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肥西三河古镇 | 肥西三河古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三河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距离合肥市区30多公里,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穿其间而得名,踞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小镇已具雏形。历史上此地曾发生过吴楚之战,1858年,太平军也在此发生过激战,由此留下众多历史遗迹,如城墙、天王府四合院等。 三河镇也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其景观情调不亚于苏南周庄。同时,荟粹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和古战场。三河镇的饮食文化发达,当地不论男女都能做几个拿手好菜。于是三河镇的土菜声名远播,在合肥市出现了很多冠以“三河”之名的饭店。然而要品尝三河的美食,还是要去三河镇。在那里随意找家稍有规模的饭店就可品尝到正宗的土菜了,且回味无穷。 三河镇位于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镇24公里,南距庐江县城32公里,西距舒城县城3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7°14′~117°16′,北纬31°30′~31°32′。总面积2.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委员会,2个行政村(杨婆、下拐),1985年总人口157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11人。 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等,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详见《附录》中《三河镇历史变迁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属庐州府合肥县,1949年1月25日解放,设三河市(县级)。1950年4月撤市设区,属肥西县。1956年复设三河镇(区级),直属县。 三河为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冲,是本县最大港口,水路经丰乐河、杭埠河上通舒城、六安县境,下通巢湖、长江;陆路通合肥、上派、庐江、舒城。80年代以来,三河到上派、合肥每天有国营、个体客车数十班次,客运已由原来的水路为主变为公路为主了。1985年,镇北横跨丰乐河的公路桥建成通车,汽车可驶入镇内,公路货运量也逐渐增大。 三河镇具有典型的水乡古镇风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清《安徽通志》)。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但较狭窄。70年代,在中街、南街铺筑水泥路面5800平方米,拓宽改建了部分街道。1985年在南街修复一条古街道,又在镇北杨婆圩内新建一条新街。70年代后,全镇新建楼房20多座,较大的有三河中学教学大楼、供销大楼、电影院等。建起了自来水厂,已铺设管线8000多米。1979年冬,杭埠河人工改道镇东,镇内水患减轻,但故道污染严重,急待治理。 唐宋以后,三河周围的河湖滩地逐渐兴筑圩田,绵延数十里,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三河镇很早就形成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据1933年统计:三河港年平均输出大米100万石,为巢湖各港之冠。此外,舒城西山所产竹木柴炭等林产山货顺杭埠河而下,在此集散。来自下江(上海、南京)的日用百货也由此批发,流向乡间,使三河成为巢湖西岸和大别山东麓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素有“买不尽的三河”之说。清光绪《舒城县志》记载:“三河镇百货交通,为庐郡南一大都会”。1938年夏,日军侵占三河86天,烧杀抢掠,对三河镇摧残极大。后来日军在抗日军民打击下退出三河,合肥、芜湖等沦陷区居民大量涌入,三河人口达七、八万人,日夜开市,形成畸形“繁华”,号称“小南京”。1945年抗战胜利后,沦陷区居民回到原地。1946年后-反动派发动内战,在三河征集军粮;加之通货膨胀,三河商业遭受沉重打击,日渐萧条。1949年1月解放后始重新发展。据1950年调查统计:全镇有各种行店1067家。 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成合作店、组;大米运销纳入国家统购统销。1979年后,私营商业、米业、手工业重新恢复。1985年有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网点45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6000多万元。 工业,解放前有纺织、卷烟、碾米、食品等行业。50年代以后,陆续建成工厂30多个,较大工厂有:酒厂、羽毛扇厂、棉纺厂、毛巾厂、仪表厂、制药厂、米厂、印刷厂、造船厂、油毡厂、造纸厂、工具厂、机针厂等。生产产品近百种,其中有20种产品出口国外。名优产品有巢湖甜酒、羽毛扇、红牡丹牌毛巾、皖工牌钢丝钳等。 镇内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4所,幼儿园2所。三河中学创办于1941年,原名肥南中学,是本县兴办最早的中学之一。70年代建起1座拥有24个教室的教学大楼,是本县最大的教学楼。文化设施有文化馆、庐剧团、影剧院、电影队、广播站等,医疗机构有镇医院1所,医护人员150人,病床100张;此外,还有9个街道、村办医疗室。 三河镇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时期,即为吴、楚两国交争之地。《左传·昭公五年》“鹊岸”之战就发生在此。南北朝时,此地为战略要地,发生多次大战。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下三河,缴获双桅巨舟300余艘,建立了水军。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下三河,把它作为皖北重要据点,筑大城一座,环以九垒,屯储粮草军火,接济天京、庐州。1858年11月(咸丰八年十月),太平军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歼湘军悍将李续宾及曾国藩弟曾国华等清军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文物古迹:旧有鹊亭、大王庙、铁佛寺、李忠武公(李续宾)祠、万年台等,今已不存。现存除几条古街道外,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城隍庙、古碑、三县桥等。1951年,三河镇出土太平军铜炮两尊,现存南京太平天国展览馆。 三河镇 三河镇地处皖中,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西南部,隶属省会合肥管辖,与巢湖、六安两市交界,东濒巢湖,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位于国家5-旅游景区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合铜公路穿镇而过,京九铁路、合铜黄高速傍镇而过,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全镇面积70平方公里,辖19个村,7个居委会,人口7.2万,其中三河古镇景区面积4.71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 …… 详细++ |
包公园 | 包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包河区芜湖路。园区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全园以最权威、最翔实的历史资料陈列、文物展示和蜡像向世人展现这位生于斯、长于斯、坐镇开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爱民如子、清正廉明、不畏权贵、执法不阿、铁面无私的人格魅力。 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在包河公园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了包公文化园,简称“包公园”,除包公祠、包公墓外,还新建了清风阁、包公纪念馆、功德广场、水面喷泉等。整个风景区庄严肃穆,环境优美;湖面波光涟漪,游艇荡漾;两岸垂柳婆娑,嘉木葱茏,是人们拜谒先贤、观赏游览的好去处。 包河公园因为包公祠、包公墓和清风阁而闻名。相传包河的藕是无丝的,不过,包河由于水污染,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藕了。包河公园为环城公园中历史文化景观的代表,属于环城公园中重要的一段,面积30.5公顷,其中水面15公顷。其南部地势基本平坦,北部因拆毁原城而成,故由水滨至环城南路呈坡状地势分布。 包公园景区内建有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包河沿岸绿柳成行、蒲荷万柄,包河中间碧波荡漾之中,有一狭长小岛,刀上绿树繁茂成荫,花木齐争斗艳,在一片竹树荫之中,隐现着一座白墙青瓦、纯朴典雅的古式建筑,就是合肥有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的——包孝肃公祠。 |
巢湖紫微洞 | 巢湖紫微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级别:AAAA 紫微洞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巢湖的核心景区之一,位于巢湖市北郊,距市区仅4公里。占地面积约2000亩,青山碧水、绿树掩映、景色宜人。享有江北第一洞美誉的紫微洞,原名双井洞,因有大小两个天然井状出口而得名,后因山曰紫微而得名紫微洞。它是我国罕见的一条典型的廊道式地下河溶洞,独具丰富的地质地貌资源,是地质院校的重点实习考察基地,紫微洞主洞长一千五百多米,以雄、奇、险、幽著称,洞中更有三奇、四绝等景观。 景区内景点众多,尤以紫微洞、王乔谜窟远近闻名,另有品种丰富的奇石大观园,有登高可望八百里巢湖的四望亭,有徽派著名雕刻大师精心雕刻的反映紫微洞源远文化的九龙壁广场,有怀恩报国弘扬孝道的千年古刹报恩寺,有斜阳青草中任凭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一品夫人墓,还有传说故事里,当年王子乔在紫微山炼丹成仙时,放养仙鹤的栖鹤池。只是如今,洞口碧桃花,春风开满树,不见王子乔,空踏烟霞路。 紫气腾盈纵横十里生秀色,微风荡漾经纬万方蔚雅怀。昨日之古与今日之新,宛如并蒂莲花,分外迷人,紫微洞旅游区正以它鬼斧神工的一幅幅天然画卷,妙趣横生的处处美景让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感悟天地间的大美无言,带给您诗情画意、无限喜悦!巢湖收尽人间美,紫微古洞等您来! |
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 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 渡江一战定中华。1949年3月20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机关在曾希圣、李伏仇的建议和安排下,陆续进驻瑶岗村,27日邓、陈-由蚌埠乘火车进至合肥,当晚在洪家花园为南下干部培训班学员作动员报告,28日一早乘车赶到总前委,华东局瑶岗驻地指挥部。-在这里亲自撰写《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自1949年3月20日至4月27日早,总前委、华东局整整在瑶岗驻了38天。 -、-、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二、三野、四野十二兵团百万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等名城重镇,并包括江苏、安徽南部全境,浙江大部及福建北部、江西东部之171座县城,歼俘敌40余万。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自4月20日开始6月2日崇明岛解放宣告胜利结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全国大陆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馆长:许泽夫 联系电话:7363135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面积1072公顷,其中森林面积799公顷,水域面积263公顷,是安徽省内唯一万亩城市水网森林。该公园基于2002年形成的人工林,历时17个月“破茧成蝶”,成为我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至此合肥正式成为全国唯一中心城区拥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城市。 公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东南,紧临南淝河入巢湖口。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这里已形成万亩森林。该森林公园集城郊森林公园与水网森林公园于一体,对保护巢湖边岸生态环境、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及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调节气候、防风降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休闲观光、康体健身、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8亿元,实施了两期森林公园建设,基本建成了森林旅游配套体系。其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已被国家林业局在全国推广。截至目前,已有近千批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慕名前来考察。 自2012年10月开园以来,公园累计接待游客逾300万人次,森林旅游活动广受欢迎,已成为合肥市民及周边游客娱乐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在省内享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让林业建设成果更多惠及民众,包河区政府承诺滨湖国家级森林公园永久对市民免费开放。 下一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将推进园区智能化建设,实现游客数量自动控制,打造微信平台、实现Wi-Fi全覆盖,建成园区乘坐观光车、租赁自行车和餐饮消费“一-”系统,力争年内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森林公园”。 合肥滨湖森林公园作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一号工程,2012年8月以来,公园建成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两大主题游览区、12大景观,园内植物种类多达281种。 2014年4月12日,中国首个退耕还林并经生态修复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揭牌,这也开创了人工林成功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先河。 |
合肥野生动物园 | 合肥野生动物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合肥野生动物园位于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大蜀山西南麓,距市中心15km,占地1530亩,海拔50m~90m。园内山势蜿蜒起伏,曲径通幽;草木茂盛,绿树参天;空气清新,水质洁净。 合肥野生动物园坐落在合肥西郊风景区内,东以环山路为界,西与蜀山森林公园接壤,距市中心15公里,占地90公顷,现展出的动物有100多种2000余头(只),主要的动物展区有:孔雀园、食草动物区、黑麂园、鸸鹋园、松鼠猴园、日本猴园、百鸟园、黑猩猩馆和猛兽散放区,还有海狮表演馆和鸟类表演场等。园区内林木森森,溪流潺潺,身临其境,给人一种充满山林韵味、原野情趣之感。市区到该园交通十分便捷,市内有多路公交到达。合肥野生动物园建园思想为“地球——人类与动物共享的空间”,以“自然朴实、原野情趣、山林韵味”为设计风格。根据不同动物对不同环境的需求,人工模拟该动物在野外的生存环境,将动物的展馆巧妙地与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园内的建筑小品采用自然或仿自然的材料,通过人工造景的手法,使其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整个园内地势起伏,森林环抱,绿草成荫,动物自由出入于森林绿草之间,游人置身其中,仿佛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用巨型花岗石堆砌而成的野生动物园大门,造型自然古朴,起伏跌宕,仿佛是一座巨大的石洞,鬼斧神工的雕琢,奇巧新颖的构思,简洁粗犷的线条,自然古朴的外观,处处散透着山林野趣的气息。由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题写的“合肥野生动物园”的园名,飘逸稚雅,自成一家。 进入园内,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具有泰国建筑风格的孔雀园。百余只蓝、白孔雀,或卧于山坡草丛,或自由在小路漫步,悠闲觅食,或互相追逐,嬉戏打闹。 食草动物区内,100余只“土生土长”的梅花鹿、牦牛、麋鹿(四不像)、野驴自由自在地漫步在森林之中,一点也不怕人。游人既可以用手去抚摸它们,也可以亲手把草料送到它们口中,或与它们一起拍照合影。 穿过索桥即是黑麂放养区,数十只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时隐时现,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合肥野生动物园饲养的这些黑麂,无论从种群来说,还是从它的繁殖数量来说,在全国都是最大、最多的。 走禽区内,50多只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鸵鸟(又称鸸鹋),个个或伸直脖子,或昂着小小的脑袋,或多只列队勇往直前,一派绅士风度,深受游人的喜爱。与鸵鸟园隔栏相望的是数只从青海运来的双峰骆驼。不远处是海狮表演馆、黑猩猩馆和松鼠猴园。 离黑猩猩馆不远,有座面积近千平方米的猴苑。苑内的猴子在人工垒起的猴山上,或上下翻滚,或在小屋间戏玩,打斗争食,给人以无穷的乐趣。近百只的猴子全是日本猿公苑无偿赠送的,它不仅是安徽省最大的日本猴展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日本猴展区。如今,这些来自扶桑之国的猴群,已在合肥传宗接代。 吸引游人的猛兽区内,驯养着数只东北虎、非洲狮和金钱豹。其中一只全身油光黑亮的黑豹尤为显眼。 这里还有目前国内最大可进入式的百鸟园,占地近50亩,放养着各种走禽、游禽、飞禽。网状结构的天棚,网起了一方别有洞天的百鸟园地。40余种近千只水禽或自由自在地戏水觅食,或钻入山林草丛之中静息。游人走进棚内,感觉如在河谷、山林一般。 现在对游人开放的只是野生动物园一期工程建设,一个占地1500余亩,更大、更完善的野生动物园区(二期)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不久将建成呈现于游人面前。 野生动物园于1995年8月8日破土动工,到1997年4月一期工程完成,并对外开放。这里空气清新,水质洁净,适宜多种野生动物放养,现已建成孔雀园、大小草食动物区、澳洲动物区、水禽湖、走禽区、猴苑、百岛园、猛兽放养区等。在这里人类与动物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关系。其中的百岛园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可入式百鸟园,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由天鹅湖、沼泽地、山林等构成。百岛园内放养着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天鹅、黑天鹅等200多只,另外还有各种游禽和艳丽的观赏鸟800多只。 2007年8月20日,合肥野生动物园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 合肥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陈列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该展览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生活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 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故居自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 1902年李鸿章的灵柩从北京辗转运回合肥,1903年葬于合肥东郊的大兴集。李氏家族后人为祭祀他,在墓旁建造了规模庞大的享堂。1985年,享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享堂是对墓上建筑的通称,即在墓旁的建筑群。 现存的李鸿章享堂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名人墓园,分为享堂区、合葬区和仓房区。享堂有前、中、后三进,两个四合院,分为门厅、前堂、寝堂。西侧是李鸿章与赵氏夫人合葬墓,墓前有神道碑引导。神道碑上主要记述了李鸿章的一生以及朝廷追赠他和封赏李氏子孙的情况,由桐城派大家吴汝纶撰写。 东侧是仓房,主要是储藏用于维护享堂和日常开支的粮食,现布置有《江淮地区农俗陈列》。该陈列用大量的实物展现了江淮地区的农具以及农民的生活情况。 李鸿章 (1823~1901)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 详细++ 李鸿章 (1823~1901)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 详细++ |
安徽省博物院新馆 | 安徽省博物院新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远瞩,决定保留老馆,规划新馆。2005年12月,以安徽省博物馆新馆为主的文化博物园区项目正式立项。2006年,省财政拨专款完成对老馆建筑的维修改造。2007年1月16日,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奠基,新馆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独特风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开放。推出基本陈列《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包括“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新安画派”、“江淮撷珍”等专题。老馆同时对外开放,以《安徽古生物陈列》、《潘玉良美术作品陈列》、安徽近现代史以及建国以来安徽省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为主要内容。2013年,《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荣获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安徽博物院位于省会合肥市政务新区怀宁路268号,北临天鹅湖,建筑面积41380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建筑高度37.70米,展厅15个,建筑造型沧桑厚重,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占地面积约170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 1.地理位置 新馆: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天鹅湖南500米)。 2.交通路线 新馆:乘13路到祁怀路口下,向南直行500米到安徽博物院。 乘129路到安徽合肥体育中心下,向北直行600米到安徽博物院。 乘166路到安徽合肥体育中心站下,向西行100米至怀宁路再向北直行500米到安徽博物院。 3.免费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起停止取票、入场);星期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闭馆。 |
中庙姥山岛景区 | 中庙姥山岛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姥山岛位于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湖心,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地处中庙镇西南方向,地形椭圆,周长约四公里,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115米。岛上三山九峰,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姥山岛由结晶质凝灰岩、安山岩等组成,为巢湖水上天然避风港和水战停泊处。山地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以黑松、毛竹、杉木、板栗林为主。山巅有古塔、古塘、古船塘。山上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此山四面皆水,如同一叶飘于水中。山巅的文峰塔建于崇祯四年,塔身为条石垒砌而成,高51米,七层八角,共135级。塔内砖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登塔凭栏远眺,但见水天一色,惊涛拥雪,帆影点点,鸥鹭翔集,令人心旷神怡。 姥山岛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境内,以其神奇、优美和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著称,是巢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也是皖中著名旅游区。姥山岛地处中庙镇西南方向,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之中,地形椭园,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姥山四面皆水,如同一叶飘于水中,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是巢湖第一胜境。相传“陷巢州”时,焦姥为救乡邻,自己被洪水吞没,化成了一座山,后人遂称之为“姥山”。姥山是巢湖中最大的岛屿,距北岸中庙3.5公里,总面积1300余亩,周长约四公里,最高处海拔115米。姥山曲岸悬壁,山地险景秀,水阔天远,身披松竹,常年青郁,如青螺浮水,蓬莱界外。岛上有三山九峰,远看三山,近瞧九峰,全岛苍松翠竹,花柳相映,果木成林,四季飘香。 姥山岛由结晶质凝灰岩、安山岩等组成,为巢湖水上天然避风港和水战停泊处。岛内山地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以黑松、毛竹、杉木、板栗林为主,山上物产富饶,盛产枇杷、石榴、柑桔、茶叶等。姥山不仅山绝、水险,景致秀美,而且名胜古迹众多,令人流连忘返。区内有20多处奇洞,大的能容纳粹100余人,小的可藏20~30人,洞内钟乳怪石琳琅,十分险妙。山巅有古塔、古塘、古船塘,还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座著名的文峰塔,又名望儿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塔身是条石垒而成,7层8角,共135级,51米,塔内砖雕佛像802尊,李鸿章、刘铭传等所题石匾25幅。姥山岛旅游度假度假区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渔家文化于一体,为休闲度假、强身健体、电子娱乐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姥山岛人文景观丰富。南麓,有一天然避风良港,旧称“南塘”,系元末抗元将领俞通海、廖永安等率水师屯寨姥山时修。山腰,望湖而建的圣妃庙,祭祀主湖女神,始建于晋朝。唐代诗人罗隐、宋代词人姜夔均有诗词吟咏此庙,镌刻于廊柱上。今日,圣妃庙香客如云,热闹非凡。 |
三国遗址公园 | 三国遗址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公家乡”之称。合肥在城市发展中,大多数时段都比较沉寂,唯一持续闪光、处于中国历史上地位最显赫、最重要的时期,就是三国时代!据《三国志》记载:青龙元年(233),魏明帝曹睿采纳征东将军满宠建议,在合肥西三十里建立新城屯兵抗吴。孙吴曾于公元233年、234年、253年等多次围攻,均兵败而归。历经1800年风雨沧桑,三国合肥新城遗址至今犹存,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史学价值和军事研究价值的三国文化遗产之一。 在遗址基础上建成的合肥三国遗址公园占地530亩,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航空、铁路、公路交通便利,是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肥市最具文化内涵景点。景区分为遗址保护区、三国文化区、旅游服务区、行政办公区,主要景点有新城文物陈列馆、金虎台、征东门、聚贤堂、满宠草堂、兵器铸造窑址、屯兵营遗址、练兵指挥台遗址、牡丹园等。公园自2006年9月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内游客90余万人次。公园举办的合肥三国文化节、牡丹节已成为较有影响力的节日旅游品牌。 合肥三国遗址公园在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中,大力完善游览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以浓郁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园林景观、热情完善的旅游服务欢迎您的到来。 |
三十岗乡生态农业旅游景区 | 三十岗乡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十岗乡生态农业旅游区位于合肥市庐阳区西北部,距市中心15公里,距新桥国际机场12公里,南濒碧波荡漾的董铺水库,北依蜿蜒秀丽的滁河干渠,是合肥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全乡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1.41万,辖区总面积32.4平方公里。境内有始建于公元233年的国家AAAA级景区三国新城遗址公园、李牌坊、马神庙、汉代风情旅游特色街、鸡鸣三县等悠久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一个集自然田园风光、休闲生态农业、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区。 |
官亭林海 | 官亭林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官亭林海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位于合肥与六安两市之间,东接蜀山区,南连紫蓬山风景区,西至铭传乡,北靠312国道。官亭林海于2010年开始创建,目前发展规模6万多亩,核心景区两万多亩,是合肥市郊最大的人造观赏林和天然氧吧。 官亭林海拥有各类精品苗木近百种,栖息国家各类保护动物40多种。景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四季鲜花盛开、鸟语花香,春有樱花、海棠、红梅、玉兰、桃花,夏有紫薇,秋有金桂,冬有腊梅。 景区建设了生态湿地、丰祥湖、疏林草地、现代园林、江淮分水岭、景观亭、花海和7大生态休闲观光区等重要景观,同时配套建设了景区主次循环道路,5处驿站、7处旅游公厕、7处生态停车场、建筑面积3600平米的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 官亭林海已成为安徽省著名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
合肥植物园 | 合肥植物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合肥植物园建于1987年,地处合肥清溪路口以西,西郊董铺水库东南岸一环形半岛上,占地面积约70公顷,现栽植各类植物800余种,200余万株。该园按照既有园林风貌又有科学内容的建园指导思想进行规划建设的,是安徽省唯一一座集植物科研、科普、观赏游览和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 步入植物园,道路笔直宽阔,两旁排列着合肥市市树-广玉兰,再往两边皆为水面,这就是植物园的重要专类园地之一的水景园。它被主干道隔成南、北两部分,但主干道上的平台使两部分虽断犹连。站在桥上往南看,水域曲折西转,东岸是一排较大的龙爪柳,细枝自然弯曲至水面,清风徐徐时,好似袅娜的轻烟。 沿着岸边游步道行至水景园东南角,有一座黄石假山,由巨石堆叠而成,无砌筑之痕,山空路仄,盘曲可上,临近山顶,泉水涌出,向东北倒泻而下,致使园中波光粼粼,莲花攒动,形成活水东流,穿过一个弧形木栈道,途径一个滚水坝,涓涓细流,晶莹剔透,吻着乱石沿着缝隙宛转下泻至卵石滩,再汇入深水处。 在水景园南岸,但见荷叶田田,莲花轻舞,既可花间信步,又可亭中小憩。这里的荷花诸如冰心、粉黛、妖容三变、雨露粉珠、碧露留红、佛莲座、太真出浴、仙女散花等,品种繁多,形色各异。再往南是园林植物示范园,大面积的坡地草坪上饰以植物造型、图案配置及栽植标本植物,让游客领略到自然空间的博大和植物的形体美,蓝天绿地间,白色鸽群时起时落,使人全然忘记了城市的喧嚣。 西南边的花卉盆景园,既是一个游玩的景点,又是植物园花卉盆景的生产基地。西面是竹园,内有湘妃亭和熊猫石,走在通幽的曲径上,看修竹引清风,不由生发出横琴一曲的渴望。水景园北半部有一小岛,岛上有一亭,叫冷香亭,与北岸的远香榭倒映在水中,不时有锦鳞啄波水面,使倒影荡漾于中波纹里。 移步往西便是桂花园。每到桂花飘香的季节,园内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花香气四溢,沁人心脾,闻之欲醉。 穿园而过,前面是浩淼的水域,不远处有一岛屿,其边沿伸出三道坝堤与这边的陆地相连,呈犄角之势,围出两片水域,中间的坝堤上有路通至岛屿。 |
肥西老母鸡家园 | 肥西老母鸡家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肥西老母鸡家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2200余,距合肥市区仅40分钟路程。园区山清水秀,林木茂密,拥有苗木80多万株,构成了一个林深草密、远离喧嚣、没有污染的天然大氧吧,是一块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风水宝地。目前,肥西老母鸡家园在生态养殖和苗木栽培的基础上,已分期建成集餐饮、住宿、体验、娱乐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渡假园,先后被国家评为AAAA级景区、五星级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6千多万元。 肥西老母鸡家园是中国第一个以鸡文化为主题的农业旅游景点,走进肥西老母鸡家园就走进了鸡的世界,可以吃鸡、看鸡、半鸡、抓鸡、拜鸡神、闻鸡鸣、聚百鸡宴、走鸡汤小道等等。 主要景点:半鸡场、散养园、鸡窝野营地、观光湖、茅屋别墅、CS野战营地。 地址:安徽肥西上派镇三岗村 联系电话:0551—68445888 交通路线:从合肥市区,经金寨南路一直往南,到上派镇,在合安路和合铜路交叉口前100米,右转上三岗景观大道,进入三岗、一直往前约7公里,到肥西老母鸡家园。 |
半汤郁金香高地景区 | 半汤郁金香高地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山合水阔,南华北幽,中国半汤郁金香高地景区位于合巢经开区境内,是环巢湖旅游路线上最璀璨的明珠。 景区总面积13平方公里,由郁金香高地、大风湾和半汤湖三大区域组成。资源实体丰富,拥有4处五级优质资源。郁金香高地区,大图景的郁金香结合景观建筑、起伏的地势营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地景观,充分展现了自然山水之美;大风湾区,沙滩、阳光、水库、远山共同构成了别具特色的休闲体验;半汤湖区,现代的生物科技与悠久的温泉文化相伴相成,让游客在半山半水之间,乐享半冷半热的神奇;半城半园之中,品味半古半今的经典。 景区因其优质的生态环境、秀美的田园风光、神秘的有巢文化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被誉为九福之地,度假天堂,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失落的原野,是城市人群渴望亲近的自然。 |
岱山湖 | 岱山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岱山湖位于肥东县与全椒县交界处,距合肥市区57公里,距江苏省城南京市只有96公里。岱山湖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冬暖夏凉,四面青山环绕,山水交融。 水面有宽有窄,湖边有湾有港,自成体系,具有开展各类水上项目的理想环境,湖边山区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400多种植物。岱山湖以其独特的湖光山色闻名遐尔,山不高而层峦叠嶂,水不大而气象万千,勾画处了岱山湖的景色特征。 岱山湖原为解放后当地乡民修建的一座水库,因离城较远,四周全为乡村田野,未遭任何污染,给人以清纯自然的亲切感。立于岸边,放眼望去,只见万亩湖面清波荡漾,四周群峰丘坡叠翠。湖面东部开阔,西部曲折蜿蜒,并天然形成众多的港汊。 岱山湖旅游度假区已被列为合肥市重点旅游景区、合肥市千亿元总体规划四大基地重点旅游项目之一,省市县旅游局重点扶持的新建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局对外招商重点旅游项目之一,旅游区山水交融、环境宜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被誉为合肥的名片及后花园。 岱山湖度假区是合肥地区唯一具备良好度假条件的景区。区内相对高度20至50米,低丘连绵,坡度平缓。岩石大部分为基岩出露区,多为玄武岩、重晶岩。仅西部边缘为第四系覆盖区。湖区周围出露地层皆为中元古界张八岭群西冷组,分三部分,上下部的岩性相近。上部为灰白、浅灰绿色石英角斑岩;中部岩性较杂,为灰白、灰紫、暗红等杂色石英角斑岩、细碧岩等十余种岩类。 岱山湖湖面9000多亩,常年蓄水量1900万立方米,来水面积89.5平方公里,年泾流量2617.6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74万亩,周边没有工矿企业,区内仅有自然村2个,人口180人,以农业为主。岱山湖平均水深20米,最深处在情人谷附近西湖水域,深达46米;岱山湖湖水没有任何污染,且湖底沙质、自然水经森林过滤流入湖中,湖水清澈见底,水质六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