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江油李白故里 | 江油李白故里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李白的故居位于江油市青莲镇(即李白故里风景名胜区),它地处绵阳城区与江油两城市之间,距江油市区15公里.绵阳市区23公里,108国道(绵阳--广元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该风景区规划控制范围23平方公里.其中心景区控制面积约8平方公里,199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青莲左有濂水环绕,右有涪江环抱,这里山水灵秀,仙气飘渺,在唐代就是古绵州的重要城镇、直至清代,这里仍是水运发达的商贸重镇.199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青莲不仅因为哺育造就了旷世奇才李白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现今世界上反映李白文化最完整的地方,而且因其独特的风光便利的交通而成为绵阳市近期重点打造的三个旅游精品之一,如绵阳--李白故里--猿王洞--报恩寺--白马山寨--王朗--九寨、黄龙”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线上的重要景区。 景区内太白祠、陇西院、粉竹楼、明贤词、月圆墓、洗墨地、磨针溪等历史悠久的文物景点可以让你追寻诗人的遗迹,了解李白出生、成长的故事.隔着一千多年的风雨体会诗人当初辞亲远游、仗剑去国的冲天壮志:漫坡古渡,红岩夜雨等遗址的动人传说又会令你产生无尽遐想,让你留恋往返新近开发的太白碑林作为绵阳五大旅游项目、四川省首批100个旅游招商推荐项目之一,则更是让人心潮涌动,整个碑林以海内外历代书画名家创作的李白诗歌作品为内容,采用现代与传统设计相结合的风格,倚山而建,构思新颖,气势恢宏,向游人展示优美的园林胜景,精湛的书法艺术和高超的石雕石石刻艺术,是一座宏扬李白文化主题的艺术园林,目前首期工程已对外接待游客。 “古今尊国土,中外仰诗仙”。一千三百年前,李白饱吸家乡灵气,仗剑远游,却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如今青莲已成为旅游景区,引无数中外游入侵着李白的乡愁,徜徉在陇西院的明日下,吟诵太白碑林的神奇诗篇…我们相信“李白故里必将成为全球文化人一处心灵的家园,游览李白故里将成为文化品位的象征。 地址: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涪江东岸绵阳市江油窦圌山风景区附近 类型:纪念馆祠堂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4月-10月);9:00-17:30(11月-3月)。 交通 1.绵阳几个客运站一般都有车发往,每15分钟一班,票价10-12元左右,火车也可到达江油,票价6-11元。 2.从成都到江油,可在成都昭觉寺汽车总站乘车,每日8:00-19:00,大约15分钟一班,票价40元左右,2.5小时到达。 门票 李白故里:40元 李白纪念馆:30元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 青莲镇 "概况 青莲镇古称漫坡渡,唐朝时因境内的河称为廉水(今磐江),水质清澈,故名清廉,后因李白号称青莲居士更名为青莲。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始设青莲镇。青莲镇位于江油南部,距江油城13公里,距绵阳城20公里。东靠彰明镇,南接九岭乡,北及太平镇,西邻西屏乡。城镇座落在绵(阳)江(油)一级公路线上,全镇幅员面积22.65 平方公里,城镇面积1.5平方公里。200…… 详细++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 青莲镇 "概况 青莲镇古称漫坡渡,唐朝时因境内的河称为廉水(今磐江),水质清澈,故名清廉,后因李白号称青莲居士更名为青莲。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始设青莲镇。青莲镇位于江油南部,距江油城13公里,距绵阳城20公里。东靠彰明镇,南接九岭乡,北及太平镇,西邻西屏乡。城镇座落在绵(阳)江(油)一级公路线上,全镇幅员面积22.65 平方公里,城镇面积1.5平方公里。200…… 详细++ |
李白纪念馆 | 李白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江油市李白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而修建的名人博物馆,位于江油市区风景秀丽的昌明河畔,占地四万余平方米。筹备于1962年,1982年正式开馆。融收藏陈列、学术研究、观光旅游、接待服务为一体,馆园宏伟壮丽、古朴典雅、花木掩映、清流绕郭,风光清幽秀美,使人流连忘返。 馆内收藏有历代李白诗集版本、历代名家书画精品等文物资料4000余件,其中邓小平、江泽民、-、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迹以及仇英、祝枝山、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名家巨擘的作品皆堪称国之瑰宝。艺术的园林建筑、丰富的收藏陈列、完善的接待服务,使得李白纪念馆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人们探源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拜揭伟大诗仙李白的胜地。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馆内陈列丰富,“太白堂”为序厅,“太白书屋”为李白生平事迹展、“诗苑”为馆-代书画精品展,“古风堂”为江油历史文物陈列展、“杜甫堂”为杜甫生平事迹及诗歌展、“香云”为奇石根雕展、“花雨”为现代名家书画展,另外还有碑廊、画廊、“归来阁”等处的陈列展览。 其中陈列和园林景观是按国内一流博物馆水准建设,在充分考虑仿唐建筑和现代审美理念相协调的前提下,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适当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李白的生平事迹、重要成就以及李白纪念馆馆藏精品进行展示,使得各个年龄阶层、知识阶层的游客都能从中感悟到李白文化的精髓。园林采用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风格,结合川派园林的创作手法、融合李白文化的意蕴,精雕细琢,堪称精品文人纪念园林典范,使得国内外游客在寓教于乐中充分体验到李白文化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地址: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涪江东岸绵阳市江油窦圌山风景区附近 类型:纪念馆祠堂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4月-10月);9:00-17:30(11月-3月)。 交通 1.绵阳几个客运站一般都有车发往,每15分钟一班,票价10-12元左右,火车也可到达江油,票价6-11元。 2.从成都到江油,可在成都昭觉寺汽车总站乘车,每日8:00-19:00,大约15分钟一班,票价40元左右,2.5小时到达。 门票 李白故里:40元 李白纪念馆:30元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 |
匡山佛爷洞 | 匡山佛爷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佛爷洞位于江油市,是川西北最大最神秘的喀斯特溶洞。“地下三峡”与地面峡谷一水相连,钟乳千姿扑朔迷离,洞中泛舟奇妙之极。佛爷洞西方镜,一湾碧水,两岸翠竹满山。水之尽头为小雷音寺,荡舟其间,乐而忘归。 佛爷洞位于李白故里——四川省绵阳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处,是神密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此处上接匡山(又名戴天山);下连李白读书台;东临观雾、团岭;西依莹华、乾元,它是通往九寨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洞四周山环水绕,古木苍翠,风光奇绝。民国二十三年,人们在通天清河边发现了一蹲三米多高的石刻如来佛像,故此洞名曰佛爷洞。 整个旅游区域以佛爷洞为主,其余的七仙洞、牛角洞、西方境等正逐步开发。佛爷洞由三厅、两廊、一河构成,全长三千余米,洞内景点六十多个。全洞从上至下共分三层,第一层从“佛手迎客”至“南天门”。此层凉风习习,沁人心脾,涤荡尘心。步入此层,迎面便是一只巨大佛手从洞顶伸出,欢迎你的到来。接着便是“三心堂”,所为三心及天心、地心、人心。还有“圣灯”、“金猴捞月”、“菩蒂树”、“鲤跃观柳”等栩栩如生的景点。行至前方,左有园盘皎阳,右有弯钩银月,名曰“日月门”。过此门沿石阶面下,道旁有头戴银盔、身披铠的“巨灵神”把守仙境要道。右方大厅石壁上一条巨蛇从洞内伸头欲奔,一只大0颈长伸,状若赛跑,对面石壁上老寿星美鬓长飘、笑容可掬观看比赛,人们称之为“龟蛇奔天门”。要道左方可观看到:“雄狮腾空”、“千佛岩”、“达摩廊壁”、“灵芝山”、“神鹰回首”、“玉杯”、“金山、银山”、“锯台”、“天桥”等惟妙惟肖的钟乳石造型,恰似一幅璀灿夺目的艺术浮雕。 由南天门往右,沿着崎岖的“盘陀路”进入第二殿,随着“一柱厅”、“半天山”到达约有450平方米宽的“东海龙宫”那里“定海神针”直立,“五彩神泉池”水色清澈晶莹,不寒而栗有“白龙越江夺宝”、“顽猴望”、“海狮戏莲”、“别甲神鹰镇金沙”、“龙王百宝箱”等天然造型,气势磅礴,极为壮观。龙宫内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武陵园”有牛角尖、簸箕天,海螺洞中有“鹤蚌相争”、“海螺观战”、“鸣锣助战”、“石床”等石笋、钟乳石造型,相映成趣,目不暇接。 然而,“山有洞天不算奇,阴河划船数第一”。沿着湾湾曲曲的跳蹬路,耳听潺水声,观看“地海横鲸”、“青蛙驼莲”、“天地桃”、“美猴照镜”等景点来到阴河划船处——“凯旋门”、只见幽幽碧水,微泛涟漪,各种灯光倒映水中的灯景冉冉浮动。 船工放开歌喉,唱起山歌,载你寻胜探幽。阴河内大小钟乳石千资百态、扑塑迷离,令人目眩。著名的有“孔雀开屏”、“群象饮水”、“冰川瀑布”、“江心岛”、“钓鱼台”、“小狗爬山”、“海龟晒滩”、“星望江”、“天生海带”、“中流砥柱”十大胜景。荡舟直达西方境。嬉戏,逍遥自在。两岩山势陡峭,曲径通幽,千奇百怪的岩石缝隙长满绿竹和野草。山顶石互相堆砌,参差危耸,将附不附。观赏此景令人心旷神怡,达到非仙变胜仙之感。 地址:绵阳市江油市大康镇因明村九组 类型:洞穴户外运动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16-3851522 开放时间: 夏季:8:00-18:00,冬季:8:30-17:30。 大康镇 江油市辖镇。清代建大康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9公里。面积104.2平方公里,人口2万。省道南(坪)沪(州)公路过境。辖官渡、旧县、红光、星火、因明、下庄坝、建兴、旱丰、水口庙、前锋、高堂、桦花峰12个村委会和大康场镇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冶金、建材、采矿等厂矿和商贸、旅游、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 详细++ |
百年好合爱情谷 | 百年好合爱情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百年好合爱情谷,位于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故里——江油市城区西北方向10公里的大康镇,距绵阳37公里。其核心景区中国百合国际博览园占地面积5200亩,包括游客中心、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情定三生、温室大棚、出口超市及百合产品研发中心。项目拟建成中国超大的百合种球繁育基地、中国具特色的婚庆基地和爱情主题公园,概算总投资人民币约4亿元。该项目目标定位为实现一、二、三产业互动和“文农旅”融合发展,将打造成江油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农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实现从鲜切花、商品种球和鲜百合球的产品销售,到百合的初加工及深加工,提高百合附加值,并融入爱情文化元素,按AAAA级景区标准发展旅游观光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百年好合爱情谷隶属于江油松岭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份,注册资金5000万元,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大康镇官渡村百合国际博览园。主要从事旅游项目开发,百合花的种植、销售,农副产品初级加工、销售,农业生态观光服务,餐饮服务。 公司现有员工160人,其中拥有中高级技术人员50人,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农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下设财务部、综合部、销售部、事务保障部、企划营销部、游客中心等职能部门。 公司结合李白故里这一特有资源优势,以李白历史文化为底蕴投资建设“中国百合国际博览园”大型综合百合产业园。项目一期占地5平方公里,投资6亿元。建成规模达1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6.5亿元,计划3年建成,完全建成运营后,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实现利税8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项目以AAAA级景区标准建设,发挥全国超大百合花种球繁育基地优势,以百合花观光为主题,以百合寓意的爱情为主线,按“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情定三生”的游览动线诠释浪漫的爱情创意和文化,打造成为高端的百合主题坚持面向全球建中国一家以“爱情、百合”为主题的国际一流观光旅游圣地。 经营情况: 目前,博览园内种植百合及各种花卉3000余亩,并拥有建设面积达8000平米的智能温室,面积达80000平米的14个连栋花卉大棚,其作用是将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到大棚花卉种植上,从而改变大棚内部的花卉生长生态环境,在不同的季节种植不同的品种,让一年四季,百合竟放。并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产品研发中心加工厂一座,库容量1000余吨的保鲜储存库,完全具备了符合欧盟认证标准的百合系列产品加工能力。2015年10月,公司的百合系列产品经过市级各部门的专家评审,正式被评为“江油八品”名优特产。 公司前期农业开发项目主要是培育、繁育优质百合种球,发展委托种植,主要目标市场是大型农业种植公司、专业合作社、百合种植大户等种植组合和个人。客户遍布湖南、重庆、贵州、川内、湖北等各地区,产品销售网络已经初步建成,包括了线上线下、实体店等多种形式。发展种植上规模后,回收产品进行加工,主要加工成百合干片、百合粉、百合花茶,主要目标市场为一、二线城市批发商、大型超市、总代理等。公司主要产品有鲜百合、百合干片、百合花茶、百合饮料等,同时常年提供各种百合等食用百合种球及观赏品种。 发展规划: 按公司的整体规划并结合江油市委、市政府建设大康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内建设江油百合城等多元化发展战略,把百年好合爱情谷景区建成4A级标准,并配套所有旅游设施。产品生产线建设完成后,百合产品加工批量化生产,力争做成中国著名品牌产品,把中国百合博览园建设成一个集农业种植、农业生态观光、农产品加工、百合科普展览、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真正的完整产业链。 公司通过科学规划统筹设计,现已建成百合博览园一期工程,园区从种球培育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再到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商业批零、科技展览、学术交流、修身养性,完成“农、文、旅、产、学、研”一体化,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形成“第六产业”。公司产品生产全绿色食品标准生产,产品包括了“松花岭”牌系列百合种球、食用鲜百合、百合粉、百合干花、百合饮料、百合酒等,培育、种植过程全程追踪,透明标准化厂房设计,生产过程清晰可见,做阳光责任企业,产绿色安全食品。公司现已完成绿色食品认证,松花岭商标注册完成。获得林业部正式授牌“百合公园”称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在申请办理中,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生产经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实现公司、农户共同发展致富,成长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 |
江油窦团山 | 江油窦团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下奇山――窦团山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江油市北25公里处,距绵阳66公里,距成都170余公里,是国内著名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其交通快捷方便,环境宜人。 窦团山以奇特的山峰、惊险的索道、古老的庙宇及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吸引着中外游客,诗仙李白少年游此,曾留下了“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千古绝句。窦团山风景区按照景区的发展规划,为满足商务、会议及观光下榻的宾客的需求,而精心设计并按四星级标准投资兴建的旅游涉外饭店――奇峰国际酒店。目前,已逐步发展为集商务、旅游、观光、会议、娱乐、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现代酒店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同时,窦团山风景区不断开发新的特色旅游项目。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窦团山风景区开辟了高山滑翔运动、彩弹射击对抗游戏、岩壁上的芭蕾――攀岩、滑草、悠玻球、高尔夫练球场,网球场等,众多参与性项目的建成,已使窦团山建成一个集运动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型景区。 窦团山户外体验式训练,于2004年11月开始对外培训,训练项目包括:断桥、天梯、空单、求生墙、高架、盲阵、电网、越障、下降等,通过这些体验式训练,能够帮助学员学会挑战自我,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学习。 四川绵阳 |
青林口古建筑群 | 青林口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口古建筑群 青林口,坐落于二郎庙镇西南的小山沟里,潼江之源马阁水与另一条小河在这里交汇,川北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至今仍保留了较完整的文昌宫、妈祖庙、南华宫、万年戏台、桥楼亭等古建筑和大量清代、民国时期的木构一楼一底民居,自1999年中央电视台《西游记》续集剧组在此拍摄两集外景后,名声鹊起。青林口依山傍水,位于江油市东北约40公里。原为江(油)、梓(潼)、剑(阁)三县交通要道和商贸集散地,会馆林立,寺庙兴盛,街坊繁华。 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交通要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商业发达的古镇,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庙堂四布。走进青林口,街道显得很破旧,古老的石板路两边林立的老房子,以及雕刻着精美图案的高大木结构建筑,使古镇风貌依然。 新街的尽头是一座建于清代的石拱廊桥,原来叫“合益桥”,也就是现在有名的红军桥。1935年,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击溃国民党发动派的二十八军、二十九军。红九军、红三十军经剑阁进入江油青林口,并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红军在青林口只住了一个多月,便奉命转移,其中有一个姓刘的女红军战士因重伤不能随队转移,被安置在场镇上的杨姓银匠家里,不幸被国民党“清共队”查出。刘姓女红军战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中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于合益桥头的木柱上。为了纪念那位女红军,该桥在被正式更名后,桥上风雨楼也挂上了“红军桥”的匾牌。如今,桥头上“拥护红军”、“坚决反帝抗日”、“红军是穷人的救星”等标语、石刻还清晰可见,历经沧桑的红军桥和那些朴实无华的红军碑在无声地向后人述说着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红军桥不仅承载着青林口的历史,还连结着新街和老街,使小镇呈T字形结构。老街上的房子沿着那条无名小河一字排开,同新街相比显得低矮破旧,走进去却发现房屋的结构很有特色。外面看上去不过四五米高的房子里面却被分为三层,每一层的空间都足够宽敞。原来,房屋的地基在靠河的一边比大门低1米多,用做喂猪或堆放柴火;正屋用木版隔成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会客或是做饭,一家人的生活全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展开。 老街的最南端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火神庙,小小的寺庙由火神殿、文昌殿、玉皇殿组成,里面供着的有道教的玉皇大帝、火神、文昌君,也有佛主释迦牟尼。从老街沿着一条青石板路朝北走,拐过一棵古老的菩提树,就是半边街了,所谓半边街,只不过是一溜稀稀拉拉的房子,可这里才是青林口最早的中心。长达一公里的街道上,冷冷清清,看不到一个人影,很难让人想象出当时这里的辉煌。 革命遗迹红军桥和大量红军石刻标语,使人想起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江油浴血奋战的悲壮景象。1992年,江油市人民政府将青林口古建筑群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青林口的高台戏,别具一格,源于清乾隆年间,主要出现在重大节日,以烘托气氛。由一米见方的木案制成的特定“戏台”,按剧情需要将两名十二、三岁小演员扮成“角色”固定在台上,一上一下,上面的演员“金鸡独立”于下面演员的肩上,4个壮汉抬着“戏台”-,颇为壮观。青林口除古色古香的风光外,小吃也很有特色。当地居民自己磨制的“怀胎豆腐”、“蛋清豆腐”以及五花八门的豆食品系列,令人赞不绝口,一种叫“将军豪”的白酒和农民酿造的山果刺梨酒,更是叫人难以忘怀。 街坊民居有的采用古式檐式木结构修建,也有四合院、三进台式建筑,还有奇特的悬空吊脚楼,别具一格的亭台楼阁。这些建筑都以雕梁画栋、古典门窗、青石柱礅做装饰,是典型的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昔日家家门前栽阔叶梧桐,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炎夏时节,人们在树荫下纳凉,尽情享受清爽。 古镇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宽而幽静。这里有古老的松树、青翠的扁柏、婆娑的菩提,掩映古镇的翘角楼尖。 横跨潼江的铁索桥名永济桥,曾三次毁于洪灾。民国15年,由慈善女士邓桂贞倡导,经三年集资才动工修建。桥墩和八根铁索连环所用的铁,是从汉阳经水运到重庆,再用人力运到青林口,工匠再将其打造成扁形连环铁索。建桥之难可见一斑。铁索桥上铺木板,桥宽4米,长128米。于民国16年(1927年),又更名为桂林桥。此桥设计独特,且比灌县夫妻桥壮观。为镇水护桥,还修建一座三楼一殿的云楼,名曰锁水寺。山门右边是一道巨型石碑,高4米,上 书桂林桥三字,刚劲有力,小写有“三丰神笔”,传说为张三丰所书。左边是集资功德碑。山门照壁有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壁画,非常精美;大殿塑有三丰祖师金身像,侧面有纪念邓桂贞女士修桥功绩的遗像。锁水云楼巍巍矗立,气势磅礴,潼江碧波荡漾,索桥飞渡壮丽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云楼锁水镇潼江,神笔桂林张三丰,圣地善斋青云路,古镇青林在画中”的诗句,就是对这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赞美。这里曾被列为江油的八景之一。 合益桥是一座廊桥,这是古代最独特的一种桥梁建筑。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攻打青林口,有红军战士在此壮烈牺牲,为纪念缅怀红军烈士,解放后经政府修缮后更名为红军桥。红军在此地还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 古镇共有五省会馆、五座大型宫殿和五座古戏台,古镇街道还有一幢别具一格的过街凉亭,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七盏巨大的街灯照得古镇如同白昼。由此可以想像古镇昔日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江西会馆、湖广馆、禹王宫、广东馆、文昌宫,雕梁画栋,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 潼江与青云溪汇合处的悬空戏台,当年五省会馆每逢节日或庙会,江、梓、剑三县剧团及各地民间艺人云集于此,好戏连台。不必说他们争相竞演各种戏剧,也不必说烧火龙、舞彩龙、耍水龙等各种样式的龙灯和舞狮表演,只说那独具特色的放河灯、牌灯、宫灯、马马灯的精彩表演,就令人稀奇,引人入胜。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民间高台戏”这一大奇观。这种独特的具有古风的戏种,发源于江浙苏杭一带。据说是由清初五省移民带入川内,扎根于青林古镇。演这种戏用大木方桌为戏台,铁钎耸立,把童男童女绑扎钎台上,赏穿袍戴冠,道具化装一应齐全,表演者在由四人抬着的高台上进行精彩的表演。高台戏曾参加江油市的文艺汇演,深受观众的欢迎。 镇郊四周庵、观、寺、院星罗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寺、黄鹤寺和青华观。沿镇东两公里,穿过翠柏丛林到达山顶,有一座深山古寺,就是黄鹤寺,建于明末清初。殿宇宏伟森严,木雕石刻艺术巧夺天工,是寺院建筑的杰作。 青林古镇地灵人杰,饱学之士层出不穷,古代曾出两个进士(符开泰、邓大方)、一个翰林学士(李深甫),禀生、贡生、秀才众多。如今这里好学之风仍然盛行,产生了许多大学生,青林口籍的专家、学者、教授也不乏其人。 保护范围:东至红军桥头胡显清家,西至文昌宫大门外右侧杨全旭家、左侧陈文进家,南至红军桥正对面谌登义家,北至粤闽会馆、古戏台北侧李俊云家。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至半边街场尾,西至文昌宫场尾,南至红军桥正对街坊,北至青林口场北入口,包括河对岸黄公祠、松林桥遗址、桥亭的占地范围。 二郎庙镇 江油市辖镇。1953年设明镜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4年并入马角镇,1988年析建二郎庙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44公里。面积153.6平方公里,人口3.1万。宝成铁路经此并设站,中(坝)雁(门)公路过境。辖明镜、塔坝、新桥、天安、八角、东华、渭河、黄江、雷家河、龙潭、金石、高坝、青林、冷家坝、桥上河、严家寺、宝林、辛家沟、芭蕉塆19个…… 详细++ |
王右木纪念馆 | 王右木纪念馆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武都镇团山大桥下面,地处武都镇东、涪江西岸,与四川名山窦圌山隔江相望。是为纪念四川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四川党、团组织最早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王右木而建的纪念馆。 王右木纪念馆始建于1987年11月,1991年6月开馆。占地5500多平方米。系仿古建筑,馆内有纪念堂、陈列室、重檐六角亭、水竹居、桂花园等。纪念馆定名为江油市王右木纪念馆,隶属江油市建设委员会(后为江油市建设局)。2005年12月,王右木纪念馆移交给武都镇人民政府。2006年,为加强王右木纪念馆和王右木故居的管理,建立王右木纪念园,王右木故居与王右木纪念馆均归属王右木纪念园。 纪念馆 纪念馆主要陈列有:用大理石铸成3米高的王右木烈士塑像;王右木亲笔致恽代英、致存承统的信;共青团成都地方执行委员会给团中央的报告;关于四川党组织的活动情况。1923年5月5日、5月18日两次致函党中央提出“武装工农”和武装斗争方案的信函。王右木创办的《人声》报和创《人声》报的有关文函,跟王右木烈士工作过的老同志回忆录;省、市党史部门研究王右木有关资料、文章、书籍。中央、省、市领导杨成武,张爱萍、陈野平、曾德林、王怀安、韩天石、贺敬之、郑伯克、张黎群、郑科扬、吴雪等给王右木烈士纪念馆的题词及楹联和著名作家沙汀的题词。 陈列室 陈列室存有:王右木生平大事年表;王右木青少年时代苦苦探索革命真理、开展革命活动的介绍;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时读过的讲义;组织“马克思读书会”和创办《人声》报活动经过;创建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活动情况;创建四川中共党组织和忠实执行党的决议:促成了四川的首次国共合作情况介绍;在四川开拓革命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活动情况介绍;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大约时间,地点;1952年9月18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王右木烈士家属签发的“光荣纪念证”书等。 园林 纪念馆内景点雅致:有“景行”、“仰止”重檐六角亭。小径步入“水竹居”,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书写对联及题名“水竹居”石碑镶入鱼池旁。“水竹居”是供游客小憩的场所。纪念堂、陈列室周围月季园、桂花园、四季如春,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松柏苍翠,环境幽静,是一个集革命传统教育和供人们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园中馆。 王右木 (1887~1924) 王右木烈士,1887年--1924年,又名丕昌、燧,四川江油县(今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人。为寻求真理,他东渡日本;受-、李大钊等人委托,他在成都创办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成立了四川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和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4年他到广州参加党的会议后,返川途中遇难,是四川早期的革命活动家。 1887年,王右木出生,父亲是晚清秀才。家里三兄弟,老…… 详细++ 武都镇 " 江油市武都旅游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北部,距市中心15公里,境内山丘坝兼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全镇幅员面积61.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36个村民小组,2个街道办事处,18个居委会,总人口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2.024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67亩。区内资源丰富,有石灰石矿、白云矿、铁矿、铅锌矿、沙金等多…… 详细++ 王右木 (1887~1924) 王右木烈士,1887年--1924年,又名丕昌、燧,四川江油县(今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人。为寻求真理,他东渡日本;受-、李大钊等人委托,他在成都创办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成立了四川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和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4年他到广州参加党的会议后,返川途中遇难,是四川早期的革命活动家。 1887年,王右木出生,父亲是晚清秀才。家里三兄弟,老…… 详细++ 武都镇 " 江油市武都旅游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北部,距市中心15公里,境内山丘坝兼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全镇幅员面积61.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36个村民小组,2个街道办事处,18个居委会,总人口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2.024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67亩。区内资源丰富,有石灰石矿、白云矿、铁矿、铅锌矿、沙金等多…… 详细++ |
白龙宫 | 白龙宫位于绵阳市江油城区(李白故里)以西十六公里的周边山区中,是新开发的集溶洞、漂流和山中湖泊于一体的大自然旅游区。 白龙宫溶洞属喀斯特地貌中特有的洞穴,现成功地开发水旱路两大景区,旱路景区,钟乳石等原始状态完整,奇特有若仙女雄师,大象,娃娃鱼等,形态万千,导游小姐的讲解丰富生动.《封神演义》的神话故事与洞中的形态溶为一体,电视剧《西游记》真假美猴王在此拍摄,让你看后回味无穷。水路景区碧波荡漾,五光十色,无数倒影或若峻岭峡谷,或似孔雀开屏。溶洞划船,情趣盎然,洞中巨瀑,落差十余米,实为洞中奇观。 漂流(四川第一漂)通口河盘江,漂流位于白龙宫与北川羌族自治县邓家渡之间,所经河道全长16公里,全处处于高山峡谷之中。河宽10余米至50米,首尾相对落差达70米。两岸高山耸立,海拔2000米左右。河道两岸群山如云,巍峨壮观,会让游客留恋忘返。白龙宫香水湖景区位于禁流尾端,长约7公里,唐山谷湖泊湖周青山依依,艇穿行其中,如若仙境。 地址:绵阳市江油市含增镇 类型:洞穴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816-3465511 官方网站:http://www.blg92.com/ 门票信息: 门市价:40.0元 漂流150元(其中:皮艇漂90元;竹筏漂60元二小时) |
江油天音风景区(天音洞) | 天音风景区位于四川西北的江油市含增镇境内,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距江油市区12KM,距成都140KM。属自然山水和喀斯特地貌与石灰岩岩溶结构断裂形成的溶洞群观。景区由石马山原始森林游览、香水湖水上娱乐休闲、天音溶洞群探秘、四季爱情花海展览四个主题有机融合而成。 天音溶洞群为喀斯特天然溶洞,现对游客开放的溶洞观光区域长达5000余米,据2008年中法联合地质科考队对溶洞勘探,确定了这是2亿年前地支运动遗址。洞内石花、石笋、石蔓、石柱、水滴石盆比比皆是,高低错落,其形千姿百态似正在演绎的道教神话故事,形态逼真;大小洞厅10余座,最大的“蓬莱仙境”达800余㎡。“天音”命名却源于洞中的部分石钟乳能击打出铮铮悦耳的旋律,令人称奇。 以爱情为主题的四季花海展区位于景区中央地带,随四季变换花海也翩然舞动出不同的颜色和姿态。香水湖水上娱乐休闲区是盘江河截河发电而形成的人工湖,位于景区西北侧。湖面碧水如镜,泛一叶轻舟游于湖波之上,岸边花果园每每应季交相争芳,果香飘溢;放眼眺望远处,重峦叠翠,青山如黛,烟雨袅绕,宛如飘入人间仙境。 地址:绵阳市江油市含增镇响石村 类型:洞穴地质地貌 开放时间: 8:3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5.0元 |
江油云岩寺 | 江油云岩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岩寺座落在江油市北25公里的窦圌山上。寺庙始建于唐乾符年间(公元874年——879年),兴盛于宋代,明末毁于兵火。现存建筑除飞天藏外,全系清康熙至道光年间重建。云岩寺建筑坐北朝南,层层递高。在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文武殿、护法殿、大雄殿、振经楼五重主体建筑。两侧辅以配殿、经堂、禅房、客厅等。寺外窦圌山顶峰还建有玉皇殿、东岳殿、窦真殿、鲁班殿、飞仙亭等。占地26亩,建筑面积5051平方米。 云岩寺大雄殿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建。面阔14米,进深17米,歇山式顶,前后檐有斗拱,出三跳。底层栌斗下承普柏坊。殿正面装六合门,镂空雕花。殿堂中塑释迦牟尼像一尊,两侧为伽什、阿难二弟子,两边塑十八罗汉像。 飞天藏殿为云岩寺西配殿。面阔17米,进深19.23米,通高16.91米。重檐歇山顶,两层檐下施五铺,作斗拱。环架、屋面、脊式均保留宋代法式。殿周砖墙上有琉璃龙纹图案。飞天藏又名星辰车、转轮经藏。其制作崇宏,布局精巧,建于宋淳熙八年(1181)。小木构建筑,藏身呈八角形,高10.3米,直径7.2米。中心为直径0.5米的大木轴,置于铁鹅台桶子的底座上。称为“寿山福海”,可旋转自如。轴上穿梁坊,装木板,构成八角形框架。框架外表装有精巧的天宫楼阁图饰及240尊(现存75尊)道教木雕人像,或坐或立,神态各异。梁坊和壁上保存有精美的沥粉彩画,镂刻雀替和华板。飞天藏经历代维修,虽参有不同时代的工艺特色,仍主要保留宋代建筑风格。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江油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物。 窦圌山云岩寺飞天藏1956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云岩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1300亩。 |
王右木故居 | 王右木故居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右木(1887-1924年)江油市武都镇人。17岁东渡日本求学,与李大钊等人组织神州学会,传播马克思主义。回国后在成都高师任教,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创办《新四川旬刊》、《人声报》等,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支部,中共四川支部,任党的书记。1924年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返川途中在贵州牺牲。 王右木故居位于江油市武都镇。故居原来是一座典型的穿斗式木结构民居建筑。房屋坐南朝北,一进三幢。前面临街是一重檐楼房,下面前装六合门,四周装木板,内放柜台作店铺,上面架楼板,安推窗作茶园,中间是一个敞式的客厅,后面是单檐的堂屋、居室、厨房等,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现存的堂屋、客厅、居室等为穿斗式悬山建筑,木质梁柱承重,建筑面积为500余平方米。客厅2005年重建作为展厅使用。 王右木故居陈列着1952年7月18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王右木烈士家属签发的“光荣纪念证书”;王右木家世表、王右木父母及家人的像片、王右木和侄儿留学日本时的照片;王右木从事马克思主义活动、创建四川党、团组织的图片和资料。书房、厢房陈列着字画、古董、文房四宝和书籍等;寝堂陈列着古香古色、十分精美的雕花木床、衣柜以及字画和生活用品等。 |
中坝红军胜利纪念碑 | 中坝红军胜利纪念碑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胜利纪念碑位于江油市中坝镇,保护面积707平方米,建筑面积51.26平方米。是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纪念碑坐北向南,分为碑台、碑座,碑身三部分。碑台石砌,呈亚字形,高1.63米,宽7.16米。正面铺十级台阶,呈八字形。碑座高2.85米,为八棱八方形,每方内框平面,南、北两面有3处题记。碑身砖砌,高17米,顶冠五角星,碑身四棱饰园柱,四面为长方形平面,上为红底金箔字阴刻碑文,楷书字体。南面:“百战百胜的工农红四方面军光荣胜利纪念碑!”;北面:“为争取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战!”;东面:“铲除封建势力,消灭-贼蒋介石,坚决赤化全川!”;西面:“彻底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平分给贫苦农民,坚决做好扩大红军的工作!”。 红军胜利纪念碑原是“中国革命军第十九军一路司令董宋珩德政碑。”董宋珩字长安,四川仁寿人,时任江油驻军师长。当地乡绅因董珩发展江油经济有功,集资建碑,以彰其德。1935年4月,红军胜利地占领中坝,将其改建成“红军胜利纪念碑”。1935年6月,红军撤离后国民党改名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纪念碑”。1959年恢复为“红军胜利纪念碑”。 |
羹回山 | 羹回山又称端山。在江油市区北20公里涪江东岸。相传唐代彰明(今属江油)主簿窦端(字子明)隐居于此,故名。自麓至顶约5公里许,行道迂回盘旋,林木苍翠,景色秀丽。山巅三峰,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峰顶各有古庙一座,名东岳、窦真、鲁班。三峰之中推一峰有险路可通,其余两峰由上下两根铁索组成悬桥相连。峰下为云岩寺,始建于唐,明末焚于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寺前山门外有唐李白题赞端山石碑一通,谓:“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粉竹楼在江油市西南青莲场外太华山麓。为李白妹月国旧居、民间传说,因她每天梳洗后,将脂粉水洒在院内竹上,日久竹皆变成粉竹,故名。唐代粉竹楼,早已无存;今仅存照壁及庭院,系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门前有道光《重修粉竹楼记》石碑。照壁高2丈许,有石拱门3孔,皆各有石刻对联,字迹清晰。正门联文为:“月冷江干成胜迹,风来海表识高贤。”建国后一再修葺,院内院外竹影婆娑,清幽雅静。 点位置 四川省江油市江油市区北 |
老君山硝洞遗址 | 老君山硝洞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山硝洞遗址是四川地区明清时期的采硝、炼硝矿冶遗址。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龙门山脉中段。遗存主要分布在严家岩、大坪山、魔芋山、藏王寨山、寨子山、贺家山、梨树坪峰等山峰溶洞内,分布范围南北延绵21公里,东西宽14公里,山岭面积300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345.7米,相对高差1676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4'11"-104゜57'47、北纬32゜00'52"-32゜03'41"。 2004年,文物部门发现并对硝洞遗址群进行了调查。经对地层叠压关系考察分析,硝矿开采在清乾隆二十年前经过二次大规模开采:第一次开采时间可能在明朝初期,第二次大规模开采在清乾隆时期,与大小金川之战有关。清朱帘《梓潼县志》中记载:老君山朝阳洞,县西二百四十多里,山势高峻陡险,洞在中峰悬岩绝壁间。由江邑旱炉坪结架天梯,踏梯而下至洞,洞高八丈,宽六丈、深十五里,产硝,乾隆二十年开采,归江邑就近汇办。梓邑于重华场隘口安设兵役巡查。道光版《龙安府志》也记载:“硝,出江油朝阳洞、大兴洞二处、平武也产。每年煎付小河营应用”。除朝阳洞、大兴洞(烟子洞)外,天雨洞、高观洞、犀牛洞、妖精洞、干人洞、牛角洞、九仙洞、明月洞、老君洞、中沟洞等天然溶洞内均遗存有制硝遗迹。 朝阳洞洞口在老君山观风梁悬崖绝壁上,系一天然溶洞。进出洞需从山梁上的适当地点,向下在悬崖上悬搭60余米绳梯。洞内宽60—100米,高达50米,长约3500米,呈四五十度向下倾斜,个别地方超过七十度,洞内残存有硝池、水池、灶等遗存。洞口内不远处有山泉一股,水流较大。洞内共有九处数百平方米至数千平方米的工作面,残存大量硝渣和破碎瓷片,共分九区。其中Ⅰ区长300米,共有3组硝池。1#硝池为圆形,内径250厘米,残高100厘米,接硝池残。周围硝渣高达16米。2#硝池为圆形,内径230厘米,高140厘米,距1#硝池约100米,其下为圆形接硝池,直径120厘米,深50厘米。用竹管引硝。3#硝池为圆形,内径240厘米,高120厘米,距2#硝池约100米,其下为圆形接硝池,直径240厘米,深90厘米。用竹管引硝。洞底部有一巷道,巷道口高150厘米,宽100厘米,在工作面下330厘米,用木棒做梁架,用石块垒砌而成,巷道长20米,盘旋向下,巷道底部用石块封死。其余烟子洞(古称大兴洞)、妖精洞、干人洞、牛角洞、高观洞、明月洞、犀牛洞、天雨洞等各洞均结合各自洞内空间、坡度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但基本设施仍为灶、硝池、接硝池、水池、引水槽等组合。另零散遗留少量古人生活物品、生产工具残件及大量的矿渣。 从保存的生产设施看,此区域的制硝生产规模相当巨大,是火药的文物富集区,可以初步认为是目前发现的古代中国最大的洞硝遗址,也是古代重要的火药原料基地之一。这对于研究川西北地区火药原料的生产、明清时期矿冶生产具有极高价值。 2006年,老君山硝洞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6-0183-1-183。 为加强对老君山硝洞遗址的保护管理,2009年,江油市编制委员会同意在江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增加“市老君山硝洞遗址保护管理所”牌子,承担老君山硝洞遗址文物保护工作。 |
烟堆山崖墓群 | 烟堆山崖墓群为江油市文物保护单位。 烟堆山崖墓群 烟堆山崖墓群地处涪江东岸,江彰平原东部边缘。南北朝时期崖墓,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墓葬于浅丘缓坡处开凿而成,多为南北走向,暴露墓室形制简单。其中M1方向310°,墓道宽0.9米、高0.8米、墓道长2.3米,墓室长1米、宽2米、高0.8米。几何纹梯形汉砖长0.33米、上宽0.2米、下宽0.26米、厚0.09米。烟堆山崖墓群为研究本地南北朝时期丧葬习俗和民俗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征。 金卫村 金卫村地处金山卫镇境东端,金山卫城遗址东半城内。东以东城河与山阳镇杨家村为界;南至龙胜路,与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接壤;西至穿心路,与卫城村为邻;北抵金山大道,与农建村相交。区域面积1.82平方公里,现有4个村民小组,392户,1064人。现有0党员82人,村民代表36人,党员议事会10人。村委会设在板桥西路1338号。全村自然村落,有西顾家宅、东顾家宅、谭家宅、…… 详细++ |
江油黄公祠 | 江油黄公祠为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公祠位于重华镇半边街(今灵溪街)北端,灵溪河西岸,坐西向东呈“回”字形。原占地约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总投入大洋5万多个,20多万个工日,拥有高大优质树木6万多根。建筑有大小房屋20多间,墙体砌大青砖,青瓦座脊,地面用煮熟糯米石灰加细砂调制为三合泥铺成,坚实平滑;房门窗柱呈拱形彩色泥塑,古朴典雅。民国20年(1931)秋破土动工,至23年(1934)3月竣工。由时任区袍哥组织大头目,梓潼县-局长黄清源以其父黄德斋名义所建而名。次年4~5月红四方面军总部设于此间。1949年12月改作区军管会驻所,1950年7月由人民政府作为区公所办公场所及生活场所。1975年5月区革委会迁出,公社革委会迁入。1984年拆除南部小院房屋,新建现代办公生活用房。2008年“5·12”大地震受损后经修缮改为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民俗文化藏馆,其保存现状和利用情况良好。 信息来源:江油市委、江油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重华镇 " 重华镇是江油历史文化古镇,因境内重华堰得名。清雍正八年(1730年)设置场镇,原隶属梓潼县,清末置乡,民国24年改为重华联保,民国29年改联保为乡,下辖21保。建国后,1952年划为重华、铜星、五星、双柏4乡,重华乡辖民主、前进、胜利、 华胜、 新一 5 村。1953年划归江油,隶属第九区。1955年将星顺乡和双柏乡的13个村,五星乡的双河、红花、大兴…… 详细++ 信息来源:江油市委、江油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