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沛村地处施官镇西南,距商业繁华的来安县城不足3公里,辖33个村民组和3个村级林场,人口3380人,耕地面积7974亩,东邻本镇顿邱村、南邻水口镇清水村、西邻新安镇毛桥村、北邻张山乡桃花村。属江淮丘陵地区,土地肥沃,全年气候温和,日照长,雨水充沛。
南沛村历史悠久,同原红丰村几分几合,并隶属原毛桥乡,2008年与本镇陆巷、红丰合并后命名为现在的南沛村。上世纪80年代,南沛学校曾创办小学部和初中部,现有南沛小学一座完小和陆巷的一、二、三个年级,师资力量雄厚,教风、学风良好。南沛村交通便捷,砂石路修通各个村民组,西红水泥路贯穿南北,东、南与邻镇连接,人流量、车流量都非常大。水利资源丰富,组组都有当家塘坝,且上有屯仓干渠经过、五支渠道直穿南北,下有红丰水库、吴郢电灌机站保驾护航。本地主要农作物麦、油、稻及其他旱地作物,优质麦、稻种植面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毛豆、茭白为我村特色经济,韭菜、山芋初具规模,大棚蔬菜发展迅速。县轮窑厂迁址我村,正在申报之中。随着大滁州的经济发展和南京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南沛村的发展前景良好,工业、农业、加工业将步入一个全新时代。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122106 | 239000 | -- | 查看 南沛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贾龙民族村 |
贾龙民族村:是全县唯一的一个民族村,位于施官镇西北部,与张山乡接壤。全村14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庄,总人口415户,1750人,少数民族468人。耕地面积3800亩。 |
大塘村 |
大塘村地处施官镇街道南2公里处,地处丘陵,辖25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5309亩,现有农户689户,人口3137人,党员76人。无相对优势资源,但人力资源相对较丰富,且群众意识较为超前,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外出务工为辅,另加经济作物发展蔬菜和养殖业为补充,全村人均收入处于镇中上游水平。该村属滁州市“十镇百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两年来,多方争取政策支持,现已设立三个新农村建设规划居住点,移入居住点的农户达87户,新农村建设示范初见成效,示范点各项配套项目工程正在不断投入当中,目前群众往居住点建设热情高涨,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 |
彭岗村 |
彭岗村位于施官镇西南部,距镇9公里,与水口镇毗邻,地形以丘陵为主,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00亩,辖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00人。 彭岗村原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随着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农业除优质粮油外,种植毛豆、豇豆、黄瓜、西瓜等规模增大。 招商引资方面:经村两委积极引进天长天启玩具厂,投资100万元于2008年6月在彭岗村建成投产,主要从事玩具生产,生产的产品全部外贸出口,此一项工程不但解决彭岗村的剩余劳动力,而且给彭岗村人均增收100元。 |
桥西村 |
桥西村位于施官镇西部,是施官镇的西大门,也是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村,全村共有人口3764人,土地面积6753亩,779户,共分为30个村民小组。有党员87名,13个党小组,6名村干部,1所小学,有学生257人。基本农田灌溉有两座水库(街生水库和河桥电灌站),另外还有屯仓渠道灌溉,有韩启海、金光道、杨书林、任少年、任永林、吴保祥、孙殿明、吕永贵等养殖大户。还有两个林场,面积250亩,这都是我村有利资源,另外来施路直穿我村中心,有利我村各项经济发展。 |
顿邱村 |
顿邱村位于来西公路南边,红丰水库北岸,东与西武村相邻、西和南沛村接壤,面积6000亩,辖20个村民组,农户500户,人口2300人,党员66名,设8个党小组。 村内屯仓东干渠贯穿全村,水利条件十分优越,6公里长的水泥路贯通南北主干线,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多年来,以稻、麦、油为主的种植模式,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先后建立了丁郢食用菌生产基地、坝松韭菜生产基地、竹元西瓜生产基地,同时新建了程金泉、吴自和的养猪基地和盛少忠的养羊专业户,从而带动了数百人脱贫致富。 村内建有两个卫生服务室和一个兽医防疫点,从而为村民的身体健康和蓄牧防疫提供使得服务。村内私建一个粮油收购点,并上门收购服务,使村民粮食不出村就能出售。同时引进两个环保企业,增加村级经济收入。 村内私购载重十吨汽车车辆、小面的五辆,户均一部电话或手机,50%的农户购买了摩托车或电瓶车,新型家电和家具不断进入百姓家里。顿邱人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建设新农村。 |
西武村 |
西武村位于来城东部,距县城七公里处,所辖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42人,土地面积7658亩,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村委会所在地是原西武乡政府办公场所。 农民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生产小麦、水稻、油菜,近年来,调整农产品结构,种植了毛豆、韭菜、西瓜等经济作物,人均收入达3796元。 中心村设置有“屯仓水库第三管理处”、“西武初级中学”、“陆郢小学”、“西武中心小学”、“丁桥小学”、“陆郢卫生室”、“信用社”、“供电所”、“粮油分公司”以及“志山农贸产品交易市场”等单位。 全体村民遵章守纪,民风纯朴,安居乐业,显示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
南沛村 |
南沛村地处施官镇西南,距商业繁华的来安县城不足3公里,辖33个村民组和3个村级林场,人口3380人,耕地面积7974亩,东邻本镇顿邱村、南邻水口镇清水村、西邻新安镇毛桥村、北邻张山乡桃花村。属江淮丘陵地区,土地肥沃,全年气候温和,日照长,雨水充沛。 南沛村历史悠久,同原红丰村几分几合,并隶属原毛桥乡,2008年与本镇陆巷、红丰合并后命名为现在的南沛村。上世纪80年代,南沛学校曾创办小学部和初中部,现有南沛小学一座完小和陆巷的一、二、三个年级,师资力量雄厚,教风、学风良好。南沛村交通便捷,砂石路修通各个村民组,西红水泥路贯穿南北,东、南与邻镇连接,人流量、车流量都非常大。水利资源丰富,组组都有当家塘坝,且上有屯仓干渠经过、五支渠道直穿南北,下有红丰水库、吴郢电灌机站保驾护航。本地主要农作物麦、油、稻及其他旱地作物,优质麦、稻种植面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毛豆、茭白为我村特色经济,韭菜、山芋初具规模,大棚蔬菜发展迅速。县轮窑厂迁址我村,正在申报之中。随着大滁州的经济发展和南京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南沛村的发展前景良好,工业、农业、加工业将步入一个全新时代。 |
龙山村 |
龙山村地处原龙山乡政府所在地,人口5293人,耕地面积7445亩,农业总户数1190户,属丘陵地区,辖28个村民小组和一个街道,东与中所村交界、南与仙山村交界、西与桃庄村交界、北与原长山乡交界,村现有村级水库三座,各类塘坝32面,支部现有党员10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下设12个党小组。 |
中所村 |
中所村属丘陵区,地处施官镇东北角,东南面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烟灯村、精磁村接址,北面与国营长山林场紧邻,西面与本镇龙山村交界,全村所辖16个村民组,分布在22个自然村庄,共有农户685户,社会人口2740人,农业承包人口2288人。 全村实有耕地面积4438亩,其中水田3550亩,有小二型水库两座,库容量约58万方,有当家塘坝32面,可蓄水53万方,水利条件一般。 全村现村党员53名,支委会有3人组成,下设4个党小组。 |
张储村 |
张储村地处施官镇北部,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人口4456人,耕地面积9200亩。每个组都通公路,其中水泥路约10公里,交通便捷。全村有企业两家,年产值800万元;商业店铺20家,年营业额300万元。农业以常规性农业为主,经济性作物为辅的格局,全村每年外务工人数约800人,年纯收入近1500万元,07年全村人均收入5800元,处全镇中上等水平。 张储村级组织设置情况:张储村共有党员93人,其中女党员10人、50岁以下党员52人,党支部1个,党小组10个。 |
桃庄村 |
桃庄村地处施官镇最北方,与长山相邻,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252亩,人口2769人,劳动力1281人,地理环境优美,依山傍水,有丰富的无污染水资源。以农业生产为主,粮食、油料、蔬菜、水产品养殖等多种无公害、无污染绿色农产品。丰富的矿资源给我村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主要矿藏有凹凸土、玄武岩石、红土和火山灰石等。全村人民上下团结,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年年丰收,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地方经济迅速增长。 特色经济以农丰西红柿为主的开发性农业,同时生产多种反季节蔬菜,为我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养殖业生产发展较快,主要以养羊、养鸭为主的我村特色养殖是我村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渠道。 其次我村率先实行耕地扭转大户能人承包集约经营。本村大庄组的680亩耕地全部转包给朱广林统一经营,并且第一年实现了较好的收益。 |
街镇村 |
街镇村地处施官集镇,是施官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西、南、北分别与施官、桥西、大塘、仙山等村接壤。全村辖1个居委会、8个村民小组,1520户,4600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124人,1152亩耕地面积。设党支部1个,3个党小组,35名党员,其中男性31名、女性4名,年龄结构:30岁以下1名,30岁至40岁2名,40岁至50岁8名,50岁以上21名,文化结构:本科1名、高中3名、初中26名、小学5名。村干部4名,职业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分别1个,在校学生1600名,敬老院1个,有五保老人 人。农业灌溉主要靠镇苏家沟水库,主导农业:水稻、油菜、蔬菜;主要工企业:自来水厂一个、怀银预制一个、王光和加工厂一个、华强制砖厂一个、服装厂一个、玩具厂一个、集市农贸市场一个,商业网点星罗其布。2007年该村农业总产值608万元,其中:农业316万元、林业2万元、牧业97万元、渔业12万元、工业42万元、建筑业48万元、运输业43万元、商饮业24万元。农民外出务工1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55元。 |
仙山村 |
仙山村处于施官镇政府驻地北门,南与居委会接壤,北和龙山村相邻,东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金磁村搭界,西同贾龙村一河之隔,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带。 总人口2761人,耕地3428亩,542户,18个村民组。 农业主导产业:水稻、小麦兼顾油菜、西红柿。 村集体经济收入:年1.2万元,人均CPI3864元,劳务输出约700人次,人均增收500元,蔬菜收购市场一个。农业用水是东寺港水库蓄水,但旱涝不保收。 仙山村一个支委会、一个村委会,四名村干交叉任职,38名党员,2名预备党员(女性党员3名、35岁以上党员5名、35岁至60岁22名、60岁以上10名、流动党员5名)。 本村村民历来素质高,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全民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拥护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并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
施官村 |
施官村地处施官镇东约一华里,东与江苏竹镇接壤,南与大塘村毗邻,北与仙山村相连,属丘陵地带,全村22个村民小组,666户,3064人,耕地面积5294亩,共有党小组9个,党员65人,预备党员2人。 我村主导农业,水稻、小麦、油菜、养殖,农业用水主要是镇苏家沟水库、村龙王坝、三级站(长江水),基本上旱涝保收。2007年农业总收入134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700万元、牧业收入217万元,人均纯收入4560元。 我村村民综合素质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计生、社会治安、信访稳定等工作均名列先进行列,党支部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都出现崭新面貌。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