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绵阳 >> 平武县 >> 水晶镇

水晶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平武报恩寺

平武报恩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寺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城内,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1956年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称为“敕修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完工于天顺四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历史。报恩寺布局结构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称“深山王宫”。  报恩寺坐西向东,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由东而西次第升高。山门、金水桥、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修建在一条300米长的中轴线上。经幢、狻猊、大悲殿、化严殿、碑亭长廊、斜廊、僧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雄伟壮观。报恩寺一派宫殿设计,同时具有蛛网不结和高度的抗震技术,被中外专家称为“明初罕见之遗构”、“独具匠心的抗震建筑群”。  报恩寺的雕刻绘塑,精工巧制,殿内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绘画壁塑,构图巧妙,内容丰富。大悲殿高达八米许的千手观音,正身是用一根巨大的楠木雕成,身后1004只手,千姿百态,美丽壮观。华严殿内的转轮经藏更是精美绝伦,犹如一座凌空托起的七级浮屠。   地址: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北街63号  类型: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816-882275  官方网站:http://www.betm.org.cn/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40.0元  

白马风情

  白马人房屋依山而建,木楼彩绘,原以农耕·畜牧为主,种植荞麦·青稞·燕麦。白马人崇拜自然,敬奉山神。他们擅自酿制匝酒,养蜂,妇女使用麻锤捻麻纺线,擀毡织布,织花腰带。近几年,白马人大多从事旅游服务活动,在白马乡有30余户旅游接待点,  可容纳1000人的民俗旅游服务。  白马人服饰奇特,色彩艳丽,以白·黑·花三种袍裙为主,配以各类发饰·耳饰·腰饰。白马妇女胸前饰以白玉般的鱼骨牌,腰围几匝金亮的古铜钱。男女头带盘形圆顶菏叶边羊毛毡帽,上插山鸡白羽毛。白马人能歌善舞,著名的额酒歌·白羽毛飘起来,舞蹈有朝盖舞·圆圆舞·猫猫舞。  白马人典型的传统住房是“板屋土墙”,以原木成架,斧劈松木板盖顶,干打土墙。一般分为三层,下层圈畜,中层住人,顶层储物。(目前旅游接待为新房)寨子里的山坡上能看见这类建筑。  “跳朝盖“是白马最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朝盖是一种满目狰狞·恐怖的目雕面具,几个人反穿羊皮袄,戴上这种忙面具,随着羊皮鼓的节奏跳神,以此驱鬼镇邪,祈求平安。  2002年,平武在白马举办的王朗白马风情节是四川省八大旅游节日之一。内容包括:歌舞表演·白马文化学术研讨会·王朗生态研讨会·平武招商推介会及旅游活动周。  白马是九环线和王朗保护区的过境之地,交通便利,通讯快捷。2004年四月王朗移动机站的安装会让全境通讯畅通无阻。欢迎远方的朋友到白马做客,到平武做客。   

小河沟自然保护区

  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平武县西北,地处摩天岭与岷山之间。距平武县城20公里。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保护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岷山大熊猫A种群南北连接的纽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深切割山地,山高谷深,重峦叠嶂。海拔1310—4166米,跨木皮、阔达、水晶、黄羊四个乡镇。现有面积为282.27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云豹、豹、黑熊、斑羚、岩羊、林麝、小熊猫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豆杉、银杏、水杉、独叶草、麦吊云杉、连香树、水清树、梓叶槭、黄檗、香樟等珍稀植物。景观以原始森林、野生动物生存状态最具吸引,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泗耳

虎牙大峡谷

  虎牙大峡谷位于四川平武泗耳虎牙藏乡保护区,可与九寨、黄龙相媲美的深山瑰宝。位于四川省盆地西北边缘,岷山主峰雪宝顶东南侧,与“人间瑶池”黄龙寺腹背相依,距九环线辅线(平松公路)仅9.8公里,距黄龙寺70公里,距九寨沟220公里,距绵阳市230公里。   地址: 绵阳市平武县泗耳藏族乡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  类型:峡谷 森林 山 瀑布  游玩时间: 建议1天  电话: 15228426754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夏季免费开放。  交通   绵阳乘大巴到平武,再换乘大巴到水晶,租车到高山堡村。

虎牙藏族乡

  虎牙藏族乡,位于平武县城西北68.5公里,地处绵阳市西北部,是长江二级支流涪江的发源处,位居岷山主峰雪宝顶的东南一侧,与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虎牙之名源出于“虎牙关”,“虎牙关”是用汉语对该地名的命名。虎牙乡名始用于1956年10月,于1959年被改成虎牙人民公社,1983年9月30日起又被改建成虎牙藏族乡,后乡名沿用至今未变。全乡行政总面积484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龙溪、虎丰、上游、高山堡、占口)、22个村民小组。  景点位置  四川省绵阳平武县  

绵阳盘江漂流

  绵阳盘江漂流简介 盘江,又名通口河,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流经松潘,平武,北川,江油四县市,在江油市青莲镇汇入涪江,全长214.3公里,流域面积7000余平方公里。     流域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大禹、太乙真人、哪咤、李白都从这里走出,域内有著名的人间瑶池--黄龙寺;太乙洞府--金光洞;西南奇观--白龙宫;诗仙遗风--李白故居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    四川绵阳

豆叩寺

豆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豆叩寺距平武县城102公里。经专家考证,该寺为明代早期建筑,年代早于报恩寺。寺庙占地1200多平方米。原来由山门、罗汉殿、观音殿和正殿大佛殿等组成,现仅存大佛殿三间。大佛殿保存完好,木构件保存原样,是平武目前现存时代最早的古木构建筑,为研究平武早期的古木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此殿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王朗国家级自然景区

  绵阳王朗自然保护区简介  王朗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牛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总面积322.97平方公里。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65年,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的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保持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原始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名扬中外。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7种。该区域是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走廊地带,是连接岷山大熊猫种群的枢纽;植物组成复杂,起源古老,有许多种类为中药材、观赏花卉和森林蔬菜。王朗保护区的原始森林是川西北保存最完整的一片,粗大的冷杉、云杉、红杉直指云天。区内四季皆景,洁净的空气、溪流、明显的植物垂直带谱,令人留连忘返。夏季凉爽,平均气温12.7℃,为消夏避暑、观赏花卉、品尝森林蔬菜的好去处;秋季红叶漫山,层林尽染,景色壮丽;冬季可赏雪、观看野生动物。在王朗的周边还生活着一支古老而独特的白马民族,其语言、风俗、历史文化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并保留了原始、古朴的文化传统,与王朗的自然风光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项目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从资金、技术、专家方面的援助,是以保护为目的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实行预约制度。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设备已经初具规模,有50人的接待能力,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已经形成,正在争取得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机构的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被国际认证的生态旅游景区。  目前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有:早晨观鸟、穿越原始林、漫步大熊猫栖息地、观花路线、蘑菇识别路线、登山、野外露营、晚间讲座等;并可以举办一般会议培训和青少年夏令营以及学生实习。  地址: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乡  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  游玩时间:建议3-5小时  电话:0816-5360333;0816-5113358  开放时间:  8:30-18:00,15:00停止取票  门票  白马王朗景区成人套票(门票+观光车) 180元  景区观光车70元绵阳王朗自然保护区

藏羌五龙村

  藏羌五龙村位于绵阳市平武县,是春天出游的目的地,看油菜花,体验田园风光。建筑比较陈旧,交通不是很方便的。  景点位置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建于1993年,总面积63615公顷,区内全是原始林区,无人居住。保护区处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地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岷山山系的腹心地带,其大熊猫分布密度高,生态环境保护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保护对象大熊猫的分布密度高,数量多,大熊猫生境保存好,栖息地面积大。保护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少,同时,也是古北界、东洋界动物的交汇地带。保护区北面有黄龙自然保护区,西面有白羊自然保护区,南面有片口自然保护区,是连接岷山山系大熊猫走廊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保护区显著的稀有性和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应于优先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中列为“A”级,为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区。区内雪峰刺天,高山环峙,河流湍急,峡谷幽深,原始森林密布,天然草场成片,飞瀑悬泉比比皆是,珍禽异兽时时出没,自然风光原始粗犷,雄奇峻美,大气磅礴,惊心动魄。与以清新秀丽、典雅玲珑见长的九寨、黄龙风光互为补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一片完美、和谐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  雪宝顶系岷山主峰,海拨5588米,位于平武县西北角,为平武、松潘两县界山,又是当地藏族居民的神山。山下分布着王朗、虎牙、泗洱自然保护区。岷江、涪江发源于此。她是万山之宗,江河之源,  又是著名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的集中地。雪宝顶又名宝鼎山、崆峒山、雪栏山、雪山、  雪岭等。雪宝顶四周分布着许多世界一流的风景名胜区,山脚东部是"人间瑶池"黄龙寺,北部是"童话世界"九寨沟,西北部是"熊猫乐园"王朗自然保护区和白马藏区,南部为虎牙、泗洱自然保护区。山高万仞、峰峦迭障,松峰积雪,六月如银。雪宝顶是绵阳境内一大名山。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

泗洱自然保护区

  泗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平武县泗耳、虎牙两个藏族乡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最高海拔4828米,最低海拔1600米,地形复杂多样,气候适宜。区内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云豹、稚鹑、红腹锦鸡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0余种;有珙桐、银杏、红豆杉、连香树、天麻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0余种,是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  保护区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自然景观,是野外动、植物研究和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泗耳保护区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可用于开展生态旅游,如茂密的森林、野生动物、瀑布(50米高度以上的瀑布就有5处)、山峰、草地(100公顷以上的草地有8处)。  保护区外又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可供旅客体验。民间建筑多以石块砌墙和石板盖房为主。宗教以藏传佛教为主。并有特殊的鬼节和舞牦牛。手工艺有刺绣和裹脚。民族特色食品有掌巴、荞饼、猪肚肉、酥油茶等。

蜀汉江油关

  蜀汉江油关位于今天平武县南坝镇的三国历史遗迹江油关,原名江油戍,系刘备入川以后,为防备曹操势力越摩天岭南下,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建立的军事要塞。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曹魏征西大将军邓艾兵出阴平邪径,奇袭江油戍,蜀汉守将马邈不战而降,魏军长驱直入,攻陷成都,蜀汉灭亡,江油戍因此而天下闻名。此后历朝历代,多在此设关戍守,或称江油关,或称涪水关,成为蜀北名关之一。同时,在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以前的1000多年间,这里长期都是县、郡、州治地,称为古龙州,是涪江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江油关遗址附近,有牛心山、凤翅山、叮当泉、明月渡等主要景点,以及李白读书台、李龙迁祠、玉虚观、马邈妻李氏故里碑、吴道子绘真武祖师像碑、宋徽宗书御笔手诏碑等名胜古迹。牛心山相传为李唐王朝皇族远祖李龙迁之墓,当年曾被武则天派人掘断龙脉,李氏复国后,又多次派人填塞,流传着许多神奇而浪漫的故事。   

平武回龙庵

平武回龙庵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回龙庵位于平武县平通镇乔坝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多平方米。据回龙庵《建修碑志》记载,该庵始建于何年无考,为清代光绪十七年重建。主要建筑由山门、天王殿、龙王殿、大佛殿、观音阁及厢房等组成,现仅存观音阁及两厢房。观音阁建在宽12.7米、0.6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呈正方形,面阔11.3米,进深11.3米,重檐攒尖顶建筑,阁高13米,内设木质楼梯,可随梯攀登至二楼。二层设楼座,铺设木质楼板。阁的金柱为通天柱,柱础均为石质,唯正面两檐柱设计独特,为0.9米高的石狮作础。正脊和垂脊装饰华丽,正脊中央还安置一个形制精美的铁刹。古建筑为穿斗式结构,全楠木框架结构。脊梁为筒瓦所扣,筒瓦内绘有花草图案,梁枋及金柱均为彩绘。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红军碑林

红军碑林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四方面军为了打败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并向川西和甘南扩大革0据地创造有利条件,为接应中央红军北上,使两支主力红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接照党中央和军委电示,于1935年3月28日发起了强渡嘉陵江的攻势,歼敌10000余人,攻占了北迄青川平武,南至梓潼、彰明的广大地区。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九)平武县城获得解放。15日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继后建起了平武、平南两个县苏,一个区苏,19个乡苏,97个村苏维埃政府,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支援红军的宣传工作。红军播下了革命火种,工农群众自觉起来参军参战,队伍不断壮大。当年平武参加红军长征的共有1156人,其中:县、乡、村苏委员以上的65人,游击队员242人,少先队员99人,儿童团员63人,妇女队员10人,直接参加的438人,参加支前长征运输的239人。此外,参加红军所属各种组织而未长征的还有1093人。平武参加红军的人员绝大部分在长征中牺牲了,走完长征的仅有39人,其中告老离休的有6人,还乡病故的有3人。他们的英名永留平武史册。  红军在平武历时56天,于6月5日全部撤离向西进发。走后伪政头目卷土重来,对我留守地方工作的红军、苏维埃干部和游击队员大肆进行-。全县被还乡团杀害的红军、苏干和游击队员达527人。其中:有苏维埃主席62人,土地委员19人,笔书11人,妇女、内务、经济委员103人,游击队长16人,队员141人,留守地方工作的红军76人,干部家属及亲友99人。  -还乡团杀害红军、苏干和革命群众的罪行罄竹难书。  革命者英勇就义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永垂千古。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已为3名红军将士嵌立了个人纪念碑;为353名红军将士和红军烈士嵌刻了红军英名纪念碑,永作纪念。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昭忠祠、王玺公衙、镇羌门及城墙

昭忠祠、王玺公衙、镇羌门及城墙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昭忠祠、王玺公衙、镇羌门及城墙(平武县)  保护范围:   1.昭忠祠、王玺公衙:以现围墙和公路为界。  2.镇羌门及城墙:以城门、城墙外缘为基线,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阔达回龙寺

阔达回龙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平武县阔达藏族乡筏子头村有一座回龙寺,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年,回龙寺是龙州至松潘、甘肃等地的一处重要驿站,且又是戏楼,是川西北保存最为完好的集戏楼与驿站为一体的清代古建筑。  回龙寺坐北朝南,靠山面河,涪江从正前方流过。据考证,回龙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清代早期建筑。回龙寺由乐楼(戏楼)、正殿、左右配殿组成四合院。戏楼的左右还有部分木构建筑相连,与戏楼一样为二层。戏楼兼作大门,进庙从戏台底穿过。戏楼台口在内院倒坐,戏台有雕花撑弓,中间额枋有戏装人物雕饰,台口前沿有雕花华板,戏台上部梁枋有地方传统彩画,边壁上有壁画,颇为精细,可惜的是大多壁画都已残损。  据了解,在清代,该处为水码头和驿站、关防之地,颇有人气,故形成小场镇,因此设庙,建戏台以应对节日庙会。  据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回龙寺保留了完整的民间庙会寺庙格局,具有较高的建筑工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也是川西北现存不多、保存完好的古戏楼台,是研究古驿道文化、庙会文化及川剧史的物证资料。2006年,回龙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水晶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水晶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