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滁州市 >> 来安县

来安县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来安县谷歌卫星地图)


来安县简介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LAIAN CHUZHOU ANHUI)
  【拼音】lái ān
  【别称】建阳、永阳
  【建置】南唐升元二年(938年)
  【面积】1481平方公里
  【人口】49万人
  【牌照】皖M·2
  【邮政编码】239200 
  【电话区号】0550
  【县政府驻地】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塔山中路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宁庐方言)
  【母亲河】来安河(清流河支流)
  【名片】2007年安徽省动态十佳县、南京都市圈伙伴城市、皖江城市群伙伴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
  一 地理概况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环邻安徽省天长市,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明光市和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南京市六合区,浦口区。县城(新安镇)距离南京市区60公里、京沪铁路滁州站18公里、南京碌口国际机场80公里、沪宁洛高速公路来安出入口5公里,104国道从南京长江大桥自东向西贯穿全境。县辖乡镇汊河镇地处苏皖交界,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隔河相邻。来安县是南京“1小时都市圈”的核心层,是江北的重要门户、安徽的东大门。
  二 行政区划
  来安县共辖8个镇、4个乡。县城驻新安镇。
  新安镇、半塔镇、水口镇、汊河镇、大英镇、雷官镇、施官镇、舜山镇、三城乡、独山乡、杨郢乡、张山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9万人 1481平方公里 341122 239000 0550 查看 来安县谷歌卫星地图

来安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新安镇 约6.9万人 68平方公里 永阳社区 高郢社区 青龙社区 新河社区 西门社区 东门社区 北门社区 建阳社区 永兴村 七里村 平洋村 黄坝村 红桥村 十里村 双塘村 岱山村 姜湖村 孙桥村 查看 新安镇谷歌卫星地图
半塔镇 约5.2万人 160平方公里 康宁社区 奇辉社区 松郢村 北涧村 大刘郢村 鱼塘村 兴隆村 高山村 白云村 王集村 红旗村 何郢村 罗庄村 半塔村 宝塔村 小山村 马厂村 丁城村 黄郢村 龙湖村 大余郢村 邢港村 马头村 查看 半塔镇谷歌卫星地图
水口镇 约3.6万人 123.5平方公里 清水村 甲埂村 河西村 武集村 东岳村 拥巷村 新河村 水西村 水东村 渡口村 枣林村 上蔡村 西王村 油坊村 高隍村 查看 水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汊河镇 约2.85万人 74.4平方公里 程集村 储茂村 陈塘村 大雅村 相官村 王来村 董青村 黄牌村 延塘村 汊河村 张堡村 文山村 唐桥村 江清圩村 查看 汊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大英镇 约1.6万人 46.7平方公里 五岔村 广佛村 广洋村 大英村 大黄村 查看 大英镇谷歌卫星地图
雷官镇 约3.08万人 93平方公里 姜渡村 桥湾村 杨渡村 埝塘村 陈官村 烟陈村 雷官村 五里村 黄桥村 查看 雷官镇谷歌卫星地图
施官镇 约2.8万人 94平方公里 贾龙民族村 大塘村 彭岗村 桥西村 顿邱村 西武村 南沛村 龙山村 中所村 张储村 桃庄村 街镇村 仙山村 施官村 查看 施官镇谷歌卫星地图
舜山镇 约3.53万人 141.7平方公里 林桥村 三湾村 六郎村 大安村 舜山村 复兴村 练山村 石固村 炮咀村 和平村 查看 舜山镇谷歌卫星地图
三城乡 约2.1万人 67.1平方公里 天涧村 冯巷村 伏湾村 三成村 涧里村 固镇村 沈圩村 河口村 广大村 查看 三城乡谷歌卫星地图
独山乡 约2.2万人 72.4平方公里 曲涧村 史郢村 青龙村 独山村 王巷村 白露村 裴集村 查看 独山乡谷歌卫星地图
张山乡 0 98.4平方公里 桃花村 苟滩村 长山村 罗顶村 仰山村 庞河村 倒桥村 郭郢村 张山村 查看 张山乡谷歌卫星地图
杨郢乡 约1.9万人 97平方公里 高郢村 宝山村 红星村 余庄村 静波村 陡山村 志凡村 查看 杨郢乡谷歌卫星地图

来安县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琅琊区

  琅琊区总面积126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39000。代码:341102。区号:0550。拼音:Langya Qu。      行政区划      琅琊区辖8个街道:琅琊街道、东门街道、西门街道、南门街道、北门街道、清流街道、扬子街道、凤凰街道。其中,凤凰街道委托滁州市开发区管理。   历史沿革      2000年,琅琊区辖8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46424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琅琊街道 51512 东门街道 15413 西门街道 14353 南门街道 23416 北门街道 15965 清流街道 80801 扬子街道 32982 风凰街道 11982   2004年底,琅琊区辖8个街道。      

南谯区

     南谯区总面积1273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39000。代码:341103。区号:0550。拼音:Nanqiao Qu。      行政区划      南谯区辖2个街道、8个镇:南谯街道、大王街道、乌衣镇、沙河镇、章广镇、黄泥岗镇、珠龙镇、大柳镇、腰铺镇、施集镇。   历史沿革      1996年,南谯区辖1个街道、6个镇、10个乡:南谯街道、乌衣镇、沙河镇、章广镇、珠龙镇、大柳镇、黄泥岗镇、黄圩乡、汪郢乡、腰铺乡、花山乡、大王乡、城郊乡、施集乡、皇甫乡、常山乡、三官集乡。   1997年,撤销大王乡,设立大王镇,镇人民政府驻大王街;撤销腰铺乡,设立腰铺镇,镇人民政府驻腰铺街。      2000年,南谯区辖1个街道、8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47311人,其中:南谯街道 13400人、乌衣镇 25737人、沙河镇 23122人、章广镇 14409人、黄泥岗镇 13938人、珠龙镇 17518人、大柳镇 11963人、腰铺镇 11693人、大王镇 13020人、黄圩乡 8993人、汪郢乡 8894人、花山乡 9842人、城郊乡 15857人、施集乡 11320人、三官集乡 10900人、常山乡 7390人、皇甫乡 4682人、李集未批乡 6682人、张浦郢未批乡 4102人、担子未批乡 13849人。   2004年底,南谯区辖1个街道、8个镇、8个乡:南谯街道、乌衣镇、沙河镇、章广镇、黄泥岗镇、珠龙镇、大柳镇、腰铺镇、大王镇、黄圩乡、汪郢乡、花山乡、城郊乡、施集乡、三官集乡、常山乡、皇甫乡。   2007年5月31日,南谯区完成镇村两级区划调整工作。经过调整,全区18个乡镇、街道、管理区调整为8个镇、2个街道;152个村减少到74个;乡镇平均规模由1.5万人扩大到2.7万人,村级平均规模由1776人扩大到3649人。其中:撤销大王镇,设立大王街道;撤销施集乡,设立施集镇;撤销城郊乡,并入南谯街道;撤销黄圩乡、汪郢乡,并入乌衣镇;撤销三官集乡,并入沙河镇;撤销皇甫乡、常山乡,并入章广镇;撤销花山乡,并入施集镇。      

来安县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LAIAN CHUZHOU ANHUI)   【拼音】lái ān   【别称】建阳、永阳   【建置】南唐升元二年(938年)   【面积】1481平方公里   【人口】49万人   【牌照】皖M·2   【邮政编码】239200    【电话区号】0550   【县政府驻地】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塔山中路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宁庐方言)   【母亲河】来安河(清流河支流)   【名片】2007年安徽省动态十佳县、南京都市圈伙伴城市、皖江城市群伙伴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   一 地理概况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环邻安徽省天长市,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明光市和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南京市六合区,浦口区。县城(新安镇)距离南京市区60公里、京沪铁路滁州站18公里、南京碌口国际机场80公里、沪宁洛高速公路来安出入口5公里,104国道从南京长江大桥自东向西贯穿全境。县辖乡镇汊河镇地处苏皖交界,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隔河相邻。来安县是南京“1小时都市圈”的核心层,是江北的重要门户、安徽的东大门。   二 行政区划   来安县共辖8个镇、4个乡。县城驻新安镇。   新安镇、半塔镇、水口镇、汊河镇、大英镇、雷官镇、施官镇、舜山镇、三城乡、独山乡、杨郢乡、张山乡  

全椒县

  襄河畔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QUANJIAO CHUZHOU ANHUI)   【拼音】quán jiāo   【别称】椒陵   【建置】西汉初年   【面积】1572平方公里   【人口】45万人   【牌照】皖M·3   【邮政编码】239500   【电话区号】0550   【县政府驻地】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儒林街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宁庐方言)   【母亲河】襄河 滁河   【名片】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建设县、吴敬梓故里、2007浙商最佳投资服务县、2008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县级)、南京都市圈伙伴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滁州的母县、皖江城市群伙伴城市   一 地名由来   全椒县初建于西汉,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内)建立古椒国。春秋时为楚椒邑,后为全氏居住,汉在故椒邑置县设治,故名“全椒县”。   二 地理概况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东依南京48公里,距上海360公里,北邻滁州18公里,西接合肥98公里,南距马鞍山70公里。是滁州历史最为悠久的县,也是滁州最南部的县,有“滁州的南大门”之称。境内沪陕高速(合宁高速)公路和宁西铁路(合宁铁路)贯穿全境。   三 气候环境   全椒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春季温和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天天高气爽,冬天寒冷干燥,常年   滁州全椒风向多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5.40°C,年平均降水量840~980mm,全年无霜期大于210天。   总蓄水量:3.3亿方,水库87座,可养水面1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8万亩。地质构造处于滁河断褶带。土壤有85个土种,水稻土70万亩,占52%。   土壤养分:缺磷,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偏上,PH值为中性。矿产有金、银、铜、铁、重晶石、大理石、绢云母、石灰岩等。   自然概貌:地形为岗冲起伏的丘陵,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地面标高在14.5~33.5m之间,高于最高洪水水位14.5m,区内平均地载力大于18T/m2。   四 行政区划   全椒县共辖10个镇,县城驻襄河镇。   襄河镇、古河镇、大墅镇、二郎口镇、武岗镇、马厂镇、石沛镇、西王镇、六镇镇、十字镇。   五 经济资源   1、产业基础厚实。机械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产业态势已基本形成,拥有机械制造业熟练工人近4万人;服装、玩具业是传统产业,乡乡有厂,户户适应,有熟练工人3万多人。   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吴敬梓纪念馆、岱山湖旅游度假区、碧云湖、三塔寺、龙山寺、大王庙等景点。距国家AAA-风景区琅琊山风景区仅20公里。   3、农业资源丰富。全椒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绿化先进县、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和棉花大县,全国十大绿色农业示范县试点县之一,还是南京无公害农产品配送基地。已创出“高龙”牌大米、“同兴”牌面粉、“小康”牌系列烹调油、“百年”辣酱等12个国家绿色食品品牌和“襄水”鳜鱼等四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还有流传很久的管坝牛肉和马厂酥火牌。  

定远县

   —安徽省定远县—   英文:Dingyuan   建置:梁 普通五年(公元524年)   面积:2998平方公里   人口:93.8万人   牌照:皖M·5   邮政编码:233200   电话区号:0550   县政府驻地:安徽省定远县政府新区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中原官话(信蚌片)   母亲河:池河   名片:全国商品粮油大县、全国生猪生产大县、全国岩盐资源大县、全国石膏资源大县,亚洲最大的盐化工基地 安徽省畜牧业十强县      定远名人   东吴名将:鲁肃   南宋名相:董槐   抗倭英雄:戚继光   《水浒传》地魁星神行军机:朱武   元末起义军红巾军首领:郭 子 兴   明初重要将领:沐英   明初大将:蓝玉   明初大将:冯胜   明初丞相:胡惟庸   明朝六公之首:李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李克强   原-外事办公室主任,国防军事观察家和评论家,少将:张邦栋   陆军某集团军军长:姚保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夏长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永顺   中科院院士:穆穆   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的教练:李庆龙   历史文化   秦汉时境内曾置阴陵、东城二县和曲阳候国,南北朝梁武帝普通五年(公元524年),置定远县。千百年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叱咤风云人物。如:“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的东吴名将鲁肃;明大义,敢直言,察民情,有口皆碑的南宋名相董槐等。定远县文墨也曾一度佳誉天下,素有“寿(县)字,怀(远)画,定(远)文章”之美誉。东吴名将鲁肃、南宋名相董槐、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均出于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炳辉、张云逸、谭震林、徐海东等,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地理概况   定远县地处安徽省东部,是皖东地区人口最多和面积最大的县。定远东接滁州,西邻淮南,南依合肥,北连蚌埠。近入南京、合肥都市圈,远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与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资源、成本和市场优势,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淮南铁路贯穿境内,京沪铁路紧邻而过,新建的合徐高速公路横跨境内。建设中的-铁路在定远穿行,并有设站。县城所在地定城距合肥和南京两机场仅不足两小时路程。 淮南铁路、合蚌公路、合徐高速公路及其淮南连接线穿境而过,距南京、合肥等周边大中城市仅1小时左右车程,到上海6小时车程。  

凤阳县

   凤阳—安徽省凤阳县—   英文:Fengyang   建置: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   面积:1949.5平方公里   人口:73万人   牌照: 皖M·6   邮政编码:233100   电话区号:0550   县政府驻地:安徽省凤阳县府东街   方言:中原官话(信蚌片)   母亲河:淮河   地理概况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凤阳处于淮河中游南岸,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蚌埠市接壤。   行政区划   凤阳县管辖15个镇,1个乡:   门台镇、府城镇、临淮关镇、武店镇、西泉镇、刘府镇、大庙镇、殷涧镇、总铺镇、红心镇、板桥镇、大溪河镇、小溪河镇、官塘镇、枣巷镇   黄湾乡  

天长市

  “市名”天长   “英文”Tianchang   “建置”唐天宝七年(748年)置天长县   “设立”1993年9月18日   “面积”1770平方公里   “人口”62万人   “邮政编码”239300   “区号”0550   “牌照”皖M·4   “市政府驻地”安徽省天长市建设西路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淮扬方言)   “母亲河”白塔河   “城市标志”天长是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中部地区的跳板,为南京都市圈协作城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圈之中,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配套加工业生产基地。   “城市名片”天长是中国孝子之乡、中国仪表电缆生产基地、中国电子元件生产基地、中国玩具生产基地、石油产区、中国商品粮基地、中国百合之乡……外贸进出口连续6年保持安徽省县级第一;综合实力连续10年位居安徽十强县(市)行列。被国家权威机构评定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   【基本概况】   安徽省天长东北、东、东南、南与江苏省扬州市的高邮市、邗江区、仪征市相依,西南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接壤,北、西北与江苏淮安市的金湖县,盱眙县毗邻,为江苏省所环抱,仅西部与本省来安县一线相连,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天长东临高邮湖,205国道—宁连高速公路和宁淮高速公路纵贯境内,距扬州51公里,南京75公里,到上海也仅3个小时左右路程;水路经高邮湖直达沿江、沿海各大港口。天长是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中部地区的跳板,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配套加工业生产基地。   

明光市

  安徽省明光市[市名] 明光   [英文] Mingguang   [建置] 民国21年(1932年)11月   [设立] 1994年5月31日   [面积] 2335平方公里   [人口] 64.3万人   [邮编] 239400   [区号] 0550   [牌照] 皖M·7   [市政府驻地] 安徽省明光市广场路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   [母亲河] 淮河 池河   基本简介   安徽省明光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居江淮分水岭北侧。南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北临淮河,与蚌埠市五河县接壤;东与江苏省盱眙、泗洪等县相邻;西邻安徽省定远、凤阳两县。境内京沪铁路贯穿西部,并在明光境内设站。宁洛高速(蚌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明光的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南部为低山区,占总面积的35%,中部为丘陵,占总面积的50%,北部为平原占10%,湖泊占5%。   行政区划   明光市辖4个街道、12个镇、1个乡:   明光街道、明西街道、明南街道、明东街道   张八岭镇、三界镇、管店镇、自来桥镇、涧溪镇、石坝镇、苏巷镇、桥头镇、女山湖镇、古沛镇、潘村镇、柳巷镇   泊岗乡  


来安县特产大全




来安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