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铜陵市

铜陵市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铜陵凤凰山

铜陵凤凰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安徽铜陵凤凰山风景区位于铜陵的东南方向,是铜陵最具特色的景区。凤凰山景区是凤凰落脚的地方,是美好吉祥、圣洁高贵的宝地,有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铜陵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插半天,石边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踪万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组诗赞美过凤凰山。凤凰山景区1998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药用牡丹之乡”,是铜陵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丹的核心产地,也是全国闻名的中国南方牡丹观赏基地。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田园”称号,2015年8月凤凰山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5年长三角最佳慢生活乡村旅游度假区。  凤凰山在国家AAAA级风景区的基础上,通过品牌性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带动整个景区的全面开发,使其成为具有广域范围市场影响力的,集文化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浮山景区

浮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浮山俗称浮巢山,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境内,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在合肥黄山高速公路出口处,面积19.1平方公里。  浮山风景优美,三面环水的地理特点,构造了山浮水面水浮山的独特奇观。浮山在佛教禅宗史上地位显赫。在东南亚等华人圈中影响深远,浮山既是千年佛教圣地,又是我国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之一。浮山还是文化名山,历代骚人墨客留下近500块极其珍贵的摩崖石刻。  浮山南临白荡湖,西邻菜子湖,北靠长江,山水浑然一体,犹如一叶轻舟漂于水面,有海上蓬莱之美誉。山色苍秀,岩嶂壁立,关口险隘,河湖环绕,景色绝佳。  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之久的古火山,由富含钠、钾的火山岩组成。虽经大自然改造,仍保留其完整性与典型性。该火山岩盆地位于淮阳古陆、张八岭古陆及江南古陆之间的下扬子沿江火山岩带内。  在距今约1.4亿年至1亿年的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近4000万年中,曾几度喷发,中间还有一次岩浆入侵活动,形成了如今奇特的火山地貌。如此形成的岩石构成现在浮山主要景观-陡崖、叠嶂、岩洞、龟裂纹、柱状节理、喷气孔等。其地质构造全国罕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国内中生代粗面质火山岩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堪称一座天然火山地质公园。  浮山还是一座佛教名山。远在晋梁时代(266至557年)就建立了寺庙,时为浮山寺。后在陈隋年间,浮山即成为佛教天台宗智顗大量的道场。宁天禧年间,郑州名僧远禄来此住持,是为浮山第一代开山禅师,宋仁宗赐号园鉴大师,又赐寺名大华严寺,至此浮山进入佛教鼎盛时期。  浮山拥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历朝历代无数名流雅士、文人墨客如唐宋的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均来此游览。  

天井湖景区

天井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安徽省铜陵市的天井湖位于五松山脚下,湖面阔八十公顷,有山峦环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两条曲曲折折的长堤将湖分为东湖、南湖、北湖等三湖,所缺古湖,古人戏称移至杭州。此湖上有水源灌入,下与长江贯通,故水质清澈。南湖湖心有一岛,岛上有一口井,井水终年高于湖面两米多,湖水涨则井水涨,湖水落则井水落,为一奇观,人称可诠“井水不犯河水”之说。相传井水由天而来,供过往神仙小憩品茶之用,故名“天井”。后人于井上筑阁以护之,名为“通天阁”。  天井湖位于市区主干道长江西路北侧,以堤山自然分割为东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连,距铜官山约5公里。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园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于天井湖公园的一大奇观,因地下涌泉,终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  这里还有美丽动人的两种传说:一种是讲,相传很久以前,一位仙界窃贼到铜官山-镇山之宝,船行至天井湖,被守山老神发现,遂学鸡鸣,一时四野雄鸡纷纷引吭啼叫,贼神情急逃避,一篙撑穿湖底,成为天井。另一种说法是讲,东海龙王小女,一日偷偷出游,避开江海,取道天井,到湖面畅游,见一憨厚打鱼郎,顿起爱心,遂变成美丽的海螺,被打鱼郎网住后,打鱼郎不忍卖钱买米奉养瞎眼0,放养缸中,自此家0现奇事,缸里不缺米,灶间有柴烧,小伙子早出晚归,总是锅里有热饭,碗里有热菜。一日,打鱼郎临近中午突然归来,见一位年轻貌美女子操持家务,谜底从此揭开。正当一对有情人欢欢喜喜、恩恩爱爱之时,龙王派遣恶龙寻找小女,得见真情,遂用暴力胁迫其返回龙宫。龙女不从,拼力争斗,恶龙仗势行凶,想吸干湖水,旱死禾苗,擒住龙女。龙女遂变一巨大海螺,从天井倒吸海水,决心“不作仙界金玉叶,誓保人间活命泉”,于是力竭身亡,化作今市区松柏长青的螺丝山。  建园伊始,环绕涌泉建造成天井,垒石筑土,建成中洲岛(另建南岛作为配景)。后在中洲岛建通天阁,引井泉经龙嘴流落小池,再滴落湖中,以示水位落差。  公园面积1646亩,其中湖面1222亩,环湖有七座各具特色的山丘。公园自1972年开园以来,已先后建成儿童乐园、旱冰场、游船码头、天井茶室、溢沁园及长廊水榭、九曲桥、通天阁、山谷碑林、牡丹园等30多处游憩场所和风景点,加上灯饰工程和观湖、临湖两广场的装扮,可谓名山与胜水竞秀,新景与古迹争辉。具体可分为“五松胜游、夜吟闻杵、木鱼红鳞、三千画卷”等八大风景区。其中,“五松胜游”自公园大门至南湖九曲桥,陆地面积最大,五松山雄峙其间,为公园主景区。  唐代大诗人李白两次来游,流连忘返,感怀高吟,先后写下了“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等赞美铜陵的不朽诗篇11首。诗仙首次来游,便在五松山上筑室读书,寓居游憩,是为五松书堂。宋代大诗人苏轼、黄庭坚追寻诗仙足迹,游历五松,也在山上建亭游憩酬唱,是为苏黄吟诗亭。嗣后,名宦李纲、著名诗人王十朋、林楠以及元、明、清历代墨客名流,也纷纷慕名而来,拜谒太白祠堂,赋诗抒怀纪胜。五松书堂屡毁屡建,宋代改建,易名李太白祠堂;明代重修,改称太白书堂。由于天井湖公园诗情画意、令人心醉,已故著名书法家、原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恺帆曾泼墨挥毫:“绕堤杨柳万千株,山外有山湖外湖。到眼风光皆画卷,铜陵未必逊姑苏。”  

永泉旅游度假区

永泉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投资情况:铜陵永泉农庄是一家集餐饮、客房、会议、高尔夫、垂钓、网球、品茗和大型私家园林等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度假场所。农庄占地650亩,总投资逾8000万元。  2、地理位置:铜陵永泉农庄位于铜陵钟鸣叶山脚下,地处芜铜公路和铜南公路交汇处,距沿江高速公路下口500米。农庄距铜陵市区25公里,到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池州车程仅30-90分钟左右,是江、浙、沪客人入皖到达黄山、九华旅游景区的重要通道。农庄自然环境优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生态环境:永泉农庄依山傍水,毗邻叶山林场;500亩山林自然天成;70亩水面垂钓乐园;200亩原森林天然氧吧;农庄主体宾馆和30栋别墅融入生态、自然之中。建设中不仅没有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营造了大面积观赏性果木、园林。  4、建筑风格:农庄建筑(主体宾馆、别墅)外形为后现代风格,既继承了徽式建筑青砖、白墙、小瓦的素雅、细腻,又融入欧美乡村平屋檐、大烟囱的简洁、粗旷,设计独特。农庄室内装饰,采用投资者杨树根先生个人收藏的木雕(梁托、匾额、门窗格)、石雕、砖雕等,巧妙地运用在厅堂、走道、屋顶、墙壁等处。  

汉武文化生态园

汉武文化生态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枞阳汉武文化生态园景区位于长江北岸的枞阳县城,是皖江城市集群的核心区域,由旗山、莲花湖、黄镇图书馆、烈士陵园等景区景点组成,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旗山,又名幕旗山。南临长江,遥望九华,东接羹脍寨湖,北距浮山风景名胜区30公里。旗山扼长江险要,览江渚胜景,西周为宗子国所在地,战国时期即为长江水道著名关津、商贸重地。据史料载,秦始皇南巡曾游经此地观“籍柯”。汉武帝元封五年行南巡狩,亲射蛟江上,薄此而出,并作《盛唐枞阳之歌》,同年置枞阳县。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曾在旗山南麓筑城驻防,抵抗曹操80万大军下江南。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旗山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重要起渡点之一。  莲花湖,亦称莲花池。据《安庆府志》记载,莲花池是清代康熙年间侍郎、清代大散文家、桐城派三祖之一的方苞的祖业。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方苞家族“桂林方氏”在中国文化界迅速崛起,人才辈出,代表人物有方学渐、方以智、方苞、方东美等近百位文化名人,形成了中国最有特色的文化巨族,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  黄镇图书馆景点位于旗山主景区北侧,收集收藏陈列了枞阳历代名人资料。  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点坐落于幕旗山西麓,这里长眠着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  突出了枞阳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文化成就,一山一水刚柔相济,山的特色,水的亮点优势互补,形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城市风貌,勾勒打造出“山水印象,人文枞阳”的景区品牌。主要体现汉武文化及生态旅游元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着力打造自然风景、娱乐休闲、文化活动、休闲度假、红色旅游5大功能区,融休闲、娱乐、商业、游玩、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来源:市文旅委)

铜陵市博物馆

铜陵市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铜陵市博物馆位于主城区学院路477号,与市一中相邻,占地处6亩,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2007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教基地。同年6月被旅游部门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博物馆环境幽雅,交通便捷,文化氛围浓厚。  博物馆系地方性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主要内容为全面展示了铜陵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分《蜚廉折金》、《铜地初曦》、《矿冶遗韵》、《青铜遗珍》、《吴楚争雄》、《当代铜工艺》等6个部分。  陈列展览采用现代高科技展示方式,模拟采冶铸场景,史料详实,人物逼真。文物展示部分精选的260余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馆-铜器以及当代铜工艺品80余件,辅之以大量精美的图版资料,文化内涵丰富。展览总体构思以青铜文化为创意主轴,运用艺术、新颖先进的展示手段,再现古铜都铜陵三千多年的悠久灿烂的采冶铸历史和遗韵。  摄影:刘凯  

青山石屋寺

青山石屋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屋寺座落在枞阳镇郭桥村,相距县城10公里的青山北麓,因其有一椭圆形巨石,兀立而起,形如屋而得名。晋代清供禅师在此建庙。元代裴仙道在此炼丹,明正德年间,西蜀圆态和尚重修石屋寺,寺前建有香亭。“文革”期间,佛像被毁,殿宇改作青山林场职工宿舍,1984年该寺主持僧真达维修石屋寺,有殿宇二进,禅房6间,现释修德任该寺住持。  大青山位于枞阳县城东16公里处的枞阳镇郭桥村,一峰挺立,山色如黛,因名青山。它北接浮山,南望九华,山青水秀,如诗如画。这里芳草连绵,杂花满径,涧水潺潺,雾霭袅袅,金鸡洞、老虎洞,洞壑幽深,锣石、鼓石、鹰嘴石、狮子石,怪石百态。登峰远眺,南面滚滚长江一泻千里,北面白荡湖水碧波万顷,东、西有神灵赛湖和羹脍赛湖两旁依偎,正所谓“水如青罗带,山似碧玉簪”,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  全山著名景点有16处,即:石屋胜境、菩萨印掌、玉洞藏春、龙隐灵泉、乌鸦候客、白驴化米、相国诗篇、仙人棋局、石鼓轰雷、金鸡啼月、黑虎巡山、石柱仙题、狮子卧云、丹池日暖、白云送接、凤萋梧竹等,每每春夏之际,游人纷至沓来,醉游其间。不过,青山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还是它的“石屋胜境”。  主峰之阳,一块平坦的巨石仿佛从天而降,高数丈,广数十米,如巨掌前伸,为山下一根粗壮的天然石柱所承接。传说明朝时九华地藏王驾云朝拜OU山护国庵,因OU山经不住其重力所压,地藏王只得将另一只脚搭在大青山上,竟将这块巨石踩动,滚落而下,被下方的巨柱擎住,凑巧搭成了这间“石屋”。巨石上面还留下一只鞋印,约一尺半长,迹深逼真,此即青山十六景之一的“菩萨印掌”。入内观看,上平如屋顶,下阔如殿堂,面积约200平方米,里面冬暖夏凉,可坐可卧可游可居,真不愧是“玉洞藏春”!有意思的是,屋内石壁可敲击成韵,东侧作皮鼓之响,西侧发铜锣之音,音色竟各不相同。  东晋建元初,高僧青洪禅师云游至此,见石屋大喜,便以此为隐居之所,凿佛像于壁上,潜心研究佛理。后来他四处化缘,募得银两,在石屋外侧扩建佛殿,名之为“青山石屋寺”。明代正统初年,西蜀圆态和尚重建庙宇,香火日盛,遂有“青山小九华”的美称。其后兴衰轮替,延续至今,寺中佛像依然,梵音远扬。佛殿原有三重,重加修葺的两重是清代建筑,殿壁间遗存的6块碑刻记述了石屋寺的兴建始末及它走过的沧桑历程。  石屋寺历代住持皆深文博学,儒释道并兴。民国年间,僧释真达为石屋寺住持,他除悉心研究佛学外,还尚习中国传统武术及歧黄之术,慈悲为怀,武德高尚,并在革命战争年代与我党地方领导人结为至交,多次冒险接待和掩护革命者,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寺左厢房后有一眼“龙隐灵泉”,据说真达大师为了解决群众干旱季节吃水困难的问题,四处探寻泉源,终于在竹园脚下亲手掘得此泉。泉水常年汩汩不断,味极甘美,有诗赞道:“龙隐千古石不开,大师真达破尘埃。从兹佛地无干旱,一眼清泉立井台。”“龙隐灵泉”从此成为青山十六景中之一景。  古时青山还是道家-之地。相传元至正年间,有道人裴某号“仙人”,于石屋中-,有乌鸦为其清扫庭堂,白驴化米供其饮食,即所谓的“乌鸦候客”和“白驴化米”;石屋后树木阴翳,花香鸟语,其间有一“练丹井”,为裴仙人炼丹处所,后来据说他在青山之北的会宫岭得道升天去了。  明朝末年,桐城学者姚康伯在石屋旁办学收徒,大兴儒教。时为姚师得意门生的何如宠,亦建书房于石屋寺旁,后中万历进士,官至朝廷礼部尚书,位居武英殿大学士,他在青山留下的一首“坚云堕地阁山椒,仙隐禅栖万古遥。为向悬崖磨数字,与他后世认前朝”的摩崖诗刻,以“相国诗篇”而独成一景。此外,在石屋读书的著名人士中,还有左都御史左光斗、文学家钱澄之、诗人王灼等人;书法家方守敦、文学家殷希声等名人也为青山留下了他们的诗文题刻。  青山方圆内的住民因以何氏族人居多,故人们又称其为“何氏青山”。青山脚下的何氏祠堂初建于清代中叶,为典型的徽派风格,是迄今保存完好的乡村文物。氏族历史的渊源,形成了青山何氏崇文重教的习俗,勤奋严谨的学风一脉相系,数代相承。自何海渔以岁贡廷试第一,授山东栖霞知县,青山何氏初显;海渔公仲子何如申、幼子何如宠于万历年间同中进士,自此青山何氏蔚为名家望族,人才辈出。民国时期冯玉祥的秘书长何其巩,担任过北平市首任市长。皖中教育名士何子诚,早年深受教育家陶行之言行影响,潜心致力于农村教育,著述丰硕,桃李满园;其孙子何斯迈,作为安庆一中高二学生,荣获第33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赛金牌,是我国自1985年第一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活动以来取得的好成绩。  青山以它独有的水韵山魂,成为长江北岸的一处名胜佳境。它如一座温馨朴实的庭院,披着旭日晨风,敞开了大门,迎接四方宾朋的到来!

铜陵市科技馆

铜陵市科技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科普教育基地。  铜陵市科学技术馆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设施,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性科普教育重要阵地。是国家AA级旅游景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青年文明号单位。    铜陵市科技馆展教面积为2495.76平方米,一期工程于2004年12月20日建成开放。现有各类展品70件,主要展出内容包括:主楼一层为视觉、智 力、机械展厅。主要有“磁悬浮地球仪”、“模拟驾驶”、“欢乐坞”等展品。附楼一层为力学和声光展厅。主要有“自己拉自己”、“腾空而起”、“无皮鼓”等 展品。附楼二层为磁电、数学展厅。主要有“磁悬浮列车”、“混沌水车”、“滚出直线”等展品。    科技馆展品通过声、光、磁、电等产生的奇妙现象,向观众生动地展现了科学的奥秘,诠释和揭示了科学原理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启发观众, 开拓思维、增强创造力。参观者在直接参与操作展品的过程中,可以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并能亲身体验到科学技术带来的乐趣。    铜陵市科技馆始终坚持服务公众、服务科普的办馆宗旨,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山水铜都发挥积极的作用。  

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 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位于铜陵县新桥乡凤凰村,距市区30作公里。早先此处为一小山,山腰有一古洞。民间传说天上神牛私下凡间,因迷恋凤凰山风景而不思返。天帝屡屡唤之,神牛钻入此山中,化为金银铜。金牛洞由是得名。 自八十年代以来,当地群众在此露采铁矿,久而久之,山被挖平了,人们继续掘而采之,形成一个数十米深的露天采场,并在边坡上暴露出古代采矿井巷和采掘遗物。从清理出的古代采矿井巷结构和采掘工具、陶制生活用具来判断,金牛洞遗址的年代始于春秋。 1992年铜陵市政府下令停止这里的铁矿挖采,并对金牛洞进行了抢救性的修复,用92根水泥柱将整个遗址环而护之。成为我国继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后的第二个正式对外开放的古铜遗址。 金牛洞古采铜遗址遗存丰富,场面壮观,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推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岩

  白云崖在距浮山十公里的七家山中,枞阳县白梅乡境内,与浮渡山隔水相望。该山奇峻,有“小黄山”、“亚浮山”之称。据《传灯录》载:宋高僧守端住山白云寺,以白云山西岩为内院,为白云寺所有,故以“白云”名之。  白云崖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云岩寺尚存。  天隐岩,俗名燕子岩,在山巅石丛之中,又名一线天,抬头可见日月天光。  蛾眉岩,在青障峰之半,壁削万仞,深广半里,中横一坼。明末吴差强疏凿,工部主事吴道新隐居于此,两石仁交复前后,云气出没其间,阮自华题刻“函云洞”,赵凡夫题曰“函云关”。函云之左有长廊石壁数十丈,谓之“撒手廊”,险峻之处有石台,黄道周曾登其上,为吴道新题“一叶翔真羽”五字,吴道新有文记其事。函云后有月龛、鹤仙等古迹,还有吕纯阳(洞宾)拔剑窦、钓台石、四顾洞、青藤洞等。函云之顶有抱龙洞。  雪浪岩,又名廊岩,与浮山雪浪岩相似。墓岩在雪浪岩之左。  楼子岩,在雪浪岩左的西岩顶上。  东岩,在山前之半山,大如浮山金谷,宋高僧白云演禅师曾建庵于此,元西藏和尚了悟曾住持其间。明万历年间为雷火所毁。  白云岩,在东岩之西,故又名西岩,其穴间大小超过浮山会圣岩。它为白云岩洞之首,岩前有木楼,楼后为大士阁,宋高僧义青禅师住持浮山大华严寺时,以此岩为方丈室,今岩巅有宋刻,曰“青华严方丈”。宋白云端、白云演二禅师(师徒),元了悟禅师,都曾住持该寺,禅扬佛法,其佛教源流归属浮山。传说宋元丰中,有青鸟数千,衔泥塑筑观音像一尊于其洞中,像成以后,留一雌鸟,在龛后筑巢,每春则一雄鸟从浮山飞来,育二小鸟而去。“白云青鸟”为老桐城八景之一。刘大櫆在《浮山记》中记道:“山中有青鸟,其声百啭,独时时往来于白云、金谷之间,他山未之见也。”今浮山、白云千百年来青鸟依然如故,堪称一奇。白云岩内还有一神泉,出自洞壁隙缝间,其水如丝,涓涓细流,四时不竭,清洌异常,每日可供百人饮用,其名为“一滴泉”。此外,岩内还有一奇,细观洞壁石纹,西部如龙鳞片片,东部则似虎毛斑斑,真是龙盘虎踞之地。  七家山奇峰林立,怪石罗列。著名的双尖峰,如镂管写天;铁障峰,高耸色紫;铁船峰,酷肖舟艇;绛霄峰,似排牙列戟;老人峰,如着古衣冠的道者策杖而行;火焰峰,似火炬燃空;还有金轮峰、佛髻峰、天鹅峰、宝鼎峰、抱龙峰等,各具神韵。怪石有钓石(又称姜太公钓鱼台)、兔石、驼石、偶来石、孤坐石、白虎石、神鼠过天桥、金龟攀壁等。  白云崖范围十多公里,其中主景区2.2平方公里已规划浮山风景名胜区内,为一级保护区,并安排一日游。  白云青鸟  白云崖位于我县白梅乡境内,距县城40余公里,历史上曾为白云演禅师道场而得名。宋建为寺庙,寺内可容千人,故又名白云寺。南朝以来就成为佛教胜地。山中奇岩怪石,举目皆是,山上奇峰,无不引人入胜。更有羽毛华丽叫声动听的“白云青鸟”,为古桐城八景之一。  来白云岩的游客,大多是因“白云青鸟”景观慕名而来。青鸟,是一种浑身青碧的鸟。白云青鸟是旧桐城八景之一,桐城文派三祖之一的刘大櫆在《浮山记》中这样写道:“山中有青鸟,其声百啭,独时时往来于白云、金谷之间,他山未之见也”。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民间将她作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据说,看见青鸟的人就能遇上好运。旧时,大量青鸟它筑巢于白云岩穴内,它们生活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每天沐浴而歌,伴云而飞。可是,青鸟来去无踪,一般人难见其真容,有道是“白云好寻,青鸟难觅”,它常常在我们的寻寻觅觅中,像消逝在林间的风一样,不见了影踪。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青鸟,它是否在我们的期盼中带来一场美好的相遇?  七家山  七家山,又名白云崖,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城东北46公里的白梅乡境内,西距浮山风景名胜区10公里。全山周长15公里,有8岩、3洞、11峰、8怪石、2泉、2池等著名景观,堪与浮山相媲美,素有“小黄山”、“亚浮山”之称。七家山西北部山腹中,有一石屏方整、深邃奇峻的山岩,原名“西岩”。据《传灯录》载,宋高僧守端住山白云寺,以七家山西岩为内院,为白云寺所有,故以“白云”名之。白云岩,为七家山岩洞之首,高33.3米,宽50米,深16.3米。细观岩内石纹,西部如片片龙鳞,东部则似虎毛斑斑,奇趣盎然。洞壁隙缝间,涌出一泉,泉眼细小,流水如丝,涓涓不断,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清冽异常,每日流量可供百人饮用,泉源处石壁上阴刻“一滴泉”3个篆体大字。岩前曾有木楼,楼后为大士阁,宋高僧义青禅师住持浮山大华严寺时,以此岩为方丈室,岩巅题刻“青华严方丈”5字,至今仍清晰可见。明邑绅吴道新曾兴建殿宇,名为“白云草堂”。现存寺庙建于清同治年间,前后2进,砖木结构,共有房屋10余间。1963年枞阳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南北100米、东西100米,为其保护范围。白云岩有稀世难见的一绝——青鸟。青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传信的使者,在外国被看着幸福理想的象征。生活在白云岩的青鸟为黛黑色,形似八哥,但尾长。它筑巢于岩穴内,每日清晨用泉水沐浴,傍晚在山泉傍梳洗,午夜吟唱,声音动听、清脆悦耳。青鸟频来,为白云岩增添了不少动人的情趣。“白云青鸟”曾被誉为古桐城八景之一。清刘大在《浮山记》中写道:“山中有青鸟,其声百啭,独时时往来于白云、金谷之间,他山未之见也。”  七家山,海拔390米,山高峰险,崖壑幽绝,奇景壮观,曾吸引墨客骚人来此揽胜抒怀,崖壁间现存石刻21处,其中宋刻4处,主要是历代游人赞咏山之风景的题诗、题词和题名文字,字体或楷书,或篆书,行、草、隶书兼有之,均笔力遒劲,神彩潇洒,实为难得的书法艺术遗产。山上岩峰罗列,风貌各异:双尖峰,如镂管写天;铁船峰,似舟艇启航;老人峰,如着衣冠的道者策杖而行;火焰峰,似火炬燃空;还有金轮峰、佛髻峰、天鹅峰、宝鼎峰等,神韵别具。山中奇岩怪石,举目即是,俯首可见:抱龙洞,又名青华岩,洞高四丈,宽十余丈,深达八丈,可游可居,以穹顶中缝为界,左右岩石一边赭,一边黄,一边纹理竖直,一边纹理斜平,用物敲击,一边激越,一边深沉;蛾眉岩旁函云洞,洞体不大,神奇的是,山上云雾,常起升于洞口,洞内有雾,山上有云,洞内雾消,山上云散,阮自华题刻“函云洞”,赵凡夫题曰“函云关。”函云洞左侧有长廊石壁数十丈,谓之“撒手廊”。险峻之处有石台,明书画家黄道周曾登其上,为吴道新题“一叶翔真羽”5字。函云洞后还有月龛、鹤仙、吕洞宾拔剑窦、钧鱼台、青藤洞等胜迹。安石台旁的母岩内,五小岩会聚,形态各异,形成了一岩集数岩,一洞套数洞的奇观特境。铁障峰与铁船峰间有深池,人称芥拗池,现已建成七家山水库,高峡出平湖,盈盈绿水,将山峰、灵岩映衬得分外秀美。岩壁间石刻数桢,峰峦上奇木千株,山谷间畲田一片,组成了翠碧香浓的人间幽境。明学者方学惭遍览山中胜景后,欣然写下了优美的诗篇:  石径斜穿绿,岩花半入云;望中孤鸟没,天末楚江分。  醉倚层楼月,暗来万壑曛;冁然成一啸,谁许达人闻。  白云岩寺  白云岩寺位于安徽省枞阳县七家山中,历史悠久。宋治平元年(1064年),高僧义青禅师为浮山大华严寺住持,以白云岩为方丈室,并在岩顶题“青华严方丈”,今五字依然清淅可见。后白云端、白云二禅师,元了悟禅师都曾住持该寺,弘扬佛法。文革时,寺庙毁损严重,改革后有九华山僧人住持,重修寺庙,周边游客、香客日渐增多,每月初一、十五更是佛事兴隆,但仍以正月初一、初七、十五为盛,游人香客漫山遍野,游岩已成为民间的庆贺春节的传统节目。  吴道新  吴道新,明代末官吏,诗人。吴一介孙,安徽桐城人(今枞阳钱桥乡人)。字汤日,号无斋。天启七年举人,官至工部主事。明朝灭亡后,隐居白云岩,人称无斋先生。主要著作有:《潜德居诗集》五十卷;《龙眠风雅》一卷(录诗七十五首);《桐旧集》一卷(录诗十七首);《潜德居文集》十卷;《浮山志》十卷。  白云岩记事:函云之左有长廊石壁数十丈,谓之“撒手廊”,险峻之处有石台,黄道周曾登其上,为吴道新题“一叶翔真羽”五字,吴道新有文记其事。  

铜陵螺丝山青年公园

铜陵螺丝山青年公园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螺丝山景区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且已列入铜都森林公园规划。 开发建设螺丝山景区,既能满足市民生活娱乐的要求,又能体现城市特色,同时也为创建省和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做出贡献。螺丝山景区开发建设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可以美化铜陵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铜陵白暨豚养护场

铜陵白暨豚养护场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铜陵白鳍豚养护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鳍豚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它位于安徽铜陵市大通镇和悦洲与铁板洲之间的夹江上。夹江长1620米,宽220米,洲上杨柳依依,云淡风高;江上水鸟逐波戏浪,江岸树影婆娑起舞,水色秀丽,风景宜人,是养殖白鳍豚的理想水域。  铜陵白暨豚养护场始建于1985年9月,占地面积409亩,保护区自枞阳县三江口至繁昌县荻港镇,全长110公里江域。该保护区主要保护长江流域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如白暨豚、中华鲟、江豚、胭脂鱼等。  2003年6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该保护区为国家环境保护长江重点永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保护水域涵盖八百里皖江。   她还是安徽大学生命科学教学研究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AA级旅游区。由于其科技含量高,知识与趣味性强,特别是“水簇馆”生动有趣,“标本馆”种类繁多,“白暨豚”驰名中外,“江豚”憨态可鞠,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安徽铜陵市  大通镇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位于铜陵市西南,地处长江下游南岸,西北与枞阳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与贵池、青阳交界,距“世界公园”黄山仅有180公里,与中国四大佛山之一九华山相隔90公里,铜青公路、铜贵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是进出皖南旅游区的枢纽和重要通道,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的北大门,是九华山头天门的所在地。 …… 详细++

铜陵长江大桥公园

铜陵长江大桥公园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铜陵市羊山矶下游600米处,是徐州至屯溪南北贯通线跨长江天堑的特大桥梁。大桥全长2592米,其中主桥长1152米,引桥长1440米,桥面宽23米,作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其综合性能属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大桥桥身轻盈美观,体现了当代桥梁建设的美学思想。 一桥飞架,全盘皆活,铜陵大桥的建成对于贯通淮北、江淮和皖南之间的交通联系,缓解大江南北交通运输紧张状况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加速了铜陵市的经济发展,从而奠定了铜陵市作为安徽腹地一个中心城市的基础。 此外,其桥南公园建成了“凤凰涅粲”、“锚钻”、“功德碑亭”等许多小品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东湖休闲娱乐中心

东湖休闲娱乐中心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铜陵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腹地,北倚长江,南连黄山、九华山,东接芜湖,西接古城安庆,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铜陵市东湖休闲娱乐中心地处铜陵市沿江快车公路北侧,离市区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东湖休闲娱乐中心由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投资。  该“中心”整个区域占地120.8公顷,其中休闲娱乐为23.4公顷,花卉苗圃9.9公顷,养殖基地为43.5公顷,“新、特”产品种植面积为25.1公顷。对外营业的项目已有卡丁车娱乐场、跑马场、野外射箭场、碰碰船、水上餐厅、网球场、垂钓中心和拥有30间客房的“东湖宾馆”。尚有高尔夫球馆、健身娱乐中心、入口喷水塔,游泳池等已完成主体工程,待完善竣工。  中心分为东区和北区,东区是水产养殖和“新、特”农产品种植基地,生产的产品有圣女红樱果、茶树菇、优质莲藕,水产品养殖年总产量可达12万公斤,养殖品种除四大家鱼外,还有大型热带鱼类淡水白鲳、罗非鱼等;北区主要是绿化苗圃和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休闲娱乐项目区。 铜陵东湖休闲娱乐中心

浮山国家地质公园

浮山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浮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境内,距枞阳县城36公里,距桐城40公里,其水路可直达长江,总面积76.69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属于火山地貌类型。  公园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古火山喷发中心区,古火山形态保存良好,环形山脉、环状断裂、放射状断裂、塌陷火山洼地和复合穹丘等火山构造诸要素均清晰可见。浮山奇特的火山地貌景观,处于浮山破火山机构之中。尤其浮山破火山,其火山地貌保存完整,形态典型,平面近似圆形,直径约4平方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地面形态为一边缘高、中间低的盆形凹地,属典型的塌陷火山洼地,岩相种类配套齐全,构造形迹清晰可见。有复合穹丘、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浮石)及熔岩流、环状及放射状断裂、龟裂纹等。在浮山莲花峰至云梯峰一带,在由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结凝灰岩层面上,常见到大片出露的不规则多边形龟裂纹构造,显示了层状火山岩层面冷却收缩的特有遗迹,裂纹垂直岩层面规则下延,形成柱状节理,沿此组节理风化淋滤便形成了“百佛朝如来”等陡峻峰林景观。在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结凝灰岩中,均发现有垂直层面连续分布的气孔构造。这种气孔构造是含挥发分的炽热火山碎屑岩灰流在定位后固结过程中,挥发份不断逸出所形成的。浮山景区的“海岛雪浪”景点,为较典型的火山灰流自然剖面,每个灰流代表一次火山喷发。  浮山为白垩纪(距今约1.35亿至6500万年)火山喷发形成的破火山,现在的形态是其原始火山锥解体塌陷的结果。火山岩的特征及其韵律层序反映了浮山期火山活动的特征和火山机构的形成过程。浮山火山岩韵律层序完整,地质现象典型,是国内中生代粗面质火山岩区最具代表性的岩田,在国外已知中生代火山岩地区亦不多见。浮山火山岩已被中国地层典确定为“浮山旋回”火山岩的典型代表,在地质学中具有立典的意义。  总之,浮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奇峰怪石,各具风姿。更兼碧水迂回,沟谷纵横,美景天成,令人叹为观止。另外,浮山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迹。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境内  乘车路线:安庆市长途汽车站乘坐大巴至枞阳县下车即可   

铜文化广场

    铜文化广场以“铜文化”为核心,“山林文化”与“水文化”为基调,是充分表达铜陵城市形象、具有鲜明铜文化特色的生态型广场。铜文化园分为中部市政-区、南部文化娱乐活动区、北部休闲区和西部滨湖绿化休闲带等四个功能区。其景点由主景、次景、辅景组成。    位于市行政中心正前方的铜文化广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铜文化园面积大,为增强广场的围合感,设计人员保留了北部与东南角丘陵岗地,并在各功能区之间移植了高大乔木,使之起围合作用,给人一种密林寻幽的感觉。同时在亮化上,综合采用庭院灯、草坪灯、泛光灯、礼光灯等多种新型灯具组合,以主体景观为核心,形成-广场明亮、文化活动广场热烈、山林广场清雅、水森林和水广场神秘朦胧,各具特色的夜景效果,使得整个铜文化园夜景丰富多彩、变化万端,与天井湖夜景交相辉映。     市政-广场圆心处设置巨型铜雕“青铜之魂”,是广场的主体景观。“青铜之魂”以抽象、富有动感的造型充分表现了“铜都精神”。环绕铜雕置一圈旱喷泉。沿主轴线设置了主席台,广场突出了“铜文化”的特色,广场铺地与小品设施多采用铜纹饰图案,主席台两侧设置了铜雕。    在南部文化活动广场中心处设置造型活泼的圆形建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附设茶室,是铜文化园的次景。水广场平面状如白暨豚,池底水可调节,夏季调至高水位,便于儿童嬉戏;冬季调至低水位,露出第一台鹅卵石池底,可作健身道。水体中设置音乐激光喷泉。水森林由多台水池组成,设置造型各异的喷泉和跌泉。水广场和水森林突出表达了“水文化”的特色。广场中央分列八根石柱象征铜陵“八宝俱全”。本区建筑与小品设施多采用钢、玻璃等现代材料,极富时代气息。    北部山林广场由壁画墙、小型展馆、“高山流水”景点等构成。小型展馆可举行铜陵历史、文化、科普展,屋顶为张拉膜,色彩鲜艳,造型新颖别致,装饰感强,为广场另一次景。    铜文化园沿滨湖路西侧设置了绿化休憩带,在主轴线端部的天井湖边设置了亲水平台,天井湖内设置了百米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是游览湖光山色的理想去处。   

铜陵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铜官区 天井湖景区 永泉旅游度假区 铜陵市博物馆 铜陵市科技馆 铜文化广场 义安园 铜陵新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 乌木山广场 铜陵市新四军抗战史迹陈列馆 农林村 相思树 东湖休闲中心 东湖湿地公园 螺蛳山景区 汉武文化生态园 浮山景区
义安区 铜陵凤凰山 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铜陵螺丝山青年公园 铜陵长江大桥公园 东湖休闲娱乐中心 周氏古民居 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陈列馆 铜陵滴水崖 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 铜陵大通 万松禅寺 铜陵市博物馆 汉武文化生态园 永泉旅游度假区 天井湖景区 浮山景区
郊区 大通古镇 铜陵白暨豚养护场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 和悦老街 铜陵大士阁 皖陵珍稀动物养殖场 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白鳍豚养护场 澜溪老街 大通钟楼 慈堂湖 澜溪山庄 铜陵凤凰山 天井湖景区 浮山景区 铜陵市博物馆
枞阳县 汉武文化生态园 浮山景区 青山石屋寺 白云岩 浮山国家地质公园 渡江指挥部旧址 射蛟台 望龙庵 枞阳大山生态旅游区 大山村生态游 天峰寺 莲花禅寺 浮山摩崖石刻 白荡湖景区 铜陵凤凰山 铜陵市博物馆

铜陵市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