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 |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是中华文化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创造。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现属于国家4A级景区。 五千年文博园以“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为建设宗旨,园内采用古典徽派建筑与苏州园林风格相结合,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碑廊石刻、文化名景尽含其中,处处流露和谐文化的思想,人文气息浓郁,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以彰显与传承,并集旅游、展演、研讨、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五千年文博园分为三大景区:人文历史景区、主题公园景区和休闲度假景区。 人文历史景区占地600亩,投资人民币7.2亿元。它由中华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赵泰来博物馆群、五千年根雕园、炎黄二帝、龙行天下、孝道园、天上人间、龙飞凤舞、国际诗林、茶马古道、大好河山、四大名著文化园、华夏爱情文化园、千米文化古栈道、皖江园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景点组成 。 主题公园景区和休闲度假景区占地600余亩,预投资人民币10.8亿元,目前正在规划当中,将于2012年建成对外开放。 主题公园景区和休闲度假景区将建设三百六十行文化园、中国地质博物园、华夏农耕文化艺术馆、江南植物园、蔬果长廊、生态科普雕塑群、素质拓展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园、中国水乡文化园以及展示中华56个民族风采的中华民族塔等景区,充分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健身疗养、生活体验”五大功能。 |
花亭湖 | 花亭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花亭湖景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与皖西南其他景区地域相连、资源相补、人文相缘。境内山清水秀,古迹济盛,人文荟萃,物产富饶。花亭湖景区是省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清新绚丽,湖光山色独具特色。碧波荡漾的花亭湖中众多的岛屿与周围的青松翠柏、奇峰怪石交相晖映,相得益彰。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禅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人文古迹折射出太湖的古老沧桑、荣辱兴衰和历史积淀。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慧可在此开设道场,创造了华夏的佛教禅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宗发祥地”之美誉。 花亭湖物产富饶,湖山岛屿盛产柑桔、板栗、茶叶,是开展农业生态游的好去处;湖中盛产武昌鱼、螃蟹、银鱼、鲢、鲤等鱼类,适宜于开展垂钓、野炊等活动;花亭湖湖面宽广,水资源丰富,极适宜于开展各种水上体育活动;尤其是日出水量1200吨的汤湾温泉,水质纯正,清澈透明,可浴可医,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医疗价值。 花亭湖建于1958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湖水面积100平方公里,蓄水量24亿立方米,灌溉了太湖及邻县的105万亩良田,年产鲜鱼150万公斤,湖光山色,风景秀丽,真是“玉鉴琼田九万顷,秋水共长天一色”。赵朴初先生于1990年回故乡游湖后,感慨万分,当即挥毫写下了“尽情领受,千重山色,万顷波光”的赞美诗句。湖中岛屿众多,一岛一色,宛如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将花亭湖点缀得分外妩媚多姿。湖四周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九龙涧瀑布、天生塔、飞来石、禅宗卧佛等景点与美丽的花亭湖相辉映,相得益彰。 西风洞景区西风洞景区位于城北4公里的花亭湖畔凤凰山。凤凰山源出明堂山,属大别山的余脉,因五祖弘忍在此山落脚引来许多凤凰朝拜而称之为凤凰山。凤凰山形成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山峰奇异,怪石耸立,千姿百态,山体主要由万山岩体构成,地质较为复杂,多为花岗石、混合花岗岩、二长片麻岩。现在上山公路和台阶路已经修通,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游客进山朝拜、观光。 西风禅寺,建于唐代,原名狮子庵,有三重,青砖小瓦,砖木结构,坐东向西,为佛教禅宗五祖的道场。据《太湖县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寺毁于战火;民国八年(1919年)寺僧募捐重修。现存的中上佛殿是民国年间建筑。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三尊坐像。两旁大柱镌联:“妙相圆融即色即心偏十方而示现;法身常住无来无去历万劫以长春。”殿中长年香烟缭绕,钟馨常鸣,鼓声不断,善男信女往来不绝。 龙山宫景区湖外湖右边这座山为龙山。北依四面尖,西临长河,山势绵亘浑厚,蜿蜒磅礴,势若游龙,故名“龙山”。龙头俯临深潭,整个大山就象一条俯首汲水的龙。民间传说,深潭下有大穴,通达“龙宫”。每到夜晚,河雾凝结于悬崖壁之上,次晨观之,岩石如经宿雨,名曰“龙山夜雨”,为太湖四景之一,这一奇观曾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关于这种奇特景观的成因,古代有“蛟龙嬉水”、“龙涎淌湿”之类的附会之说。其实龙山之夜雨,乃龙山陡崖濒临长河深潭形成的一种独特“小气候”。岩石与水体的比热不同。岩石热得快也冷得快,水体热得慢冷得也慢。白天龙山石热而龙潭水冷,夜间则龙山石凉而龙潭水暖。水体热辐射使水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便凝结成霏霏雾露,飘洒下潆潆雨丝,即所谓,“龙山夜雨”。 |
赵朴初公园 | 赵朴初先生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天台里,四岁时随父母回到安徽太湖县祖居寺前河状元府,直至1920年秋离家外出求学。朴老一生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一生对国家和人民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0的亲密朋友、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生前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重要职务,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伟大的贡献。2000年5月21日,朴老在北京不幸逝世,故乡人民感到无限悲痛。为永远铭记朴老一生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弘扬朴老爱国爱乡的崇高精神,为故乡人民及海内外宾朋提供一处凭吊、瞻仰之地,推动太湖县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太湖县委、县政府顺应全县57万人民意愿,决定在朴老故里寺前镇兴建赵朴初文化公园。 赵朴初文化公园选址于寺前镇万年冲,背倚峰峦竞秀的凤凰山,面临碧波荡漾的花亭湖,周围树木葱茏,环境极其优美,象征着朴老风范如山高水长,寄予着家乡人民对朴老绵绵不断的追思。 赵朴初文化公园由已建的寺前河文化公园、赵朴初生平陈列室和待建的赵朴初故居、赵朴初纪念廊、古民居(原刘家祠堂)、报恩禅寺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23公顷。 现已建成的寺前河文化公园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和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院知名专家设计,总用地9公顷,与寺前集镇相邻,和朴老故居隔水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 寺前河文化公园坐北朝南,以一条中轴线为神道组织其建筑。中轴线以山向为基础,因势随形,折转自然,层层环抱。自上而下,沿轴线配置广场、门坊、月塘、碑亭、瞻仰平台(雕像)。再往上,是朴老灵骨的树葬地,朴老灵骨将安葬于该处的银杏树下,其周围的祭扫平台为半圆形,有浓烈的敛聚、合围感;整个树葬地建筑以石材为主,显得古朴庄重。从公园入口计,轴线最大水平尺寸501米,最大竖向高差71.5米。神道宽10米,台阶456级。站在祭扫平台俯瞰花亭湖“千重山色,万顷波光”,尽收眼底。寺前河文化公园予人以神圣、庄严、肃穆、永恒而又充满生气的感染力,形成强烈的纪念氛围。同时,注重朴素自然,充分体现出朴老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门坊长15.9米,高13.5米,采用著名的徽州青石牌坊,显得凝重、古朴而庄严,由黄山知名的生产厂家屯溪石雕工艺厂设计生产。月塘350平方米,内植9珠莲花,祈祝朴老乘愿再来。待建中的诗碑亭为重檐圆亭,设计为方形基座,亭内立石碑一块,正面刻朴老1990年回乡所作《自度曲·书赠太湖县人民政府》,展示了朴老一片浓郁的爱乡情怀,背面刻朴老遗嘱,表达了朴老极其旷达的生死观。塑像高9.3米,最后一段神道为93级台阶,都寓意着朴老走过的93年不平凡的历程。塑像采用著名的北京房山汉白玉,由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曲阳新颖雕厂董事长甄彦昌先生组织设计并精雕细刻而成。 寺前河文化公园绿化由国家二级园林绿化企业、南京金埔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施工,分为“高风亮节”、“硕果累累”、“永垂千史”三大区域,以苍松翠柏、本地树种为主景树木,乔、灌、花、草、果、常绿、落叶树合理配置,展现出凝重感、深度感和自然感。 作为赵朴初文化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赵朴初故居、古民居和报恩禅寺也即将动工建设。 地址: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万年冲 赵朴初 (1907~2000) 赵朴初(1907-2000) 安徽太湖人,著名的佛学家、社会活动家及书法家,爱国宗教领袖,民进成员。 赵朴初出生于“四代翰林”的安庆状元府里。父亲赵纬如,毕业于省高等学堂,后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但他无意做官,一直在家中潜心钻研书画。赵朴初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家中大小事务,一律由母亲操持。母亲在闲暇之时,常给赵朴初讲一些古人勤学苦练…… 详细++ 赵朴初 (1907~2000) 赵朴初(1907-2000) 安徽太湖人,著名的佛学家、社会活动家及书法家,爱国宗教领袖,民进成员。 赵朴初出生于“四代翰林”的安庆状元府里。父亲赵纬如,毕业于省高等学堂,后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但他无意做官,一直在家中潜心钻研书画。赵朴初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家中大小事务,一律由母亲操持。母亲在闲暇之时,常给赵朴初讲一些古人勤学苦练…… 详细++ |
太湖海会寺 | 太湖海会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海会寺,位于太湖县新城东北10公里的白云山南麓,距105国道约3公里处。在105国道与通往海会寺的交叉路口可见,两列起伏相连的小山夹着一个狭长的田畈,恰如二龙戏月,这田畈就叫月龙畈。此处小山从原人口处一直向上数有十八座,据说那是十八罗汉在打坐呢。穿畈过桥,至一窄处,四山夹路,两两对峙,人称双狮双象把口。越过这个“口”,海会寺便豁然展现在眼前。 海会寺背依白云山。山上松柏森森,阴翳蔽日;山下凉风习习,云缠雾绕。右边的响水崖瀑布如白练悬空,对面的玉带河流水若明珠泻地。河上有琵琶桥,桥南有摩崖石刻。寺左有东山古镜、仙人醉酒等胜景。寺前的匾额“海会寺”为当代“佛爷”赵朴初所书,遒劲飘逸,视之令人忘倦。 海会寺建于唐代,自那时以来,灯传不绝,为淮西名刹,盛称“圣众会合之座”。寺名意思是高僧云集、虔诚修行。清慈禧太后曾敕赠“真如自在”匾额,寺受命护戒牒权。其初建规模、形制、设施等情况,已无史料可查。《太湖县志》、《永久长明灯碑记》中,仅见海会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二十四年(1759)、道光元年(1836)得到过修葺。咸丰九年(1859)因太平军与清军激战,该寺受害严重,几成废墟。直至光绪年间,才得以恢复。 海会寺呈阶梯形建有下、中、上三殿。下殿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青砖木架小灰瓦结构;殿中四根两人合抱粗的圆形木柱,一字排列,支梁托架,柱础石质鼓形,刻有图案,地面为方砖相嵌而成。上殿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廊沿、台阶用石块砌成,廊柱木质圆形,柱础为不规整方石,殿面有五间,用青砖砌隔。上殿两端廊门下,又各成直角建起相对回廊式房屋。中殿于“文革”期间被拆毁,90年代初寺内尼姑四处筹集资金将它重建,后于1994年竣工。中殿建筑面积324平方米,黄瓦红墙,飞檐翘角,庄重肃穆,素雅古朴。内有8根大柱托梁,供奉三尊大佛、四大天王、观音、文殊、普贤等神像。1999年又建成地藏殿。四殿相依,蔚为壮观。 中殿与下殿之间靠西有一株千年罗汉松。树干有三人合抱之围,虽历经千年风雨,仍枝繁叶茂。枝作龙势,叶呈剑状,黑青色,是一幅活的“铁画”。 寺里住过许多得道高僧。历代文人墨客也多来此地观光揽胜,留下许多诗文及传说。清代县人毕琪光曾作《游海会寺》诗一首:“看钓溪桥上,春风结伴行。崖花潭底笑,涧水石中鸣。曲径龙宫邃,平沙鸟篆轻。醉归山月吐,倚杖听钟声。”这首诗也不失为一首描绘海会寺优美景色及诗人欢赏景色后的欢畅、恬静心情的好诗。 |
情人岛 | 情人岛位于凤凰山脚下,由伸向湖中的半岛和一个孤立的小岛组成,占地3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与月亮湾、博士岛隔湖相望。是集旅游、观光、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场所。岛上原有许多野生合欢树,地形如一对依依惜别的情人,故而得名。情人岛岛名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很久以前,附近河边上住着几户渔民,凤凰山中住着几位樵夫,有一渔民的女儿水妹不仅长得眉清目秀,伶俐乖巧,而且还天生一副清脆悦耳的歌喉,说起话儿甜脆脆的,唱起歌来委婉动听。她与一个叫山哥的砍柴青年从小青梅竹马,相敬相爱。水妹十八岁时,山哥托媒人来说亲,一说即合,两家热热闹闹的过门认了亲。可偏偏那年遇上大旱,长河断流,秋收时,水妹家缴不上租,地主甄大胖子五十多岁,便施下百般毒计要把水妹弄做偏房,一天三次到水妹家逼租,几个狗腿子硬把水妹抢进甄家大院。山哥闻讯后,趁着天黑,摸进甄家大院,救走水妹,二人抱头痛哭了好久,也想不出好办法,最后,只好在这座山上偷偷挖好一个土坑,二人相拥一起走进土坑,殉情而亡。1984年,几位考古专家来此岛考察,发现了两具交叠在一起的残骸,证实了这个传说故事的真实性。情人岛,一个充满浪漫和幻想的岛屿,吸引着多少痴情男女来领悟爱情的真谛,感受爱情的博大内涵。 休闲山庄拥有标准客房20余间,大小餐厅可供100多人同时就餐,装修典雅的会议室可承接中小型会议和娱乐活动。庄前有音乐喷泉、休息亭。这是一个高2米、周长2.4米的巨型茶壶,茶壶上镌有赵朴初先生的《咏天华谷尖茶》:“深情细味故乡茶,莫道云踪不忆家。品遍锡兰和宇治,清芬独赏我天华。”壶口下放着一个巨大的茶盏,水从壶口滴入茶盏中,满后漫漫渗入周围的草地,意在弘扬皖西南茶文化和赵朴初先生“行愿无尽”的思想。我们沿着大理石阶而下,通过半岛与小岛相连的铁箱式浮桥就可以到达小岛。到小岛有两条路线,一条为水上浮桥,另一条为空中滑道。“空中滑道”是一项非常吸引游人的体育项目,又称“高空飞降”。滑道长约500米,从凤凰山山腰直通小岛。人悬高空,飘然而过,惊险刺激,虽安全可靠,但也非得有几分胆量不可。小岛遍植花草,花开四季,绿树成荫;有大理石桌、椅、可供大家歇息、饮茶,有情侣塑像可供大家瞻仰、摄影留念;有情侣包厢可供大家对弈娱乐、过夜留宿;登观光亭远眺,清新秀丽的湖光山色便跳入眼帘。情人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休闲、观光场所。 地址:位于太湖县花亭湖景区内 电话:0556-3253908 |
太湖县烈士陵园 | 太湖县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太湖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坐落在距县城约3公里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亭湖景区的龙珠山上,占地13万多平方米。陵园依山环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公墓、烈士陵等纪念建筑。园内安葬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中苏区及北中党组织创始人、第一任北中支部书记吴生禅,北中苏区赤卫队队长王宜训和解放战争时期皖西一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梁城以及建国前后为国捐躯的知名烈士22人。烈士公墓中安葬的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将士。 1984年11月6日,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为太湖烈士陵园亲笔题写“烈士陵园”园名,同日,原中顾委常委郭述申同志题写了“发扬太湖人民的革命传统,为四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的题词。1997年陵园门楼经县城建局、县设计室实地堪测设计,从陵园特点和花亭湖风景点的特点考虑,改原石拱门为仿古式门楼,装帧了李先念主席亲笔题写的园名,与纪念堂古殿式格调形成了一体风格。门楼前后树木常青,环境古朴优雅,门楼的底座为花岗石料块砌,显得稳固庄重,气势恢弘。太湖县烈士陵园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市级国防教育基地。每年有数十万人次的党政机关干部、群众团体、青少年学生和人民群众前来瞻仰和参观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接受教育。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太湖县烈士陵园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规划和建设,拟投资三千万元对陵园进行综合改扩建,建设完成后太湖县烈士陵园将成为花亭湖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游客和人民群众在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风光秀丽的景色的同时,又能通过瞻仰和学习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太湖县烈士陵园 太湖县烈士陵园 |
二祖禅堂 | 二祖禅堂位于太湖县西北方,距县城80公里的牛镇镇薛义河狮子山上。 二祖禅堂,历史悠久。据史载南北朝时期,为躲避北周武帝灭佛之灾,佛教禅宗二祖慧可率其弟子南行隐居偏僻的大别山,卓锡于太湖县西北狮子山上,在狮子山上大葫芦石洞内面壁参禅,香囊石上建造禅堂,收徒传道,开设道场。慧可的禅学思想传自达摩,特别是达摩传授给他的四卷《楞伽经》重视念慧,而不在语言。它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这个思想经过慧可的整理提倡,给学禅的人以较大的影响。以后传法与三祖僧璨,再传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使佛教禅宗在皖西荆楚一带广为弘扬。它光照千年,远昭海外。太湖山区人民十分尊崇和保护禅宗二祖慧可及其弟子,捐募山场田地建造二祖禅堂的功绩不可磨灭。当地群众在“文革”中冒险保存的二祖木雕像、“佛殿千年永镇,仙山万古长春”石刻楹联、匾额、二祖庙一百支铜签、二祖仙山灵签签板、碑文、香炉等归还给寺庙。狮子山上对弈石、二祖洞、不涸泉、濯锡潭等自然山石依然如旧。狮子山一直被人们尊称为二祖仙山。跃过三湖四泽中,一肩担月上九龙:龛得葫芦可禅定,榻依岩石悟能空。禅衣-裁云补,冷腹饥时饮露充;物与民胞共寒暑,调和风雨万邦同。这首诗是二祖慧可上九龙山时的吟唱,至今人们还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 巳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于一九八五年五月亲笔题写“二祖禅堂”匾额。一九九一年朴老为修复二祖道场缘起,任名誉主任,亲临狮子山视察,并十分关心“二祖禅堂”工程,现巳竣工,使这座古刹宝镜重光。 二祖禅堂的恢复,使二、三、四、五祖的道场联成一片,成为举世观瞻的禅宗胜地。 地址:安庆市太湖县境内 |
赵朴初纪念馆 | 赵朴初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太湖县地处皖西南边陲、大别山南麓。这里山灵水秀,人文蔚起,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著名佛学家赵朴初先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光。赵朴初先生祖籍太湖,少小离家,一生致力于佛教与慈善事业,他是享誉天下的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宗教领袖,他把佛教“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的精神融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弘扬“人间佛教”,为佛教的繁荣,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了一生的心智。 赵朴初纪念馆位于太湖县寺前镇赵朴初文化公园西侧,是为纪念著名佛学家赵朴初先生于2001年开始兴建,其建筑仿原状元府风格和结构,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40平方米,沿袭当地清代居室风格,粉墙黛瓦,马头墙,青石板内院铺地,杉格门窗,木柱支坊,露瓦望板,古朴宁静而典雅。平面为“三进”“三纵”布局,入口门前有青石狮一对,西侧有青石抱鼓,东侧设接官台、水井,后院有马厩、花园等。纪念馆共有大小用房34间,按功能分为中堂、祖堂、书房、居室和7个展厅等。7个展厅以朴老九十三年的人生轨迹为主线,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太湖的山水人文、佛教底蕴、赵氏家史和主要社会关系,朴老童年生活、求学之路、抗日救亡活动、建设新中国和成为佛教领袖的过程,朴老毕生呕心沥血为国家、为人民、为佛教事业乃至世界和平所做的卓越贡献以及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光辉历史,资料丰富详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 赵朴初纪念馆开放以来,年均接待海内外游客20万人次,深受各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赵朴初纪念馆 赵朴初纪念馆 |
橘子洲景区 | 距花亭湖大坝约8公里。岛上橘园及四周的栗园、桃园、茶园、李园等郁郁葱葱,是花亭湖景区有名的农业生态观光游览区。 “橘子洲”一词取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中“橘子洲”一词。方圆6平立公里的橘子洲,生长着数千种花草藤蔓植物,其中名贵植物就有143种。有鹤、鹭、鸥、狐、獾等珍稀动物。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气候湿润宜人,是花果生长的最佳区域。特别是橘子园,真可谓春赏橘花洲,秋摘芳橘林,橘香十里,翠荫匝地。李子园、板栗园、茶园和枇杷、桃、梨、杏形成的经济林带,傍生着山楂、弥猴桃、金樱子、野葡萄、山海棠等成片的野生林果。我们在游览湖畔山川胜景之余,便可随意品尝橘、橙和野果的甘美,领略大自然造化的神奇。1990年,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同志到“橘子洲”果园视察,亲自为橘子洲题写:“农业科技示范园”。几年来,当地政府紧紧抓住花亭湖旅游开发的机遇投入大量资金,将老橘园改造为高科技柑橘基地。柑橘品种从浙江和日本引进,所产柑橘鲜艳光亮,皮薄汁浓,酸甜适度,深受百姓喜爱,连续多年在安徽省优质水果评比中名列第一,产品选销河北、内蒙古等地。我们不仅可以自由地徜徉在果园里观光,边采边尝,而且每人可带回5-6斤黄橙鲜甜的橘子让亲朋好友分享。 地址:安庆市太湖县境内 电话:(0556)3253908 |
湖外湖 | 从花亭湖大坝以下到龙山山脚一带的水面,俗称“湖外湖”,全长2000米,宽100—600米,平均水深3—4米,总面积60万平方米。南部是雄伟的合九铁路长河特大桥,它如一条巨龙横跨于碧水之上,蔚为壮观;北部有小岛,建有花凉亭,亭分上下两层,由扇形楼梯连接,另有曲桥与岔花路相通,造型独特。环湖青山叠翠,绿树成荫,特别是早晚河雾缭绕,群山隐约,犹如人间仙境。湖的南部开阔处正在筹建钓鱼台等娱乐接待设施,是泛舟垂钓的好地方。湖对面是龙珠山,建有太湖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四个大字由原国家主席-题写。烈士陵园所处的山麓原为法华寺旧址,是太湖四景之一的“法华方竹”所在地。时过境迁,法华方竹已难觅踪迹。而今的龙珠山苍松翠柏掩映,重柳修竹相缀,四季常青,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这里长眠着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22位烈士。青春常在烈士陵园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
灵应禅寺 | 灵应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灵应禅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城之东,小池镇以北之灵山上。开山祖殿坐东朝西,面向莲花峰,背倚灵应石。左青龙报恩塔佛光普照,右白虎卧踞镇守山门。真乃一处景致绝佳之风水福地也。“江山留胜迹,天然一圣尊”灵应寺因灵应石而得名。玄妙神奇的灵应石,古称灵仙石。采天地灵气,受日月光华,乃自然造化而成。仰观石体高大巍峨,焕发异彩。石顶如莲花,中隐石门,袈裟石纹依稀可见。更称奇者灵应菩萨之瑞相显现于石侧,眉目清晰,其神态惟妙惟肖。相传石屋内藏有金杯牙筷,后因贪财之人有借不还,激恕天帝,逐令雷神将石门封闭。又传远古时代有僧道二人结伴而行有缘到此。只见石屋无僧,然仙石佛灵,有求必应,前来烧香拜石者甚多。故留下,“石屋无僧风扫地,青山常伴月点灯”之佳句流传至今。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界址村 |
---- |
幸福村 |
---- |
凉亭村 |
---- |
树林村 |
---- |
方洲村 |
---- |
大龙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