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芜湖市 >> 镜湖区

镜湖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王稼祥纪念园

王稼祥纪念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十一中校园内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西临长江,东望赭山。以其精巧细致、秀丽天成的建筑,丰富的馆藏文物,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先后被国家有关单位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王稼祥纪念园始建于1986年,王稼祥同志诞辰80周年之际。时任国家副主席-亲临,为王稼祥半身铜像揭幕。1980年-邦总书记题写“纪念王稼祥”匾名。2006年,时逢王稼祥同志诞辰百年之际,为表达对王稼祥同志的崇敬和缅怀之情,芜湖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王稼祥纪念园实施改扩建工程。-同志亲自为王稼祥纪念园题写了园名。  扩建后的王稼祥纪念园占地面积1.24公顷,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由生平陈列馆、综合馆、藏馆等组成。纪念广场面积2000平方米,由铜像、浮雕墙组成。“王稼祥生平陈列馆”设有六个展厅,分别介绍了王稼祥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中的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馆内收集并陈列了王稼祥同志珍贵遗物110余件,重要信件文章130件,照片200余幅;“综合馆”设有贵宾室和可容纳80人的影像厅及临时展厅;“王稼祥生平藏馆”再现了王稼祥同志办公室及卧室,珍藏了王稼祥生前藏书共1200余册,及生前使用的各类遗物,前苏联领导人伏洛希洛夫赠给王稼祥同志的吉姆轿车亦珍藏于此。  2006年,王稼祥纪念园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景区”,2007年6月被选为安徽省旅游协会第三届理事单位,这是安徽省红色旅游景区唯一的一家理事单位。2007年中旬,市纪检委决定王稼祥纪念园为“芜湖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市委组织部命名王稼祥纪念园为“芜湖市0员教育基地”,2008年底安徽省政府确定王稼祥纪念园为“省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5月,芜湖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王稼祥纪念园“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9年11月在召开的全国国防教育工作会议上,入选首批国家国防教育基地。扩建后的王稼祥纪念园开园近三年半共接待参观者52万余人次,真正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王稼祥(1906.8.15-1974.1.25),安徽泾县人。1925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转入中国0。1931年春进入中央革0据地,先后担任0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外交人民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0-副主席,十八集团军政治部主任,0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理部长。1934年后被增补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1951年起任0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1956年在0第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文革”中遭到-。是0第六届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十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王稼祥 (1906~1974)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别名稼穑,泾县厚岸村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先后在南陵县乐育学校和芜湖圣雅阁中学高中部上学。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附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2月,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考入红色教授学院深造。 1930年3月,王稼祥返抵上海,被分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干…… 详细++  王稼祥 (1906~1974)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别名稼穑,泾县厚岸村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先后在南陵县乐育学校和芜湖圣雅阁中学高中部上学。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附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2月,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考入红色教授学院深造。 1930年3月,王稼祥返抵上海,被分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干…… 详细++

赭山风景区

赭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赭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内,古人称赞赭山是江城的“雄山”历来享有“玉峰”、“百尺浮图”之美誉,被视为芜湖的象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赭山拥有“四时不谢之花,终年常青之树。”,自古以来,就以它独特的风姿吸引游人,历代诸多文人名士都登临赭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赭山不高,却是俯视江城芜湖的最佳境地。相传,干将在邻近铸剑,炉火将此山熏映成赭色而得名,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也曾在此处居住,景区现为国家4A景区。  赭山公园规划用地中有10亩地块用于水面扩建,并打通与原有水面的连接,形成20多亩地的水体景观带。同时,将小赭山西面高10米、长70米左右的挡土墙改建成一条人工瀑布。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由西班牙一流的设计专家倾力规划设计,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属芜湖市建设"欢乐城市"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园区是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创意街区,结合现有的西洋建筑、人防特色、宗教文化和芜湖本土风情,打造出一个"隐于繁华、深度品味"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除了在园区内植入无处不在的酒文化元素外,并通过建立酒文化展示馆、酒道馆、品鉴馆,定期开展酒类嘉年华活动,大力宣传推介各类酒文化。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将依托酒文化,集观光、体验、科普、休闲、娱乐、购物等多元旅游业态于一体,形成酒商相依、区域联动,融合中西酒文化体验的国家级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是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以中国古代艺术藏品为背景的大型茶艺馆,始建于2004年,三层主楼以徽州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门楼和馆内的廊、桥、亭、照壁等均由徽州古建筑村落整体搬迁后在馆内重新复原。茶艺馆座落于芜湖市著名风景区赭山南麓,毗邻佛教圣地“广济寺”,青砖黛瓦,飞檐翘壁,漾溢着一派古朴自然,使人产生无尽的幽古之情。2005年,茶艺馆被批准为国家AAA旅游景点,是安徽皖南地区一个新的旅游亮点。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人参观休闲、饮茶论道。馆内陈列了收藏家、馆主许苏平先生多年收集的木雕、砖雕、石雕、古典家俱、古瓷字画等藏品,装点巧妙,藏品和内部结构浑然一体,不露雕痕。客人一边品茗,一边可以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珍奇瑰宝,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馆内为客人提供的中国传统茶艺表演在安徽省大赛中荣获特金奖,且常年供应台湾乌龙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中国红、绿名茶系列。  馆内的徽州木雕出自于皖南明清古村落建筑上的雕饰和部分门、窗结构,它们集中反映了明清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徽州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徽州“三雕”驰名中外,其中的石雕和砖雕在馆内也随处可见,它们被摆放或镶嵌在厅堂、楼道、墙壁、穹顶等处,使游人触目可见,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遥远的茶马古道。  馆内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景点:  石雕——《魁星点斗》,康熙年间石门,高2.5米,宽1.2米,取一块完整的青石镂空雕刻而成,雕刻有天上的魁星、文武状元,人间的福、禄、寿、喜、财等。  砖雕——《有教无类》,孔子曰“有教无类”这一主张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此砖雕人物众多,立体感强,保存完好。  木雕——《黄花梨群仙图》,高1.2米,重300公斤,清代作品,系一幅“群仙生活图”,整幅作品共雕刻了29位星宿及大量的花草、树木,人物栩栩如生,表情动态各不相同,且布局合理,章法得当,仙境气氛浓烈。  古代民间的民俗用品在馆内被作点缀摆放在案几或或凳椅上,有漆雕食盒;藤编书箱;有婚嫁时的彩盒;寿宴上的托盘,还有古代经济交往中的地契;官契;房契等珍贵的藏品。  馆内的百余种名点、小吃,既有现代的糕团饼粑,也有乡土味浓郁的小食小菜,游人可以尽情品尝。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AA级旅游景点,芜湖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芜湖市镜湖路烟雨墩上。烟雨墩绿柳垂丝、红楼掩映、湖光岛影、幽美宁静,传说中这里是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的读书地,1987年芜湖市政府在此设立了安徽第一名人藏馆。  馆内分别设有阿英、王莹、洪?藏书资料陈列室。阿英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阿英资料室陈列了阿英先生生前藏书12930余册,其中古籍线装本8000册,阿英的手稿、戏剧照片及早年主编的《苍茫》杂志等实物共数百余件。王莹是中国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作家。王莹陈列室展有王莹生前剧照、手稿、抗战遗物等许多实物。洪?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藏书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启蒙人。洪?藏书陈列室收藏了洪?先生生前捐赠的1358种,14157册古籍图书,这些书大多为前清石印本、精刻本,其中特别珍贵的有数种明代万历刻本,另外尚有部分珍贵字画、故宫月刊、汉、唐碑贴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烟雨墩浓郁的文化氛围和静谧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赭山公园

  位于芜湖市中心,土石殷红,故名,赭山由大小两个山头构成,面积47.87公顷,周长4.5公里。清朝胡应翰在《一览亭记》中记述“邑北诸山则莫如赭阜为雄。山迤北益高,陡其癫则大江在襟带,而遥睇诸山,皆罗列如儿孙。”由于山势较高,风景优美,是登高远眺,俯视江城的境地。宋代以后,赭麓寺庙庵堂林立,酒馆菜社群建,博得历代游人香客的喜爱。“赭塔晴岚”为芜湖八景之首。然而,赭山历来为无主荒山,每遇战乱灾荒,赭山风景屡遭破坏。  “赭塔晴岚”系古“芜湖十景”之首,久负盛名。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也曾在此处居住。  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园的“九华行宫”后院,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塔为砖石结构,五层六角,每层外墙均嵌有砖雕佛像,系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大风曾将塔顶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飞来一口大锅扣在塔顶,从此不再漏雨。清代诗人黄铖的《于湖竹枝词》中“飞来覆塔尖穿,风铎无声不计年”写的就是这个传说。  赭塔依山拥寺,气势雄伟:四周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每当雨后,岚光飘渺”,景致分外绮丽。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为之倾倒,留下甚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雨后斜阳,登临远眺,领略古人“大江烟外动,春鸟渚边鸣”的诗情画意;尽览江城广厦栉比,大道纵横,山水环绕,花树繁茂的一派生机勃勃的现代都市风光,令人如入画中。  赭塔与广济寺(著名的小九华)、舒天阁、翠明园,平民教育家刘希平墓、抗日名将戴安澜墓等胜迹连成一片,相互辉映,形成市内一处优美的风景区。  赭山公园的景区有:凝芳园,海棠园,杜鹃园,桂花山,梅花山,樱花山。共有植物种类220种,较名贵的有:银杏,香樟,檀树,枫树等近10万棵。草坪41000平方米。风景林10400平方米,各具特色争芳斗艳。  园林美景有:翠明园,舒天阁,中山纪念堂,燎望塔(可眺望长江),聚心亭,“江城入画”坊,千禧亭,凝芳园,月季园。  人文景点:中山堂,刘希平先生墓(大赭山),戴安澜烈士墓毛泽东纪念像(小赭山)。  游乐景点:动物园,儿童乐园,少儿欢乐城,卡丁车赛车场。  2000年公园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2002年动物园扩建改造。2003年公园东西主干道重新修造,更换路灯照明设施,新建园内5个大型休闲和健身广场,修缮杜鹃园及戴安澜烈士陵园,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更新铺设东大门至动物园道路及景观。改造西大门。新增摩天巨轮,海盗船等游乐设施。  史记记载:晋明帝于赭山之明窥察属将王敦营垒;明弘帝于赭山被清兵生俘,遂明亡;清乾隆帝登山游鉴留景于山顶一览亭。历代诸多文人名士为之驻足留连,黄庭坚、张孝祥、林逋、黄钺、萧云从等在此登山行仙吟,留下了大量诗文。  古人称赞赭山是江城的“雄山”历来享有“玉峰”、“百尺浮图”之美誉,被视为芜湖的象征。  相传干将在神山铸剑时,炉火将这里的山色烧烤成丹赤,故名。赭山面积47.87公顷,周长4.5公里,占地540亩。赭山由大小两个山头构成,其中大赭山海拔84.8米,小赭山海拔67.9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赭山拥有“四时不谢之花,终年常青之树。”,自古以来,就以它独特的风姿吸引游人,历代诸多文人名士都登临赭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有的还长期寓居在此,赭山西南麓的“滴翠轩”,就曾经宋代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寓居读书的地方。旧中国,赭山却饱尝烽火,山峦荒凉,满目疮痍。1937年秋,赭山被日军占领,禁止通行,直至1945年秋,日军投降。新中国成立的1958年,人民政府在赭山植树绿化,筑路护林,将赭山开辟为公园。  

镜湖风景区

  镜湖风景区位于芜湖市区中心,与著名的中山路步行街毗连。由大、小镜湖水面230亩,湖滨绿地54亩组成。镜湖北倚赭山,无风时水平似镜,清澈明亮,每当夕阳西斜之际,赭山与湖水相映,亭形塔影,湖光山色,显得更加明媚秀丽。镜湖依赭山,傍弋水,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名人题咏者不可胜计”。春和日丽,千株绿柳,万条柔丝,低垂摇曳,倒映水中,恰似一幅天然水墨画卷。泛舟湖上,如置身山水画中。蒙蒙春雨中漫步烟雨墩,但见一湖烟雨,满堤烟柳,确有“鸠兹烟水地”、“人在小蓬莱”之感;而置身观岚亭,凭栏眺赭山,湖光山色,“烟雨变态”,“山欲飞来烟满堤”之景,“恍在武陵最幽处”之情,皆可体味。入夜,霓虹闪烁,灯火绕堤,更是如梦如幻。  镜湖是开放式的风景区,亭台楼阁相望,曲桥长廊互通;细柳掩映下,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萧云从塑像、阿英、洪熔藏书室、王步文纪念亭等点缀其间;各式现代化建筑群环湖矗立,使“镜湖细柳”这一著名历史景观又平添浓郁的都市情调,现代风光。芜湖市镜湖公园“镜湖细柳”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历来“为邑中风景最佳处”。  “镜湖细柳”景观列为芜湖八景,约在清末或民国初年,作为景区自宋张孝祥始,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张孝祥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忧国空含情”!他捐田百亩开辟景区,并以“陶塘”易名,一方面表达“归田园居”的意思,另一方面也确因镜湖景色秀美使人陶然。张孝祥还在湖边建“归去来堂”和“野志堂”后均毁。近代,李鸿章家族投入巨资在镜湖周围兴建了大花园、景春花园、柳春园、怡园(即吴家花园)、烟雨墩、西花园等,建筑物参差错落,花木争奇斗艳,景观居多,后毁于水灾和战乱,各花园今犹作街巷之名。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镜湖景区进行大力修缮,52年辟建“陶塘公园”,57年改名“镜湖公园”,85年对镜湖进行了重点改造建设,并辟为镜湖风景区。近年来,随着镜湖风景改造工程日趋完善,沿湖四周绿草如茵,古树参天,四季鲜花如织,游人如潮,景区、景点星罗棋布环立四周,如:迎宾阁、高知园、观岚亭、步月桥、湖心岛、花鸟市场、步文亭、柳春园、游船码头、烟雨墩(芜湖市图书馆址)、书画院(原址为镜湖餐厅)、尺木亭等。

芜湖汀棠公园

  位于芜湖市郊,是全国第一家农民公园,水面广阔,景色秀丽。面积为999亩,其中水域占494亩。玩鞭亭是汀棠公园主要浏览景点之一,始建于北宋远丰七年,即公元1085年,相传此处是东晋明帝被叛军王敦追逼,仓皇逃跑丢下宝鞭的地方。公园草木茂盛,风景宜人。到了春天,“亭花烂漫鸟叮咛”,自古就被列为“芜湖十景”之一。  公园中配套景点有“巴骝山”、“玉带桥”、“珊瑚枕”、“琉璃井”、“诗廊”、“柳堤”、“九曲桥”、“汀棠亭”、“汀苑”、“钟亭”等名胜。服务设施有“船埠”、“餐厅”、“冷饮部”、“小卖部”、“露-场”、“乘钓”等。公园开园以来曾多次接待国内外游客,被誉为“江城明珠”。  汀棠公园水面广阔,景色天然。无边0汀棠公园系全国长一,令人陶醉;曲桥小岛,长廊石刻,古井古钟,让人不禁生发“欲将此景归图画,彩笔争如造化灵”之感。  玩鞭亭于1984年新建于汀棠公园内。玩鞭0”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千百年来以其动人的历史典故为世人所传颂。玩鞭亭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5年),后毁:明代重建,清代再修,又废:亭高10米,二层,八角八柱,金碧辉煌。亭内绘有晋明产帝遗鞭脱身的壁画四幅,栩栩如生。据《晋书》载,东晋太宁二年(324年),大臣王敦谋反,晋明帝“密知之”,乃便衣轻骑悄“至于湖”,暗察王敦营垒,被发觉追捕。为脱身,明帝将七宝马鞭给路旁一“卖食老妪”,日:“后骑来,可以此示”。片刻“追者至”,见鞭珍贵,“传玩良久”,明帝乘机远遁。李白《南奔书怀》诗云:“顾乏七宝鞭,留连道旁玩”,即指此典故。玩鞭亭历来是游览名胜,留有甚多文人题咏。苏辙“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黄庭坚“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当年七宝鞭”,读之令人感慨不已。家农民集资修建的公园,水面广阔,景色天然。春游玩鞭亭,“风暖云闲上此亭,亭花烂漫鸟丁宁”,无边0汀棠公园系全国长一,令人陶醉;曲桥小岛,长廊石刻,古井古钟,让人不禁生发“欲将此景归图画,彩笔争如造化灵”之感。  

凤凰美食街

  芜湖凤凰美食街坐落于芜湖市中心繁华区,与芜湖中山路步行街、九华广场、吉和广场等城市景点连成一体。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一条集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高品位、高水准、规范化经营的以饮食为主的特色商业街。因美食街傍靠凤凰山西麓,且凤凰是我国民间吉祥的象征,“美食”则突出了全街的特点,2000年11月经有关部门批准,被正式命名为“凤凰美食街”。  凤凰美食街是芜湖市政府2000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由原新芜区承建和管理。美食街全长666米,占地3.4万平方米,建设面积3.2平方米,道路广场绿化占地1.7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8000余万元。凤凰美食街的建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筑高档、精美,花岗岩路面高贵气派,南入口柱状凤雕气势恢弘,廊柱式北入口高雅别致,街心文化广场宽敞明丽,音乐旱喷梦幻迷人,全街3个停车场,3个多媒体触摸屏,各种景观小品精巧别致,亮化艺术营造迷人夜景,巨大的彩色电子屏等等,成为芜湖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凤凰美食街内有63家经营户,其中51家是经营餐饮业。这里汇聚来自全国各大菜系的美味佳肴和受人喜爱的地方土菜。另有酒吧、歌厅、茶楼等配套设施,所有的一切营造出一个经典、欢乐的饮食王国。街内有焕发青春的百年老店耿福兴、四季春,有新生代餐饮航母紫葡萄(海悦)大酒店、凤凰美食城,有全国知名连锁店辣子村、巴将军、避风塘、城市花园、毛家饭店等。百味田园、春秋食国等本地菜馆也锦上添花。每当华灯初上,街面人流如潮,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觥筹交错。  凤凰美食街管理工作,始终以优质服务为主线,美食街管委会及下设的管理办公室,借助全街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为经营业主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以及办理各类证照的一站式服务。  凤凰美食街上的美食是要品尝的,而隐藏在各条弄巷里的小吃也不能错过,比较集中的是绿影的小吃一条街,还有北门的三姐妹牛肉面、新华书店崴子炒饭、劳动路上的老鸭汤、国货路的凉粉、解放路旱桥的大肉面、双桐巷口的炒鱿鱼、新芜路的炒面皮、师大西门的九龙大包、东门街的斩鸭子……都是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的美味佳肴。另外,位于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西小门对面的小圆门,更是高校学生必去的小吃街,古朴的圆门传来美食的香味,各类小吃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不可错过。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风景宜人,人居环境好,城市绿化覆盖率32.5%,芜湖市区的广济寺(小九华)、赭山风景区、镜湖风景区、鸠兹广场、中心路步行街和芜湖县的陶辛、繁昌县的马仁山、南陵县的西山风景区等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最新留有记忆的好去处是烟雨墩,又叫“安徽第一名人藏馆”。它坐落在市区镜湖风景区内,绿柳垂丝,红楼掩映,环境幽美、宁静,传说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读书处,设有阿英、王莹、洪镕等中国文化名人藏书陈列室。阿英(1900-1977),安徽芜湖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藏书家,是左联发起筹备人之一,早年主编《苍茫》。藏书室现陈列阿英藏书12930余册,其中古籍线装本8000册,阿英生前珍贵的照片及实物100多件。王莹(1913-1974),安徽芜湖人,是我国进步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被誉为洁白的明星。藏书室现藏有王莹主演的《女性的呐喊》、夏衍创作的第一部国防戏剧《赛金花》、电影《自由神》等剧照,还收藏了1942年-派遣王莹赴美国留学时所著的英文《宝姑》等手稿、戏装及生活用品等300多件。“安徽第一名人藏馆”内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观赏、研究价值,也是当前进行红色旅游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透过这些历史照片、书籍、物品等真实的再现,不仅会激起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更能激励人们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珍惜之情、热爱之情,为更美好的未来生活而努力奋斗之情。    烟雨墩是个好去处,是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它值得我们去一看再看,去了还想再去。  

芜湖滨江公园

   芜湖市滨江公园位于城市西部的长江沿岸,北起芜湖造船厂,南至鲁港大桥,全长9.5公里,宽度100—200米不等。秉承悠久的“青弋江文化”、“镜湖文化”,走向更加开放的“长江文化”。芜湖市滨江公园一带历史上曾有“吉祥寺”、“观澜亭”、“接官亭”、“码头寺”、“李鸿章故居”等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宅街坊,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有“中江塔”、“天主教堂”、“海关大楼”等,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芜湖市滨江公园追求高品味的设计,通过国际招标,由荷兰国丽塔建筑设计公司中标承担综合设计任务。滨江公园景观带设计吸收了武汉、上海沿江景观带的精华,突显欧式风格,引江入城、推城入江、再铸江魂作为建设理念,将固若金汤的防洪大堤不露痕迹的隐藏在如诗如画的景观之中,使防洪、景观交通、商务诸多功能有机结合,改善了城市人民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同时又保护、修复、整合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天主教堂、老海关、太古码头、中江塔等。  芜湖滨江公园有三大特色:一是进一步完善加固了城市防洪功,2007年汛期前,防洪墙的改造就已全面完成;抵御了百年不遇的长江洪水。二是交通功能,2008年年初贯通的临江桥,沟通青弋江南北,打通了芜湖江边的南北通道;健康路的建设以及中江塔地下通道则形成了局部小循环,减轻了主要道路的交通压力;三是景观建设,组成了长达2公里的滨江风景区,集防洪、文化、景观、交通、商贸、休闲、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突显的新时期滨江景观的人居环境。  

戴安澜烈士墓

戴安澜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戴安澜,原名戴衍动,又名戴炳阳,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他看到祖国处在危难之中,为了表达自己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的凌云壮志,他自行改名叫“安澜”。1925年,戴安澜入黄埔军校学习,35岁时出任第200师师长,这是当时中国军队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机械化师。  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入缅与日寇作战。同古保卫战中,戴安澜写下遗书,决心死守孤城,并宣布,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战斗中,戴将军亲自提起机枪作战,率领第200师以仅9000人的队伍,抗击两万多日军达12天之久,使日军遭受了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败。  5月18日,戴安澜率部突进缅中北部山区时,突然遭到大股日军伏击,激战中,戴安澜胸腹部中弹重伤,26日因伤口溃烂感染遗恨而逝,年仅38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戴安澜还让将士把他的头抬起来,面向北方,朝着祖国,高呼祖国万岁……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将军举行了国葬仪式。解放后,戴安澜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遗体被迁回安葬在芜湖市赭山公园内。1979年墓地进行了重修,并树立了石碑,左碑铭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等先辈当年题赠的挽诗挽词挽联;右碑是将军生平简历;中碑是王昆仑所题“戴安澜烈士墓”。墓区林木茂盛,松柏长青,瞻仰的人们,终年不绝。这里茂盛的林木,长青的松柏,仿佛也在告诉我们,戴将军英明不昧,浩气长存。

芜湖广济寺

芜湖广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赭山西南麓。殿宇依山构筑,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又称“山门”)、药师殿、大雄宝殿(又称“大佛殿”)、地藏殿、广济寺塔,共有88级台阶,四重殿宇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后殿比前殿高出数十米。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天王殿内是十米多高的弥勒、韦驮像,两侧是哼哈两金刚。药师殿正中供奉着药师佛,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医治众生病苦,消灭延寿。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三尊大佛,左右各有一尊配像,两边是十八罗汉。最上一层为主殿-地藏殿,两旁护以铁链。该殿是寺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它仿照九华山的肉身宝殿式样建造,正中供奉着地藏菩萨像,高达12米,十分庄严。殿前一株银杏古树,为宋代所植,至今枝繁叶茂。地藏殿西侧,有一栋两层0“滴翠轩”,传为宋朝书法家黄庭坚隐居读书处,楼下墙上嵌着许多碑刻。  相传唐开元七年(719年),24岁的新罗太子金乔觉云游中华抵芜湖,先到褐山,后到赭山,曾在此开坛讲经说法3年,后定居九华,世称金地藏。唐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为九华行宫颁赤砂金印一枚,重八斤八两,印纽饰以九龙戏珠,刻阳文“地藏利成方印”,另刻有“唐至德二年”字样。旧时凡朝九华山者,必先于此尊请“地藏利成金印”之后再去九华山,故其又有“小九华”之称,为佛教朝拜圣地,历来香火旺盛。广济寺与普济寺、能仁寺、吉祥寺并称为安徽四大名寺,而以广济寺为首。1983年,该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坐落于“九华行宫”后院赭塔(广济寺塔)最为醒目。该塔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塔高五层,飞檐铁马,八面玲珑,每层外墙嵌着佛像砖雕。传说大风曾将塔顶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飞来一口大锅扣在塔顶,从此不再漏雨。“赭塔晴岚”为芜湖古代八景之首。被赞誉为“尺幅绽红萧寺嵌,松竹阴中孤塔白。”  赭山兀立在芜湖市区西北部,海拔86米,山上翠柏修篁,葱郁成林,花木吐芬,“右控长江,舳舻连云,俯瞰城廊,历历如绘”,自古以来是芜湖登高揽胜的最佳处所。  地址:芜湖市镜湖区九华中路赭山南麓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553-3835195;0553-3821494  开放时间:  6:3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元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芜湖市中山路步行街位于芜湖市中部偏西,镜湖西侧,全长近700米,宽约30-40米,是一条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型商业街,对于芜湖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步行街自1999年建成开街以来,在全国率先打破城市基础设同时,步行街将经常性监督与突击性检查结合起来,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政府管理的传统模式,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创新之路。  步行街是芜湖建设史上的大手笔。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与世纪广场、和平音乐广场、儿童游乐场穿插、融合在一起。路中辟有10米宽的休闲带,内设花坛、座椅,布置路灯、地灯、射灯、装饰灯、电话亭、书报亭等等,玲珑雅致,别具一格。步行街南北入口分别设置了一组阶梯式叠泉和世纪花钟。世纪广场、和平音乐广场和儿童游乐场把整个街区勾勒成了3个巨大的板块,既自成风格,又完全敞开。“都市变奏曲”等三座雕塑点缀其中,将镜湖优美的风光引入步行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创造了“湖街一体”的迷人景观。  步行街既是商业集聚带,又是休闲生活好去处。每当入夜,步行街华灯齐放,火树银花,流光溢彩,蔚为壮观。阵阵晚风,声声音乐,仿佛把人带到一个梦境中。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赤铸山

  赤铸山位于市东北郊,与神山、火炉山、马鞍山连绵一体,因“山势逶迤”、“曲径幽邃”,为近郊之胜境。赤铸山充满历史古韵,极富传奇色彩。 相传春秋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三年成雌雄二剑,其剑青光闪烁,锋利无比。  《图经》云:“干将淬剑于此”。至今山上仍存“淬剑池”、“砥剑石”、“铁门槛”等遗迹,并都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淬剑池”位于山颠,池不大,水不深,但终年不枯,水清鉴人,颇为神奇。 据书载:干将死后亦墓葬此山。唐代名将李靖曾在附近平叛,安定一方,后人遂在神山建李卫公祠以奉祀。  传说宋乾道七年(1171年),芜湖大旱,县令沈端节到赤铸山李卫公祠祈雨二日后喜得,乃建一亭,取苏轼《喜雨亭记》文竟,命名“志喜亭”。从此,“神山时雨”名闻遐迩。历代文人雅士爱来赤铸山寻古探幽,留下甚多诗篇:“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干将昔此铸芙蓉,风雨千秋石上松”,使“赤铸青锋”古韵长存。  1977年,芜湖市人民政府始建神山公园,植树造林,恢复景点,重建志喜亭,开掘芙蓉湖,丰富和美化了“赤铸青锋”这一著名景观。   

芜湖市烈士陵园

芜湖市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芜湖市烈士陵园坐落在市区东麓,与风景秀丽的神山森林公园相毗邻,占地66亩,共划分为纪念碑陵墓凭吊区、烈士事迹纪念馆、中心广场、接待管理办公等四个主要功能区。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1949年5月,刚刚成立的芜湖市人民政府指定神山北麓的林地为“革命军人公墓”。1953年4月,正式将公墓辟为革命烈士和病故军人公墓,是安徽省较早的革命纪念建筑物之一。1992年8月,正式成立“芜湖市烈士陵园管理处”。1994年4月,烈士陵园一期工程竣工,工程项目建有20.25米高的“人”字形纪念碑以及烈士墓椁。墓内安放着39位不同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骨灰。2005年3月,规划修建二期工程,包括占地1600平方米的烈士纪念馆、12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和200多平方米的报告厅。2006年7月1日,新的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内通过154块展板,70件实物(遗物),集中展示了从党的创立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后,牺牲在芜湖和牺牲在外地的芜湖籍1370位烈士中最主要的73位烈士的事迹。

镜湖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方村街道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张家山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赭麓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滨江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赭山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弋矶山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汀棠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天门山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大砻坊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镜湖新城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荆山公共服务中心 王稼祥纪念园 赭山风景区 雨耕山文化旅游景区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赭山公园 镜湖风景区 芜湖汀棠公园 凤凰美食街 烟雨墩 芜湖滨江公园 戴安澜烈士墓 芜湖广济寺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 赤铸山 芜湖市烈士陵园

镜湖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