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蚌埠市 >> 怀远县

怀远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怀远禾泉农庄

怀远禾泉农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禾泉农庄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涂山风景区,北倚大禹治水的涂山,东临合徐高速公路,南接天河之水,西畔淮河、涡河,毗邻206国道,公路、水路、铁路交通十分便利。占地1500亩,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自然环境优美。  农庄发展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通过展示皖北民风、民俗、弘扬大禹文化,积极带动生态酒店、生态会所、客房、养殖业、种植业、绿化苗木工程和禹狄坊酒厂等多种经营项目的发展,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坚持市场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经营方针,倡导农耕文化、和谐自然的理念,体现了永远把更好的产品和休闲方式奉献给消费者的企业使命,走自我发展,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的路子。  几年来,禾泉农庄紧紧围绕着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用自我积累滚动的发展方式,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生态餐厅、3000多平方米的生态会所、专家公寓、标准客(套)房等硬件设施。其中皖北最大的生态餐厅可容纳八百多人就餐,有各具特色的包间二十六个、宽敞明亮的宴会大厅和掩映在茂密植物丛中的雅座三十多个。同时还有专家公寓、标准客房五十套(间),有极具特色的生态休闲会所,内设多功能会议厅一个、小会议室二个。可为休闲度假、员工培训、中小型会议提供便利。另设有茶社、咖啡厅、酒吧、休闲小吃、卡拉OK、休闲健身等娱乐设施。农庄拥有梅花鹿养殖基地、垂钓池塘、石榴盆景园、禾泉观鱼放生池、拓展训练场地、小小动物园等项目。  在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项目中,推出“一日游”、“我的菜地”、“认养树木”、“采摘节”、“重阳节”、“春秋学生科普游”“特色纳凉晚会”“露天烧烤篝火晚会”“农家菜展示活动”“中秋赏月”等内容的活动,满足了久居闹市的人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体验农耕文化、享受田园生活的需求。同时,农庄在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能够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享受自然为宗旨,坚持物种多样性的原则,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调节机制,建立了合理的农作物、动物生长体系和生态环境、延长了生物链,落实了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下,禾泉农庄通过自身的努力,于2003年成为安徽省第一家通过有机认证的农庄,获得市“青年文明号”荣誉。2005年被安徽省旅游局、省农委授予“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安徽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2006年又获得“蚌埠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蚌埠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徽省青年文明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AAA级旅游景区”的荣誉称号,并入选安徽省“最佳旅游线路”、“安徽省十大休闲基地”。2008年又获得“三星级旅游饭店”“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的荣誉称号。同时,农庄以梅花鹿、果园散养草鸡为主的养殖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鹿茸、鹿血深加工的“禹狄”养生系列酒成为旅游主打产品。果园草鸡因在果园内自然放养,是完全按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的有机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种植业在研发怀远石榴新品种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农庄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并取得了有企业自主核心技术的“软籽石榴优良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今后禾泉农庄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上口门闸位于怀远荆山湖内,俗称大河湾。国家3A级景区。距蚌埠市区20km。为大(2)型水闸,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按VII度地震设防。采用开敞式水闸型式,共30孔,单孔净宽10m,闸室总宽度340.6m。设计行洪水位为淮河侧23.85m、湖内侧24.0m,设计行洪流量3500立方米/秒,反向进洪流量2000立方米/秒;防洪设计水位为淮河侧23.85m、湖内侧24.0m。批复总投资14520万元。上口门闸作为一座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如一条长龙卧于淮水之上,气势雄伟,恢宏壮观,周边景色怡人,形成了著名的水利风景区。  交通  自驾:1)从怀远县向正西方向出发,沿禹都大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S307,2)沿S307行驶550米,直行进入涡河二桥,3)沿涡河二桥行驶190米,过涡河二桥约200米后直行进入S307,4)沿S307行驶2.2公里,左转进入S225,5)沿S225行驶2.1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建成于2002年8月,坐落在风景秀美的荆山公墓境内。陵园坐北向南,占地2600平方米。陵园正中矗立一块长方形花岗岩纪念碑,纪念碑高1.5米、宽3.1米,基座共三阶高0.85米,纪念碑雕刻有毛泽东主席手书拓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陵园首批安葬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五位怀远籍烈士的忠骨。2002年10月,为缅怀前辈,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中共怀远县委、县人民政府,将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予及现今资料可查的献身于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志士、创建新中国的革命先烈、对越自卫反击战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宋玉琳、程良、陈兴前等504名怀远籍烈士英名镌刻成革命烈士英名录供人们纪念瞻仰。革命烈士英名录位于陵园东侧,长6.3米、高1.2米、宽1.1米,为花岗岩石材制成。同期又筹建纪念程良、宋玉琳两位怀远籍黄花岗烈士的“双烈亭”,并于2003年4月建成。“双烈亭”为花岗岩石亭,亭净高九米、基台2.1米、底面积8.8平方米,亭有188块雕刻打磨好的暗红色花岗岩组装而成。

涂山风景区

  涂山风景区处我国地形、气候、植被、降水等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节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就了涂山风景区秀美的山川。境内平原、丘岭、山地、河谷、湿地兼而有之。著名的自然景观有涂山、荆山和淮河、涡河、天河等。     以涂山为主体的“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由涂山、荆山、淮河、涡河、天河、芡河等自然景观天然构成,跨蚌埠市禹会区和怀远县两地,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涂山、荆山夹淮对峙,具有“雄、奇、险、秀、幽、旷”六大特色。山、峰、洞、涧、峡、泉、滩、河、林、禽等与湖光景色融为一体,既有北方山地之雄浑,又有南国水乡之秀媚。明大学士宋濂游涂荆两山时赞誉:“临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     涂山风景区文化积淀深厚。四千多年前,大禹借助与涂山氏女的联姻,劈山导淮、召会诸侯,娶妻生子,在涂山风景区留下了荆山峡、禹王宫、禹墟、上下洪等众多人文遗迹。主要人文景观有:禹王庙、望夫石、启王庙、白乳泉、圣灵泉、玉液泉、卞和洞、白狐洞、凤凰池、三皇庙(今为三圣寺)、荆山古城遗址、四眼井、白龙井等。涂山风景区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涂山之巅,禹庙之西,有峭壁千寻,顺盘错石级而下,穿过茂密树丛,越过嶙峋怪石,便可抵达著名的圣泉;若从启母石取道西北,犹为捷便。明代宋濂游涂山时曾于《游涂荆二山记》中载记云:“微径入灌莽,抵岩罅,储泉一泓,味甚甘,复以茅茨,曰圣水亭,取水以萗雨多验。”  由此可知,圣泉之名的由来,系因“遇旱,褥雨泉边辄应”的缘故。故“圣泉”又别名“灵泉”。据《嘉庆怀远县志》载:  “涂山西岩有圣泉,旧志云:一名灵泉。”今人则将一泉而二名的圣泉,视为圣、灵二泉了。泉上摩崖石刻“圣泉”二字,相传为宋苏东坡携爱妾与二子游涂山时亲笔所书。其旁,“灵泉”二字,传为宋濠州太守刘仲光朝觐禹庙,于泉畔祈雨时题刻。  圣泉之水,澄滢甘洌,大旱不涸,四时不竭,汲其煮茗,芳香四溢,若以其煮涂山云雾香蔡,堪称双绝。圣泉上依绝壁,下临深壑,周围树木萧森,怪石骈立,环境险奇幽谧。若值皓月当空,月映二泉之时,犹为清标绝俗,令人叹为观止。  

怀远禹王宫

  禹王宫在安徽怀远县东南涂山之顶。史载:“禹会诸侯于涂山”,一般即指此。  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在此立庙祀。庙始建于唐之前,具体年代不详,元大德年间”学正吴文魁《重修禹王庙记》云:“涂山严严气象,禹以神功灵德,庙食此山,其来久矣,唐大臣狄梁公(仁杰),天下正人也,毁诸淫祀二千七百余所,而禹庙巍然独存。”  庙原有三进,现尚存二进,院内有千年银杏两株,大可数围,拔地而起。西北有了望台,登临其上,涡、淮波涌,荆、涂翠峰,尽收眼底,西南有启母石(又名望夫石),正襟危坐如妇人远望,传为禹妻涂山氏望夫所化。  西有“圣泉”“灵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碑刻,今珍藏庙壁;邓石如“旷览平城”摩岩题字,仍清晰可见。  地址:安徽蚌埠市怀远县荆涂山风景区内  

白乳泉

  白乳泉和杭州虎跑泉水相似,蕴含多种矿物质,表面张力极强,倾注于杯中,能高出杯面而不外溢,且能浮起硬币,非常奇特。泉名为郭沫若亲笔所题。  白乳泉背依荆山,面临淮河,东和禹王庙隔河相望,西与卞和洞为邻。泉右有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上有半山亭,可俯瞰怀远全城。  传说: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采得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敬献给楚王。因宫中玉工不识宝,卞和先后以欺君之罪被楚厉王和楚武王砍去双足。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文王被卞和的赤诚之心所动,派玉匠剖璞,终于琢成一块世之罕宝——和氏璧。传说白乳泉就是从卞和的眼泪冲刷成的石坑中流出的。  号称天下第七泉,因泉水甘白似乳而得名,是难得的宜茶之水。相传唐代曾有白龟在泉0没,故又称“白龟泉”。   

启母石

  涂山之阳,启母涧之西,有巨石如慈祥的妇人端坐于山崖之上。此即传说中启母所化之石。明代邑贤袁赋诗云:“涂山之国临淮海,山中石母几千载。苦历冰霜不事妆,任教风雨颜无改。独坐岩头望百川,怀襄疏濬为桑田。平成底绩非无日,不恤三过实母贤······”  相传,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日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涂山氏女每日引领南眺,盼望丈夫归来。但是,望穿秋水,也不见禹归。由于朝思暮想,精诚所至,终于化而为石,端坐于昔日与禹幽会之所。启母石系涂山著名风景点,游人在登山凭吊大禹的同时,也必定要对这位在夏开国之初的第一位母后礼赞、凭吊一番。  

蚌埠荆涂山

  介绍荆涂山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怀远县境内,风景区因大禹治水、禹会诸侯、娶妻生子的历史故事而闻名。景区内著名景点有禹王宫、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灵泉、圣泉、台桑及农家乐禾泉农庄等。 主要景点:涂山、系马石、旷览石、卧仙石、台桑、启母石、圣泉、禹王宫、禹会村、禾泉农庄、荆山、荆涂山峡、荆涂大桥、白乳泉、望淮楼、卞和洞、三圣宫、含美学堂、涡口。

双烈祠

双烈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上有亭,曰半山亭,可俯瞰怀远全城。这里群峦叠翠,芳草如茵,古榆参天,柏林似海,景色清幽佳绝。泉水内含有矿物质,甘冽清口,烹茶煮茗,醇香可口。白乳泉和杭州虎跑泉水相似,表面张力很强,水倾注杯中,能突出杯面而水不外溢,并能浮起硬币,使游人称奇。苏东坡曾将此泉誉称天下第七名泉。1965年,郭沫若亲笔为白乳泉、望淮楼题名,笔力遒劲,字迹雄浑,大为泉区增色。

卞和洞

  卞和洞又名“抱璞岩”、“抱玉岩”,相传为春秋楚人卞和的采玉之处。该洞为天然卵形巨石凌空横嵌、竖架危悬叠成,石型圆润、石表青黛,苔痕斑驳,洞内宽广如屋,岩壁有“青螺石帐”镌字,可容数十人,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为荆涂山胜景。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位于怀远县衙后街西门岗怀远第一中学院内,包括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含美学校、民望医院、民康医院三处教会建筑旧址。共计占地 6万余平方米。  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柯德义来怀远传教,在怀远衙后街北侧创办含美学校。现存西式风格的小西楼和中楼,及中式风格的花厅。小西楼是美籍校长柯德义办公住宿之所,中楼为学生教室,花厅是接待厅。清宣统元年 (1909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罗路南之父维廉,在衙后街西门岗南侧创办民望医院、民康医院。分东西两部分,有天桥可通。民望、民康医院现存楼房 7栋,西式建筑,均为宣统元年 (1909年)建造。目前,该旧址所有建筑均保存完好。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是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建筑美学成功结合的教会建筑,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及历史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蚌埠花博园

  现代花卉产业与休闲旅游观光区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卉产业园。蚌埠花博园是占地2000余亩、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花卉产业与休闲旅游观光区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卉产业园。每年春秋时节为游览旺季,特别是近3年在4月初举办郁金香展。  交通信息  乘坐302路公交即可到达  景点地址 蚌埠市怀远县宗洼村东海大道西段   开放时间8:00-18:00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蚌埠博物馆

蚌埠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蚌埠博物馆  蚌埠市博物馆位于胜利中路科学文化宫西三楼,系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15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由三个大厅组成半回行展厅,可以承接各种类型展览。自1973年建馆已来,已筹办、承接1000多个大中型展览,是我市进行古代历史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蚌埠市博物馆现有各类文物藏品4000多件,既有数十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丰富遗物,也有进入历史文明时期各个朝代的陶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及古籍善本等。是反映蚌埠市历史沿革的珍贵实物,有着重要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  蚌埠市博物馆现有正式工作人员17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人、中级研究人员11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雄厚的人才力量保证了博物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内可以承担对广大市民和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传统教育的职责,对外可以展示蚌埠地区悠久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蚌埠市博物馆在涂山大禹文化、淮河流域古代文明、明代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是省内外较有影响的博物馆之一。

蚌埠龙子湖风景区

蚌埠龙子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龙子湖风景区青山碧水相连,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绝壁怪岩裸露,既有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又有韵味无穷的人文景观;既有城市交通干道环绕,又以现代化的城市为依托,景区内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古银杏(唐代)、石屋(唐代)、栖岩寺遗址(明代)、玲珑塔遗址(东汉)等古迹或遗址。近几年,景区建设跨步发展,已独具特色。  根据地理位置、地貌及景观特征,龙子湖风景区划分为北湖景区、南湖景区、西芦山景区、锥子山景区等四大景区。龙子湖三面环山,山水相依。湖东岸有曹山、锥子山,绵延起伏如龙,又称“双龙山”;南有大小九条沟渠,是龙湖发源地;西侧有雪华山、梅花山,山体植被茂盛,青山绿水,闻名遐尔。风景区内的烈士陵园、汤和墓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景观如淮河风情园、水上乐园等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1998年,龙子湖风景区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龙子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位于蚌埠市东侧的龙湖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风景区内可以无限享受娱乐及餐饮等全套服务.其中龙湖水上乐园是炎热夏季的必去之处,它将带给你清凉及欢乐.蚌埠盛产珍珠,因而有珠城的美称.喜爱珍珠的朋友们,您可以在龙湖找到你所喜欢的宝贝.  龙湖风景区位于蚌埠市东郊曹山和雪华山之间,呈两山夹一湖的独特风月貌。风景区以自然山水为依托,兼有人文景观,是具有综合游憩功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51.4平方公里。淮河支流龙子河流经此地,水面宽阔,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少时在此撑船,船篙落水化为龙,故称龙湖。湖东曹山又名双龙山,相传曹操曾在此屯兵。曹山南麓还有明朝大将汤和墓。60年代经全民义务植树,实现了荒山绿化。1973年先后建成双龙桥、珍珠桥和环湖路。  1975年辟为风景区,1977年正式开发。该风景区水色俱佳,水面面积353公顷。市政府已将风景区列为“九五”期间重点旅游开发区,在原有水上乐园、烈士陵园、垂钓中心、淮河风情园等旅游设施和龙湖度假村、工人疗养院等服务接待设施的基础一,将续建水族馆、奇石园、植物园、淮河流域名景微缩园和“龙湖八景”等。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4A景区。位于蚌埠市西南部,总面积72公顷,是市内最大的公园。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开放。公园由张公山和化陂湖(现更名张公湖)组成,湖中有半岛。园内山水相映,景色秀丽。湖岸曲折,遍植垂柳;山坡苍松翠柏,曲径通幽;山顶建有望淮塔。园东部建有游船码头、半山茶社、水上餐厅、水榭长廊等;还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园中园,内建淮河碑林、酒楼等。园西部有动物园;园北大门西侧辟有儿童乐园,有“玩童”、“母子羊”、“春雨”等雕塑。  传说∶关于张公山,流传着一个传说,明朝有个张姓战将,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晚年卸甲归田,隐居在现在的张公山上。由于他经常出资济贫,在当地深受爱戴,于是,百姓尊称其为张公,张公山则因此得名。  张公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景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南部,地属禹会区,占地面积110.6公顷。  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开放。公园由张公山和化陂湖(现更名张公湖)组成,湖中有半岛。园内山水相映,景色秀丽。湖岸曲折,遍植垂柳;山坡苍松翠柏,曲径通幽;山顶建有望淮塔。园东部建有游船码头、半山茶社、水上餐厅、水榭长廊等;还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园中园,内建淮河碑林、酒楼等。园西部有动物园;园北大门西侧辟有儿童乐园,有“玩童”、“母子羊”、“春雨”等雕塑。  张公山系涂山山脉,涂山一带曾是原始社会后期涂山氏居住的地方。涂山脚下的禹会村,传说是当年治水英雄大禹会诸侯之地,作为行政村村名属全国唯一,这里至今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  张公山是历史文化名山涂山山脉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怀远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此山就叫张公山,山下一湖,名化陂湖,现更名为张公湖。相传,明朝有个张姓战将,解甲归田,隐居山下,由于他德高望重,当地百姓尊称张公,张公山因此得名。  清朝,张公山顶建有寺庙,每年还有一次初春庙会。该庙原名“寺山庙”,后改名“中岳庙”,又改为“观音庙”。由于庙的基础南高北洼,庙门朝北,当地百姓又称之为“倒座观音庙”。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蚌埠后,寺山庙遭到彻底毁坏。  1973年,蚌埠市政府决定利用张公山与化陂湖的自然风景和优美环境,将此山辟为公园,1975年建园工程全面开工。1983年7月1日,张公山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从1986年以来,张公山公园各项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日益完善。先后建成了湖滨餐厅、水榭长廊、园中园、望淮塔、儿童乐园、月季园、动物园等。  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级风景区称号。  2012年,经蚌埠市政府会议研究,对张公山景区进行提升改造。  主要景点  望淮塔  蚌埠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塔高35.33米,七层八角,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塔名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登塔可鸟瞰珠城全貌,观淮河两岸风景。  园中园  是我国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建筑群体。位于风景区东南部,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园内规划有序,布局合理,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融为一体。玉兰堂飞檐斗角,画窗雕门,楹联匾额悬挂其中,整个园区素雅幽静,古朴清新。以颂禹咏淮为主题思想的淮河碑林——园中园碑廊,引人注目。游人至此,无不心旷神怡。  水榭长廊  位于风景区东部,南与游船码头连接,北与湖滨餐厅相连,宛延起伏,曲径通幽,三座建筑有机连为一体,显得美观、协调、好似一条卧龙横贯南北。  半山茶社  半山茶社掩映在绿树环抱之中,造型新颖,构思巧妙,建筑主体气势宏伟,宽敞明亮,前有花径,后有竹林,登堂入楼,仰可观山景,俯可揽湖光,游客此处品茶,更增雅兴,令人陶醉。  南入口雕塑“珠蚌迎宾”  该设计借鉴了蚌埠“珍珠城”的美称。蚌壳为全钢结构,高19.8米。张开的蚌壳犹如热情的蚌埠人民张开双臂去迎接四方来客。中间的珍珠玉女为汉白玉加工而成,高5.8米,重约32吨,充满青春气息,该雕塑造型新颖、动态优美,珍珠女双手捧持珍珠,站在形似水浪的底盘上,突出了珍珠玉女的特征。展示了蚌埠市丰厚、美丽的历史文化,同时体现出现代蚌埠人奋进、和谐、创造、务实的城市精神。“珠蚌迎宾”雕塑边上是5个花鼓造型,上刻“张公山公园"LOG0,充分展现蚌埠独特的地方文化与现代、生态的开发理念的结合。  姊妹桥  2013年10月1日正式开放,“姊妹桥”是以水面栈道形式呈现景观效果,一条连接张公岛和张公山公园,另一条连着亲水广场、游船码头的两头,把两侧连成一个完整的人行系统,扩大了游人活动区域,提升了风景区品位和形象。  张公岛廉洁文化主题园  位于张公湖中心位置,占地138亩,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1年5月20日正式建成启用。张公岛功能定位以生态休闲和科普教育为主,设计要素以植物为主,适当点缀休闲及服务设施,是集花卉苗木生产、园林生态景观、旅游、休闲游乐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公共生态园。景区种植乌桕、香樟、银杏、桂花、栾树、水杉、月季、无患子、荷花、垂柳、碧桃等植物。2011年5月被市政府命名为张公岛廉洁文化主题园,以蚌埠城市精神“禹风厚德”为主导思想,在园中设置了大禹听五音治国、三过家门而不入、朱元璋造字倡廉、井水论、钟馗塑像等勤政廉洁景观,把廉洁文化融合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张公岛廉洁文化园荣获2012年度全省人居范例奖荣誉称号。  张公湖休闲绿地  张公湖周边休闲绿地于2008年7月开工,其定位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城市街头绿地游园,主要满足广大市民观赏游览的需要。休闲绿地根据地块的特殊位置来安排视线和角度,把富有人性化的广场、艺术雕塑、奇石等景观点缀在整个绿地里,力求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园内种植近60多种植物,注重高低、疏密搭配,采用乔木、灌木、球形植物、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  资源情况  张公山公园针对山林树木老化,树种单一的现状,先后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植树绿化和山林改造,建成了“春园”、紫薇林和棕榈林,共栽植红叶李、广玉兰、雪松、棕榈、紫薇、龙柏等乔、灌木68000余株,植草坪2200平方米。景区绿化覆盖率达92.05%,绿地率91.55%。  张公岛张公山园中园望淮塔水榭长廊

怀远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榴城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鲍集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龙亢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河溜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常坟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双桥集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魏庄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万福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唐集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古城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褚集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淝南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陈集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淝河乡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徐圩乡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兰桥乡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荆山镇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找郢乡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龙亢农场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经济开发区 怀远禾泉农庄 上口门闸水利风景区 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 涂山风景区 圣泉 怀远禹王宫 白乳泉 启母石 蚌埠荆涂山 双烈祠 卞和洞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 蚌埠花博园

怀远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