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榆林市 >> 清涧县 >> 店则沟镇

店则沟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清涧路遥纪念馆

  路遥纪念馆位于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开馆,该馆占地5332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平方米。展厅分为“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和“永远的怀念”6部分,共展出和收藏路遥生前的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音视频等珍贵实物及资料600余件,真实再现了路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路遥原名王卫国,出生于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因病辞世,享年42岁。7岁时因家庭贫困,路遥被过继给远在延川县的大伯。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编辑,1982年加入中国作协。其最重要的作品是198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人生》及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这两部作品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路遥,一个黄土高原的儿子,一个“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农民儿子,一个把文学看得比山还高、比生命还重的文学之子,他把自己的人生典押给了文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正如《平凡的世界》中一句话:“人生对于那些不甘灵魂平庸的人来说,是每天进行着斗争的。”而路遥便把所有的生命奉献给了伟大的文学事业。  路遥一直把文学看做一项圣洁庄严的工作。他不仅是用心灵写作,也是用整个生命写作。为了一部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他呕心沥血,整整花了六年时间,几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当作品画上最后一个句号时,在卫生间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满头的白发,憔悴的面容,他就像小孩子似地哭了起来。“他拼命地工作,玩命地写作,自我折磨的付出,在文学创作这条艰辛寂寞的道路上,竭尽全力,一路血汗向高峰攀登。”是的,路遥用自己的生命和灵魂造就文学丰碑、精神丰碑,他用自己的执着弹拨了生命的绝响。  路遥的小说另一个主题是对“真善美”的描写。为什么读者看他的作品会热泪盈眶?因为他的作品描写得很真很纯,在他的作品中内藏着美好的道德情感,正是他对真善美的深刻描写,才拨动了我们心灵最底层的脆弱琴弦。《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这样说: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惜——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   作家路遥以生命的全部行进在人生惟一的文学的探索之路,用自己真诚与仁爱写出了人间的真善美。路遥,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倒下,却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得比42年要长久得多,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就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间的那一树繁花”。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  乘车线路:清涧县乘开往石咀驿的中巴车,到石咀驿后在换乘乘小巴至王家堡可达。  路遥 (1949~1992)  路遥(1949~1992) 当代著名作家。本名王卫国,乳名卫儿,笔名路遥、鲁元、王天笑、桃依红等。1949年12月1日,诞生于王家堡一个贫苦农民之家。父亲担任过农村基层干部,母亲是位聪明能干的家庭妇女。路遥及弟妹共7人,其排行老大。1957年冬,因生活维艰,过继于婚后不育的伯父。伯父客居延川郭家沟,这里便成了路遥的第二故乡。 路遥自幼颖悟、懂事、吃苦、勤学…… 详细++  路遥 (1949~1992)  路遥(1949~1992) 当代著名作家。本名王卫国,乳名卫儿,笔名路遥、鲁元、王天笑、桃依红等。1949年12月1日,诞生于王家堡一个贫苦农民之家。父亲担任过农村基层干部,母亲是位聪明能干的家庭妇女。路遥及弟妹共7人,其排行老大。1957年冬,因生活维艰,过继于婚后不育的伯父。伯父客居延川郭家沟,这里便成了路遥的第二故乡。 路遥自幼颖悟、懂事、吃苦、勤学…… 详细++

李家崖城址

李家崖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崖城址位于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乡。  城址在无定河东岸二、三级台地上。1983年发掘,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95米,南北宽122-213米。城东、西两面筑墙,南北两面堑山为障。现存东垣残墙长128米。西垣残长34.5米。墙体外层以石块层与夯土层相间构筑,内层筑法则是内夯筑、外以块石包砌。墙体横断面呈梯形。残高最高3.1米,基宽7.4-9米,顶宽1.25-1.45米。  揭露的房址平面呈梯形,面宽3.07米,进深2.95米。夯筑围墙,居住面经夯打火烤后敷以豆绿色石粉。此外还发现窖穴、石板围墙的瓮棺葬等。出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除素面外,饰以绳纹,其次有云雷纹、回纹、方格乳丁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鬲、豆、三足瓮、罐、盆、碗等。还出土石斧、刀、凿,骨锥、卜骨及石雕像等。石雕像刻于梯形石块上,残高0.42米,石块宽0.24-0.31米。正、背面以粗阴线刻出骷髅体人像,为国内首次发现。1986年在城址东侧及西侧发掘小型竖穴土坑墓21座。墓室长1.8-2.2米,宽0.6-0.9米,均为单棺、仰身直肢葬。出土有铜戚、铜钺、陶钵、石斧等。该城址反映的文化,与中原地区有明显差异,应是商代晚期鬼方等民族文化遗存。  2006年李家崖城址作为商至周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太极湾

  黄河太极湾在老牛湾附近,是晋陕的分界线,站在景区观景台并不能看清全貌。  黄河太极湾的弯度比乾坤湾还要大,河中间的山很像一只龟背,又像一只扣著的贝壳,边缘一层层曲线清晰可现。太极湾两岸分属晋陕两地  景点位置  黄河陕晋段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畔村  

留村毛泽东旧居

  留村毛泽东旧居  1936年2月21日晨毛泽东由陕西清涧县西辛关渡河,在山西石楼东辛关登岸,当晚率红军总部50余人路居据传当年李自成曾住过的留村客栈。5月5日回师西渡之后,毛泽东还向他身边的译电员——石楼籍小战士任侠惠询问留村客栈的情况,说明这里给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为值得我们敬仰的是,经多方考证:毛泽东在留村客栈闪烁的油灯之下挥笔写成了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为充分开发这一人文资源,县政府以“修旧如旧”为原则,投资24万余元,对留村客栈进行了全面恢复,并对毛泽东居住过的正面中间窑洞及东西两孔窑洞进行了陈设,毛泽东居室中除太师椅、炕桌等实物之外,还有毛泽东创作巨照和聂春玉同志《红军东征孕育的千古绝唱》以及3月1日到达石楼西卫时毛泽东将“原驱蜡象”改为“原驰蜡象”的对比词句;东面窑洞为资料陈列室,分前言,伟人宏光照石楼、主席石楼路居处,石楼城下东征歌,东征参军石楼人等6个部分。说明了红军东征在石楼的基本情况;西面窑洞为影像书展室,有30余幅不同形式的《沁园春·雪》书法作品和20余分钟的“红军东征在石楼”专题片可供观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高家洼塬

  高家洼塬  高家洼塬:位于高家洼村,是《沁园春·雪》的诞生地。1936年2月5日,毛泽东到达袁家沟村后,当晚下了一场瑞雪。翌日,毛泽东带着随行人员踏着积雪,来到黄河岸边的高家洼塬上察看地形,了解渡口情况,准备挥师东征。这时,只见静卧在自己脚下的中华母亲河被冰雪所封,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片苍茫,皑皑白雪如一件素服,紧紧地包裹着婀娜多姿的大地。此塬地势开阔,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气魄。既是领袖,又是诗人的毛泽东脚踏高原,居高临下,心中涌现出无限感慨,他游目骋怀,浮想联翩,诗情澎湃,瞬间,一首千古绝唱在胸中油然而生,返回袁家沟村后,一气呵成。如今,一块《沁园春·雪》词碑在苍翠古柏的掩映下,显得那样庄严肃穆,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当年那段辉煌的历史。伫立此塬,你既可放眼欣赏晋陕大峡谷之险峻、黄土高原之雄浑,又可尽情领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之美景,乐而无穷亦!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李家崖鬼方都城遗址

李家崖鬼方都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崖鬼方都城遗址  李家崖鬼方都城遗址:位于李家崖村西,无定河东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南、西、北三面环水。东西筑有城墙,南北以高到百米的悬崖为天然屏障。古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122—213米,东西495米,总面积67000平方米。城内房址、道路清楚可辩。东城墙筑在土丘上,残长128米,复原长160米;西城墙残长35米,复原长151米。东西城墙为土石结构,用大小基本相同的小石块和土筑成,一层石块上敷一层土,其结构紧密,外壁平整坚固。遗址出土大量商至汉代的斧、棒、盆等石器;鬲、罐、碗等陶器;锥、铲、骨卜等骨器;圭、料珠等玉器;剑、矛、驽、印章、货币等青铜器。1983年5月,经省考古研究所确认,古城遗址为商代鬼方都城遗址。李家崖古城址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李家崖文化。该遗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细腰关窑穴遗址

细腰关窑穴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细腰关窑穴遗址  细腰关窑穴遗址:在李家崖商城遗址东南部。东、西、南三面无定河环绕,北依山峦。窑有两处,穴均呈圆形袋状。一穴口小底大,有少量陶片和骨渣,周壁规整,底面平整,口径1.6米,底20米,深1.7米;另一穴口呈长方形,口长1.04米,宽0.7—0.84米,最大腹径1.38米,底长0.9米,宽0.66米,深1.7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鱼儿峁

  鱼儿峁  鱼儿峁:位于东风水电站上游。无定河象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清涧境内的石山峭壁间左冲右突,一路向东,注入黄河前,鬼使神差般地“画出”一幅太极图。鱼儿峁,就是这幅太极图中的阳极了。远远望去,覆盖在“鱼儿”脊背上的枣林遒劲挺拔,绿荫如盖,仿佛为这条肥胖的“大鲤鱼”披了件厚重碧透的外衣。河流、山峦、枣林所形成的鱼儿峁,是枣乡一道奇特而亮丽的风景!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白明善烈士陵园

白明善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白明善烈士陵园位于高杰村西南枣树坪,占地0.36亩。1985年1月落成。陵墓长、宽、高各2米,砖式结构,锥字形状,圆石封顶。院内有墓碑及-、刘澜涛、马文瑞、白如冰、白栋材、赵苍壁等领导人的题词石碑20余通,墓主有传。  白明善出生于高杰村,陕北特委领导人,清涧起义领导人之一。他早年投身革命,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不被金钱所惑,不为高官所诱,面对敌人的酷刑,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三上绞刑架。1932年,年仅36岁便英勇就义,为陕北革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陵园内松柏苍翠,四季如春。陵园大门上一幅鲜红的对联“丹心耿耿人杰,铁骨铮铮英雄”如同这位英烈高尚纯洁、坚强不屈的品格一样光照后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店则沟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店则沟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