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北京市 >>海淀区 >> 温泉镇

温泉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白家疃怡贤王祠

白家疃怡贤王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家疃村是温泉地区见于历史记载较早的村子。从京城翻过红山口去往温泉、南口、北安河、妙峰山,白家疃是必经之地。白家疃村沿三柱香、黄道岭、半天云岭北麓东西延伸,村落狭而长,三里长街从村中而过,街两边布满商铺小店,往来行人不绝,是当地一个交通和商业的中心。   据传说,白家疃原名白纸滩。多年以前,村子里有一个世代以剪纸谋生的艺人名叫张忠,手艺精巧,远近闻名,因而村名叫作白纸疃,时间久了就被叫成白家疃。另一种说法是,早期这里的人们以制做盔甲为生,将制作出的盔甲摆出来供人观赏选用,又叫作摆甲疃。   至于从什么年代改为现在的名字,还无有考证。但我们从明代文献的记载中已见到有白家疃的记载。   白家疃村三里长街西段路南,有一处很大的广场。广场北端是一座面向南面的大戏台,而广场南面是一座皇家古建筑,这就是北京郊区少见的皇亲祠堂——怡贤王祠。祠堂里供奉的是清康熙玄烨第十三子允祥。怡贤王祠坐南朝北,由山门、前殿、正殿和戏台组成。山门面阔1间,进深1间,歇山调大脊,饰吻兽、灰色筒瓦、垂兽和五小兽,砖石仿木结构,拱券门额上有“贤王祠”三字。两旁原有小侧门各一,硬山调大脊,灰色筒瓦。1993年政府对山门进行保护性修复,未恢复两侧小门。前殿面阔3间,进深1间大式做法,单层硬山,灰色筒瓦,长方形、六抹门窗,有旋子彩画。东西配殿各3 间, 大式做法,单层硬山,垂兽、五小兽、排山滴水,因严重漏雨,有倒塌的危险,于1982年6月拆除。正殿面阔3间,进深2间,灰色筒脊,硬山调大脊,吻兽,排山滴水。前出轩,悬山卷棚3间,旋子彩画,柱型圆型,柱础古镜,轩前有月台。东西耳房各1间,大式做法,单层硬山,灰色筒瓦。由于年久失修,房屋下沉,墙体裂缝,因怕倒塌伤害学生,即用钢丝网罩起来,政府筹措资金,于2001年对正殿进行落架大修。贤王祠中轴线上有炉座一个,左中两侧为石碑。前殿北西侧立有石碑,而今3块石碑移在贤王祠西墙。其中有《敕赐白家疃贤王祠祭田碑记》,螭首、方座,现立于白家疃小学西墙处。另一块为残碑,无碑首和碑座,碑中记载白家疃、太舟坞、杨家庄、石窝村、埠头村、屯佃、亮甲店、羊坊村的旗民数量。还有一块碑卧地。   允祥俗称“十三爷”。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病逝于雍正八年(1730年),享年45岁。允祥的生母章佳氏深得康熙皇帝宠爱,康熙对允祥也同样宠爱有加。13岁时,允祥第一次离开京城,随父亲拜谒祖陵。此后,康熙帝经常带他四处巡游。康熙一生六次南巡,允祥随行次数最多。这充分说明,允祥的青少年时代,曾深得父皇的喜爱。自始至终追随拥护雍正皇帝的允祥,在施行新政、举贤荐能、严饬家教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了卓而不凡的能力,在雍正初年巩固政权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很好的再现。   雍正初年,允祥曾奉旨到北京西郊白家疃一带兴修水利,解除水患。后来,他“尝因田猎,往来于此”。允祥喜欢这里的风土民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因此决定在此修建自己的别苑,作为憩息之所。不想允祥因病早逝,此处还没有建造完成允祥死后,白家疃乡民张明等感念允祥的恩德,申请建祠纪念。雍正下旨拨款,将允祥别苑改建祠堂,于雍正十年(1723年)六月建成,名贤王祠。乾隆十九年   (1754年),外埠四个贤王祠,奉旨改作关帝庙,唯一保存下来的只有北京白家疃贤王祠。解放初期,香山静宜友学曾迁在此处,后改为白家疃小学。   怡贤王祠对面是一座大戏台。戏台高三米,座北朝南,硬山筒瓦,排山滴水。面阔3间,进深2间,屋顶形式勾连搭,脊形箍头,灰色筒瓦,柱形方型,旋子彩画。戏台与山门遥遥相对,呈凸字形,照房面阔3间,前出抱厦为台,曾是村民的娱乐场所,每年都在这里唱戏。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这里拍摄电影《红旗谱》,朱大贵卖鸟等几场戏都在此处拍摄。大戏台上演着古装戏剧,戏台前的广场被布置成旧时集市,各种农村日用商品、小吃琳琅满目。南端借用贤王祠山门之景,布置成热闹的鸟市,各色卖鸟买鸟的人来来往往。街上有军伐大兵游荡。那一天来看热闹的四方百姓有上万人。   1 9 8 5年,白家疃怡贤王祠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戏台于2004年由区政府出资进行修葺,彩画一新。   白家疃村靠山有山,靠水有水,村南是连片的果园,有樱桃、杏、桃、李子、葡萄、苹果等。原先的山坡勾地现在已修建了一片片别墅小区;村北京密引水渠由西向东缓缓流过。原先大片的种植水稻和蔬菜之地,现在正按照新的规划进行新农村建设工程。    白家疃村  白家疃村 位于温泉镇中心地带,南至四季青香山,北至颐温路,西至温泉村,东至杨家庄 ,辖区面积8.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00人,其中农业人口 1350人,非农业人口1650人;流动人口10000名;党员人数146名,其中男性党员108名,女性党员38名,退休党员80名。 本村的特色旅游有曹雪芹小道、怡贤亲王祠等景点;公共…… 详细++

画眉山

  “南有峨眉,北有画眉”,这在温泉一带是流传很广的话,也是常使这一带人感到自豪的话。画眉山 究竟在那里?有人说太舟坞村东的一座小山就是画眉山。也有人说是黑龙潭龙王庙所在的山才是画眉山。其实,史书早有记载:最早的是《明统一志》中说,“宛平县产石,黑色而性不坚,磨之如墨。金时宫人多以画眉,名日眉石,亦称黛石。”《帝京景物略》记载:“画眉山产石墨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曰眉石,亦曰黛石。”由《帝京景物略》卷五可知,画眉山的具体位置,就在海淀区的杨家庄附近。《宸垣识略》中有更明确的记载:“画眉山,由金山口度岭至冷泉村、太舟坞后”,“黑龙潭在画眉山”。     画眉山并不高,山上绿树葱茏,京西著名的黑龙潭和龙王庙就在这里。画眉山上产黑石,质地细腻,称为黛石,金朝时曾采黛石为宫女画眉,故此山被称作画眉山。据红学家分析,当年曹雪芹给林黛玉取名,也是受了画眉石的启发。曹雪芹当年在白家疃小石桥附近居住时,正是写《红楼梦》的时候。《红楼梦》第三回,在写到宝黛初次会面时,宝玉问了黛玉的名字以后,又问表字,黛玉说“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好。”又据《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更妙?”宝玉见到黛玉时,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她的眉、目:“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她“眉尖若蹙”。而画眉要用黛石,黛石就是黛玉。可见,由于黛石诱发,曹雪芹才酝酿出“黛玉”这个富有性格特点的名字来。画眉山的黛石又因其“磨之如墨”,故能制成墨和砚台。据研究北京西郊的史地专家张宝章先生介绍,黛砚虽不如端砚之坚硬精致,却也玲珑剔透,古色天香,特别是它乃黛石雕成,更让人浮想联翩,爱不释手。画眉山还有一段传说。明洪     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病逝。由皇长孙朱允炆在南京继位,后来被称为建文帝。当时镇守北京的燕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对侄子做皇帝心中不服,仗着自己实力雄厚,发动“靖难之役”,历时4年,把建文帝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并迁都北京,史称明成祖,年号永乐,因此又叫永乐皇帝。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有多种说法。有说当时南京城破时投火自尽;有说建文帝逃到西南一带当了僧人,也有说法认为建文帝远逃海外,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还有一个说法,说建文帝被押到北京后,逃到了温泉画眉山。明成祖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率兵追到画眉山。山上僧人见朱棣眼含杀意,有意保护建文帝,便用手往太舟坞村东一指说道:“画眉山在那儿,这儿是黑龙潭。”于是明成祖率兵跑到东面的山上搜了一通,垂头丧气地走了。后来建文帝就一直住在黑龙潭的龙王庙里,死后就埋在庙南的山坡上。因此,画眉山多年来又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现在的画眉山已成为北京市卫生局的疗养院,山上的龙王庙已确定为北京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舟坞村东的小山也叫画眉山,山上亦有黑色的黛石。山不高,像一只黑色的乌龟趴在那儿。人们传说,清朝皇帝作梦梦见西北天空一片红,认为那里有人要争夺皇位,便派人在此山上修了一座玉皇顶,压住山头。此庙不大,只是一座三合小院。北房为正殿,供奉着玉皇大帝,两边是厢房。院内有一口大钟,有一棵大柏树和一棵高大的龙爪槐。老人们还记得,上世纪四十年代,-军队在山上修建炮楼之前,这里还有已经倒塌的院子。以后,村里人盖房不断地从山上刨石头,山也变得越来越矮了。而画眉山前还有一座大庙,即远近闻名的药王庙,前后三层大殿,第一层是茶棚,第二层是药王殿,第三层是三皇殿。三皇殿里供着一个穿衣的,两个披树叶的,应该是尧、舜、禹三皇吧。药王殿里供奉古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还有上千册药书,五十年代用来烧火点炉子都烧光了。院子里有一棵大槐树,直径一米多,六十多米高。还有一棵高大的楸树和一棵柏树。据说还有两块石碑,已被埋入地下。每年四月庙会,也是十分热闹的地方。现在殿宇已拆毁,改建为太舟坞村小学。原留下一口铜钟,后被村里人砸碎换了锣鼓。小画眉也只剩下一座光秃秃的小山。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温泉村北二里左右就是辛庄村,村子不大,但却十分秀丽典雅。村中东、西、南、北四条道路方方正正。一排排民房整整齐齐。村里村外树木繁茂,郁郁葱葱。村前一条小河,曲曲弯弯。辛庄村正中央原有一座古堡式的建筑,是明代崇祯年间掌印太监高时明兴建的家庙——玄同道院。古堡是用青黑色的石头和砖建成的,当地人都叫它黑楼。所以辛庄村以前就叫黑楼辛庄。这个玄同道院大门为大式起脊两坡水阴阳合瓦门楼一座。园门上横额镶嵌着的一块汉白玉石,上镌“玄同道院”四个大字。宅园占地约十余亩,园中建筑由三部建筑群组成,主体建筑为黑楼,建在园中偏西北处,楼为五间三层,墙体用花岗岩石垒砌。进门正厅中央,有一眼方形砖砌石井,井上覆盖着木制翻板。生人进入,踏到翻板上就会翻入石井中。正厅东西有二个石拱券洞口,洞中雕塑哼哈二将神像,紧靠东西两砖墙转角,有石阶可上二楼。二楼顶、四壁系石拱券结构,园盛时,供奉几十尊铜铸和檀香木雕制神像。三楼系三楹卷棚歇山顶砖木结构,为居住之处。石楼外形简朴大方,因石质为青紫色,故取名为黑楼。     楼下四周叠置峰石,山口向南建粉墙一道,中开月洞门,与园区相隔。楼南凿小池一座,可步转角汉白玉石平桥,池中孤岛上建单檐四角方亭一座。转过山弯往南,在北山麓下有一建筑群,有歇山顶正厅五楹,厅东西各建短廊五间,西廊可达小院,院北建房三间,院中散置山石,植种翠竹千竿。紧靠南园墙,建倒座三合房院落一座,南房五间,东西房各三间,叫回事房。在园中沼池东建院落一座,正南建南房五间,中开穿堂门,东西配房各三间,正北建厅五间。院前后种植苍松翠柏数十株,将园中自然空间绿化。院北山环中,建重檐四角方亭一座,四周环叠峰石,山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大小聚散,非常自然。园中整体布局,虽不出自同一时期,但从整体看,十分和谐。园中建筑不多,大都以自然空间堆阜、叠山、种植花木,形成一座山水式园林。这就是明代大太监高时明修建的家庙式的“玄通道院”。     明崇祯年间,因魏忠贤擅政,凡不是他的党羽,均要遭到排斥和陷害。高时明等太监为保自己生命安全,于1621年告病出宫。高时明出宫前,就在温泉石窝村北二里许的地方,修建了他养老居住的宅园,名叫“玄同道院”,又名“石楼别墅”。从辛庄村的布局和村名看,这个村是先有黑楼,后来才逐渐形成村子。     “玄同道院”民国初由顾子良购置为业,并在园中添建少量建筑。不久,顾又转卖给-将军孙岳。后来,孙岳又转让胞弟孙六居住。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攻占北平时,日军在温泉修筑炮楼,所用砖石、木料大半从玄同院拆取。当时,日军强行征用附近四十八村的民工,把这里的砖石运到温泉山上修了一座三角城,做为日军的军事据点。这里就被破坏成了一片平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废园址上建起生产大队办公用房。前些年村里盖房,从土中挖出汉白玉条石数块。其中一块就是黑楼大门顶上镶嵌的楼名石,-“玄同道院”四个大字。另有汉白玉石雕上马石、石门礅数块,现在还保留在村中。这座明代宅园,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明代小宅园造园艺术极为可贵的史料。说来有趣,在辛庄村西南十里的大工村,山上有一座塔。塔为密檐七级,塔额书:“玄同宝塔”。     多少年来。人们都认为,这里是明代大太监刘瑾的坟墓。而辛庄村的人都传说,辛庄的黑楼下有一条地下通道,直通大工村的“刘瑾”坟墓。而大工村所以叫大工,就是因为这个工程修得时间太长了,着实是个大工程,就叫大工吧。1963年,大工村在玄通宝塔山下修建水库,发现一座山洞,洞口有两扇石门,洞穴不很大,有一石井,井内有水一丈多深。后有专家找到历史依据:据明《酌中志》云:“太监丁绍昌,昌平人,颇通堪舆家言……投掌印高太监时明,为其择选坟地,由白家疃往西,南安河地方,大觉寺山场名曰九龙山,点穴修造石椁洞口,以铸铁锭以锢”。至此-大白,原来高时明出宫前,即选择在辛庄村修建了养老的家庙,在大工村修建了自己的坟墓。而所传说的由辛庄到大工的地下通道至今没有被发现。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何魁山庄

  北京西郊海淀区白家疃村南,有三座峭立峰巅,中峰高,东西两面侧峰低,似直插云端的三柱香,多少年来,人们都称它“三柱香”。在三柱香山下,有一泉水,名叫百家水,泉水向山凹处流至一方池中。何魁山庄就建在三柱香山麓百家水岭的平台上,是京西清代四大庄园之一。     何魁山庄,至今约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据白家疃村中故老相传,何姓与霍姓两字不分,原为一家人,霍老爷自幼净身入宫充当小太监,后来擢升为乾清宫总管太监。很受皇帝的宠爱,有势与很有钱。一天,霍太监来到白家疃南山百家水山岭,请来勘舆先生,认为这里群峰高矗,南有三柱香高峰峦作为屏障,东西两山环抱,北有火蜘蛛山下之瓮坑,是一处风水宝地。于是请人购置了山岭土地,修建宅园和庙宇,一直居住在这时颐养天年直到寿终。临终前遗嘱,让侄子何魁继承家产,又在山岭周围购置了几百亩山场,种植了果木,将平坦的山坡地开垦为良田,成为一座地主山庄。     何魁山庄建在百家水山岭北平台上,岭下东西两侧,多年被山洪冲刷,形成两道深深的山沟。山岭南有一道天然屏障,从岭峰下东西两条山坡道可达庄园,在庄园岭下西北,有一块很大的平坦台地,建平房数间,原为山庄的场院。山岭下南侧,建龙王堂三楹,坐东朝西,南北各建耳殿一间,正殿中供奉西海昭福龙王、龙母。庄盛时池四周置白石雕栏,潭东石壁嵌石雕龙头一个,清清山泉水从龙口中喷出,落入潭中。潭西为龙王堂庙门,清水脊两坡水门楼一座,出门下坡有一条蜿蜒曲折小路伸向西山坡,山坡平台上建小庙一座,顶部青色筒瓦,朱红色墙,     两壁开圆形窗棂,小巧别致,庙内没供神像,故称“空空殿”。山坡西侧从山上至山下,砌又高又厚虎皮石墙一道。上坡转角处有人工开业山洞一座,深约20多米,宽约三米,高约4米余,这里是庄园储存粮食和物品之处。再上可至庄院。庄院坐北朝南,为传统多进式四合院,宅门清水脊磨砖对缝,江米石灰灌,门砌拱券式,安装两扇铁门,进门迎面建一字影壁,西为屏门四扇,东开角门,平时不开。院东有一条狭长甬道,甬道外首砌高高厚厚虎皮石外墙一道,南北两端各建炮楼一座,炮楼上留有枪口,昼夜有护院站岗放哨,以防不测。外院建倒座南房四间。门窗皆为拱券框格,窗为铁制,拼券上口砌成圆形花状,十分精致。东西建配房各两间。正北建垂花门一座,进门东西为抄手游廊,可达东西配房。北为正厅五楹,前出廊,东西各出稍间跨院。厅后建罩房五楹,东西配房各三间,院中较开阔,四周房前种植名贵花卉,中为草坪,是何魁夫妻练武之地。庄盛时期,宅四周山坡下种植槐树数十株,权柯盘曲,横枝荫数亩,至今山坡下尚存古槐数株。     何魁是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尹福的女婿。尹福是八卦掌创史人董海川的弟子,精通八卦掌拳理,名扬海内。何魁与尹福之女婚后,生有三个儿子,老大何中奇,0何中林,老三何中祥。兄弟三人自幼向父母学习八卦掌。其中,老大老三聪明灵敏功夫深厚,在八卦掌传人中广有名气,解放后均在国家-担任武术教练。何中林功夫稍逊,在家务农。据人介绍,何魁山庄在解放前曾作过地下党的交通站,利用山庄的特殊身份,为西山游击队提供情报。     何魁山庄,在卢沟桥事变后遭到带红兰箍的赵桐的部队抢劫,山庄大部分建筑被烧毁。现今龙王堂及堂前小院较完整遗存,庄院及部分房屋尚遗存。解放后,何魁山庄被收归国有,由北京市西郊农场果树队占用。     何魁山庄作为一座地主庄园,出租土地,雇用白家疃村的农民干活,其剥削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四清运动中,当地农民曾揭发何家剥削的劣迹。何魁山庄亦曾被作为地主庄园的代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一座当年曾有过较大影响的地主庄园,现在已成为当地人民的一份历史文化遗产,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可忘记。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太舟坞与古莲花

  一池古莲花引出一段历史,找到一片古代遗迹。     1984年夏天,太舟坞村北水塘中忽然盛开一池荷花。这里并无人种荷,但满池荷叶密密匝匝,茎粗叶大,粉红色的花朵十分惹人喜爱。一时间,《京西盛开古莲花》的消息成了0性新闻。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都做了相关报导,并配以   照片。到这里参观的人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村里为了保护周围的庄稼,不得不拉起绳子卖票。人们忽然想到,这里是个多年的苇塘,前几年想把这里开辟成养渔塘,在扩大坑池面积时多次挖出大量的莲子。还曾挖出过一些花岗岩条石。老人这才回忆起以前的一些传说,这里曾是清代王府花园,还有“要做官,找索三”的民谣。有关专家也来到这里考察,断定这里就是索额图花园别墅的遗址。     索额图是清朝康熙皇帝宠臣,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是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首索尼的第三子,康熙皇后的叔父。地位显赫,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是康熙朝的“辅弼重臣”。当时他与宰相明珠,成为康熙皇帝的左膀右臂。     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康熙组织满族少年演习“布库”(摔跤),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索额图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领清廷使团前往色楞格斯克,与俄方代表会谈两国边界问题。但由于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道路被阻,不得不半途折回。次年,俄国提议以尼布楚为谈判地点。索额图仍为谈判使团首席代表,率使团至尼布楚与俄方代表F.A.戈洛文谈判。在谈判中,索额图阐明黑龙江流域属于中国的原委,义正词严地驳斥俄方提出的以黑龙江或雅克萨为界的无理要求。双方终于签订了第一个中俄条约——《尼布楚条约》,确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至海为中俄东段边界。索额图先后两次参加平定准噶尔之役。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年老休致。后在清朝宫廷斗争中依附皇太子胤礽。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以“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的罪名交宗人府拘禁,后来死于禁所。     康熙皇帝在今北京大学西门附近建畅春园后,遂长期在此办公。同时在畅春园附近选择不同地块赐给皇子和王公大臣。著名的圆明园就是康熙皇帝赏给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赐园。索额图扈随康熙皇帝驻跸畅春园时,就居住在翰林公寓澄怀园中。该园地处畅春园北,仅有咫尺之远。据清朝《养吉斋丛录》十八记载:“澄怀园在圆明园东南,康熙朝大学士索额图赐园。”有康熙皇帝御书“制节谨度”匾额悬挂在大堂上。     索额图在朝居官权势很大,家藏黄金、白银数十万两。被罢官后,居住城里不便。为了隐居,他选择距京师三十余里的太舟坞,在村北修建了他的宅园。索额图花园西侧就是黑龙潭,山泉水非常充沛,可引水入园。宅园占地面积50余亩,园西墙即现在太舟坞村北至东埠头村大道西边。出土条石的位置正是园中水座建筑遗址。水座前为宅院厅堂,厅旁有套院,小院中叠置假山和花坛。竹影花香,十分悠静。小园盛时是一座以水景为主体的景观园林。黑龙潭水由西向东流,流至索额图园门前,水没有直流入园,而是折而向北流,跨溪横架石桥一座。然后,小溪折向东流,一股水流向村东甄家稻田,四成注入索额图花园中。第二座桥为南北走向,小溪双弯曲地折而东,建平桥一座,水从桥下流过,折而北形成一个小小弧形弓背,名叫“小弯子”。然后向东流入榆河,经屯佃村流入长乐河。园北墙建水闸一座,拦水入园。从水塘址、石桥址、园西墙址地势看,为前宅后园的格局。索额图被诛后,因距京师甚远,不便再赐与亲臣居住,可能闲置很长时间,又因年久失修而残破不全了。雍正八年(1730)9月23日,京师大地震。白家疃村是地震中心,索额图花园可能就毁于此次大地震。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黑龙潭龙王庙

黑龙潭龙王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从颐和园往西,沿京密引水渠边的温颐公路前行,过了冷泉村,就进入了温泉镇的地界。顺着宽阔的公路,迎面便见一座绿树葱茏的小山,名为画眉山,山顶一座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庙宇赫然映入眼帘。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黑龙潭龙王庙。据《帝京景物略》记载,“黑龙潭在金山口北,依岗有龙王庙,碧殿丹垣,廊前为潭,土人云有黑龙潜其中,故名黑龙潭。”当地人相传黑龙是东海龙王的儿子,有一年它外出归来,发现自己栖身的龙潭被一条白龙霸占,这白龙经常幻化成白衣秀士为非作歹,伤害百姓,富有正义感的黑龙与白龙在半空中展开殊死拼杀,最终将白龙摔死在画眉山上,黑龙得以重返黑龙潭。传说画眉山上一块大石头至今还留有深深的沟槽,被当地父老称为“摔龙石”。     黑龙潭龙王庙坐西朝东,依山而筑。山门楣题“敕建黑龙王庙”,未书年款,因此不知其题词年代。屋顶为黄琉璃筒瓦,鸱兽吻大脊。山门一间,面阔5米,进深1.8米。山门北侧是黑龙潭,周围建有一个半圆形回廊,宽1米多,内侧由30多根木柱分隔成33间,灰瓦白墙,壁上有方、圆、棱、扇等形状各异的什锦窗。一湾潭水,犹如一颗晶亮的珍珠。据地方志所载,龙潭围广十亩,水从石罅中去,终年不干,下溢田间,潺潺有声。     四十年前,村民就在红墙外的水池中洗衣服,水流清洌,十分喜人。近年来由于超采地下水,目前潭水不及盈尺。沿花岗岩石阶走过11级,南北各有一座碑楼,黄琉璃筒瓦歇山顶木结构。碑-有清代雍正和乾隆皇帝的御笔,上面祥细地记载了龙王庙的历史和皇帝来此求雨的情况。碑座均为二龙戏珠。沿7层石阶进一琉璃门为龙王殿院,进门登11级台阶上平台,再登3级台阶可达龙王殿,殿为3间,歇山式前山卷棚抱厦,黄琉璃瓦覆顶,殿正中供奉龙王坐像。殿侧有明代成化年间的汉白玉石碑一座,碑上记载了龙王庙建庙的经过。据碑上记载,龙王庙兴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建。清乾隆三年(1738年)封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黑龙潭龙王庙依山而建,整体建筑布局整齐、严谨,碑亭、殿宇层层迭上,建筑主题突出,庙宇殿堂顶部的吻兽,都是龙的形象,掩映在绿树丛林之中,气派宏伟。过去,遇到干旱年景,往往附近数十里的水源都枯竭了,但唯有这黑龙潭水终年不断流。而且,令人惊叹的是,不管天下多大的雨,龙潭中的水也不会涨起;而天旱的时候,不管多么干燥,龙潭中的水位也不会下降。于是,黑龙就成了掌管云雨的神王,传说对遇旱求雨者,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当然,这是不科学的传说,但它表达了当地村民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渴望。远近村民为答谢黑龙,特出钱出力供奉龙王庙。     明朝万历皇帝和清朝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来此祈雨、观潭。皇帝来时,銮驾仪仗,前呼后拥,遮天蔽日,场面分外壮观。为此,殿南还修建了供帝王休息的行宫数十间。传说乾隆皇帝88岁高龄时还亲临此庙向龙王爷叩头,以示尊重。为此,乾隆帝特破例将此庙从绿瓦换为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黄瓦。     明清两代,黑龙潭祈雨活动规模很大,规格很高。首先要由钦天监选择日期,拟出王公大臣参加者名单和祈雨规模,由礼部奏请皇帝批准,再由翰林院撰写祝文。为表示虔诚,皇帝不乘辇,不设卤薄,躬亲祝帛。每年的四月,龙王庙还举行盛大的庙会,附近各村的高跷会、小车会、五虎棍、幡会等各类民间花会纷纷登场,有时外请戏班搭台唱戏,来看热闹的四方百姓成千上万,人山人海。那时的黑龙潭成了四乡百姓欢聚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潭被辟为疗养院,1984年5月被确定     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卫生局筹款重修,使殿堂为之一新,成为京西的一处旅游胜地。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孙岳将军墓

孙岳将军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美丽的温泉显龙山南侧,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纪念园之西,有一座庄严、壮观的陵墓,这就是孙岳将军墓。  孙岳,字禹行,1878年生于河北高阳,为明末名将孙承宗的后代。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反袁世凯运动,是“北京政变”、“五原誓师”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策划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功名显赫的爱国将军。因其常年征战北京,而公葬于北京温泉显龙山之阳,在墓的东侧为其建纪念馆。  孙岳将军墓占地约八十亩,坐北朝南。墓台呈半椭圆形,青石台阶,四周有青石、  水泥砌成的基座及围栏。墓原为黄土堆坟,1990年重修时改用水刷石筑成金字塔形。墓前立有墓志铭,由-元老张继撰文,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墓台前是一片三百余株松柏树组成的树林,郁郁葱葱,成行成列,如整齐列队的士兵在为孙岳将军守灵。松柏林中正对着墓地建有一座四角攒尖顶碑亭。亭中央立有一座汉白玉质的纪念碑,碑阳正中刻有“孙禹行先生纪念碑”,上题“中华民国二十年五月立”,下落款“徐永昌敬立”。碑阴为徐永昌撰文、李烈钧书写的纪念碑文。  墓西侧约二十米处,建有一座六角攒尖顶碑亭。中央立有一座汉白玉质的纪念碑,碑阳正中刻有“孙公禹行纪念碑”等字,碑阴刻有纪念碑文及-陆军第四十军军长庞勋以下至班长一级军官的姓名。墓后显龙山上的山坡上也立有一座孙岳纪念碑。碑阳正中刻有“督办直隶军务并省长孙公禹行纪念碑徐永昌撰李烈钧书丹中华民国二十三年”等字。碑阴为中华民国十八年五月王道元撰文、张海若书丹、北平翰茂斋李月庭刻石的碑文。  墓东侧不远处,有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建筑,这就是孙岳纪念馆。该建筑坐北朝南,中部建筑为中式建筑形式,从外部看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为传统的歇山顶,下层为四柱三间、前出有廊、后有抱厦形式,檐檩间绘有苏式彩画。东西两侧筑有高大的城堡式山墙,将中式建筑屏护其中。建筑内部为一层,墙壁间镶嵌有许多-要人题写的纪念孙岳将军的石刻挽联、匾额及碑碣。正面墙壁中间为谭延闿所书的汉白玉挽联,内容为“刻石为传千古志盖棺稍慰九州同”。左侧嵌有何其巩撰书的“高阳孙禹行先生墓碑”。右侧是冯玉祥撰书的“陆军上将国民政府委员孙君神道碑”。东西两侧墙上,还镶嵌有蒋介石、李烈钧、杨虎城、鹿钟麟、宋哲元、韩复榘等人题写的纪念匾额。此纪念馆现在已辟为北京老年医院图书馆。  在温泉通往颐和园的路口上,还有一座大石桥,桥侧面题写着“禹行桥”三个大字。后因道路加宽,石桥改成了现在的水泥桥,这也是为纪念孙岳将军而建的。  西山峨峨,温泉溶溶,青松翠柏,碧血英灵,一代名将,长眠在此,精神永在,昭示无穷。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为文化旅游景点。  温泉村边的显龙山最高处上,有一块巨大的黑灰色石壁,上面刻写着“水流云在”四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水流云在”每个字有4 平方米大, 巍巍壮观,气势磅礴。下面有题注为:“英敛之偕内子淑仲小儿,千里游此,偶取杜句寄意,时宣统退位之次年正月也”。题注字每个字也有0.3平方米有余,总面积约30平方米,此石为大青石,石质坚硬抗风化,历经九十多年风风雨雨,刻字仍清晰可见。     这处被誉为北京地区最大的摩崖石刻由英敛之手书。英敛之,名华,号安蹇,晚号万松野人,北京正红旗籍。英敛之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诚实爱国的天主教领袖。1902年在天津创办《大公报》,1912年辞职,隐居京西香山,创立辅仁社,后与马相伯共办辅仁大学。     据英敛之的李姓学生讲,英先生为人爽快,品格高尚,常常把自己收藏的书送给朋友、学生。有时也到香山脚下的村子里走走,和平民百姓聊聊天。1913年2月,英敛之携妻儿来到温泉看望其母亲娘家的亲戚,闲暇时他登上显龙山顶眺望。虽然时值冬日,但山下的温泉水涌溢,缓缓流淌,热气蒸腾,以致山上云雾缭绕,白茫茫一片。英敛之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不禁信口吟咏起杜甫的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英敛之深思片刻后,他挥洒大笔写下榜书“水流云在”四字,这四字是摘取了杜诗第三四句前两个字,构成了水流云在四字似乎是说,水啊,你尽管不舍昼夜地流啊,流啊!我的心仍然是和天上的白云一样平静地、迟缓地移动。表现了作者淡然物外,舒缓悠闲的心情。     祖居温泉的一位刘姓老者曾如此描述当年英敛之雇人凿刻“水流云在”的情景。英雇有十多名石匠,前后用了半个月才完成这一巨作。“文革”中-们数次用榔头、斧子砍削,均未能将其毁掉。如今,石壁上累累刀痕犹存,成为历史的印记。     近年,由海淀区文物管理所出面,对这处摩崖石刻进行维修。首先将石刻字口重新涂刷红漆,另外将整个石面喷刷防水的有机硅等涂料,使石刻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曹雪芹故居

曹雪芹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白家疃村西小石桥附近不断有城里的专家学者来访。有时三五人,有时十几人。这些人在这里东张西望,又是照像,又是度量,还有人直接找村里的老人聊天。原来,他们都是我国研究《红楼梦》的专家,来此处寻访曹雪芹晚年生活过的地方。我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吴恩裕等人都多次来此考察。吴恩裕先生在《曹雪芹丛考》一书中描写过在此考察的情况。他还记得当年采访过的白家疃张德顺、刘兰、王荣等人的情况。经多方考证,证明白家疃村西小石桥附近就曾是曹雪芹的故居所在地。  曹雪芹,名霑,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是《红楼梦》的作者。祖籍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祖先原为汉人,其祖父曾任大清江宁织造府织造一职,有权有势,和康熙皇帝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江南大富之家。《红楼梦》一书中所写贾家正是曹雪芹所经历的家境由盛而衰时的生活景况。雍正年间,曹家受到革职抄家查办的处分,一下子败落下来。而曹雪芹所经历的正是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从繁盛到裒败的过程。  曹雪芹晚年的最后五年是在白家疃度过的。查阅有关资料,雪芹的好友敦敏在《瓶湖懋斋记盛》中确切地记载是乾隆二十三年春(即1758年),雪芹迁徙白家疃,有原注为证:“春间芹圃(雪芹的号)曾过舍以告,将迁徙白家疃。  现在五十多岁的当地人大概还能记得,小石桥是由四块很大的花岗岩石条搭成,为双孔板桥,两边有虎皮石驳岸。桥宽1米,长6.7米,桥板厚0.42米。桥西面是一大片荒河滩。桥头东北十余步有一座小小的五道庙。有南山上流下来的河水从桥下潺潺流过。  曹雪芹在白家疃生活的四五年间,正是他生活极端困难的时候,终日写书,没有经济来源,贫病交加,已经到了十分贫困的地步。  白家疃小石桥的发现和研究对我国《红楼梦》一书及作者曹雪芹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曹雪芹 (1715~1763)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我国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是为旗人。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原名《石头记》,基本定稿80回,曾以手抄本流传。1791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书120回,书名改为《红楼梦》。 …… 详细++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曹雪芹 (1715~1763)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我国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是为旗人。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原名《石头记》,基本定稿80回,曾以手抄本流传。1791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书120回,书名改为《红楼梦》。 …… 详细++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东埠头休闲园

  位于海淀区温泉镇东埠头村,占地面积160亩,于2012年建成,拥有日光温室57栋,连栋温室1栋,是从事生态农业开发、高科技农业种植及示范,农产品销售的农业综合性开发的种植基地,以小西红柿、水果黄瓜、草莓、小西瓜、蓝莓、苤蓝等营养丰富的水果蔬菜为主打品牌,所种植的蔬菜、水果等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控制生产流程,所生产果蔬不存在农残超标等问题,绝对的健康绿色。当前可采摘蔬菜有多个品种的番茄和黄瓜等。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东埠头村  东埠头村   东埠头村位于温泉镇东北部,南至太舟坞村北,北至北清路,西至稻香湖路,东至上庄路,辖区面积4227亩,户籍人口2423人,其中农业人口1563人,非农业人口860人;党员人数94名,其中男性党员67名,女性党员27名,退休党员41名;2011年经济总收入21100万元,纯收入4922万元,人均收入13434 元。   村内有服装加…… 详细++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太舟坞都市菜园

  太舟坞村种植蔬菜有30多年历史,是区农委重点扶持菜篮子工程项目,现已发展成占地377亩,拥有日光温室80栋的观光旅游农业基地,主要种植温室水果和各种蔬菜。该园区所产农产品,均做了无公害认证,达到了无公害标准。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海淀北部新区的南部。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在历史上山水荟萃,园林别墅众多。   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域在明代以前大体属昌平县(前身军都县),其中西南部唐末至金初可能曾属玉河县。明后期大体以今百望山至温泉道路为界,其北太舟坞、杨家庄、东埠头一带属昌平县(州),其南白家疃、温泉及高里掌、辛庄一带属宛平县。至清代康熙初…… 详细++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颐和园

颐和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颐和园导览图  从颐和园各门区入园优化分时游园路线:  一、东宫门入园:  东宫门>>仁寿殿>>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 (约3小时行程)  东宫门>>仁寿殿>>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新建宫门。 (约2.5小时行程)  东宫门>>仁寿殿>>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小时行程)  东宫门>>仁寿殿>>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东宫门。 (约2.5小时行程)  二、北宫门入园:  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昆明湖东堤>>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 >>仁寿殿>>东宫门。 (约3小时行程)  北宫门>>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仁寿殿>>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 (约2.5小时行程)  北宫门>>苏州街>>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乐寿堂>>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 (约2小时行程)  三、新建宫门入园:  新建宫门>>昆明湖东堤>>文昌院>>仁寿殿>>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5小时行程)  新建宫门>>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乘船至石舫>>耕织图景区>>苏州街>>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 (约3小时行程)  更多服务  1、无障碍服务设施  (1)无障碍厕所——  颐和园现有厕所25座,其中无障碍独立卫生间6处,分别为养云轩、半壁桥、西堤南口、南湖岛、耕织图南、耕织图北;其余卫生间全部设有无障碍设施。 具体分布见图。  (2)无障碍坡道——  位置:颐和园建设有两条环形无障碍通道,之一起点是东宫门——仁寿殿——知春亭——东堤——绣漪桥——畅观堂并西门——西堤西侧环湖路——半壁桥——石舫——长廊——乐寿堂——仁寿殿——终点东宫门;之二起点是东宫门——仁寿殿——乐寿堂——长廊——石舫——宿云檐城关——后山中御路经丁香院、松堂、澹宁堂——谐趣园——德和园东侧夹道——仁寿殿——终点东宫门。  (3)无障碍电话——  数量:3处 位置:仁寿门南、寄澜堂北、北如意门内  2、九项免费服务项目  (1)在公园主要3个门区(东宫门、北宫门、新建宫门)提供电子显示屏视频咨询  (2)在七个门区(东宫门、文昌院门、北宫门、北如意门、新建宫门、南如意门、西门)和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小药箱、针线盒和轮椅  注:游客服务中心地址,颐和园东宫门外。联系电话62881144-6831  (3)在厕所免费提供手纸、洗手液  (4)在游客中心提供游览咨询、宣传材料和清洁饮水  3、游园服务项目  (1)门区购票服务  颐和园七个门区均可购票入园,其中东宫门、北宫门、新建宫门门区可以刷卡购票。  (2)游船租用服务  游船种类:画舫、龙船、手划船、电瓶船、脚踏船;  船种数量:画舫与龙船共10条,脚踏船175条,手划船26条,电瓶船89条。  游船摆渡航线:  排云殿←→南湖岛;石舫←→南湖岛;铜牛←→石舫;  游船摆渡价位:15元/人。  小游船租乘位置:  1. 八方亭(手划船、脚踏船);  2. 文昌阁(电瓶船、脚踏船);  3. 玉澜堂(脚踏船);  4. 排云殿(电瓶船、脚踏船);  5. 鱼藻轩(电瓶船、脚踏船);  小游船租乘价格:  手划船:60元/小时(4座);  脚踏船:60元/小时(4座); 80元/小时 (6座);  电瓶船:80元/小时(4座); 120元/小时(6座)。  游船营业时间:  龙船、画舫 Am 8:30——Pm 16:30;  手划船、电瓶船、脚踏船 Am 8:00——Pm 16:30。  注: 如遇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将暂停运营。  友情提示:初春时节昆明湖水面气温仍然较低,建议游客租用游船时间以1-2小时为宜。老人、儿童注意上下船只安全。  咨询电话:62881144-6316  (3)轮椅租用服务  颐和园轮椅服务性质为免费。服务区包括七个门区(东宫门、文昌院门、北宫门、北如意门、新建宫门、南如意门、西门)和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交500元押金后,可以免费使用轮椅。在游览完毕后,可以在任意一个服务门区归还轮椅,领回500元押金。  (4)餐饮购物服务  园内共有三个快餐亭,分别位于知春亭、排云殿东九间和石丈亭处,主要经营有饭菜、面食类,此外,园内还有一处专营宫廷御膳的中华老字号饭庄—听鹂馆。它的总店位于石舫附近,沿着长廊走到尽头就是,分店位于北如意门处,在那里,您可以品尝到具有“宫廷风味”特色的食品。那里的用餐时间一般为上午11:00——下午2:30。  园内特色商品店共有三处。分别是:东宫门附近的仁寿门南殿工艺品店、仁寿门外南九卿西三间房工艺品店和排云殿门口的排云殿工艺品店。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颐和园 颐和园 玉澜堂万寿山昆明湖颐和园佛香阁十七孔桥仁寿殿北京石舫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亦称“圆明三园”,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统称,是清代行宫式御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此。雍正皇帝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0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8年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仅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在“西洋楼”旧址建有园史展览馆,供人瞻仰凭吊,令人痛定思痛。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中央广播电视塔

中央广播电视塔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中央电视塔高386.5米,加避雷针总高405米,总重5万吨。这是一座多功能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可发射8套电视和10套广播,又是独特的游乐观光购物天地,外观优美,造型独特。在塔身238米的高处,建有外观为宫灯形四层观光塔楼,面积6000平方米,设有贵宾厅、旋转餐厅和露台。游客登塔至此,极目四望,北京风光尽收眼底。  这样的高塔在国外一般采用钢结构,要耗费数目惊人的钢材。为了提高塔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中央电视塔采取的是混凝土整体浇注法,能达到抵抗九级地震的要求。  中央电视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楼和桅杆组成。塔座采用重檐形式,有似天坛。塔的造型别致奇特,从地面升高到210米处,筒径突然变粗,半径向外挑出10米,形成一宫灯形的塔楼,塔楼里有北京最高的旋转餐厅和观光瞭望厅。  塔的设计充分考虑首都北京的特殊地理环境,力图表现塔的中国属性和北京特色,是北京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公交:乘323、368、374、394、特8内、运通102、运通103路在玉渊潭西门站下  乘40、64、74、77、213、323、368、374、394、437、617、624、631、658、944、968、977、特8、运通103、运通108、运通201路在航天桥南站下  地铁:地铁1号线公主坟站B1口出向北走,地铁10号线到公主坟站或西钓鱼台站,步行约1公里可至  门票  参观门票90元;另有旋转餐厅可以用餐,普通自助餐餐费228元-328元不等。  开放时间  8:30-22:00(每天21:30停止售票)  景点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中路11号中央电视塔

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普教育基地。  北京植物园位于西山脚下,面积400公顷,是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资源为主,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游览休憩、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植物园。北京植物园由植物展览区、科研区、名胜古迹区和自然保护区组成,园内收集展示各类植物10000余种(含品种)150余万株。  览区分为观赏植物区、树木园和温室区三部分。观赏植物区由专类园组成,主要有月季园、桃花园、牡丹园、芍药园、丁香园、海棠栒子园、木兰园、集秀园(竹园)、宿根花卉园和梅园。月季园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月季专类园,栽培了近1000个月季品种。  桃花园是世界上收集桃花品种最多的专类园,每年春季举办的“北京桃花节”吸引数百万游人前来观赏。树木园由银杏松柏区、槭树蔷薇区、椴树杨柳区、木兰小檗区、悬铃木麻栎区和泡桐白蜡区组成。热带植物展览温室被评为北京20世纪9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盆景园主要展示我国各流派盆景的技艺与作品。  北京植物园名胜古迹区由卧佛寺、樱桃沟、曹雪芹纪念馆、梁启超墓、隆教寺遗址等组成。卧佛寺始建于唐代,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元代铜铸的释迦牟尼卧像。樱桃沟林木茂密,是北京近郊重要的自然保护教育区。曹雪芹纪念馆展示了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在西山著书《红楼梦》的场景。  北京植物园开放时间  植物园:6:00-20:00(夏季)7:30-17:00(冬季)  卧佛寺:8:00-16:00(夏季)8:30-16:00(冬季)  温室:8:00-16:30(夏季)8:30-16:00(冬季)  曹雪芹纪念馆:8:30-16:30(夏季)9:00-16:00(冬季)  喷泉:周六、日10:00-13:00(遇恶劣天气暂停开放)  门票  公园门票:10元/人,学生等半价优惠5元/人;  大温室:50元/人,学生等40元/人;  卧佛寺:5元/人;  套票:50元/人  交通  公交:  乘318、360、505、630、698、714、运通112路在北京植物园站下,331、505、563、696、运通112路在卧佛寺站下。其中运通112路可在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D口出换乘,696路可在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A1口出换乘。  自驾:  五环:出香山出口,经香泉环岛,往香山方向约300m即到;  四环:出香山出口,往香山方向,约10分钟车程;  三环:苏州桥出口向北进入万泉河快速路,由北五环入口进入北五环。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当前中国学科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理科、新型工科、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医学学科是她的传统强项。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中国近代正式设大学之始,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并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学制。北大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有人用“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来评价北大的历史地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0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并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科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现状  北京大学位于京城西郊,占地2707853平方米(4062亩)。学校现教职工16073人,29617名各类在校学生。现有199个博士点、221个硕士点、100个本科专业,以及覆盖139个专业的35个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现任校-闵维方教授、校长许智宏院士。  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百余年来这里是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耿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这是一片自由的阵地。从十九世纪末叶到如今,一百多年间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民主与科学已成为这块阵地不朽的灵魂。  学校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重大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使学校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物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首都发展研究院、软件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文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环境学院、工学院、艺术学院和地球物理学系、技术物理系、电子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地质学系、城市与环境学系、心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系、哲学系(宗教学系)、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学校现有96个本科专业,198个硕士专业,174个博士专业;有各类在校学生39533人。  北京大学现有1129名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987名)、1461名副教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长江特聘教授51人。北京大学的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561万册,是我国高校中建筑规模最大、藏书量最多的图书馆之一。学校图书馆,总面积达到6.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人,总藏书量可达650万册,容量规模已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学校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中最大的博物馆,馆中数万件珍贵的文物反映了华夏5000年的文明史。  近年来,北京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修订了教学计划,加强了基础教学,充实更新了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学分制,提高选修课的比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并推荐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课余时间,学校还为学生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了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学校还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北京大学的学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或影响学业。为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北京大学设立了“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包括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借款、临时困难补助、助学金、奖学金等渠道、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将作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渠道,其他项目作为辅助手段。  北大师资力量雄厚,他们或为学界泰斗,或为学术新星,构成了北大独特的学术风景。北大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已达4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达到7人。在“973”项目中,北大出任各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教授达到11位,成为目前国内出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人数和承担“973”子项目最多的单位。在2001年底公布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四批特聘教授名单中,北大有15人成为特聘教授,l人为讲座教授,截止到2001年底,北大“长江学者”人数已达51人。北大教师队伍日趋年轻化。截至2001年,北大共有58位青年学者获得杰出青年基金奖励,为全国高校最多;8人获得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北大教授平均年龄为53岁,副教授平均年龄42岁,而最年轻的教授只有33岁,42岁以下的教授有200余人。每年都有大量海外著名专家学者受聘前来北大讲学,仅2001年就有长期外教64名、短期外教274名。他们大多曾执教于哈佛、耶鲁、剑桥等世界名校。每年都有许多世界著名学者来北大作演讲。2001年就有法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让·马利·莱恩等8位诺贝尔奖得主来北大举办了讲座。在全国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北大荣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北京市一等奖31项、二等奖22项,获奖数量之多和获奖级别之高,均在高校中独占鳌头,充分反映了北大教学工作的实力和水平。在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评选中,北大陈大岳、柳彬、刘玉鑫、王浦劬等4人榜上有名。  北大是学术的圣殿,是科学家与学者的摇篮。从“新人口论”的提出,到牛胰岛素的首次人工全合成;从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到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翻译,到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北大开辟的是一条奋进之路。2000年,北大纳米中心“长江学者”彭练矛研究组发现了0.33nm级别的单壁碳纳米管,突破了日本科学家所给出的理论极限。这一成果与北大承担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一起,双双人选2000年“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北大是唯一一所有两项成果入选的学校。  北京大学学科强项  北京大学有98个研究所、126个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1个国家重点学科,已建成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5个。  国家重点学科(81个):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体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通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核技术及应用、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口腔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运动医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5个):视觉听觉信息处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膜及膜的工程、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暴雨测定与预报、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湍流研究、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文字信息处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生物有机分子工程、第四纪年代测定、电子光学与电子显微镜、微米/纳米加工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30个):物理学、力学、数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学(医学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北大是中国大学理科实力最强的学校  北大人才辈出,理科尤为中国大学之最.目前重要的院士指标和获奖指标中,北大人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名列榜首  一、当选院士  北大的数学科学学院田刚、王诗宬教授、物理学院教授赵光达、秦国刚教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黄春辉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诒教授、环境学院方精云教授、工学院黄琳教授、医学部童坦君教授等九位教授在2001-2005年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当选的还有北大学子周又元、汪承灏、叶朝辉、石耀霖、王颖、高玉臣、刘宝镛、夏建白、邝宇平、解思深、陆埮、郑有炓、陈创天、计亮年、陆大道、吴养洁、王鼎盛、陈和生和吕达仁等1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给予科学技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北大医学部庄辉教授、信息科学学院院长何新贵教授在2001-2005年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当选的还有北大学子冯培德、唐希灿、孙承纬、龚知本、李连达、刘昌孝、刘韵洁、丁一汇和陈君石等9位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设立的给予工程技术及管理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北大物理学院陈佳洱教授、医学部韩启德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文兰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教授在2001-2005年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时当选的还有北大学子李国杰、许绍燮、艾国祥、冼鼎昌、解思深、徐至展、石耀霖等7位。至此北大已有34位学子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占全部中国内地的该院院士总数的1/4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中选举产生,院士们均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对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北大校友钱煦200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全美仅有的8位拥有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家科学院医学院院士三顶头衔的科学家。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Simons讲座教授田刚  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院士。与他同时当选的还有另外两名来自中国的学者。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留美学子中首次获此殊荣。  北大物理系58届校友徐荣栏2003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基础科学部院士。  北京大学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北大校友李政道教授2003年被教皇约翰o保罗二世任命为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李政道教授目前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北大校友侯朝焕、王德良、金亚秋当选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Fellow)。  北大校友杨伟涛(化学系82届)、李东琦(物理系85届)、沈群(物理系81届)、曾晓成(84届)、李晖(物理系90届)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mericanPhysicalSocietyFellows),北大校友共12人荣膺此衔,列大陆各校毕业生之冠。  北大64届校友、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余同希教授2003年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Fellow,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和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Fellow,InstituteofMechanicalEngineers,UK),以表彰他对机械工程专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北大化学系82届校友、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植源2003年当选加拿大化学学会会士(Fellow,ChemicalInstituteofCanada)。  北大化学系84届校友谢晓亮2005年当选美国生物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北大校友谢晓亮(化学系84届)、张有学(地质系82届)当选2005年年度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Fellow,AAAS)。  北大物理系66届校友宋菲君2005年当选美国国际光电工程学会院士、资深会员(Fellow,SPIE)。  二、国内获奖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院士(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物理系45届硕士黄昆院士获得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南联大地质系42届校友刘东生院士获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南联大40届校友叶笃正院士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加上2000年获奖得吴文俊院士(1951-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至今为止北大校友共五次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部共九位)。  北大地质地理系69届校友、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与另外两位合作者分享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2001-2005年中仅授予两项。  北大技术物理系85届校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领衔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2001-2005年中仅授予三项。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徐光宪院士荣获2005年度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为北大继徐光宪院士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全国高校仅6位)。北大化学系45届校友邹承鲁院士和吴征镒院士(曾在西南联大任教)荣获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迄今为止的23位成就奖(01-05年间仅4项)得主中有北大校友12位。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段学复、物理学院陈佳洱、甘子钊、杨应昌、赵柏林、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滂、黄春辉、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诒、信息科学学院王阳元、医学部冯传汉等十位教授在2001-2005年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迄今为止北大共37位教授获此殊荣,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同期,魏宝文(物理系57届)、李泽椿(地球物理系65届研究生)、杨起(地质系46届硕士)、顾方舟(医学院50届)、张仁和(物理系58届)、冼鼎昌(技术物理系56届)、王世绩(技术物理系56届)、惠永正(化学系62届)、丁一汇(地球物理系63届)、戴汝为(数学力学系55届)、王乃彦(技术物理系56届)、熊大闰(地球物理系62届)、肖序常(地质系52届)、-昌(化学系49届)、曹学义(医学部预防医学系毕业)、钟南山(医学部医疗系60届)、程耿东(数力系64届)、杨国桢(物理系62届)、张焕乔(物理系56届)、陈庆云(化学系52届)、白春礼(化学系78届)、许志琴(地质地理系64届)、唐希灿(生物系57届)、刘应明(数学力学系63届)、夏建白(物理系65届研究生)、杜庆华(原北大教师,1952年调出北大)等26位校友也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北大校友朱建士(数力系58届)获得2002年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校友范滇元(62届)、钟南山(医学部医疗系60届)获得2004年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由中国工程院管理、承办,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奖。此前,北大校友张宗祜(地质系48届)、王寿云(数力系60届)、金国藩(工学院50届)曾荣膺此奖。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院士(数学力学系57届)获得2002年第五界华罗庚数学奖。北大校友姜礼尚教授(数学力学系57届)获2005廿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是中国数学会与湖南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为了纪念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而设立的奖项,用以奖励并鼓励对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数学家。该奖自1992年以来的获奖数学家中,北大人有五位,位居各高校之冠。  北大校友、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巩馥洲研究员(1995年至1997年在数学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和段海豹研究员(198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分获2003年第九届和2005年第十届"陈省身数学奖"。该奖旨在奖励在数学领域作出突出成果的我国中青年数学家。自1986年以来,在获得该奖20位中青年数学家中,有北大校友8人,位居各高校之冠。  北大计算数学专业84届校友、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汤涛获2003年度"冯康科学计算奖"。1995年设立的冯康科学计算奖旨在奖励科学计算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海内外中国青年数学家。该奖每两年颁奖一次,奖金15,000元。自设立以来的11位获奖者中,有北大校友5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北大物理学院马伯强教授(物理系89届博士)获得2002-2003年度周培源物理奖。北大校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解思深(物理系65届)、王恩哥(物理系90届博士)分别获得2000-2001、2004-2005年度周培源物理学奖。该奖项至今的六位获奖者中五位是北大毕业生。我校工学院黄永念教授(数力系63届、66届研究生)获得2002年第三届周培源力学奖,为该奖的第三位获奖者。周培源物理奖和力学奖由周培源基金会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一般每次评选一人或一个项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秦国刚教授获得2000-2001年叶企孙物理奖,龚旗煌教授获得2004-2005年饶毓泰物理奖,北大校友水永安(物理系53届)获得2000~2001年饶毓泰物理奖,  王鼎盛(物理系52届)获得2000-2001年叶企孙物理奖,马中骐(物理系64届研究生)获得2004-2004年王淦昌物理奖。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在2001-2005期间供授奖三次,授予14项。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席振峰教授获2003-2004年度"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和2004年我国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化学会第一届"黄耀增金属有机化学奖"。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何国琦和郑亚东教授分别获得2001年、2005年第七次、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北大校友叶连俊、杨起、石耀林院士分别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我国地质学领域的最高奖,其中荣誉奖在三次授奖中只授予了8人。  北京大学王劲松博士荣获2005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专门奖励在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空间探测学和空间物理学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做出贡献的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汤帜研究员荣获首届"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同时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发明创业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发明协会设立,是首个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项,也是今年以来国家奖励办批准的惟一一个奖项。今年共10人获得特等奖。  北大外国语学院教授黄燎宇和已故田德望教授分别获得2005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鲁迅文学奖是国家级文学奖,黄燎宇教授(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也是第八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我校毕业生。  北大校友刘国光(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获得2005年度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中国经济学奖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设立的,旨在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首届中国经济学奖侧重于评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制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  北0学院教授张守文、陈瑞华先后入选2002、2004年度两届中国十大中青年杰出法学家,同时当选的还包括吕忠梅(84届)、袁曙宏(法学博士)、蔡定剑(法学博士)、景汉朝(96届法学硕士)、马怀德(法律系88届)、莫纪宏(法律系86届)等六位校友。至此,在历届十大青年法学家评选中,已有12位校友获此称号。  三、国外获奖/受勋  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院士2001年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大奖--"研究与探险委员会主席奖"。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是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科学与教育机构。研究与探险委员会主席奖是授予那些为世界带来新知识、拥有杰出贡献的国家地理学会基金获得者。侯仁之院士长期从事城市历史地理、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是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巨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金鼎汉(55届东语系)2001年获得印度总统纳拉亚南亲自颁发的代表印地语研究最高成就的奖项--乔治o格里森奖。金鼎汉教授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印地语学者,他的主要著作和翻译作品有《印地语汉语词典》、《印地语汉语成语词典》等。他翻译的《罗摩功行之湖》,第一次把这部印度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集史诗、哲学思想和宗教经典于一体的巨著推到中国读者面前。金鼎汉教授还曾于1993年获印度总统夏尔玛颁发的世界印地语荣誉奖,印度中央印地语研究院称赞他为当今世界印地语研究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北大医学院50届校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院士获得2001年"第十二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学术会议"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章",这是世界神经外科最高奖,他是迄今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神经外科医生。  北大化学系78届校友、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白春礼院士获得国际化学工业协会总部授予的2001年度"国际奖章",以表彰他在纳米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和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所发挥的领袖作用。白春礼院士是继我国化学家侯德榜1943年获该学会"荣誉会员"后第二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  北大校友刘东生院士(地质系42届)获2002年度"泰勒环境"(TaylerEnmvironmentalPrize),获颁金制奖牌和20万美元奖金。"泰勒环境奖"是环境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有"环境科学的诺贝尔奖"之称。  北京大学人类学蔡华教授被法国科学院授予2002年度"法语国家大奖"金奖,以表彰他在人类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法语国家大奖"是由法国、加拿大、摩洛哥等法语国家共同设立的一个奖项,表彰在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用法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学者。蔡华教授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人。  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教授主持设计的作品中山岐江公园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颁发的全美景观设计年度最高奖:设计荣誉奖(DesignHonorAward),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的公共环境类城市环境艺术优秀奖,2004年由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和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联合颁发的"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邮编:100871  邮箱:webmaster@pku.edu.cn  门票  免费开放。需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在东南门登记后免费入校参观。  开放时间  仅东南门对游客开放,开放时间为7:30-21:50,需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登记入校。  

温泉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颐阳一区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三○四所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航材院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温泉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颐阳二区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杨庄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白家疃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西颐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太舟坞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秀山社区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东埠头村 东埠头休闲园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太舟坞都市菜园
太舟坞村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高里掌村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白家疃村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温泉村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杨家庄村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辛庄村 白家疃怡贤王祠 画眉山 黑楼辛庄与玄同道院 何魁山庄 太舟坞与古莲花 黑龙潭龙王庙 孙岳将军墓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曹雪芹故居 东埠头休闲园 太舟坞都市菜园

温泉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