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石莲洞 | 石莲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宿松乃古松兹侯国,始建于汉高后四年,汉平帝始元五年降侯国为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改现名,距今近2200年历史。宿松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下游北岸,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当沪蓉高速、105国道、合九铁路之通衢。宿松地形多变,依山、面湖、临江,水秀山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景观星罗棋布,其中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如同镶嵌在松兹大地上的一颗绿宝石,熠熠生辉。 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二万二千多亩,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七点六。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八十多种,其中不少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贵物种;植物六十七科,五百余种,既有百年以上的古木,也有观赏和保护价值较高的珍贵树种和特种经济林。一年四季,峰峦叠翠,-扬波,时而云雾缭绕,时而阳光筛金,更有甘洌的清泉,乖巧的岩石,烂熳的山花,婉转的鸟鸣,构成了绚丽多姿、清新典雅的旅游环境。 公园有河西山、孚玉山、仰角尖、罗汉尖四大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全园自然景观一百多处,人文景观五十余处。最有特色的是河西山景区,也是石莲洞所在地。《安庆府志》载:“石莲洞在治南五里,石屋嵌空,若出水芙蓉,上镌‘石莲洞’三字,为唐罗隐笔。”相传他在此-仙去,“石莲洞”三字至今就存于洞左上方,清晰可见,洞因此得名。清代名儒石圣历《游石莲洞》诗云:“曾说桃源古洞幽,谁知此地有丹邱。玲珑直透烟霞窟,光霁常经日月流。水喷崖腰穿碧涧,云横谷口护灵湫。个中莫道乾坤小,万壑群峰一望收。”诗中道出了石莲洞的优美。山下一天门,山上佛座岭,均为佛教禅宗弘忍憩息遗址,曾建有五祖寺,与黄梅五祖寺相呼应。山南水口山有西汉末中散大夫,因-王莽被贬为松兹第一任县令张何丹之墓。此地主要景观有:流水潺潺的假山、雕刻精美的诗联书画文化走廊、九曲莲池、九曲莲桥、荷衣古池、荷花亭、水景带、休闲木屋、亲子乐园、垂钓中心、文南戏院、挹仙台、听雨亭、五祖禅林、佛座石、仙鹤石、五祖亭、龙眼泉、金蟾望月、黑猩护林、鼋头石、金龟盼日、石破天惊、龙啸石、对酌亭、海豚沐日、仙桃石、四顾亭、一线天、鸳鸯石、百子树、讲经台、醉仙卧花石、十里桃源。孚玉山景区主要有孚玉青峰、聪明泉水、麒麟庵、吴公子季札墓、马祖道元洞。仰角尖景区主要是三座古刹:灵隐寺(寺旁建碑亭为清初宿松知县王民皞手书碑)、九龙禅林、洞山寺,寺内梅娘娘是宿松唯一的肉身菩萨。罗汉尖景区主要有罗汉打坐、滴水观音、脚鼓石、筲箕洞,山顶碧云庵是红军——中华抗日救-司令部遗址。上述诸多景点,灿若繁星,美不胜收。 公园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空气新鲜,负离子充足,是天然的大氧吧。走进公园,赏心悦目的是千峰竟秀,万木争荣,鸟语花香,泉飞石舞,融动植物、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感受,不是仙境,胜似仙境,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安徽省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原为宿松县林场,199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10年6月王建国与袁水林二位先生携手合作,重新注资成立了安徽省石莲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作了全面规划。新扩建的森林公园为一轴四区,分别为森林公园综合服务区、生态度假区、休闲娱乐区、宗教朝觐区,形成“九心合一”的旅游中心。接待中心大楼、石莲宾馆、石莲酒家、石莲广场、生态停车场,保持徽派传统风格,为您创造出一个宁静又耐人寻味的山水环境,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绕着绿丘贯穿整个庄园。是游客观光、休闲、美食、娱乐的最佳胜地。石莲洞 |
小孤山 | 小孤山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小孤山座落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南,位于长江中下游,距离县城65公里。与江西省彭泽县的彭郎矶隔江相望与江西的石钟山、龙宫洞遥相呼应,和国家级风景区庐山,湖北省黄梅县的五祖寺,安徽省的天柱山雄距长江两岸,形成三角之势。构成了天然的旅游网络。素有“海门第一关”,“长江天柱”,“江上蓬莱”之美称。为遐尔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小孤山以奇、险、秀、孤而闻名于世,被历代诗家学者吟赞为“长江绝岛、中流砥柱”。 小孤山原是江中石屿,开始形成于两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它孤峰独峙,三面环水,直插江心,气势险峻。巨石悬立奇峭,大有“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之势。此山其高不过百米,周不过里许,然而其形特异,如一出水芙蓉,孤峰耸立。山上幽洞沧波,玉竹翠亭,峻梭碧阁,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山虽小却志傲群山,上锁金焦,下阻千浪。大别山恭其俊秀,五老峰逊其不峙。而引得历代诗家学者对小孤山的青睐,留下无数比苏东坡的:“大孤小孤江中央”更加脍灸人口的诗句。千百年来,小孤山以奇、险、独、孤而著称。“东看太师椅、南望一支笔、西观似悬钟、北眺啸天龙”为其最形象的描写。正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曰:“江水东流直下吴,狂澜倒挽一人无,世间枉说奇男子,砥柱还须让小姑”。 小孤山的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时,曾至此刻石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上,盛唐时期小孤山的名字正式见于诗人的笔端。小孤山的“孤山”是以其独立不倚而得名,至于小者,是为区别江西鄱阳湖的“大孤山”而言。小孤山山势挺拔,独立江心,北望靠天柱,南观倚匡庐。世人因山形长势犹如古代妇女头上发髻,故又称为髻山。世俗又因小孤与小姑同音,逐转小孤为“小姑”相传日久,有好事者将对岸的彭浪矶说成“彭郎”,遂生发出许多小姑与彭郎相爱的美丽传说,更给此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上有奇花异草,下有长江湍流。据说海潮至此不复往上,故又有“海门山”和“海门第一关”之美称。环山而上层层叠叠,弯弯曲曲,忽而接近波涛,忽而悬空托起,令人一步一个新奇。那奇峰缀怪石,古木裹云衣之景色,则令人顿入神仙福地。山上绿草如茵,茂林修竹,庙宇亭台,层次分明。迎山而上则胜迹迭,如:一天门、龙角石、龙耳洞、关圣殿、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界潮祠、御诗碑、梳妆亭、观涛亭、启秀寺、藏经楼、圣母殿、大雄宝殿等十多处景点,且每一景点都有每一景点之雅观和民间传说,并有历代名人的匾额和雅士墨客之碑文,攀得顶峰历经三百六十五级台阶,取登山一回。度过一年之意。其道曲径通幽,其景奇观迭出,若上“天梯”一站,一边一个山峰,万事万物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小孤山不光风景优美,其地势也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后,曾在此设立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清朝彭玉麟的湘军与太平军均在此对垒交锋,以争成败,故又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说。 小孤山地处长江之滨,三面环水,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历年来,据不完全的统计每年有香客600000多人次、游客40000多人次前往此山游玩。1999年安庆市旅游局、港务局合资兴建了小孤山旅游专线码头,由上海至三峡,南京至重庆,芜湖至九江等客轮和旅游轮均在此停靠。陆路方面,位于三省交界七县相连的宿松县,城内公路纵横交错,南至九江、南昌、西至湖北武汉,北至合肥。105、318及京广铁路贯穿宿松,安九沿江公路临山而过更是便利。由于政府的关注和小孤山优美的风景及便利的水陆交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 小孤山为安徽省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它独具特色的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构成了高品位的旅游胜地。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小孤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
九井沟旅游景区 | 九井沟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安徽省宿松县隘口乡原龙王村境内,现已改名为九井沟村,属大别山余脉,总面积36.72平方公里。这里既有峰峻石奇、峡谷幽深、水滴石穿的泉中九井和形神兼备的仙女浴池、淋漓波光的雷公潭、白练飞泻的三叠瀑布,又有叹为观止的"石破天惊"、惊奇怪态的千年罗汉松,还有那至今尚无一人敢窥其颜、敢探其险的龙和大峡谷。天然的大氧吧,险峻的峡谷、茂密的植被、幽静的环境、古朴的村落,田园式的阡陌,"美比九寨"的 "九井沟" 、尽享宁静、探险猎奇的好去处。 河谷全长约二十华里,整条河沟呈带状。因沿河沟自上而下分布着九个深井而得名。其风景特色有瀑布、悬崖、怪石、特点为鬼斧神工的泉中石井。九井沟山清、地静、水碧、瀑变、井深、崖峭,组合成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一处未开发的处女地。但在宋朝就被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发现。历代文人墨客闻其景而到此游览,并留有赞美的诗篇。 九井沟最其特色为水景、瀑布,宛如一道道银河飞泻而下。尤其是四井、六井、七井、九井飞瀑更是惊涛浪怒,山鸣谷应。七井瀑布呈三叠式从高达两百米的悬崖一直挂到七井下的潭中,若是雨后宽可达3米,为皖西南一带不可多是的奇观。其溪水发源于西源与趾凤交界的天柱峰上。这里山青、境幽、水碧、瀑泻、岩险、崖峭、潭多、井深,形成天下罕见的自然景观。在近三十华里的巨体山石板块上,一沟溪水顺山而下。由于飞流瀑布经年不息的长期冲撞,自然开凿出了九口深水潭。 唐朝贞观年间,西源地区连续三年大旱,田地干裂、溪河断流、草木枯死、庄稼绝收。人们纷纷弃家出走,一时间,该地区几近断了人烟。眼见此情此景,住在本地龙王庙附近的周氏惠泽、惠俊、惠圣三兄弟心如刀绞,痛苦万分。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将不惜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他们听说,这几年久旱不雨的主要原因是,主管水神的龙王老爷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而忘了天下人间的百姓苦难。他们将要亲赴龙王居住的三井龙宫,求龙王济世降雨。他们沐浴更衣、焚香祈祷,斋戒七日,于农历五月初五来到三井,义无反顾地步入干涸了的井底,探寻龙宫。霎时间,乌云铺天盖地,闪电撕裂长空,雷声震耳欲聋,九井沟内,河水猛涨。紧接着,弯弯田下起了弯弯雨,雨却不淋过路之人。但周氏三兄弟这一去,却永远地踏上了不归路。从此以后,这一地区,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周氏兄弟舍己为民的品行,誉满乡里,有口皆碑。 宋皇祐四年五月,王安石在舒州(潜山县)任通判,闻知此事,深为周氏兄弟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决定亲往实地走访凭吊。在他经太湖、过枫香驿、穿梅墩、进入九井沟后,串农户,访路人,问民情,察乡俗。在三井周氏兄弟归天处,他深情地仰天长叹:“形体登仙去,精神万古存。”据传现在西源龙王村中的龙王庙里周氏三兄弟的三尊塑像还是王安石捐资雕修的!沿三井溯溪而上,王安石领略到了四井的幽邃、五井的神韵、六井的波光、七井的飞练的这次凭吊游历,王安石曾即兴创作了不少诗、词、文,只惜岁月沧桑,这难得的丽辞佳句大多已佚失,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九井》诗一首:沿崖涉涧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扪萝挽茑到岩趾,仰见吹泻何峥嵘。余声投村欲风雨,来势卷土犹溪坑。飞禽凌兢走骇兽,霜雪夏落雷冬鸣。野人往往见神物,鳞甲漠漠云随行。我来立久无所得,空数石上菖蒲生。中官系龙投玉册,小吏碟狗浇银觥。地形偶尔截险怪,无意未必司阴晴。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常虚盈。谁能保此千秋后,天柱不折泉常倾。 隘口乡 扬子江、烟波浩渺,大别山,秀美雄奇,山南江北,安徽门户,皖赣鄂三省七县交界处——宿松。东接望江,西界黄梅,北临太湖,南望匡庐。地理座标115022’—116034’40”,北纬29047’20”—30025’29”。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4.5℃—16.9℃,常年平均日照1930—2090小时,平均年降水1250—1430毫米。 …… 详细++ |
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 | 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华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 一、基本概况 宿松华阳河湖群原属安徽安庆沿江水禽自然保护区的组成部份,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新设立“宿松华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关于同意安庆沿江水禽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更名的批复》(皖政秘[2013]231号)),包括黄湖、大官湖和龙感湖的一部分,总面积50496.7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5704.47hm2,缓冲区面积5605.13hm2,实验区面积29187.1hm2。 保护区西起宿松县界,与湖北省黄梅县的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东至螺蛳咀,与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南起华阳河农场程营开荒队三岔港渡口,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一江之隔;北至双墩岭,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04′29.2″至116°32′19.8″,北纬29°52′48.8″至30°08′7.6″之间。 华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有效发挥湿地效益,保护湿地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集湿地保护、科研、宣教、可持续利用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在行政管理上,以林业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参与的管理机制。 二、 动植物资源 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稀有性、复杂性、完整性。华阳河湖群内共有浮游植物70属(种),湿地草本维管束植物39科、85属、152种,占安徽省湿地维管束植物种数的76.5%。共有湿地植物群落31种类型, 湿地植被生态系列分布完整,有发育良好的挺水植物,有多种类型的浮水植物,有大面积分布的沉水植物,如黑藻、苦草等。区内共有浮游动物105种,底栖动物71种,脊椎动物310种,占安徽省脊椎动物种数的48%。其中鱼类89种,分别占长江中下游湖泊和安徽省鱼类种数的45%和70%, 有12种长江水系特有鱼类和42种江湖洄游性鱼类。 据调查,华阳河湖群湿地共有鸟类156种,其中水鸟82种,分别占我国和安徽省水鸟种数的30%、74%,鸟类的总数超过15万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0种,14种鸟类列入IUCN极危、濒危、近危、易危受威胁等级。12种水鸟均超过拉姆萨国际湿地公约1%标准。在长江中下游分布的6种种群数量超迁徙路线数量1%标准的全球受胁种中,华阳河湖群湿地占2种,即东方白鹳、鸿雁。东方白鹳150只,占全球该种群数量的6.1%。保护区内小天鹅的数量达5000只,豆雁18000只,是目前发现的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越冬种群。华阳河湖群湿地也是白鹤、东方白鹳等重要物种迁徙停歇地。 |
白崖寨 | 白崖寨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崖山位于宿松县城西北趾凤乡境内,距县城五十余华里。主峰雁恋坡海拔四百七十六米,窄径凌空,飘崖百例。“南国小长城”白崖寨就盘卧于向崖山上。寨墙环绕东峰、西峰、西阳尖、雁恋坡、大印坡五大山峰,长达十华里,逐迄起伏,巍峨壮观,宛如长城。 白崖寨始建于元末,明、清时期作过维修与扩建,有近700年历史。寨墙由大方块石砌成,高3米、宽1米。长10余华里,蜿蜒盘旋于五大峰之间,巍峨壮观,被誉为“南国小长城”, 寨城四周建有5座城门。白崖地势险要,易守难功,曾为历代兵家军事遗迹、摩崖石刻和战争佳话。因其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适宜-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崖寨突峰兀立、怪石嶙峋、茂林修竹、古树繁荫、珍禽簧语、溪流飞瀑。迷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独特、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白崖寨自然人文景观甚多,最引人注目的当首推寨墙。寨墙长十华里,宽约一米,高二点八米至五米,全部用大块石片垒砌而成,险要地段墙煤呈双层。七百年来,虽几经兵乱和风雨剥蚀,但整个寨墙基本保存完整。白崖寨原有五门,现只存攀龙、听雨、朝九三门。寻幽仿古者若从“关门石”拾级而上,可直达攀龙门,进入寨中心。两侧不远,即可看到“凤卧龙栖”和“最上一乘”的峭壁石刻。再沿城墙向西峰走去,绕北岭、东峰一周,沿途可看到许多形状动物的怪石和奇芒异景。西阳尖,海拔四百米,青蛙石位于西阳尖山腰,百花门有百花石,旗杆坡位于百花门东,又名炮台、点将台,尚存竖旗杆石夹一对,相传史可法曾在此竖旗,谬兵点将。风头山,貌似凤冠,气势雄峻,顶峰有“道人石”,远观则酷肖石僧,穿着袈裟,虔诚拜佛。时岭位于听雨门内,九曲居在 此。此居由情吏部主事贺欣建于光绪三十三年,因房屋内、大门前道路各有九道弯曲而得名。 白崖寨是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和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城之长和保存之完整,是华东地区所未有,加上明清石刻多处,不仅是有历史价值的保护文物,而且也是旅游之胜地。 趾凤村 趾凤村概况:趾凤村位于趾凤乡政府所在地,是趾凤乡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趾凤乡与外界的交通枢纽。该村辖17个村民小组,1560人口,山场面积4880亩,718亩的耕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林果资源,盛产杉、松、竹、茶叶、板栗、柑桔,地方特产手工油面,深得周边县区人民喜爱。国家AAA风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崖寨座落境内。白崖寨始建于元代,是具有七百余…… 详细++ |
周瑜墓 | 周瑜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周瑜墓原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汇口镇,后因桑落洲崩岸,搬迁到了宿松县圭山。明代解缙考证周瑜墓在安庆宿松,出自《吉州周氏考》“考其陵墓在今之安庆宿松”,《文毅集》有诗曰“皖水青林绕墓田”。北宋司马光《五代史记》“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明代解缙《吉州周氏考》“考其陵墓在今之安庆宿松”,《文毅集》有诗曰“皖水青林绕墓田”。公元208年,周瑜曹操会猎于赤壁,火烧赤壁最终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三国由此形成。210年周瑜在西征的途中倒下了,在其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未解之谜。周瑜墓在何方呢?仿佛成了一个谜团,往事成风云,樯橹灰飞烟灭后,只能平地凭吊古人了。周瑜已逝,英雄不再。查古籍,以证过往。偶然发现,其实周瑜墓的原址还在,只是我们疏忽了他的所在。 在古书中,有如下记载:明代解缙《吉州周氏考》“考其陵墓在今之安庆宿松”,《文毅集》有诗曰“皖水青林绕墓田”。根据《水经注》云,青林水,至寻阳,通大雷。按照我的理解,这个青林水就是雷水水系。古寻阳在今黄梅西南。这里交代的很清楚,周瑜墓在宿松青林水附近。具体地点有待考察论证。五代,宋初学者徐铉《骑省集》中《故汝南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公瑾葬舒之宿松,今裔孙奉祀者百余家”。这也是其他“周瑜墓”不具备的条件,有后裔祭祀。南唐(宋代)马令陆游《南唐书-周本传》欧阳修《新五代史》“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这点就可以推翻周本立墓的假说,如果是周本立墓,周本传就不会这么写了。我们还可以发现,其实在周本之前就有周瑜后裔为其守墓。不然哪来数十家守墓呢?古代的家,相当于今天的房。可见守墓人数众多。这也是正史中唯一记载的周瑜后人,也是唯一明确记载了周瑜墓葬地点的史书。 南北朝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对雷水之北侧,有周瑜庙”。因为《水经注》是注释《水经》的一本书,如果按照《水经》成书年代来算,应该是魏晋三国时期,这就很接近周瑜卒年的记载。江水对雷水,也符合解缙的诗句。如果按照最晚推算的话,《水经注》成书南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450年左右,因郦道元是北朝人,所以南方水文资料其必定是参考南方人的著作,这样文献的成书年代最晚在三百年左右的晋朝,战争期间修建庙宇的可能性很小。公元280年到公元500年左右,桑的小洲呢?据袁宏记载,“尔乃出桑落”,说周瑜出桑落洲,由此可知,周瑜是在桑落洲里屯兵,不然何必提一个无名小洲呢?袁宏还记载,“穷河洛之规矩”,“钻灵龟以相土”,“金城万雉”。这说明周瑜在此修筑城池。这座城池见于史书,根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寻阳县东四十二里有巢湖故城。这里说的“寻阳”是古寻阳,也就是黄梅西南。而寻阳县东四十二里,正好是桑落洲。所以这个巢湖故城的修建者,就是周瑜。而周瑜的家就在巢湖故城里面。这也符合宿松《周氏宗谱》“汝南人,瑜公守吴郡,家庐江舒,...故城及松圭山均有墓”的记载,这个故城绝对不是庐江舒城,因为前文已经讲的很明白,籍贯是汝南,家庐江舒城。所以他应该不是故乡的意思,并且江西的乌东族谱也有这样的记载“庐江为吾周之先,再家于舒自瑜迁”,这里可以看出,家在舒是自周瑜时代搬迁的。两者地隔千里,而记载却一致,说明是事实。故城这里可以理解为被废弃的城池。所以这个故城只可能是巢湖故城。 周瑜 (175~210)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 详细++ 周瑜 (175~210)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 详细++ |
太白书台 | 在宿松县城南1.5公里处有一座小山,名曰南台山。小山不高,却因有纪念诗仙李白的“太白书台”而远近闻名。宿松历史上最有名的县官,当属闾丘县长,他因收留落难中的诗仙李白而名传千古。据《宿松县志》记载:闾丘是以行者的身份来宿松任县令的,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的时期,江淮一带,民不聊生。闾丘到任后,为官清正,顺应民心,讲休养生息之道,使县民纷纷从外地回归务农,宿松得以大治。 唐至德二年,永王李璘举兵向唐肃宗夺权失败,李白被株连入狱,幸得郭子仪、崔涣、宋若思等人营救出狱。李白出狱后四顾茫茫,无处安身,宿松县令闾丘爱慕其诗才,冒着风险主动将其迎至宿松避难。 李白来宿松后当即住在闾丘下榻的南台山南台寺。为了盛情款待这位诗坛才子,闾丘还专门在寺北筑台,供其居住和吟诗,此即“太白书台”。李白在此栖留三月之久,写下《赠闾丘宿松》、《赠闾丘处士》等诗篇,更写出了“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等名句。台西南不远处有荷花池,池畔旧有“对酌亭”,相传系李白与闾丘饮酒、赏月、抚琴、赋诗之处。不久后,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此后三年,李白颠沛流离,于62岁时长眠采石矶。 因时代远久,太白书台原台已坍塌,解放后重建。今台高2.2米,周环8米,台心所立为清同治九年的“太白书台”石碑,台周四壁上镌刻着李白当年吟咏宿松山水人情的诗篇。附近饯客岭、南台寺、对酌亭等遗迹,依稀可辨。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 |
宿松东方水族 | 方水族展出的生物种类丰富多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大型热带淡水鱼“巨骨舌鱼”、食人鲳鱼、素有珍稀活化石之称的雀鳝以及软骨鱼类的鲨鱼,还有举世罕见的活珊瑚、色彩斑斓的神仙鱼、“寄人篱下”的印鱼、呆头呆脑的海象鱼、泳姿飘逸的银龙鱼等。如果您还想深入了解有关的水族知识,还会有专业人员为您做精彩讲解。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 |
天柱山 | 天柱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号曰南岳”,589年,隋文帝诏南岳为衡山,故天柱山又称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故天柱山为安徽的“源头山”。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绰约多姿,纯朴自然,居“南国第一”。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19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柱山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岩石刻;有中国第三大高山湖泊--“炼丹湖”以及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等景观。 天柱山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面积102.72KM2,保护区面积304KM2,分大龙窝、佛光寺、龙潭河、西关寨等八大景区。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赐封“南岳”称号。隋开皇九年,炀帝扩疆,改称湖南衡山为南岳,但天柱山仍被尊称为“古南岳”。历代帝王或亲自礼祭或遣吏致祭南岳天柱山。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因此天柱山又名皖山,是安徽的源头山。 天柱山是以花岗岩峰丛地貌为主的山岳型景区,既具北山之雄,又具南岭之秀,奇峰、怪石、密洞、幽瀑星罗密布。天柱山因为拥有目前世界裸露面积最大最深超高压变质带,日前已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实地验收,有望2011年内荣列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天柱峰海拔1489.8米,拔地而起,雄峙江淮。这里有花岗岩第一秘府洞穴――神秘谷,上下迂回,幽深莫测;这里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明代大诗人李庚曾惊呼“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山不仅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这里有中华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有天下奇观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有“华东第一漂”的白马潭漂流。这里还是“中国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是三国美女大乔、小乔梳妆的故乡。这里不但引来了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也走出了“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也是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韩再芬的故乡。 天柱山已经成为安徽省继“两山一湖”之后的第二大旅游经济板块,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安徽“三大名山”,天柱山旅游接待人数的节节攀升。入境地人数成倍增长。2010年天柱山共接待海内外游人229万人次,创旅游总收入近10亿元。 精华景点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全身石骨,拔地而起,雄峙江淮。花岗岩洞穴第一秘府――神秘谷,上下迂回,幽深莫测;九井瀑布,跌落成群,美仑美奂;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天柱松、探海松、虬龙松、五妹松等株株风姿绰约。明代大诗人李庚曾惊呼“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海拔1489.8米,雄绝险峻,势如擎天一柱,天柱山因此而得名。其顶端有石刻“中天一柱”“孤立擎霄”八个大字,每字五米见方,气势磅礴。 天柱松,破顽石而生,寸土不沾,与石峥嵘,有1500多年的历史,枝桠粗壮强劲地向悬空面伸展,迎风霜而立,颇有王者风范,又称天柱松王。 飞来峰,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整块巨石,顶有一石如天外飞来,称飞来石,飞来峰亦由此得名。 神秘谷,主峰景区的精华景点,由巨石跌落,自然架叠成洞。全长450多米,落差100多米。谷内洞中有洞,上下迂回,左右盘旋,形成“天宫”“地宫”“逍遥宫”“迷宫”“龙宫”。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现存唐至民国题刻400余方,镌有历代达官文豪的诗文真迹,诗、词、文、赋、题记文体兼备,行、草、楷、隶、篆俱全,是一座天然书法展览馆和碑刻长廊。 景区四季 天柱山地属季风北亚热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较长;春雨连绵,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平均年气温9.5°C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为-2°C,7月份平均气温20.3°C。年平均日照在2000小时以下,年平均雾日在250天左右。历年平均降水最高达1900毫米,一年中最多降水日可达150天左右。6、7月为梅雨期,平均梅雨期24天。天柱山 天柱山 三祖寺神秘谷黑虎瀑仙桃石西关寨天宁寨石牛古洞摩崖刻石马祖庵 |
岳西天峡景区 | 岳西天峡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天峡山庄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天峡风景区天峡湖畔,占地6000多m2,配备有大型游客接待中心、高档接待木屋别墅、大型停车场等且提供有餐饮、休闲娱乐、商务会议等项目,设备齐备、功能齐全。山庄前的10000多m2的湖面不仅是水上重要的活动中心,还是享受绿水之美的好地方。临湖而建的天峡山庄环境优雅、安全、舒适,是您旅游度假、商务办公、娱乐等的好地方。天峡风景区,原名为龙门大峡谷占地14km2,地处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境内。其内峭壁林立,飞瀑流泉,百花斗艳,草木葳蕤秀丽,形成了以“大别山天峡九连环瀑布群”、“高山湿地公园”、“原生态的山水田园”和“峡谷奇观”为代表的独特的自然景观,素有“安徽第一大峡谷”之美誉,是一处隐匿在大别山深处之中的天然绿色翡翠,更是大别山腹地内一处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和度假天堂。 走进天峡,就走进了一片清凉的世界! 天峡之旅,生态之旅,心灵净化之旅!清凉世界,自然之家! |
陈独秀墓 | 陈独秀墓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庆市独秀园是在原-墓园基础上扩建的大型公益性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37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0.39平方公里,总投资约8000万元人民币。建成后的安庆市独秀园将成为兼有纪念、教育、游览、生态、研究等多种功能的富有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名胜区,成为国家级重要人文景观、红色旅游基地、光荣传统教育基地和-思想研究基地,成为安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的重要景观组成部分,从而不断提升安庆市的城市形象、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推动安庆的发展,造福宜城子孙后代。 独秀园在总体规划上分为“生态密林区、独秀园区、生态旅游区”三大功能区。生态密林区结合自然山水设置科普教育、登山望远等项目;生态旅游区适当设置游憩娱乐、接待中心、苗圃等项目;独秀园核心区则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条件,围绕纪念主题,形成“一轴、二区、三园”的功能结构。 独秀园核心区东部为墓园区,其中设置一南北向的纪念轴线,主要由入口牌楼、墓道、-雕像、纪念广场、水面、墓冢等要素组成,并配备四周浓郁的森林绿化环境,着重营造强烈且鲜明的纪念性气氛,表达人们对-的敬仰与怀念之情,用以开展凭吊、缅怀等纪念性活动。墓园区西侧为博物馆区,在开阔的草坪上,依平静的水面设置-博物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气氛庄严而又不失亲切。独秀园西部采用较为分散活泼的布局形态,结合自然水体形成三个主题园:英烈园、新文化运动纪念园及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园。 英烈园位于独秀园西北部,其功能主要用来缅怀革命先烈及纪念英烈们的英雄事迹,园区由桃树林广场和下沉式广场组成,桃树林广场以整齐排列的桃树林为主题,隐喻先烈们的牺牲奉献才有今日的桃李满天下,下沉式广场四周以浮雕再现第一次大革命事件的悲壮场景。新文化运动纪念园位于独秀园西南,是纪念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性公园,通过浮雕墙陈列新文化运动的发生的发展过程,纪念新文化运动事件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军人物,设置的银杏树林,则寓意新文化运动枝繁叶茂和硕果累累。为了继承-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教育下一代,在独秀园西南部设计了青少年革命教育园,其间的红领巾广场可以让孩子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陈独秀 (1879~1942)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 详细++陈独秀墓 陈独秀墓 陈独秀 (1879~1942)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 详细++陈独秀墓 陈独秀墓 |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 |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是中华文化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创造。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现属于国家4A级景区。 五千年文博园以“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为建设宗旨,园内采用古典徽派建筑与苏州园林风格相结合,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碑廊石刻、文化名景尽含其中,处处流露和谐文化的思想,人文气息浓郁,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经典在这里得以彰显与传承,并集旅游、展演、研讨、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五千年文博园分为三大景区:人文历史景区、主题公园景区和休闲度假景区。 人文历史景区占地600亩,投资人民币7.2亿元。它由中华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赵泰来博物馆群、五千年根雕园、炎黄二帝、龙行天下、孝道园、天上人间、龙飞凤舞、国际诗林、茶马古道、大好河山、四大名著文化园、华夏爱情文化园、千米文化古栈道、皖江园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景点组成 。 主题公园景区和休闲度假景区占地600余亩,预投资人民币10.8亿元,目前正在规划当中,将于2012年建成对外开放。 主题公园景区和休闲度假景区将建设三百六十行文化园、中国地质博物园、华夏农耕文化艺术馆、江南植物园、蔬果长廊、生态科普雕塑群、素质拓展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园、中国水乡文化园以及展示中华56个民族风采的中华民族塔等景区,充分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健身疗养、生活体验”五大功能。 |
潜山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 | 潜山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历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盘石及溪谷河床。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明朝胡缵宗,清代张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题字崖谷。题刻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书体有真、草、隶、行、篆。 |
天龙关景区 | 天龙关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龙关风景区,号称“南天一关”,又称“天柱山下一奇关”。 2016年2月,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拟评定安庆市天龙关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天龙关以其两边山势险峭,峡谷深幽,地貌形似一条上天飞龙,气势磅礴而得名。地处潜山县城市区20公里处的古镇——水吼镇,105国道旁,景区交通宽广便捷,大型停车场,游客活动中心,户外运动,农家乐等接待功能齐全。 水吼镇 水吼镇 位于潜山西部,总面积83平方公里,中心镇距县城23公里,距安庆市84公里,距岳西县城30公里。由于水吼紧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风景区,境内地形复杂多变,海拔高差大,山峰景观独特,河流变化勘测,还有历史遗留下的寺、庙、亭、山寨等人文景观,镇区常住人口达3000人。 全镇现有山场111019.5亩,耕地7912.77亩。16个行政村1.53万…… 详细++ |
嬉子湖 | 嬉子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嬉子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桐城市东南部,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嬉子湖镇境内,三面环水、水陆交通发达,距市区25公里,濒临江城名府安庆,距省城合肥仅1.5小时车程;水路泊枞川而通长江,可上溯湖广、下达苏杭。占地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0平方公里,水面积41平方公里,是集生态农业观光、科普文化体验、渔业休闲、户外拓展、乡村度假、会议商务、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多功能国家AAAA级风景区。 嬉子湖景区现有嬉子湖度假村、嬉子湖养生酒店、生态湿地、垂钓中心、户外拓展、古漕运八大码头、嬉子仙岛、十二生肖园、天文科普及4D动感影院、水上乐园、游乐园、欢乐园、空中单车、农副产品及瓜果采摘、游客接待中心、方以智广场、生态停车场等景点及旅游配套设施。推出了春天湿地观光、夏天休闲垂钓、秋天瓜果采摘、冬天赏雪观鸟的四季旅游项目。 嬉子湖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使之成为鸟类的天堂,沿湖湿地连绵,珍稀飞禽随季迁徙栖息,形成罕见的湿地景观。已成为安徽农业大学长期观测点、也是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的主要成员。每年冬季沿湖三面滩头和湿地,水草肥美,鱼蟹成群,可引来越冬的白琵鹭、鸿雁、白头鹤、小天鹅、黑鹳等10多种珍稀鸟类数以万计。 “过了黄山不看岳,出了嬉子湖不吃鱼”,嬉子湖盛产鱼类和绿色原生态产品,品种繁多且色质优良,大雁、野鸭、野鸡、野生甲鱼、鳅、虾、鳝、土猪肉、农家特色小炒等,吸引游人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嬉子湖养生大酒店将中医药膳养生概念融入餐饮,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在不同季节选用具有一定保健功能或治疗作用的食材,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和烹调加工,做成具有色、香、味、形、气、养的美味食品。这些食物既是美味佳肴,又能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能吃出健康,延年益寿! 嬉子湖镇 嬉子湖镇地处安徽省桐城市东南,镇中心距桐城市区25公里,三面环水,东面隔白兔湖与安徽枞阳县相望,南、西分别融菜子湖、嬉子湖与安庆宜秀区、我市双港镇和金神镇相邻,北与孔城镇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134.7平方公里,其中环绕镇区的湖泊面积76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56%。2001年撤乡建镇,现辖9个行政村,共281个村民组,总人口2.5万人。镇级经济结构以…… 详细++ |
白马潭生态旅游景区 | 白马潭生态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马潭,地处天柱山西麓,位于潜河中上游,距天柱山高速出口约17公里、潜山县城仅25公里,隶属安徽省潜山县水吼镇。景区总面积75平方公里,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河谷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的户外游览运动闻名遐迩。特色竹筏漂流享誉江淮,名驰华东,被称为“天柱山下第一漂”,既有浪遏飞舟的野性震撼,又有随波逐流的闲适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