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刘国平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刘国平,国家二级演员,现就职于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庆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安庆市青联常委、安庆市大观区政协常委. 1971年生于贵池,1984年8月考入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学制五年,主修小生。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三团工作,主演过大小戏数十本,1988年5月,在安徽电视台摄制的舞台艺术片“送香茶”中,主演“张保童”,1988年10月随安庆市政府文化艺术友好代表团出访日本,1989年获全国首届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新苗奖”,1991、1993安庆市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1991年在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黄山情》一剧中获大众电视“金鹰奖”。1996年获安庆市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安徽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优秀演员奖”,“安庆日报”“新安晚报”安庆电视台“黄梅阁”等栏目,对其进行过专访。1997年主演的“残凤凌云”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同年获安庆市创作剧目调演获演员“一等奖”,1999年参加全省戏曲折子戏、现代戏、创作剧目调演演员“二等奖”,2001年荣获安庆市青年演员大奖赛“特等奖”,2001年在黄梅戏电视连续剧《乾隆辨画》中主演“乾隆”,2002年在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讨饭国舅》中主演国舅“吴明志”,2002年获“安徽省第三届严凤英大赛”铜奖,领衔主演的《知府黄干》参加了中国安庆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受到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1999年12月主演的《桃花梦》、《碧玉簪》、《孟丽君》、《春江月》、《罗帕记》、《两代姻缘》录制成VCD光盘已发行;2000年、2001年主演的《罗帕记》《春江月》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录像、播放,制成VCD光盘,2001年主演的《皮秀英四告》《鸳鸯谱》《桐城奇案》《孟丽君》录制VCD光盘,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从演唱上尝试着用黄梅戏的特色韵味和真假混合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吸众家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综艺大观”“名家名段”的演出拍摄,2002年并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艺术团的演出。 2002年在北京参加“中国安庆—北京长安艺术周”演出《天仙配》后,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安庆日报、安庆电视台、《黄梅阁》等栏目对其进行了采访,2001年8月马鞍山电视台、中央电视台8套“影视同期声”,2002年滁州电视台,2003年美国洛杉矶国际频道、安庆电视台、有线电视台都进行过专访。2006年,随《徽州女人》剧组赴香港为2006香港国际徽商大会演出。2007年5月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中部贸易博览会文艺晚会,与韩再芬、宋祖英、刘欢等艺术家同台献艺。2007年,获安徽省委宣传部颁发的“优秀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以上内容由"山水"分享。] |
独秀园景区 | 独秀园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独秀园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人文景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庆市十里铺乡林业村境内,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争议,也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是《新青年》的主编,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 1942年,陈独秀病逝于重庆江津,1947年其灵柩回安庆葬于安庆市北郊叶家冲,1998年,陈独秀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国家文物局、省、市文物局拨专款对墓冢进行修葺。安庆市政府于2004年筹建独秀园,2008年三季度独秀园一期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2009年10月,陈独秀纪念馆竣工开放。现在的独秀园占地 110亩,墓地1058平方米,包括陈独秀墓,浮雕墙,陈独秀纪念馆等景点。 |
大观亭遗址 | 大观亭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观亭遗址位于大观亭街中段(今大观亭街56号)。元至正18年(1358)初,率军守卫安庆的元朝淮南行省左丞余阙在与陈友谅军队交战中失利投清水塘而死。明太祖朱元璋念其德绩,谕旨在其葬地修建忠臣祠庙,这是有关大观亭的最早建筑。嘉靖年间知府陆珂建大观亭,清康熙年间徐国相、张懋诚两度重修。太平天国三年(1853)毁于战争。同治六年(1866),吴坤修重建,后人在其周围又建起了楼舫,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更上楼”(后更名“上达楼”、“望华楼”)、“停云舫”、“镜舫”。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加之花木竹石辉映,景像蔚为壮观,五百多年来一直是安庆的游览“圣境”。 大观亭位踞山上,背倚大龙山,前临长江,境界开阔,气象雄伟,故有"大观"之名。吴名风在《游大观亭记》中曾说:“亭据山巅,在忠宣墓侧。为皖省第一名胜之区”;民国四年(1915年)《怀宁县志》记载:“……士大夫从公来游,俯瞰长江,一泻千里,闾阎两岸,樯舳迷津,皖中风景俱若勇跃奋迅而出也。”可见“大观远眺”名不虚传。历代文人墨客跋涉登临,对景抒情、怀乡思古,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 清人沈三白在《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中写道:“……大观亭背倚潜山,面临南湖(今石门湖),亭在山脊,眺远颇畅。旁有深廊,北窗洞开。时值霜叶初红,烂如桃李……”风景之妙令人神往。更有“大江东去,看骇浪惊涛,千古英雄淘不尽;匹马东来,问豪情壮志,一帘风月拓奇观”的千古绝唱,抒发了志士们壮志难酬的惜今怀古之情。徐国相在《重建大观亭记》中描述:“……敞亭之四隅以眺望焉,见夫山城翼翼烟火万家,江流如练,奔腾澹沱,群山络绎绵亘,远近列屏,凡大龙、百子、天柱、九华诸胜皆可坐而数之……”视野之开阔令人“慨然想见当时风景之盛”。 至于明清以来的诗人王渔祥、袁子才、姚惜抱、刘大糨等也都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诗文,“大观远眺”作为古城安庆风景一绝,倾倒无数游人,可惜在抗日战争中毁于炮火。合肥吴鼎云诗吊大观亭:“……气吞九华小,影瞰大江寒。今古几人在?星霜阅世难。可怜名胜地,谁与惜摧残?”,流露出无限惋惜怀古之情。年远日久,战祸相残,大江流走了大观亭往日的倩影,但其显赫的声名却永在人世中流传。 地址:安庆市大观区内 |
百子山 | “百子晴岚”是由百子山的自然景观而得名,百子山是由安庆市怀宁县境中部独秀山经洪镇逶迤而来的一片环形深山,海拔437米。山名由来一说以其有百座山峰而得名百子,一说因山间旧有百子庙而得名。此庙为南朝齐梁时名僧宝志和尚所建,当年"聚僧百余人",梁武帝曾封此山为神山。《安庆府志》(康熙六十年刊本)载:西北二十五里,蔚然深秀,其上多石,其石磔确,多泉多壑,其流萦带如环,上有独高峰,麋鹿多虎,旧有相子寺,今废。 百子山群峰如簇,各具形态,主要山峰有金鸡岭、笔架山、狮子山、球山,有一峰名吼天狮,峰恋宛如昂首雄狮,仰天长吼。主峰西峰尖,三峰并列,统领群山,每当天气晴和,山峦挺秀,满目峥嵘;若蒙薄雾,峰顶则云烟飘渺,峰岚妖娆。民国四年(1915)《怀宁县志》载:由长安岭而东曰百子山,三峰矗立,秀出云表,百子晴岚亦县景之一也。若大雨初霁,峰岚一碧,飞瀑流泉,则又是一番境界。 明末著名戏剧家阮大铖十分爱慕此山,自称“百子山樵”。崇祯元年(1629)定逆案阮被贬为平民后,遂乡居百子山,寄笔戏曲,并组织“家班”,演戏自娱。 百子山在四山环绕中,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人口进山,便豁然开朗,只见梯田层迭,村舍俨然,大有桃花园意境。《怀宁县志》也有所记载:“由口入则酷砑洞开,重峦叠壑,居民数十家,种桃万树,春水生时,舣棹者辄作武陵想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抗日战争期间,曾为新四军游击根据地,1944年0百子山区委在此设立,机关驻西峰尖下戴家老屋,附近岩石上尚有当年新四军“杀尽汗0”(“汗”系“汉”之误)的石刻。 地址:大观区山口乡柏子村境内 |
安庆狮子山公园 | 狮子山公园坐落在宜城西部,北依大龙山,南临长江,西连皖河,东接城区,占地面积近600亩,整个园区由狮子山、脚踏岭、大小营盘山、乌龟山等12座小山组成,最高海拔54.9米(黄海高程)。1929年,为安徽省第一林区,森林局植树基地;50年代,是安庆地区国营林场;60年代,依山傍水建成鸭儿塘公园;70年代初因石化厂建设需要停建,1982年改建成狮子山公园。经过几代园林工人的艰苦创业,昔日的林场已变成景色怡人的城市山体综合性公园,绿化覆盖率达99%,造就了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 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100余科200余种,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有动物种类80余种穿梭其中。其自然景观奇特优美,狮子绣球、五龙汇水、瑶池贡果、乌龙藏溪、太平天国古战壕遗址、仙女献花、脚踏金龟、金盘托月等自然人文景点遍布全园。建园以来,先后兴建了南大门、望江亭、重翠亭、天池、盆景园、海门夕照等一批景点;辟有“三八林”、“劳模林”、“竹林”等纪念林近百亩。春天,万物复苏,山花烂漫,是登山郊游的极佳场所;夏日,浓荫蔽日,山风习习,是避暑消夏的好去处;深秋,枝头硕果累累,迎秋风,赏秋景,采野果,别具风味;寒冬,踏雪痕,观雪景,听林涛,林中探险,又是一番情调。 2007年,狮子山公园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将公园分为七大景区,即主入口景区、“山水等观”景区、“林泉高致”景区、“绿谷花径”景区、历史文化景区、自然生态景区和次入口景区,正在分年度逐年投资建设。未来的狮子山公园将以更完美的形象展现给游客,以更完善的功能服务于大众。 |
安庆莲湖公园 | 安庆莲湖公园位于大湖风景区东南部,始建于1985年,因其内有一莲湖而命名,是安庆市目前唯一开放型公园,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市中心),因而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休闲场所。 |
地区 | 景点 |
---|---|
红水塘社区 |
---- |
五里村 |
---- |
袁江村 |
---- |
凤凰村 |
---- |
茅岭村 |
---- |
林业村 |
---- |
十里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