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辉腾锡勒接待中心 | 辉腾锡勒接待中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辉腾锡勒外事旅游接待中心位于察右中旗境内的辉腾锡勒草原之上,景区占地面积18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是一处蒙古族风味浓厚的现代化草原旅游景区。主要游览活动项目有展示蒙古族民俗风情的赛马、摔跤、射箭、祭敖包、访问牧民家、骑马、乘驼、坐勒勒车、游草原、观日出、望繁星、马队迎送、银碗敬酒献哈达、民族风情的篝火晚会等内容。 地址: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辉腾锡勒草原 电话:13947471964 |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 |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泉山北街生态大道特一号,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以集宁战役纪念馆为主展区,建有胜利广场、英雄广场、将军园、人民英雄纪念碑、集宁战役指挥部旧址、国防教育区、青少年科技实验基地等20个参观体验景点。 纪念馆展区分为上下两层,包括抗战胜利、集宁争夺战、大同—集宁战役、解放集宁、缅怀英烈事迹典藏红色记忆等8部分19个单元、展出各类珍贵文物、照片、艺术作品达1200多件。馆内还有声光电半景画、幻影成像、5D影视厅等多媒体设备。 纪念园先后荣获“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从2017年起,市委、政府决定在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筹建乌兰察布党史馆,总建筑面积9400㎡,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正式建成。党史馆建成以后,纪念园将以集宁战役纪念馆、乌兰察布党史馆及园区其它红色景点为依托,开展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以纪念园为中心,辐射我市凉城、后旗和四子王旗等地,努力将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打造成为立足京津冀、辐射长江三角、影响全中国的新型党员干部教育基地。 |
乌盟辉腾锡勒草原 | 乌盟辉腾锡勒草原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辉腾锡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中南部,阴山北麓,距首都北京430千米,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35千米。距乌兰察布75千米。“辉腾锡勒”一词,系蒙古语,意为“寒冷的高原”。海拔1800多米,东西长100千米。 99个天然湖泊,点缀在碧绿的辉腾锡勒草原草原上,既有牧区草原苍茫雄浑的格调,又有江南水乡明媚清秀的色彩。这里青山秀水,瑰丽多姿。每年五月至九月,鲜花遍地,成为花的海洋。美丽图沟有座天然洞府,山洞离地面垂直高度100多米,洞内可容纳近百人。怪石嶙峋的黑山,有大小岩洞99个,最大可容纳200至300人。草原活动项目有:骑马、乘驼、射箭、射击;参观蒙古式摔跤,登敖包山,到牧民家作客,品尝民族风味的奶食和奶茶、吃手扒肉、喝马奶酒等。 辉腾锡勒草原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平均最高温度为18℃。每年五月至九月,这里鲜花遍地,成为花的海洋。景区主要分神葱沟和黄花滩两大去处,共有15大景观。唐代以后,很多道士、和尚、隐遁于此。清康熙帝也曾到此游览。 辉腾锡勒草原是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平均海拔2100米积60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80%至95%,辉腾锡勒草原上天然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十九泉”之称。辉腾锡勒风能稳定性强,持续性好,品质高,是建设风电厂最理想的场所。辉腾锡勒草场是世界少有且保持完好的天然草甸型草场,并确认18种草种为珍稀草种。根据总体规划,可开发建设成为草原避暑胜地和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每年的6、7月份是旅游的最佳季节,这个季节是属于大自然的,你见过的没见过的,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在争奇斗艳。02年开始划片禁牧以后,虽不能说风吹草低见牛羊,但现个鸡鸭还是没有问题的。 有一则描述当地夏天的小故事:“早晨起床发现一头牛被冻死了,72个人拿了72把刀,开始庖丁解牛,到中午牛还没庖完,就有一半的肉臭了”,虽然夸张但是也有其合理性。7点至11点太冷,牛还是冰块,刀子显然捉襟见肘。11点至12点牛迅速解冻,刀再多再快,温度高,肉臭已成定局。所以,早晨穿厚衣服一点都不夸张,中午穿长袖很凉爽。乌盟辉腾锡勒草原 乌盟辉腾锡勒草原 |
察尔湖 | 察尔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察尔湖,国家4A级景区,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关镇衙门号,距北京230公里,距集宁区80公里,度假区属大青山余脉,水面处于群山环抱之中。 旅游度假区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景区群峰起伏,连绵不断,山清水秀,如诗如画;苍山含翠,绿水多情,是以农业观光、水上娱乐、登山及拓展训练、马术培训、游船快艇、房车营地、滑冰滑雪、低空飞行、新能源应用体验、狩猎打靶、少年儿童夏令营基地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察尔湖(友谊水库)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洋河支流东洋河上游,水库最大流域面积2250平方公里,最大集水面积7.7平方公里,占东洋河流域面积的67.6%,总库容1.16亿立方米,平均水深6-9米。旅游度假区总面积4400公顷(66000亩),总用地面积约506公顷(7590亩),新增建设用地33.3公顷(500亩),水域面积666公顷(10000亩),林地面积440公顷(6600亩)。度假区有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药材、山野菜和食用菌。水生动植物分布量大,饲料资源丰富,养殖种类有鲤鱼、鲢鱼、武昌鱼、草鱼、鲫鱼、公鱼等品种,肉质好,味道鲜,是极佳的无公害绿色佳肴。生态旅游度假区粮食种植有小麦、莜麦、荞麦、玉米、糜谷粟、豆类和马铃薯等;有机蔬菜种植施用有机肥料,生物制剂防虫治虫,是无污染、无公害纯天然绿色食品。 生态旅游度假区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景区群峰起伏,连绵不断,山清水秀,如诗如画;苍山含翠,绿水多情,仁者流连,智者忘返...... 湖名意义 察尔---蒙语直译为春天即将消融的冰,寓意春天来了,事业蒸蒸日上。 |
卓资九龙湾旅游区 | 卓资九龙湾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九龙湾旅游区 九龙湾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西北部,在旗下营镇和红如乡境内,南距京包铁路仅6公里,西距呼和浩特30公里,东距集宁市110公里。九龙湾蜿蜒曲折,因其自然形态宛如九条龙横卧在大青山间而得名。 九龙湾全长15公里,宽约7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属大青山分支。九龙湾旅游区以其山、溪、瀑、泉而著称。这里山崖陡峭,郁郁葱葱的桦树林将大山装点得分外妖娆。刚劲挺拔的松柏体现了大山的精神,清澈透明的泉水遍布山林,四季长流,汇成小河穿山而泻。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九龙湾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同时也成为山禽野兽的栖息地,狐狸、狍子、獾子、青羊、羚羊、猞猁、鹿等名贵动物经常也没在山间。满山遍野的山杏、山桃、黄花、蕨菜、油苹苹、面果果、林檎檎、酸麻子、山黑枣等野菜野果,可使旅游者大饱品福尽情享受。 九龙湾旅游区名胜景点多达20多处,其中最有名的是龙泉潭,最奇特的是榆树石,最陡峭的山是青羊圈山,最神秘的洞为密汁洞,最古老的庙为召庙。九龙湾以层层叠叠的森林为背景,以悬崖灭壁为屏障,以奇花、异草、泉水、瀑布、山溪为点缀,构成一幅半观的“塞外桂林”景色。其中,大青山五梁之一的神水梁上,有一神水暖泉座落在桦林与松林间每年家历五月十三牧民们都要来此取水、祭敖包。相传喝了“神水”,可保四季平安,延年益寿。九龙湾旅游区由五房子顶、青羊圈山、神水梁、五塔亥、召庙湾、自然草场和人工养鹿场等几部分组成。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九龙湾增设了蒙古包、游泳池、餐厅、客房、小卖部等服务设施,成为旅游业的后起之秀。 原始森林和现代旅游设施的完美结合,使九龙湾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每到夏秋季,大批游客都要来这里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体验牧人的生活。 |
黄花沟风景区 | 黄花沟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黄花旅游区 察哈尔右翼中旗黄花旅游区,位于乌兰察布盟北部,阴山支脉的辉腾席勒草原上,距呼和浩特市100公里,距集宁市70公里,距旗政府所在地科布尔镇15公里。由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秀丽景色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人。50多平方公里的辉腾席勒草原,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每到5月至9月间,整个草原水草丰盛,鲜花遍野,牛羊游动,牧歌撩亮,香风温馨,绘织成一幅美丽的草原春画。 而被游人誉为“塞外江南”的黄花神葱沟,更有一番诗情画意,它集山水灵秀于一体,山势险峻,奇峰突兀,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水流潺潺,-。“双驼峰”、“卧龙峰”、“剑门山”、“佛手山”、“神龟岭”、“挂瀑崖”、“仙人洞”、“三叠泉”、“一镜天”、“木鱼台”和“神葱岩”,堪称塞外奇观。5000余亩的独贵林区,森林茂密,古柏参天,那林间富有弹性的绿色草坪中,白蘑菇、黄花、百合花点缀其间,这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色彩。奇观森林和厅花异草组成了天然的大花园。 黄花神葱沟接待部,有蒙古多顶,其中有大厅一个,中包一个小包多个,可以就餐、休息和娱乐,这里还为游人开设骑马、射箭等娱乐活动,举办歌舞和篝火晚会。1992年开始向游人开放。 黄花沟风景区有自然、人为、史迹等各类风景二十余处,为上新系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典型地质遗存,地质构造复杂多元,地形地貌奇绝险胜,是大青山脉的地质博物馆。这里气候独特,平均气温只有7摄氏度,有“六月雪,三伏天”的天气奇观,是不可多得的塞上避署胜地。 在辉腾锡勒草原景区,分布着8个旅游度假村:有黄花旅游接待中心,青松旅游度假村,草原明珠电力度假村,首都知青黄花旅游度假村,天骄战车接待中心,乌盟外事旅游接待中心,风电场旅游接待中心,99泉度假村。每个度假村附近,都有草原湖泊。 |
红石崖寺 | 红石崖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红石崖寺,又名金龟寺,因其主体石崖天然形成似金龟造型,主色调呈暗红色而得名。地处阴山山脉大青山中部顶峰,属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财神庙、七星宝塔、钟鼓楼、牌楼、蒙古包群等,同时还配套有特种养殖、牛羊育肥、酿酒、鱼塘、人工湖、淖尔梁草原和地质奇观等项目。 地址: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红召乡 电话:15847682119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
苏木山森林公园 | 苏木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苏木山坐落在内蒙古兴和县大南山深处的苏木山旅游区,以其险峻的山势,内蒙古苏木山旅游区茂密的森林,纷呈的花卉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贪享自然之美的旅行者,归者无不为其绝、其美所折服!苏木山属阴山之尾,长达35公里,宽约25公里,平均海拔为1800米,沿蛇形山径攀援而行,直上景致迷人的最高点----望天涯。举目四望,但见群山叠翠,雾色缥缈,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壁画垂挂天际。轻懈送来浓浓花香,山溪泉水叮咚作响,使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人间一切烦情愁绪荡然无存。苏木山座落在兴和县大南山深处的苏木山旅游区,以其险峻的山势,茂密的森林,纷呈的花卉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贪享自然之美的旅行者,归者无不为其绝、其美所折服! 苏木山属阴山之尾,长达35公里,宽约25公里,平均海拔为1800米,沿蛇形山径攀援而行,直上景致迷人的最高点----望天涯。举目四望,但见群山叠翠,雾色缥缈,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壁画垂挂天际。轻懈送来浓浓花香,山溪泉水叮咚作响,使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人间一切烦情愁绪荡然无存。 苏木山之雄奇,首先在天那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山岩巨石。登临绝顶,纵眼四望,细究山形,有的酷似罗汉张臂喜迎宾;有的如同金龟伸头探碧海;有的宛如擎天柱,浑圆挺拔入云霄。面对那形象逼真的“情人石”,不禁引发“头靠身依情切切,恩爱情第度千年”的幽幽暇思。苏木山之幽深,幽在山水林木,纷繁花草,飞禽走兽相依相附,浑然一体,隔世而立。整个风景区以人工栽植的7.5万亩松林为主色调,花松翠杉尽染群山,自成一景,以其坚毅不拔之态,蔽日遮阴之神,足显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景区内到处可见山泉喷涌,或突泄于蓝天,或隐没于花丛,潺潺涓涓,如诉如泣。 苏木山旅游区是人的创造力与自然美的杰作。然而,多年来它地处偏僻,如锁在深闺的佳丽难展芳容。是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终于使苏木山袒露出多姿多彩多情的风采。乌盟苏木山 |
岱海旅游度假区 | 岱海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岱海旅游度假区有“草原蓝宝石塞外神泉”之美誉,位于凉城县境内。旅游区生态环境优越,山水辉映,林草茂盛;交通条件便利。 古往今来,岱海吸引着无数游人。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其”鸿鹜成群,风涛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的自然美景。是内蒙古中部地区最大的内陆湖,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有29种鱼类在此生长。湖的四周滩川广阔,林木茂盛。 湖的北面有一个温泉,为重碳酸钠型弱矿化热水,地表水温38℃。水中含有锶、锂、锌、硒等十七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治疗多种疾病有显效。在温泉以北的山中,有一睡佛,近看是山,远看是佛,眼、耳、鼻极为形象。 岱海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35公里。盛夏时节,略呈椭圆型的岱海宛如莲叶初露,翠色可人。岱海在历史上文字记载甚详。汉代称“诸闻泽”,北魏叫“葫芦海”,宋元时代称“鸳鸯泊”,清代蒙古人称之为“岱根塔拉”,后称岱海沿用至今。 目前该旅游区内建设有度假村,温泉浴池,住宿用蒙古包、游船码头、餐厅、游乐场所等多种设施,开展有游泳、划船、温泉浴疗、篝火晚会等活动项目。 闻名塞外的岱海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总面积26万亩,湖外芦苇总面积2.5万多亩。近年来,内蒙古岱海保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旅游景区以来,该公司共投资近4亿元建设了岱海宾馆、岱海旅游中心、岱海温泉洗浴城、岱海滑雪场、岱海文化苑和岱海旅游学校等多个项目,在130平方公里的岱海湖周围,一个适合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的新岱海景区已经形成。 岱海南北长10㎞,东西宽35㎞。盛夏时节,略呈椭圆型的岱海宛如莲叶初露,翠色可人。岱海在历史上文字记载甚详。古往今来,岱海吸引着无数游人。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其”鸿鹜成群,风涛大作,浪高丈余,若林立,若云重”的自然美景。清朝时期康熙多次巡边来到岱海,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并在此兴建了行宫,取名“凉城”,为岱海题名“天池”。行宫后来改名为汇祥寺,曾为内蒙古规模宏大的召庙之一,1939年毁于战火。蛮汉山的38000亩原始次生林中,有数十各野生动物,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北侧山峰下有佛爷洞、金水岭、万年冰窖等景观奇特,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岱海旅游区名胜景点众多,站在汇祥寺遗址西望,洞金山睡佛神态安祥,形象逼真,佛学大师赵朴初称其为大自然罕见景象。旅游区内有距今5000年之久的塞外北国龙山早期文化,老虎山石城遗址和园子沟窑洞遗址,还有两条百公里长城——秦汉古长城和明清新长城。 岱海温泉,又名马刨泉,位于岱海附近的三苏木乡中水塘村,因传说康熙皇帝巡边时,坐骑在此刨泉解渴而传名。过去这里一直是-、贵族沐浴和疗养的场所,日涌水量2,732吨,水温38℃,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治疗各种皮肤病以及风湿性腰腿疼等具有良好疗效。 |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区 |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格根塔拉是蒙古语,意为“辽阔明亮的草原”。她始建于一九七九年,一九九六年转制民营企业,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新、扩、改建,现已形成集食、宿、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独具草原风情的旅游景区。格根塔拉也是内蒙古规模最大,距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旅游景区,是内蒙古唯一跨盟市经营的最大的旅游企业,是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之一。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飞船主着陆场位于四子王旗草原,距格根塔拉仅50公里。格根塔拉也是通往口岸城市二连浩特的必经之地。 如今的格根塔拉草原更加美丽动人,水草肥美,丘陵起伏,海浪似的马群,金色霞云的驼群和白云似的羊群在绿海中游动,骑马的牧人,手里拿者细细的套马竿,像矛头一样尖尖地指向天空。传统的蒙古包和现代的蒙古包相映成辉,为格根塔拉草原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每年的8月份,是举办那达慕盛会的季节。格根塔拉旅游点每年8月15---8月25日,都要举办旅游那达慕,这个时候也是避暑的极好时光。 这里每年定期举行一次隆重的大型庙会,每月一次小型庙会和一年一次的祭敖包活动,在祭敖包活动中,可见到蒙古族传统的摔跤,骑马,射箭等精彩竞赛。 游客来到这里可身着蒙古袍,脚蹬蒙古靴,跨上追风的骏马,乘上稳健的骆驼在草原上漫游;可以在篝火的映衬下,欣赏蒙古民族歌舞;可以在热情的敬酒歌声中,品尝醇厚清香的马奶酒、清香扑鼻的手扒肉和烤全羊。立足敖包,不仅使您想起《敖包相会》的恋情,更叫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牧民家醇香的奶茶、传统的奶食品会使您遐想游牧民族的生活历程;夜宿蒙古包,侧耳倾听阵阵牧歌,抬头试数点点繁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蒙古民族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更具吸引力。 广袤浩瀚的杜尔伯特(蒙语意为四子王)大草原,每当夏秋之际,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蓝天碧水、白云彩虹,炊烟缕缕、牧笛声声,人欢马叫、牛羊追逐,一幅令人陶醉的草原美景。 在这里,可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跨上追风的骏马、乘上稳健的骆驼、坐上传统的勒勒车,在草原上奔驰或漫游时,当您去访问在草原上世代生息的牧户,热情好客的蒙古族牧民会以传统的民族礼节迎接您,醇香的美酒、奶茶,香甜酥脆的炒米,制作精细美味的各种奶食品任您尽情品尝。洁白的哈达、嘹亮的歌声表达出牧民对远方客人的一片诚心!这是您对草原游牧生活的一次切身体验。 为丰富游客在草原上的活动,每日安排的活动项目还有:观看赛马、搏克、马术表演、祭敖包、篝火晚会等。如果您想一显身手,很多活动您都可以参与,和我们的蒙古族姑娘、小伙子们一比高低,同娱同乐。 每当夜幕降临,内蒙古格根塔拉艺术团将在篝火前,夜幕下为游客献上一-具特色的蒙古民族歌舞,游人还可与艺术团演员们共同高歌起舞,忘掉那城市的喧嚣繁杂,轻松愉快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优美奔放的安代舞会把您在草原的活动推向热潮。 夜宿蒙古包,透过天窗,遥望天上点点繁星,暇想纯朴勤劳的蒙古族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的过去,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至此,仿佛您就是一个地道的蒙古人,自然会回味这一天既是一次旅游休闲,更是一次游牧文化历史画卷的博览。 |
林胡古塞旅游区 | 林胡古塞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榆树林胡古塞旅游区位于卓资县大榆树乡,以山水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林胡部落文化和红色文化为统领,以休闲体验为载体,以生态康体和养老产业为常态,是集观光、体验、休闲、养老、度假、娱乐为一体知名的山水休闲旅游目的地。 大榆树所在的大榆树村,在明清时期是一座古镇,也是与康熙结缘的老镇。古镇的东西街正是当时的京绥驿道,官商并用,皇帝出巡和商贾旅人常走这里,东西街的称谓沿用至今,这在当地边塞山村是绝无仅有的。驿道的开通,带动了市场的繁荣,在清代这里就已经成为商贾重镇,也是晋商文化和蒙商文化交流之地。在驿道西街路南,有三株大榆树,呈西北向东南排列生长,据古树名木专家鉴定考证,三株体格虽大小不一却树龄相同,约有510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仍枝繁叶茂。中间最大的一株胸径约6米,高约25米,冠幅约30米,此树正是传说康熙西巡避雨的大榆树,主干上避雨背印和拴马印记仍清晰可见,并赞叹曰“好大一榆树也”!此树和此地因皇帝金口玉言而得名。此树南侧上方有一小洞,是天然晴雨表,每逢有水珠渗漏,必有降雨,当地百姓据此安排农事活动,相当于现代的“天气预报”十分灵验。树上常有祭拜者挂满红布条,树下置香炉和供品。此树上方枝杈上原有一座砖砌小庙,树下有乐楼,一直是当地举办传统庙会之地。西北方的一株有一侧枝向下弯曲伸展,头部酷似龙头,眉目分明,被人们摸得油光铮亮,人称“老龙头”,有时夜间光弧笼罩,十分神奇。大榆树被当地百姓奉为“神树”,家中遇有灾害疾病,常来树下叩拜祈祷,保佑一方平安。真是“魂牵梦绕大榆树,满身故事满身谜”。 地址: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榆树乡 电话:0474-23246660471-2324888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
草原明珠旅游度假中心 | 草原明珠旅游度假中心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草原明珠度假中心是AAA级景区,位于辉腾锡勒草原中部,坐落在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群中,度假中心占地及观赏地约3万亩,该中心-议接待、草原观光、度假、文艺表演、宴庆、娱乐为—体的规模宏大、功能齐备、服务优质的草原旅游AAA级景点。还有民族风情特色的热炕蒙古包80余顶,豪华蒙古包、战车蒙古包80余顶(内设有独立卫生间和洗浴设施),能同时接待1000人就餐的10个蒙古包餐厅,1000多人住宿的各式蒙古包。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
乌盟黄花沟 | 黄花沟风景区(辉腾锡勒)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草原腹地,是典型的高山草原地形。每当盛夏,更以绚烂的黄花闻名。历史上,曾有多少古代民族踞此而争雄。当彪悍的敕勒人赶着高-车,从遥远的贝加尔湖迁徙到这一带游牧后,便留下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千古绝唱。 五十多平方公里的辉腾锡勒草原,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每到五月至九月间,整个草原水草丰盛,鲜花遍野,牛羊游动,牧歌嘹亮,香风温馨,绘织成一幅美丽的草原春画。而被游人誉为“塞外江南”的黄花神葱沟,更有一番诗情画意,她集山水灵秀于一体,山势险峻,奇峰突兀,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水流潺潺,-。“双驼峰”、“卧龙峰”、“佛手山”、“神龟岭”、“挂瀑崖”、“仙人洞”、“三叠泉”、“一镜天”、“木鱼台”和“神葱岩”,堪称塞外奇观。 黄花沟五千余亩的独贵林区,森林茂密,古柏参天,那林间富有弹性的绿色草坪上,白蘑菇、黄花,百合 花点缀其间,这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色彩。春画、奇观、森林与奇花、异草组成了天然大花园。 历史上,曾有多少古代民族踞此而争雄。当彪悍的敕勒人赶着高-车,从遥远的贝加尔湖迁徙到这一带游牧后,便留下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千古绝唱。 “辉腾”是蒙语里为寒冷之意,因这里冬季寒风凛冽、夏季凉爽宜人而得名。古代北方民族的几代皇帝,都在这里避暑消夏。据传,第一个到这里观光的皇帝是北魏开国元勋拓跋,最后一个到这里避暑消夏的皇帝是窝阔台,他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三儿子,史称元太宗。如今,我们也有幸享有昔日大漠帝王的离宫别院了。每逢盛夏,整个草原水草丰美、鲜花遍野、牛羊游动,各地的游人纷至沓来,享受这蒙古高原上的一湾仙境。 五十多平方公里的辉腾锡勒草原,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每到五月至九月间,整个草原水草丰盛,鲜花遍野,牛羊游动,牧歌嘹亮,香风温馨,绘织成一幅美丽的草原春画。而被游人誉为“塞外江南”的黄花神葱沟,更有一番诗情画意,她集山水灵秀于一体,山势险峻,奇峰突兀,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水流潺潺,-。“双驼峰”、“卧龙峰”、“佛手山”、“神龟岭”、“挂瀑崖”、“仙人洞”、“三叠泉”、“一镜天”、“木鱼台”和“神葱岩”,堪称塞外奇观。 黄花沟五千余亩的独贵林区,森林茂密,古柏参天,那林间富有弹性的绿色草坪上,白蘑菇、黄花,百合花点缀其间,这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色彩。春画、奇观、森林与奇花、异草组成了天然大花园。 相传很久以前,黄花沟是王母的后花园,神葱是王母的一道佳肴,泉水是神童浇灌花园之水,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为游人一览奇景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察右中旗黄花沟旅游区,距呼和浩特市100公里,距集宁区70公里,距察右中旗政府所在地科布尔镇15公里。她得天独厚的秀丽景色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人。 大延汗金帐府是比较典型的察哈尔牧户,位于辉腾锡勒草原黄花沟东侧1500米,这里的主人便是察哈尔牧民,这里的人们所信仰的是萨满教和佛教的混合体,他们的风俗除传统的蒙古族民俗外,更具特色,比如他们用羯羊作成羊背子的全羊宴来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们的奶食曾是满清时皇室的特贡品,等等。 黄花沟风景区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草原腹地,是典型的高山草原地形。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总面积600多平方公里。由于地形的特殊,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两崖壁立,蜿蜒伸展。 每当盛夏,更以绚烂的黄花闻名。历史上,曾有多少古代民族踞此而争雄。当彪悍的敕勒人赶着高-车,从遥远的贝加尔湖迁徙到这一带游牧后,便留下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千古绝唱。 “辉腾”是蒙语里为寒冷之意,因这里冬季寒风凛冽、夏季凉爽宜人而得名。古代北方民族的几代皇帝,都在这里避暑消夏。据传,第一个到这里观光的皇帝是北魏开国元勋拓跋,最后一个到这里避暑消夏的皇帝是窝阔台,他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三儿子,史称元太宗。如今,我们也有幸享有昔日大漠帝王的离宫别院了。每逢盛夏,整个草原水草丰美、鲜花遍野、牛羊游动,各地的游人纷至沓来,享受这蒙古高原上的一湾仙境。 五十多平方公里的辉腾锡勒草原,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每到五月至九月间,整个草原水草丰盛,鲜花遍野,牛羊游动,牧歌嘹亮,香风温馨,绘织成一幅美丽的草原春画。而被游人誉为“塞外江南”的黄花神葱沟,更有一番诗情画意,她集山水灵秀于一体,山势险峻,奇峰突兀,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水流潺潺,-。“双驼峰”、“卧龙峰”、“佛手山”、 “神龟岭”、“挂瀑崖”、“仙人洞”、“三叠泉”、“一镜天”、“木鱼台”和“神葱岩”,堪称塞外奇观。 黄花沟五千余亩的独贵林区,森林茂密,古柏参天,那林间富有弹性的绿色草坪上,白蘑菇、黄花,百合花点缀其间,这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色彩。春画、奇观、森林与奇花、异草组成了天然大花园。 相传很久以前,黄花沟是王母的后花园,神葱是王母的一道佳肴,泉水是神童浇灌花园之水,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为游人一览奇景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阿贵庙 | 阿贵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阿贵庙,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阿贵,蒙语的意思是洞穴。 这里有一百零八级台阶,呈现接近九十度角的陡峭坡度,高路入云端,凌空蹈虚。站在其处,让人有奇幻之感,此感有温怀之意,有仰望之情,是美,是向上,是向善,有云水禅心之境。 阿贵庙,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察干镇东南10公里处,又名善福寺,是一座黄教喇嘛庙,始建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在之后300多年时间的沉积与空间经纬的勾连中,经过人们旷日持久地陆续修建,形成了如今气势宏伟的建筑群落。 阿贵庙,是善福寺的俗称,坐落于阿贵山上。地处高山之巅,尽有些高高在上、舍我其谁甚至高处不胜寒的况味。据当地人介绍,寺院整体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山上山下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十分壮观。 每当夏季,山下小溪顺沟由西而东涓涓流淌。植被繁茂,绿草如茵,山泉清洌。小鸟鸣唱,鸿雁翱翔,景色宜人,一幅天然图画。登山远眺,山岭相连,沟壑纵横,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阿贵庙修建在阿贵山上,确是有一段传说的。 一位德高望重的喇嘛,从西藏而来,周游各地行至察右后旗的察哈尔草原。游历中,喇嘛见此处草原空旷,莺飞草长,有白云一样的羊群,哈达一样吉祥的白云,不正是修建寺庙的佳处吗? 一次,喇嘛正闭目养神打座念经,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只翠羽乌鸦,盘旋头顶,顺时把他的头冠叼走了。他睁开眼一看,说:“怎么你要戴我的帽子?”乌鸦飞了一百米之后,落下来把帽子放在那里不动了,他只好追去拿回自己的帽子。当喇嘛走到帽子前,乌鸦叼着帽子又飞到一百米处停下来,就这样,一百米、一百米地引着喇嘛来到了阿贵山。把帽子扔在山上,乌鸦便远走高飞了。 喇嘛把头冠捡起来戴上,环视周围,惊叹道,此乃“藏龙卧虎,龙须宝地!”喇嘛喜出望外,动员民众,开工撬石,从此,有了庙宇的雏形。 在筹建寺庙之初,还有一传说奇事,至今仍被当地人诉说着。这个故事和阿贵山上的一处阿贵洞又有联系。 传说,一天偏午,喇嘛心无旁骛,端坐在山顶的石洞里打座诵经。他每天念经不为其他,就是祈祷如何筹资能把庙建起来。那天诵经之后,他看到20多人的马队迎面而来。其中,有位王爷好似纸人摇摇晃晃,狂风吹拂树梢一般,向着阿贵山的方向连人带马摇摆过来。喇嘛定睛一看,原来,身边不远处有条幽深的石洞,一条巨大的白蟒隐身在洞口张开血喷大口正在吸这位王爷。王爷身不由己轻飘飘地径直往白蟒的嘴里飘过去。喇嘛一看不好,情急之下,急忙念经制止住了白蟒的行径。白蟒没有吃到王爷,王爷却因受惊昏迷了过去。喇嘛施以援手,诵经、送药,把王爷救了过来。 喇嘛想建庙为草原带来吉祥,为牧民带来安全的想法被王爷知道后,王爷便为其施舍,建起了阿贵庙。庙建起之后,白蟒还在。白蟒的存在总会威胁牧民的生活。他念了咒语,把白蟒的洞穴封了,禁止它出洞危害草原。之后,每天背对封了的洞穴念经,念着念着白蟒就出不来了。喇嘛在这个洞里又建了一座小庙。 据说,自庙建成之后,这里便香火日盛。如今,这里也是人们回首过往,一览草原胜迹的一处重要旅行地。 阿贵庙的一部分建筑在文革时期被破坏,近年来开始进行恢复修建工作。不久的将来,一座完整的百年古庙将会再现在人们的面前。 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祭敖包活动,同时举行那达慕大会。农历六月十五日举办庙节,也叫庙会。庙会时佛事活动非常隆重,远近牧民群众扶老携幼,驱车乘马踊跃而来,热闹非凡。从农历六月十六日开始诵读《雅日乃经》,直至八月初二诵经结束。从五月十五日到八月初三,各种佛事活动频繁......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
中水塘温泉 | 中水塘温泉 中水塘温泉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三苏木乡中水塘村,原名“马刨泉”,又因南临岱海,亦称岱海温泉。温热的矿泉水常年溢出,消痛祛病,名扬塞外。即使是地冻三尺的数九天,泉水也不结冰,反而放出腾腾热气,天气越冷,水蒸气越大,水温显得越高,以致使人感到微微烫手,堪称天赐神水、塞外宝泉。 中水塘温泉的形成,传说众多。一说清朝康熙皇帝于公元十七世纪巡视塞外,当来到凉城县岱海北岸中水塘村时,正值炎炎夏季,烈日当头,骄阳似火,人困马乏。当人们正为无法解渴而发愁时,只见他的坐骑暴啸长嘶,前蹄腾空而起,用力猛刨地面,于是一股清泉喷涌而出。为纪念此事,称此泉为“马刨泉”,并建汇祥寺,砌成温泉池,流传至今。一说元世祖忽必烈在岱海北岸的一次征战中陷落深坑,忽然踩塌泉眼水涌溢头,部众看不见他,以为淹死了,就痛哭流涕,哪想不一会功夫,元世祖浑身冒着热气湿淋淋地上来了,含笑说:“我今天踏脚成泉,热乎乎洗浴,你们不喜也罢,为何哭我早死?”这泉水即今中水塘温泉。野史传说,无从考证,但中水塘温泉最晚形成于清朝确切无疑。据史料记载,每到盛夏,周边各地王公贵族、名人雅士及佛寺僧众皆云集凉城,或朝山拜佛,或传经布施,或坐浴温泉,或观赏岱海,尽享山野情趣。20世纪70年代,由于村民爆破扩泉,结果泉水不仅流量锐减,直至干枯。 1989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探部门经详细勘察,在“马刨泉”附近开钻引泉,于1990年10月新泉竣工。泉水犹如碗口粗的银蛇从井口跃出,蔚为壮观。昔日的“马刨泉”不仅风姿依旧,而且水量大增,据测,泉水常温达38℃,日出水量达2700吨,是内蒙古罕见的地热资源。1991年夏,岱海温泉浴疗中心典礼开业。如今温泉浴疗中心楼舍重叠, 游客如云,成为塞上一处浴疗游览圣地。泉水中含有锶、锂、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一定量的硅酸和微量放射元素,可治愈白癜风、牛皮癣、疮疥、静脉曲张、皮肤过敏、皮肤开裂等各种皮肤疾病,同时对风湿性腰腿疼痛、胃病等也有辅助疗效。它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除能供人们医用外,还能提供有用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应用到工业、文化、体育等方面,更可广泛应用到农业方面,如建设地热温室、育种育秧、种植蔬菜、培育菌种、孵化家禽、养殖暖水域鱼类和水生植物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中水塘温泉区已发展成为集“浴疗、娱乐、餐饮、旅游、住宿”于一体的消夏避暑度假区。其中有包钢渡假村、内蒙古邮电渡假村、内蒙古电力康乐园、凉城财政温泉渡假村、地税培训中心、交通渡假村,为游人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疗养环境。目前岱海温泉已有多处集洗浴、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大型洗浴中心,床位数达数百张之多。随着岱海温泉浴疗中心和与此配套的岱海旅游基地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这里将成为更加引入注目、令人神往的浴疗和游览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