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安庆市 >> 潜山市 >> 源潭镇

源潭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查冲生态园

查冲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坐落天林抒柱山麓泼绞源潭镇父娇您显路口村扇相的查冲生态园始导墅,距离潜山县城约18公里凡旋,远远门晕析熟规谁望去几山几洼,有山卡尔汁有水,之狼非常壮甚柑参观。     查冲眷沿生态园敷券啡于2004年耀狂魏面12月栗刑开工建宪悔设至今初具规模,园区占地100琳秋0多亩综羊忱盘,其中澜责有700多亩堪莹普钩碍“坡改梯”,之株浚栽有布聂酋朗李、大雪枣、凯特帜慷杏、水蜜桃、景抄大红宝石榴、驰例无核方晤氛柿和各种花卉说篇以及2汰格00亩缆慕蟹刮买无污染蔬菜。慰躯园区内景抄有25杠身垄座木屋写个碧,可容占免纳10券潍萃晖紫0人食硫钻宿。每逢阳春三月李监千花似雪拿织桃花如虹犯始导墅火,游批待辣人络绎缚讶不绝来襟养棍结此踏青本耿赏花;禄乔每到秋天果实泡郝累累,内带游人纷泡郝纷来此亨段摘果尝例针鲜,享烹拥艰受休闲度假好郸斩孙踪时光。    源潭镇  源潭镇位于国家级风景秀丽的天柱山东麓,背倚大别山,面向长江,毗邻桐、怀两县。其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开卷有益灵顾,高低悬殊,境内淡水资源丰富,有大沙河、鲁坦河、范庄河等三大河流,即将拟建的下浒山水库就在大沙河上游,并拥有红旗、黄鹤塘、跃进等大中型水库。209省道贯穿镇区,距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均为18公里,辖3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6.6万人,国土…… 详细++

天柱山

天柱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号曰南岳”,589年,隋文帝诏南岳为衡山,故天柱山又称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故天柱山为安徽的“源头山”。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绰约多姿,纯朴自然,居“南国第一”。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19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柱山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岩石刻;有中国第三大高山湖泊--“炼丹湖”以及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等景观。  天柱山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面积102.72KM2,保护区面积304KM2,分大龙窝、佛光寺、龙潭河、西关寨等八大景区。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赐封“南岳”称号。隋开皇九年,炀帝扩疆,改称湖南衡山为南岳,但天柱山仍被尊称为“古南岳”。历代帝王或亲自礼祭或遣吏致祭南岳天柱山。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因此天柱山又名皖山,是安徽的源头山。  天柱山是以花岗岩峰丛地貌为主的山岳型景区,既具北山之雄,又具南岭之秀,奇峰、怪石、密洞、幽瀑星罗密布。天柱山因为拥有目前世界裸露面积最大最深超高压变质带,日前已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实地验收,有望2011年内荣列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天柱峰海拔1489.8米,拔地而起,雄峙江淮。这里有花岗岩第一秘府洞穴――神秘谷,上下迂回,幽深莫测;这里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明代大诗人李庚曾惊呼“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山不仅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这里有中华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有天下奇观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有“华东第一漂”的白马潭漂流。这里还是“中国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是三国美女大乔、小乔梳妆的故乡。这里不但引来了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也走出了“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也是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韩再芬的故乡。  天柱山已经成为安徽省继“两山一湖”之后的第二大旅游经济板块,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安徽“三大名山”,天柱山旅游接待人数的节节攀升。入境地人数成倍增长。2010年天柱山共接待海内外游人229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近10亿元。  精华景点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全身石骨,拔地而起,雄峙江淮。花岗岩洞穴第一秘府――神秘谷,上下迂回,幽深莫测;九井瀑布,跌落成群,美仑美奂;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天柱松、探海松、虬龙松、五妹松等株株风姿绰约。明代大诗人李庚曾惊呼“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海拔1489.8米,雄绝险峻,势如擎天一柱,天柱山因此而得名。其顶端有石刻“中天一柱”“孤立擎霄”八个大字,每字五米见方,气势磅礴。  天柱松,破顽石而生,寸土不沾,与石峥嵘,有1500多年的历史,枝桠粗壮强劲地向悬空面伸展,迎风霜而立,颇有王者风范,又称天柱松王。  飞来峰,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整块巨石,顶有一石如天外飞来,称飞来石,飞来峰亦由此得名。  神秘谷,主峰景区的精华景点,由巨石跌落,自然架叠成洞。全长450多米,落差100多米。谷内洞中有洞,上下迂回,左右盘旋,形成“天宫”“地宫”“逍遥宫”“迷宫”“龙宫”。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现存唐至民国题刻400余方,镌有历代达官文豪的诗文真迹,诗、词、文、赋、题记文体兼备,行、草、楷、隶、篆俱全,是一座天然书法展览馆和碑刻长廊。  景区四季  天柱山地属季风北亚热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较长;春雨连绵,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平均年气温9.5°C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为-2°C,7月份平均气温20.3°C。年平均日照在2000小时以下,年平均雾日在250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最高达1900毫米,一年中最多降水日可达150天左右。6、7月为梅雨期,平均梅雨期24天。天柱山 天柱山 三祖寺神秘谷黑虎瀑仙桃石西关寨天宁寨石牛古洞摩崖刻石马祖庵

潜山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

潜山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历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盘石及溪谷河床。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明朝胡缵宗,清代张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题字崖谷。题刻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书体有真、草、隶、行、篆。  山谷流泉中的3处年代最早的石刻都是唐代的,它们均分布在石牛古洞东壁悬崖上。其中2处是唐代著名散文家,哲学家李翱任舒州刺史时游览山谷的题名。山谷流泉有两宋题刻100多处,内容也极为丰富。这里不仅有安徽现存北宋最早的一块端拱二年(989年)赵孚、舒雅、黄梦锡题名;还有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诗刻,书法家黄庭坚的题名,李师中的记事题刻,南宋张同之的诗刻等等。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形成了一座天然的艺术博物馆和史料档案馆,为研究历史人物活动、文学书法艺术、自然和社会科学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风景村  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座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的南大门,背倚天柱,面临潜河,距潜山县城仅8公里,北京至香港高速公路出入口途经村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天柱山八大景区中三祖寺景区、九井河景区座落村内,“潜阳十景”中乡麟磊擀崖漱玉、九井西风、吴塘晓渡、酒岛流霞等都与风景村息息相关。风景村境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独特,是旅游观光和投资开发的宝地。 风…… 详细++

白马潭生态旅游景区

白马潭生态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马潭,地处天柱山西麓,位于潜河中上游,距天柱山高速出口约17公里、潜山县城仅25公里,隶属安徽省潜山县水吼镇。景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河谷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的户外游览运动闻名遐迩。特色竹筏漂流享誉江淮,名驰华东,被称为“天柱山下第一漂”,既有浪遏飞舟的野性震撼,又有随波逐流的闲适浪漫。  景区水吼园是全国首批农业示范点,所在河段视野开阔,秀岭绵连,天际柔和;走进千亩板栗园,仿佛置身“淡烟流水画屏幽”的诗境。景区竹筏漂流、皮艇漂流、马术、烧烤、篝火、沙滩车、卡丁车、弹跳蹦极、户外露营、特色农家餐等项目任君选择、乐美交融。一年一度的白马潭生态漂流泼水节暨“万人湿身”大联欢,迷人无限,美不胜收。景区所在风情小镇、美好乡村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白马潭天然钻石(金刚石)多次亮相央视荧屏。景区硬件设施完善,旅游接待平稳有序,吃、住、行、游、购、娱安全顺心,是您和您的朋友圆梦乡村、回归自然、健身养心的清凉水世界和生态大观园。

天龙关景区

天龙关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龙关风景区,号称“南天一关”,又称“天柱山下一奇关”。  2016年2月,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拟评定安庆市天龙关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天龙关以其两边山势险峭,峡谷深幽,地貌形似一条上天飞龙,气势磅礴而得名。地处潜山县城市区20公里处的古镇——水吼镇,105国道旁,景区交通宽广便捷,大型停车场,游客活动中心,户外运动,农家乐等接待功能齐全。  水吼镇  水吼镇 位于潜山西部,总面积83平方公里,中心镇距县城23公里,距安庆市84公里,距岳西县城30公里。由于水吼紧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区,境内地形复杂多变,海拔高差大,山峰景观独特,河流变化勘测,还有历史遗留下的寺、庙、亭、山寨等人文景观,镇区常住人口达3000人。 全镇现有山场111019.5亩,耕地7912.77亩。16个行政村1.53万…… 详细++

官庄德馨庄

官庄德馨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德馨庄座落在官庄老街上街头,是余氏五世堂余文章公一家七代130余口居住场所,扩建于乾隆56年(1791年),占地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扉门“德馨庄”其意是先祖德行流芳久远,山庄正门门楣上方有书镶着“恩旨”二字,下方是“五世同堂”石刻牌匾,系时任县令,见余氏五世同局,和睦相处,凑报朝廷,乾隆赏赐而得,隔三年又赐“七叶衍祥”匾额。德馨庄共五进,雕梁花栋,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颇高,为难得德古民居。  官庄镇  官庄镇地处潜山县东北角,位于桐、岳、潜、舒四县交界处,北靠合肥,东临巢湖,南接安庆,西望武汉,与安庆机场和安庆客货码头相距80公里,到沪蓉高速和京九铁路仅60公里。全镇总面积18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355个村民组,8535户,32800余人口。对外到舒城、桐城均有公路通车,内部村村通车,主干道均为沥青油路面,交通较为方便。境内有移动、联通基站各3座,…… 详细++

天柱大峡谷

天柱大峡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天柱大峡谷毗邻天柱山主峰景区,介于三祖寺与佛光寺景区之间,是天柱山重要的水体资源景区,以其秀丽多资的瀑布、水潭、山涧、湖同主峰景区的雄峰、奇石、怪松相得益彰。  天柱大峡谷所处的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封其为“南岳”,后为隋文帝诏废,故被尊称为“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晥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天柱山景区内“峰雄、石奇、洞幽、水秀”,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  天柱山大峡谷还有一个关于开发的故事:相传,早年有一个本地的-,拿着退伍发的补助找到了村委会,提出承包这处山谷,靠着勤劳的双手开发出天柱山大峡谷,所以这处景区属于当地村委会所有,其中的各项设施很不完善,进入之前要自备充足的水,里面有卖水的,但是要走到底才有一家而且奇贵无比。  峡谷上下落差200多米,石崖陡、水湍急,大小瀑布跌落成群,大瀑布腾空飞落、气势恢宏,小瀑布蜿蜒曲折、婀娜多姿,通天瀑落差百米,堪称华东一绝。  众多的水潭形状各异、妩媚动人;雄狮回首、大佛听涛、猿人戏水等象形怪石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上游的桃源湖,以天柱群峰为屏障,青山环绕,湖面狭长,神龙见首不见尾,风平浪静时,湖面群峰倒影,微风吹过,波光粼粼,荡舟湖上,恰入仙境。  景区内植被茂盛、品种繁多,满目的苍松翠竹、春有山花点缀、秋有红叶辉映,令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步道沿河而行,河水崆明澄澈,沿途溪流宗宗,游人可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天劈苍崖九派通,从来此地驻游龙,飞流悬沫三千尺,灌木连云几万重”。  佛光寺原名马祖庵,以庵出名,位于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区南大门,相传唐代衡岳马祖道一禅师云游天下,曾在天柱山南门今“嘉平馆”处打坐习静。  当地山民为纪念马祖大师在其馆旁建庵,奉以香火,庵名“马祖”。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桐城进士吴应宾和怀宁进士、户部郎阮自华景仰达观名望,便迎他驻锡马祖庵,捐巨资为其建寺。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神宗遣使党礼御赐幔帐藏经,诏改马祖庵为佛光寺。  

九曲河漂流

九曲河漂流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九曲河漂流地处国家5A级风景区天柱山境内,距天柱山镇茶庄村距主景区6公里。与天柱山连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廊,因沿途落差较大,又呈九曲十八弯之势,故名九曲河。  从潜山县城驱车,沿105国道线上盘山公路行经半个小时,便到达九曲河大峡谷。满眼的绿色包裹着,路旁是一片茶园,散发着泥土的馨香,不时可看见掩映在林木中的山村屋舍。此处海拔740米,多激流水瀑,峡谷险川,有丰富的森林水景资源,九曲河峡谷探险漂流堪称天柱山水上游乐项目中的代表作。  九曲河漂流有三大特点:其一,水质好。九曲河从天柱山巅汇淌成流的溪水在群峰夹峙的九曲大峡谷中奔流而下,流经之处无任何污染。  九曲河原生态峡谷探险漂流全程2700多米,高低落差近250余米。峡谷幽深,瀑潭相连,水流湍急。当您乘坐皮艇穿深潭、越险滩,在湍急的溪流之中左冲右突,与浪共舞之时,挑战的是您的智慧、勇气、胆识和毅力。  其二,水势好。九曲河漂流区段落差适度,水流时急时缓,河道曲折弯转,是漂流最佳河段。两岸峰体险峭,林木幽深,河道大致呈S形,河水时而静若处子,时而动若脱兔。皮划艇在河道上起伏跌宕,平缓时如平湖泛舟,急流中又如野马脱缰;直道上一马平川,弯道前险象环生。  其三,环境好。据医学专家讲: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能防病、治病。  此外,奔流地河水相互冲击,并与石头碰撞摩擦产生大量阳离子,这些阳离子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九曲河漂沿岸多是奇峰林立。荡舟其间如同梦游仙境一般,青山绿水,湖光山色能给人的视觉和神经带来极美好地享受,更能使人身心放松,敞亮心扉。  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  茶庄村  潜山县天柱山镇茶庄村地处天柱山南麓,座落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境内。总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10亩、山场面积近20000亩。全村辖12个村民组,人口3000余人。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立足旅游,服务民生。依托天柱山开发,旅游服务业发展…… 详细++

望虎园林

望虎园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望虎园林位于安徽省潜山县黄铺镇望虎村境内,距天柱山入口10公里。境内山清水秀,林木茂盛,古木参天,峰峦起伏,溪沟纵横,冬暖夏凉。  望虎园林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迷人的田园风光、独特的饮食风味、丰富的民间艺术、古老的农耕文化,此处可以探神奇的原始森林、游美丽的农耕花圃果园、尝风味独特的山庄炊粉、品醇正的高山云雾茶、鉴赏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和生态农耕文化、入住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参与当地古老的民俗农事活动、采购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充分体验恬静的田园生活。  目前山庄内备有床位80余张,配备有冰箱、洗衣机、消毒柜等日用设备,每间客房都备有电视机等生活必需品,标间24小时供热水。农家屋室外保持原有的古朴风格和农家原味,以自制土菜、干菜、葡萄、土制米酒、野蜂蜜、野葛粉等为特色。并建立了旅游商品一条街,已开发游乐项目:摸鱼虾、摘野果、拔竹笋、采珍果、石磨豆腐、古榨榨油、牛耕耕田、水车灌溉等。自山庄开始创办以来,始终以“合理收费、文明经营、热情纯朴、规范管理”为理念,以“整洁、卫生、安全、文明”为宗旨,以绿色餐饮、绿色休闲、绿色服务”为品牌。

潘铺生态园

潘铺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潘铺生态休闲农庄坐落于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的脚下,并与红色旅游景点大别山余脉息息相连。潜山县素有“古皖之源、二乔故里、五岳之首、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农庄主体位于潜山县潘铺村境内,交通便利,距离县城中心不到十分钟的车程,距离天柱山风景区15公里。通有318、105国道及沪蓉高速公路,其中更有253省道穿境而过。  潘铺生态休闲农庄总占地面积2500亩,总投资3.5亿元。一期830亩已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营业。生态餐饮是农庄一期工程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400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300人就餐。农庄设有风格各异的大小包间和设施齐全的宴会大厅,并且开办了自驾车露营地、露天烧烤等特色项目。潘铺生态休闲农庄是目前潜山县规模最大集园林和园艺为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基地。  农庄主要功能区划分为:入口综合服务区,经济林采摘区,水上休闲娱乐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户外活动拓展区,垂钓区,餐饮服务区,健身疗养养老区等模块。  农庄发展始终围绕着绿色、环保、生态在农庄为主题;始终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始终保持着阳光微笑、绿色心情与您同在的优质服务!

野鸡湾

野鸡湾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野鸡湾拥有百亩水塘,千亩油茶林,数万花木衬托出绿水青山花开四季的生态农庄。庄主郝晓鎏说,庄内有樱花园、桂花园、紫薇花园、红枫园等可供游客赏花采果;有卧龙湖可供游客垂钓;有自家菜园和养鸡场,有"徽嫂"烹制的农家菜,可供游客品赏。但我不明白,年过6旬的郝庄主,关闭县城、省城大酒店,来这里经营农庄6年了,图的啥?我追问,他说:"这方水土养育我,绿化一片荒山,美化一方环境,是我应尽责任。"(文图\朱康宁)

板仓旅游区

板仓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板仓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东南部,地处潜山、舒城、岳西三县交汇地带。该区以潜山县板仓村为依托,面积1523.2公顷。境内山峦叠嶂,涧谷幽深,气候条件独特,生物资源丰富,加之森林茂密、人迹罕至,使得鸟兽云集。区内除有幽雅美的自然景观外,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如斑竹潭瀑布、一线岗、三井洞、龙井潭、凤冠石、强盗坪、令牌石、冷饭店、老虎洞等。区内空气清净,环境幽雅,气候宜人,不仅具有旅游观赏价值,也是游人避暑度假的理想场所。  保护区“集幽谷、奇松、险峰、秀水于一体”。景点有孝子洞、千层岩、仙人梯、红河谷、栈道、三叠泉、香果树瀑布、云海奇松、梦壁生辉。保护区内植物属珍稀濒危保护的就有20余种。鸟语花香,绿树掩荫,森林中空气新鲜,富含负离子,气温适宜,远离城市喧嚣,是天然养生的好地方,吃着无污染的山里菜,喝着从水库中钓出的野生石板鲫鱼奶汤,品饮香喷喷的自摘自制的绿茶或野生苦丁茶,体味天造地设的山川美景,你会尽享大自然的馈赠,都说板仓的“野”与“仙”就是一个同义词。  保护区主要有四大特点:一、动植物种类多,板仓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虎、豹、豺、大鲵、穿山甲等,翻过仓前那座800多米高的山岭,就可以进入与岳西、舒城县相邻的万亩天然次生阔叶林,安徽省内仅存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在林子里,属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达20余种,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47科658属1328种,分别占全省科属种的65.3%,53.4%、36.4%,在全省植物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杏、银缕梅,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香果树、鹅掌楸、厚朴、榉树、金钱松、凹叶厚朴等9种,属省级保护有三尖杉、领春木、天目木姜子、黄山木兰、巨紫荆、青檀、粗榧、银鹊树、青钱柳、安徽杜鹃、小勾儿茶等14种。万佛山种子植物中,含11属以上的大科有12科295属579种,占全区科数的9.8%,依次为禾本科、菊科、豆科、唇形科、蔷薇科、百合科、兰科、伞形花科等;含3~10属的中等科有47科221属460种,占全区数的38.2%;含1到2属的科有39科59属173种,占全区科数的31.7%;单种科有25科,占全区科数的20.3%。木本植物中优势科的顺序依次为蔷薇科、豆科、樟科、鼠李科、金缕梅科、忍冬科、壳斗科、虎耳草科、木兰科和榆科等。野生脊椎动物近200余种。包括兽类47种,鸟类100余种,爬行类32种,两栖类10余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金钱豹、黑麂和原麝,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小灵猫、白冠长尾雉,属省级保护的有豹猫、黄鼬、貉、鼬獾、猪獾、家燕、画眉、小杜鹃、红翅凤头鹃等。  二、动植物区系成份复杂,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  三、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天然次生林等仍处于原始状态,林内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更新演替等已达顶级平衡状态;  四、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飞瀑流泉,奇花异草,奇峰怪石,云海松涛,珍禽异兽,四时变幻,且毗邻万佛山风景区和金紫山森林公园及枯井园保护区。  板仓自然保护区境内山峦叠嶂,涧谷幽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茂密,人迹罕至,鸟兽云集,构成了静谧、秀丽、险奇的自然森林景观。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板仓自然保护区

皖光苑

皖光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天柱山,坐落于大别山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交汇处,今安徽潜山县城西北。皖光苑位于天柱山南麓,总面积2万平方米,于1994年建成,为潜山县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所在地。据县志载:《史记》称天柱山为“潜之天柱山”,“春秋时,周王朝于此置皖国,封皖伯大夫治皖。大夫施仁政于民,民念其德,皆呼天柱山为皖山,所出之水为皖水,后更称为皖公山。安徽省以‘皖’为简称,意亦由此而来。”根据这一古皖文化特色,此地便被命名为“皖光苑”。  

三祖寺

三祖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祖寺景区规划面积7.04平方公里,是天柱山人文景观最为集中的一个景区。这里除了闻名海内外的佛教禅宗祖庭三祖禅寺外,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汉武帝设坛拜岳留下的遗址。沿河风光秀美,已兴建滨河景观长廊和漂流设施。  三祖寺,全称“三祖山谷乾元禅寺”,是中国禅宗三祖传经布法的场所,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庙。  天柱山灵绝山水加上历代帝王的加封,使之成为仙山宝地。《道经》说司命真君居住天柱山,山中有司命洞府。天下名山分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被列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因此,历代佛道两教都视天柱山为宝山,争相据为己有。在三祖凤形山,就有佛道争山斗法的传说故事。  公元505年,梁武帝的国师宝志和尚与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都奏请梁武帝,将凤形山赐之于己,建观造刹,传经布道。武帝知道他们都有很高的法术,都不得罪,命他们各显灵通,以物为记,得者而居。这宝志和尚就是我们民间流传的济公-,他是建康(今南京)道林寺的高僧,有名的疯和尚,手持锡杖,他说:“贫僧以锡杖卓地为记。”白鹤道人手持拂尘,他的拂尘可以化为白鹤,他说:“贫道以鹤止处为记。”说毕,白鹤道人将手中拂尘抛向空中,顿时化为一只白鹤,振翅飞向凤形山。宝志见状,将手中锡杖掷向空中,顿时化为一条银色巨龙,尾随白鹤而去。白鹤飞到凤形山上空,正要敛翅落地,忽见身后巨龙飞来,吓得掉头向东飞去,落在白鹿岗上,宝志的锡杖深深卓入凤形山。当他收起锡杖,卓土处立刻涌出一股甘泉,这就是位于寺后的卓锡泉,又名“卓锡井”。宝志便在凤形山开山建寺,梁武帝赐名为“山谷寺”。白鹤道人在白鹿岗上建起白鹤观,宋徽宗赐名“真源万寿宫”。唐宋时期,天柱山佛道两教盛极一时,寺观达百余座,房屋3600余间,史称“三千道人八百僧”。从宝志和尚开山算起,三祖山谷寺到2005年已历时1500周年。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近年来,为倾力打造精品人文景区,天柱山风景区全面启动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保护工程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通过裂隙灌浆、危岩支护、锚杆加固等方法,对众多石刻进行严格的保护,并于2009年4月,对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景区进行恢复性整修。将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掩埋的山谷河床,重新暴露出来,还原历史原貌。并做相应的历史人文复建(如黄庭坚读书台、李公麟绘青牛图等),铺设游人步行栈道、花圃等。现今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正以崭新的姿态笑迎八方宾朋。  步入谷中就可以看到古“潜阳十景”中的两景“石牛古洞”和“山谷流泉”。它位于三祖寺西边的山谷间,这里,有一股清泉沿石壁潺潺而下,清冽明亮,泠泠有声,常年不枯,两岸野花闲草相伴,环境十分幽雅。唐宋以来,达官名士来游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或撰文刻于石上,或赋诗镌于山崖,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山谷流泉”流经石牛洞,上段名“潺潺溪”;中段名“石牛溪”,傍青牛石而过;下段是具体的“山谷流泉”,经西林桥下出谷口,注入潜河。在这全长500余米的河谷中及其两面崖壁上,刻满了自唐代以来1200余年间的摩崖石刻300多方,至今尚能辨认的有280多方。石刻诗、文、题、记齐全,行、楷、隶、篆、草俱备。这是考证1200多年间有关历史的天然档案馆,又是直接瞻仰、欣赏历代名家文采、书法的博物馆。  石牛古洞  所谓“石牛古洞”,因有巨石状如卧牛饮水,并有天然石印酷似牛蹄脚印,称为石牛;古洞是指这里石崖嵯峨,藤萝缠绕,松竹掩映,一弘清泉潺潺流出,幽深如洞。我们来看看这个硕大的牛蹄印痕,旁边有“牛蹄”二字石刻。这里是整个摩崖石刻最集中最精华的部分,其中唐人石刻三块。请看,“不信青牛曾入洞,分明石上印双蹄。”   全长500余米的山谷流泉,原本普通山涧溪流,为什么却声名卓著,原因有三:一是靠近大别山咽喉要冲著名古代楚南驿道。唐宋以来,这条平行于大别山东南余脉的驿道是东南舒、湖、楚等州郡通往西北唐都洛阳、宋都开封的交通要道。驿栈相距不出10里,-要吏、贡赋朝纲、商贾学子、军马、政邮,都日夜兼程,不绝于道。而山谷离最近的痘姆驿仅一河之隔。二是依托历史文化名城——梅城。梅城始建于楚灵王,汉时称皖城,唐宋均为州郡治所,是皖舒六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山谷离这个中心仅10余里,车马舟楫相当便利。三是山谷座落在佛道昌盛的凤形山、白鹿岗。道观天祚宫在其左,真源宫位其右,更有南州冠第一的三祖禅林近在咫尺。这里高僧羽客云集,道徒释子连袂。他们都是山谷流泉声名的鹊起人。  山谷流泉的诗文题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多、大、名、秀”的特点。有的字大如斗,有的字小如盅,有的镌凿于百尺峭壁之上,有的雕刻于幽邃洞岩之中。从体裁上看,诗词歌赋记铭,文体齐备;字形上真草隶篆行五体俱全,颜、柳、欧、米、赵各流派应有尽有;刻石方法阴阳兼有,方圆相济;从石刻年代上看,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唐、宋、元、明、清、民国、直到现当代,每个朝代都有,没有断代,真是一溪系千秋。  “诗崖石刻藏幽谷,水咽泉声如漱玉。”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被誉为一条书法艺术长廊,有“安徽第一刻”之称。-物工作者精心保护和发掘,一些被淹没的名作佳篇不断被发现整理出来,当代名人的新作也将刊刻在新开辟的规划区内,山谷流泉石刻书法艺术的长廊在新时代不断延伸。每每游人至此,都对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叹为观止。  潜水滨河观光带  潜河滨水观光带建设工程是潜山县政府08年十大实事之一。由苏州塞奇影视文化公司对工程进行整体策划,北京时空筑城设计研究院进行项目设计。工程建设范围为旌驾桥至白水湾的5公里潜河河段,而且可预期向上有渐次的延伸。景区设计力求将天柱山诸多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景观建设之中,形成“沙滩娱乐区、拜祖祈福区、休闲购物区、运动体验区”四位一体的基本功能格局。潜河滨水旅游区可以和主景区实现资源互补,主景区是“山”,新景区是“水”;主景区是“天(高)”,新景区是“地(低)”;主景区是“山柱(阳刚)”,新景区是“水滩(柔美)”。“柱”可以理解为支柱、精神支柱、岸边依靠,“水“可以理解为流通、交往、行为追求,因此”柱”与“水”的关系可以视同为动与静、内与外、实与虚、心与行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进一步延伸,就表现为四个层面的内容,即佛心、道行、世俗、消费。佛心代表着禅宗文化,道行代表着养生文化,世俗代表着传统文化,消费代表着休闲文化。为此拓展出天柱山旅游新的内涵——“天柱山,最男人的山,最有‘戏’的山”。  诗崖漱玉·酒岛流霞  潜水南岸,吴塘左侧,有一苍崖,峭壁千寻,远观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它就是莲子崖,为天柱山有名的诗崖。诗崖依山傍水,清流潆洄,浪吻崖壁,溅花如玉。历代贤达高士,每每在这里泛舟宴乐,置酒言咏,所赋之诗词,皆镌于崖壁。“诗崖漱玉”,因此得名。旧志列为潜阳十景之一。诗崖旁边有一帘崖,玲珑剔透,如天刻神镂,亦下临清流,为历代游子吟啸览古之地。诗崖旁还有一钓崖,下为鲈溪,因产鲈鱼得名。相传汉末左慈常到鲈溪垂纶坐钓,后人把他的坐钓处谓之钓崖。原有石刻“左慈钓鲈处”几字,今已淤没。明胡缵宗有诗云:“相传汉左慈,垂纶碧崖际。幻引淞江鲈,掣作杨花鳜。”  在三祖寺前,吴塘之浒,有一巨石卧于水中,形如石岛,景观非凡。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来到这里,坐在石岛上一面饮酒,一面欣赏这里优美的山光水色。那殷红的石色映在河水里,五光十色,如彩霞流荡,美不胜收。李白被这奇特的景象所陶醉,诗兴勃发,吟出颇有韵味的“酒岛流霞”四字。从此,“潜阳十景”之一“酒岛流霞”的美名就传开了,吸引着历代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寻踪觅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在明代文人的诗作中,把酒岛与兰亭、辋川、习家池等名胜相提并论,可以看出这一景致的优美。如今酒岛不存,但当年之韵致,依然未竭。游人至此,寻幽访古,登临送目,洗心涤虑。  潜河漂流  潜河也称潜水,属安徽皖河水系,它发源于大别山东南部公界山和黄毛山两山之间的来榜坳,流经质西、潜山、怀宁三县,流入长江,全长116公里。三祖寺前的野寨河段河面较宽,达380米,长达18里,这段河流水清,游鱼可数,水底五颜六色的鹅卵石,随着不同角度阳光折射,熠熠生辉,令人神往遐想。沙白似丰年瑞雪,俗称“十八里银滩”,是华东地区最优良的内河沙滩资源。  潜河漂流是深受游客欢迎的一个旅游项目,结合戏曲、沙滩,将漂流的过-正情景化、互动化,使游客融入其中。坐在竹筏之上,人随筏走,筏随水流,一边吟唱着地道的黄梅戏,一边欣赏着两岸的无限风光,是多么的惬意。三祖寺 天柱山神秘谷黑虎瀑仙桃石西关寨天宁寨石牛古洞摩崖刻石马祖庵

白水湾景区

白水湾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白水湾景区距潜山县城15公里, 105国道依傍而过,潜河在此处形成一个弧形弯道,沙滩河水耀眼莹洁,因而得名白水湾。景区峡谷飞瀑、四季花海、高空玻璃桥、深涧幽潭、生态农庄为特色,总面积9平方公里,青山翠竹,飞瀑流泉,如山水墨画。景区四叠瀑布首尾相接,近看如银链,远看似蛟龙,水大撼山谷,水小若飞花,堪为天柱山瀑布之最。

源潭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三妙社区

----

双峰社区

----

源潭社区

----

棋盘社区

----

长和社区

----

双林村

----

东红村

----

永济村

----

叶典村

----

斗塘村

----

路口村

----

杨泗村

----

三河村

----

田墩村

----

赵冲村

----

光辉村

----

东畈村

----

友爱村

----

源潭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