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烟墩山遗址 | 烟墩山遗址为马鞍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九华路中段的烟墩山遗址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已发掘出土石器、陶器、原始瓷器、玉器、青铜器等近400件,发掘出9座墓葬、7处建筑房基、8处灶址、30个灰坑以及大量的红烧土。烟墩山遗址是5300年前的人类居住遗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2003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局部抢救性发掘,共出土400多件玉器、青瓷器、陶器等重要文物和多处灶台及灰坑,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宗教中心和政治中心。该遗址紧邻马鞍山市政务中心、文化中心和烟墩山公园,视野开阔,是展示长江中下游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对研究该地区早期的文化谱系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烟墩山遗址紧临马鞍山市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是5300年前的商周人类居住地,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2003年,经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局部抢救性发掘,共出土400多件玉器、青瓷器、陶器等重要文物和多处灶台及灰坑,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宗教中心和政治中心。该遗址位于马鞍山市中心并已建成烟墩山公园,是展示长江中下游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对研究该地区早期的文化谱系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慈姥山 | 慈姥山相传为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即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昭明阁内原建有临江楼、显化阁等,清咸丰年间均遭兵毁,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昭明阁,为三层建筑。民国时期被毁坏。历代文人多有歌咏昭明阁的诗赋,其中清代孙佩琳《昭明阁》诗云:“慈姥矶头一棹停,昭明书阁掩松扃。萧梁一代才人尽,山色六朝江上青”。交 通 慈姥山位于市区北部。乘坐105路公交慈姥山庄下,步行过去。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花津社区 |
---- |
薛镇社区 |
---- |
丹阳社区 |
---- |
龙山村 |
---- |
百峰村 |
---- |
薛镇村 |
---- |
宝义村 |
---- |
八卦村 |
---- |
丹东村 |
---- |
山河村 |
---- |
润州村 |
---- |
近城村 |
---- |
董塘村 |
---- |
黄塘村 |
---- |
团结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