物化石包括哺乳类及鸟类等共45种,其中羚羊角化石多达300余件。 萨拉乌苏遗址丰富的石制品与人类化石为研究中国及东亚地区晚期智人及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连续的地层剖面与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已成为复原当时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国家文物局) |
乌审召 | 乌审召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政府所在地,曾为乌审旗最大的寺院,统辖全旗各寺庙。 乌审召始建于清康熙末年,由西藏-囊素兴建,时称囊素音苏莫(庙)。寺院内设三所扎仓(学院),即咱尼德扎仓、栋阔尔扎仓、纠得巴扎仓。共有殿宇24座,-住仓21间,主塔3座,附塔108座。另有分布于寺院四周的僧舍数百间,形成格局迥然、色彩缤纷的汉藏式建筑群。鼎盛时期-多达千余人。后来,文革期间中建筑物被拆,最后只剩两座小殿和一座白塔。1985年由政府拨出专款,修复经堂一座,现有少数常住-,且定期举行经会。 |
独贵龙 | 独贵龙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从今年5月开始组建文化“独贵龙”,到现在已建成31个,架起了文化站与文化户之间的桥梁。 文化“独贵龙”是以文化户、民间艺人为一体,以配合草原文化促进会和文化部门带动农牧民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间文化组织,上接文化站、文化室,下衔文化户,可弥补文化站服务距离远的不足,解决文化户实力单薄、能力有限等问题。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已建成的31个文化“独贵龙”档案现已建立,并已着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